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一切能夠滿足人類身心慾望或帶來身心快樂幸福的勞動和思想(精神)活動的產品或物品都屬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Ⅱ 20世紀人類創造的財富是過去歷史的多少倍
分工與協作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車輪,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社會分工,不同的人從事不同的工作。人們在狩獵中就開始了原始的分工,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負責照顧老人、孩子。從原始的結網捕魚、男耕女織到大量專業工匠的出現,分工與專業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深化。
Ⅲ 為什麼說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至較高階段所創造的財富總和
人類只有說是文明了以後才可以發展 發展科技是人類文明必經的一條道路 所以講才有財富
Ⅳ 人類在過去一百年裡面所創造的財富,比人類有史以來所創造的全部的財富的總和還要多得多是哪部著作里的
馬克思1848年寫的《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原話是:「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彷彿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里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
Ⅳ 人類是創造財富的什麼
人類是創造財富的價值,這個價值通過使用價值表現出來。
使用價值的具體表現為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需求。
所以,人類能做到的就是通過一切合法的手段,去滿足需求的要求!
Ⅵ 人類在過去100年裡所創造的財富,為什麼比人類有史以來所創造的總和還多得多
主要是工業革命提高了效率。另外,現代的信息技術革命也加速了工業化的進程及效率。
Ⅶ 為什麼說工業革命創造的財富總和超過了近代之前人類社會生產的總和
使用機器生產,生產力大飛躍
Ⅷ 地球上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創造了多少財富
你想換算成什麼抄?美金?人民幣?
財富不過是人類定義的,
對於1個猴子來說,1噸的黃金比不上1根香蕉.
人類創造一樣東西又利用了它.現在買1台新的電腦賣5000元,幾年以後1文不值.財富在增加的同時,財富也在減少.就象能量一樣,永遠是那麼一個恆值,不會多,也不會少.
如果不明白,舉個例子,地下的石油是財富,挖出來煉成汽油是財富,但原先地下的"財富"已經沒有了.汽油賣成錢.錢是財富,錢再買吃的.穿的.財富又被消耗了.
Ⅸ 什麼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文化是一種生命現象。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現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從來只願稱其為本能。——李二和《舟船的起源》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首頁
分享
收藏
立即下載
為了提升瀏覽體驗,原視圖版網頁已升級為如下版式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總和.doc
31.0K, 1頁, 8906次閱讀
bj86726234 分享於2012-12-13 10:50
立即下載 舉報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文化是一種生命現象。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現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從來只願稱其為本能。——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2]
狹義
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主要是心態文化,又稱小文化。
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學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編輯本段理論
不同的學科對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
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了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制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家族)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另一個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觀察的方式。選自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