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乎 特斯拉
特斯拉生平大事記
1856 ——7月10號午夜特斯拉出生於利卡省(奧地利)斯米灣的一個塞爾維亞神職人員家庭。
1875-1878——在格拉茨工藝學校學習。
1882——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一公園散步時,特斯拉發現了可逆磁場。
1883——在斯特拉斯堡他受雇於愛迪生大陸公司製造了第一個感應電機模型。
1884——前往美國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1885——離開愛迪生,成立自己的公司並開始生產多相交流電機和發電機。
1888——5月16號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上作了題為「交流電輸送和交流電機系統」的報告。
1890——他公布了高頻電對生理影響的結果。
1891——作了題為「極高頻率交流電實驗及其在人造無線發光中的應用」的報告,申請了「共振傳送器的星形振盪器」的專利。
1892——來到倫敦,在皇家科學院作了題為「發光及其他高頻現象」的報告,在電氣工程師協會上作了「高壓高頻下的交流電實驗」的報告,並在巴黎作了同樣的報告。
1893——在芝加哥世界展覽會上吸引了公眾的注意。他讓高頻電流通過自己身體並演示了可逆磁場模型,即所謂的「特斯拉的旋轉鐵蛋」。
1895——5月13號特斯拉在紐約的實驗室毀於火災。
1897——在無線電工程技術領域他注冊了20項發明專利。
1898——注冊了無線控制技術(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湖裡進行了遙控自動化小艇的實驗,取得極大成功。)
1899——尼亞加拉水電站建成。
1899-1900——在科羅拉多泉進行實驗。
1901-1905——在紐約附近的長島建造Wardenclyffe塔。
1909-1922——他只注冊了機械方面的專利(泵、流速計、無葉渦輪)。
1943——1月7號特斯拉在紐約賓館逝世。
1912年,由於特斯拉和愛迪生在電力方面的貢獻,兩人被同時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兩人都拒絕領獎,理由是無法忍受和對方一起分享這一榮譽。
特斯拉除了在電力方面做出了傑出的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的發明發現也相當驚人。他一生致力於研究非線性(即輸入和輸出不成正比)問題,曾經說過他可以將地球一分為2。早在1912年特斯拉提出:「若把物體的振動和地球的諧振頻率正確地結合起來,在幾個星期內,就可以造成地動山搖、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實驗室打了一個深井,並在井內下了鋼套管。然後,他將井口堵塞好,並向井內輸入不同頻率的振動。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頻率時,地面就會突然發生強烈的振動,並造成了周圍房屋的倒塌。當時的一些雜志評論說:「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誘發的地震,幾乎將紐約夷為了平地」。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實驗。這種小輸入強輸出的超級傳輸效應稱為特斯拉效應,是地球物理武器的關鍵,所以特斯拉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
不僅如此,特斯拉還發明了特斯拉變壓器,交流電摩打,現代電腦基礎,無線通信,太陽能系統,雷達裝置,機器人,死光,測謊儀,提出電磁射頻武器概念...這些發明和發現超越了當時的科學技術幾個時代,有的理論就連現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無法完美解答。特斯拉死後,美國FBI將他的所有設計圖紙與實驗作品全部沒收,美國軍方對他的論文研究至今也沒有停止。這也更為特斯拉造就了一份神秘色彩。
雖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運弄人,特斯拉的際遇比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較乖僻,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明顯地低於了他的歷史成就。特斯拉於1943年孤獨地死在酒店。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年)是美籍南斯拉夫人,他和愛迪生是同時代人,和愛迪生一樣是一位多產的大發明家和科學家.誰人不知愛迪生?卻很少有人知道特斯拉,他是一個被遺忘的天才.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發明了交流發電和供電系統的天才發明家。這位古怪的發明家還發明了無線電的基本裝置:熒光燈、遙控制導裝置、可調機械振動裝置、短距離無線電輸電裝置等。
尼古拉• 特斯拉不僅是一位發明家,而且還是一個具有特異功能並力圖解釋其功能現象的人。
尼古拉•特斯拉祖籍南斯拉夫里卡省,定居美國。他於1856年7月10日誕生於里卡省的斯米里昂小村,排行第四,老大叫丹尼爾。
特斯拉從童年開始,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里也受到類似現象的折磨。
他後來敘述說;"往往在遇到強烈閃光時,在我眼前便出現各種景像,使我看不清真正的物體,打亂我的思路和行動,這叫人感到特別痛苦。這些影像都是我實際看到過的事物和場合的景像,而不是我的臆想。如果有人對我說出一個詞,那麼這個詞所示意的物體的景像,便在我的眼前生動地浮現出來,有時候我都無法分清,究竟我看到的是否真有其事。這使我萬分難受和焦急。我請教那些學心理學或者生理學的研究人員。但是沒有一個人能令我滿意地解釋清楚這種現象……"
對這種現象,特斯拉推論,這種景像是當他高度興奮時,因大腦對視網膜的反射作用造成的。這些景像並不是幻覺。每當夜闌人靜之時,他曾見到過的喪葬或者別的叫人心悸的情景,便在他眼前活靈活現地涌現出來,如果他把手伸過去,這種景像也還是留在空間里紋絲不動。
"如果我的解釋方法是對的,"他寫道,"那麼一個人構思出來的任何物體,都可以將其景像放映到屏幕上,可以叫人看見。這樣一種進展,將使人類關系發生根本的變化。我深信,有朝一日,這樣一種奇跡必定實現。我還可以說,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曾經花費了不少心血。"
年青的特斯拉為了擺脫折磨人的景像,求得片刻安寧,只好沉湎於虛幻的世界。每天夜晚他都要出發作一番假想旅行,去游覽一些新地方、新城市、新國家,在那裡居住,認識一些人並結交一些朋友。"不管多麼荒唐無稽,但事實上這樣一些人也象實際生活中的人一樣,於我同等可近可親,而且他們的音容笑貌是如此真切,絲毫不亞真人。"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7歲,以後他便把思想全部貫注到發明上去了。那時他異常高興,因為他發現,他有很高明的想像東西的本領:不要模型,不要繪圖,也不要實驗,就可以在心中將所有這些東西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樣。因此,"我不忙進入實際工作。當我有一種想法時,我立刻在想像中將它構成圖像,在我的頭腦中更動其結構,改良設計,並操作起這套裝置來。是在頭腦中開動渦輪機呢,還是在車間里對它進行實驗,這對我來說無關緊要,就連渦輪機失去平衡,我也不會將它放過。"他只要用眼睛一溜,就能記下一頁打字稿的全部內容,或者一頁紙上無數圖形的全部精確關系和尺寸。
過了12歲,他總算經過苦心孤詣的努力將那惱人的景像從頭腦中驅逐出去了。倡每當他面臨危險或不幸的境地,或者當他興高采烈的時刻,眼前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閃光,這是他無法加以控制的。有時候,他看到身邊的空氣到處冒出熊熊的火舌。閃光的強度不但沒有減輕,相反年復一年地增加。當他25歲左右時達到了最高峰。
他在60歲時談到,"每當我想到一種大有前途的新主意時,這種發光現象仍然不斷出現,不過已經不那麼叫人不安,強度也有所減輕。當我閉上雙眼時,我照例總是首先看到一片非常深暗而均勻的藍色背景,它和晴朗的但沒有星光的夜空一模一樣。過了幾秒鍾,這片背景活躍起來了,閃耀著無數的綠色光芒。綠光分成幾層,不斷向我迎面撲來,然後在右方出現一種美麗的圖形,那是一些平行和緊密相間的線條,共有兩套,互成直角,五彩繽紛,以黃色和金色為主。緊接著,線條越來越亮,整個圖形布滿了閃閃發亮的光點。這片影像慢慢從我的視野中通過,大約10秒鍾之後從左邊消失,餘下一種沉悶而呆滯的灰色背景,接著很快雙換成翻騰的雲海,雲層似乎要脫胎變成有生命的形態。說也奇怪,在後一段情況出現之前,我怎麼也沒法給這片灰色的背景添加任何形狀。每次在我入睡之前,人和物和景像不停地掠過我的眼前,當我看到這些景像時,我就知道我快要失去知覺了。如果景像不出現,怎麼也出不來,這就是說我要通宵失眠。"
他的感覺特別敏銳,他說他在童年時期有好幾次夜裡被火焰的辟啪聲驚醒,從而將鄰居從遭受火災的房屋裡救了出來。當他年過40,正在科羅拉多進行閃電研究時,他常說自己能聽到550英里以外的雷聲,而他的年青助手最多隻能聽到150英里。他能隔著三個房間聽到錶的嘀嗒聲;一隻蒼蠅在他房間里落到桌面上,會在他耳朵里引起一陣轟鳴;馬車在幾英里之外駛過,能使他全身感到感撼;火車在20英里以外鳴笛,能使他感到屁股下的椅子劇烈晃動,痛得難以忍受。他腳底下的地面老是不停地顫動。為了得到休息,他需要在床底下墊上橡皮墊子。
他寫道:"遠近傳來咆哮聲,常造成一種有人說話的聲音效果,要是我不能把原來的聲音分辨清楚,那著實太叫人毛骨悚然了。如果將太陽光斷斷續續地擋住,會對我的頭腦造成猛烈打擊,以致使我暈倒。在橋梁或者其他構築物下經過時,我要使出全部毅力。因為這時我覺得頭顱簡直要被擠碎了。在漆黑的地方,我有蝙蝠的知覺本領,憑著前額上一種特殊的毛悚悚的感覺,我能判斷出12英尺以外有什麼東西。"
在這個期間,他的脈搏波動得很厲害,慢時極慢,快時可達每分鍾260次。他身上的肌肉連續不停地抽動和打顫,這本身就是一種幾乎難以忍受的負擔。
特斯拉由於忘我工作,導致了本能的保護性沉睡。然而當他神智清醒過來時,又得了遺忘症。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和努力,漸漸地恢復了其記憶力,並准備去看望母親。
這是1892年早春,當時他還沒有收到請他去英國和法國作報告的一大堆邀請書,而且他的心境的確十分矛盾,拿不定主意究竟去不去找母親。
據他回憶,後來"遺忘的迷霧中"出現一幅幻象,他看到自己身在巴黎和平飯店,剛剛從一場奇特的睡眠症中醒來。他在這番"回憶"中,看見有人遞給他一封急信,帶來了他母親快要去世的不幸消息。
說來奇怪,他擔心母親的健康的確是不無緣故的:從戈斯比奇家鄉一連寄來幾封信,說他母親的身體確實不行了。他同時也從世界各地收到邀請信、榮譽證書以及"其他誘人的安排",請他去訪問和作報告。最後他接受了倫敦和巴黎的邀請,並計劃隨後直接回家。
一次特斯拉剛剛做完最後一次報告,說是筋疲力盡了,立刻趕回他在和平飯店租住的房間。這時信差送來一封通知說他母親病危的電報,這簡直是禍從天降。
他急忙趕到火車站,擠著登上一列正在啟動開往克羅埃西亞的火車。下了火車又換馬車,等他趕到家裡,剛巧來得及陪他母親度過最後幾個小時,後來他自己差不多站不住了,便被人送到他家附近的一幢房屋裡休息。
"我無可奈何地躺在那裡,"他在自傳中寫道:"我想,如果母親去世時我不守在她的身邊,她也一定會給我打個招呼……在倫敦,我和一位已故的朋友威廉•克魯克斯爵士相交往,我們一起討論唯靈論,當時我完全被這類念頭陶醉了……我想,窺探來世的條件十分有利,因為我母親是一個有天才的婦女,在直覺能力方面特別出眾。"
那天夜晚,他通宵滿懷期待,但是直到天亮什麼事情也未發生。他說,他在似夢非夢或者"昏厥"之中,看見"一片雲彩,上面坐著一群美麗的安琪兒,其中一個親切地望著我,漸漸地露出了我母親的容貌。這景像緩慢地飄浮著穿過房間並漸漸消失了,接著有許多聲音唱出美妙動聽的歌曲,把我從夢中驚醒。在這一瞬間,我的心中涌現出一種言語難以形容的肯定信念,知道我母親剛剛死了。果然如此……"
這類明顯的先驗印象的客觀原因究竟何在?這個問題對他來說非同小可,因為他依然堅持他的主張,認為人類不過是"血肉機器"。在他的自傳里,有過如下"解釋":
"在我復元以後,我花了很長時間來查找這種奇怪現象的客觀原因。我感到十分寬慰。因為經過開始幾個月徒勞無益的努力之後,我到底找到了。我曾經見到過一位大畫家的一幅畫,它用隱喻的方式描繪一個季節。畫面上有一片雲彩,雲彩上面托著一群安琪兒,他們彷彿是在空氣中飄浮。這幅畫深深打動了我的心,我在夢中看到的情景就同這幅畫一模一樣,不同的只是加上了我母親的相貌。音樂聲是從附近教堂的唱詩班傳出來的,那時正在舉行復活節早晨彌撒。原因一清二楚,完全符合於科學事實。"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此以後我一直不願改變對那些毫無根據的心理和精神現象的看法。我認為,相信這些現象,是智力發展的自然結果。人們再也不相信正統意義的宗教信條了。但是每個人都免不了要信仰某種超級力量。我們大家都得有一個理想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中求得滿足。但是這種理想起著一種非物質化的功用,它是非物質的,它可以是一種教義,也可以是藝術、科學或者任何別的什麼東西。整個人類要和平地生活,就必須有一種為大家所接受的共同觀念。"
他說,只要別人以特定的方式傷害到他自己的朋友或親戚,他自己就會有一種感覺,他稱之為"宇宙"疼痛。這種疼痛的由來是:人體的結構都是相似的,而且受到的外部影響也相同,結果反映也相同。他寫道:"一個非常靈敏和體察入微的人,生就高度發達和完整無缺的機體,能機敏地順應周圍環境的不斷變化狀況。"他具有一種先驗的機械感覺,因此他能夠避開那些過於微妙而不能直接感知的危難。當他與控制器官有缺陷的另外一些人發生接觸時,先驗的機械感覺就表現出來,他感覺到"宇宙"疼痛……
在特斯拉的一生中,預見和非感覺性知覺情況的出現並不止這一次。但是他每次總想法用機械的方法來解釋這些現象,從客觀事件當中尋找直覺的根源。例如他的姐姐安格琳娜得了重病,他從紐約發回去一個電報說"我眼前看見安格琳娜出現又消逝了。我感到情況不妙。"據斯特拉的侄子薩瓦•柯贊諾維奇後來回憶,這位發明家對他談到過這類預感,但是發明家沒有完全當真。他說特斯拉是一台能記錄到任何擾動的靈敏接收機,對這台接收機來說,無神秘可言。
"他宣稱,"柯贊諾維奇說,"每個人都象一台對客觀印象作出反應的自動機。"但是下面談到,賦予他實際預見能力的客觀印象究竟是什麼東西,他從來避而不談。
他告訴過柯贊諾維奇一件在曼哈頓發生的事情。那是十九世紀90年代,有一天他舉辦一次盛大宴會,宴會過後,有的客人准備乘一趟開往費城的火車回家。特斯拉此時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迫切要求"。他非要把他們留住不可,一定不讓他們去乘這趟火車。結果這趟火車翻車了。許多乘客不幸遇難。
尼古拉•特斯拉評價
他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偉人。交流發電機就是他發明的,而愛迪生鍾愛自己發明的直流發電機,極力打壓Tesla。如果Tesla不是被迫放棄了交流電的專利權供世人免費使用(每馬力$2.53),那他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夢想就是給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的一生很悲慘,非常的同情他,但他是一個絕世天才,很遺憾沒有多少人記得他。
雖然他一生致力不斷研究,並取得約 1000 項專利發明,但他一生的研究不是為著一己之利。可惜,與他同時代的企業家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因他的發明而腰纏萬貫。但Tesla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濟拮據。1943年1月5日晚間到8日早上之間的某個時間,Tesla 在紐約旅館孤獨的死於心臟衰竭,享年86歲。因為拒絕出售他的交流電專利,Tesla臨終時已經債台高築。
Ⅱ 有哪些最終走向墮落的英雄人物 知乎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
曹植
(192~232)三國時魏詩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生平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斗爭中漸占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
呂布
呂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人。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將與割據軍閥。曾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術效力,被封為徐州牧,後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小說《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影響,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有關呂布傳奇性的出生和神話般的成長,在五原縣有很多流傳.
魯肅
魯肅(172—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人,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軍有方,名聞遐邇,而且慮深思遠,見解超人。 魯肅出生時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魯肅家中異常富有,但由於祖輩無人出仕為官,魯肅的家庭雖然資財豐足,但並不屬於士族階層,只是那種在地方上有些勢力的豪族。據考,魯肅體魁貌奇,少時就胸有壯志,好出奇計,且愛擊劍騎射。
孫權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大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生於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於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孫堅次子,幼年跟隨長兄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208年,孫權起兵西進,收復甘寧,剿滅了黃祖。 同年,曹操南下,劉備大敗,曹操佔了荊襄後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
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周瑜多謀善斷,精於軍略,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
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曹操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擔任官職,封為費亭侯。據說父親曹嵩出身不明,《三國志·武帝紀》中說他是「莫能審其本末」.
劉備
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廟號烈祖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東漢漢靈帝末年,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台,三顧茅廬後始得諸葛亮輔佐。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孫權將周瑜等大勝曹操於赤壁,其後得到荊州五郡,後又奪取益州。
丁大全
丁大全(1191~1263),字子萬,南宋鎮江(今江蘇鎮江)人。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他中了進士,被調任蕭山尉。去拜謁師間,安撫使史嚴之見丁大全長得「出類拔萃」,不類凡人,以為日後必有大用,於是等眾賓客告退後獨留了大全一個人攀談,而且款待甚為周到。丁大全是南宋0臣,宋理宗朝中後期的宰相,著名0臣,外號」丁青皮「。宋理宗執政後期,朝廷又相繼落入丁大全、賈似道等0相之手.
呂蒙
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期汝南富陂(今阜南縣呂家崗)人,東吳名將。呂蒙幼年喪父,隨母投靠鄧當,生活於軍營之中,練得一身武藝。少年隨鄧當征戰,因作戰勇猛,受孫策看重。鄧當死後,呂蒙代鄧職,拜別部司馬,成為東吳年輕的將領,屢立戰功。建安十二年(207)呂蒙隨孫權出征夏口(今武漢市境內),呂蒙為前部先鋒,大敗劉表部將黃祖,攻佔夏口,被擢升為橫野中郎將。是年赤壁之戰,呂蒙率吳軍襲焚烏林曹營.
陸遜
陸遜 - 簡明歷史傳記 陸遜字伯言,本名議,吳郡吳人也。世江東大族。少孤,為從祖康綱紀門戶。年二十一,歷東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領縣事。年旱,開倉濟民,督農桑。討會稽山越賊帥潘臨、鄱陽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權配遜策女,數訪世務,遜議以 「平山寇叛,取精銳。」權納其策。由虛勢伏兵,破丹楊費棧,安內患,得精卒數萬。建安二十四年,蒙稱疾瞞關羽,遜代獻驕兵計,軍暗渡取荊州.
陸抗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遜次子,孫策外孫。年二十喪父,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
張遼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於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
張郃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後任盪寇將軍。
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勛,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贊「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謚曰壯侯。總評 徐晃一生儉朴,對自己約束很嚴,病死前還特別囑咐叫埋葬他時
程元鳳
【程元鳳】(1199-1268)南宋大臣。字申甫,號訥齋,歙縣(今屬安徽)人。程元鳳出生於書香門弟,精通詩詞,具有較高的文學造詣。理宗紹定二年(1228年),程元鳳考中進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後歷任太學博士、宗學博士、秘書丞、著作郎、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職,以忠誠正直著稱。程元鳳寶祐四年(1256年),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提出進賢、愛民、備邊、守法、謹微,審令12字方針作為施政綱領.
關羽
關羽(162?-220),漢族。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軍事家。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關羽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號為「文聖」的孔子齊名。在中國,供奉文聖孔子的文宣王廟有很多,過去在各個城邑都有這類建築。而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
姜維
姜維(202-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
嵇康
(223~263)三國時曹魏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國□縣(今安徽宿縣)人。 嵇康,字叔夜,譙郡銍縣(今安徽宿縣)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為人耿直,他幼年喪父,勵志勤學。後娶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女)為妻,在曹氏當權的時候,做過中散大夫的官職。 嵇康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學,玄學和音樂,同時英俊瀟灑..
阮籍
籍 (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國魏詩人、文學家。 阮籍4歲喪父,家境清苦,勤學成才。他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但當時司馬氏獨專朝政,殺戮異己,阮籍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閉門讀書,或登山臨水,或酣醉不醒,或緘口不言。迫於司馬氏的淫威,他曾先後做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
向秀
魏晉間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詳。少穎慧。與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隱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後,在司馬氏的高壓下,他不得不應徵到洛陽。後任散騎侍郎,又轉黃門散騎常侍。向秀好老莊之學。當時《莊子》一書雖頗流傳,但舊注莫能究其旨統,向秀作《莊子隱解》,解釋玄理,影響甚大,對玄學的盛行起了推動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樂》。稍後,郭象在《莊子隱
張飛
張飛(?-221年),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盪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
趙雲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國時期蜀國大將。 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書·趙雲傳》注引《雲別傳》)。初平二年(191年),時黃巾起義,本郡人推舉他率領義從吏兵往投公孫瓚。時袁紹自稱冀州牧,吏民皆往從之,公孫瓚深以為憂。見趙雲來附,很高興,對他說:「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趙雲不客氣地回「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
馬超
馬超(176-222)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是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後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後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後馬超投奔劉備,並為劉備作前驅,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後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
孫亮
三國時期吳國字:子明 籍貫:吳郡富春 生卒 243 — 260(18歲) 籍貫:同孫堅官職:家庭成員:父:孫權人物傳記:孫權的第七子,吳國的第二代。他是個聰明的,看到孫縱專權,圖謀殺之,但最終失敗。帝位被廢,淪為會稽王。歷史評價:陳壽: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歷史人物(三國)字:子明籍貫:吳郡富春生卒 243 — 260(18歲) 家庭成員:父:孫權人物傳記
董卓
隴西人,性粗猛,有謀。少時曾游羌中,盡與其豪帥相結。初為兵馬掾。繼為羽林郎、軍司馬。公元184年,被黃巾軍擊敗,抵罪。公元190年,征為少府,辭不受命,駐兵河東,以觀時變。八月,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自為相國,專斷朝政,凶暴淫亂,激起全國反對。他焚燒洛陽,西遷長安。公元191年二月,為太師,位在諸王之上。他掠奪錢財巨萬,計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錦綺奇玩堆積如山
鄧艾
鄧艾,字士載(公元197年——264年),義陽郡棘陽(今河南新野東北)人,三國時期魏國的著名將領,協助司馬氏東征西討,屢建奇功。鄧氏曾經是南陽一帶的大族,但鄧艾的家世已經不能詳考。鄧艾自幼喪父,鄧艾生活在戰爭頻仍、社會動盪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強兼並劇烈的中原,日子的艱難是可以想見的。不過,鄧艾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這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黃忠
忠(?-220),字漢升,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後改封後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謚曰剛侯。黃忠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描述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 黃忠原在荊州軍閥劉表麾下任職中郎將,與劉表從子劉磐共守長沙攸縣。及後曹操南侵荊州,仍擔故任,
李典
李典(生卒年不詳),字曼成,曹操麾下將領。山陽郡鉅野縣(今山東巨野)人。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崇尚學習與高貴儒雅,尊重博學之士,在軍中被稱為長者。李典有長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三十六歲去世。魏文帝曹丕繼位後追謚號為愍侯。歷史評價58883;李典李典 曹丕:「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陳壽:「①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②典好學問.
孫皓
孫皓(242-284),字元宗(一說名彭祖,字皓宗),三國時期吳國的末代,他是孫權的孫子,孫和的兒子,公元264-280年在位。雖然他的前任孫休已經有兒子,但孫休去世時這個兒子十分年幼。群臣鑒於蜀漢之亡,認為主少國危,想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所以作為廢太子孫和的長子孫皓便被擁立繼位。孫皓即位後,追謚父親為文,並為他舉行祭祀。 孫皓初立時,下令撫恤人民,又開倉振貧、減省宮女和放生宮內多餘
韋昭
韋昭(204~273),字弘嗣,雲陽延陵人。自幼好學,擅長文史,對《國語》、《孝經》等研究卓有成就,是東吳儒林名士。著有《國語注》、《孝經注》、《吳書》、《博弈論》等。會稽王孫亮即位時,昭被為太史令。景帝孫休即位,任中書郎博士祭酒。末帝孫皓即位,封為高陵亭侯,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國史。 東吳孫氏家族間爭權奪利,韋從不介入。孫權廢太子孫和另立會稽王孫亮為太子。
曹丕
曹丕(187~226)魏文學家。即魏文帝。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長子。少有逸才,廣泛閱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年僅8歲,即能為文,又善騎射、好擊劍。建安十六年(211),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禪讓方式代漢自立,改元黃初。登極以後,在黃初三年(222)、六年曾兩次親征孫吳,皆未能過江.
郭女王
郭女王(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即文德郭皇後,字女王,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後,祖籍安平廣宗。有智數,性儉約,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盧弼《三國志集解》中稱其「之足以制魏文可知」。郭氏少年時父母雙亡,喪亂流離,29歲時被比她小3歲的曹丕納為妾,深得寵遇,然而始終沒有生下子女。後來曹丕即位魏王,冊封郭氏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為貴嬪,位次皇後。黃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許昌立她為後。
曹奐
曹奐(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三國時期魏國最後一位,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魏帝高貴鄉公曹髦被成濟弒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立曹奐為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 曹奐雖名為,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嗣位晉王,篡奪魏國政權,魏國滅亡.
龐統
龐統(179—214年),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三國時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將領。 龐統年輕時,為人朴鈍,未有識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龐德公對他卻十分看重,認為他不同尋常。當時,潁川人司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於鑒識人品的名聲,龐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於是龐統就坐在樹下,跟他交談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就這樣一個樹上,一個樹下,一直談到深夜。
馬謖
馬謖(190-228),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侍中馬良之弟。初以荊州從事跟隨劉備取蜀入川,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用為參軍。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倍加器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但馬謖卻於諸葛亮北伐時因違背諸葛亮的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撤軍後被諸葛亮斬首。馬謖(sù)(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
楊修
楊修 - 個人檔案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籍貫 弘農華陰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暫無相關記載 家族資料 父親 未知 母親 未知 配偶 未知 兄弟姐妹 暫無相關資料 子女 暫無相關資料 相關人物 暫無其他相關人物 曾效力過的勢力 暫無相關資料 楊修 - 簡明演義傳記 曹操麾下大臣。東漢的太尉楊彪之子。雖有才,但是被曹操疏遠。
馬良
馬良(公元187—222年),字季常。襄樊宜城人,蜀漢名臣。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馬良眉中有白毛,家鄉人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歷官從事、左將軍掾、侍中。他與諸葛亮的關系很好,這可以從兩件事上看出:諸葛亮隨劉備入蜀,馬良給諸葛亮寫信說,雒城(今四川廣漢縣)已攻下,吾兄應大展宏圖,乘勝前進。據此,人們推測,他與諸葛亮或結為兄弟,或者有親戚關系。諸葛亮年長,故他稱亮為兄。馬良奉命出使東吳.
袁紹
袁紹(?-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初為司隸校尉,於初平元年(190)被推舉為反董卓聯合軍的盟主,與董卓交戰;但不久聯合軍即瓦解。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
黃承彥
黃承彥籍貫:[荊州]沔南 [今湖北仙桃]配偶 蔡氏 身份:諸葛孔明岳父子女 黃月英 介紹: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引《襄陽記》漢末,諸蔡最盛,蔡諷姊適太尉張溫,長女為黃承彥妻,小女為劉景升後婦,瑁之姊也。《襄陽耆舊記》黃承
此後人稱之為「阮步兵」。
Ⅲ 你最喜歡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哪個單元的故事
01
寧浩的《北京好人》要比去年祖國系列的《北京,你好》弱一些。主要是結尾說農村醫保跟北京醫保完全一樣,有點把觀眾當傻子了。但這部短片在家鄉系列裡必須是佼佼者。
無論是祖國還是家鄉,寧浩著重突出的都是「我」,大寫的是如你如我一樣的普通人。在一眾獻禮片中,保留了藝術創作應有的尊嚴和自覺。
黑色幽默混搭平民喜劇,要方方面面妥帖、並不容易。山西出身的寧浩,京味兒拍的挺足。較之其他演而優則導、半路出家的幾位,寧浩擔任整部長片的總導演,既是面子也是底子。
各種來路的喜劇後輩層出不窮,葛大爺自巋然不動。「張北京」是一個能留得下來的銀幕形象,完全可以考慮整一部長片。
短片結尾,張北京和表舅騎著電三輪奔赴之處,或多或少是一個被誇飾了的理想存在,但他和老舅之間的情誼卻是真實可感,沒有半點摻假。
02
《最後一課》好在徐崢的精明和算計,壞在太多算計、過於精明了。
只能說范偉的表演著實精彩,讓人理性上明知導演是在鼓動煽情,感性上又不得不為之落淚。
阿爾茲海默症是不可逆的病症,主人公記憶拼圖的拼湊,真正能安慰到的,恐怕也只能是還擁有著記憶的我們。
在過去與當下的迷失與錯亂中,失憶洪流里僅有的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師生之間那相隔多年、跨越山海的情感紐帶。
聽上去就是要讓人淚目的故事啊。
唯一的問題是哭過之後稍許回味,還是會心生疑竇:最後一課的那番場景,對小李易峰無疑是重要的,對身為老師的范偉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個孩子畫在紙上的未竟夢想,成了老師執著一生的牽掛。范偉因何出國語焉不詳,牽掛至此又為何不能常回來看看?
這些問題想來也無需深究,哭就完事兒了。
03
應該承認鄧超和余白眉這兩位近年來多次搭檔合作的導演,在《回鄉之路》這部短片中,還是進步了。
因為他們的起點確實太低。在《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這類近乎災難的惡俗喜劇之後,去年兩位為觀眾獻上了能力跟不上表達野心的《銀河補習班》。
到《回鄉之路》,表達的野心依舊強烈。有沙地蘋果,生態建設的題材要扣,直播賣貨的時下熱點要湊,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懷要打。
故事算是勉強攢起來了,只可惜「騙子原來是英雄」這種欲揚先抑的敘事手法,最後「揚起來」靠的是小學生上台作演講,到底還是露怯。
至於喜劇效果,兩位離開了惡俗鬧劇,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招。閆妮這條線的教師情懷,又好死不死又放在范偉後面,情感力度削弱了不少。
Ⅳ 秦朝十分短暫,為什麼它這么快就滅亡了
《秦始皇本紀》里提到秦王朝時期的案件,御史系統的破案率居然是尷尬的0%。你看看傳說中的「秦法之嚴」,跟法家思想、武勛制度、商鞅變法有個卵的關系啊!找背鍋的也不是這個找法啊。
一個王朝的御史系統都在公然違抗皇權,這樣的王朝命還有多長?
當然,歷史發明家不會這么看,歷史發明家只會認為這些全是我發明的。他之所以會屈尊臨駕知乎,只是為了讓大家因為他才意識到儒家的危害,更讓大家認識到我的歷史發明的危害。
可是,每每歷史發明家一次又一次地大聲疾呼,如此擲地有聲地慷慨陳詞到底換來這么點寥寥回應的時候:
Ⅳ 大發明家為什麼要說42,這數字有什麼特殊意義
特殊意義就是沒有意義,他隨口胡謅了一個數字,就是生命,宇宙及一切這個終極問題的答案。
Ⅵ 有什麼資料可以證明屈原真的是同性戀
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1944年9月在成都中國國民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兼答屈原崇拜者)》,聲稱屈原是同性戀者,當時在文壇引起一片嘩然,並遭到多人圍攻。後來他又再撰文《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作家朱自清同意孫次舟的觀點,並請出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聞一多次年在《中原》雜志發表《神話與詩:屈原問題——敬質孫次舟先生》,肯定孫次舟對屈原的發疑是楚辭研究的重大發現:「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歷史事實……」聞一多說:「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於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為「文學弄臣」。當時各國間戰事頻繁,「忠君」遠非時尚,「朝侍楚君,暮為秦僚」並不會招致非難,即使象提出「忠」與「孝」的孔子本人也頻繁地周遊列國,並不因不能專事魯君而自愧。再說戰國時代盛行崇尚男風,人們並不以此為慚,所以屈原在詩歌中自稱「美人」,對自己的儀表多有誇耀,在詩句中對同性愛情作大膽表白,並不出奇。」
屈原在《抽思》中表露: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
在《離騷》中說: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靈修是古時女子對戀人的專稱,屈原以此稱呼楚懷王,同性間之愛情已一目瞭然。「浩盪」其愛在今日看來就是指有多個性夥伴,再賢明的大臣也會認為國君如此乃是天經地義,屈原更沒有理由對懷王的「濫交」感到憤憤不平。宮中之女並無政治權力,應該說與屈原不會有政治上的利害沖突,但她們嫉妒詩人的美貌,為爭寵於楚懷王而不惜對詩人造謠中傷,可見屈原與懷王之間並非一般的君臣關系,而是帶有性愛的成份。待到屈原後來創作《離騷》時,盛年已過,色衰而愛弛。
泊余若將弗及兮,恐年歲之不我與。朝搴仳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湮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這里是詩人對昔日風華的懷念與對青春逝去的哀嘆。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屈原怨懷王移情別戀,其無奈之感與梅妃怨唐明皇別情楊貴妃一般。京劇大師程硯秋演《梅妃》,唱詞有「初不信水東流君王他薄倖,到如今方知道別處里恩新」,言辭雖異,表達的卻是同種哀怨。雖然懷王能「浩盪」其愛而無所顧忌,屈原對懷王的感情卻一往情深:
闔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
詩人仍是情深意篤,但一廂忠貞卻無以抒發,而清高的個性又使他不屑捲入爭風吃醋、爾虞我詐的宮幃之角,終於受到排擠和放逐,以致積郁難平,投江而死,寫下了中國文學史上光輝而凄美的一頁。
Ⅶ 為什麼美國奧運會總是第一 知乎
為什麼?
那些說美國人壯壯的! Too Young Too Naïve...
如果僅僅將這項數據歸為美國運動員身體素質好、運動水平高可能還不合理。
科技發達的今天,運用高科技產品作為配合訓練的設備,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根據美國奧委會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國一直在用可量化的數據、可量化的訓練模式去培養運動員,最大程度榨取運動員的潛能。
例如,美國隊的跳水運動員都會穿著微型的防水感測器,測出他們的起跳高度、自旋時花費的時間等等。每一回合跳完,他們都可以通過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和改進;自行車運動員也會佩戴智能眼鏡,騎行時可以從眼鏡顯示器中的數據去判斷當下的距離、力量、節奏、心率等等的變化,從而更好地做到即時調整並形成習慣性的行為反應。
更甚的是,這種研發科學訓練設備的職責,並不單單任重於純粹的科技工作者身上,而是已經深耕在每一個運動員內心。有的運動員做起了發明家,並將運動經驗帶入到科技產品的發明中。
比如說,Tommy Duquette。
四年前,Tommy 以美國拳擊試驗賽第二名的身份,爭奪代表美國隊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資格。然而在領先2個回合的情況下,他連輸3個回合,斷送了奧運夢。帶著遺憾,他只能回美國繼續完成他的學業。
之後,Tommy 將精力投入到開發一款拳擊手專用可穿戴設備。 現在的他是Hykso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們設計出一款可以准確記錄拳擊手出拳數、出拳的類型及出拳速度的感測器。
有了這個產品,拳擊手就能追蹤他們打出的每一拳,並量化速度和力量,從而得出一系列數據。教練根據拳擊手的出拳數據,可以有針對性地修改訓練策略。接受采訪時Tommy說,他的夢想是代表美國去參加奧運會,但因為微小的失誤與夢想失之交臂,所以他會不停質疑他自己做錯了什麼。
美國拳擊界一個數據驅動型教練(Billy Walsh)說:「贏得奧運會拳擊比賽的關鍵秘籍在於每次出拳之間的時間間隔,這個間隔越短,拳擊運動員就有越大概率能贏得比賽,最終直取奧運金牌。」
但怎麼知道是不是縮短了這個間隔?縮短了多少時間?
「如果訓練方式有一點點不一樣,是否可以讓我贏得那場比賽?訓練時,我是否應該堅持更長時間,更大力地擊打沙袋,或跑得再快些呢?我是否還未精疲力盡?抑或需要休息?......但當時這些都只能靠自己主觀判斷。」 說這些的時候,Tommy顯得有點遺憾。
這一切,催使Tommy和他的公司研發出這款幫助拳擊訓練的設備。
另一位拳擊手Mikaela Mayer ,這次將作為金牌種子選手,代表美國參加里約奧運會輕量級拳擊比賽,她也提到說,當出拳間隔時間從 5-6 秒降低到 3-4 秒,看著實力提升量化為數據,十分能鼓舞士氣。
其實,早在倫敦奧運會之前,美國奧委會就一直在使用『運動跟蹤技術』、『生物特徵數據採集』等技術,試圖更好地追蹤到運動員臀部、肩部等發力部位,從而可以測量運動員的身體轉速和手臂力量等,再根據數據優化訓練方式。
通過分析可量化的數據,最大化提升運動員的的訓練效果,這種方法美國奧委十分看重。美國奧委的科創總監 Mounir Zok ,平時的工作就是挖掘各種新產品為美國隊所用。甚至在這些產品零售之前,美國隊運動員就已經近水樓台先得月。
這種「科學訓練觀念」深植在每一個美國運動員和科技工作者的心裡,而這帶來的效果甚至往往能匹敵多年艱辛的「童子功」
Ⅷ 知乎中歷史方面的大牛有哪些
去知乎的話題攔下搜歷史。下面會出現歷史大牛。如圖。
Ⅸ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會對中國的娛樂圈十分失望,其中哪個瞬間會讓人對它徹底失望
娛樂圈,很少有人真正的去探究這個無聊的問題。小編今天就來給各位普及一下,雖然大致意思差不多。娛樂圈:泛指現今很多的演藝圈,娛樂界,影視界,娛樂界等,是指在這個圈子裡面從表演藝術的一個群體或者其他生態環境,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表演,樂器,小品。。。都屬於娛樂圈的范疇,在這個圈子活躍的群里理應被稱作為「藝人」。
藝人,這個詞已經不能廣泛運用到今天許多娛樂圈的人身上,更多的使用"明星"。香港娛樂圈曾被喻為「東方好萊塢」不過如今的發展趨勢大不如前,更准確的是日漸下降。很多時候會什麼會陳年老釀會更受人歡迎,因為確實有實實在在的價值。反觀當下,娛樂圈的走向似乎在走向衰落,歪風邪氣,占據大多數的資源做更多令人反感的事。
還有一件最令人氣憤的是,關曉彤與鹿晗炒作談個戀愛的熱搜直接蓋過了拯救世界幾十億人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新型水稻,很多人一邊說著為何不多報道正能量,正能量有你看了嗎?還有一位不得不說的是,」戲精「楊穎,很多人以包容的心態去看可以,但請不要肆意誇大,演技差就是演技差,給過機會但沒有給觀眾們證明過你的實力,也不難理解為何那麼多網友呼籲,只要你不演戲,干什麼都行。失望攢夠了對於娛樂圈也就不報什麼希望,無非就死一些身份地位高人一等的人在玩的游戲。這一次是徹底的失望,很多人不追星也很容易理解,怎麼用心去追,怎麼敢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