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身組合創造法是把什麼和什麼東西組合在一起
(1)李滄區九水路20號,李滄區屬市內四區之一;
(2)著作權可以登記,版但是並不是以登記為條件,著作完成即擁有權著作權;
(3)商標必須注冊後才具有商標權;
(4)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
(5)把相同的、相似的東西組合在一起並加以演變產生新發明的方法叫自身組合創造法;
(6)音樂化產品和音樂化方法;
(7)國家級科研課題,全國首創輕松發明課程,國家級國際性創新活動
(8)輻射能
(9)35%
(10)是,再生資源(如土壤、植物、動物、森林、草原等),不可再生資源(如礦產、油、氣等)
2. 組合發明法為什麼是發明創造使用最多的
組合創造法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學說、技術或產品的一部分進行適當的疊加和組合,以形成新學說、新技術或新產品的發明創造方法。組合的思維基礎是聯想思維。在發明創造領域,組合原理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在大學生的發明創造活動中,組合原理屬於應用最多、效果最好的發明創造原理之一。
3. 組合方法是發明專利嗎
舉個例子跟你講吧,如果1+1>2,就可考慮,如果1+1=2,則沒必要申請,別浪費錢。
4. 簡述組合創新法的一般規律
創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原動力,是人類生存進化的內在客觀需要,是經濟發展的唯一路徑,是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必然選擇.
創新的特徵:價值取向性;明確目的性;綜合新穎性;高風險、高回報性;超前變革性.
創新的作用:1)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要.2)深化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3)提高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駕馭能力.
從兩個不同角度,寫出創新的定義.
創新:指人類為了滿足自身需要,不斷拓展對客觀世界及其自身的認知與行為的過程和結果的活動.或具體講,創新是指人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整體或其中的某些部分進行變革,從而使其得以更新與發展的活動.
創新的核心目標、關鍵是什麼?
創新的核心:就是創新思維.是指人類思維不斷向有益於人類發展的方向動態化的改變.
創新的關鍵:就是改變.向新的方向、有效的方面進行量和質的變化.
簡述創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創新能力的原理:創新能力形成的第一原理:遺傳素質是形成人類創新能力的生理基礎和必要的物質前提.它潛在決定著個體創新能力未來發展的類型、速度和水平.創新能力形成的第二原理:環境是人的創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條件.環境優劣影響著個體創新能力發展的速度和水平.創新能力形成的第三原理:實踐是人創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徑.實踐也是檢驗創新能力水平和創新活動成果的尺度標准.創新能力形成的第四原理:創新思維是人的創新能力形成的核心與關鍵.創新思維的一般規律是:先發散而後集中,最後解決問題.
寫出六大思維是什麼.
擴散思維、收斂思維、聯想思維、逆向思維、組合思維、質疑思維、邏輯思維、
用途鉛筆盒等.
創新有哪些原理和原則?掌握這些原理和原則後有無創新的動機,請你明確地指出來.
創新的原理:創新的第一原理:創新是人腦的一種機能和屬性——與生俱來.創新的第二原理:創新是人類自身的本質屬性——人人皆有.創新的第三原理:創新是可以被某種因素激活或教育培訓引發的一種潛在的心理品質——潛力巨大.
創新原則:1、有目的有系統的創新,從分析機遇著手.2、多看、多問、多聽.3、創新若要行之有效,必須簡單專一.
創新者要恪守哪些職業道德?你還能再補充些內容嗎?
在行動中堅忍不拔,不怕困難;無私性表現為獻身精神,無私才能沖破束縛;不盲目服從權威,不人雲亦雲.(可自己再補充)
創新的基本條件.
回答要點 :(1)創新精神.必須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有遠大的抱負和責任感,不怕挫折,不怕困難,而且有科學的理智的冒險精神.(2)創新者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對創新者的素質要求是:創新意識、探索精神、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廣博的知識基礎、良好的心理素質、頑強的戰斗精神.對創新能力的要求是:敏銳的觀察問題、發現機會的能力、深入分析和把握關鍵環節的能力、自我管理和控制、協調的能力、良好的記憶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科學的綜合創新能力(3)良好的資源條件.主要是資金和人力資源.
什麼是消極思維定勢,如何破除消極思維定勢?
消極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在解決新問題(或拓展新領域)時,受到原有思考問題成功的局限而處於停頓的心理狀態.
消除消極思維定勢?1、對思維障礙的清除要有清醒正確的認識.2、點擊現代文化與觀念,刪除形成思維障礙的文化支撐.3、科學建構現代信息(知識)結構,使其產生新思維新觀念,並迅速復制擴散.4、靈活轉換思維視角,利用各種思維變式清除障礙,形成創新思維.
終身學習是現代人的生存之本,但目前社會上的各種培訓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你能否藉助於5W1H法的提示來幫助自己對當前所需的培訓進修加以選擇?請列出其思路.
①why自己當前為什麼要進行培訓?②what學習的目的,想學什麼,去什麼班?③who這個班是誰辦的?適合於誰?主講人與聯系人是誰?④when何時開班,上課的時間,報名時間⑤where辦班的地點,報名地點⑥how如何報名,需要什麼條件?
簡述創新思維六種方式及特徵.
答:創新思維六種方式及特徵
第一、發散思維 特徵:流暢性 變通性 獨特性
第二、收斂思維 特徵:封閉性 連續性 求實性
第三、相象思維 特徵 形象性 概括性 超越性
第四、聯想思維 特徵 連續性 形象性 概括性
第五 邏輯思維 特徵形式:就是邏輯的概念、判斷和推理
什麼是消極思維定勢,如何破除消極思維定勢?
消極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在解決新問題(或拓展新領域)時,受到原有思考問題成功的局限而處於停頓的心理狀態.
消除消極思維定勢?1、對思維障礙的清除要有清醒正確的認識.2、點擊現代文化與觀念,刪除形成思維障礙的文化支撐.3、科學建構現代信息(知識)結構,使其產生新思維新觀念,並迅速復制擴散.4、靈活轉換思維視角,利用各種思維變式清除障礙,形成創新思維.
用立體思維將AB兩點用三種辦法連起來.
地球(南極北極)、孩子(父母)、網路(人與人)、公路(城市之間)
將三件生活日用品,進行組合,組成工藝品.
掛歷紙+曲別針+木棍=窗簾
床單+繩子+頭花=壁掛
盛著水的水杯+蠟燭+鈕扣=燭台
應用二元坐標法,對以下詞進行組合,並把有意義的結果寫出來:(5種以上)
通訊 光 筆 刀 計算
對名詞、動詞、形容詞在坐標上進行組合,經過篩選,找到創新方向的方法,就是二元坐標法.應用二元坐標法,對以下詞進行組合,並把有意義的結果寫出來.
快速 門 火 電話 觀察
答:二元坐標法是要將這幾個詞兩兩相交,找到新的、合適的產品,通過兩兩相交的表格,找出有意義的結果可以是:快速門、快速電話、觀察門等.
在保留以下主體功能不變的情況下,加上其他附加物,以改善或擴大其功能,把結果填入表內.
主體
5. 寫出組合創造法中的三種主要模式,並舉例說明。
組 合 法
組合創新是很重要的創新方法。有一部分創造學研究者甚至認為,所謂創新就是人們認為不能組合在一起的東西組合到一起。日本創造學家菊池誠博士說過:「我認為搞發明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全新的發現,第二條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實進行組合。」近年來也有人曾經預言,「組合」代表著技術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組合是任意的,各種各樣的事物要素都可以進行組合。例如,不同的功能或目的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組織或系統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機構或結構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物品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技術或原理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方法或步驟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顏色、形狀、聲音或味道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狀態可以進行組合;不同領域不同性能的東西也可以進行組合;兩種事物可以進行組合。多種事物也可以進行組合。可以是簡單的聯合、結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綜合或化合等。
一、成對組合
成對組合是組合法中最基本的類型,它是將兩種不同的技術因素組合在一起的發明方法。依組合的因素不同,可分成材料組合、用品組合、機器組合、技術原理組合等多種形式。如材料組合,一般是對現有的原料不滿意或希望它能滿足某種要求,與另一種不同性能的材料組合起來,從而獲得新材料,例如諾貝爾為了使稍一震動就爆炸的液體硝化甘油做成固體易運輸的炸葯,將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混在一起;用品或機器組合常將兩個用品組合成一個用品,使之具有兩個用品的功能,使用方便,如保溫杯,帶電子表的圓珠筆,帶收音機的應急燈,有起罐頭功能的水果刀等,這種用品組合一般是以一種用品的形式和功能為主,將另一種用品巧妙地置於該用品的形體之內,使之不僅增加功能,同時又給人以新穎、華貴的感覺,機器的組合常是把完成一項工作同時需要的兩種機器或完成前後相接的兩道工序的兩台設備結合在一起,以便減少設備的數量、提高效率。它比用品組合復雜的多,如某廠用灰漿攪拌機拌灰漿時需加入麻刀,由於麻刀成團,需預先抽打疏鬆後方能加入攪拌機。為使灰漿與麻刀攪拌均勻且節省人力,他們把彈棉機的有關機構與攪拌機結合,先彈開麻刀,再用風力吹人攪拌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而技術原理組合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將金屬0 昿貣A和B按各種不同的比例混合,當達到某一比例時,其熔融點比A與B各種金屬的熔融點都低,這就是所謂低共熔結晶現象,此種現象是金屬學的人門知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焊錫便是利用鉛和錫的低共熔現象。鉛和錫的熔點分別為327℃和232℃,然而鉛和錫混合後卻生成了熔點為183℃的合金(即焊錫)等;還有的組合是以某一特定對象為主體,通過置換或插入其他技術導致發明或革新的方法,如在音響設備上加上麥克風的功能出現了卡拉OK機,彩電設備中加上錄放裝置產生了錄像機,洗衣機中插入了甩干裝置,出現了全自動漂洗與甩乾的功能等,也有人把這種組合叫做內插式組合。
以上各種成對組合,若把對象增加也能形成更多的組合創造。
二、輻射組合
輻射組合是以一種新技術或令人感興趣的技術為中心,同多方面的傳統技術結合起來,形成技術輻射,從而導致多種技術創新的發明創造方法。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把新技術或令人感興趣的技術進一步的開發應用;這也是新技術推廣的一個普遍規律。現以人造衛星這種新技術為例,看它所引起的輻射組合。如圖6-2所示,人造衛星技術成功以後,它與各種學科的輻射組合,發展了衛星電視轉播、衛星通訊轉播。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全世界的時間標准、生物進化科學,以及對月、行星、恆星等宇宙研究的各技術等。
這種輻射組合的中心點是新技術,若把這個中心點改為一項具有明顯優點,具有人們所喜愛的特徵,也可以考慮用輻射組合來開發產品。例如閃光技術,小電機等也有許多輻射組合的新產品。以家用電器為例,由於電進人家庭,由電的輻射組合,現已發展了眾多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電冰箱、全自動洗衣機、空調機、電爐、電飯堡、洗碗機、電熱毯、抽油煙機、電烤箱、電取暖器、電子游戲機、電吹風等等。此外,還有一種類似輻射組合的方法,即某事物尋求改進或創新,把此事物做為中心點,與一些與改進事物毫不相乾的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強行組合,形式上與輻射組合相似,這種組合大多數可能是無意義的、荒唐的,但往往也可以從中找到有價值的方案。可以對於這種組合有人又叫它為焦點組合法。該法實質上是焦點法和強制聯想法的結合。
三、形態分析組合
形態分析組合也稱形態分析法,是瑞典天文物理學家卜茨維基於1942年提出的,它的基本理論是:一個事物的新穎程度與相關程度成反比,事物(觀念、要素)越不相關,創造性程度越高,即易產生更新的事物。該法的做法是:將發明課題分解為若干相互獨立的基本因素,找出實現每個因素功能所要求的可能的技術手段或形態,然後加以排列組合得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篩選出最優方案。
例如,要設計一種火車站運貨的機動車,根據對此車的功能要求和現有的技術條件,可以把問題分解為驅動方式、制動方式和輪子數量三個基本因素。對每個因素列出幾種可能的形態。如,驅動方式有柴油機、蓄電池,制動方式有電磁製動、腳踏制動、手控制動,輪子數量有三輪、四輪、六輪、則組合後得到的總方案數為2×3×3=18種。然後篩選出可行方案或最佳方案。
形態分析組合的一般步驟
(1)確定發明對象:准確表述所要解決的課題,包括該課題所要達到的目的及屬於何類技術系統等。
(2)基本因素分析:即確定發明對象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因素),編制形態特徵表。確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應是相對獨立的,在數量上應以3?個為宜,數量大小,會使系統過大,使下步工作難度增加,數量大多,組合時過於繁雜很不方便。
(3)形態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態特徵的可能變數(技術手段),應充分發揮橫向思維能力,盡可能列出無論是本專業領域的還是其他專業領域的所有具有這種功能特徵的各種技術手段。在形式上,為便於分析和進行下一步的組合,往往採取列矩陣表的形式,一般表格為二維的,每個因素的每個具體形態用符號Pj表示,其中j代表因素,j代表具體形態。對較復雜的課題,也可用多維空間模式的形態矩陣。
(4)形態組合:根據對發明對象的總體功能要求,分別把各因素的各形態一一加以排列組合,以獲得所有可能的組合設想。
(5)評價選擇最合理的具體方案:選出少數較好的設想後,通過進一步具體化,最後選出最佳方案。
由於所得方案是在各種方案中選出的,因此形態分析組合的特點是具有全解系性質。
另一特點是具有形式化性質,它需要的主要不是發明者的直覺和想像,而是依靠發明者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及精通與發明課題有關的專門知識。第三個特點是該法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它不僅運用於發明創造,而且也適用於管理決策,科學研究等方面,從而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該法的發明者F·茨維基利用形態分析組合法解決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其中設計新功能噴氣發動機是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形態分析組合法達到的高峰。下面將此例介紹如下,其一般步驟為:
(1)確定發明對象:設計新功能噴氣發動機。
(2)基本因素分析:選擇了11項形態特徵:
P1——燃料來源(化學媒介體);
P2——牽引力產生方式;
P3——牽引力調節類型;
P4——牽引力調節方式,
P10——動作狀態,
P11——燃料性質。
(3)形態分析:將每一形態特徵的可能變數,用矩陣表的形式列出: P11P21——內部、外部化學媒介物;
P12P22——內源、外源牽引力;
P13P23P33——自身調節、外力調節、無調節;
P14P24——內部、外部調節;
P16P26P36P46——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的四種方式;
P17P27P37P47——發動機在無空氣的空間、空中、水中、地下四種做功的能力;
P18P28P38P48——推進運動、旋轉運動、振動運動或局部無運動;
P19P29P39 ——氣體燃料、固體燃料、液體燃料;
P110P210——連續動作或非連續動作;
P111 P211——自然燃料、引燃料。
(4)形態組合:選每種基本因素中的可能變數組合。如
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 P110P111
共有方案數
N=2×2×3×2×2×4×4×4×3×2×2=36864
(5)評價選擇最合理的具體方案:在36864種方案中評價篩選,最後選定的最佳解決方案是組合而成。
6. 什麼是組合發明法
橡皮和鉛筆是兩項不同的技術成果。一位貧窮的畫家威廉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把橡皮包在鉛筆頭上的鉛筆。他獲得了專利。他把這個專利和專利權賣給了拉巴地布鉛筆公司,使該公司每年僅專利費一項收入達50萬美元。有一家音樂工業公司的技術員豪斯菲爾德,把超聲檢查儀與計算機圖像識別兩項技術組合起來,發明了能夠進行人體內探測的CT掃描儀器,因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這項發明技法叫組合法。它是在創造發明中,把多種技術成果綜合在一起,構思出新穎的設計和獨特的功能的方法。
組合法是詳細構思設想的有效途徑。有人對1900年以來的480項重大成果進行了分析,發現從1950年以後,組合型的成果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突破型發明的數量,成為佔主導地位的技術。組合型的技術發明使技術更加完善、成熟。組合法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有了某個創造性設想,或者謀求某種特殊功能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原理的組合、內插式組合、輻集式組合等三種形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發明設計。
7. 為什麼說組合發明是當今發明創造使用最多的方法
組合創造法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學說、技術或產品的一部分進版行適當的疊加和組合,權以形成新學說、新技術或新產品的發明創造方法。組合的思維基礎是聯想思維。在發明創造領域,組合原理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在大學生的發明創造活動中,組合原理屬於應用最多、效果最好的發明創造原理之一。
8. 什麼是組合型創新技法
組合型創新技法是指利用 創新思維 將已知的若幹事物合並成一個新的 事物,使其在性能和服務功能等方面發生變化,以產生出新的價值。 以 產品創新 為例,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析比較, 得到有創新性的新的技術產物的過程,包括功能組合 、材料組合、原理組合等。
9. 組合:一種重要的創造性思維方法是什麼意思
所謂組合,是把現實中分立的因素有機地加以排列和組合,以形成一種新事物或產生一種新結果。作為一種技法,組合在創造性思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認為,「組合作用似乎是創造性思維的本質特徵」。日本創造學家高橋浩指出:「創造的原理,最終是信息的截斷和再組合。把集中起來的信息分散開,以新的觀點再將其組合起來,就會產生新的事物或方法。」
美國窮畫家海曼變成百萬富翁就得益於組合方法。海曼經常用小鉛筆和小橡皮畫素描,往往畫了擦,擦了又畫。在畫的時候,他經常把橡皮條弄丟了。貧苦的海曼為了不讓橡皮條輕易地丟失,就開始想辦法,他把橡皮條切得很小,用鐵皮把它固定在鉛筆頂端,稍加工一下,就變成了現在任何一個文具店都可以買到的那種附有小小橡皮頭的鉛筆。海曼因此而獲得了專利權,後來成了富翁。
美國《讀者文摘》創刊也是運用組合方法的一個例子。一戰後,沃利斯頭腦中產生了一個將各個雜志中最優秀文章的精華匯集在一本期刊里的想法,創刊後深受讀者歡迎。目前這種薈萃形式的文摘報刊在世界各國愈來愈多。
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田忌賽馬」也是運用組合方法的一個生動事例。
以上是運用組合方法的比較典型的例子,類似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帶帽子的羽絨滑雪衫,就是帽子和衣服的組合;被稱為「傻瓜」的照相機,則由閃光燈加上電眼調節器,再加上照相機而組成;收音機加上錄音機,便成了收錄兩用機,幾種金屬組合在一起便變成性能不問的合金,把不同學科組合起來形成交叉學科(如物理化學、技術美學、科學哲學等);把幾種思想觀點有機組合往往產生一種新的思想和學說;我國目前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也無非是對原有資金、技術、設備和人力的重新組合而已……
生命感悟:組合是一種應用是很廣泛的創造技法。
10. 組合創新原理包含哪些組合創新方法
能否將不同材料、元件、產品組合起來?能否將
不同學科、原理綜合在一起?能否將不同的設想、
方案組合起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