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類發明的工具最快的速度是多少
我就舉電話的例子吧.
1876年,美國費城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博覽會,會上展出了當時世界上新發明的產品。一天,巴西國王蒞臨參觀。國王興致勃勃地觀賞一隻小盒子和聽筒,年輕的發明家貝爾跑過來請國王把聽筒放到耳邊,而自己在遠處講話,國王聽到貝爾的聲音,大為震驚,高聲地說:"我的上帝,他說話了!"貝爾告訴國王,這是Telephone--電話。從此,電話和貝爾名字就遠揚四海。
貝爾是怎樣發明電話的呢?
長距離間通話的設想,早已有之。到19世紀70年代,美國發明家格雷首先設計了一套"情侶電報裝置"。他使用兩個罐頭盒,每隻盒子底部由一條綳緊的繩子連結起來。當一個人對著一端罐頭講話時,振動通過繩子傳達給另一端罐頭。這個實驗使格雷認識到人的聲音由各種不同的頻率的音調構成,如果能設計出合適發話器,再把聲調變成電的訊號,傳遞後再在另一端變為話音,這不就實現遠距離通話了嗎?
格雷的設想雖好,但是實現它並不容易。這個艱巨任務落在另一個發明家貝爾肩上。
貝爾出生於英國蘇格蘭,1869年赴美國定居,擔任波士頓大學語文教師。他從電報裝置得到啟示,決心把格雷的設想變為現實。
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動手設計了中心設置磁舌簧的發話器。這種發話器能傳遞各種頻率的聲音,振動舌簧通過電磁感應轉換為各種電振盪。同樣結構的裝置放在一定距離的另一端,作為接收機用。1876年2月14日,這項發明獲准專利登記。
不久,貝爾電話公司成立。當時的電話體積大得驚人,像個大箱子,發話人必須大聲喊叫,而且只能在小城市范圍內通話。
開發和完善電話技術的任務又落在大發明家愛迪生身上。他對貝爾的電話結構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用碳粒接觸來控制電流強度。同時,華生又增加了磁性電鈴,製造了交換台設備。這時,電話才逐步達到完善地步。
1948年以來,晶體管逐步取代了繼電器和其它通訊裝置。1960年科學家又發明按鍵號盤,使用晶體管發出音頻。近年來,又發展了用激光作為載波源的激光電話和代替主人回話的記錄電話等,使電話成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格雷、貝爾、華生、愛迪生等作為電話發明的先驅而截入史冊,貝爾電話公司的大名,迄今仍譽滿全球。
⑵ 人類發明最快的速度物體的什麼
人類發明最快的速度的是激光粒子。
⑶ 小發明創造 原創速度
最簡單,最好做到的小發明:「在一塊橡皮擦上挖一個小洞,在在橡皮擦上插上一些毛筆的毛,這樣就可以在擦了字後把紙弄乾凈哦,用手很不衛生哦
⑷ 人類發明最快的飛行器速度是多少
2010年12月9日,歐盟已選定芬蘭氣象研究所領導一項國際空間研究,目標是建立迄今為止最大和最快的人造裝置。
這一電動帆是一個芬蘭人的發明,它使用太陽風作為推動力,因此不需要燃料或推進器。
來源:芬蘭氣象研究所這一電動帆是一個芬蘭人的發明,它使用太陽風作為推動力,因此不需要燃料或推進器。是太陽風是一種連續的等離子體流,是由太陽發射的。所謂太陽風帆的工作原理是2006年發明的,發明者是芬蘭氣象研究所研究員派卡·鑒胡能(Pekka Janhunen)。2010年12月8 – 9日,電動帆歐盟項目啟動會議在芬蘭氣象學院召開。會議聚集了很多太空科學家和工程師,他們來自芬蘭、愛沙尼亞、瑞典、德國和義大利。這電動帆(ESAIL)工程將持續三年,歐盟資助的資金是170萬歐元,目標是建成實驗室的原型機,就是電氣風帆關鍵部件的樣機。根據歐盟評價,這一電氣風帆項目在它的類別中得分最高。電動太陽風帆可以更快、更便宜地進入太陽系。從長遠看,這可以經濟地利用小行星資源。一個相關但更簡單的設備,就是所謂的等離子體制動器,可用於使衛星脫離軌道,從而解決太空垃圾問題。電動太陽帆和等離子體制動的工作原理,都將在未來的幾年裡進行測試,測試設備是愛沙尼亞的ESTCube-1和芬蘭的Aalto-1 納米衛星。據估計,實際尺寸的電動帆會產生一個牛頓的連續推力,重量達100公斤。在某些任務中,電動帆的性能水平比現在的化學火箭和離子引擎提高100 - 1000倍。電動帆帶有的長而薄的金屬鏈,始終保持在高度的正電位,這是有機載的太陽能電子槍帶來的。這些帶電的索鏈會排斥太陽風質子,太陽風的流動會施加給它一個力,推動飛船駛向目標方向。經過一年測試飛行,現在太陽帆的速度可達到每秒19英里。如果成功,他們就會得到一個魔幻般的飛行器。
⑸ 誰知道關於發明的知識速度
這玩意主要靈感~~
沒有靈感,沒有想像力,沒有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沒有較廣的知識面,沒有大筆的銀子就不要搞這行。。。
發明的定義也可以這么說~~ 天賦+金錢
⑹ 人類的發明目前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是多少
目前人發明出來的最大速度的東西,應該是歐洲的某個離子加速站,他給離子加速可以接近於光速。那個科研所在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論和相對論理論。
⑺ 人類的發明目前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是多少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體達到光的速度時質量會無限大,所以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目前的理論是這樣的,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理論的完善,也許超光速也會成為可能。
⑻ 我們發明原子彈的速度是其他國家的幾倍
中國:1958-1964年,用了5年的時間.
美國:1939年4月羅斯福採納愛因斯坦的建議,下令成立一個鈾委內員會,容開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1945年7月15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胖子」試驗成功。歷時6年。
蘇聯:1942年11月27日開始開采鈾礦,到1949年8月29日,耗時六年九個月零二天.
1952年10月,英國在澳大利亞沿海的一艘船上試爆原子彈成功
·1960年2月13日,法國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986年以色列造出了原子彈
·2006年10月9日,朝鮮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朝鮮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⑼ 我們什麼時候能發明一種速度能達到10億7千萬公里每小時的交通工具呢
首先在理論上先要推翻相對論(可惜到目前為止相對論的合理還正在不斷被證明,不太可能被根本推翻)
然後要有足夠強度,足夠耐熱的材料,該種材料必是目前材料所不能比擬的超級材料.而且加工這種材料的設備也不可能是普通的設備,這種設備的材料也必須首先是另一種超級的材料所做的.
能源.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關鍵還不在這可怕的數量上,關鍵還在於要在一定時間里迅速放出這些能量,這對效率等等要求更高.而且大量的"燃料"本身也有可怕的質量.
這樣的交通工具其速度超過光速(10倍!),而電流傳播的速度也只是光速,這樣其實控制的速度還不及運動的速度,所以還要想辦法解決控制問題.(個人認為根本是不可能的啦)
再有也要有能承受這種交通工具的超人吧.那個加速度大概不是幾倍的重力加速度可比的,可能一個人得承受相當幾噸,幾十噸以上的力量.當然慢慢加速是安全了,不過可能駕駛員的壽命也必須有大幅的提高,這又要求了醫療技術的突飛猛進,否則速度還沒加上去人早死了.
而且有這樣的速度的話,這種交通工具的動量對地球也有影響,可能使地球偏離軌道.這也需解決.
更需要先解決的是資金問題,首先要有人有堪比蓋茨的財富,並且願意都用到這方面,或許也不夠.
滿足了以上假設可能還有點可能.不過要我說你的設想從第一個假設開始就都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