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腕式新型體溫計的原理
葯片式」內服體溫計
2019年3月14日,日本東北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發明一種「葯片式」內服體溫計,可隨排泄物排出體外,已經在狗身上成功測試。這種內服體溫計直徑約9毫米,厚約7毫米,只有一片葯片大小,內含溫度感應器和微型集成電路等,外表是樹脂材料。它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紐扣電池,而是利用胃酸接觸電極發電並存儲在電容器中,可每隔30分鍾測量一次體內溫度並發送數據。
功能
基礎體溫計是用來測量人體在早晨剛剛醒來時的基礎體溫。相較於日常的體溫,基礎體溫較沒有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運動或是進食。這有利於偵測到體溫每日的細微變化。例如在排卵時或是甲狀腺功能有變化時。
玻璃式發燒溫度計標注的刻度最小有0.2℃;F (0.1℃),基礎溫度計卻需要至少0.1℃;F (0.05℃)的精確度。所以玻璃制的基礎溫度計是與一般的玻璃制發燒用溫度計分開販售的。但所有的電子式溫度計都有至少0.1℃;F (0.05℃)的精確度,所以都可以用來作為基礎溫度計。有些數位溫度計特別標注為『基礎溫度計』並設有特別的功能,例如大型顯示幕、額外的記憶功能等,或是會發出聲響以引導放置正確的位置。
量測位置
口腔
口腔溫度的採集是藉由病患將體溫計正確且安全的放置到口腔的能力。也就是排除了小孩或是無力抵抗咳嗽、虛弱的人或是會嘔吐的人(這對於反應快速的電子式溫度計來說比較沒有問題,但在水銀式溫度計中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因為水銀式溫度計需要長的時間來反應溫度)。其他應該注意的地方是,當病患在使用口腔式溫度計前如果有飲用熱飲或是冰飲,那就必須考量其他的溫度測量方法。
直腸
在進行直腸溫度的量測時,特別是由另一人來量測時,應該要使用潤滑劑來幫助。雖然直腸溫度最為准確,但是要考量這樣的行為在某些國家或是文化中是令人難為情的。另外如果置入體溫計的方式不正確則會讓病人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嬰兒通常都使用直腸溫度量測,然而還是要藉由護士來操作比較妥當。
耳內或是前額
『貳』 為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可對零件表面進行熱處理。屬於熱處理工藝的有🙉🙉🙉
這種叫做翠火處理,的方式
『叄』 聽說太原理工大學已經封校了,好像最近形勢比較嚴峻,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解封,有知情的請告知,多謝了
現在處於半封閉狀態,前兩天憑證件進,還要測體溫,其實隨便找個學生證或借書證就能進。今天只測體溫就能進了。什麼時候解封這不好說,課表改了,分區上課,估計會維持一段時間。現在外面大雪...厚厚的一層雪...
『肆』 體溫計的發明者身世
第一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 水銀儲存在末端的水銀球內。當水銀被加熱時,它會發生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升。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伽利略的身世: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者之一。生於比薩(義大利中西部城市),卒於阿切特里(義大利一城市)。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萊(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現已通行稱呼他的名「伽利略」(Galileo),而不稱呼他的姓。
伽利略出身於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父親芬琴齊奧·伽利萊(Vincenzio Galilei 1520—1591)精通音樂理論和聲學,著有《音樂對話》一書。
伽利略1572年開始上學。
1575年隨全家遷居佛羅倫薩,進入修道院學習。
1581年伽利略17歲時,在比薩大學學醫,但他感興趣的是數學、物理和儀器製造。以數學和物理見長,因善於辯論而聞名全校。
1585年因家貧退學,擔任家庭教師,仍奮力自學,專心研究古代希臘人的科學著作。他發明了測定合金成分的流體靜力學天平。
1586年寫出論文《天平》。這項成就引起全國學術界的注意,人們稱他為「當代的阿基米德」。
1589年寫了一篇論固體的重心的論文,獲得新的榮譽。比薩大學因此聘他擔任數學教授,時年僅25歲。講授幾何學和天文學。
此後,他的生活經歷了三個時期:在比薩大學任教三年(1589—1591年);在帕多瓦大學任教十八年(1592—1610年);自1610年起,至1642年去世為止,移居佛羅倫薩,任托斯康大公爵的首席哲學家和數學家。1591年父親病逝,1592—1610因家庭經濟負擔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學任教。1609年回佛羅倫薩。1610年起移居佛羅倫薩,中間曾兩次去羅馬:1611年去表演他的望遠鏡;1633年去宗教法庭受審。他在力學上的貢獻主要在前兩個時期,而天文學上的發現和對哥白尼學說的宣傳和發展則在第三時期。
1611年到羅馬並擔任林嗣科學院的院士。
1633年以「反對教皇、宣揚邪學」被羅馬宗教裁判所判處終身監禁。被宗教法庭定罪以後,早年的力學研究再次成為他的主要工作。
1638年以後,雙目逐漸失明,晚景凄涼。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三百多年後,1979年11月10日,羅馬教皇不得不在公開集會上宣布:1633年對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1980年10月又提出重審這一案件,並在羅馬組成一個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委員會來研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學同宗教的關系,研究伽利略學說的科學價值及其對現代科學思想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