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類在什麼時候進入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即19世紀六七十年代
❷ 誰最先發明了發電機
西門子
「西門子之父」維爾納?西門子1816年出生在漢諾威附近的倫特。他很小就對科學和工程發生了興趣,但由於家庭經濟拮據,為了能有機會接受技術培訓,他進了普魯士軍隊,當了一名炮兵軍官。在軍隊服役期間,他發明了電鍍金銀方法,並在英國申請了專利,這項專利的出售使西門子在此後幾年的時間里有充足的收入能夠進行自己的科學研究。1846年,他製作了一個指針式電報機,從此興趣轉向電報事業——就是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使他名垂青史。1847年,西門子發明用馬來樹膠製成了無縫絕緣導線。也就在這一年,西門子公司的前身――西門子-哈爾斯克電報機製造公司在柏林成立。 西門子具有將他的夢想變為現實的智慧和能力。就是這家成立時僅3人的小作坊,鋪建了柏林到法蘭克福之間長達500公里的通訊線路,並被俄國政府指定為「沙皇俄國電報系統建造與維修承包商」,向英國和奧地利提供電報系統,修建了一條11000公里的連接倫敦和加爾各達的印歐電報線。1866年,他完成了一生中最大的成就:發明了發電機,這一發明標志著電氣工程時代的到來。西門子因而成為電氣工程的同義詞,甚至德文「Elektrotechnik」(電氣)一詞就是由他創造的。1888年,西門子被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授予普魯士貴族稱號。直到現在,德國科技成就最高榮譽獎都以維爾納?馮?西門子命名。 西門子不單是一個發明家,而且還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隨著海外的分公司紛紛成立,很快地,他在柏林舍內貝爾格爾大街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個跨國公司。當他1892年在夏洛滕堡去世時,他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西門子帝國。其中的一半員工都在海外生活和工作。
❸ 找一部老片 好像是美國的 內容是關於時間加速的 內容好像是發明了一種能使時間加速的葯水什麼的
可能是2001年英國科幻電影《無限世界》。
劇情簡介:
在倫敦的一個夜晚,自稱報紙記者的麥格利來到傳奇科學家威爾士的家,欲向他了解神經生理學家季伯尼教授的生前事跡。早在半個世紀前,威爾士在倫敦的皇家學院遇見簡·羅賓斯,而簡立即捕獲了威爾士的心。兩人參加季伯尼教授的講座,期間季伯尼用一個最新的電鍍電流聲譜儀做實驗時發生「爆炸」,聲譜儀突然完整消失了,其他東西卻毫發無傷。
威爾士提出此並非物理現象,得到簡和季伯尼的支持。他們發現馬克一直在研究刺激神經系統有關實驗,並研究出一種加速劑,由人用快得看不見的移動而引起「隱形」。威爾士和季伯尼試用試劑,才在靜止的世界找到就要老死馬克。一個電路維修工伯朗尼在地下室維修設備,適逢雷雨天被閃電擊中,結果陰差陽錯回到了一周之前。他憑手裡殘存的一張一周後的報紙,賭馬賺了大錢。
❹ 拉鏈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賈德森
拉鏈的出現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當時,在歐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們企圖通過帶、鉤和環的辦法取代鈕扣和蝴蝶結,於是開始進行研製拉鏈的試驗。
1893年,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這項裝置的出現,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鈕扣鉤造成了影響。但這一發明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使人難堪。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進了這種粗糙的鎖緊裝置,使其變成了一種可靠的商品。他採用的辦法是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這種拉鏈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能與挨著而相對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匹配。這種拉鏈很牢固,只有滑動器滑動使齒張開時才能拉開。
拉鏈最先用於軍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首次訂購了大批的拉鏈給士兵做服裝。但拉鏈在民間的推廣則比較晚,直到1930年才被婦女們接受,用來代替服裝的鈕扣。
拉鏈是在1926年獲得現在的名稱的。據報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說家,在推廣一種拉鏈樣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會上說:「一拉,它就開了!再一拉,它就關了!」十分簡明地說明了拉鏈的特點。拉鏈這個詞是這樣來的。
❺ 電鍍工藝出現的時間
什麼意思?具體的電鍍工藝如:瓦特鍍鎳出現的時間很長,而珍珠鎳出現的時間較短!
1800年出現的電鍍銀文獻,是世界上最早的電鍍文獻,1840年出現第一個電鍍專利,並用於工業生產,這是電鍍工業的開始。
❻ 諾貝爾一生發明了幾個發明
諾貝爾,一個致力於發明和事業的人,往往忽略了自己。他全心投注於事業上,但也常極有興趣去關心文學和勞動問題。曾寫詩和小說,是個文藝氣息濃厚的人! 他自稱是和平主義者,主要的工作卻是發明火葯,火葯的發明卻又使戰爭的損害更劇烈。可見他內心的矛盾與痛苦。他最後捐出了所有的遺產,做為諾貝爾獎的基金,不可否認的,他對於這個社會有著莫不的貢獻。
他的遺產大約是三千三百萬克倫,而從1901年開始,遺產所孳生的利息,便被當作「諾貝爾獎」的基金。
頒獎儀式每年於諾貝爾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
世界上,像這樣的獎還有很多,但是,唯有諾貝爾獎才代表世界最高的榮譽,得獎人也才算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譽。
諾貝爾獎是按照諾貝爾最後的遺囑訂定的,分成下列的五項:
(1)物理獎: 由瑞典科學研究院決定,對於物理方面有重要發明和發現的人。
(2)化學獎: 由瑞典科學研究院決定,在化學有重要發現和改良的人。
(3)醫學獎: 由斯德哥爾摩的加羅林學會決定,在生理學或醫學上,有重要發現的人。
(4)文學獎: 由斯德哥爾摩學術院決定,對文學思想有啟發引導作用的人。
(5)和平獎: 由挪威議會組成的五人委員會決定。為促進國際的友好關系,且為和平會議的設立和普及竭盡心力,在軍備的廢除和縮減上有重要貢獻的人。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❼ 請問誰是導電油墨最先發明者以及最先發明時間,謝謝。
導電油墨(electrically conctive printing ink),用導電材料(金、銀、銅和碳)分散在連結料中製成的糊狀油墨,俗稱糊劑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導電性質,可作為印刷導電點或導電線路之用。金系導電墨、銀系導電墨、銅系導電墨、碳系導電墨等已達到實用化,用於印刷電路、電極、電鍍底層、鍵盤接點、印製電阻等材料。
類型
編輯
金粉化學性質穩定、導電性能好,但價格昂貴,用途僅局限於厚膜集成電路。
銀系導電墨。大量用於薄膜開關的導電印刷。當承印材料為聚酯時,可將銀粉分散到聚酯樹脂連結料中,即可做成糊狀導電油墨。當油墨膜乾燥不良時,電阻值會增加,最好用遠紅外乾燥機在120~130℃下烘乾。
銅比銀價廉,但存在易氧化的缺點。現在多使用經過防氧化處理的銅粉,使用這種油墨印刷的電路不易被氧化,但缺點是一經高溫處理,就會失去防氧化效果。
碳系導電墨。碳系導電油墨中使用的填料有導電槽黑、乙炔黑、爐法炭黑和石墨等,電阻位隨種類而變化。多用於薄膜片開關和印製電阻,前者大都在聚酯基材上印刷,因此它和銀系導電油墨相同,是以聚酯樹脂為連結料的油墨。
RFID天線印刷
編輯
隨著RFID技術應用的快速普及,一些大型油墨製造商也適時推出新型的導電油墨,進一步推動了RFID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推動RFID市場逐步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導電油墨的成功開發。
導電油墨是由金屬導電微粒(銀、銅、碳,通常為銀)分散在連結料中形成的一種導電性復合材料,印刷到承印物上之後,起到導線、天線和電阻的作用。該油墨印刷在柔性或硬質材料(紙張、PVC、PE等)上可製成印刷電路。導電油墨乾燥後,由於導電粒子間的距離變小,自由電子沿外加電場方向移動形成電流,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可接收RFID專用的無線射頻信號。對於印刷RFID標簽內置天線而言,一個好的導電油墨配方,要求具有良好的印刷適性,印刷後的墨層具有附著力強、電阻率低、固化溫度低、導電性能穩定等特點。
根據NanoMarkets市場調查公司的分析,導電油墨市場將發展成為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到2015年,導電油墨市場總值將會是目前的3倍,達到24億美元。由於市場發展潛力誘人,油墨製造商蜂擁而至,紛紛開始涉足導電油墨業務,希望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
沒有導電油墨的發展,就沒有印刷技術在RFID標簽製造中的應用。雖然RFID市場一直保持增長,但長期以來一直期望的大幅增長還要依賴於RFID標簽生產成本的降低及其在普通商品上的大規模應用。印刷導電油墨將是降低RFID標簽生產成本的理想解決方案。目前來看,用於RFID天線印刷的導電油墨在整個導電油墨市場僅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但業內人士認為,未來10年,印刷RFID天線所用的導電油墨在整個導電油墨市場中的份額將保持快速增長,同時,導電油墨在整個油墨市場中所佔的份額也將大幅提升。
RFID技術目前比較成功的應用領域是智能卡,它採用HF RFID技術,最突出的特點是識讀距離比較短,成本較低,可靠性較高,比較適合用於IC公交卡和銀行卡等。同時,各行各業對遠距離識讀系統的需求也非常強勁,從而促進了UHF RFID技術的應用。而且,UHF RFID標簽在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可以代替傳統條形碼,用於產品的跟蹤和識別。但是,UHF RFID標簽及相關系統要想獲得大規模的商業應用,就必須要克服標簽生產成本較高這個最大的阻礙。一直以來,蝕刻是製作RFID天線最常用的方法,蝕刻RFID天線必須要經過乾式蝕刻和濕式蝕刻兩種工藝,降低生產成本的難度比較大。同時,蝕刻RFID天線還需要經過化學處理工藝,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液,所以蝕刻RFID天線被認為是一種非常不環保的工藝。
導電油墨被認為是能贏得全球普遍認同的唯一技術。導電油墨印刷RFID天線的方法只需要經過干法工藝,不會像蝕刻工藝那樣產生大量廢液,被認為是一種更環保、更高效的工藝。此外,用導電油墨印刷RFID天線可以實現大批量生產,且廢品率比較低,天線性能穩定,也能使RFID標簽的總體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可以說,用導電油墨印刷RFID天線將是製作HF RFID和UHF RFID天線的首選工藝。
另外,採用網印導電油墨工藝也能降低RFID標簽的生產成本,原因之一是引進印刷設備的投資比引進銅蝕刻設備要便宜得多。此外,由於印刷過程中無須為滿足環保要求而追加額外的投資,故而生產成本及設備維護成本比銅蝕刻方法也要低,從而也減少了RFID標簽的成本。
1、導電油墨的組成
2、導電油墨的分類和用途見參考
應用
編輯
導電性油墨是指印刷於導電承印物上,使之具有傳導電流和排除積累靜電荷能力的油墨,一般是印在塑料、玻璃、陶瓷或紙板等非導電承印物上。印刷方法很廣,如絲網印刷、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平板印刷等均可採用。可根據膜厚的要求而選用不同的印刷方法、膜厚不同則電阻、阻焊性及耐摩擦性等亦各異。這種油墨有厚膜色漿和樹脂型兩種。前者是以玻璃料為黏合劑的高溫燒成型,後者是以合成樹脂為黏合劑的低溫乾燥或輻射(UV、EB)固化型的絲網油墨。
導電油墨由導電性填料、黏合劑、溶劑及添加劑組成。導電性填料使用導電性最好的銀粉和銅粉,有時也用金粉、石墨、炭黑(現已有專門的導電炭黑)、碳素纖維、鎳粉等。用作黏合劑的合成樹脂有環氧樹脂、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聚氨酯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酚醛樹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樹脂等。容積是溶解這些樹脂的絲網油墨用的中沸點(120-230℃)溶點。另外,根據需要加入分散劑、滑爽劑、偶聯劑等添加劑。導電性油墨要求的特性有:導電性(抗靜電性)、附著力、印刷適性和耐溶劑性等。
厚膜色漿用於IC集成電路、電容器、電極等,樹脂型油墨用於印刷電路、膜片開關、防靜電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