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財富分配的四個等級,你屬哪一級
我屬於第一級
中國財富分配主要有四種方式,由低到高也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按勞分配,也叫多勞多得。這是在廣大普通勞動者之間的分配形式,主要體現為計件工資、超額獎金加班費等等,總之,是與勞動者的付出緊密掛鉤的收入。這種在同一層面的分配,不可能造成貧富差距,勤勞又利索點的,只能是極有限度的改善下生活而已。
第二級:能力分配,也可以稱為特殊技能收入,是一定級別管理崗位及專業技術人員,也就是中高級打工仔的分配形式,由於其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收入水平比第一級高出較多,但也構不成實質上的貧富差距,只能說其收入能維持較好生活條件、生活環境以及層面較高的人際圈子,甚至這部份人的主流群體還當著房奴。
第三級:資本分配,體現為老闆與打工仔們的差別,其收入水平無法界定,有可能是馬雲,年進NN億,也有可能是茅侃侃,丟下一攤負資產跳樓完事。這一級的分配是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但並不違反社會公平原則,一是其投資風險與收益對等,二是與其收入對應的價值貢獻:為社會提供產品服務,為國家提供稅收,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就業機會。
第四級,權力分配,是最高級別的分配。這才是形成中國巨大貧富差距的主因,在權力掌控幾乎所有經濟資源的運作模式下,權力對社會財富的支配力量是不可阻擋的,不法權貴們通過權力尋租、公器私用等手段,大肆鯨吞社會財富,喜看這些年的打虎成績,多少貪官多少億級,小村官都能以億計,足以嚇死地球人。此外,貪官作為坐地撈錢的交換條件,又必然向利益關系人輸送更大的利益,每隻老虎身邊,都圍一圈貪婪的惡狼,他們在權力庇護下巧取豪奪,財富呈幾何級增長。腐敗的權力,不僅是製造貧富差距的黑手,也是破壞社會公平的罪魁。
㈡ 談談對財富分配的理解。詳細點
財富是上天給你責任與職責,不是拿給你想受的,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重,要知道付出與奉獻。
㈢ 財富的本質是創造與分配
經濟成為我們進行社會生活活動的杠桿,我們衣食住行的生存和自我的發展離不開錢,但我們要正確認識財富的本質,它不是分配而是創造。
我們在評估商品價值時候,同時要看它的使用價值。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花費了必要勞動時間而使用價值不大的商品它的社會價值會大打折扣。我們的單位需要的是有社會實用價值的人才,它需要的人才首先能夠為他創造價值,只有為單位創造價值也才能為你自己帶來收益,你自己所得的收益就在於你在這個平台上為這個集體創造的價值。
社會財富的分配本身是有規律的。它總是二八分配: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80%的人擁有20%的財富。如果我們按人均把財富重新拉平,過一定時間後它還會出現以上的二八現象。這種二八現象必須在自由商品經濟的前提下,階級斗爭或行政干預能使社會財富公平均等,但社會財富的本質最終不是分配而是創造。高度的社會文明應該是:不刻意改變社會分配規律,殺富濟貧,平均分配;而要提供寬松的自由商品環境,激發富人創造激情,鼓勵中產階層積極創業,提高窮人職業素質,讓更多的富人通過各種方式幫助窮人。
就微觀而言,不同的個人因環境性格習慣觀念的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人生境況。
我們南通有一個人摸彩中了500萬元,很多人都認為他這輩子不用愁了,可幾年後,他不僅把這500萬花消掉,又做起了「負」翁。同樣一粒麥子,有的人沒有把它保管好霉爛了,使它失去了自身的價值;有的人把它吃掉了,實現了它自身的價值;有的人把它當作來年的種子,創造了新的價值。分配給予並不一定能實現財富的增值,社會財富的增值是要靠創造。
當然財富的創造不能單單理解為生產製造,它還包括知識產權的創新、商業經營模式、各種形式的投資等等。
㈣ 社會財富合理分配要注意什麼,有什麼社會意義
社會財富的分配問題一直是一個大問題,或許也是人類社會的根本問題之一。怎麼分配社會財富?有的說按照人頭平分,有的說按照產權分配,有的說按照勞動分配。社會財富來源無非有兩個,一是自然恩賜的,如土地、水、礦產以及豐富多樣的動物、植物等等,他們天然的存在,並不以人類的意識為轉移。二是人類的辛勤勞動,人類的辛勤勞動必然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之上,但人類通過科技創新和辛勤勞動,可以改善自然財富的屬性或提高效率,如生產出汽車,改良品種提高農作物產量等等。
社會財富問題看起來似乎普通和簡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社會財富分配除對社會和諧與穩定產生直接影響外,也同樣會對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帶來直接的影響。從資源效率利用看,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並過快地向少數人群集中的話,雖然在這一過程中因創造社會財富所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但社會上大多數國民的生存發展與生活品質問題依然沒有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解決,若需要進一步平衡和解決大多數國民在收入分配上的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則需要更進一步地加大投資、加大對各種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消耗,才能夠使產生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得心平復,顯然這樣將成倍加大對各種有限資源的投資和消耗,並非屬於資源節約發展的經濟模式。
可見,社會財富的創造與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公平,確實關繫到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科學性問題和經濟性問題,也是一種發展效率在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中的具體體現。
㈤ 社會財富分配理論
社會財富分配的方式,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目的,規定著這個社會經濟關系的階級屬性,回答著一個為誰服務的根本立場問題。
廣義上的社會財富,應該指包含國家擁有的自然資源和人創造的財富的總和。明白了社會財富的定義,就要認清社會財富的層次。我們把社會財富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滿足社會中所有公民(被法律剝奪了一定程度自由的人需要除外)的基本需求的財富,這些需求包括基本生存需求(衣食住行和醫療等)和發展需求及其他由社會達成一致的需求。
第二個層次是,社會中人因為自身能力和努力而理當獲得額外多的社會財富分配來滿足不同人的個性化需求。
第三個層次是,用於「擴大在生產」即直接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前面兩個層次我們講間接層面也能夠創造社會財富)的「社會財富」。
因此總的來說,社會財富的分配必須兼顧公平、公正和效率原則。
㈥ 人類社會財富分配收哪些因素影響
人類社會財富分配首先要看你是否有這個工作能力。是否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了很大的效益,所以現在不是過去吃大鍋飯了。因為按勞取酬,你就說你付出的多,你得到的報酬就多,所以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㈦ 知道財富怎麼分配
111111111111111111111
知道團隊財富值,可以由團長或副團長分類。
團長和副團長不能參加分配,網路會額外給團長和副團長發周薪。
團長或副團長可以按照團員貢獻分配,可以一周分配一次,也可以一個月分配一次。
這個好辦,只要你確定了分配比例,網路系統會自動幫你分配。
系統會按照團員的貢獻大小,設置分配的財富值。
㈧ 最新的富人榜中,藏著哪些財富分配的秘密和未來的重要趨勢
最近公布了2020年新財富500強富豪榜
榜單總財富從去年的95677.3億元下降到81030.5億元,基本回到去杠桿化政策啟動的2016年;人均財富從去年的191.3億元下降到162億元,下降15%;上榜門檻從去年的64億元降至45億元,降幅達30%。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比廣州富裕一倍
在今年的富人名單中,492人的公司總部位於中國的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9個城市共103人上榜,深圳貢獻57人,遙遙領先;廣州第二,共25人上榜;佛山8人,其中順德4人;東莞6家,中山3家,珠海2家;惠州和江門各一人。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未來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要想發財致富一定要往新產業(互聯網,電商,微電子等等)裡面闖,還有一定要去一線城市打拚。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
㈨ 怎樣區別財富分配和收入分配
財富分配與收入分配有重大區別.財富分配是指國民收入的分配,分配的物質對象是一年內勞動者創造的新價值,即V+M.財富分配或國民收入的分配,主要是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利益關系,以及投資與消費的關系.收入分配則是指個人收入的分配,它是在國民收入分配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按勞分配與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相結合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通常說的分配不公,主要是指個人收入的分配.但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領域,可能問題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