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魯迅創造的新詞

魯迅創造的新詞

發布時間:2021-09-02 18:51:45

Ⅰ 魯迅創造的一個經典詞彙,是對批判繼承文化遺產這個問題的精闢概括

是「大宅子」在《拿來主義》中,魯迅用比喻的手法,把大宅子比喻為文化遺產,把對待「大宅子」的態度和方法比喻之為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和方法。魯迅描述了對大宅子的態度和方法有:①孱頭——徘徊不敢走進門②昏蛋——放一把火燒光③廢物——欣欣然接受一切④拿來主義——佔有,挑選在這四種態度方法中,前三種態度和方法的意思分別是:懦弱無能、害怕繼承、拒絕借鑒的逃避主義;盲目排斥的虛無主義;崇洋媚外、主張「全盤西化」的投降主義。這里,魯迅運用比喻的手法批判了「拿來」的三種錯誤態度。進而提出了第四種態度方法亦即拿來主義的正確態度和方法:佔有,挑選。顯然,魯迅明確地反對前三種態度和方法,明確提倡第四種即拿來主義的態度和方法。根據唯物辯證法,魯迅的態度和觀點是非常正確的。對待文化遺產,包括外來文化,應該採取佔有、挑選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即批判地繼承。而不能一概排斥和全盤繼承,這兩者都是「混蛋」和「廢物」的行為。唯物辯證法認為,文化遺產中,精華和糟粕互現,正確和錯誤俱存,必須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和方法,首先佔有,然後辨析,吸取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發揚傳統精華,發展先進文化。2.在實際生活中,對待傳統歷史文化、外國外來文化、新生事物和歷史人物等,都要採取那裡主義的態度,正確辨析,批判地繼承和發揚。因為:第一,傳統文化是我國人民創造的在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東西,它為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傳統文化中有一些東西已經過時,並且還有許多屬於封建主義性質的腐朽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用辯證否定的觀點對之進行科學的分析,分清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吸取其精華,拋棄其糟粕,有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並對之發揚光大,這是我們應負的歷史責任。第二,對於外國的經驗,我們既要區分其屬於普遍適用的經驗和只具有個別意義的經驗,又要分清其中優秀的東西和腐朽的東西。既不能照抄照搬外國的先進經驗,也不能一味排斥,要採取批判地吸收的態度。第三,辯證的否定觀是我們批判全盤西化論和復古主義的有力思想武器。全盤西化論和復古主義都是形而上學的表現。前者對西方文化採取一種非批判的全盤肯定的態度,而對我國傳統文化和現有文化則全盤否定,是完全錯誤的;復古主義則對古代文化全盤肯定,對現代文化全盤否定。它們都是以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辯證關系為思想根源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障礙。參考資料:學術研究 http://www.luke99.com

Ⅱ 魯迅寫的詩句有哪些

1、《自嘲》近代: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翻譯: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

2、《自題小像》近代:魯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翻譯:這份情感寄託給天上的星星卻沒有人明了,我誓將我的一腔熱血報效我的祖國。

3、《煙水尋常事》近代:魯迅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翻譯:深夜從沉醉中一覺驚醒,只見荒村蕭索江水茫茫,找不到棲身的席草充飢的米糧。

4、《題三義塔》近代:魯迅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翻譯:消除戰爭種下的仇恨的種子,中日兩國人民必將同仇敵愾。

5、《慣於長夜過春時》近代:魯迅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翻譯:夢里經常夢到母親擔憂兒子的流淚,世道艱難,軍閥不停的輪換佔領著城池。

Ⅲ 魯迅關於人物創作那句名言的完整版是怎樣的

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者聽過的緣由,但決不會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見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Ⅳ "N個"這個詞是誰發明

《吶喊》

Ⅳ 魯迅的詩

限於篇幅,只能給一部分,想要全部可以發到你郵箱中
《自嘲》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自題小像 魯迅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別諸弟三首 辛丑二月

夢魂常向故鄉馳,始信人間苦別離。
夜半倚床億諸弟,殘燈如豆月明時。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籬繞屋數交加。
悵然回憶家鄉樂,抱翁何時共養花。

春風容易送韶華,一悼煙波夜駛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時隨帆頂過長天。

哀范君三章

風雨飄搖日,余懷范愛農。
華顛萎廖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茶苦,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別,竟而失畸躬。

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場。
故里寒去惡,炎天凜夜長。
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酩酊,微醉自沉淪。
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替豆萁申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斧下泣。
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

吊盧騷

脫帽懷鉛出,先生蓋代窮。
頭顱行萬里,失計造兒童。

送O.E.君攜蘭歸國(1931年)
椒焚桂折佳人老,獨托幽岩展素心。
豈惜芳馨遺遠者,故鄉如醉有荊榛。

無題(1931年)
大野多鉤棘,長天列戰雲。
幾家春裊裊?萬籟靜愔愔。
下土惟秦醉,中流輟越吟。
風波一浩盪,花樹已蕭森。

贈日本歌人(1931年)
春江好景依然在,遠國徵人此際行。
莫向遙天望歌舞,西遊演了是封神。

湘靈歌(1931年)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雲。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無余春。
鼓完瑤瑟人不聞,太平成象盈秋門。

無題二首(1931年)
大江日夜向東流,聚義群雄又遠游。
六代綺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鉤。
雨花台邊埋斷戟,莫愁湖裡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

送增田涉君歸國(1931年)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答客誚(1931年)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無題(1932年)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

偶成(1932年)
文章如土欲何之?翹首東雲惹夢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

贈蓬子(1932)
驀地飛仙降碧空,雲車雙輛挈靈童。
可憐蓬子非天子,逃去逃來吸北風。

一.二八戰後作(1932年)
戰雲暫斂殘春在,重炮清歌兩寂然。
我亦無詩送歸棹,但從心底祝平安。

自嘲(1932年)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教授雜詠四首(1932年)
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
何妨賭肥頭,抵擋辯證法。

可憐織女星,化為馬郎婦。
烏鵲疑不來,迢迢牛奶路。

世界有文學,少女多豐臀。
雞湯代豬肉,北新遂掩門。

名人選小說,入線雲有限。
雖有望遠鏡,無奈近視眼。

所聞(1932年)
華燈照宴敞豪門,嬌女嚴妝侍玉樽。
忽憶情親焦土下,佯看羅襪掩啼痕。

無題二首(1932年)
故鄉黯黯鎖玄雲,遙夜迢迢隔上春。
歲暮何堪再惆悵,且持卮酒食河豚。

皓齒吳娃唱柳枝,酒闌人靜暮春時。
無端舊夢驅殘醉,獨對燈陰憶子規。

無題(1932年)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紅涴戰袍。
澤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離騷。

二十二年元旦(1933年)
雲封高岫護將軍,霆擊寒春滅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聲里又新春。

贈畫師(1933年)
風生白下千林暗,霧塞蒼天百卉殫。
願乞畫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學生和玉佛(1933年)
寂寞空城在,倉皇古董遷。
頭兒誇大口,面子靠中堅。
驚擾詎言妄?奔逃只自憐。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錢。

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1933年)
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
專車隊隊前門站,晦氣重重大學生。
日薄榆關何處抗,煙花場上沒人驚。

題《吶喊》(1933年)
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
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

題《彷徨》(1933年)
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
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悼楊銓(1933年)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題三義塔(1933年)
三義塔者,中國上海閘北三義里遺鳩埋骨之塔也,在日本,農人共建之。
奔霆飛熛殲人子,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無題(1933年)
禹域多飛將,蝸廬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玄酒頌皇仁。

悼丁君(1933年)
如磐夜氣壓重樓,剪柳春風道九秋。
瑤瑟凝塵清怨絕,可憐無女耀高丘。

贈人二首(1933年)
明眸越女罷晨妝,荇水荷風是舊鄉。
唱盡新詞歡不見,早雲如火撲晴江。

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
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

無題(1933年)
一支清采妥湘靈,九畹貞風慰獨醒。
無奈終輸蕭艾密,卻成遷客播芳馨。

無題(1933年)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阻郁達夫移家杭州(1933年)
錢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
墳壇冷落將軍岳,梅鶴凄涼處士林。
何似舉家游曠遠,風波浩盪足行吟。

報載患腦炎戲作(1934年)
橫眉豈奪蛾眉冶,不料仍違眾女心。
詛咒而今翻異樣,無如臣腦故如冰。

無題(1934年)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芒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秋夜有感(1934年)
綺羅幕後送飛光,柏栗叢邊作道場。
望帝終教芳草變,迷陽聊飾大田荒。
何來酪果供千佛,難得蓮花似六郎。
中夜雞鳴風雨集,起然煙卷覺新涼。

亥年殘秋偶作(1935年)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塵海蒼芒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發寒。
竦聽荒雞偏〔門臭〕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據周振甫《魯迅詩歌注》加註

別諸弟三首--庚子二月(1900年)

謀生無奈日賓士,有弟偏教各別離。
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

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夾道萬株楊柳樹,望中都化斷腸花。①

從來一別又經年,萬里長風送客船。
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①斷腸花:《廣群芳譜》卷三十六秋海棠,引《采蘭雜志》:「昔有婦人懷人不見,恆灑淚於北牆之下。後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其葉正綠反紅,秋開, 名曰斷腸花,即今秋海棠也。」

蓮蓬人(1900年)

芰裳荇帶處仙鄉①,風定猶聞碧玉香。
鷺影不來秋瑟瑟,葦花伴宿露〔氵襄〕〔氵襄〕。
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
好向濂溪稱凈植②,莫隨殘葉墮寒塘。

①芰裳:屈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荷花)以為裳。」荇帶:杜甫《曲江對雨》:「水荇牽風翠帶長。」
②濂溪,即宋朝周敦頤,作有《愛蓮說》。

庚子送灶即事(1901年)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①。

①《後漢書》卷62《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已(以)後,暴至巨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

祭書神文(1901年)

上章困敦之歲①,賈子祭詩之夕②,會稽戛劍生③等謹以寒泉冷華,祀書神長恩④ ,而綴之以俚詞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糹因〕□(「溫」換絞絲旁)兮燭焰赤。錢神醉兮錢奴忙⑤ ,君獨何為兮守殘籍?華筵開兮臘酒香,更點點兮夜長。人喧呼兮入醉鄉,誰薦君兮一觴。絕交阿堵兮尚剩殘書⑥,把酒大呼兮君臨我居。湘旗兮芸輿,挈脈望兮駕蠹魚⑦。寒泉兮菊菹,狂誦《離騷》兮為君娛。君之來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⑧。向筆海而嘯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導脈望而登仙兮,引蠹魚之來游。俗丁傖父兮為君仇,勿使履閾兮增君羞。若弗聽兮止以吳鉤,示之《丘》《索》兮棘其喉⑨。令管城脫穎以出兮,使彼□(綴換忄旁)□(綴換忄旁)以心憂。寧招書癖兮來詩囚⑩,君為我守兮樂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⑴,購異籍以相酬。

①《爾雅•釋天》:「在庚曰上章」「在子曰困頓」,上章困頓,即庚子。
②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5:「(賈島)每至除夕,必取一歲所作置幾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終年苦心也。』」
③戛劍生:魯迅早年別號。
④長恩:明無名氏《致虛閣雜俎》:「司書鬼曰長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鼠不敢嚙,蠹蟲不生。」
⑤錢神:《晉書•魯褒傳》:「褒傷時之貪鄙,乃隱姓名而著錢神論以刺之。」
⑥阿堵:《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婦令婢以錢繞床下,衍晨起,不得出,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⑦脈望:唐段成式《酋陽雜俎》:「蠹蟲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脈望)。」
⑧漆妃:墨的別稱。管城侯:韓愈《毛穎傳》說秦始皇封筆為管城子。
⑨丘索:《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⑩詩囚:元好問《論詩絕句》論唐詩人孟郊(東野)詩:「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⑴芹茂樨香:芹茂:蘇轍《燕貢士詩》:「泮水生芹藻。」古代諸侯的學宮稱泮宮,泮宮有水稱泮水,因稱考中秀才,即入學宮為入泮。樨香:木樨即桂花,古稱登科為折桂,指考中舉人。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園主人韻①(1901年)

鳥啼鈴語夢常縈,閑立花陰盼嫩晴。
怵目飛紅隨蝶舞,開心茸碧繞階生。
天於絕代偏多妒,時至將離倍有情②。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聲。

劇憐常逐柳綿飄,金屋何時貯阿嬌?
微雨欲來勤插棘,薰風有意不鳴條③。
莫教夕照催長笛,且踏春陽過板橋。
只恐新秋歸塞雁,蘭□(舟+繁體雙)載酒櫓輕搖。

細雨輕寒二月時,不緣紅豆始相思。
墮〔衤因〕印屐增惆悵④,插竹編籬好護持。
慰我素心香襲袖,撩人藍尾酒盈卮⑤。
奈何無賴春風至,深院荼〔艹縻〕已滿枝。

繁英繞甸競呈妍,葉底閑看蛺蝶眠。
室外獨留滋卉地,年來幸得養花天。
文禽共惜春將去,秀野欣逢紅欲然。
戲仿唐宮護佳種,金鈴輕綰赤闌邊⑥。

①藏春園主人即林步青,他的原詩發表於當時的《海上文社日報》。
②將離:指芍葯。《古今注》:「牛亨問曰:『將離相別,贈以芍葯,何也?』答:『芍葯一名可離,故相別以為贈。』」
③熏風:《呂氏春秋•有始》:「東南曰熏風。」
④墮〔衤因〕印屐:《南史•范縝傳》:「子良問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貴貧賤?』縝答曰:『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中。墜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
⑤藍尾酒:《仇池筆記》引蘇鶚雲:「以酒巡匝為婪尾,一作藍尾。侯白《酒律》謂:『酒巡匝到末坐者,連飲三杯,為婪尾酒。』」
⑥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寧王)至春時,於後園中紉紅絲為繩,密綴金鈴,系於花梢之上。每有烏鵲翔集,則令園吏掣鈴索以驚之。」

別諸弟三首--辛丑二月並跋(1901年)

夢魂常向故鄉馳,始信人間苦別離。
夜半倚床憶諸弟,殘燈如豆月明時。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籬繞屋樹交加。
悵然回憶家鄉樂,抱瓮何時更養花?

春風容易送韶年,一棹煙波夜駛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①,時隨帆頂過長天。

仲弟次予去春留別元韻三章,即以送別,並索和。予每把筆,輒黯然而止。越十餘日,客窗偶暇,潦草成句,即郵寄之。嗟乎!登樓隕涕,英雄未必忘家;執手消魂,兄弟竟居異地!深秋明月,照遊子而更明;寒夜怨笳,遇羈人而增怨。此情此景,蓋未有不悄然以悲者矣!

①脊令:鳴禽鳥類。《詩•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自題小像(1903年)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①,我以我血薦軒轅。

許壽裳《懷舊》:「1903年他(魯迅)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自題小像》贈我。」魯迅於1931年重寫時題:「二十一歲時作,五十一歲時寫之,時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辯》:「願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衷情兮。」

哀范君三章(1912年)

風雨飄搖日①,余懷范愛農。
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②
世味秋荼苦③,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別,竟爾失畸躬。

海草國門碧④,多年老異鄉。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場。
故里寒雲惡,炎天凜夜長。
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茗〔艹丁〕⑤,微醉自沈淪。
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⑥。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我於愛農之死,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釋然。昨忽成詩三章,隨手寫之,而忽將雞蟲做入,真是奇絕妙絕,辟歷一聲,群小之大狼狽。今錄上,希大鑒定家鑒定,如不惡,乃可登諸《民興》也。天下雖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能已於言乎?二十三日,樹又言。
原詩最初發表於1912年8月21日紹興《民興日報》,暑名黃棘。1934年魯迅把第三首編入《集外集》時題作《哭范愛農》,「當世」作「天下」,「自」作「合」,「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作「幽谷無窮夜,新宮自在春」。許壽裳《懷舊》:「先兄讀了,很贊美它;我尤其愛『狐狸方去穴』的兩句,因為他在那時已經看出袁世凱要玩把戲了。」
①《詩•鴟〔號鳥〕》:「風雨所飄搖。」
②白眼:《晉書•阮籍》:「(阮籍)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雞蟲:杜甫《縛雞行》:「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雞蟲暗指排擠范愛蟲的自由黨主持人何幾仲,故「奇絕妙絕」。
③荼苦:《詩•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④李白《早春於江夏送蔡十還家雲夢序》:「海草三綠,不歸國門。」
⑤大圜:《呂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
⑥緒言:《莊子•漁父》:「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

替豆萁伸冤(1925年)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

六月五日

這首見於《華蓋集•咬文嚼字(三)》。原文說:「據考據家說,曹子建的《七步詩》是假的。但也沒有什麼大相干,姑且利用它來活剝一首,替豆萁伸冤。」

吊盧騷(1928年)

脫帽懷鉛出①,先生蓋代窮。
頭顱行萬里,失計造兒童。

四月十日

這首見於《三閑集•頭》,是模仿清朝王士禎《詠史小樂府》里吊袁紹的詩而作,諷刺梁實秋的攻擊盧騷。原文說:「記得《三國志演義》記袁術(當作袁紹)死後,後人有詩嘆道:『長揖橫刀出,將軍蓋代雄,頭顱行萬里,失計殺田豐。』當三個有閑之暇,也活剝一首來吊盧騷。」
①脫帽:清末有所謂盧騷帽,作者因此聯想到脫帽。懷鉛:猶言帶著筆。鉛為我國古代書寫工具,《西京雜記》稱揚雄「懷鉛提槧」,到處搜求方言。

贈鄔其山①(1931年)

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
有病不求葯,無聊才讀書。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
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魯迅詩稿》作「辛未初春,書請鄔其山人仁兄教正。」
①鄔其山,即內山完造,「鄔其」是日語「內」的音譯。

慣於長夜過春時(1931年)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這首詩見於《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紀念》,為悼念「左聯」五烈士而作。

送O.E.君攜蘭歸國①(1931年)

椒焚桂折佳人老, 獨托幽岩展素心。
豈惜芳馨遺遠者②,故鄉如醉有荊榛。

①O.E.即日本小原榮次郎,當時在東京橋開設京華堂,經營中國文玩和蘭草。《魯迅日記》1931年2月12日:「日本京華堂主人小原榮次郎買蘭將東歸,為賦一絕句,書以贈之。」
②《楚辭•九歌•山鬼》:「折芳馨兮遺所思。」《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蘭若,將以遺兮遠者。」

無題(1931年)

大野多鉤棘,長天列戰雲。
幾家春裊裊?萬籟靜〔忄音〕〔忄音〕。
下土惟秦醉①,中流輟越吟②。
風波一浩盪,花樹已蕭森。

《魯迅日記》1931年3月5日:「曇,午後為升屋、松藻、松元各書自作一幅,文錄於後。」這首是寫給松藻的。松藻姓片山,為內山完造的弟媳。

①漢朝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悅)秦穆公而覲之,餉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賜)用此土,而剪諸鶉首。」醇首指二十八宿中的井宿到柳宿,代指秦國境土。
②越吟:王粲《登樓賦》:「鍾儀幽而楚奏兮,庄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典出《史記•陳軫傳》。

贈日本歌人(1931年)

春江好景依然在,遠國徵人此際行。
莫向遙天望歌舞,西遊演了是封神。

這首是寫給日本劇評家升屋治三郎的。原詩所寫的條幅上題「辛未3月送升屋治三郎兄東歸。」詩中「遠」作「海」,「望」作「憶」。

湘靈歌①(1931年)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雲。
高丘寂寞竦中夜②,芳荃零落無余春。
鼓完瑤瑟人不聞③,太平成象盈秋門④。

這首是寫給片山松元的。《魯迅日記》1931年3月5日,詩中「如」作「於」,「皎」作「皓」,「皓」作「素」。
①湘靈:《後漢書•馬融傳》註:「湘靈,舜妃。」
②高丘:楚國山名。屈原《離騷》:「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③唐朝錢起《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④太平成象:《通鑒•唐紀六十》,大和六年,唐文宗問宰相牛僧儒:「天下何時當太平?」牛答:「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秋門:李賀《自昌谷到洛後門》:「蒼岑竦秋門。」曾益註:「洛陽有宜秋門、千秋門。」洛陽是東都,這里借秋門指南京。

無題二首(1931年)

大江日夜向東流①,聚義群雄又遠游②。
六代綺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鉤。

雨花台邊埋斷戟③,莫愁湖裡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見④,歸憶江天發浩歌。

《魯迅日記》1931年6月14日:「為宮崎龍介君書一幅雲:大江日夜向東流(下略)。又為白蓮女士書一幅雲:雨花台邊埋斷戟(下略)」宮崎龍介和白蓮女士是夫婦。
①謝〔月兆〕《暫使下都夜發新林》:「大江流日夜。」
②這年春天,蔣介石與立法院長胡漢民發生沖突,蔣主張開國民會議制定約法,胡反對,被扣留於南京。胡派人馬聯絡廣東、廣西兩派,在廣州令組國民政府。兩廣出兵北上,進攻湖南、江西。
③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④屈原《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攬涕而佇眙。」

送增田涉君歸國(1931年)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卻折垂楊送歸客,心隨東棹憶華年。

《魯迅日記》1931年12月2日:「作送增天涉君歸國詩一首,並寫訖。詩雲:(略)。」

答客誚(1931年)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①?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②。

《魯迅書簡補遺》有這首詩,末題「未年之冬戲作,錄請坪井先生哂正,魯迅。」坪井是上海的日本〔竹條〕崎醫院的醫生,曾給魯迅的兒子海嬰治痢疾。
①《戰國策•趙策》觸□(上「龍」下「言」)說趙太後,觸把自己的小兒子托給太後,要太後給他一個王宮衛對的職位。太後說:「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②《易•乾•文言》:「風從虎。」《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虎於菟。」

無題(1932年)

血沃中原肥勁草①,寒凝大地發春華。
英雄多故謀夫病,淚灑崇陵噪暮鴉②。

《魯迅日記》1932年1月23日:「午後為高良夫人寫一小幅,雲:(略)。 」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夫人。
①《後漢書•王霸傳》:「疾風知勁草。」
②1932年1月,廣州和南京合組的政府成立,蔣介石回奉化,汪精衛託病到上 海,行政院長孫科主政,事事棘手,被迫下台。

偶成(1932年)

文章如土欲何之?翹首東雲惹夢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蘭秋菊不同時①。

《魯迅日記》1932年3月31日:「午後……又為沈松泉書一幅雲:(略)。 」
①《楚辭•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贈蓬子(1932)

驀地飛仙降碧空,雲車雙輛挈靈童。
可憐蓬子非天子,逃去逃來吸北風。

三月三十一日

這是應姚蓬子求字之請即興記事所作,詩中所說是「一.二八」上海戰爭時,穆木天的妻子攜帶兒子乘人力車到姚蓬子家找尋丈夫(「天子」指穆木天)的事情。

一.二八戰後作(1932年)

戰雲暫斂殘春在,重炮清歌兩寂然。
我亦無詩送歸棹,但從心底祝平安。

七月十一日

《魯迅日記》1932年7月11日:「午後為山本初枝女士書一箋雲:(略)。」

自嘲(1932年)

運交華蓋欲何求①?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②。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③。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魯迅日記》1932年10月12日:「午後,為柳亞子書一條幅雲:(略)。達夫賞飯,閑人打油,偷得半聯,添成一律以請之。」按,10月5日郁達夫在聚豐園宴請兄郁華,請魯迅作陪。詩中「破」作「舊」,「漏」作「破」。後來魯迅為日本杉本勇乘題此詩於扇面,「對」作「看」。
①魯迅《華蓋集•題記》:「這運(指華蓋運),在和尚是好運:頂有華蓋,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華蓋在上,就要給罩住了,只好碰釘子。」
②《吳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晉書•華卓傳》,華卓說:「得酒滿數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③《左傳》哀公六年:「鮑子曰:『汝忘君(齊景公)之為儒子牛而折其齒乎?』」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引錢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飯飽甘為儒子牛。」

Ⅵ 為什麼說魯迅是中國新文壇上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語出---茅盾:讀《吶喊》
在青年方面,《狂人日記》的最大影響卻在體裁上;因為這分明給青年們一個暗示,使他們拋棄了"舊酒瓶",努力用新形式,來表現自己的思想。
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里的十多篇小說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極大的影響,欣然有多數人跟上去試驗。

當然,魯迅創造新形式,不僅在小說上,其他如白話新詩《我的失戀》,散文詩《野草》,雜文、時事評論,隨感,甚至還有廣告。

Ⅶ 魯迅創造過什麼字或者孔子創造過哪個字,什麼意思

魯迅創造過一個「猹」字,讀「察」。是一種小動物,沒聽說孔子造過字。
武則天造了一個「曌」字,讀「照」。望文生義,是明亮空凈的意思,是她自己的名字

Ⅷ 魯迅創造哪個字

猹,在小說《故鄉》裡面出現的
是出現在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里寫閏土文字里: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從文章所描述的來看,「猹」是一種類似於獾豬的動物,先生寫到「猹」到閏土家的西瓜地里偷瓜吃。

Ⅸ 魯迅關於人物創作那句名言的完整版是怎樣的

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被別國所注意。
魯迅關於寫作的名言有很多,摘抄部分如下:
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造人物的藝術。
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
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

Ⅹ 魯迅先生創造的成語

不吝賜教 ,出自魯迅《兩地書》五:「但我相信倘有請益的時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賜教的。」
旁徵博引 ,出自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清之人情小說》:「寶釵妙玉則從徐說,旁徵博引,用罰甚勤。」
賞心悅目 ,出自魯迅《故事新編·採薇》:「兩人到山腳下一看,只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

閱讀全文

與魯迅創造的新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