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投石車小發明

投石車小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02 15:11:40

❶ 中國人最早發明投石車嗎

古代赫梯人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投石車,比中國人早的多。古代的文明中心是兩河流域,文明程序遠早於中國。

❷ 投石機最早發明人是戰國時期的什麼

投石機最早發明人歷史沒有記載。

中國的拋石機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是純利用人力的人力拋石機,是用人力在遠離投石器的地方一齊牽拉連在橫桿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繩索栓住容納石彈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許多條繩索讓人力拉拽而將石彈拋出,炮梢分單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個炮梢裝在一個炮架過,需250人施放。

唐朝與高句麗作戰時使用的拋車能拋出300多斤的石料,對高句麗的木製城柵造成重創。

(2)投石車小發明擴展閱讀

三國時,各國君臣都十分重視拋車的製造和使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軍運用一種可以自由移動的拋車,擊毀袁軍的櫓樓及戰車,這種威力強大的拋車被稱為「霹靂車」。當時的拋車多數是將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機動性差,安裝費時費力。後來為了便於移動,在炮架下面安裝了車輪。又因為炮架笨重,要隨時變換拋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煩的事情。

為此,人們發明了「旋風拋車」。這種拋車的炮栓能夠水平移動和旋轉,可向各個方向拋擲石彈,又稱為「旋風炮」。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將炮安裝在車上的「拍車」,或將炮安裝在船上的「拍船」,可以隨軍機動作用,成為當時的重武器。隋朝末年,魏公李密命令護軍將軍監造拋車,一次製造了300架,稱為「將軍炮」。

❸ 發明投石車,改良諸葛連弩的是誰他的名氣為何不大

對於三國時期的歷史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對諸葛亮非常的了解,在三國時期,諸葛亮不僅僅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發明家,因為他所發明的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在當時名氣是非常的大,幾乎在每一場戰爭中都會見到,而且也正是因為這兩個武器讓戰爭的整體傷亡提升了許多。但是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他所發明的諸葛連弩被其他人修改了,並且在修改之後殺傷力更大了,這個人在修改了諸葛連弩之後還將投石機也進行了改進,都比之前的版本更強了。

還有被馬鈞改進的諸葛連弩,一開始在司馬懿得到諸葛連弩之後就認為這個武器非常的厲害,但是並沒有其他的想法,於是他就將諸葛連弩交給了馬鈞。在馬鈞的一番研究之後將諸葛連弩進行了改造,改造之後的諸葛連弩殺傷力提高了三倍以上。而這兩件武器的改進,讓姜維都不敢再使用之前的武器了。

❹ 投石車是我國古代哪個名人發明的

古希臘的海隆,好像

❺ 投石車是誰發明的

投石機古代叫霹靂車,三國時期曹操造霹靂車,用來攻守城堡,以石頭當炮彈的遠程拋射武器。

當世界上第一門火炮在中國誕生之前,我們的祖先使用的重型武器之一就是這種拋擲石彈的石炮——拋石機。所以古代的「炮」字偏旁是「石」而不是「火」。又叫飛石車、投石車。

拋石機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杠桿,可繞軸自由轉動。杠桿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彈袋(類似投石帶的套子)用於裝彈。

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水平,突然放開,石袋即迅速升起。當短臂重錘完全落下時,投射物從彈袋中沿約45度角飛出。3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140-210米,10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40-70米。

(5)投石車小發明擴展閱讀:

投石機炮彈

拋石機長久使用的是石頭製做的炮彈,後來出現過一些帶毒煙、毒葯的化學彈、煙幕彈,以及燃燒彈,這類炮彈不必像石彈那樣靠重力去擊毀敵人,而是利用毒氣、毒葯、煙火的作用熏殺敵人,可以說這是古代化學戰的一種形式。

還有一種「爆炸性」的炮彈是「泥彈」,用泥團製成彈丸,裝入小型炮的彈袋裡,彈射出去立即「炸」個粉碎,即可以擊殺敵人,又不至於像石彈那樣落入敵手再反射回來。

❻ 投石車的發明者是誰

袁曹
投石車並不是劉曄發明的,而是袁曹在官渡相持的時候,袁紹軍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櫓,然後劉曄獻計用投石車破高櫓。三國演義里其實沒有提是劉曄發明的。後來經過馬鈞改進,進一步完善。

❼ 投石車的發展史是什麼

投石車是利用杠桿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中國象棋黑方的炮寫作「炮(石包)」,就是投石車,火字偏旁的炮,古文中多指的是炮烙。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較隋唐更有進一步的發展,不僅用於攻守城,而且用於野戰。古書中的「拋石」、「飛石」指的就是投石車。古代西方投石車也是主要進攻手段之一,波斯人希臘人都曾經大量地使用過它。
發展
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石塊拋出,這就是古代的戰爭之神了(斯大林說炮兵是戰爭之神)。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飛將軍李廣的遠祖)攻楚,楚軍秘密准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隨著技術的發展,投石車也越來越先進,很多三國游戲中的「霹靂車」就是戰國時代投石車的改進形。中國的投石車在宋代到達高峰。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中說,「凡炮,軍中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足見對投石車的重視,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八種常用投石車,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長達8.76米,發射的石彈45公斤,可射90步(宋軍制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140.85米),這里必須指出,《武經總要》可能是出於保密或者故意誤導敵人的目的,將發石車的射程大大縮小了,實際上根據別的古籍記載和現代科學計算模擬,這種投石車的發射距離不少於500米,這在冷兵器時代,可說是超遠程打擊了。中國是北宋-南宋時期發明的對重式投石車,金國在滅亡北宋的汴京之戰中,一夜之間架設拋石車5000餘座,在汴京長達50里的城牆外同時向心突擊,金軍發射了無數的石彈,以至於汴京郊外當時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塊!攻城時先將護城河填平,而後萬炮齊發,再輔以大量強弩,一舉擊潰守城部隊的部署,進而出動與城牆等高、可容納80人的巨型攻城車對城池展開登城戰。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時壯觀的發射場面,簡直不遜於現代戰爭規模的火力准備!

❽ 投石機是中國人發明的還是歐洲人發明的

西方最早發明的投石機是使用扭力裝置蓄力的扭力投石機,它由於使用了各種動物的皮革,加上結構復雜所以在潮濕的環境下很不可靠。
中國人發明的是利用杠桿原理的拋石機,結構簡單易於使用,不過需要用人來拉。當這個拋石機傳到傳到西方之後立刻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後來西方人在中國人的基礎上將其改進,結果就是在中世紀廣泛使用的配重拋石機(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後來在蒙 古攻打南宋襄陽時,就傳回到了中國,而名字就是回回炮。

❾ 投石機是誰發明的

投石機古代叫霹靂車,三國時期曹操造霹靂車,用來攻守城堡,以石頭當炮彈的遠程拋射武器內。容

當世界上第一門火炮在中國誕生之前,我們的祖先使用的重型武器之一就是這種拋擲石彈的石炮——拋石機。所以古代的「炮」字偏旁是「石」而不是「火」。又叫飛石車、投石車。

拋石機的機架兩支柱間有固定橫軸,上有與軸垂直的杠桿,可繞軸自由轉動。杠桿短臂上固定一個重物,長臂末端有彈袋(類似投石帶的套子)用於裝彈。

發射時,用絞車把長臂向後拉至幾乎水平,突然放開,石袋即迅速升起。當短臂重錘完全落下時,投射物從彈袋中沿約45度角飛出。3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140-210米,100公斤的石彈射程約40-70米。

(9)投石車小發明擴展閱讀:

投石機炮彈

拋石機長久使用的是石頭製做的炮彈,後來出現過一些帶毒煙、毒葯的化學彈、煙幕彈,以及燃燒彈,這類炮彈不必像石彈那樣靠重力去擊毀敵人,而是利用毒氣、毒葯、煙火的作用熏殺敵人,可以說這是古代化學戰的一種形式。

還有一種「爆炸性」的炮彈是「泥彈」,用泥團製成彈丸,裝入小型炮的彈袋裡,彈射出去立即「炸」個粉碎,即可以擊殺敵人,又不至於像石彈那樣落入敵手再反射回來。

❿ 投石車什麼時候發明的

投石車是在春秋時代就有了,官渡之戰中用的是投石車的加強版—霹靂車
霹靂車是劉曄發明的
官渡之戰,袁紹軍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櫓,後來劉曄給曹操獻計用投石車破高櫓。因此有劉曄造投石車一說。但傳聞自春秋時代即有投石器。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太祖(曹操)乃為發石車,擊(袁)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

閱讀全文

與投石車小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