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穿越發明飛艇

穿越發明飛艇

發布時間:2021-08-29 23:15:45

⑴ 飛艇的發展歷史

在生產生產上明了氣球之後,人們馬上就想方設法推進和駕駛氣球。
1784年,法國羅伯特兄弟製造了一艘人力飛艇,長15.6米,最大直徑9. 6米,充氫氣後可產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羅伯特兄弟認為,飛艇在空中飛行和魚在水中游動差不多,因此,把它製成魚形,艇上裝上了槳,這槳是用綢子綳在直徑2米的框子上製成的。
7月6日進行試飛,當氣囊充滿氫氣後,飛艇冉冉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逐漸降低,囊內氫氣膨脹,氣囊越脹越大,眼看就要脹破,這可把羅伯特兄弟嚇壞了,他們趕緊用小刀把氣囊刺了一個小孔,才使飛艇安全降到了地面。
這次試驗啟示人們,應當在氣囊上留一個放氣閥門。2個月後,兄弟倆又對飛艇進行了改裝,做了第二次飛行。這次飛行由7個人劃槳作動力,飛行了7個小時,但只飛了幾公里。雖然飛行速度很慢,但它畢竟是人類第一艘有動力的飛艇。
1872年,法國人特·羅姆製成了一艘用螺旋槳代替劃槳的人力飛艇。飛艇長36米,最大直徑15米。加上吊艙,高達29米,可載8人。螺旋槳直徑9米,幾個人輪流轉動螺旋槳,使其產生拉力,牽引飛艇前進,速度達每小時10公里,比劃槳的飛艇好多了。
不久之後,另一個法國人卡奴·米亞從自行車受到啟發,設計了一種腳踏式螺旋槳飛艇。這種單人飛艇在無風時可以短時間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6公里,比起手轉螺旋槳飛艇又快了許多。
但這時飛艇飛行中有一個難題還沒解決,就是飛艇一升高,就要通過閥門放氣,以防止氣囊膨脹爆裂。但氣放掉之後,就再也無法升高了。
為解決這一問題,法國的查理教授和羅伯特兄弟於1874年製成了一種裝有空氣房的氣球。它的形狀像紡錘,與現代飛艇很相似。這種氣球,外面是一個大的絲質膠囊,裡面有一個小氣囊,小氣囊上面有一個氣體閥門。外囊充氫氣,使氣球產生浮力升到空中,內囊用來充空氣。這個小氣囊就叫「空氣房」 美國hha高空飛艇。
氣球在升空之前,先將「空氣房」充進空氣。當氣球升到一定高度後,就將「空氣房」打開,放出一部分空氣。這樣,外囊膨脹後,「空氣房」就因受擠壓而縮小,使外囊膨脹的壓力有所減小,以保證氣囊不致脹破。這一發明,解決了氣球升空的一大難題,是飛艇發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此後,「空氣房」很快便在所有飛艇上使用了,並一直使用至今。
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相繼發明,為飛艇動力的改進創造了條件。1851年,一台重160公斤,功率為2.2千瓦的蒸汽機製造成功,並很快被應用於飛艇上。1852年,法國的齊菲爾德創造了一艘橢圓形的飛艇,長44米,最大直徑13米,總升力2噸多。飛艇上安裝了螺旋槳,並用這台蒸汽機作動力。
9月24日,這艘以蒸汽機作動力的飛艇在巴黎郊區試飛。那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飛艇升空後,蒸汽機以每分鍾110轉的速度,帶動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放置前進速度達到每小時9.4公里。但由於沒有考慮操縱問題。因此飛艇起飛後不能返回起飛地點著陸。
1884年,法國的軍官路納德和克裡布又製造了一艘「法蘭西」號飛艇,長51米,前部最大直徑8.4米,用蓄電池供電的電動機作動力。8月9日凌晨4點,在法國科學院觀察員的陪同下解纜試航。飛艇先向南飛行,然後向凡爾賽宮飛去在離開出發點4公里處返航。在高度300米處打開放氣閥門排氫降落,在降落中多次前後轉動,以對准著陸點。飛艇到達80米高度時,丟下纜繩由地面拉降固定。試飛歷時25分鍾,飛行速度最高達每小時24公里。這是人類第一艘能操縱的飛艇。
在飛艇發展史上,德國的退役將軍菲迪南德·格拉夫·齊柏林是一個重要人物,他是硬式飛艇的發明者,被後人稱為「飛艇之父」。
1900年,齊柏林製造了第一架硬式飛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的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長杵及16個框架構成,並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強結構強度。艇體構架外面蒙上防水布製成的蒙皮。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由於多氣囊還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度。
1908年,齊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財產設計製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飛艇——「Lz-4」號。齊柏林對這艘飛艇的性能非常滿意,他曾親自駕駛這艘飛艇作了一次遠航試驗。飛艇從德國起飛,飛過阿爾卑斯山,到達瑞士後返航。這一成就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重視,他們宣布,如果飛艇續航時間能超過24小時,政府就購買它,並願意支付發展硬式飛艇所用的全部研製費用。
這年8月4日,是「Lz-4」號飛艇正式接受檢驗的日子。政府官員和許多觀眾都來到了現場。齊柏林親自駕駛飛艇升空。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幾小時後,發動機就出了毛病,飛艇只好迫降地面,進行維修,准備再次升空。誰知禍不單行,偏偏在這個時候又起了一陣狂風,將飛艇的錨繩吹斷。飛艇朝一片樹叢撞擊,當場毀壞了。
正當齊柏林走投無路時,一位法蘭克福時代報的記者富果·艾肯納博士幫助了他,艾肯納將飛艇的現場客觀地作了報導,又把齊柏林為發展飛艇而奮斗的事跡作了一番宣揚。全德國的報紙都轉載了艾肯納的文章。齊柏林的事跡深深打動了人們的心,德國人民發動了一場捐款活動,在很短時間內就籌集了600萬馬克,足夠齊柏林再造一艘新飛艇。
齊柏林總結了過去失敗的教訓,重新設計製造了「Lz--5」號、「Lz--6」號飛艇,經過試飛都獲得了成功,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後來他又製造了三架飛艇,性能都不錯,完全可以進行運輸。這樣,齊柏林與艾肯納決定成立航空公司,起名叫德拉格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
1910年6月22日,第一艘飛艇正式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杜賽爾多夫,建立了第一條定期空中航線,擔任首航運輸任務的就是「Lz--7」號飛艇,它一次可載24名旅客,有12名乘務員,飛行速度為每小時69--77公里。
齊柏林逝世後,他的繼承人艾肯納博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建造一艘環球飛艇,開辟洲際長途客運。艾肯納設計的環球飛艇確實很大,這艘飛艇和茂密237米,最大直徑30.5米,可充10.47萬立方米的氫氣,本身重量為118噸,載重53噸,用5台柴油發動機作動力,最大速度每小時193公里,於1927年7月建成。為紀念齊柏林,特地將這艘飛艇命名為「格拉夫·齊柏林」號,由他的女兒主持了建成典禮。
1929年8月8日,「格拉夫·齊柏林」號飛艇開始了一次偉大的環球飛行,從美國的新澤西州出發,經過德國、蘇聯、中國、日本,於8月26日回到洛杉磯市。整個航程歷時21天7小時34分。
齊柏林號飛艇環球飛行的成功大大促進了飛艇的發展。據統計,在20世紀20至30年代,美國建造了86艘,英國建造了72艘,德國建造了188艘,法國建造了100艘,義大利建造了38艘,蘇聯建造了24艘,日本也建造了12艘。這是飛艇的鼎盛時期,所以人們把這期間稱作飛艇的「黃金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是飛艇發展較快的時期,英國和法國使用小型軟式飛艇執行反潛巡邏任務。德國則建立了齊析林飛艇隊,用於海上巡邏、遠程轟炸和空運等軍事活動。飛艇體積大、速度低、不靈活、易受攻擊,同時由於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因而軍用飛艇逐漸被飛機所取代。但飛艇的商業飛行仍有發展。1929年德國製成的大型飛艇 興登堡號,長245米,直徑超過41米,總重206噸,曾10次往返飛行於美國和德國之間,運送旅客1000多人。英國和法國也先後參照齊伯林式飛艇製造了本國的大型飛艇R─100號和阿克隆號。這時的飛艇大都使用氫氣作為浮升氣體,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37年, 「興登堡」號在著陸時因靜電火花引起氫氣爆炸,35人遇難。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飛艇大都相繼失事,此後飛艇的發展陷於停滯狀態。
7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飛艇改用安全的氦氣,其發展又呈活躍。採用多種新技術的新型飛艇被 用於空中攝影攝像、巡邏等方面,洛杉磯、漢城和巴塞羅那奧運會和北京亞運會都可在會場上空看見它的身影。
在戰爭時期,作為新技術之一的飛艇不可避免地被應用於軍事用途,它主要用於軍事偵察,炮火定位,海岸巡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戰後,相對於飛機性能的飛速發展,飛艇卻進步不大,缺點也越來越突出,逐漸被擠出了空中舞台。
然而近些年,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飛艇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盡管同飛機相比,飛艇顯得大而笨,操縱不便,速度也較慢,易受風力影響;但飛艇也有其突出的優點,如垂直起降,留空時間長,可長時間懸停或緩慢行進,且不因此消耗燃料,噪音小,污染小,經濟性好,而且隨著飛艇廣泛使用了氦氣填充,安全性也大大改善。根據計算,用飛艇運送一噸貨物的費用,要比飛機少68%,比直升機少94%,比火車少一半。因此,世界各國紛紛又重新開始研製飛艇,集中了90年代先進技術的現代飛艇新型號不斷涌現,如英國的「哨兵」系列,德國的LZ-07,俄羅斯的「科學靜力」系列以及中國的「中華號」,「上海達天CA-80型系列軟式載人飛艇」等等。現代飛艇在現代空中勘測、攝影、廣告、救生以及航空運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012年8月8日星期二,美國陸軍新一代長航時多情報載具(LEMV)成功完成 了首飛,美國陸軍空間與導彈防禦司令部/陸軍戰略司令部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紅石兵工廠表示,有一個足球場大的飛艇在新澤西州進行的首次飛行測試中實現 了所有預定目標,本次飛行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

⑵ 飛艇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氣球的發明促使了人類飛翔願望的實現。古代的中國人最早利用熱空氣較輕的原理發明了孔明燈。1766年,英國人卡文迪許發現了氫,並了解到氫氣比普通空氣輕,這是後來用氫氣球飛行的技術基礎。1783年,法國孟特格菲爾兄弟成功地把熱氣球上升到1830米的高空,而且飄飛了1.6公里,成為熱氣球升空的創始人。這次氣球升空激發了飛行愛好者的熱情,使氣球飛行活動在18世紀末掀起高潮。但是熱氣球在高空中如果不繼續加熱,就會冷卻下來,最終自動降落到地面。因而,氫氣球和氮氣球相繼出現,並且成為科學考察、軍事偵察等方面的重要工具。1911~1912年間,奧地利物理學家赫斯使氣球上升到5000米的高空,由於他的工作證實了宇宙射線的存在,因為宇宙射線穿越大氣層被吸收,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宇宙射線的強度才明顯增強,在5000米的高空,它的強度為地面強度的2倍。為此,赫斯獲得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一個載人的熱空氣氣球

後來,有人提出裝上帆和槳來操縱氣球的想法,這就是飛艇的原型。19世紀末小型汽油機的出現,使操縱飛艇的製造獲得成功。1900年,德國齊柏林設計的第一艘飛艇進行試飛,以後又成立了德國飛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商業運營。接著法國也試制了飛艇。

⑶ 求一本歷史架空小說,男主角姓葉,是個工業設計師,穿越到一個時代造飛艇,修鐵路,女主角姓葉。

《時光之心》

⑷ 人類發明光速飛船可以回到古代嗎

肯定是不能回到古代的,因為即使飛船的速度達到或超過光速,也不能使時間倒流,也不能讓事物逆向退化。穿越時空只是一種幻想而已。

⑸ 一本穿越小說主角做戰艦 做飛艇 當皇帝的

雖然不知道你說的小說但我有一本跟你的差不多 秦霸天下

⑹ 一開始重生還是穿越了,還帶了一個外星合成機器的,書的封面好像還有一個潛艇或者飛艇之類的

你好,
你說的是《綰青絲》,作者:波波,喜劇結局,已出書,共五本。(看前三本也算完結,不過是有點悲,但也是幸福的悲哦~~~)
穿越,言情+懸疑,個人是超喜歡的~
女主角超有才也很有主見,文章也很成熟,不像有些網文很幼稚的說~
作者文筆也相當不錯~
看過的朋友都是贊不絕口滴!!。

⑺ 一本穿越小說 是講述 解放軍某部 押運彈葯 走進大霧 穿越到清朝 做卷煙 做飛空艇

有這么牛的小說 ?

⑻ 穿越古代小說為什麼沒有人造飛艇呢飛艇很好造啊

古代小說看あ地id →http://m..com/tc?ref=8&srd=1&=&dict=32&=&bdenc=1&nsrc=http://av7m.com&et=08Ec9Hp1N6M4MrZRI 穿越古代小說為什麼沒有人造飛艇呢飛艇很好造啊

⑼ 有本小說主角是個穿越年輕男子。一開局就是在一艘飛艇上的。裡面有一

聖者傳說

作者: 殤之戀

簡介:

玄石上刻著仿若咒語的一句話,「他們將消散黑暗,他們將領導人民走向幸福,他們將成為新時代的聖人。」自從魔劫現世以來,唯一一個能爬上玄石山的人類男子風兒,被封心咒封住了他和語心的記憶,然後一路並肩前行

⑽ 飛艇是怎麼發明的

熱氣球發明後,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驚喜,但它的飛行要依靠風力,並且難以按照人們的意志去控制飛行。到了19世紀,人們開始嘗試在氣球上安裝「舵」和「帆」,並在下面繫上雪茄形小船,進行飛行試驗。人們將這種航空器稱為飛艇。駕駛飛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方向,但是由於飛艇沒有動力,速度問題還得不到解決。

隨著蒸汽機、電動機的出現,尤其是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發明了實用的汽油發動機以後,一種新式的飛行器應運而生了,它就是飛艇。飛艇靠充氣產生升力,由發動機推進,靠操縱系統控制,可以向任意方向飛行。

世界第一艘接近實用可操縱的飛艇,是法國的發明家亨利?吉法爾於1851年製造成功的。這艘飛艇長44米,直徑12米,體積為2499立方米。它由50馬力的蒸汽機緩慢地帶動一個直徑3米多的三葉螺旋槳驅動,飛艇艇囊的外形好似一支「雪茄煙」。

1852年9月24日,在巴黎郊區的競技場上,吉法爾把氫氣充入艇囊,駕駛著這艘飛艇,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空中連續飛行了兩個多小時,由巴黎飛到了特拉普。可惜的是,這艘飛艇的導向裝置不大理想,所以在結束飛行時,居然不聽人的指揮,落到了一個牧場里,壓死了八頭奶牛。

吉法爾的這次飛行雖然未能返回原地點,卻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次飛艇飛行的紀錄。在這以後,人們不斷對飛艇進行改進,使它成為一種空中交通工具。

閱讀全文

與穿越發明飛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