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魚鰾發明潛水艇

魚鰾發明潛水艇

發布時間:2021-08-31 16:31:43

Ⅰ 科學家研究魚兒的什麼發明了潛水艇

在魚的身體內部有一個器官叫做魚鰾,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水泡。(出示魚鰾回),當魚鰾鼓起答來時,浮力增加魚
就能浮到水面。當魚鰾癟下來時,浮力減少,魚就能沉在水底。當魚鰾里有一部分空氣時,它就能停留在水的中間。
有一位科學家從魚的上浮、下沉受到了啟發,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發明了一種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船,叫作潛水艇

Ⅱ 人類是怎麼從魚身上受到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魚體內有魚鰾,當魚鰾充滿空氣,魚就上浮,排空了氣,就下沉。

Ⅲ 人類是著么從魚身上發明了潛水艇

1680年,義大利發明家博列里通過對魚類的觀察,發現大多數魚能依靠瞟的縮小或膨脹來調節身體的比重.從而在水中下沉或上浮。當魚要浮起來時,它便放鬆肌肉,使瞟變大,瞟內充滿了空氣,魚所受到的浮力就大,魚也就能浮起來;如果收縮肌肉,瞟變小了,浮力減小,魚就下沉;瞟內一定量的氣體還能使魚體比重與水環境的比重相等,這樣魚就會停留在原地,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根據魚瞟的工作原理,博列里製造了一艘潛水艇。現代潛水艇的外殼與內殼之間有專門的水艙,稱為壓載水艙,這是潛水艇的沉浮裝置。近年來,潛水艇發展很快,下潛深度大大增加,速度大大提高

Ⅳ 科學家研究魚兒的什麼發明了潛水艇

在魚的身體內部有一個器官叫做魚鰾,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水泡。(出示魚鰾),當內魚鰾鼓起來時,容浮力增加魚
就能浮到水面。當魚鰾癟下來時,浮力減少,魚就能沉在水底。當魚鰾里有一部分空氣時,它就能停留在水的中間。
有一位科學家從魚的上浮、下沉受到了啟發,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發明了一種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船,叫潛水艇。

Ⅳ 軍事家們是怎樣由魚鰾發明潛水艇的

准確的說,魚鰾與潛水艇沒有太直接的關系,潛艇與建築工程中,尤其是橋梁施工中的沉箱有很大的關系,

Ⅵ 魚鰾發明潛水艇是結構仿生還是功能仿生

根據魚鰾的吸水排水功能仿生發明的,根結構形狀沒關系。

Ⅶ 怎麼靠魚兒發明潛水艇

是靠魚鰾,魚鰾內含空氣,通過魚鰾肌調節魚鰾的收縮和膨脹可以使魚調節身體的密度,在水中上升或下沉,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科學家根據什麼發明了潛水艇

科學家根據鯊魚製成了潛水艇 ,在魚的身體內部有一個器官叫做魚鰾,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專的水泡屬當魚鰾鼓起來時,浮力增加魚 就能浮到水面。

人們根據沉浮原理成功地製造了潛水艇,這種能在水下作戰的艦艇在歷次海戰中都顯示其戰鬥力,它能下潛離水面深達500米,具有良好的隱蔽性和續航力,能從水下襲擊水面艦船和岸上目標,也能作偵察、布雷和運輸等。

最初,人們也是將石頭或鉛塊等重物裝進潛艇,使潛艇下沉,卸掉石頭或鉛使潛艇重浮水面,這種潛艇當然不能下潛太深,而且費事,上浮後再要下潛,則又要從岸上取得石頭。

後來改進了,用浮箱充水取代石頭,使潛艇下沉,要上浮時,用壓縮空氣通入浮箱排水,並可通過調節使艇身周圍海水的比重相等就能保持潛艇在水中一定深度,不浮不沉,這種潛艇非但省事得多,而且可以控制潛水深度,自由沉浮。

現代又用核動力作為推進動力製成核潛艇,水中排水量達到萬噸以上,水下續航力達20萬海里,自持能力達2~3月。從原始的潛艇到現代的核潛艇都是以沉浮原理作為基礎。然而,早在人類出現以前,許多水中動物已經具有很好的潛水本領,具有令人贊嘆的浮箱系統結構。

閱讀全文

與魚鰾發明潛水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