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近10年重大發明創新一覽表(政治)
1.李四光:陸相成油理論
發明簡介:20世紀50-60年代,"陸相盆地生油理論"和"陸相盆地成油理論"指導了大慶油田的發現。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影響:李四光的「陸相成油理論」讓中國人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為咱中國人長了一回臉。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
2.矮稈秈良種
發明簡介:秈稻 ,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谷殼和其他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桿用來造紙。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
影響:高稈品種的最大弱點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稀植低產。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3.第一座原子反應堆
發明簡介:1958年6月30日,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反應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維持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它是目前利用原子核內部能量的主要形式。我國新建成的這座原子反應堆是重水型的,熱功率為7000棗l萬千瓦,主要用途是進行科學研究和製造同位素。它是用鈾作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6月13日下午,這座反應堆開始發生鏈式反應,並逐步提高功率。
影響:1958年6月30日,新華社報道了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迴旋加速器已經建成,正在准備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開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
4.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簡介: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影響: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5. .兩彈一星
發明簡介:「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影響:以鄧稼先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挑選了20多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缺乏資料的「真空」狀態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羅布泊的戈壁沙灘上空點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彈爆炸特有的「蘑菇雲」。研製成功原子彈兩年零八個月後,1967年氫彈研究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零四個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表明中國的核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6雜交水稻
發明簡介: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秈型雜交水稻比傳統水稻增產30%以上,它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影響: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袁隆平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許多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雜交水稻的誕生,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肚子問題,還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7.神舟系列
發明簡介: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5號飛船。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6 號發射成功。中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2008年9月25日,神七任務作為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圓滿成功。此次任務將突破和掌握航天員空間出艙的關鍵技術,首次進行航天員出艙活動、實行航天員太空行走,將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
以上是七個新中國成立後的較大發明。硬說近十年的話就算2000年至2010年吧,我給樓主一個列表,不明白可以問問我,簡介下哈,網路打字實在有限:
1.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
發明簡介: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神舟系列 不解釋了
3.李官奇:纖維原創技術
發明簡介:2001李官奇----世界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纖維原創技術 。歷時10年艱辛探索,從榨過油的豆粕中,神話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纖維,並拉絲成線、紡紗成布、染色成衣。
4.李登海:玉米雜交種
發明簡介:李登海將雜種優勢與群體光能利用的理論融為一體,提出了株型與雜交優勢互補的論點。選育了30多個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組配了30多個緊湊型玉米雜交種,
5.磁軸承(MagneticBearing,簡稱MB),又稱為磁懸浮軸承
發明簡介:我國「拉推磁路」理論已問世25年了。其創始人甘肅省的李國坤教授運用該理論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磁懸浮軸承」。它是利用磁力作用將轉子懸浮於空中,使轉子與定子之間沒有機械接觸的一種新型、高性能軸承。與傳統的滾珠軸承、滑動軸承以及油膜軸承相比,磁軸承不存在機械接觸,轉子可以運行到很高的轉速,具有機械磨損小、能耗低、雜訊小、壽命長、無需潤滑、無油污染等優點,特別適用於高速、真空、超凈等特殊環境中。
6.視頻編碼標准關鍵支撐技術
發明簡介:華中科技大學參與完成的AVS視頻編碼標准關鍵支撐技術。
7.徐道華:「水博士活氧整水器」
發明簡介:該設計把對普通自來水的深度活化處理系統,精巧地設計成一個看似普通的水龍頭里,普通家庭只需接上「水博士整水器」,就可以全面提升居家生活的飲用水質量。
8.代旭升: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
發明簡介:2003年,代旭升經過3個月的苦心鑽研,研製出「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徹底解決套管氣外排造成的浪費和大氣污染,一舉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僅勝利油田年創效益1000多萬元。
9.龍芯
發明簡介:龍芯(英語:Loongson,舊稱GODSON)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開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 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速度最高為1GHz。龍芯3號還未有成品,而設計的目標則在多核心的設計。
搞笑一下,10.網路知道
發明簡介:網路知道(Bai【爪子印】知道)中國網民最喜歡問答的渠道,變天下知識為一統,窮浩瀚宇宙為一網,受網民之靈氣,吸網路之精華,嘗授業解惑於指尖,實國人之大幸。 呵呵 回答者: 彩漣119 | 五級 | 2011-7-1 13:07
1.李四光:陸相成油理論
發明簡介:20世紀50-60年代,"陸相盆地生油理論"和"陸相盆地成油理論"指導了大慶油田的發現。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影響:李四光的「陸相成油理論」讓中國人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為咱中國人長了一回臉。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
2.矮稈秈良種
發明簡介:秈稻 ,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谷殼和其他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桿用來造紙。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
影響:高稈品種的最大弱點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稀植低產。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3.第一座原子反應堆
發明簡介:1958年6月30日,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反應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維持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它是目前利用原子核內部能量的主要形式。我國新建成的這座原子反應堆是重水型的,熱功率為7000棗l萬千瓦,主要用途是進行科學研究和製造同位素。它是用鈾作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6月13日下午,這座反應堆開始發生鏈式反應,並逐步提高功率。
影響:1958年6月30日,新華社報道了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迴旋加速器已經建成,正在准備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開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
4.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簡介: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影響: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5. .兩彈一星
發明簡介:「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影響:以鄧稼先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挑選了20多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缺乏資料的「真空」狀態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羅布泊的戈壁沙灘上空點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彈爆炸特有的「蘑菇雲」。研製成功原子彈兩年零八個月後,1967年氫彈研究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零四個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表明中國的核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6雜交水稻
發明簡介: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秈型雜交水稻比傳統水稻增產30%以上,它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影響: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袁隆平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許多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雜交水稻的誕生,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肚子問題,還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7.神舟系列
發明簡介: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5號飛船。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6 號發射成功。中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2008年9月25日,神七任務作為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圓滿成功。此次任務將突破和掌握航天員空間出艙的關鍵技術,首次進行航天員出艙活動、實行航天員太空行走,將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
以上是七個新中國成立後的較大發明。硬說近十年的話就算2000年至2010年吧,我給樓主一個列表,不明白可以問問我,簡介下哈,網路打字實在有限:
1.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
發明簡介: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神舟系列 不解釋了
3.李官奇:纖維原創技術
發明簡介:2001李官奇----世界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纖維原創技術 。歷時10年艱辛探索,從榨過油的豆粕中,神話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纖維,並拉絲成線、紡紗成布、染色成衣。
4.李登海:玉米雜交種
發明簡介:李登海將雜種優勢與群體光能利用的理論融為一體,提出了株型與雜交優勢互補的論點。選育了30多個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組配了30多個緊湊型玉米雜交種,
5.磁軸承(MagneticBearing,簡稱MB),又稱為磁懸浮軸承
發明簡介:我國「拉推磁路」理論已問世25年了。其創始人甘肅省的李國坤教授運用該理論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磁懸浮軸承」。它是利用磁力作用將轉子懸浮於空中,使轉子與定子之間沒有機械接觸的一種新型、高性能軸承。與傳統的滾珠軸承、滑動軸承以及油膜軸承相比,磁軸承不存在機械接觸,轉子可以運行到很高的轉速,具有機械磨損小、能耗低、雜訊小、壽命長、無需潤滑、無油污染等優點,特別適用於高速、真空、超凈等特殊環境中。
6.視頻編碼標准關鍵支撐技術
發明簡介:華中科技大學參與完成的AVS視頻編碼標准關鍵支撐技術。
7.徐道華:「水博士活氧整水器」
發明簡介:該設計把對普通自來水的深度活化處理系統,精巧地設計成一個看似普通的水龍頭里,普通家庭只需接上「水博士整水器」,就可以全面提升居家生活的飲用水質量。
8.代旭升: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
發明簡介:2003年,代旭升經過3個月的苦心鑽研,研製出「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徹底解決套管氣外排造成的浪費和大氣污染,一舉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僅勝利油田年創效益1000多萬元。
9.龍芯
發明簡介:龍芯(英語:Loongson,舊稱GODSON)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開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 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速度最高為1GHz。龍芯3號還未有成品,而設計的目標則在多核心的設計。
⑵ 中國近十年來的科學發明
我盡量找了,大概我的回答是最全面的了,希望幫上樓主:
1.李四光:陸相成油理論
發明簡介:20世紀50-60年代,"陸相盆地生油理論"和"陸相盆地成油理論"指導了大慶油田的發現。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的大的油田,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影響:李四光的「陸相成油理論」讓中國人徹底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為咱中國人長了一回臉。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
2.矮稈秈良種
發明簡介:秈稻 ,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谷殼和其他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桿用來造紙。早在1956年,廣東省的農民育種專家就培育出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矮稈秈良種。
影響:高稈品種的最大弱點是不耐肥,容易倒伏,稀植低產。隨著一系列矮稈品種的育成和推廣,1965年我國南方稻區基本上實現秈稻矮稈化,每畝產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3.第一座原子反應堆
發明簡介:1958年6月30日,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反應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維持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它是目前利用原子核內部能量的主要形式。我國新建成的這座原子反應堆是重水型的,熱功率為7000棗l萬千瓦,主要用途是進行科學研究和製造同位素。它是用鈾作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6月13日下午,這座反應堆開始發生鏈式反應,並逐步提高功率。
影響:1958年6月30日,新華社報道了我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已經正式運轉,迴旋加速器已經建成,正在准備進行科學研究工作。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開始跨進了原子能時代。
4.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發明簡介: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影響: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5. .兩彈一星
發明簡介:「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影響:以鄧稼先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挑選了20多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缺乏資料的「真空」狀態下,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在羅布泊的戈壁沙灘上空點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彈爆炸特有的「蘑菇雲」。研製成功原子彈兩年零八個月後,1967年氫彈研究成功。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前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法國用了八年零四個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表明中國的核科技水平已居世界前列。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衛星的國家。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6雜交水稻
發明簡介: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於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秈型雜交水稻比傳統水稻增產30%以上,它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影響: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袁隆平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許多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雜交水稻的誕生,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肚子問題,還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7.神舟系列
發明簡介: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5號飛船。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005年10月12日,「神舟」6 號發射成功。中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2008年9月25日,神七任務作為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圓滿成功。此次任務將突破和掌握航天員空間出艙的關鍵技術,首次進行航天員出艙活動、實行航天員太空行走,將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
以上是七個新中國成立後的較大發明。硬說近十年的話就算2000年至2010年吧,我給樓主一個列表,不明白可以問問我,簡介下哈,網路打字實在有限:
1.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
發明簡介:2000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高性能計算機"神威I",其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神舟系列 不解釋了
3.李官奇:纖維原創技術
發明簡介:2001李官奇----世界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纖維原創技術 。歷時10年艱辛探索,從榨過油的豆粕中,神話般提取世界第八大人造纖維,並拉絲成線、紡紗成布、染色成衣。
4.李登海:玉米雜交種
發明簡介:李登海將雜種優勢與群體光能利用的理論融為一體,提出了株型與雜交優勢互補的論點。選育了30多個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組配了30多個緊湊型玉米雜交種,
5.磁軸承(MagneticBearing,簡稱MB),又稱為磁懸浮軸承
發明簡介:我國「拉推磁路」理論已問世25年了。其創始人甘肅省的李國坤教授運用該理論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磁懸浮軸承」。它是利用磁力作用將轉子懸浮於空中,使轉子與定子之間沒有機械接觸的一種新型、高性能軸承。與傳統的滾珠軸承、滑動軸承以及油膜軸承相比,磁軸承不存在機械接觸,轉子可以運行到很高的轉速,具有機械磨損小、能耗低、雜訊小、壽命長、無需潤滑、無油污染等優點,特別適用於高速、真空、超凈等特殊環境中。
6.視頻編碼標准關鍵支撐技術
發明簡介:華中科技大學參與完成的AVS視頻編碼標准關鍵支撐技術。
7.徐道華:「水博士活氧整水器」
發明簡介:該設計把對普通自來水的深度活化處理系統,精巧地設計成一個看似普通的水龍頭里,普通家庭只需接上「水博士整水器」,就可以全面提升居家生活的飲用水質量。
8.代旭升: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
發明簡介:2003年,代旭升經過3個月的苦心鑽研,研製出「移動式套管氣回收裝置」,徹底解決套管氣外排造成的浪費和大氣污染,一舉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僅勝利油田年創效益1000多萬元。
9.龍芯
發明簡介:龍芯(英語:Loongson,舊稱GODSON)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開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 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速度最高為1GHz。龍芯3號還未有成品,而設計的目標則在多核心的設計。
⑶ 21世紀人類發明了什麼
21世紀幾大發明:
1、蘋果iPhone
21世紀,可以用手機上網,可以通過5.1英寸的高清屏幕看電影,可以拍照,聽音樂,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這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能的。
2、The Tower Infinity
韓國的隱形大樓The Tower Infinity被《時代》雜志列為2013年25項最偉大發明之一。這座樓預計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大多數建築師都把它視為一個建築奇跡,它將在建築和工程界打開新的視野。
3、谷歌眼鏡
谷歌眼鏡是一款智能眼鏡,它能夠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眼睛正前方的東西。你要戴上而不是拿著它,它就會給你提示信息。先不要太激動,因為它將花費你一大筆錢,而且谷歌也停止銷售了。
4、 The Plus Pool
第一個Plus Pool是紐約設計的,用來過濾河水的,使當地人和遊客們能在干凈的河水裡游泳。分層過濾系統能去除細菌和污染物,確保干凈且可進入游泳的水達到國家和城市的標准。無化學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過濾後的水是純天然的河水。
5、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比傳統汽車更環保,這也正是專家支持混合動力車的原因。而有些人認為混合動力車與傳統汽車是一樣的。但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混合動力車到底是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6、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一個典型的Kindle可以通過無線網路網上購物,下載數以千計的電子圖書,報紙,雜志,和其他數字媒體。換句話說,有了Kindle,你就可以輕松地將整個圖書館納入你的口袋或者錢包里。
⑷ 21世紀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1、SixthSense
SixthSense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
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
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
2、無盡大樓
韓國的隱形大樓The Tower Infinity被《時代》雜志列為2013年25項最偉大發明之一。這座樓預計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大多數建築師都把它視為一個建築奇跡,它將在建築和工程界打開新的視野。
3、AbioCor人造心臟
2001年,首起AbioCor人造心臟換心手術成功。和老式人造心臟不同的是,AbioCor的動力來源於自己,不僅降低了感染率,還提升了靈活性。
4、Facebook
Facebook不是第一個社交網路,它建立在MySpace、Bebo成功的基礎之上。但Facebook確實最好用的社交網路,很快它的規模超越了所有前輩,發展為全世界第一大社交媒體。Facebook的用戶不限背景、國籍和年齡,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它與別人交流。
5、The Plus Pool
第一個Plus Pool是紐約設計的,用來過濾河水的,使當地人和遊客們能在干凈的河水裡游泳。分層過濾系統能去除細菌和污染物,確保干凈且可進入游泳的水達到國家和城市的標准。無化學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過濾後的水是純天然的河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 -SixthSense
網路-無盡大樓
網路-人造心臟
網路-Facebook
⑸ 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21世紀影響人類生活的五大發明
1.修復手套
「修復手套」是一種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學的特殊制動器和感測器的裝置。機械手研究實驗室設計「修復手套」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這種「外衣」能夠幫助人體重新運動。全世界的科學家、程序設計員、發明者都在開發替代人體結構或者幫助人體的創新技術。
2.仿生心臟
同位移植人工心臟是一種能全面模仿人類心臟的裝置,由血液室、心室、閥、瓣膜,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動脈和主動脈的特殊制動裝置組成。
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把包括電源在內的人工心臟裝置移植到心臟通常所處位置的有限空間內。科學家曾經拿母牛做實驗,並獲得巨大成功,這也為成功給同位移植人工心臟申請專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3.神經轉換
一位澳大利亞程序設計員開發出一套系統。根據這套系統,遭受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後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殘疾的限制,只要通過神經信號的提示便能與別人溝通。另一位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人機連結界面:一個人可以利用皮膚表面電極接收神經信號,然後再經過人工智慧分析後,便能夠達到交流的目的。兩位科學家合作後,這套系統被稱為神經轉換技術。
4.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吶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5.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於20世紀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裡才取得了較大發展,因為世界范圍內的研究中心研製出了特種聚合體和智能材料。未來人類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強壯的人和最強大的仿生胳膊進行較量。
⑹ 21世紀有哪些偉大發明
1. 室內雲朵
Berndnaut Smilde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名藝術家。自2010年以來,他就一直致力於發明室內雲朵。雲朵持續時間非常短暫,然而確實能幫助人們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除此之外,我們想像不出它還有哪些用途。嗯~~~讓我們來想一下,或許那些影片製作廠會很感興趣。
2. Facebook
如果你很懷念以前的日子,那你肯定非常討厭Facebook帶給我們的這種生活: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小空間里,玩著Facebook。但如果你喜歡那種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物,只要是你想的,那你就會很喜歡Facebook。
3. 蘋果iPod
一個小小的電子產品iPod為MP3播放器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在推出時便引起了轟動,它不但漂亮,而且擁有獨特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巨大的容量。
4. 虛擬鍵盤
說實話,虛擬鍵盤對於我們平常人沒有多大用處,即使是那些每天必須用鍵盤的人也沒有必要去使用虛擬鍵盤。但是如果你想表明你很酷的話,那虛擬鍵盤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一點,你會花費很大一筆錢。
5. Flower Sound
2004年,日本推出了一個名為Flower Sound 的裝置,在花瓶底部有一個環形的磁鐵和線圈。Flower Sound可以安裝到CD播放器,電視或者音響上面,那樣聲音就會通過莖到達花瓣。我們並不確定這個既奇怪又很酷的發明有什麼實際作用,但它絕會讓你感嘆人類的創造力,難道不是嗎?
6. The Oculus Rift
世界上最好的電子游戲網站之一GameSpy評價The Oculus Rift為「最接近星際迷航的全息甲板「,從一個玩家的角度看,這毫不誇張,但Oculus僅僅是為了娛樂。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游戲也不要太激動,它也許會讓你失望的。
7. 蘋果iPhone
21世紀,可以用手機上網,可以通過5.1英寸的高清屏幕看電影,可以拍照,聽音樂,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這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能的。
8. The Tower Infinity
韓國的隱形大樓The Tower Infinity被《時代》雜志列為2013年25項最偉大發明之一。這座樓預計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大多數建築師都把它視為一個建築奇跡,它將在建築和工程界打開新的視野。
9. 谷歌眼鏡
谷歌眼鏡是一款智能眼鏡,它能夠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眼睛正前方的東西。你要戴上而不是拿著它,它就會給你提示信息。先不要太激動,因為它將花費你一大筆錢,而且谷歌也停止銷售了。
10. The Plus Pool
第一個Plus Pool是紐約設計的,用來過濾河水的,使當地人和遊客們能在干凈的河水裡游泳。分層過濾系統能去除細菌和污染物,確保干凈且可進入游泳的水達到國家和城市的標准。無化學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過濾後的水是純天然的河水。
11. 避孕貼片
你聽說過避孕貼片嗎?將避孕貼片貼到你妻子或者女朋友的身上,就不會懷孕了,你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了。避孕貼片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了,被認為是非常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12. 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比傳統汽車更環保,這也正是專家支持混合動力車的原因。而有些人認為混合動力車與傳統汽車是一樣的。但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混合動力車到底是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13. SixthSense
SixthSense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
14.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一個典型的Kindle可以通過無線網路網上購物,下載數以千計的電子圖書,報紙,雜志,和其他數字媒體
⑺ 關於《時代》評選的 2016 年 25 個最佳發明,有哪些好的解讀
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美國《時代》周刊日前評選出2015年度25大最佳發明,包括滑行車、地下公園、濾水器、海洋吸塵器等。它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智能化,有些時候甚至更為有趣。
1.「懸浮板」滑行車
有點像賽格威,又有點像滑板,這種自平衡滑行車———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懸浮滑板車———輕而易舉地成為年度最走紅產品,俘獲了賈斯廷比伯、吉米法倫和肯德爾詹納等眾多明星粉絲。該裝置採用雙電陀螺儀(每個腳墊下各有一個)自動平衡,用戶可以通過小幅調整重心來加速向前、向後、轉彎,從而做出各種趣味特技動作。
PhunkeeDuck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斯耶林認為這一裝置的出現影響廣泛。PhunkeeDuck是逾20家製造這種設備的公司之一。耶林說:「它有可能演變成城市與高校里一種新的交通方式。」不過,便利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根據品牌及功能配置的不同,這種車的售價從350美元到1700美元不等。
2.地下公園
公園設計者丹巴拉施說:「這個公園跟大家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樣。」這是紐約市下東區一個廢棄的電車終點站,巴拉施與建築師詹姆斯拉姆齊正努力將這里變成鬱郁蔥蔥的綠色空間,讓這里鮮花盛開,成為陽光下休閑放鬆的好去處。整個公園的關鍵是一個「遠程天窗」系統,該系統從周邊屋頂捕捉陽光,通過光纖將其引到地下;然後通過反光的圓屋頂散發出來,讓植物得以生長。為了證明這一技術的有效性,巴拉施和拉姆齊建立了地下公園實驗室;那是一個最終公園的原型版本。巴拉施說,被遺忘的地方也有可能得到利用,從而「造福公眾」。
3.麩質探測器
對美國數以百萬計的乳糜瀉患者(即對麩質過敏的人)來說,在外面吃飯往往讓人異常焦慮———任何菜都有可能含有這種蛋白質。有了明年初將推出的Nima探測器,這些人就大可放心了。這款探測器可以在兩分鍾內完成對任何食物和飲料的檢測。將一份試樣注入Nima的試管後,一種專利抗體(放在一次性容器內)就開始探測麩質。如果含有麩質,Nima就會亮起一張皺眉的臉;如果不含麩質,就會出現一張笑臉。
4.仿生耳塞
如果周圍有難以忍受的噪音,基本有兩種選擇:堵上耳朵或者離開。不過,如果能夠隔絕最刺耳的聲音,讓噪音徹底消失呢?或者只是降低噪音的音量,就像操作電視那樣?這就是這款主動聆聽系統的承諾。紐約多普勒實驗室推出的這款耳塞可以放大或減小各種噪音。它有一款與智能手機應用軟體同步的處理器,用戶可以手動選擇希望過濾的頻率。也就是說,當列車呼嘯著駛過時,人們可以站在地鐵的站台上用正常音量交談,甚至可以屏蔽飛機上嬰兒的哭鬧聲。首批耳塞將於12月上市。
5.優質聽診器
如果說醫學有哪個方面比科學更具藝術性的話,那就是醫生聆聽心跳的方式———他們需要信任難免出錯的耳朵和記憶,依靠它們來發現問題。用EkoCore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將這種199美元的智能適配器裝到聽診器上後,就可以將心跳數據上傳到雲端,醫生將其下載到智能手機中。然後,一款配套的應用軟體可以對聲音進行分析,並與以前的心跳數據進行比對,從而幫助醫生發現心臟雜音、心臟瓣膜異常或其他「人耳聽不出的」問題。如果這種裝置能達到預期效果,那麼不僅能改善整體醫療護理水平,還能大幅降低做超聲心動圖等高價檢查的必要性。
6.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
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讓人可以逃離現實。戴上這種設備,突然就能與海豚一起在水中嬉戲,或在滑鐵盧戰役中大顯身手。相比之下,微軟的全息眼鏡(HoloLens)是對現實進行擴充———將全息影像和數據投射到現實環境,這樣一來,用戶就不會「局限在虛擬世界中」。想像一下游戲者抵抗機器人入侵自己的住所,工程師操作三維模型的情景。初步實驗表明,所有這些都是可能的。美國航天局已利用微軟這款眼鏡在實驗室中模擬火星地形,醫學院的學生也已利用這款眼鏡解剖虛擬屍體。
7.高能義大利面
布賴恩魯道夫說:「一想到義大利面,人們幾乎總是覺得自己吃得太多了,想去方便一下。」如果選擇他推出的品牌,即用鷹嘴豆而不是小麥製作的義大利面,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這一簡單的轉變———配方經過10個月的反復試驗———讓這種有嚼頭的主食化身為健康食品。這種鷹嘴豆義大利面含有的蛋白質是傳統義大利面的兩倍,碳水化合物含量卻低得多;此外它還不含麩質。現在已有1700家店鋪出售這種食品,最近在所有種類的義大利面中,鷹嘴豆義大利面已成為最暢銷的品種。
8.桌面DNA實驗室
「放大」DNA有可能需要耗費一整天時間。「放大」這個技術術語是指製造數百萬份拷貝。Juno將這個過程縮減到僅僅3個小時,這樣一來科研人員就可以專注於實際分析———這一轉變可降低骨髓配型、為遺傳疾病尋找治療方法等許多問題的難度。其核心技術是富魯達公司的專利微晶元,這種晶元可以放大體量僅為一滴水的千分之一的標本。
9.流浪者公寓
幾十年來,安置無家可歸者的房子往往是指那些臨時的棚子或倉庫。洛杉磯的星公寓要用設計扭轉這種趨勢;設計者邁克爾馬爾燦說,與其說這個公寓是一棟孤立的大樓,不如說它是個微型村落。除了巧妙分布在4個梯田狀樓層中的102間房外,星公寓底層還有一個診所,診所上面是一座花園,一條戶外跑道和教室空間。馬爾燦說,這個設計的目的是讓住戶感到「他們是一個活躍、親密群體的一部分」,幫助無家可歸的人和存在惡癮的人重新過上穩定生活。
10.透明卡車
每年有許多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或死亡,視線被笨拙的車輛阻擋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部分原因。這一問題在以道路蜿蜒狹窄著稱的阿根廷尤其突出。現在,三星公司和美國李奧貝納廣告有限公司聯手推出了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方案:他們研製出一個系統,可以將卡車前方的視頻圖像輸出到車尾的四塊屏幕上,讓後面的駕車者清楚地看到前面的車況。初步測試顯示,這種安全卡車在3天內行駛了大約1000公里,沒有發生事故。三星公司目前正對這一技術進行完善,並與阿根廷政府合作進行推廣。
11.下一代嬰兒安全監控器
「我的孩子沒事吧?」這正是Sproutling推出的首個產品要回答的問題———並且是即時回答。這款類似於Fitbit的設備能夠跟蹤嬰兒的心率、體溫和位置等情況。如果需要報警,則會通過手機應用軟體提醒父母。在了解嬰兒的習慣後,Sproutling還可以提供有幫助的預測,比如嬰兒小睡何時會醒來。
12.無人機空港
隨著亞馬遜、谷歌等公司紛紛加大無人機送貨的嘗試,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它們的總部如何調度?這些科技巨頭完全可以從盧安達汲取靈感,那裡的工人很快就要開工建造3座「無人機空港」了。修建這3座「無人機空港」是為了在這個多山、道路交通不便的國家便利地運送食物、醫療物資、電子設備、備用零部件和其他商品。領導首階段建築工程的英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董事長諾曼福斯特說,盧安達項目「是一個比較低的起點」(該項目計劃2020年竣工),但「該項目有可能成為一個催化劑」,幫助解決一些緊迫的醫療問題,並為其他探索商用無人機管理的國家樹立一個樣板。
13.生理期防護內褲
幾十年來,父母主要靠衛生巾、衛生棉條和衛生護墊來防止生理期出現側漏或浸染,這些產品既臃腫又昂貴。米基.阿格拉沃爾和拉達.阿格拉沃爾冒出了這樣的疑問:「內褲難道不能發揮同樣的作用嗎?或許做得更好?」正是這一想法讓Thinx誕生了。這對雙胞胎姐妹攜手安東尼婭.鄧巴以及斯里蘭卡的一個製造商團隊,創造出由丁字褲與普通內褲組成的一個產品系列。每條內褲都配備4層吸濕排汗、有抗菌作用的織物,並且可清洗和反復使用。
14.裝在盒子里的床
買新床墊與買二手車很相似:緊張、疑惑,很可能挑花眼。卡斯珀公司是顛覆睡眠產業的初創公司之一,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菲利普.克里姆說:「我們想刪繁就簡。」該公司的模式很簡潔:建立一種床墊風格,注重舒適度(使用混合泡沫材料),明確價格且在網上銷售。將真空封裝的床墊再裝入紙盒並投遞到顧客處,顧客有100天的試用期,如果反悔可以全額退貨。不過,克里姆表示,這種情況很少出現。
15.虛擬畫筆與畫布
鉛筆誕生大約450年了,由於它無處不在,以致人們很容易忘記它是一項多麼非凡的技術:它可以用任何角度書寫;以按壓力度控制筆跡深淺;畫出的標記可以擦除。將這種實用性數字化一直是工程師們頭痛的問題。因此,蘋果公司最新的發明才會顯得如此了不起。使用者可以用Apple Pencil在屏幕上繪畫和書寫,就像在一張紙上繪畫和書寫一樣。該產品與ipad Pro搭配使用,後者的運算能力比去年市面上約80%的筆記本電腦都要快,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任何延遲。
16. 可用一隻手穿的鞋
2012年,馬修.沃爾則,一名患有腦癱的高三學生,給NIKE寫了封信:「我的夢想是去我理想的大學,但是不用每天擔心要人幫我系鞋帶。」耐克一時間找到了發明一種新型鞋的靈感,一是為了希望系鞋帶方便一點的休閑鞋消費者,二是為了像沃爾則這樣有運動障礙的消費者。NIKE為此組建了一個設計團隊。今年,團隊推出了他們的設計產品:「Flyease 8」,耐克詹姆斯系列球鞋,鞋子配有單手緊固鞋帶技術。鞋子首席設計師托比.哈特菲爾德介紹說:「設計靈感來自於開門與關門」。(消費者可直接通過拉動帶子調節腳踝旁的拉鏈裝置來系鞋帶)。目前鞋子還有一些設計缺陷需要改善,如果拉動帶子時太過用力或者太快,拉鏈可能會壞。但是沃爾則,目前已經是美國弗羅里達海灣大學大二學生,表示這雙鞋給了他獨立感和成就感。
17.「教你做飯」平底鍋
鍋應該燒得多熱?什麼時候應該攪拌?菜熟了沒有?如果你在烹飪一道不熟悉的菜,你一定會問這幾個問題。Pantelligent智能平底鍋會幫你回答所有以上問題。只要你在它的手機app上選擇一道食譜,平底鍋將使用藍牙與特殊熱感測技術為你提供實時指導,提示將即時出現在手機屏幕上。如果你想要一份半熟的牛排,你就能知道什麼時候翻轉它啦。當開發團隊第一次在麻省理工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設計師溫貝托.埃文斯說,他的前室友邁克之前連煎雞蛋都不會,現在可以做一道像樣的檸檬香煎雞排了。「做出的食物就說明了一切。」據悉,這款智能平底鍋於15年十月開始發貨。
18.可飲用書
據估計,全球有6.63億人無法獲得干凈的飲用水,部分原因是過濾程序太復雜且昂貴。可飲用書為你免除這些煩惱,採用了科學家團隊研製幾年的特殊技術,可飲用書的「頁面」既可以用做凈水器,又可以當做真正的書。(紙張在25個污染水源地區如南非、迦納、孟加拉等進行實驗,結果顯示99%的細菌都可以被順利濾除。)盡管這項研究仍需要進一步確定濾水系統是否可以過濾掉所有的污染物,包括病毒,但是研發者丹柯維琪博士很樂觀,她介紹稱,她正在尋求合作夥伴,籌集資金進行更多檢測,最終投入大規模生產。
19.海洋吸塵器
目前在太平洋的中部有大量的塑料垃圾,垃圾面積甚至超過德克薩斯州,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但是目前採用的網捕撈技術既費錢又費時間。相反,海洋清理項目提出了一個長62英里(100公里)的浮柵的設計,預計花費1500千萬,浮柵將使用太陽能和潮浪發電來捕撈垃圾。其凈下降約海平面下3米,足夠魚和海洋生物順利通過。如果明年試驗成功,全面清理項目將於2020年啟動。內部估計顯示,10年左右可以減少海洋中42%的垃圾。
20.環境探測器
為了避免潛在有害污染物和過敏原,Tzoa環境探測器幫助你探測你正在吸入的空氣。創始人凱文.哈特設計利用感測器來評估任何指定區域的空氣環境,測量因素包括溫度、微粒物質(灰塵、花粉、黴菌、汽車尾氣)和紫外線曝光度並且將數據實時上傳到雲端,讓像約翰霍普斯金大學那樣的機構可以開展空氣質量研究。該公司還開發了可穿戴版本,根據用戶需求如避開花粉區域,為用戶以圖表形式制定特定行走路線。
21.教孩子編碼的球(Hackaball)
在這個對計算機科學家的需求暴漲的時代,大多數美國人在他們的成長階段很少或根本接觸不到編程。一家紐約的數碼咨詢公司Made by Many正在嘗試改變這個現狀。Hackaball玩具球與手機app同步,可以允許用戶設置何時以及怎樣讓球發亮,查看編碼如何影響他們的真實生活。例如,在一次測試中,孩子們設置球根據隨機的時間間隔改變顏色,並且用球來玩「烤土豆」小游戲。公司戰略總監威廉歐文介紹說,為孩子們提供社會交流情節而不是一個封閉的,通過屏幕交流的編碼教學是Hackaball的設計理念。它的設計理念引起了共鳴:2800人在Kickstarter眾籌網站上支持該項目,最終籌到了24萬美金。第一台機器在今年1月發售。
22.虛擬現實紙盒
大多虛擬現實產品都集中於非常昂貴的頭戴式顯示器,但谷歌發起了自己的紙殼革命。自谷歌紙殼2014年亮相,散亂的紙殼屏幕通過網上的免費說明組建後,依賴智能手機屏幕獲取視覺效果,好像虛擬與現實的游樂場。紙殼的APP可以讓你駕駛汽車,參加音樂會,甚至玩讓你身歷其境的視頻游戲。「我們告訴人們,嗨,你把手機放在這個紙盒裡,會有讓人震驚的事情發生,」谷歌的副總裁克萊說,「他們這樣做了,然後被震驚了。」
23.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樂器
大約70%的成年人想要定期彈奏樂器,但是只有5%的人可以做到,有部分原因是如果只選擇一個樂器買來學習掌握,抉擇起來很艱難。對Artiphon來說這不是問題,它可以模仿眾多的樂器,不僅僅是模仿他們的音色,而且可以模仿他們的彈奏方法。Artiphon可以像吉他一樣撥彈,也可以像鋼琴一樣按琴鍵。Artiphon聯合創始人雅各布戈登說:「我們正在嘗試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道路。」
24.最環保汽車
特斯拉Model X,今年九月亮相,是第一輛能五星通過率通過所有的測試(包括側翻)的SUV跨界車型。這台全世界第一輛豪華純電動SUV續航里程約為250英里,容納7名乘客。它獨特的是未來派鷹翼式的後車門,打開車門像一雙飛翔的鷹的翅膀。Model X 百公里加速3.2秒,並且它的電池裝置給予了它低重心,使它擁有跑車般的操控性。(在SUV車型中這項技術都是罕見的,更別說清潔能源汽車了)
25.會交流的玩具
不僅僅是重復流行語,雖然交流玩具已經做了幾代了,這只恐龍玩具採用了IBM Watson技術,使這只「會說話的」恐龍可以和5至9歲的孩子用一種有意義的方式交流。除了可以回復像「我們距離月亮多遠?」這樣的純語言查詢,小恐龍可以通過WiFi與孩子們交流並且了解孩子們的反應,幫助他們輔導數學。例如,問孩子們一些難的問題:「2加2等於多少?」「你能數到十嗎?」據CogniToys公司總裁唐納德介紹,玩具的設計理念是將教育變成更酷,更有趣的體驗。「這可能是一種最好的玩具。」
⑻ 人類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
21世紀14項偉大發明
1. 室內雲朵
Berndnaut Smilde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名藝術家。自2010年以來,他就一直致力於發明室內雲朵。雲朵持續時間非常短暫,然而確實能幫助人們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除此之外,我們想像不出它還有哪些用途。嗯~~~讓我們來想一下,或許那些影片製作廠會很感興趣。
2. Facebook
如果你很懷念以前的日子,那你肯定非常討厭Facebook帶給我們的這種生活: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小空間里,玩著Facebook。但如果你喜歡那種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物,只要是你想的,那你就會很喜歡Facebook。
3. 蘋果iPod
一個小小的電子產品iPod為MP3播放器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在推出時便引起了轟動,它不但漂亮,而且擁有獨特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巨大的容量。
4. 虛擬鍵盤
說實話,虛擬鍵盤對於我們平常人沒有多大用處,即使是那些每天必須用鍵盤的人也沒有必要去使用虛擬鍵盤。但是如果你想表明你很酷的話,那虛擬鍵盤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一點,你會花費很大一筆錢。
5. Flower Sound
2004年,日本推出了一個名為Flower Sound 的裝置,在花瓶底部有一個環形的磁鐵和線圈。Flower Sound可以安裝到CD播放器,電視或者音響上面,那樣聲音就會通過莖到達花瓣。我們並不確定這個既奇怪又很酷的發明有什麼實際作用,但它絕會讓你感嘆人類的創造力,難道不是嗎?
6. The Oculus Rift
世界上最好的電子游戲網站之一GameSpy評價The Oculus Rift為「最接近星際迷航的全息甲板「,從一個玩家的角度看,這毫不誇張,但Oculus僅僅是為了娛樂。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游戲也不要太激動,它也許會讓你失望的。
7. 蘋果iPhone
21世紀,可以用手機上網,可以通過5.1英寸的高清屏幕看電影,可以拍照,聽音樂,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但這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能的。
8. The Tower Infinity
韓國的隱形大樓The Tower Infinity被《時代》雜志列為2013年25項最偉大發明之一。這座樓預計在2016年完成。世界上大多數建築師都把它視為一個建築奇跡,它將在建築和工程界打開新的視野。
9. 谷歌眼鏡
谷歌眼鏡是一款智能眼鏡,它能夠幫助你找到你想要的眼睛正前方的東西。你要戴上而不是拿著它,它就會給你提示信息。先不要太激動,因為它將花費你一大筆錢,而且谷歌也停止銷售了。
10. The Plus Pool
第一個Plus Pool是紐約設計的,用來過濾河水的,使當地人和遊客們能在干凈的河水裡游泳。分層過濾系統能去除細菌和污染物,確保干凈且可進入游泳的水達到國家和城市的標准。無化學物質,無任何添加劑,過濾後的水是純天然的河水。
11. 避孕貼片
你聽說過避孕貼片嗎?將避孕貼片貼到你妻子或者女朋友的身上,就不會懷孕了,你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了。避孕貼片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了,被認為是非常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12. 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比傳統汽車更環保,這也正是專家支持混合動力車的原因。而有些人認為混合動力車與傳統汽車是一樣的。但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混合動力車到底是不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13. SixthSense
SixthSense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
14.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一個典型的Kindle可以通過無線網路網上購物,下載數以千計的電子圖書,報紙,雜志,和其他數字媒體。換句話說,有了Kindle,你就可以輕松地將整個圖書館納入你的口袋或者錢包里。
⑼ 求2013年中國(世界)科技成就。
1.遼寧號航母正式服役。
2.J-15艦載機航母甲板起降成功,J16空對地攻擊機試飛。
3.殲31試飛,殲20 2002號試飛,雷達已經安裝,已經進行武器掛載投放實驗。
3.武裝直升機武直10、武直19亮相。
4.試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5.翼龍無人攻擊機,翔龍無人偵察機再次現身.
6.中華神盾052c批量生產,重驅052D下水,國產輕護056下水,
7.蛟龍號深潛超7000米。
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服務,覆蓋整個亞太。西至中東,東至美國部分地區。
9.大運Y-20試飛,殲10B頻繁試飛,即將批量生產。
10.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達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