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無線電話哪年發明

無線電話哪年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31 12:07:49

① 無線電話的移動通信發展史

從上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
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 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 率較低。
1946年10月貝爾電話公司啟動車載無線電話服務 從上世紀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 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 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 公用移動網過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 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 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準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 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 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的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該階段稱為1G(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主要採用的是模擬技術和頻分多址(FDMA)技術。Nordic行動電話(NMT)就是這樣一種標准,應用於Nordic國家、東歐以及俄羅斯。其它還包括美國的高級行動電話系統(AMPS),英國的總訪問通信系統(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 C-Netz,法國的Radiocom 2000和義大利的RTMI。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 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移動通信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話音質量不高、不能提供數據業務、不能提供自動漫遊、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
世界上第一台手機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話時間半小時,銷售價格為3,995美元,是名副其實的最貴重的磚頭。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是數碼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 該階段可以再分為2G、2.5G、3G、4G等。
2G:
2G是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規格的簡稱,一般定義為以數碼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體等信息;只具有通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傳送的手機通信技術規格。不過手機簡訊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在2G的某些規格中能夠被執行。主要採用的是數碼的時分多址(TDMA)技術和碼分多址(CDMA)技術,與之對應的是全球主要有GSM和CDMA兩種體制。
2.5G:
2.5G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所 2.5G手機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2.5G。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2.5G功能通常與GPRS技術有關,GPRS技術是在GSM的基礎上的一種過渡技術。GPRS的推出標志著人們在GSM的發展史上邁出了意義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動用戶和數據網路之間提供一種連接,給移動用戶提供高速無線IP和X.25分組數據接入服務。。較2G服務,2.5G無線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3G
3G是英文3Generation的縮寫,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從前以模擬技術為代表的第一代和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3G將有更寬的帶寬,其傳輸速度最低為384K,最高為2M,帶寬可達5MHz以上。不僅能傳輸話音,還能傳輸數據,從而提供快捷、方便的無線應用,如無線接入Internet。能夠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寬頻多媒體服務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前3G存在四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能將高速移動接入和基於互聯網協議的服務結合起來,提高無線頻率利用效率。提供包括衛星在內的全球覆蓋並實現有線和無線以及不同無線網路之間業務的無縫連接。滿足多媒體業務的要求,從而為用戶提供更經濟、內容更豐富的無線通信服務。
3G智能手機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而言,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終端設備,3G手機完全是通信業和計算器工業相融合的產物,和此前的手機相比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稱呼這類新的移 動通信產品為「個人通信終端」。即使是對通信業最外行的人也可從外形上輕易地判斷出一台手機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機都有一個超大的彩色顯示屏,往往還是觸摸式的。3G手機除了能完成高質量的日常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計算機,或從計算機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計算機會議,甚至替代數碼相機。
4G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正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和WiMax在全球電信業大力推進時,前者(LTE)也是最強大的4G移動通訊主導技術IBM數據顯示,67%運營商正考慮使用LTE,因為這是他們未來市場的主要來源。上述消息也證實了IBM的這一說法。而只有8%的運營商考慮使用WiMAX。盡管WiMax 可以給其客戶提供市場上傳輸速度最快的網路,但仍然不是LTE技術的競爭對手。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項目是3G的演進,它改進並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採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路演進的唯一標准。主要特點是 在20MHz頻譜帶寬下能夠提供下行100Mbit/s與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相對於3G網路大大的提高了小區的容量,同時將網路延遲大大降低:內部單向傳輸時延低於5ms,控制平面從睡眠狀態到啟動狀態遷移時間低於50ms,從駐留狀態到啟動狀態的遷移時間小於100ms。
4G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4G系統網路結構及其關鍵技術
4G移動系統網路結構可分為三層:物理網路層、中間環境層、應用網路層。物理網路層提供接入和路由選擇功能,它們由無線和核心網的結合格式完成。中間環境層的功能有QoS映像、地址變換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網路層與中間環境層及其應用環境之間的介面是開放的,它使發展和提供新的應用及服務變得更為容易,提供無縫高數據率的無線服務,並運行於多個頻帶。這一服務能自適應多個無線標准及多模終端能力,跨越多個運營者和服務,提供大范圍服務。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信道傳輸;抗干擾性強的高速接入技術、調制和信息傳輸技術;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適應數組智能天線;大容量、低成本的無線介面和光介面;系統管理資源;軟體無線電、網路結構協議等。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技術核心。OFDM技術的特點是網路結構高度可擴展,具有良好的抗雜訊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擾能力,可以提供比前無線數據技術質量更高(速率高、時延小)的服務和更好的性能價格比,能為4G無線網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無線區域環路(WLL)、數碼音訊廣播(DAB)等,都將採用OFDM技術。4G移動通信對加速增長的廣帶無線連接的要求提供技術上的響應,對跨越公眾的和專用的、室內和室外的多種無線系統和網路保證提供無縫的服務。通過對最適合的可用網路提供用戶所需求的最佳服務,能應付基於網際網路通信所期望的增長,增添新的頻段,使頻譜資源大擴展,提供不同類型的通信介面,運用路由技術為主的網路架構,以傅利葉變換來發展硬體架構實現網路架構。移動通信將向資料化,高速化、寬頻化、頻段更高化方向發展,移動資料、移動IP將成為未來移動網的主流業務。
相關歷史
無線電話是20世紀的重大發明。無線電通信雖是1895年發明的,但無線電話卻是在20世紀初發明了真空三極體之後才出現的。
1915年首次成功地實現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話通信;1927年在美國和英國之間開通了商用無線電話。當時的越洋無線電話通信是利用短波無線電波能從電離層折射返回地面這一特性。30年代發現了超短波,40年代發現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從電離層反射,具有直線傳播的特性,能穿過電離層;它們在地面上只能以視線距離傳播。人們利用這種特性開發了多路無線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30路以下的電話;微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幾千路電話,還可以用來傳送彩色電視。所謂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線視距范圍(在地面平原地區約50千米)內設立一個中繼站進行接收轉發。通信距離越長,設立的中繼站越多。

② 行動電話是在哪一年發明的

最新摩托羅拉手機大全就是手提式電話機的簡稱,或稱行動電話,香港地區也稱行動電話,是一種攜帶型無線電話。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新款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③ 無線電話產生是什麼時候

無線電話是20世紀的重大發明。無線電通信雖是1895年發明的,但無線電話卻是在20世紀初發明了真空三極體之後才出現的。1915年首次成功地實現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話通信;1927年在美國和英國之間開通了商用無線電話。當時的越洋無線電話通信是利用短波無線電波能從電離層折射返回地面這一特性。30年代發現了超短波,40年代發現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從電離層反射,具有直線傳播的特性,能穿過電離層;它們在地面上只能以視線距離傳播。人們利用這種特性開發了多路無線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30路以下的電話;微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幾千路電話,還可以用來傳送彩色電視。所謂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線視距范圍(在地面平原地區約50千米)內設立一個中繼站進行接收轉發。通信距離越長,設立的中繼站越多。

④ 最早的無線電話是誰發明的啊

手提無線電話發明人葛洛斯逝世於亞利桑那州太陽城 發明手提無線電話、人稱無線通訊之父的葛洛斯(Al Gross)於十二月廿一日逝世於亞利桑那州的太陽城,享年八十二歲。 葛洛斯生於多倫多、長於克里夫蘭,他於一九五六年一項醫學會議上展示自行製作的呼叫器原型並未獲得回響,與會醫生說他們在打高爾夫球時不想被打擾。數十年後,行動電話及呼叫器廣獲使用,讓葛洛斯甚為欣慰。 他擁有克里夫蘭的凱斯應用科學院(Case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電機工程學位,該所學校即為現在的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前身。 看好手提無線電話的潛力,美國軍方錄用葛洛斯進入策略服務局工作,此即中央情報局的先驅。在策略服務局工作期間,葛洛斯開發了地對空、使用電池的無線電,傳送距離最遠可達三十哩(五十公里)。此設備於二次大戰期間挽救無數人命而備受贊揚。 葛洛斯於戰後在克里夫蘭開設公民無線公司(Citizens Radio Corp.),生產雙向無線電供民間使用,生意之興隆使葛洛斯得以金錢無虞、自由自在地繼續發明之途。 一九四九年他設計出全球第一個無線呼叫器;接著於一九五一年開發出無線電話;一九五九年開始涉足航太領域,對飛彈上的數位計時裝置的開發有極大貢獻。 葛洛斯對一九四零年代後期的流行文化也貢獻良多,漫畫家古德(Chester Gould)在葛洛斯的工作室,看到內鍵呼叫器的手錶及無線麥克風,使古德靈機一動。在徵求葛洛斯同意他使用這些點子後,古德於一九四八年推出其大為風靡的漫畫巨著神探迪克崔西(Dick Tracy),主角迪克崔西就是在雙向手腕型無線電的幫助下打擊犯罪。 不過,葛洛斯的發明並未為其帶來巨額財富,其中有多點子已過了專利權追溯期。他一度對媒體表示,「我早生了三十五年」,「如果我對我的發明仍有專利權,比爾蓋茲也得靠邊站。」

⑤ 是誰幾幾年發明了電話無線電呢又是誰發明的呢

1876年3月7日,貝爾獲得發明電話專利,專利證號碼NO:174655。
1889年,安徽省安慶州候補知州彭名保,自行設計了一部電話,包括自製的五六十種大小零件,成為我國第一部自行設計製造的電話

⑥ 無線電話是誰發明的因為什麼原理啊

移動通信技術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回所完成的無線通答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哩。而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上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35年前,誰也無法想像有一天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電話,被連接到這個世界。如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通訊,智能手機更如同一款隨身攜帶的小型計算機,通過3G等移動通訊網路實現無線網路接入後,可以方便的實現個人信息管理及查閱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信息、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下載等。
相關技術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或衛星轉發器的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可以在大面積范圍內進行高質量的通信,已經成為全球遠距離和洲際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70年代後期出現的蜂窩式行動電話系統,是無線電話的重大發展,迅速在世界各國投入使用。90年代人們提出了覆蓋整個地球的低地球軌道衛星行動電話系統,把行動電話系統的基站設。

⑦ 行動電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現代通訊技術的長足進步

——1973年行動電話的發明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行動電話的發明者馬丁·庫帕。

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個行動電話是打給庫帕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研發總監喬·恩格的。喬·恩格這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對喬·恩格說的話是:「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

聽筒那頭一聽,氣得咬牙切齒。

行動電話的概念,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首先開始試制。1946年,貝爾實驗室製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並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公司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3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行動電話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經過兩年多的研製,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終於從馬丁和他的夥伴們手中誕生了。這傢伙的個頭為7×9×1.75英寸,重2.55斤,足足像一瓶滿滿的大號可樂。1973年4月3日,馬丁拿著它,在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紐約曼哈頓街頭希爾頓飯店附近打出了第一個電話後,就徑直走進希爾頓飯店,步入新聞發布會的大廳。

從1973年行動電話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因此,被叫做「肩背電話」。

行動電話現在被我們俗稱為手機。與現在手機形狀接近的行動電話,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輕巧得多,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但從這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到2004年4月,行動電話即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人類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閱讀全文

與無線電話哪年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