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籃球在幾幾年發明

籃球在幾幾年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28 17:07:04

❶ 籃球發明於多少年

籃球是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的。
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委託奈史密斯設計一項室內集體游戲。奈史密斯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籃筐別釘在健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籃筐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約10碼),用橄欖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經過奈史密斯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❷ 籃球的創始人是誰他是幾幾年幾幾月幾幾天發明的籃球然後為什麼要發明

籃球,於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
因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後就留在籃子里,人必須登上專設的梯子才能將球從籃筐里取出。

❸ 請問,誰知道籃球是誰發明的哪年在哪裡

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他是美國春田市國際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他在體育教學田徑訓練中,發現學生對跑步專的項練習,操練不認真,之次訓斥學生,也無濟於事,這是什麼原因? 課余時間,他找學生座談,尋找其根源。學生反映,這些專項訓練支作,做起來估燥無味,鍛煉身體又不全面。學生的意見,對奈史密斯啟發很大,為了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他決心創造出一種既能鍛煉學生的奔跑能力,又能鍛煉彈跳力,並且活動起來不單調,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新的體育運動項目。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他終於想出來的。 他請皮匠做了一個同現在足球大小的皮球,在操場上劃了一個長方形場地,場地的兩端各栽一根木柱,離地面約三米左右高的兩根木柱上各釘了一個竹籃子。 准備工作做好後,奈史密斯在1891年的一次體育課上作了第一次籃球比賽的試驗,他把十八名學生分成兩隊,分別站在球場兩端。裁判鳴笛後,把製作好的皮球拋進球場中間,雙方隊員就同時跑進場里搶球,通過互相傳遞,把球投進釘在柱子上的籃子里,球投進後,站在旁邊的裁判立即搭好梯子爬上去把球取下,然後繼續比賽。學生興趣很濃,下課了,不少學生還要求多玩一會兒。休息時間,大家紛紛議論,都說,這項體育運動,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全面發 ,又是一項非常有趣味的新的體育運動項目。奈史密斯當時組織學生的籃球比賽,無固定規則和人數限制,後來,他制訂了十三條籃球比賽規則。規定為每隊五人。1892年1月20日,在春田市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籃球比賽。很快,這項體育運動就在美國各地流行起來了。以後,慢慢流傳到世界各國。 男子籃球於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同年成立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並開始每四年修改和補充統一的規則。女子籃球於1976年第二十一屆奧運會被列為比賽項目。除奧運會舉行籃球賽外,國際間重要比賽尚有每四年舉行一次的世界籃球錦標賽,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各大洲籃球錦標賽。1895年由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一說1898年傳入中國),1913年華北體育聯合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回答者:ss3721 - 大魔法師 八級 10-31 14:23 -------------------------------------------------------------------------------- 籃球發明人 Naismith是加拿大瑞人,先在麥克吉爾大學攻讀牧師學准備作牧師,但讀了三年卻發現根本不適合,他的興趣是體育,但是麥克吉爾大學並沒有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畢業,然後到了美國麻省的春田學院,謀得一個體育指導員的職位。由於春田學院是神職人員訓練所,所以學員都是年輕力狀的小夥子,剛出校門的Naismith和她們處的不錯。 麻省的冬天在十一月就開始下雪,室外運動不得不停止,但當時的室內運動只有體操語器械操,學員們的無聊而無精打采。 有一天,春田大學體育系主任高立克博士找Naismith問說:學員們是因為沒有是當的運動才如此無精打采,所以你去動點腦筋,想一種能引起同學活動興趣的室內團體運動,讓大家快活起來。於是他想起小時後曾玩過伊種叫"趕鴨子上架"兩夥人用一個卵石,看誰能把卵石先丟進一個凹洞就算贏,他以足球代替卵石,並從市場工人裝梨子的動作中啟發靈感。於是以梨桶釘在室內運動場兩端,二樓凸出懸空的走廊外緣,由於懸廊有十呎高,因此決定梨桶就釘在十呎高的地方。再以美式足球、歐式足球與冰上曲棍球的規則,擬定了游戲規則共十三條。此時就在聖誕節假期前夕發明的。 就在聖誕節假期收假後的體育課上,Naismith將十八位學生分成兩隊,每隊九人。在Naismith原來的構想是每對人數不拘。主要是能夠讓全部的學生參與活動即可,所以每隊上場球員最多允許四十名,最少三名。主要規則是把球多丟進桶理算得兩分,防守者第二次犯規要下場禁足,直到對方進球後方可解禁再上場,如果一隊犯規到第三次,則算對方的一分。直得注意是在最原始的規則中不允許球員運球或拍球,只允許傳球到某一點,然後擲球員跑過去接球。同時也沒有法球的規定,法球在一八九四年才納入規則。 Naismith再當初的比賽中為球員的職責與位置做一個劃分,但名稱都是沿用歐式足球與冰上曲棍球,如中鋒,左右鋒、左右衛、中場衛和守門員等。在比賽中Naismith不停吹著哨子交正不合規則的動作,同時不停的叫到"傳球!"傳球!,也還商請兩名校工,搬了兩張梯子再桶子邊伺候。可惜兩隊直到最後才投近一球,比賽結果一比零,雖如此學生們玩的興高采烈,渾身大汗,一個個精神煥發,恢復了應有的活力。 過沒幾天有弗蘭克、馬洪這位學生來問Naismith說:那是什麼運動?Naismith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這位學生建議說:叫Naismith球如何?Naismith說:不可,不可!弗蘭克、馬洪這位學生再建議說:那就叫籃球(BasketBall)怎麼樣?Naismith即刻贊成。在初期打字的十三條規則中,只有標題,而手寫的"籃球"兩個字,是後來加上去的。"籃球"這兩個字一直使用到一九二一年才轉化成一個字"Basketball"。 一八九二年一月,Naismith的十三條籃球規則正式刊登在春田學校的校刊(三邊報)上。當田三月十一日,有史以來第一場正式公開比賽上場,比賽的兩隊是春田學校的老師聯隊與學生隊,現場有兩百多名聞風而至的觀眾,結果學生對以五比一獲勝。 籃球的演進在前二十年非常緩慢,如籃板再一八九六年才發明使用,到一九二九年才開始由兩位裁判執法。再一九零四年奧運表演賽是由懷頓學院、赫瑞姆學院和摩門大學,打了一場是外冠軍賽。結果赫瑞姆學院分別以25比20打敗懷頓學院,以25子18打敗摩門大學而獲冠軍。 另有兩項較為人不知道的是,一九三六年奧運在柏林舉行,籃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Naismith應邀參觀並頒獎,但這位籃球發明人卻不是積蓄,以致於沒有路費成行。當時他並沒有準備啟程的舉動,接替他擔任堪大教練的艾倫先生忍不住問道;何時出發?Naismith很不好意思的說出緣由,艾倫既悲又驚的立刻向美國教練協會(NABC)求援,籌借了五千塊錢到了柏林,頒冠軍杯獎給以19比8擊敗加拿大的美國隊此時誰也不之Naismith心裡有何感想?其二,Naismith再一九三九年以七十八歲高齡在家裡去逝並留下房屋分期付款的債務,給孤苦伶仃的太太,一直未能解決。

❹ 問:籃球運動是美國的誰與幾幾年發明的

籃球起源於投「桃子筐」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當時,由於在寒冷的冬季,人們缺乏室內進行體育活動的球類競賽項目,奈史密斯便從工人和兒童用球向「桃子筐」投準的游戲中得到啟發,設計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健身房內兩端看台的欄桿上,桃籃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為比賽工具向籃內投擲,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因為這項游戲最初使用的是桃籃和球,遂取名為籃球。1893年鐵質球籃取代了桃籃並掛上了線網。1895年籃筐開始固定在4×6英尺的籃板上並逐漸深入場內,到1913年,由於每次投籃命中後都需要將球從籃筐內撈出太麻煩,於是人們將籃網底部剪開,形成了近似現代的籃板和球籃。

最初的籃球比賽規則很簡單,對於場地大小、參加人數多少、比賽時間長短都沒有統一的規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條的原始規則,目的是使籃球游戲在公平對等的條件下進行,同時不允許粗野動作的發生。1915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競賽規則,並翻譯成多種文字,向全世界發行。1932年,剛誕生的國際籃聯以美國大學使用的籃球規則為基礎,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統一的競賽規則。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場地設備得到改進和完善,規則也不斷地增刪和變化,現行規則共有61條和57個手勢圖。

籃球運動誕生後,傳播得很快。1892年傳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傳入法國,1895年傳入中國,1901年傳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傳入俄國。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隊在第3屆奧運會上進行了表演,此後,籃球運動逐步在全世界開展起來。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簡稱國際籃聯)。1936年第11屆奧運會上,男子籃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別舉行了第一屆世界男籃和女籃錦標賽。1948年起,在許多國家的少年兒童中開始出現小籃球活動,受到國際籃聯的重視,於1968年成立了「國際小籃球委員會」。1976年第21屆奧運會又增加了女子籃球比賽。

1936年至1948年間,由於規則的不斷修改,促進了籃球攻防戰術的變化運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進入50年代,世界各強隊普遍重視和發展高度,成為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在1952年第15屆奧運會籃球比賽中,出現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隊員。他們在高空爭奪中佔有明顯的優勢,掌握了比賽的主動權。但那時的高大隊員靈活性差,技術單調,籃下死打硬攻,因而戰術呆板,使比賽速度受到影響。針對上述情況,國際籃聯對規則進行了修改,擴大限制區,增加了30秒(後改為24秒)和干擾球規則。

20世紀60年代各國在重視發展高度的同時,加強了高大隊員技術和靈活性的訓練。有些強隊,如巴西隊,盡管身高相對矮些,但他們以短跑運動員的速度和嫻熟的技術,充分發揮快速、靈活的特長,在1963年第四屆世界男籃錦標賽上奪取冠軍,震動了世界籃壇。60年代中期,美國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論,使世界各國開始重視進攻和防守的均衡發展,特別是防守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極的,在防守的選位上改變了過去「以人為主」、「以區域為主」的觀念,而是「以球為主」,使防守具有集體性、積極性、攻擊性和破壞性。

20世紀70年代世界強隊的身高增長到驚人的程度,參加第八屆世界男籃錦標賽的隊員,身高2米以上的多達48人。前蘇聯隊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隊平均身高1.99米,美國隊平均身高1.98米。這些高大隊員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術全面,充分體現了「大個隊員小個化」的特點。快攻成為各隊進攻中首先採用的銳利武器。高空優勢體現在籃下的爭奪,籃板球的爭搶在籃圈水平面之上,投籃技術中出現了空中換手投籃,各種單、雙手扣籃。高超的技巧表現在傳球、運球動作熟練,運用自如。投籃命中率高達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屆世界男籃錦標賽全部59場比賽中,有30場比賽獲勝的一方得分超過100分。

在歷屆奧運會上,美國隊和(前)蘇聯隊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❺ 籃球是幾幾年開始的

發展概況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J.奈史密斯博士創造的。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規定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吹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 ,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 ,奈史密斯制定了13 條比賽規則 ,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 ,不準有粗野動作 ,不準用拳擊球等 。到1893年 ,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並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聖路易市舉行的第三屆奧運會上第一次舉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用多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 ,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以後規則又曾多次修改,修改的主要內容有: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鍾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對方限制區內停留超過3 秒鍾 ;一個隊控制球後 ,必須在30秒鍾內投籃出手;投球中籃得2分,3分投籃區投中得3分,罰球中籃得1分。1977年增加了每半時累計全隊犯規10次後,由對方罰球 ,防守犯規時罰球2次 ;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5年將全隊每半時累計犯規10次改為7次 。1990 年規定奧林匹克比賽和世界錦標賽球場尺寸應長28米 ,寬15米 。女子籃球1976 年第二十一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1910年的全國運動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此後籃球運動在中國逐漸開展起來。1926年以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中國男子籃球代表隊1913~1934年共參加10屆遠東運動會,並在1921年上海召開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冠軍。此外,還參加過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籃球賽和1948年在倫敦舉行的第十四屆奧運會籃球賽。女籃是1924年全運會起才有比賽的。中華人民共和 國建立後 , 籃球運動迅速 廣泛地在全國開展起來 。1951年舉行了全國籃球比賽。1954年建立了全國聯賽制度,1956年改為甲、乙級升降聯賽制度 。1976 年和1978 年中國第一次主辦了女子和男子國際邀請賽。1981年國際籃聯批准了中國首批11名國際籃球裁判員,截至1992年底,中國已有國際級籃球裁判員35名。在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中,中國女隊獲得亞軍,1994年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獲第二名。男隊連續奪得亞洲錦標賽冠軍,並多次代表亞洲參加奧運會籃球賽和世界籃球錦標賽,1994年世界籃球錦標賽獲第8名。

❻ 籃球是誰在幾幾年發明的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的詹姆斯
奈史密斯發明的

❼ 籃球是哪個國家,在哪一年,是由哪個人發明的。

1891年,年輕的奈史密斯在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的國際基督教青年會培訓學院(現在為斯普林菲爾德學院)出任體育教師。學監哈爾西·古利克要求奈史密斯發明一種「吸引人、容易學、容易玩,冬天可以在擁有人造燈光的體育館進行的體育運動」。美國東北部的冬天漫長,天氣寒冷,可供學生娛樂的體育項目不多。壘球、橄欖球、曲棍球和足球基本上屬於室外運動。缺乏體育鍛煉、無所事事的學生往往招惹是非,給校方增添了不少麻煩。
在學校看門人鮑普·斯蒂賓斯的幫助下,奈史密斯立起了桿子,縫制了籃球。為了讓學生打籃球時有法可依,奈史密斯與學校的秘書萊昂斯小姐制定了有關比賽的13條規定。這就是最初的籃球比賽規則。在得到校方的批准之後,奈史密斯組織了世界上第一場籃球比賽。

❽ 籃球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891年 想要了解NBA的發展脈絡,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的籃球發明人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A. NAISMITH)。 四個學位 奈史密斯不是籃球行家。在體育方面,奈史密斯也是「說的多做的少」。十幾歲時,奈史密斯曾經當過伐木工人,後來當上了長老會的牧師,讓人生活更好始終是奈史密斯追求的目標。1890年,奈史密斯獲得了蒙特利爾神學院的學位。不過,畢業之後的奈史密斯沒有馬上擔任教職,而是在學校里教體育。此後,奈史密斯又進入了格羅斯醫學院拿到了醫學學位,使得他在大學獲得的學位增加到了四個。 發明籃球 1891年,年輕的奈史密斯在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的國際基督教青年會培訓學院(現在為斯普林菲爾德學院)出任體育教師。學監哈爾西·古利克要求奈史密斯發明一種「吸引人、容易學、容易玩,冬天可以在擁有人造燈光的體育館進行的體育運動」。美國東北部的冬天漫長,天氣寒冷,可供學生娛樂的體育項目不多。壘球、橄欖球、曲棍球和足球基本上屬於室外運動。缺乏體育鍛煉、無所事事的學生往往招惹是非,給校方增添了不少麻煩。 在學校看門人鮑普·斯蒂賓斯的幫助下,奈史密斯立起了桿子,縫制了籃球。為了讓學生打籃球時有法可依,奈史密斯與學校的秘書萊昂斯小姐制定了有關比賽的13條規定。這就是最初的籃球比賽規則。在得到校方的批准之後,奈史密斯組織了世界上第一場籃球比賽。 後來,奈史密斯回憶這場比賽的情景時說:「這個班級一共有18名學生,所有的學生都得上場比賽。我挑選了兩個隊長,一邊一個。然後我讓球員入場。每支球隊有三個前鋒、三個中鋒、三個後衛。我挑選了兩個中鋒跳球,然後我在他們中間將籃球拋起。世界上第一場籃球比賽開始了。從此之後,這個班級不再亂哄哄了。籃球比賽成為整個班級的重要娛樂活動。」 奈史密斯發明的籃球運動馬上取得了成功。幾周之內,籃球運動迅速傳遍了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大學校園,並且依靠基督教青年會的網路傳遍了全美國。 出席奧運 奈史密斯很早就希望過上輕閑的退休生活。可是55歲時,奈史密斯應邀擔任了堪薩斯國民衛隊的牧師,參加了與墨西哥的戰爭。在此期間,心靈手巧的奈史密斯又發明了橄欖球運動員的頭盔。 奈史密斯發明籃球運動沒有得到任何經濟上的好處。1936年,他應邀出席柏林奧運會,觀看第一次列入奧運比賽並且頒發獎牌的男子籃球比賽。不過,第二年,奈史密斯就離開了人世。盡管如此,他的發明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為普及的體育運動。美國的職業籃球比賽也逐漸走向全美國和全世界。

閱讀全文

與籃球在幾幾年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