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28年,抗生素——青黴素的發明當時被譽為醫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抗生素問世後,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跡,肺
(1)堅持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人們對抗生素的認識及使用方回法只能來源於實踐並通答過實踐去檢驗。 (2)認識到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對抗生素的認識過程也是如此。 ⑵ 人類醫學的重大發明
最偉大的醫學發現是什麼?毋庸置疑,麻醉劑的發現、疫苗的生產和抗生素的使用都是醫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現在,《英國醫學雜志》正在邀請人們投票選出自該雜志創刊以來的166年中,最偉大的醫學突破是什麼。獲得提名的重大醫學突破有15個,每一個都為自然科學與人類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 ⑶ 為何說醫學史上的重大發明就在一瞬間 1816年,在巴黎待了十幾年也沒被政府醫院任用的雷奈克已經35歲,正准備回到南特大學參加叔叔的執業行列時,意想不到的一件事不僅改變了他的一生,而且也改變了醫學的歷史——內克醫院決定聘用他!非常可笑的是,這位在歐洲大名鼎鼎的醫學研究者之所以能獲得他期待許久的工作,不是因為他超凡的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而是單純地因為人際關系。雷奈克的一個名叫貝菲的朋友正好從次國務卿升任為內政部長,有權決定誰到內克醫院任職。 不管怎麼說,雷奈克就是在內克醫院發明了使整個醫學前進一大步的聽診器。他的一位名叫格拉維爾的學生在關鍵時刻正好在場,這個來自英格蘭的年輕人記下那天是9月13日。格拉維爾的記錄帶有幾分野史意味:「早上雷奈克醫師在盧浮宮廣場散步時,看到幾個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時代常玩的一種游戲——一個孩子附耳於一根長木條的一端,他可以聽清楚另一個孩子在另一端用大頭針刮出的密碼。絕頂聰明的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個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來一輛馬拉篷車,直奔內克醫院。他緊緊捲起一本筆記本,緊密地貼在那位美麗少女左邊豐滿的乳房下——長久困擾著他的診斷問題迎刃而解了!於是,聽診器誕生了!」然而,雷奈克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1816年我去探視一位年輕的女患者,她正因心臟病的症狀而受苦。由於她體形肥胖,以手敲診或觸診斷又起不了作用,而附耳於其胸口做診斷又不被風俗允許,我忽然想到少年時用木桿傳遞聲音的游戲,我的意思是,音響學里指出,聲音透過某些固體的傳遞可以達到放大的效果。靈光一現之後,我立刻用紙捲成圓筒,結果一點也不意外,我聽到心臟運動的聲音,比我以前任何一次直接附耳於患者胸口來得更清晰。那一刻,我思索著,這是一個好辦法,除了心臟以外,胸腔內器官運動所製造的聲音,應該也可以使我們更確認其特性……」顯然就在一瞬間,一個捲起的紙筒使臨床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⑷ 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部不朽醫典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所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著手編寫,至明萬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後歷時27年。 《本草綱目》凡16部、52卷,約190萬字。全書收納諸家本草所收葯物1518種,在前人基礎上增收葯物374種,合1892種,其中植物1195種;共輯錄古代葯學家和民間單方11096則; 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100餘幅。這部偉大的著作,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盡可能的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發現和突破。 (4)醫學史上不朽的發明擴展閱讀: 價值: 《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葯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葯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先後被譯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鮮等十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書中首創了按葯物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這種分類方法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現代植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統》早了一個半世紀,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 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綱目》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⑸ 醫學界偉人故事 1.扁鵲——十年殷誠一禁方 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扁鵲見蔡桓公這個故事就充分展現了扁鵲的醫術,通過望診就能明白疾病在哪裡,在中醫看來這正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那扁鵲的這個本領也不是輕易煉成的。 扁鵲少年做客館主管時發現了異人長桑君經常來此住宿。扁鵲認為他是個很有本事的人,於是就熱情謹慎地款待他(「遂謹遇之」)。如此十年,終於感動了長桑君,將禁方傳授與他。扁鵲以上池之水飲之而能洞察人之臟腑,遂成名醫。 從《史記》這段記載來看,求師的道路是何等的艱辛。在那醫療條件相對匱乏的時代,欲得真傳,除了象扁鵲那樣真誠地尊師重道,別無他徑。試想,如果扁鵲還象對待其他客人那樣對待長桑君,那麼,長桑君寧肯將禁方帶入墳墓,恐怕也不會給他的。 每一個學徒都有一樣的經歷,師傅在考慮師傅真傳時都要嚴格考驗一番。經受了師傅的考驗,也才能得到真傳。 2.淳於意——倒刪善課 淳於意是早於醫聖張仲景的漢代名醫。《史記》載其「少而喜方術」,「然醫葯方試多不驗者」。後求教於公乘陽慶。公乘陽慶讓他完全拋開過去所學,認為那些不正確。此後才「悉以禁方予之」。淳於意遵之而成名醫。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西醫的進化是不斷自我否定的一個過程,中醫則涉及到各乘家技,對其他的也有排斥。淳於意發現自己所學皆非,就要勇敢地否定自己,忍痛割愛,吐故納新,而決不能存在絲毫抱殘守缺的戀舊情結。學中醫要能「學一家之言納百家之長」。時時虛懷若谷,一片空靈才能接受更多正確的正能量。 3.葉天士——轉益多師是吾師 生於醫學世家的葉天士是清代溫病學宗師。提起江南名醫葉天士可神了!他自號香岩,人稱半仙,有手到病除的本事。連康熙皇帝也感激他治好了自己的搭背瘡,御筆親題「天下第一」的匾額賜給他。因他一生治癒過不少奇疾怪症,連神仙都慕名而來,變做一個平常人請葉天士診斷。葉天士號罷脈後,說了八個字:「六脈調和,非仙即怪。」羞得那神仙看過倉徨逃遁,葉天士的醫術是到達了這樣一個級別的! 他醫術這么厲害並不是天生就有的,相傳葉氏學醫曾先後拜師十七人,至於究竟拜了哪些人,卻無從考證。中醫學是經驗性極強,但僅憑個人的點滴積累是遠遠滿足不了臨床需要的。而一家之言又往往失之局限造成門戶之短見。歷史上很多名醫都是廣拜名師,融百家精華於一爐。葉氏拜師之多,可謂其中之典範。拜師就要拜名師,但又不限於名師。凡有一技之長於己者,均可登門請教。「師無常師,唯長是師」。 他自己成名醫後對後輩也嚴格要求,他的遺言就說「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葯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 4.徐靈胎——萬卷古今銷永夜 徐靈胎,清代著名醫學家。徐氏學醫,既無家傳,更無師承,全憑讀書自學。其在《醫學源流論》自序中說「余少時頗有志於窮經,而骨肉數人疾病連年,死亡略盡。於是博覽方書,寢食俱廢,如是數年……」,《慎疾芻言》序中又雲「五十年中,批閱之書約千餘卷,泛覽之書約萬余卷,每過幾時,必悔從前疏漏,蓋學以年進也……」徐氏讀書,誠乃多矣。觀其讀書之法,又有批閱與泛覽之別。事實上,徐靈胎的醫學造詣也相當高深,其著作中的很多觀點都讓今人為之嘆服,如「用葯如用兵論」,「醫非人人可學論」等等。而他的臨床經驗也相當豐富,曾兩次應詔進京診疾,名噪一時。徐靈胎同時而且是一個水利和音樂方面的專家,他做學問的訣竅,就是找到要學的那那一方面的所有好書,自己全部閱覽熟讀,然後自己總結記錄學習所得,寫出一本書。毫無疑問,徐氏的博覽群書是中醫史上難見的。 5.王清任——絕知此事要躬行 王清任是獨具魅力的中醫學實踐家。說他有魅力,是因為他具有大膽懷疑,勇於發現的精神。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王氏學醫亦然,他並不拘於前人之說。為弄清人體臟腑結構,他親臨刑場和義冢觀察屍體,半夜去亂墳崗,解剖那些沒有人收拾的屍體,而且還解剖雞、鴨、牛、馬等動物並與人體內臟進行對照,畫了20多幅臟腑圖。雖然書中的很多知識在西醫解剖學看來是錯誤的,但他的精神實在可嘉。 他重視瘀血致病,創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方。他寫出了《醫林改錯》這一奇書。是書雖薄,卻是王氏親眼所見,親治其症,屢驗方法的真實記載。比起那些抄書公們人雲亦雲的等身巨著,這本小書便顯得無上珍貴了。至於道聽途說者的耳食之學,更是不值一提了。 6.胡希恕——他山之石可攻玉 胡希恕,著名經方家。劉渡舟先生贊譽他為「經方學派的大師」,日本漢方界稱他為「中國有獨特理論體系的著名的《傷寒論》研究者,經方家。」胡氏是如何學醫的?從《經方傳真》的劉序中可窺一斑。序中說「(胡氏)所閱之書既多,則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後得《皇漢醫學》,對湯本求真氏之論,則大相贊賞而有相見恨晚之情,於是朝夕研讀,竟豁然開悟,而臨床療效從此則大為提高。」 胡希恕學醫的過程中,受中西醫匯通的思想頗深,如受近代的陸淵啟示,並且《皇漢醫學》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該書是日本人湯本求真所著。湯本原為西醫出身,因女兒患痢西醫無奈而歿,遂發奮研究中醫。 胡氏的經歷說明日本漢方也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漢方醫學注重臨床實踐,注重眼見的症狀,以研究患者的症狀來治療。現在的經方家黃煌就深受這種影響,「科學無國界,治病看療效」,對此,不該盲目存門戶之見。 心存仁術,以患者為本。 7.岳美中——抱澀守拙忌滑巧 岳美中,現代著名老中醫。岳氏學醫,同徐靈胎一樣,也是中年入道自學成才。早年的岳美中得了肺結核,自己找遍醫術,嘗便身邊的中草葯,最後把自己的肺病給治好了,從此走上中醫之路。他讀書,強調寧澀勿滑,具體表現在對經典著作要讀熟、嚼透、消化。在弄清總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細摳,不論字音、字義、詞義都要設法弄明白,不可順口讀過不了了之。更不能用望文生義的辦法或拿今天意思生搬硬套。 他認為,這樣讀書看似澀滯難前,但日積月累卻是似慢實快。不求快,但求實,一代宗師肺腑心得,值得我輩永遠銘記。 醫雖小道,能救殃痾;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拯貧賤之厄。窮通至理,出入神明。批毫微而見端倪,體天機而運刀圭。工巧神聖,妙意綿連。仁者盡其仁,智者慮其智。小人得之,求之以利,君子得之,務之以心。是入世法,濟危難於傾刻;是出世法,坐杏外之真禪。 8.黃元御-棄官從醫,學醫就學經典 黃元御清朝乾隆年間名醫,他因為被庸醫治瞎了一隻眼,無奈放棄科舉自學中醫。他自學中醫的刻苦,估計只有那個徐靈胎和他媲比。乾隆十五年,皇帝得了重病,太醫院多方調治無效,無奈之下,詔各省舉薦天下名醫。適逢黃元御由江南至京城游歷,經人舉薦,入宮為乾隆治病。他詳加辨症,葯到病除。乾隆大喜之餘,親書御匾「妙悟岐黃」相贈,並賜黃元御為御醫。 黃元御開始學習醫術的時候,首先是從精心研讀張仲景的《傷寒論》入手的,繼而研讀《金匱玉函要略》、《黃帝內經》,《難經》等中醫典籍。黃元御的治學態度十分嚴謹,讀書窮本溯源,不惜時間與心血,「杜門謝客,罄心渺慮……三載而悟」。把自己關起來,閉關修煉。 好多中醫大師還真不是那麼跟著師父學出來的,真正的大師似乎多半是自己憋出來的,然後才去跟老師學。黃元御就是自己憋出來的! 黃元御則是把讀《傷寒論》,旁邊放了一堆的參考書,看一句《傷寒論》,就狂翻一通參考書。 就這樣,廢寢忘食,苦讀了三年。 就這么一本薄薄的書,整整讀了三年,當黃元御最後把書一合上,不禁長嘆一聲:這也太難了! 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歲歷三秋,猶爾茫若,仰鑽莫從」。 後總結寫出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傷寒懸解》,針對理論結合臨床實踐,晚年總結一生的學習寫成《四聖心源》這本書。《四聖心源》就是時下最火的中醫入門書《圓運動的古中醫學》這本書的高級版。有的人說,學中醫理論,學他這一本書足夠用了。黃元御對後世的影響極深! ⑹ 寫成了《傷寒雜病論》這部人類醫學史上不朽的名著,此書已被公認是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 張仲景 ⑺ 醫學上有哪些重大發明 太多了。CT,磁共振,腹腔鏡,麻醉機,體外循環轉流機,神經刺激儀,腸道吻合器,纖維支氣管鏡,鈥激光等等,這些不僅在診斷治療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大大接觸了患者的病痛,還促進了醫學的發展。 ⑻ 舉出十項中國醫葯學史上重要的發明發現 青蒿素算一個吧 ⑼ 醫學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研發新葯似乎是又神秘又費勁的一件事,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倒騰幾年瓶瓶罐罐,就會耗費掉巨額資金,即使這樣也經常失敗。然而,對 於新葯研發,尤其是早期的研發而言,邏輯嚴謹的實驗室研究並不總是全部。有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葯,往往是在偶然的巧合,甚至是沾上不少「運氣」因素中, 得以被發現的。 ⑽ 中國醫學有哪些重要的發明 麻沸散,針灸推拿治療 與醫學史上不朽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