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dnd神靈變形創造力

dnd神靈變形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9-03 23:56:49

⑴ dnd 神靈賜予牧師的神術最高等級與神格等級有關系嗎是什麼關系

無關,微弱神的牧師也可以使用九級神術

⑵ 關於DND的神的大全!!!

DND神系共有23位神,介紹的資料字數太多,在這里發不上來,在http://bbs.wansong.net/a/a.asp?B=17&ID=251558&Ar=251595&AUpflag=0&Ap=1&Aq=1上面有全部的,
你要是找不到,就到http://chengshi-arch.blog.hexun.com/上看看,那是我的博客,我已經發上去了,你看看就知道了。

DND神系——
1。魔法與死亡之女神維婕絲
2。隱秘之神維克那(Vecna)
3。懲戒之神聖·庫斯伯特
4。游盪者之神渥利達馬拉
5。自然之神歐拜·亥
6。死神奈落(Nerull
7。蜘蛛神後羅絲
8。格鬥之神寇德
9。暴君之神海克斯托
10。勇者之神海若尼斯
11。侏儒之神加爾閃金
12。道路之神法蘭恩
13。仇恨之神厄瑞斯努
14。森之女神艾羅娜
15。狗頭人之神庫爾圖馬克
16。獸人之神格烏什
17。半神人女神悠達拉
18。矮人之神摩拉丁
19。精靈之神柯瑞隆
20。惡龍之神提亞瑪特
21。善龍之神巴哈姆特
22。太陽神培羅(Pelor
23。魔法之神博卡布

⑶ DND中的神靈的實力如何排行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不過總的來說,要看神格等級和神格的領域。
詳細說明一下:

首先,要知道,所有神系中的所有神都在奧(Ao)的統治之下,也只有奧能認可一個生物擁有神格。同時也規定了除了極弱神力,一個神職只能有一個至高神負責。於是這些神就在Ao的領土裡打來打去(為了爭奪神職領域)。。。神上之神也不願意去管他們,只是煩到不行的時候才一揮手把這些傢伙全都打落凡塵一下下。。。所以NB不NB,奧說了算(雖說他一般不管);再NB,也沒有奧NB(雖說他一般不出手)
第二點,只要有神格,就比凡物強出N個等級。。。雖然你看某些神職業等級30來級,但是一個即時動作就能讓40級傳奇小凡人翻來覆去灰飛煙滅幾百個來回。。。比如,神的所有骰子都是取滿的。。。這一點就完敗PC。。。
三,神之間如果面對面較量,(一般情況下)是要靠神格等級的。神格等級從Rank 0的半神到Rank 21+的超神,基本分為半神(Rank 0),極弱神力(R1~5),較弱神力(R6~10),一般神力(R11~15),強大神力(R16~20),超神(R21+)。注意,凡人是沒有神格的,因此連Rank 0都不是。神的能力有很多,包括光環,神國,造物,化身,使徒,領域能力,凡骰取滿等等。。。根據神格不等,擁有不同程度的能力。強大神力一般統率著許多一般和弱等神力。神格有差距,基本是打不贏的。
四,神是有人物卡的。。。但是!!!神一般是用不上人物卡上那些屬性的,主要看能力。。。所以不用羨慕40+的某屬性。另外,神的話,屬性最小24。
五,當年耐色的時候,魔網沒有限制,凡人可能獲得超過神的能力(比如卡薩斯Karsus)。但是現在限制到10環魔法(還是要怪卡薩斯),基本沒有肉身挑戰神的可能了。。。卡薩斯這個NB的大奧師。。。自己去查查看Karsus's Avatar吧。

附上DND核心神系人物卡一張:太陽神培羅(Pelor)

培羅(Pelor)
光明之神
偉大神力
聖徽:日之面

居住位面:Elysium
陣營:中立善良
神職:太陽,光明,力量,醫療
信徒:吟遊詩人,巡林客,德魯伊,醫生,平民
牧師陣營:混亂善良,守序善良,中立善良
領域:善良,醫療,力量,太陽
偏好武器:硬頭錘

太陽神培羅一般被描述為一位白衣,白發,白鬍,持著一根閃著金光的木杖的老者。培羅是世上許多美好事物的創造者,使這些美好事物延續下去的支持者,以及所有邪惡的敵人。他是凡人們最廣泛地崇拜對象,是下至平民,上至皇室的信仰,他的神職人員在世界各地都被善待。

教義
盡管他往往被認為是一位平和而文雅的,善於減輕而不是製造痛苦的神祗,但培羅依然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他用他的憤怒去震懾黑暗與邪惡,他也鼓舞和幫助那些行善的人們。
培羅教導人們,生命之源是太陽。正是太陽的光明給弱者和傷者帶來力量和健康,同時,它也能毀滅一且黑暗與邪惡。他力勸他的追隨者們去積極地挑戰腐敗與罪惡的力量,不過,也要記住,如同閃耀的日光會刺瞎人們的雙目,對那些負面因素的過度無情則會遮蔽住心靈,使心看不見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東西:善良,慈悲,和憐憫。

神職人員與神殿
培羅的牧師喜歡穿著黃色的祭袍。他們通常都是些內心堅毅勇敢,外表和藹善良的人。他們大多都是和平與溫馨的創造者,培育者和保護者,然而,在危機到來的時刻,培羅的牧師會毫不猶豫的拿起武器。他們利用自身的力量去醫治傷痛,培育希望,當然,也會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去幫助任何需要他們幫助的人作戰,去保護任何需要他們保護的人免除威脅。很多培羅的牧師離開了培育他們的神殿,前往遙遠的彼方探索與開拓,當然,在那裡,他們會驅除走任何邪惡的陰影,並將他們所侍奉的神的禮物散發給需要的人。
侍奉培羅的神殿往往高大,通風良好,並刷成眩目的白色。它們一般坐落於空曠之處,躲開高大的遮蔽物,以便每天讓溫暖的陽光能夠進入神殿里的大多數房間。它們通常還有著寬闊的庭院。培羅的神殿通常非常地干凈,可謂一塵不染,大部分的神殿的兩側都是醫院。

培羅
牧師20級/德魯伊10級/戰士10級
中體型外界生物
神格等級:17
生命骰:20d8+180(外界生物)加20d8+180(牧師)加10d8+90(德魯伊)加10d10+90(戰士)(1040hp)
先攻調整值:+11(+7敏捷,+4精通先攻)
速度:60
防禦等級:73(+7敏捷,+17神格等級,+30天生防禦,+9偏轉)
攻擊加值:+5瓦解熾炎重型硬頭錘 +79/+74/+69/+64近戰;或者法術 +69近戰接觸或 +64遠程接觸,攻擊檢定自然擲骰結果總為20,擲骰結果按重擊計算。
傷害加值:+5瓦解熾炎重型硬頭錘 1d8+42/19-20;或者使用法術,總是取最大傷害值(硬頭錘造成50點傷害)
占據/威脅范圍:5尺*5尺/5尺
特殊攻擊:每日24次驅散不死生物,領域神力,超凡神格能力,類法術能力
特性:神格免疫,傷害減免 52/+5,快速醫療 37,神術自發性施法,理解、交談及閱讀所有語言並直接於任何19里內的生命存在交談,遠程溝通,神祗國度,隨意無誤傳送,隨意位面旅行,自然智識,抵抗自然誘惑,無蹤步,生物毒免疫,自然變形(小,中體型,或大體型,每日4次),穿林,SR49,神力光環(19里,DC36)
豁免調整值:堅韌 +58,反射 +56,意志 +64,豁免檢定擲骰自然結果總是取20
能力值:力量 34,敏捷 24,體質 28,智力 32,感知 40,魅力 29
技能調整值:理解動物 +39,,專注 +85,手藝(玻璃工藝) +91,手藝(金屬加工) +91,交涉 +57,馴養動物 +72,醫療 +70,方向感 +38,知識(奧術) +79,知識(自然) +69,知識(宗教) +62,知識(不死生物) +39,聆聽 +60,表演 +49,專業(農夫) +95,專業(草葯) +95,專業(水手) +95,騎術(馬) +63,探知 +61,搜索 +51,察言觀色 +55,辨識法術 +71,偵察 +60,野外求生 +55,技能檢定擲骰自然結果總是取20
專長:順勢劈,格鬥反射,神格威力,神格復仇,閃避,法術強效,專家,法術延時,額外驅散(*3),高級順勢劈,精通重擊(重型硬頭錘),精通先攻,機動,騎乘戰斗,猛力攻擊,法術遠觸,快速移動攻擊,法術祝福,靈魂告戒,跳躍攻擊,高級專家,武器專攻(重型硬頭錘),武器專精(重型硬頭錘),旋風攻擊
神格免疫:屬性傷害,屬性吸取,酸,冷,即死效果,疾病,瓦解,電,能量吸取,心智影響效果,麻痹,毒,睡眠,震懾,變形,監禁,放逐。

超凡神格能力:改變現實,改變大小,區域神力護盾,天神下凡,召喚生物(各類的鷹),製造人工物品,創造高級物品,創造物品,神力沖擊波,神力創造,神力快速醫療,神力光輝,神力護盾,神力風暴,神力武器專攻(重型硬頭錘),神力武器專精(重型硬頭錘),額外領域(力量),額外能量免疫(火),生命禮物,生命與死亡,集體神力沖擊波,集體生命與死亡

領域神力:施展善良領域法術時,施法者等級加1;施展醫療領域法術時,施法者等級加1;每日17次力量專長(持續1輪得到+20力量增強加值);每日17次強力驅散

類法術能力:培羅可以相當於施法者等級為28級使用善良領域和醫療領域類法術能力,以相當於施法者等級為27使用其他類法術能力。類法術能力的基本豁免DC為36+法術等級。Aid,Bigby's clenched fist,Bigby's crushing hand,Bigby's grasping hand,balde barrier,bull's strength,cure critical wounds,cure light wounds,cure moderate wounds,cure serious wounds,dispel evil,enre elements,fire seeds,fire shield,flame strike,heal,healing circle,heat metal,holy aura,holy smite,holy word,magic circle against evil,magic vestment,mass heal,prismatic sphere,proteciton from evil,regenerate,righteous might,searing light,spell immunity,stoneskin,summon monster IX(僅限以善良領域法術施展),sunbeam,sunburst,true resurrection
每日牧師神術:6/10/10/10/9/9/8/8/7/7;基礎DC=25+法術等級
每日德魯伊神術:6/8/8/7/6/5;基礎DC=25+法術等級
財產:培羅擁有一把名為「日耀權杖」的 +5瓦解熾炎重型硬頭錘。此錘製造施法者等級為25,重8磅。

其他神格能力
作為一個強大神力,培羅在任何擲骰中(包括攻擊骰,傷害骰,豁免)自動取最高值,他是不朽的。
感知:培羅可以看見,聽見,觸摸和嗅到19哩的距離。作為一個標准動作,他能夠感知到任何動物,他的信徒,聖跡,與他有關的物體和任何他的名字在一個小時內被說出的地點周圍19哩內的一切。他能夠立即將他的感知延伸到20個地方。他立即能夠在2個地方阻止神格等級等於或者小於他的神的感知力量,時間最長可達19個小時。
神職感知:培羅可以感知到塵世間十九周前或十九周後所的所有黃昏與黎明,以及任何光源的被點亮和被熄滅。他也可以感知到任何醫療行為。
自動動作:培羅能夠以一個自由動作使用其任何手藝(玻璃工藝),手藝(金屬加工),知識(奧術),知識(自然),知識(宗教),知識(不死生物),專業(農夫),專業(草葯),或者專業(水手)等技能,只要該項任務的DC在30或者更低。他同樣也能夠以一個自由動作完成任何以力量為關鍵屬性的技能,只要該項任務的DC在30或更低。但是,這些技能必須是培羅在其上擁有級數的,或者在未受訓的狀態下可以使用,它們才能被培羅以一個自由動作施展。培羅不能以自由動作完成移動或者移動的一部分。同樣的,培羅可以完成任何直接需要使用力量檢定的動作。比如,培羅可以以一個自由動作直接破門,但他卻不能以自由動作跳躍,攀爬和游泳,因為後三項屬於移動動作。他每輪能夠完成20個類似的自由動作。
創造魔法物品:培羅能夠創造出任何能夠放射出光和炎之力量的魔法武器和物品,比如帶有焰爆特殊魔法效果的武器,helm of brilliance,robe of scintillating colors。他也可以製造出能夠醫療或儲存生命能的魔法物品,比如potion fo healing,staff of life,Keoghtom's ointment。

化身
培羅的化身通常和他自身長得一模一樣,但他們有時候也會以年輕人的形象出現,或男或女。培羅派遣他們去處理大災難後的疫病,並救援傷者,特別是當這災難是其他的神祗帶來的時候。
培羅的化身:如同培羅的本體,但以下除外:神格等級為8;防禦等級55(接觸34,措手不及44);攻擊加值 +66/+61/+56/+51近戰(1d8+25/19-20/,+5瓦解熾炎重型硬頭錘)或法術 +60近戰接觸或 +55遠程接觸;特性:傷害減免 43/+4,SR40,神聖光環(800尺,DC27),豁免調整值 堅韌 +49,反射 +47,意志 +55;所有技能調整值減9
超凡神格能力:改變大小,區域神力護盾,神力沖擊波,神力創造,神力快速醫療,神力光輝,神力護盾,額外領域(力量),額外能量免疫(火),生命禮物,生命與死亡
類法術能力:施法者等級為17;豁免檢定DC為27+法術等級

⑷ DNd規則中是擊敗一個神就能獲得其神格么

西門飛雪的小說對dnd規則扭曲很大,因為不贊同他的設定,所以他這兩本小說我都沒看,所以他所說的神火這類我不是很清楚。
我就說說在dnd設定中神祀的五大要素:神力、神性、神火、神職、神格。
神力:顧名思義就是神的原力,神的力量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
神性:神性某種程度上就是神所獨有的特質,對於神而言,神性關繫到一個神靈的性格、信念、行事法則、陣營偏向的神秘能量。凡人可以通過吸收神性而獲得壽命增加的能力。但這也是危險的,因為神性包含著神靈的性格和信念,實際上就是元神,隕落後的神靈很可能通過被凡人吸收後的神性而鵲巢鳩占,重新復活,當然更多的是被收集者將神性中的原有神靈信息抹殺然後自己吸收,成為自己點燃神火的鑰匙。
神火:自我產生神力的源泉,將信仰之力轉換成神力的工具。某種意義上說點燃神火才有資格自稱為神祀。如果說神力是電,那麼神火就是發電廠。
神火是神祀的基礎,擁有神火但並不擁有神格的強者被稱為准神。這種強者成神並不困難。擁有神火之後,只要獲取足夠的信仰之力,凝結成神格是水到渠成並且順理成章的事。但擁有神格但並不擁有神火的強者即所謂半神,成神卻是十分困難的。因為點燃神火是相當危險並且成功率不高的。
神格:神的力量總量的大小衡量標准,也是神進化等級的衡量標准。
神職:神的力量范圍的具體體現,也是神吸取力量的來源,它關繫到神靈的力量屬性和信徒屬性。神職往往與神格息息相關,屬於神格的衍生物。弱等以上神力的相同神職往往會自發或者自覺的融合,同一個神職往往只可能存在一位弱等以上神力。即使短時間可以共存,但終究必然會發生戰爭,勝利者將徹底擁有這一神職,失敗者則將失去它。

⑸ 什麼是DND體系

DnD是一個整體稱謂,可以把DnD從里到外劃分成幾個層次。一部作品也許只採用了其中的一部份,而這一部分卻未必就有獨創性、代表性,也許有其他樣子相似的親戚,乃至模仿學習的對手。有時候不同的作品用了DnD的不同層次,在外觀上看不出相互之間有什麼直接關聯。

DnD最裡面一層是核心的數學規則,也就是「這個世界要如何運作」。這對於游戲人物來說其實是「不存在」的東西,但是對玩家至關重要,一個動作能否成功以及效果如何的判定基礎,是必然還是隨機的?(比如KOF的攻擊判定就很嚴謹,魂斗羅敵人的子彈傷害也很必然——一槍一條命)。

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游戲世界的數理基礎。DnD用的數學架構,是在7顆(6種)骰子所產生的隨機數基礎上建立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顆就是20面骰,用來進行大多數的「成功率檢定」(主要是戰斗,因為DnD是一個以戰鬥成分為主的角色扮演游戲,非戰斗部分大多可以通過常識判斷)。每當你試圖進行一個有一定幾率失敗的動作時,投一個骰子(這體現了客觀世界的不確定性),把結果加上任何相關的調整值(這體現了可確知的能力、技術、環境及其它因素),與目標數值(也就是難度,各種不利因素導致失敗可能的幾率)相比較。若最終結果等於或大於目標數值,動作就成功完成;反之若小於目標數值,則動作失敗。

這也被稱為D20 system,就是以D20為核心的規則系統。D20 system包括D12、D10(2顆,用於投百分比)、D8、D6和D4,合共7顆骰子,幾乎可以概括整個世界的所有事件。D20 System的特點還包括基於等級的HD/HP系統,和線形增長的人物能力等等。

准確來說「D20 system」的歷史並不長,比整個DnD要年輕得多,一直到1995年,TSR公司的第二版《高級龍與地下城》(ADnD)還是各種骰子混用的,比如盜賊技能用D100,先攻用D10,非戰斗熟練則只有等級不用投骰子,跟基於技能的游戲系統頗為相像。正式推出D20 System的概念是在第三版規則以後的事情了。WOTC(威世智)公司接手以後,將原先過於復雜的「高級龍與地下城」重新精簡提煉,打造出相對而言更簡單,更容易讓新手理解接受的「龍與地下城第三版」,簡化後D20 System逐漸成形。隨後WOTC又出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則,包括D20 starwar(D20星球大戰)、D20 anime(D20動漫英雄)、D20 modern(D20現代),也有Open Game License(OGL,開放性游戲許可),開放授權給所有的東西使用這個D20系統。所以大多數非官方的類DnD游戲都叫某某D20,比如COC D20,他們都是經過WOTC授權了的使用d20系統的合法出版物。

由此可見,DnD(D20)這一套東西也是在演變過程中不斷進化,從早期的《鏈甲》(DnD的戰斗規則前身)到現在的3.5版,區別不可謂不大,採用不同時期規則所作出來的游戲給人感覺完全不用。但是DnD的核心沒變,仍然是通過(一個隨機數+若干調整值)來決定事情的成敗或效果,模仿出現實世界中因不確定因素而存在的若干隨機成分與調整值。

當然,這仍然只是表面,更加核心的還包括那些「看不見的規則」,通常被稱為「XX系統」的東西,比如說屬性系統把人物的能力劃分成力量、敏捷、體質、智力、感知、魅力幾大屬性;職業系統為戰士、法師、牧師、盜賊等不同的職業設計了獨有的能力晉升過程;技能系統讓人物隨等級有機會(以獲得/消耗技能點的形
式)逐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巧;法術系統為法師的奧術、牧師的神術規定了嚴格的施放過程、前提要求和千奇百怪的效果;回合制的戰斗系統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輪流執行自己的動作(跟CS《反恐精英》、《極品飛車》、《星際爭霸》這類由反應速度和按鍵頻率決定行動效率的游戲截然相反)等等,將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按照某個框架或者流程,分門別類按部就班地運轉下去。

一個熟悉DnD系統的人可以把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往D20上套,舉例來說:「我推門進屋」這個動作,如果門沒有鎖,對於正常人來說毫無難度可言,就可以直接判定為成功;如果門卡住了,需要用一些力氣才能成功,可以假定這件事並不太難,推門的難度是5(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次成功的機會很高)左右,那我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直接推開,偶爾需要多試兩下;如果門鎖著,木頭門撞開的難度頗高,可以假定這么做的難度是20(普通人除非運氣極好,否則很難成功
),那麼我也許要嘗試很多次,甚至加上助跑,才能一腳踹開它;如果這是道不銹鋼防盜門,門鎖非常結實,必須通過極其巧妙的技術才能捅開,那麼難度就是20以上,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鎖匠才能搞定。這就是一個典型的「D20化」過程。

難度的設定原則、屬性如何起作用、等級與能力的體現,這些都是核心計算公式,不能輕易改動,牽一發而動全身。

同為黑島公司出的《輻射》系列是不是DnD?當然不是。《輻射》用的是技巧熟練度,是以技能為核心的

Skills base系統。

《DIABLO》是不是?更不是。無論從屬性設定、職業設定、攻防檢定、戰斗流程乃至內部公式推算,《DIABLO》系列跟DnD的區別都隔了十萬八千里。

DnD中間一層是各種數據和設定,也就是「這個世界有些什麼東西」。這個很多玩家最熱衷於研究的東西,其實只是一個根據核心數學規律模擬出來的折衷方案——這句話是嚇唬人的,用平常的話來說,就是「游戲平衡度」。所謂數據,就是把整個世界所有在游戲中可能用到的東西,都進行數學量化。長劍傷害是1~8,巨斧傷害是1~12,火球術的傷害是每個等級1~6點,戰士升級後命中率提升等等,全都屬於數據,數據是規則的量化,必要時根據需要調整。這也是DnD的一個顯著特徵,《龍與地下城》首先是個桌面游戲,必須讓主持人和玩家有一個大家公認相對公平的計算方式,並且僅需簡單的人工計算就能運作。作為一個游戲,必須要把每個可能用到的事物都進行數字化,才能方便處理。

數字化的過程必須同時兼顧三方面:

真實性,模擬出一個相對真實的世界能讓新玩家更容易上手,可以用常識來判斷大多數事情就能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游戲過程中;

游戲性,在游戲內保持某個程度的平衡度(相對平衡即可,DnD畢竟不是棋牌類純競技游戲),讓不同偏好的玩家都能玩得開心,在一定范圍內有隨機成分,讓玩家總能對結果抱持期待心理;

操作性,說到底DnD的初衷是作為桌面游戲來設計的,不像電腦游戲那樣可以把大量復雜的計算交給計算機處理(但DnD的隨機數架構也為早期電腦游戲設計提供了非同一般的便利,極大地推動了DnD的發展)。

「elite 的幾率=(100*(ilvl-qlvl)/4+1)/100 % * ( 1-exceptional 的幾率)」(《DIABLO II》的物品生成公式之一)這種程度的計算過程在電腦游戲可說是小菜一碟,但是你讓桌面游戲的游戲主持人查上半天表格再按幾分鍾計算器才能發放一次遭遇戰的戰利品,他一定會發瘋。

很多歐美乃至日式游戲也用了跟DnD相類似的數據,比如《魔法門》系列就滿眼的1D6、1D8之類,但這只是「一部分數據」相似,除非拿到授權,否則全套數據都原樣照搬的話肯定是要給錢的。

設定包括事物量化的具體標准,位面、種族、職業、法術、物品的具體能力,乃至這個世界獨有的特殊事物,尤其是那些已經注冊過的東西,設定是規則的體現。舉個例子,眼魔和奪心魔就是被注冊過的獨有事物(其實20面骰子也是,不過WOTC開放了D20的「使用權」),在開放性的D20 OGL裡面你看不到這兩種怪物存在。

你可以使用D20 SRD(WOTC授權的公開文檔)中所有或部分內容構造自己的游戲世界,包括龍、獸人、火球、閃電和「神聖復仇者」。

有龍、有地下城,未必是「龍與地下城」;有地精、矮人和精靈,也未必是「龍與地下城」;有戰士、法師、牧師、盜賊,盜賊會「背刺」,法師要先休息才能准備當日的法術,也未必是「龍與地下城」——但是包括眼魔和奪心魔的,就一定要小心了。

當年TSR為了解決財政窘境,曾經發放過很多授權給其他公司。比如本文所說的眼魔,最早出現在《魔眼殺機》中,你也可以在《英雄無敵》系列裡跟它打個照面。有錢大家分,同行們也順水推舟出版過很多第三方產品,典型的有白狼公司出的一系列哥特式風格冒險設定。看到DnD的成功,一些公司更是未經許可直接仿造其設計,比如那個倭寇盤踞的島國就向來以擅長模仿吸收聞名於世,反正天高皇帝遠的沒人管得著。

是的,盡管看上去一點也不像,但是街機上的橫版動作過關游戲《龍與地下城:暗黑秘影》確實就是「龍與地下城」。小時候在游戲機廳里玩過嗎?有矮人戰士、精靈射手、人類蠻子和紅袍法師,戰斗時能切出一個環形菜單,有好多選項,可以換武器和法術。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暗黑秘影》幾乎站在所有動作游戲的頂峰,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橫掃日本和美國(和中國)市場,後來的《西遊記》和《三國戰記》百分之兩百照抄《暗黑秘影》。尤其是《三國戰記》,可以說完全照版煮碗,連特殊劍都一模一樣。《暗黑秘影》的設計一脈相承下來,紅遍大江南北的《吞食天地》(關張趙黃魏聯手打曹操的那個)不少細節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可惜,盡管種族和怪物設定幾乎都能照搬,很多設計包括數學基礎都有參考過DnD的痕跡,但《EQ》和《魔法門》系列確實不是「龍與地下城」。有《D20 EQ》,這個是「D20化的EQ設定」,把D20 system套在EQ上面,屬於D20。《羅德斯島》也不是,《羅德斯島》(准確講是SW設定——《Sword world》,不是星球大戰《Star War》的那個SW)據說有D6和D20兩種版本,我日文不靈,對此研究不深,說錯莫怪。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WOW(《魔獸世界》)。作為與DnD世界觀設定很相似的網路游戲之一,WOW也推出了相應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戲設定《DnD Warcraft》——這個可是已經獲得授權的《龍與地下城:「魔獸世界」》!

DnD最外面一層是故事的背景,也就是「這個世界曾發生過什麼事」。擴展而言,也可以算上包括整個世界宇宙天地萬物的一套哲學,這范圍可就廣了。這玩意兒說穿了就是包裝,把枯燥乏味的規則和設定包裝成漂漂亮亮的好賣錢。

上至天地宇宙的形成、神明鬼怪的誕生,中至王國地理種族變遷、人文社會科技宗教,下至某矮個子GG和帕拉丁MM在聖殿騎士團門前的婚禮上扔了幾塊蛋糕,這些都屬於背景設定,也是最為fans們津津樂道的部分。什麼「萬事皆三」、「萬物歸環」、「血戰」、「大災變」之類的名詞,找個DnD的hardcore fans聊聊,能跟你說上三天三夜不帶重樣的。

這一層根本就是純粹的歷史宗教人文社會,完全可以脫離「游戲」,以小說、詩歌、繪畫、動漫、電影……等形式自成一統。說到這里不得不提《魔戒》。「架空奇幻世界」的鼻祖托老爺子,他寫的這部作品對後世奇幻文學和奇幻游戲都影響深遠,並間接催生了「角色扮演游戲」這個娛樂方式。而 Ernest (Gary) Gygax和 Dave Arneson——角色扮演游戲始祖「龍與地下城」的創造者,據說非常不喜歡《魔戒》(?!),但是設計出來的東西卻比誰都像《魔戒》(!!!),後世也因此有了「DnD起源於《魔戒》」和「《魔戒》起源於DnD」兩種說法——嚴格來說兩者都算謠言。先是《魔戒》的宏大設定吸引了戰棋愛好者,讓他們對現有產品不滿足;而「龍與地下城」恰逢其時,為戰棋愛好者們提出了全新的玩法,將戰棋游戲的骨架,填進奇幻冒險的血肉,滿足了永不知足的玩家們的新需要。一個創造市場,另一個佔領市場,就像乾柴遇到烈火,再怎麼不情願也得燒到一起,最後總要被人相提並論,說起一個就難免想起另一個。

規則、設定和背景,三者互相影響、相輔相成,一般我們說的「核心規則」包括前兩者,而「戰役設定集」則以後兩者為主,各種擴展書更是包含無窮無盡的變體規則、職業設定和傳說年表。就像蓋教堂,以規則作地基支柱,設定是雕梁畫棟,背景則是美輪美奐的裝飾裝潢。

在DnD長達三十多年的演進中,以規則、設定和背景為首,經常改來改去分分合合的,就像神話傳說中的Hydra(九頭蛇)一樣,長在同一個身體上,可以同步出擊,又能各自為戰,這邊砍掉一個頭,那邊又長出兩個來。因應市場變化和投資者意向,DnD催生出種種截然不同的產品。別以為「龍與地下城」都是dice(骰子)游戲,DnD有萬智牌那樣的東西,也有卡普空公司(以製作《街頭霸王》聞名)出的橫版動作游戲,更有無數的動漫小說影視音樂,甚至還有minitures的純正戰棋,它們都歸在DnD旗下。DnD有的地方很成功(註:這里所說的是「商業上的成功」,與「藝術上的成功」有所區別),比如桌面游戲、動畫、小說、動作游戲、包括金盒子、無限引擎的這些RPG游戲。但是有的地方就很失敗,比如角色扮演理論,被斥為「渣」——作為「角色扮演游戲」的代表,這實在諷刺得讓人忍不住「口古月」一下。

狹義上,DnD是一個商標,得到授權的就是,否則就不是,比如那個無論劇本、設定還是演員(男主角自稱對DnD一竅不通)都完全不符合DnD的電影《龍與地下城》,確實是「龍與地下城」;廣義上,DnD是近代角色扮演的先驅,影響了整整一代游戲人的設計思路,可以說什麼RPG類游戲都能從這里找到或多或少的「根兒」,比如日式游戲的防禦通常表現為受到的傷害程度減少,而歐美游戲的防禦通常表現為降低受傷幾率,這些都能追本溯源到DnD甚至其前身《鏈甲》上。誇張一點,只要是「角色扮演游戲」,哪怕八竿子打不著都能叫DnD一聲「祖師爺」。這得歸功於DnD的偉大成就和它延續至今的運作方式。比如最明顯的「故事的地下城化」,地下城是個最偉大的發明,其意義不下於角色扮演這種游戲方式,沒有地下城,就沒有RPG。對玩家加以最大束縛的地下城環境卻讓玩家有了最大的自主性,這是非常天才的創造。近代游戲基本上都沿用了這一點,除了《創世紀》——《網路創世紀》這一支,他們的理想是玩家和自己的思想/別的玩家加以互動,而不是把人關在牢房裡干這個干那個。「故事的quest化」顯然也是DnD的創造,連續的故事分為不同的段落和章節,以quest的形式描述。

以游戲本身來說,DnD的成功有目共睹。比如投骰子游戲,若干朋友一起聚會然後吃飯,還有cosplay,這些都是DnD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甚至是首創。在電腦游戲領域,DnD獨樹一幟扯大旗,一個系統吃遍天。這和普通的「XX游戲續集」不同,一個玩家在熟悉其中一部作品後,可以毫無困難地適應所有採用同一系統的(故事背景完全不同的)其他游戲,這對游戲設計者和玩家都有極大好處,雙方都可以不必為摸索系統規律浪費過多時間,而把精力用在游戲本身的可玩性上。打比方的話,DnD在RPG游戲的地位就相當於ID soft設計的3D引擎,甚至Microsoft的DirectX——任何一個程序員都懂得「介面通用化」是一個多麼偉大而重要的概念,秦始皇當年「書同文車同軌」也不過如此!DnD還為RPG游戲的後來者們鋪了一條路——一條自頂向下設計世界之路。DnD的世界包括了物理、信仰和哲學,從天地宇宙神靈歷史人文全方位打造出一整個「即開即用」的世界構築法。諸位面的設定,神祗的介入,善與惡、混亂與秩序的對抗,無一不別開生面而發人深省,古往今來的思想者們幾乎都能在印記城裡15個派系中找到自己的最終歸宿。

國內奇幻圈裡有兩種論調很常見:一種是「泛DnD論」,不管什麼RPG游戲甚至fantasy類的文學作品都往DnD上套,有種「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意思;另一種則是「唯DnD論」,認為只有DnD才是至高無上的高雅游戲,強烈排斥其他不同的游戲設計理念,特別是《傳奇》和「泡菜」。有的人兩種論調兼有。

DnD的種子出過好穀子,比如《博德之門》,也出過爛穀子,比如《光芒之池》。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長生不老的,也沒有什麼恆古不變的,DnD也曾經失敗過,犯過錯誤,有各種大小缺陷,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如今日子過得總歸還算還滋潤(WOTC的商業運作模式功不可沒)。DnD的設計方式簡單(不要驚訝,任何一個RPG游戲的復雜度都不亞於DnD,區別只是它們沒有公開給玩家看)精緻而又易於擴充,涇渭分明的善惡觀、獨特的HD系統、變化多端的法術,這些都是讓它經歷三十多年風風雨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優點。DnD也有不少被人詬病之處,比如誰解釋誰犯怵的「魅力是什麼」,比如超級英雄的超級妖孽,老玩家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變體規則,但是我們也常說一句話:「系統的真實性和規則的復雜性成正比,與操作的簡便性成反比」。千錘百煉的東西自有其合理性,當然也有可改進的餘地。

DnD是什麼?骨子裡就是一套不涉及具體劇情、程序、美工的游戲引擎,僅此而已。「龍與地下城」甚至可以完全見不到一條龍,也沒有地下城。至於這部引擎裝到哪輛車上,能開多快,就是車廠和駕駛員的功夫了。

游戲之外,DnD促進了不同藝術形式間的融合,這一點功不可沒。其官方\非官方的奇幻文學作品如《龍槍編年史》系列、被遺忘的國度(《冰風谷》、《黑暗精靈》)系列流傳甚廣。時下有一款名為《龍與地下城在線》(Dungeons and Dragons Online,簡稱DDO)的網路PC游戲,玩家也簡稱其為"龍與地下城"。

⑹ 在dnd規則中,如果神靈隕落了,那他的聖靈和祈並者會怎樣會消失么

神國里的東西都會一並失去力量,因為一般都存在於單獨的位面,所以最終免不了毀滅。
除非有其他神的干預,聖靈和祈並者一般會隨著神的隕落一起死亡。或者,會成為新神的祈並者。

⑺ DND神系詳細列表

老北啊,偶來回答 4E

神是最強大而不朽的生物。是星海中無盡領域的居民。他們在追隨者的夢中和顯聖時,用不同的面貌出現。描述他們的藝術品也顯示他們的各種各樣的形態。他們的真實形貌並非任何肉體種類。柯瑞隆總被描述成eladrin,但他並不是一個eladrin他也不是一個精類生物——他是一位神,他的形態超越了任何的物質甚至是天使的外形。
有些神是善良或者守序的神,有些是邪惡和混亂的神,有些神沒有陣營。每位神都有世界應該是如何的看法,神在塵世的代表都在傳播他們的生命觀和世界觀。除了混亂邪惡的神(Gruumsh和羅絲),所有神都是惡魔的敵人,因為惡魔們企圖毀滅世界而非支配它。
大部分人都不止崇拜一個神,在不同時間像不同的神祈禱。一座小城市的平民或許會拜訪一個神廟中的三個祭壇,向巴哈姆特祈求保護,向陪羅祈求豐收,向莫拉丁祈求手藝的進步。牧師和聖武士通常只侍奉單獨的神,為神而奮斗。其他的不同領域的冒險者,從那些靠嘴巴吃飯的人到英雄人物,都會熱誠的信仰單獨的神,整體忽略其他的神,來提升他們自己的神聖地位。
很多神有著完全不同的關於世界的看法。即使同一陣營神的信徒也可能產生沖突。

Avandra
善良
改變之神。Avandra的神職包括:自由、貿易、旅行、冒險和疆界。她的神廟在文明開化的地域並不常見,但路邊供奉她的神龕卻在整個世界中無處不在。半身人、商人和各種各樣的冒險者都是她的信徒,很多人以她的名義乾杯——將他認為是幸運之神。她的教義:

* 幸運總是垂青於大膽的人。自己支配自己的命運,Avandra就會像你微笑。
* 反擊那些剝奪你自由的人,並且說服其他人為自己的自由而戰。
* 改變是必然的,但(對Avandra的)虔誠才能使得改變變得更好。

巴哈姆特
守序善良
被稱為白金之龍。巴哈姆特是正義、保護、貴族和榮譽之神。守序善良的聖武士通常信仰他,金屬龍同樣信仰他——作為同類中的最強者。帝王的王冠上有著他的名字。他的教義:
* 永遠追尋最高的理想——榮譽與公正
* 對邪惡有著不變的警惕,並且總在與邪惡戰斗的最前線
* 保護弱者,解放壓迫者,尊重秩序

科瑞隆
無陣營
春天、美與藝術之神,科瑞隆是奧術和精類生物的保護者。他將奧術的種子帶到世界並且種植了最古老的森林。藝術家和音樂家信仰他,那些將他們的施法視為藝術的人也信仰他。他的神廟可以在精類出沒的荒野找到。他鄙視羅絲和她的女祭司引導卓爾誤入歧途。他的教義:
* 在你做的任何事中培養美感,無論你在施法、撰寫傳奇、彈撥魯特琴或者實踐戰爭藝術
* 尋找失蹤的魔法物品、遺忘的儀式和遠古的藝術傑作。科瑞隆或許會親自給他們鼓勵。
* 一有機會就阻撓羅絲的追隨者

寇德
無陣營
寇德是風暴之神和戰爭之王。他的神職包括力量、戰場上的威力和雷電。戰士和運動員信仰他。他是一位易變、放縱而野性的神,在大陸與海洋上召喚風暴,那些希望好天氣的祈禱者和飲者會祭拜他。他的教義:
* 變得強壯,但不要用你的力量來進行嬉戲破壞
* 任何時候都要勇敢並且嘲笑那些膽小的人
* 提升你的戰鬥力量去贏得榮譽和獎賞

陪羅
善良
太陽與夏日之神,陪羅同時也是時間的守護者。他支持那些有需要的人而對抗所有邪惡的存在。作為農業和豐收之神,他是最常被普通人類信仰的神,他的牧師在任何地方都廣受歡迎。聖武士和游俠是他的信徒。他的教義:

* 減輕任何你能找到的痛苦
* 將陪羅的陽光帶到陰暗之地,顯示你的善良、慈悲和憐憫。
* 對邪惡保持警惕。

摩拉丁
守序善良
摩拉丁是創造之神,是工匠的保護者,特別是礦工和鐵匠。他在大地上開鑿山脈,是壁爐和家庭的保護神。各種矮人都是他的信徒。他的教義:

* 用恬淡和堅韌面對災禍
* 對你的家庭、部落、領袖和人民表現忠誠
* 努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一份傳承的遺產,一份高質量的產品。無論你是壁爐旁的鐵匠還是一個王朝的統治者。

烏鴉女王
無陣營
死亡之神的大名已經流失很久了,但她被稱為烏鴉女王。她是命運的編織者,並且代表著冬天。由她決定凡人們的死期,而哀悼者在葬禮上呼喊她的名字,使得已故的人不會成為亡靈。她的教義:

* 不要對受難和死亡的人表現出憐憫,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 懲罰那些傲慢命運之鏈的人,作為烏鴉女王的傀儡,你必須懲罰任何狂妄的人
* 監督奧卡斯的仆從,消滅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這位不死生物的惡魔王子妄圖奪取烏鴉女王的寶座。

Erathis
無陣營
E是文明之神。她是偉大的發明者、城市的創造者和法律的制定者。統治者、法官、先鋒和選民都崇拜她。她的神殿都在世界主要的城市中存在。她的教義:
* 和其他人合作來達到你的目標。社會和命令總比單獨的個體有效
* 改造荒野使它們變得適合居住,守衛文明之光防止它被黑暗所侵蝕
* 尋找新點子、新發明、新的居住地,征服新的荒野。製造機器,創造城市,創立帝國。

Ioun
無陣營
I是知識、技能和預言之神。賢者、先知和戰略家崇拜她,這些人靠著他們的知識和精神力生存。柯瑞隆是奧術的保護者,而I是奧術研究的保護者。圖書館和巫師學院在她的名義下建立。她的教義:
* 盡善盡美的尋找理性、洞察力和感性的平衡
* 積累、保存和散布所有種類的知識。追求教育,建立圖書館,尋找遺失和遠古的知識。
* 隨時警惕維克納的追隨者,他們試圖掌握知識和秘密。破壞他們的計劃,揭露他們的秘密,用真實和理性的之光感化他們,

Melora
無陣營
M是荒野和海洋之神。她同時是狂野的野獸、寧靜的森林、憤怒的漩渦和無聲的沙漠。游俠、獵人和精靈崇拜她,水手在航行之前要向她祈禱。她的教義:

* 保護荒野被破壞和過度利用,抵抗城市和帝國的擴張。
* 狩獵異怪和其他自然界憎惡的東西
* 不要懼怕自然的野蠻,與荒野融洽相處

Sehanine
無陣營
月亮與秋天之神,她同樣是詭術與幻術的保護者。她和柯瑞隆以及Melora有著緊密地聯系,在精靈和半身人中有廣泛的信眾。她同樣也是愛神,為情人的幽會送去陰影遮蔽,斥候與小偷同樣祈求她抱有自己的工作。她的教義:
* 追尋你的目標尋找你自己的命運
* 保持在陰影中,避免過於熱誠的光輝和絕對的邪惡黑暗
* 尋找新的地平線和新的體驗,不要讓任何東西束縛

艾伯倫

阿拉瓦依(Arawai):農業之神
阿拉瓦依屬於中立善良陣營,掌管富饒,豐收和植物。信徒除督依德和巡林客還包括農民,士兵以及其他關心天氣和收成的群體。阿拉瓦依的通常形象是半精靈女子,有時被描繪成半身人或者人類,偶爾以青銅龍形象出現。阿拉瓦依是巴力諾及飢渴的妹妹,同時也是憤恨的母親(根據經書的記載,憤恨是阿拉瓦依慘遭兄長強暴的結果)。阿拉瓦依所屬領域包括善良,生命,植物和天氣,偏好武器是釘頭錘。

奧林(Aureon):知識與秩序之神
奧林屬於守序中立陣營,掌管知識和魔法。信徒包括多數奧術施法者,賢者,圖書館員以及抄錄員。奧林在古書中的通常形象是人類或侏儒法師,偶爾被描繪成威嚴的藍龍。奧林是昂那塔的哥哥,博得雷的丈夫,並且和陰影關系密切。奧林所屬領域包括知識,秩序和魔法,偏好武器是木杖。

巴力諾(Balinor):野獸和捕獵之神
巴力諾屬於絕對中立陣營,掌管動物和狩獵。信徒包括獵人,督依德,野蠻人以及巡林客。巴力諾是自然的守護者,但同時也支持文明種族為生存向大自然適量索取。巴力諾的通常形象是魁梧的人類,有時被描繪成外表粗魯而心地善良的半獸人,偶爾是狩獵中的綠龍。巴力諾是阿拉瓦依的哥哥,也是飢渴的弟弟。巴力諾所屬領域包括氣,動物和土,偏好武器是戰斧。

博得雷(Boldrei):聚落和家庭之神
博得雷屬於守序善良陣營,是村莊和家庭的保護神,同時也保佑婚禮和政府會議。博得雷在古書中的通常形象是任意種族的古裝平民,有時被描繪成正在孵蛋的紅銅龍。博得雷是奧林的妻子,所屬的領域包括溝通,善良秩序和保護,偏好武器是矛。

杜·哈拉(Dol Arrah):榮譽和奉獻之神
杜·哈拉是光榮戰斗,自我犧牲和陽光的守護神。杜·哈拉是和平使者,謹慎的謀略家和戰略家,信徒包括聖武士,將軍以及唇槍舌劍的外交家。杜·哈拉同時也是太陽神,為世界最陰暗的角落帶來光明。杜·哈拉的通常形象是閃耀著神聖光輝的人類或半精靈騎士,有時被描繪成棲息在雲端的紅龍。杜·哈拉是杜·頓恩和嘲弄的姐姐,所屬領域包括善良,秩序,太陽和戰爭,偏好武器是戰戟。

杜·頓恩(Dol Dorn):力量和軍旅之神
杜·頓恩屬於混亂善良陣營,掌管戰爭。杜·頓恩是完美肉體的保護神,偏好強壯的身體和嚴格的訓練。杜·頓恩的通常形象是肌肉健壯的人類,有時被描繪成矮人或者半獸人,偶爾以銀龍形象出現。杜·頓恩是杜·哈拉和嘲弄的兄弟,所屬領域包括混亂,善良,力量和戰爭,偏好武器是長劍。

寇·柯蘭(Kol Korran):商業和財富之神
寇·柯南屬於中立陣營,掌管交易和金錢,信徒包括零售商,貿易商和盜賊,以及任何想要繼續發財的群體。寇·柯蘭的通常形象是穿著華麗,體態豐盈而且面貌可親的人類或矮人。部分古書中把他描繪成卧在冰藍寶石床上的白龍。寇·柯蘭是歐拉卓和昂那塔的兒子,同時也是監守的雙胞胎兄弟。寇·柯蘭所屬領域包括媚惑,商業和旅行,偏好武器是硬頭錘。

歐拉卓(Olladra):筵席和幸運之神
歐拉卓屬於中立善良陣營,掌管幸運和豐饒,信徒包括賭徒,游盪者,吟遊詩人以及其他享樂主義者。歐拉卓的通常形象是年輕的半身人,有時被描繪成老年人類,偶爾以黑龍的形象出現。歐拉卓是昂那塔的妻子,同時也是寇·柯蘭與監守的母親。歐拉卓所屬領域包括筵席,善良,醫療和幸運,偏好武器鐮刀。

昂那塔(Onatar):工匠和熔煉之神
昂那塔屬於中立善良陣營,掌管手藝,工業和火焰,信徒包括工匠,藝術家,鐵匠,熔煉工,以及許多製造業者。矮人偏好信仰昂那塔,他在古書中的通常形象是矮人鐵匠,偶爾被描繪成黃銅龍。偏好火焰的法師和心靈術士有時會信仰昂那塔。昂那塔是歐拉卓的丈夫,同時也是寇·柯蘭與監守的父親,所屬領域包括工匠,火和善良,偏好武器是戰錘。

黑暗六邪神(The Dark Six)
就某種意義而言,黑暗六邪神也是天命諸神組成部分,更准確地講,是由於他們邪惡的行為方式遭到天命諸神驅逐。黑暗六邪神的信徒包括罪犯,放逐者,惡棍以及各種怪物。經書顯示,他們時常依靠各種詭計與天命諸神作對,信徒也同樣偏好以天命諸神的信徒為敵。

吞噬聖徽

吞噬(The Devourer)
吞噬屬於中立邪惡陣營,也是阿拉瓦依和巴力諾的哥哥。傳說他在強暴妹妹阿拉瓦依後得到女兒憤恨。作為深海之主,吞噬掌管旋渦和暗礁,盡情展現著大自然的破壞力,信徒包括沙華魚人,而水手們也通常會因為恐懼而力圖滿足他的要求。吞噬的通常形象是頭發和胡須中長滿海草的人類或魚身怪物,沙華魚人,凶惡的鯊魚或是龍龜。吞噬所屬領域包括毀滅,邪惡,水和天氣,偏好武器是三叉戟

憤恨(The Fury)
憤恨屬於中立邪惡陣營,她將怒意發展成瘋狂,多數信徒極端而且情緒化。憤恨的通常形象是半精靈,有時候被描繪成卓爾精靈,偶爾是蛇形的吉波爾巨龍。憤恨所屬領域包括邪惡,瘋狂和激情,偏好武器是刺劍。

監守(The Keeper)
監守屬於中立邪惡陣營,掌管死亡和衰敗,同時也是是寇·柯蘭的雙胞胎兄弟。寇·柯蘭代表對物質財富的追求,而監守代表對死者靈魂的飢渴和貪婪。監守通常潛伏在黑暗裡,等待攝取漫遊經過死者國度多拉哈(Dolurrh,the Realm of the Dead)的靈魂。他的通常形象是位憔悴的或是極度肥滿的人類,巫妖,或食屍鬼,有時被描繪成骷髏龍。監守所屬領域包括死亡,腐朽和邪惡,偏好武器是巨鐮。

信奉嘲弄的武僧

嘲弄(The Mockery)
嘲弄屬於中立邪惡陣營,視叛逆為榮譽,並最終背叛兄弟杜·頓恩和姐姐杜·哈拉,因此受到天命諸神的強烈指責,並最終遭到放逐。嘲弄是訓練有素的戰士,信徒包括戰士,游盪者,武僧和刺客。嘲弄的通常形象是食屍鬼外形的人類武士,皮膚由於撕裂而脫落,常常穿著敵人的外皮,有時被描繪成半煉獄紅龍。嘲弄所屬領域包括毀滅,邪惡,詭術和戰爭,偏好武器是單鐮。

陰影(The Shadow)
奧林某次法術試驗使自己的影子產生獨立人格,陰影就此誕生。陰影屬於混亂邪惡陣營,致力黑暗魔法的研究以及侵蝕自然。信徒包括邪惡的法師,術士,以及許多居住在卓姆的怪物。陰影的通常形象是幽影,有時(特別是在卓姆)被描繪成影龍。陰影所屬領域包括混亂,邪惡,魔法和陰影,偏好武器是木杖。

旅者(The Traveler)
旅者屬於混亂中立陣營,和其他任何神祗毫無關系,在黑暗六邪神中最為神秘。據說由於同情變形生物,旅者使用千種偽裝在世界旅行。旅者詭計多端,偏好謹慎而周密的陰謀。部分地區稱旅者為禮物賜予者,但諺語警告大家「當心旅者的禮物」。旅者的信徒包括變形怪,獸化人,以及許多半變形怪和半獸化人。旅者所屬領域包括工匠,混亂,旅行和詭術,偏好武器為彎刀。

沃爾血族聖徽

沃爾血族(The Blood of Vol)
沃爾血族的追隨者多是對死亡和不死生物有興趣的群體,信仰古老的巫妖沃爾,尊稱她亡靈皇後。沃爾血族歷史古老,信徒遍及世界,無論是在科瓦雷大陸的人類文明地區,還是精靈王國艾倫諾,甚至在神秘的大陸希恩德瑞克都有他們的蹤跡。沃爾和其信徒們認為,亡靈是成神之道,尊崇負能量,正有如不朽評議會尊崇正能量。沃爾血族的信徒痴迷「血」字在遺傳方面的書面意義以及象徵意義,力圖通過研究改變遺傳基因以便達成邪惡計劃。沃爾本人是名強大的死靈法師,同時還曾經解開不死生物創造方法的秘密。沃爾血族的牧師通常屬於守序邪惡陣營,領域包括死亡,邪惡,秩序和死靈,偏好武器是匕首。

黃泉巨龍會聖徽

黃泉巨龍會(The Cults of the Dragon Below)
黃泉巨龍會由各種風格各異的組織結合而成,這些組織的共同特性是對地底國度的痴迷。其中部分信徒希望召喚黃泉巨龍吉波爾,有些希望召喚地底居住的惡魔與自己同行,還有少量信徒堅信,在地底深處存天堂,致力用鮮血凈化靈魂確保自己有祖國資格找到應許的土地。雖然部分成員已經瘋狂,逐漸偏離原本探索黃泉巨龍吉波爾力量秘密的目標,但多數成員仍然屬於中立邪惡陣營,領域包括黃泉巨龍,土,邪惡和瘋狂,偏好武器是中型十字鎬。

光芒大道聖徽

光芒大道(The Path of Light)
居住在艾達爾的半夢靈通常不會信仰任何神祗,而是追隨貫穿宇宙的偉大正能量存在伊爾亞納,或稱偉大的光,屬於守序中立陣營。光明大道的信徒大多是心靈術士或者心靈武士,期望能夠通過冥想以及與偉大的光溝通,強化肉體和精神,並通過修行抵抗來自黑暗的侵襲,特別是隸屬黑暗夢境的瑞依卓爾半魘靈。少數信仰伊爾亞納的牧師可以獲得神力,領域包括秩序,冥想和保護,偏好武器是徒手攻擊。

不朽評議會聖徽

不朽評議會(The Undying Court)
艾倫諾的精靈認為不朽先祖就是神祗,經常尋求不朽評議員的幫助。與不死生物相比,不朽評議會的不朽精靈先祖倚靠正能量活動,同時也是屬於中立善良陣營的強大存在。不朽評議會所屬領域包括不朽,善良和保護,偏好武器是彎刀。
http://203.194.161.207/ellesime/bbs/index.php?showtopic=12005&hl=

灰鷹
http://203.194.161.207/ellesime/bbs/index.php?showtopic=1077&hl=
費倫
http://203.194.161.207/ellesime/bbs/index.php?showtopic=137&hl=費倫神系

閱讀全文

與dnd神靈變形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