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人單位是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並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對嗎
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負責,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職業病,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患病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
2、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
3、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須是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
主要特點
中國職業病呈現五大特點,分別是:
1、接觸職業病危害人數多,患病數量大;
2、職業病危害分布行業廣,中小企業危害嚴重;
3、職業病危害流動性大、危害轉移嚴重;
4、職業病具有隱匿性、遲發性特點,危害往往被忽視;
5、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影響長遠。
❷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四條: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組織的意見。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一)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二)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四)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
(五)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六)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七)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行使前款所列權利。因勞動者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其行為無效。
(2)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創造符合國家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條: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職業健康檢查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職業健康檢查工作的規范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並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
第三十七條: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並及時報告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調查處理;必要時,可以採取臨時控制措施。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所需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❸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有效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為勞動者提供什麼樣的工作場所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有效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場所環境和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組織的意見。
對於工作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還做出了以下規定: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1、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2、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3、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4、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5、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3)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創造符合國家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二條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
截至2018年底,全國累計報告職業病97.5萬例,其中,職業性塵肺病87.3萬例。抽樣調查的結果則顯示,目前約有1200萬家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超過2億勞動者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
❹ 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提供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防護品不得以什麼代發
答案:使用單位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代替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單位(以下簡稱使用單位)在向勞動者發放個人防護用品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職業病防護用品:(1)必須符合有關標准;(2)這些個人防護用品能夠真正起到預防職業病的作用;
2.使用單位應為勞動者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3.使用單位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代替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4.使用單位應教育本單位勞動者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5.用人單位應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www.dehsm.com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並應按照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
6.用人單位應到定點經營單位或生產企業購買特種勞動保護用品,購買勞動防護用品須經本單位的安全技術部門驗收。
❺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應符合哪些要求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及待業標準的規定。具體要求如下: (1)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標准。工作場所的光線應當充足,雜訊、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准;工作場 所地面應當保持平整,因生產需要設的坑、壕和池,應當有圍欄或蓋板,物品的堆放不得妨礙通行;工作車間應當根據需要設置飲水和洗手設備,在高溫或粉塵、 易臟和有關化學物品或毒物作業場所,應當設置淋浴設備或沖洗設備、更衣室等輔助設備、設施;建築施工、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險作業場所應當設置相應的防護設施、報警裝置、通訊裝置、安全標志,以及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搶救和安全疏散的設施。 (2)用人單位的生產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所有的機械設備傳動件及易造成人身傷害的外傳動部件,如轉軸、齒輪、傳動軸和傳送帶等,都必須安裝保 護職工人身不受傷害的安全防護裝置;各種起重、升降作業所用的繩索、吊具及附件,都應當按規定配備使用,保證安全可靠;用人單位廠區內鐵路道口設置安全 標志,應當符合企業鐵路道口安全標准;起重、電梯、沖壓設備、剪切設備和企業內的機動車輛等,必須經過安全檢驗和安全認證,符合技術標準的,方可使用。 (3)用人單位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電氣設備的安裝、運行、維修等都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安全運行。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根據 技術條件,採取保護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必須良好,裸露的帶電導體應當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在產生大量的蒸氣、氣體、粉塵的作業 場所,應當使用密閉式電氣設備;有爆炸危險的的氣體或粉塵的作業場所,必須使用防爆型電氣設備;因生產急需而裝置的臨時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妥善安裝,用後及時拆除。 (4)對特殊的作業場所,如密閉設備內和狹小空間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特殊的勞動條件。在船艙、貯罐、反應塔等密閉設備內的作業及地下管道、地下室 、地下倉庫等狹小空間內的作業,應當先進行檢測,確認有害氣體低於國家標準的,在採取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在密閉設備內和狹小空間作業,不能採取通風換氣措施的,必須給工作人員配備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
❻ 職業病防治法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的規定組織
正確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章第三十六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❼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四條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工會組織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組織的意見。
第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7)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創造符合國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第十五條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
(二)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三)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四)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五)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❽ 誰有全國職工職業安全衛生知識競賽活動專用試卷答案啊~~~小弟急`跪求
一共有100道題
❾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用人單位的主體責任有哪些
主體責任包括以下7個:
1、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2、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3、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負責。
4、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
5、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落實職業病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
6、用人單位應當採取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7、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職業病病人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9)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創造符合國家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