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術是誰發明的
你好!這來是醫學發展史的長期經驗源積累的結果,中國最早有記載的麻醉手術可能要算是華佗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個「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描寫了關雲長一面下棋,一面讓華佗切肉刮骨解毒。祝你健康!
B. 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的開刀
華佗 (約公元141~208 年) 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一名琢, 字元化, 沛國譙郡 (今安徽省毫縣) 人, 關於華佗的精湛醫術, 歷史上流傳著種種動人的傳說, 如他為三國蜀漢大將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 老幼咸知; 他編制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套醫療保健體操--五禽戲, 一直流傳至今; 而他發明、運用中葯麻醉劑--麻沸散, 進行開腹手術的事跡, 更成為一則千古流傳, 膾炙人口的美談.在西晉陳壽撰著的《三國志·華佗傳》和南朝宋·范曄所撰的《後漢書·華佗傳》中, 都有關於華佗用麻沸散進行開腹手術情況的詳細描繪.《後漢書·華佗傳》記載: 華佗遇到病人」若疾發結於內, 針葯所不能及者, 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即醉無所覺, 因剖剖腹背, 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 則斷截湔洗, 除去疾穢; 既而縫合, 敷以神膏, 四五日創愈, 一月之間皆平復.」從上述這段記載來看, 華佗進行手術的過程大致與現代的外科手術過程相符合, 即先用」麻沸散」對患者進行麻醉, 然後才開腹進行手術, 割掉病變的部分, 再行縫合, 最後敷以」神膏」並進行傷口包紮.華佗因此被後人譽為」中國醫學史上外科的開山鼻祖」、」世界上最早發明麻醉術和首創開腹手術的醫學家」, 等等.
由於華佗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醫學家, 他運用」麻沸散」進行開腹手術的事跡, 不但在中國醫學史上有重大影響, 而且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有一定影響.但是, 長期以來, 學術界對於華佗究竟是不是首創開腹手術的醫學家, 卻存在頗多的爭議, 歸納起來, 大致可以分為」疑古派」與」信古派」這兩大家.
」疑古派」認為: 史書上有關華佗進行開腹手術的記載, 不足為信, 華佗並不是運用麻醉術進行開腹手術的首創者.這種觀點由來已久.宋代學者葉夢得在《玉澗叢書》中就說過: 」此 (指剖腹手術) 決無之理! 人之所以為人者以形, 而形之所生者以氣也.......腹背腸胃既已破裂斷壞, 則氣何由舍?安有如是而復生者乎?審佗能此, 則凡受支解之刑者, 皆可使生! 」現代著名學者陳寅恪在《寒柳堂集》中也說: 」斷腸破腹, 數日即差 (痊癒) , 揆以學術進化之史跡, 當時恐難臻此.」他還認為: 所傳華佗行剖腹術之事, 很可能是古時民間比附印度的一個神話.因為據印度一部古代經書記載: 印度古代有一名叫耆域的」神醫」, 會劈開腦袋」除諸蟲」和剖開肚皮」扭轉肝臟」.印度的佛教在華佗時代已經傳入中國, 因此這個神話也可能就隨之而來, 進而被民間加到當時稱為」神醫」的華佗身上了.萬方在《醫史研究三議》 (載《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0 年第1 期) 一文中認為: 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麻醉葯進行剖腹手術的說法與歷史事實不符.據蘇聯彼得羅夫主編的《醫學史》一書記載: 早在奴隸制時期的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醫學中, 就可以看到當時的醫生應用植物作麻醉葯, 其中用曼陀羅花作為外科手術的主要麻醉葯, 達一個世紀之久.關於剖腹術, 在古代印度的佛經中也有許多記載, 如《耆女耆域因緣經》中就記有: 耆域從阿提梨賓迦羅學醫, 認識了很多葯物.他精研解剖學, 並能治療人體臟腑中的各種疾患, 如他剖開耆彌長者的腹腔治癒了他的腸胃疾病; 還剖開因騎馬墮地而將死的男子腹腔, 為其行肝臟復位術, 等等.可見, 在華佗的麻醉術和剖腹術之前, 古代印度就己有之.
」信古派」認為: 華佗首創開腹手術的史料記載是可信的.持這一觀點的學者比較多, 如俞慎初在《中國醫學簡史》一書中, 曾時新在《杏林拾翠》一書中, 杜石然等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和黃樺的《關於華佗首創剖腹手術的異議質疑》 (載《中華醫史雜志》1983 年第4 期) 都作如是觀.
黃樺在文章中認為: 華佗首創麻醉術和剖腹手術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這既是可能的, 也是現實的.其主要理由是: 一、所謂印度古代」神醫」, 只是神話中人物, 其高超的醫術, 純屬附會.印度古代真正的醫學科學著作--第一部外科學專著《蘇色盧多》裡面, 確實有不少外科方面的知識, 其中包括120 多種外科用具和具體的手術方法, 但是此書的成書時間卻晚於華佗300 多年, 因此, 根本談不上對華佗的影響; 二、麻醉是行使剖腹手術的一個重要前提, 甚至可以這樣說: 沒有麻醉劑, 只能有一般外科小手術, 而不可能有剖腹手術.華佗是世界上中葯麻醉劑--麻沸散的第一個發明者, 而麻沸散的配方, 據中外有關專家的考證, 其主葯是曼陀羅花、草烏、當歸、川芎、南星等等, 這些葯物, 大都主產於我國或僅產於我國; 三、不論華佗自己, 還是他同時代的人, 都從來沒有提到過什麼」印度神醫」的事; 四、從《周禮》一書開始, 我國歷史上已經有了關於外科手術的記載, 因此, 醫學發展到華倫時代是完全可以積累起豐富的外科手術經驗的.再加上麻沸散的發明, 更為當時的開腹手術提供了前提條件, 因此, 華佗首創剖腹手術, 應該說是水到渠成的事, 並非非要從印度」進口」不可; 五、據《世界葯學史》一書的作者拉瓦爾的研究認為: 」阿拉伯醫學家知道用麻醉劑 (進行手術) , 可能是從中國傳出去的, 因為, 中國名醫華倫擅長此術.」如果當時印度已有先進的醫術傳入中國, 為何不同時或更早地傳給鄰近的阿拉伯醫學家呢?
這兩派至今還爭論不已, 誰是誰非看來尚難定論.
C. 開刀是誰發明的
中國的手術先驅者當然是華陀.西方的手術開創者好像是一位叫做葛蘭紐斯的希臘醫學家\解剖學家.
D. 雙性手術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是指【變性手術】嗎抄?
還是指【雙性別手術】?
如果指的是變性手術的來源,這里有這個資料
【1952年,性格靦腆的紐約男喬治·約根森(George Jorgensen)去了一趟丹麥,當回到紐約時,她變性成了一個女人——克里斯汀·約根森(Christine Jorgensen)。克里斯汀款款走下飛機,無疑是個長睫毛、高顴骨的27歲金發美女,讓所有男人都想朝她吹口哨。
1952年,在喬治·約根森之前,人們不敢想像,通過手術能讓男人長出乳房,將男性器官改造成女性。而約根森這個從小夢想成為女孩的紐約青年,毅然讓一位丹麥醫生把僅用於動物的變性試驗在自己身上動刀,在性徵上和心理上從喬治變成克里斯汀,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變性人。】
貌似一開始只有用動物敢這么做,直到第一個人類使用了,貌似是丹麥的醫生,美國的患者。
E. 世界上是誰首先提出的動刀做手術
據記載,扁鵲也精於外科手術,而且應用了葯物麻醉來進行手術。
華佗是比較公認的中國開刀第一人。
世界上是誰首先提出的動刀做手術?這就和世界上誰最早個人看病一樣,誰也不知道。
世界上很多民族很早就有開刀治病的記載和傳說。
F. 手術從那個朝代開始的
華佗能做開顱手術這件事虛無縹緲,缺乏證據——畢竟就是他自己張口那麼一說嘛!
但並不是說古人類就做不了開顱術。1865年,考古學家在法國南部的一座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陵墓中,發現了一塊古人的頭骨。這個頭骨上有一塊圓形的部分被齊齊地切割掉了,切口邊緣非常光滑。
考古學家研究後發現:這個切口邊緣之所以光滑無比,並不是人工打磨的結果,而是再生的骨組織!這意味著,幾千年前的一個人,頭骨被削掉一大塊後依舊活了下去!
這很可能是一個遠古開顱手術的證據!
在各個地區的早期人類文明聚集地,不斷有類似的頭骨被發現。最早的距離今天竟然有8000年!仔細想一想,那個年代沒有麻醉劑,開顱?天啦嚕!沒有麻醉劑的外科手術簡直是天底下最殘酷的刑罰,沒有之一!
那,你好不好奇,麻醉劑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這事兒吧,據說又跟華佗有關。
傳說華佗發明過一種麻醉劑名叫麻沸散,據說效果很不錯。但是,還是缺乏可靠證據。
根據可信的醫學史,麻醉劑的出現可是遠遠晚於外科手術的。
那……麻醉劑出現之前,外科手術怎麼做?那時候,絕大多數的病人在進行外科手術的時候要被綁在床上,有的被醫生用勒住脖子暫時窒息,有的則被用放血或壓住頸部血管的方法使大腦暫時缺血而昏迷,有的乾脆被醫生用一根木棒猛擊頭頂,失去知覺……
這些野蠻的做法給病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在手術中突然驚醒,痛得大喊大叫。有的在手術後留下了腦震盪等後遺症。有的甚至因此而喪失生命。
病人和醫生們都在呼喚一種可以減輕疼痛的東西出現……
人類從天然植物中提取鎮痛劑,比如曼荼羅花。可是它們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都比較差,沒法應用於外科手術。
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現笑氣(一氧化二氮)對神經有興奮作用,亦具有麻醉止痛作用。
後來,美國牙科醫生維爾斯用笑氣做麻醉劑,成功地給不少患者做了拔牙手術。可是,1844年的一天,維爾斯在美國波士頓城做拔牙公開表演時,由於笑氣用量不足,手術沒有成功,病人痛得大聲呼叫,一群保守的人就此把維爾斯當做騙子,將他趕出了醫院。維爾斯有個學生名叫莫頓。一個偶然的機會,莫頓聽到化學教授傑克遜說,有一次在做化學實驗時,他不慎吸入一大口氯氣,為了解毒,他立即又吸了一口乙醚。不料,開始他感到渾身輕松,可不一會便失去了知覺。
有一天,一位中年男子喊著牙痛進了醫院,讓莫頓拔牙。患者沒拔牙的時候疼得要命,真拔起牙來,反而不疼了。莫頓也覺得很奇怪,環顧四周,莫頓看見裝乙醚的瓶子沒蓋蓋子,是不是因為乙醚的緣故呢?後來莫頓發現的確患者聞了乙醚味兒就不會感到疼痛了。
1846年10月的一天,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乙醚進行麻醉外科手術的公開表演成功了,直到今天,乙醚麻醉劑也逐漸成為全世界各家醫院手術室里不可缺少的葯品~
G. 醫學的手術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很多不同的國家發明的。
H. 古代發明用於手術是哪項發明
麻沸散。
東漢末年華佗發明專用於手術的麻沸散,但是後面失傳了。
I. 麻醉手術是誰發明
在我國,傳說中的麻醉術發明者是華佗,因為他發明了麻沸散。麻沸散傳說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
故事要從19世紀初說起。當時,莫頓是一位波士頓小診所的牙醫。在工作中,他發現在沒有麻醉劑的情況下拔牙,對病人來說是一種痛苦的經歷。他曾看見過不止一個病人,還沒等把牙拔完,就憤怒地大踏步離開他的診所,發誓不再登門。因此莫頓立志一定要找到一種無痛拔牙的方法。
之後,他找到了位叫查理傑克森的化學家,此人也懂醫學。有一天,莫頓向老師請教如何使拔牙無疼痛的問題,傑克森建議可試用乙醚,但莫頓實驗失敗了。他並沒有氣餒,繼續用家中的愛犬做實驗:莫頓將蘸了乙醚的海綿捂住犬的口鼻使它吸入,幾秒鍾後,犬軟弱無力了,躺下了,失去了知覺。這時的犬不是昏迷,而真是睡著了。他拿開海綿,用力搖動,犬漸漸睜開眼,並站起來搖擺著走路,不久即恢復了原狀。這是他第一次得到的最滿意的實驗結果。
有一天,來了一個牙痛病人,要求他先催眠再拔牙。莫頓說,他已經找到更好的辦法,於是他用手帕加上乙醚使病人吸入,然後把壞牙拔除。病人蘇醒後,他故意向病人說:「你准備好,現在要拔牙了!」這時病人回答說:「我准備好了」,莫頓笑著說:「我已經給你拔掉了!你看,這是你的牙。」病人這時從座椅上跳起來喊道:「上帝呀,這不可能,我一點也沒有感到痛呀,真了不起,哈利路亞!」這是1839年9月30日發生的一起無痛拔牙成功實例。
隨後莫頓決定找外科醫生商量做大手術,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最好的宣傳:1846年10月16日,他們成功將一個吸入乙醚的裝置(把蘸了乙醚的海綿放在瓶里,瓶口有活瓣可開關)應用於一個頸部腫瘤切除術的病人一正是在這個光輝的日子裡莫頓把人類經受手術痛苦的歷史劃分成為兩個時代,這是他的不朽業績。從此,莫頓出名了,乙醚麻醉劑也傳遍各地並逐漸成為全世界各家醫院手術室里不可缺少的葯品。所以,在奠頓的墓誌銘上寫著這樣的話:「在他以前,手術是一種酷刑;從他以後,科學戰勝了疼痛」。
還有一位名叫朗(Crawford Long)的美國鄉村醫生,他早在1842年3月30日就成功為一位手術病人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而3月30 日這一天,也被美國政府定為了「美國國家醫師節」。
J. 古代發明用於手術的是什麼
「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的麻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