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喉病怎麼治療
白喉會導致人發熱、氣不順暢、咳嗽等症狀的發生,萬一患病了,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呢?
病人應該在床上休息和減少運動,正常來講不得 少於3個星期,同時要講究衛生。抗生素可以有效地對應白喉疾病,通常會選擇青黴素進行治療,一般需要7到10天左右,直到病情好轉方可停葯。神經麻痹的治療,這是對應吞咽困難的病人來說的,可以用鼻飼的方法進行治療。
B. 白喉病滅絕了嗎
孩子按時注射疾病疫苗,其中就是預防白喉疾病的疫苗,平時對這種疾病根本就不了解,只知道是關於喉嚨部位的疾病,除了喉嚨疼痛不知道還會什麼症狀,發病的時候嚴重不嚴重。
白喉的確是平時很難遇身體有發病的人,因為白喉病也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這個大家可能都不了解,平時不用太親密接觸,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給別人,和得病人共同玩玩具,一起吃飯都有可能會傳染上的。像一些平時身體就抵抗力免疫力低的人群就很容易感染上。那白喉發病之後有哪些症狀,是不是很嚴重呢。了解一下吧。
1.白喉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白喉病人或帶菌人群都是白喉病的傳染源,如果有近距離接觸的話,很容易會被傳播上。一般在兩周之內都可能在傳染期,有個別病人甚至可持續帶菌達到半年之久,因此一定要及時做好預防才行。
2.大多數白喉發病都會集中在秋、冬季節,這主要與人們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天氣寒冷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室內活動,這樣相互接觸密切,疾病就會更容易於傳播,這個時候人們的呼吸道感染症狀頻發,因此白喉病也會容易傳染給別人。
3.白喉發生的時候會伴隨著發熱症狀,這時候扁桃體會有些紅腫,在上面還會有點狀或小片狀的膜。多天後可能會自動消失。也有的發病急,發病之後就會有身體乏力症狀,還食慾不振,吃點就想惡心嘔吐,頭痛咽痛也會發生。不但扁桃體紅腫了,連頜下淋巴結都有腫大及壓痛症狀。如果高熱不退,還臉色蒼白,還有血壓明顯下降厲害,這時候白喉症狀可能就嚴重了。
4.咽部白喉特別嚴重的患者,頸淋巴結腫大厲害,還會出現淋巴結周圍炎症。頸部到鎖骨上窩軟組織明顯水腫。會有高熱症狀,明顯的患者會出現煩躁不安呼吸急促的現象,這時候心臟會有擴張症狀,心律失常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狀也出現了,還能出現血小板減少的症狀呢。對身體危害很大了。
白喉就是因為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平時一定及時的注射疫苗,再就是在流行性的感染期要避免和病人接觸,平時少到人多環境不好的地方去,出門盡量要戴上口罩。對於已經感染白喉疾病的患者,就得及時去醫院治療,一定治療徹底才行。
C. 貝靈是如何研究出治療白喉的葯物的
郭霍交給貝靈研究的課題是探索治療白喉的葯物。貝靈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把培養出的具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注射於小白鼠體內,使之發生白喉,然後注射碘劑。結果,大部分白鼠被碘劑毒死,小部分死於白喉,只有少數逃過了這兩道關口而生存下來。後來,他又給倖存的白鼠注射新鮮的白喉菌液,它們照常飲食,跑跳,並無白喉症狀。
幾天後,他再給這些倖存的白鼠注射加倍量的白喉菌液,它們依然如前,這使貝靈十分驚奇!他想,小白鼠在白喉病癒後,其體內必定產生了某種能抵抗白喉的物質。於是,他特從那些白喉病癒後的小白鼠身上抽出些血液,將其血清混和於新鮮而富於傳染性的白喉菌液里,然後注射到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同時,他把不加免疫血清的同等劑量白喉菌液注射於另外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作對照。結果,後者感染白喉死亡,而前者卻安然無恙。因而證明白喉病癒後,血清中的確存在著抗白喉的物質。
由於小白鼠太小,所產生的免疫血清有限,貝靈改用羊的免疫血清,經動物試驗,證明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同樣具有治療白喉的功效。1891年12月24日,貝靈第一次將他的新發明應用到臨床,被醫治者是一個白喉病危的小孩,他經注射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後得救,從而證實人類獲得了征服白喉的有力武器。
D. 中醫是怎樣治療白喉病
白喉的中醫葯治療:①風熱疫毒:初起惡寒發熱
E. 貝靈是怎樣發明白喉抗毒素的
自第一次頒發諾貝爾醫學獎金以來,迄今已80年了,第一個獲得這項醫學獎金者,是德國微生物學家貝靈(1854~1917年),其主要成果是發明了白喉抗毒素。貝靈1878年畢業於柏林威廉皇家學院醫科,在做過一段時間軍醫後,於1889年到郭霍傳染病研究所工作。郭霍交給貝靈研究的課題是探索治療白喉的葯物。貝靈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把培養出的具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注射於小白鼠體內,使之發生白喉,然後注射碘劑。結果,大部分白鼠被碘劑毒死,小部分死於白喉,只有少數逃過了這兩道關口而生存下來。後來,他又給倖存的白鼠注射新鮮的白喉菌液,它們照常飲食,跑跳,並無白喉症狀。
幾天後,他再給這些倖存的白鼠注射加倍量的白喉菌液,它們依然如前,這使貝靈十分驚奇!他想,小白鼠在白喉病癒後,其體內必定產生了某種能抵抗白喉的物質。於是,他特從那些白喉病癒後的小白鼠身上抽出些血液,將其血清混和於新鮮而富於傳染性的白喉菌液里,然後注射到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同時,他把不加免疫血清的同等劑量白喉菌液注射於另外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作對照。結果,後者感染白喉死亡,而前者卻安然無恙。因而證明白喉病癒後,血清中的確存在著抗白喉的物質。
由於小白鼠太小,所產生的免疫血清有限,貝靈改用羊的免疫血清,經動物試驗,證明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同樣具有治療白喉的功效。1891年12月24日,貝靈第一次將他的新發明應用到臨床,被醫治者是一個白喉病危的小孩,他經注射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後得救,從而證實人類獲得了征服白喉的有力武器。
1895年,貝靈到馬爾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於臨床上對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貝靈後來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後又改用馬免疫血清。
由於貝靈發明白喉抗毒素的傑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兒童得以免除白喉的威脅,因此他在1901年獲得了首屆諾貝爾醫學獎金。
F. 什麼是白喉病
白喉(Diphtheria,來源於希臘語διφθερα(dipthera),意思是「隱藏的皮革」)是一種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秋冬季。
臨床症狀為咽炎,低燒及黏附在扁桃體、咽部,或鼻上的黏膜(屬假黏膜)。另一種比較輕度的白喉只會病發於皮膚上。致病菌為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兼厭氧性) 革蘭氏陽性細菌。但要注意的,雖然中文及英文上名稱相似,但病發於皮膚上的白喉(白喉棒狀桿菌)跟其中一款會引致暗瘡的類白喉(Diphtheroid)痤瘡丙酸桿菌是不同的。
白喉擁有極高的傳染性;它能透過直接身體接觸或呼吸帶菌者的氣體分泌物而散播。白喉曾是相當普遍的疾病。近年由於大力推行免疫注射,在發達國家已甚為少見。以美國為例,1980年至2004年總共只有57宗白喉病例。
現時美國所有學童都必需接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合一疫苗注射。而成人方面,疫苗需要與促升劑量並用,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疫苗的效力會逐漸下降。對於需要前往一些白喉病源未被根除的地區的人,三合一疫苗更被建議需要注射。白喉對化學殺菌劑抵抗力較弱,在60°C以上加熱十分鍾白喉菌便死亡。
治療方法[編輯]
紅黴素(口服或注射)14天(40mg/kg每天,最大劑量2 g/天), or
普魯卡因青黴素G肌肉注射14天(體重小於10公斤患者300,000 U/天,否則600,000 U/天)。青黴素或紅黴素過敏患者可用利福平,氯潔黴素代替。
G.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是誰
自第一次頒發諾貝爾醫學獎金以來,迄今已80年了,第一個獲得這項醫學獎金者,是德國微生物學家貝靈(1854~1917年),其主要成果是發明了白喉抗毒素。貝靈1878年畢業於柏林威廉皇家學院醫科,在做過一段時間軍醫後,於1889年到郭霍傳染病研究所工作。郭霍交給貝靈研究的課題是探索治療白喉的葯物。貝靈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把培養出的具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注射於小白鼠體內,使之發生白喉,然後注射碘劑。結果,大部分白鼠被碘劑毒死,小部分死於白喉,只有少數逃過了這兩道關口而生存下來。後來,他又給倖存的白鼠注射新鮮的白喉菌液,它們照常飲食,跑跳,並無白喉症狀。
幾天後,他再給這些倖存的白鼠注射加倍量的白喉菌液,它們依然如前,這使貝靈十分驚奇!他想,小白鼠在白喉病癒後,其體內必定產生了某種能抵抗白喉的物質。於是,他特從那些白喉病癒後的小白鼠身上抽出些血液,將其血清混和於新鮮而富於傳染性的白喉菌液里,然後注射到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同時,他把不加免疫血清的同等劑量白喉菌液注射於另外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作對照。結果,後者感染白喉死亡,而前者卻安然無恙。因而證明白喉病癒後,血清中的確存在著抗白喉的物質。
由於小白鼠太小,所產生的免疫血清有限,貝靈改用羊的免疫血清,經動物試驗,證明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同樣具有治療白喉的功效。1891年12月24日,貝靈第一次將他的新發明應用到臨床,被醫治者是一個白喉病危的小孩,他經注射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後得救,從而證實人類獲得了征服白喉的有力武器。
1895年,貝靈到馬爾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於臨床上對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貝靈後來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後又改用馬免疫血清。
由於貝靈發明白喉抗毒素的傑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兒童得以免除白喉的威脅,因此他在1901年獲得了首屆諾貝爾醫學獎金。
H. 白喉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白喉病難治嗎
病因:病毒引起的,通過口部接觸傳染,(兩鴿相啄、雄母相吻、共用飲水器是主要傳播途徑)
病症:鴿子嘴部、喉內出現微小的黃色膜狀物,引起呼吸障礙(主要是成鴿的一種疾病,發生在口腔內,病鴿表現呼吸急促,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有時張口並出現吞食困難,重者可致窒而亡)早治癒問題不大,任其發展可成不治之症。
治療:先把病鴿抓起來隔離,用鑷子把黃色膜狀物取出干凈,用棉花棒沾鹽水給病灶部消毒,最後用碘酒塗在病灶處。
預防:梅雨季節,多多注意觀察鴿子,平時鴿舍衛生要注意,鴿子飲用水天天換,飲水器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