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的實質要件是什麼求解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才有可能獲得專利權。
《專利法》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新穎性的要求是相同的。
所謂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換句話說,一項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向社會公開過,發明創造的內容不構成公眾能夠得知的現有技術的組成部分。
我國以申請日作為判斷新穎性的時間標准。凡是在申請日以前,已經有相同的發明創造由他人完成並公開或者發明人自己公開,比如在新聞發布會、科研鑒定會、展覽會上披露了發明創造的實質性內容,在技術成果誕生後不及時申請專利,而是在產品生產出來試銷或者完全投放市場後才去申請專利,都會導致新穎性的喪失而無法獲得專利權,多年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對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分別做了規定。同申請日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發明應當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實用新型應當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指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本質區別,對於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是顯而易見的,普通技術人員不能直接從現有技術中得出該發明的全部必要的技術特徵,也不能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試驗而得到。「顯著的進步」是指從發明的技術效果上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表現在發明解決了人們一直渴望解決,但始終沒有獲得成功的技術難題,或者該發明克服了技術偏見,提出了一種嶄新的研究路線,或者該發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或者代表著某種新技術的發展趨勢。
對於實用新型來說,它的創造性比發明要低,只要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所區別和進步,就可以認為該實用新型具備了創造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根據這一規定,發明創造具備下列條件即認為其具有實用性:
(1)產業實用性。這里的「產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工業、農業、礦業、林業、水產業、畜牧業和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只要在任何一個產業部門能夠製造或者使用,能夠在實踐中實現,就說明它具備了產業實用性。
(2)可重復再現性。所謂「可重復再現性」,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專利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能夠重復實施專利申請中所記載的技術內容,這種重復實施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並且重復實施的結果是相同的。比如,根據產品發明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有關的技術人員能夠製造出相同的新產品,說明該項發明具備了可重復再現性,但是,類似像上海新浦大橋這樣的整體建築受特定地理位置、地理環境和地質條件等限制的技術方案,就不具有可重復再現性,因為它不可能在其他地點完整地再現。
(3)有益性。發明創造的有益性,是說一項專利技術實施後應當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技術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任何脫離社會需要、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浪費能源的發明創造,則因缺乏積極效果而不能授予專利。
2.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的實質要件是什麼
法條: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釋義:本條是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的實質要件的規定。
一、按照本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二、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1.判斷是否具有新穎性的時間界限,以提出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為基準。按照本法有關規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
2.判斷是否具有新穎性,以申請專利的發明或實用新型是否已經公開,成為已知技術為准。凡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則符合新穎性條件。
3.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是否已由他人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專利文件中,防止抵觸申請。如果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以相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之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即出現抵觸申請時,為避免對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重復授權,則視先申請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為後申請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現有技術,後一申請則不具備新穎性。
三、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1.判斷一項申請專利的發明是否符合創造性的標准,是該項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2.判斷一項申請專利的實用新型是否符合創造性的標准,相對於發明專利來講,要求要低一些,只要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即可,不要求突出和顯著。
四、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1.能夠製造。作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應當是可以實現的,即如果該發明的目的是製造一種產品,那麼這一產品就必須能夠按照發明的技術方案製造出來。
2.能夠使用。作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必須能夠實施。如果發明是一種工藝方法,則這種工藝方法應當可以在工業生產中使用。
3.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其所產生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的效果應當是積極的和有益的。明顯無益、脫離社會需要、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浪費能源或者資源、損害人身健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具備實用性。
4.必須具有再現性。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為一種技術方案應當可以重復實現。即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公開的技術內容,能夠重復實施專利申請中為達到其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
3. 授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條件
你的問題不是很明白,不知道你問的實質條件是指哪部分,我把兩者的情況和不同簡單總結一下給你。
基本概念: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也就是說實用新型必須是實物的,發明可以是方法、流程等等
-----------------------------------
三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以上是對專利基本條件的法律規定。
--------------------------------
申請和審查的不同
實用新型專利不會進行公布和實質性的審查,只進行初步審查,只要與現有的專利沒有完全相同的,基本上很快就能通過,申請流程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發明專利會進行公布和實質性審查,公布階段如果有人提出異議,或者實質性審查中發現與現有的專利或技術存在雷同、沒有明顯的創造性特徵,就會被要求修改乃至被駁回,申請流程一般需要兩年以上。
具體的申請審查程序參考《專利法》三十四條至四十條。
4.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必須具備哪些實質條件
一項發明復或者實用新型獲得專利制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權,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5. 4.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的專利性條件是什麼
您好: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內造性和實容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希望答案對您有幫助。
6. 一項發明創造要獲得專利權利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嗎
是的。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7.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哪些特性
BCD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8. 授權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什麼特徵
發明跟實用新型授予專利權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20修訂版)講得非常清楚,具體如下: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9. 授權專利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正確嗎
正確
此乃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
10. 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哪些特性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版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權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能夠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方案,首先要屬於專利法保護的范圍,以下幾項是不授予專利權的:(一)科學發現;(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其次,要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再次,需要滿足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的「三性」要求: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