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塑性沙子發明專利

塑性沙子發明專利

發布時間:2021-08-29 04:39:19

⑴ 取得1300多頂發明專利被稱為發明大王是

中松義郎被稱為「世界上發明最多的人」。他擁有3000多項發明專利,比美國內「發明大王」容愛迪生還多。生於1929年的中松義郎,從小就顯示出發明的天賦。他5歲時,發明了「自動離心重力調整器」,用於自動駕駛儀,並申請了專利。這是他的第一項發明,其發明家的生涯由此開始。中松上學後,為了不耽誤自己的正常學習,他總是在晚上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在節假日搗鼓發明。當他的同齡人還在玩沙子時,他已經在閱讀大學課本、在科技的世界裡遨遊了。7歲時,他發明了「折疊式登陸器」,此後又因學習成績優秀而連跳兩級。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工程系後,中松的發明熱情便一發不可收拾。迄今,他已擁有3200多項發明專利,並因此贏得了種種榮譽。他曾獲得50次「世界發明獎」,還被美國國家科學院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五名科學家」之一,與阿基米德、居里夫人等人齊名。值得一提的是,中松義郎還擁有工程學、法學、科學和醫學等四個博士學位,被世界數十所大學聘為名譽研究員。在他的頭頂上,籠罩著一個個光彩奪目的光環。

⑵ 沙子如何變硅

~~~~~~~~~~~~~~~~~~
簡單的說是這樣的:
沙子主要成分是SiO2
工業上用CO冶煉生成CO2和粗Si
提純的大致方法是熔煉 事實上粗硅提純的許多高效方法的詳細內容是工業機密 或者申請了專利

下面是計算機中Si的詳細內容

作為計算機的核心組件,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處理器)在用戶的心中一直是十分神秘的:在多數用戶的心目中,它都只是一個名詞縮寫,他們甚至連它的全寫都拚不出來;在一些硬體高手的眼裡,CPU也至多是一塊十餘平方厘米,有很多腳的塊塊兒,而CPU的核心部分甚至只有不到一平方厘米大。他們知道這塊不到一平方厘米大的玩意兒是用多少微米工藝製成的,知道它集成了幾億幾千萬晶體管,但鮮有了解CPU的製造流程者。今天,就讓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CPU是怎樣練成的。

基本材料

多數人都知道,現代的CPU是使用硅材料製成的。硅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從化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它處於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區與非金屬元素區的交界處,所以具有半導體的性質,適合於製造各種微小的晶體管,是目前最適宜於製造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材料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沙灘上的沙子的主要成分也是硅(二氧化硅),而生產CPU所使用的硅材料,實際上就是從沙子裡面提取出來的。當然,CPU的製造過程中還要使用到一些其它的材料,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會看到Intel或者AMD只是把成噸的沙子拉往他們的製造廠。同時,製造CPU對硅材料的純度要求極高,雖然來源於廉價的沙子,但是由於材料提純工藝的復雜,我們還是無法將一百克高純硅和一噸沙子的價格相提並論。

製造CPU的另一種基本材料是金屬。金屬被用於製造CPU內部連接各個元件的電路。鋁是常用的金屬材料之一,因為它廉價,而且性能不差。而現今主流的CPU大都使用了銅來代替鋁,因為鋁的電遷移性太大,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飛速發展的CPU製造工藝的需要。所謂電遷移,是指金屬的個別原子在特定條件下(例如高電壓)從原有的地方遷出。

很顯然,如果不斷有原子從連接元件的金屬微電路上遷出,電路很快就會變得千瘡百孔,直到斷路。這也就是為什麼超頻者嘗試對Northwood Pentium 4的電壓進行大幅度提升時,這塊悲命的CPU經常在「突發性Northwood死亡綜合症(Sudden Northwood Death Syndrome,SNDS)」中休克甚至犧牲的原因。SNDS使得Intel第一次將銅互連(Copper Interconnect)技術應用到CPU的生產工藝中。銅互連技術能夠明顯的減少電遷移現象,同時還能比鋁工藝製造的電路更小,這也是在納米級製造工藝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

不僅僅如此,銅比鋁的電阻還要小得多。種種優勢讓銅互連工藝迅速取代了鋁的位置,成為CPU製造的主流之選。除了硅和一定的金屬材料之外,還有很多復雜的化學材料也參加了CPU的製造工作。

准備工作

解決製造CPU的材料的問題之後,我們開始進入准備工作。在准備工作的過程中,一些原料將要被加工,以便使其電氣性能達到製造CPU的要求。其一就是硅。首先,它將被通過化學的方法提純,純到幾乎沒有任何雜質。同時它還得被轉化成硅晶體,從本質上和海灘上的沙子劃清界限。

在這個過程中,原材料硅將被熔化,並放進一個巨大的石英熔爐。這時向熔爐里放入一顆晶種,以便硅晶體圍著這顆晶種生長,直到形成一個幾近完美的單晶硅。如果你在高中時把硫酸銅結晶實驗做的很好,或者看到過單晶冰糖是怎麼製造的,相信這個過程不難理解。同時你需要理解的是,很多固體物質都具有晶體結構,例如食鹽。CPU製造過程中的硅也是這樣。小心而緩慢的攪拌硅的熔漿,硅晶體包圍著晶種向同一個方向生長。最終,一塊硅錠產生了。

現在的硅錠的直徑大都是200毫米,而CPU廠商正在准備製造300毫米直徑的硅錠。在確保質量不變的前提下製造更大的硅錠難度顯然更大,但CPU廠商的投資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建造一個生產300毫米直徑硅錠的製造廠大約需要35億美元,Intel將用其產出的硅材料製造更加復雜的CPU。而建造一個相似的生產200毫米直徑硅錠的製造廠只要15億美元。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Intel顯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花兩倍多的錢建造這樣一個製造廠似乎很劃不來,但從下文可以看出,這個投資是值得的。硅錠的製造方法還有很多,上面介紹的只是其中一種,叫做CZ製造法。

硅錠造出來了,並被整型成一個完美的圓柱體,接下來將被切割成片狀,稱為晶圓。晶圓才被真正用於CPU的製造。一般來說,晶圓切得越薄,相同量的硅材料能夠製造的CPU成品就越多。接下來晶圓將被磨光,並被檢查是否有變形或者其它問題。在這里,質量檢查直接決定著CPU的最終良品率,是極為重要的。

⑶ 這個又像橡皮泥又像沙子的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既鬆散又能成型呢

太空沙:太空沙又名太空泥是一種用水,微球發泡粉,和pva做的膠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膠泥。水佔大部分成分。主要用在兒童diy教學,開發兒童智力,提高兒童動手能力,無毒無味,手感細膩,保存時間長,且不易變形,塑性好。彈性好。久置會變干,變硬。顏色各不相同,可以有常用12色,還有24色 和36色。

⑷ 為什麼研製出來的沙子粘合劑沒有大面積應用

大家在之前可能並沒有聽說過問題中所提到的“沙子粘合劑”這種物質,其實在這之前小編也並沒有聽說過沙子粘合劑這個名字和功能都很特別的物品。在我們的認知中,認為沙子便是建築工地中所使用到的、小時候玩泥巴時所玩的黃色的沙礫狀物體。但其實,沙子的類型也有很多種,它們的作用、地區分布也很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片面的看待事物。題目中的沙子粘合劑也並不是毫無用處的物品,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沙子粘合劑的作用究竟是什麼。

雖然依靠現在的技術沙子粘合劑還無法得到大規模的使用,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消逝和技術的發展,這種沙子粘合劑還是會很快得到廣泛的使用和利用的,這種技術是保護環境的好方法。讓我們得到了很快的利用,是很好的一項技術,值得我們發展。

⑸ 翻砂鑄造的時候怎麼讓沙子表面更加光滑讓鑄造出來的銅件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化學粘結砂蓬勃發展的今天,粘土濕型砂仍是最重要的造型材料,其適用范圍之廣,耗用量之大,是任何其他造型材料都不能與之比擬的。據報道,美國鋼鐵鑄件中,用粘土濕型砂製造的佔80%以上;日本鋼鐵鑄件中,用粘土濕型砂製造的佔73%以上。 適應造型條件的能力極強,也是粘土濕型砂的一大特點。1890年震壓式造型機問世,長期用於手工造型條件的粘土濕型砂,用於機器造型極為成功,並為此後造型作業的機械化、自動化奠定了基礎。近代的高壓造型、射壓造型、氣沖造型、靜壓造型及無震擊真空加壓造型等新工藝,也都是以使用粘土濕型砂為前提的。 各種新工藝的實施,使粘土濕型砂在鑄造生產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也使粘土濕型砂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促使我們對粘土濕型砂的研究不斷加強、認識不斷深化。 現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速發展,各產業部門對鑄件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對鑄件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的鑄造廠,造型設備的生產率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果不能使型砂的性能充分適應具體生產條件,或不能有效的控制其穩定、一致,則不用多久就可能將鑄造廠埋葬於廢品之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採用粘土濕型砂的鑄造廠,一般都適合其具體條件的砂處理系統,其中包括:舊砂的處理、新砂及輔助材料的加入、型砂的混制和型砂性能的監控。 粘土濕砂系統中,有許多不斷改變的因素。如某一種或幾種關鍵性能不能保持在控制范圍之內,生產中就可能出現問題。一個有效的砂處理系統,應能監控型砂的性能,如有問題,應能及時加以改正。 由於各鑄造廠砂處理系統安排不同,選用的設備也不一樣,要想擬定一套通用的控制辦法是做不到的。這里,打算提出一些目前已被廣泛認同的控制要點。各鑄造廠認真地理解了這些要點之後,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條件確定可行的控制辦法。而且,還要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廠的實際能力(包括人員和資金)不斷改進對型砂系統的控制 。
計算比較: 型砂的比熱大致是:9.22×102J/kg·℃, 水的比熱是:4.19×103J/kg·℃, 水的蒸發熱是:2.26×106J/kg, 1噸砂中加20℃的水10kg(加水1%),使其溫度升到50℃,所能帶走的熱量為4.19×103 ×10×30,即12.57×105J。 1噸砂溫度降低1℃,需散熱9.22×102×1000 J,即9.22×105 J。 所以,在舊砂中加水1%,只能使溫度降低24.5℃。 使1噸砂中的水分蒸發1%(10kg),能帶走的熱量為2.26×107J,卻可使砂溫降低24.5℃。 以上的分析表明:簡單地向皮帶機上加水或向砂堆灑水,冷卻效果是很差的。即使加水後向砂表面吹風,也不能有多大的改善。加水後,要使水在型砂中分散均勻,然後向鬆散的砂吹風,使水分迅速蒸發,同時將蒸汽排除。 目前,型砂冷卻裝置的品種、規格很多,主要有冷卻滾筒、雙盤冷卻器和冷卻沸騰床等,都是利用水分蒸發冷卻型沙。其中,冷卻沸騰床效果較好。
2.舊砂的水分控制 幾乎所有的鑄造廠都檢查和控制混成砂的水分,但是,對於嚴格控制舊砂水分的重要性,很多鑄造廠的領導和技術人員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進入混砂的舊砂水分太低,對混砂質量的影響可能並不亞於砂溫過高。 試驗研究和經驗都已證明,加水潤濕干膨潤土比潤滑濕膨潤土難得多。型砂中的膨潤土和水,並非簡單的混在一起就行,要對其加搓揉,使之成為可塑狀態。這就像用陶土和水制陶器一樣,將水和土和一和,是鬆散的,沒有粘接能力;經過搓揉和摔打,使每粒土都充分吸收了水分,就成為塑性狀態,才可以成形,製成陶器毛坯。 鑄型澆注以後,由於熱金屬的影響,很多砂粒表面上的土-水粘結膜都脫水乾燥了,加水使其吸水恢復塑性是很不容易的。舊砂的水分較低,在混砂機中加水混碾使之達到要求性能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由於生產中混砂的時間是有限的,舊砂的水分越低,混成砂的綜合質量就越差。目前,各國鑄造工作者已有了這樣一種共識:進入混砂機的舊砂,水分只能比混成砂略低一點。 較好的做法是:在舊砂冷卻過程中充分加水冷卻後所含的水分略低於混成砂。這樣,從砂冷卻到進入混砂機還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水可以充分潤濕舊砂砂粒表面上的膨潤土。 更好的做法是:在系統中設混砂機對舊砂進行預混,冷卻後的舊砂在預混混砂機中加水進行預混,以改善舊砂中膨潤土和水的混合狀態。國外,有的鑄造廠預混時,將需補加的新砂、膨潤土、煤粉等附加料全部加入。天津的新偉祥鑄造公司,用德國製造的EiRich混砂機預混。經過預混的舊砂,進入混砂機後加水量很少,只是略微調整。型砂中的膨潤土和水在混砂機進一步得到調制,型砂的性能就更為穩定一致。
3.舊砂的粒度 對於用粘土濕型砂製造的鑄鐵件,型砂的粒度以細一些為好。由於混砂時舊砂用量一般都在90%以上,決定型砂粒度的因素主要是舊砂。新砂加入量很少,不可能靠加入新砂來改變型砂的粒度。所以,應該經常檢測舊砂的粒度。 檢測粒度時,取樣後先清洗除去泥分(可用測定含泥量時剩下的砂樣),烘乾後篩分。 對粒度有以下兩點要求。 (1)140目篩上的砂粒應在10-15%之間。保持較多的細砂,可以減輕鑄件表面粘砂。而且,會增加砂粒之間粘結橋的數量,從而降低型砂的脆性,避免沖砂缺陷。此外,這對提高型砂的溫強度、干強度和水分遷移後增濕層強度都有好處。 (2)200目篩、270目篩和底盤上細砂的總和應盡量地少。這樣的細砂對改善鑄件表面質量的作用不大,卻會使混成砂的水分較高,而且會使型砂的透氣性降低。細砂的總和一般應少於4%。 4.吸水細粉的含量 吸水細粉中主要是死粘土,還包括焦化了的煤粉細粒和其他細粉。 吸水細粉的含量並非越低越好,最好將其控制在2-5%之間。 吸水細粉,混砂時會和膨潤土爭奪水分,使混成砂達到可緊實性目標值所需的水分增高。但是,據目前大家的認識,吸水細粉的吸水能力比膨潤土強,而保持水分的能力卻低於膨潤土。因此,在型砂中加水量略有不當時,吸水細粉對型砂性能有一定的微調和穩定作用。水分高時,細粉首先吸水,膨潤土所吸收水可較穩定一致;混成砂在輸送過程中水分蒸發時,吸水細粉所吸的水先蒸發,粘結砂粒的粘土膏中的水分較為穩定,型砂的性能也就較小波動。 吸水細粉含量太高也不好,會使型砂的水分較高,易於導致鑄件上產生針孔、表面粗糙和砂孔的缺陷。 吸水細粉含量太低,則型砂的性能(尤其是可緊實性)不易穩定。 望採納 謝謝

⑹ 無塑性砂什麼意思

路基用土依據土的顆粒組成特徵、塑性指標和有機質存在的情況,將土分為巨粒土、粗粒土、細粒土和特殊土四大類,並細分為12種,各類土組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質,在選擇其作為路基填築材料以及修築穩定土路面結構層時,應分別採取不同的工程技術措施。

⑺ 賣沙子 水泥 鋼筋等建築材料賺不賺錢

媽逼.三樓的白痴..讓我拉半天..這種人該殺...
兄弟.告訴你.這些行業的利潤並不高..我是做土建的.這么和你說吧.好比方說一個工程水泥的總需求量是1W噸...325每噸出廠價算290運費看遠和近.加運費一般是330-350之間..這並不是你的利潤.如果你的水泥賣出廠價加運費.你的利潤為零...好比方說水泥這塊廠家給你的返利是一噸四塊..從工程分包水泥這塊協議給你簽的是每噸給你賺個3塊.那麼1W噸水泥你可以賺7W...不包括墊資..好比方說你墊資是20W現在以一分的利息算..你20W光利息就得多少.自己算..7W減利息.自己算...不包括自己的投入的大量精力...這塊並不好做.關鍵是把產量做大...上邊兩項.如果自己有砂石料場.絕對是賺錢.如果是拉別人的料..你也就賺點運費..利潤空間不大.且建築這塊都需要墊資.投入較大..三思.....鋼材么.更多了.現在鋼筋都到5000每噸了....想想吧..四五十W是墊進去算小的.

⑻ 1立方混凝土要用多少水泥,沙子和石子,比例為2:3:5

1立方混凝土要約用480公斤水泥,720公斤沙子和1200公斤石子。

1立方米混凝土的質量約2400公斤。1立方米混凝土按2400公斤計算:

水泥質量=2400×2÷(2+3+5)=480(公斤);

砂子質量=2400×3÷(2+3+5)=720(公斤);

石子質量=2400×5÷(2+3+5)=1200(公斤)。

(8)塑性沙子發明專利擴展閱讀: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為主要膠凝材料,與水、砂、石子,必要時摻入化學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攪拌、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劃分為兩個階段與狀態:凝結硬化前的塑性狀態,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後的堅硬狀態,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混凝土強度等級是以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劃分,中國普通混凝土強度等級劃分為14級: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混凝土的優點缺點:

1、優點:原材料豐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強度;耐久性好;可用鋼筋增強。

2、缺點:自重大;脆性材料。

按膠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石膏混凝土;

瀝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應用較多);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表觀密度分:

特重混凝土(>2500kg/m³);

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³);

輕混凝土(600<<1900kg/m³)。

按用途分:結構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種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於施工。水泥漿硬化後,則將骨料膠結成一個堅實的整體。

⑼ 沙土和砂性土的區別

1、定義

沙土指由大量的沙和少量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泛指含沙量很大的土。

砂性土指的是含砂土粒較多且具有一定粘性的土。壓實後水穩性好,強度較高,毛細作用小。

沙土:

2、特點

沙土:土壤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種時需要改良。不太適宜某些植物生長。

砂性土:顆粒間無粘聚力,性質鬆散,主要由0.075~2毫米的顆粒所組成無塑性的土。不具粘著性和塑性,但透水性極強。砂性土層是良好的含水層。作建築地基時易壓密,沉降量小,但在水頭及動荷載作用下,粉砂可能發生管涌及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質現象。

3、組成

沙土:由大量的沙和少量的黏土混合而成,有機質含量少,土質瘠薄,水分不足,漏水、漏肥,但耕性好,熱潮,通透性強。

砂性土: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雲母。砂性土由暴露於地表的各類岩石經物理風化破碎、再經機械搬運、磨蝕、分選、堆積而成。純砂,如石英砂,還必須經促使不穩定礦物化學分解的作用才能形成。純砂是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沙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砂性土

閱讀全文

與塑性沙子發明專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