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國家技術發明獎2015

國家技術發明獎2015

發布時間:2021-09-02 02:45:45

㈠ 京東方有得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嗎

嗯,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今天揭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南昌大學硅襯底LED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及應用,京滬高速鐵路工程。(投投金融)

㈡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是多少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始於2000年度。此後每年評審一次,次年年初開會公布結果並頒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每年授予的人數不超過2名(即可能空缺);每屆和歷屆的獲獎者之間不分等級。獎金的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獎勵經費由中央財政列支。

自2000年度起至2015年度,歷屆獲獎者全部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直到2016年這一局面才被打破;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

隨著國家功勛表彰制度體系的實施,2019年1月8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獎章。獎章圖案為五星,象徵國家獎;外圈採用飄帶、牡丹花、如意形和翅膀等視覺元素,包含榮譽、吉祥和科技事業展翅高飛等美好寓意。



(2)國家技術發明獎2015擴展閱讀:

申報條件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3、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

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㈢ 交通部2o1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五項大獎。在這五項獎勵中,級別最高、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獎金金額每人500萬元人民幣,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頒獎。它主要是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傑出科學家。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2000年度

吳文俊,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
王選,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

黃昆,中國固體物理學、半導體技術奠基人之一。
2002年度
金怡濂,中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2003年度
劉東生,中國環境學專家、地質學家、「黃土之父」;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2004年度
最高獎得主空缺。
2005年度
葉篤正,著名氣象學家;

吳孟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2006年度
李振聲,著名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學家。
2007年度
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吳征鎰,著名植物學家,植物區系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8年度
王忠誠,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

徐光憲,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
谷超豪,享有國際盛譽的數學家;

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
2010年度
師昌緒,被譽為「高溫合金之父」;

王振義,內科血液專家、血液研究的領軍人物。
2011年度
謝家麟,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吳良鏞,被譽為「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
2012年度
鄭哲敏,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爆炸力學專家;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2013年度
張存浩,我國高能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程開甲,我國核武器發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2014年度
於敏,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
2015年度
最高獎得主空缺。

望採納~

㈣ 2015年度劉永坦獲國家科技獎嗎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內勵大會。容華南理工大學5項成果(第一完成單位3項)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2項,是學校獲得國家獎最多的一年,獲獎總數量和第一完成單位獲獎數量均位列全國高校第11位,其中體現原始創新性研究水平的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5位。這是學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連續三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也是今年廣東省唯一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單位;同時學校自2010年後再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

㈤ 榮獲2015年度中國最高科技獎的科學家是誰

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學家榮膺國家最高科技獎,包括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金怡濂、葉篤正、吳孟超、吳征鎰、閔恩澤、謝家麟,等。

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1位科學家獲得最高科技獎;2004年度,最高科技獎首次空缺。

2015年度最高科技獎為何再次空缺?

「對此我們只能表示遺憾。」據負責評審具體事宜的國家科技獎勵辦負責人介紹,「我們是嚴格按照評選程序來的。」

據介紹,與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申報制不同,國家最高科技獎採取的是推薦制,有推薦資格的單位和個人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經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符合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其他單位和科學技術專家。

據該負責人介紹,有資格推薦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的機構和專家共有130多個。通過上述渠道推薦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候選人共有9名,第一輪評審從中選出3名候選人;在第二輪評審中,3位候選人的得票數均未過半,其中有的就差「一兩票」。

「國家科技獎一直遵守『寧缺毋濫』的原則,最高科技獎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該負責人介紹,最高評審委會的專家經過討論,達成共識:這3位候選人雖然都很優秀,但距離最高獎還有一定差距。

一位參與評審的專家表示,今後國家最高科技獎「空缺」可能會成為常態。

屠呦呦為何未能獲評最高獎?

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為何未能獲評國家最高科技獎?

1969年1月,屠呦呦以組長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此後的時間里,她還參加了青蒿素的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充分證明了抗瘧疾的有效性。

其實,早在2011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這年9月,美國拉斯克基金會把當年的臨床研究獎頒發給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貢獻。拉斯克獎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屠呦呦是該獎設立65年來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在2011年的頒獎典禮上,斯坦福大學教授露西·夏皮羅這樣評價屠呦呦:在人類的葯物史上,我們如此慶祝一項能緩解數億人疼痛和壓力、並挽救上百個國家數百萬人生命的發現的機會,並不常有。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被國際同行譽為「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醫學創舉」。她榮獲拉斯克獎後,不僅蜚聲國際,在國內也引發廣泛關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曾致賀信:屠呦呦研究員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充分說明了中醫葯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展示了中醫葯學的科學價值,體現了我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振奮了廣大中醫葯工作者的精神。

「我們只能說,我們是嚴格按照評選程序辦事。」據國家科技獎勵辦負責人透露,在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評審過程中,沒有個人或單位推薦屠呦呦。

㈥ 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們是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學家獲獎。每位獲獎者獎金萬元人民幣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王澤山,侯雲德
王澤山曾於199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又於1996年和2017年兩次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屠呦呦
趙忠賢,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於「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 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此外,他還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發現的關鍵性突破。
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空缺
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於敏
於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程開甲 張存浩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張存浩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鄭哲敏 王小謨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良鏞 謝家麟
吳良鏞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同時也是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謝家麟院士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多次就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重要建議和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加速器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王振義 師昌緒

王振義院士,血液學專家,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我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師昌緒院士一直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及新型合金鋼等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他的成果使我國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由鍛造到鑄造、由實心到空心邁上兩個新台階,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開發該關鍵材料技術的國家,迄今為止已大量應用於我國戰機發動機。
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孫家棟 谷超豪

孫家棟院士,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谷超豪,著名數學家,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徐光憲 王忠誠

徐光憲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他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該理論已廣泛應用於我國稀土分離工業。

王忠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神經外科專家,也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他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征鎰 閔恩澤

吳征鎰院士是著名植物學家,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

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李振聲

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孟超 葉篤正

吳孟超,肝臟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㈦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者都有誰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今年,由兩位科學家奪得,分別是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侯雲徳院士。

「為科學家們致敬~

㈧ 關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空缺事件的看法作文

國家科技獎共分五大類:最高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際科技合作獎。其中,最受矚目的自然是國家最高科技獎。該獎須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由國家主@席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為500萬元人民幣。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國家最高科技獎2015年卻再度空缺,這是繼2004年後的第二次空缺~

閱讀全文

與國家技術發明獎2015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