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圓明園的創始人是誰她是在什麼時候創作
圓明園作為全世界最恢宏瑰麗的皇家園林,總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達16萬平方內米,水域面積等於一容個頤和園,其建造時間歷經150多年。
總設計師&總監造師:是六任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vs宮廷畫師(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法國人王致誠、蔣友仁)
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六朝皇帝和畫師們只是將現實和想像中的美麗付諸於紙上,而具體的建造實施者則是宮廷中的御用建築公司——樣式房。
「樣式房」作為皇家的首席設計師,承擔著圓明園具體的施工和建築任務,在大清帝國200多年的時間里,被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縣(今永修縣)的雷姓家族壟斷七代,承建了幾乎所有的皇家建築,包括故宮、三海、天壇、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第一代叫雷發達(1619-1693),名氣最大的是第二代的雷金玉(1659—1729年)。
『貳』 圓明園的創建者是誰
YUAN MING YUAN PARK 或者 THE OLD SUMMER PALACE
·位置與規模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郊區,海淀區東部。是一座舉世文明的皇家園林.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
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
·名稱由來
「圓明園」這個園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為什麼叫「圓明園」?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園林建築特色
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當時的皇宮建築是由大量的木材建造,容易引起火災,加上夏天天氣熱,皇宮的城牆高,沒法通風,整個皇宮就似火爐,根本無法住人。而皇宮20里外有塊空地,康熙就想在那裡建一座能享樂的園林。
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毀,文物被劫掠,奇跡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吊。
·藝術特色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王」。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
·圓明園「選美」
清朝皇帝按照滿清的祖制,為了保證旗人的血統純正,漢人的女子是不能進宮的。皇帝們有什麼變通的辦法呢?那就是建一個名為皇家園林的地方。
關於滿清皇帝是怎麼從全國各地搜羅美女,然後集於圓明園。史料中有這么一段記載:……清宮挑選秀女,滿蒙各族女孩兒,年在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一概報名聽選。……咸豐帝道:「一班都是旗女,也不見什麼好處。」總管道:「萬歲爺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只叫一道聖旨,令各省選女入侍,就使西子太真,亦可立致。」……不到半年,南中已獻入漢女數十名,供值圓明園,分居亭館,內中最得寵幸的,計有四人,咸豐帝賜她們芳名,叫作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
【歷史發展】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 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島瑤台,再現《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園勝景,如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於園中。長春園內還有一組歐式建築,俗稱西洋樓。圓明園還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以下是圓明園的歷史發展及相關的歷史事件情況:
·康熙時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
·雍正時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乾隆時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叄』 誰是圓明園的建造者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主回要興建於康熙末年和答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園林風景群已遍及全園三千畝范圍。乾隆年間,在園內相繼又有多處增建和改建。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並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叫雷金玉的建築師,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
『肆』 圓明園的設計者是誰
雍正皇帝應該是圓明園的第一任總設計師。公元1723年,當他開始擴建圓明園時,還在圓明園內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設計機構——如意館,也就是當時的皇家畫院。在那兒,集中了一批優秀的宮廷畫師,他們的任務是將皇帝的描述,畫成既寫實又寫意的中國畫呈送皇帝御覽,皇帝點頭了,他們的設計初稿就算通過了。據國家圖書館善本收藏部館員白鴻葉女士介紹,在巴黎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就珍藏有40幅圓明園「四十景圖」。史書記載,雍正皇帝對藝術很有感覺,而且特別喜歡圓明園,他繼位後從不出巡,且在當皇帝的13年中幾乎長住在了圓明園。為此,他還發展出一項愛好,那就是穿戴奇裝異服,裝扮各色人等,在圓明園內招搖過市。當然,最後他還死在了圓明園。而雍正皇帝養的那撥畫師也不是吃干飯的,所以圓明園的設計既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又處處銘刻著總設計師雍正的理想和意志——一個皇帝心中充滿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和精神家園。到了1737年,乾隆皇帝搬進圓明園成為第二任總設計師,主持了持續整整17年的圓明園第二次改擴建工程。眾所周知,乾隆是個崇尚奢華愛好吃喝玩樂的皇帝,一生N次造訪江南,所到之處的江南美景成為他設計圓明園的靈感來源,因此形成了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乾隆還對西方文化充滿了好奇,這樣他便讓出入宮廷的畫家——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法國人王致誠、蔣友仁為他設計了一組歐式園林建築——西洋樓景區。西洋樓最有名的是各種奇幻的歐式噴泉,一位目睹過它的歐洲傳教土因此稱贊它可以和法國的凡爾賽宮媲美。總建築師:樣式雷VS樣式房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六朝皇帝和畫師們只是將現實和想像中的美麗付諸於紙上,而具體的建造實施者則是宮廷中的御用建築公司——樣式房。 雍正時期,「樣式房」承擔著圓明園具體的施工和建築任務,它和「如意館」一樣也設在圓明園。這個機構當時由一個叫雷金玉的人為首的雷姓家族掌管。樣式房的長官作為皇家的首席設計師,這個職務在大清帝國200多年的時間里,幾乎全被這個雷姓家族壟斷了。他們被稱為「樣式雷」,幾乎所有的皇家建築都是這個家族的作品,包括故宮、三海、天壇、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而雷氏家族7代中有6代是樣式房的老大,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第二代雷金玉。在具體施工前,作為圓明園總建築師的「樣式雷」首先要進行平面設計,畫出建築草圖——地盤樣,地盤樣上有亭台樓閣、庭院山石等建築圖例,也有橋梁、水流的布局走向。草圖經皇帝認可後,他們便要將圖上的建築景緻用具體的模型表現出來。模型的專業術語叫「燙樣」,它是按空間組合和比例來製作的,細致到房瓦、廊柱、門窗甚至室內陳設的桌椅屏風等,以便皇帝審樣時一看就明白,也方便建築時按比例原樣放大。當然,作為擅長中式建築的本土建築師,「樣式雷」並沒有參與設計和建造美輪美奐的西洋樓景區。可惜的是,「燙樣」工藝已經失傳很久了。據白鴻葉女士介紹,樣式雷遺留下來的近2萬件燙樣和各種施工設計圖,中外都有收藏,其中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有1.5萬件,故宮也存了幾十件,國外以日本最多,大概存有50多件,美國和法國等也有收藏。今年6月,「樣式雷」圖檔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獲得的第五項世界文化遺產。今年9月,國家圖書館也展出了267件「樣式雷」建築圖檔和燙樣,其中和圓明園有關的有:圓明園內文源閣圖樣、反映圓明園供水情況的「圓明園來水河道全圖」、圓明園萬方安和燙樣和圓明園廓然大公燙樣等。這是迄今對這個全世界最偉大的建築世家及其藝術成就最大規模的展示。
『伍』 圓明園的毀滅的製造者是誰
奧爾金爵士。就是他下的令,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戰爭的勝利,給清朝統治者一個大大警告和要挾。
『陸』 圓明園的建築者是誰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雍正,其建設圖紙全部是由中國工筆手法畫成的工筆畫,這在現在看來無論如何也不能作為建築圖紙來用。但在當時的中國有一個雷姓家族,是非常著名的一個建築家庭,其家族首領雷金玉曾經因為故宮遭火災後,以其驚人的記憶力原貌恢復了被燒的宮殿,被雍正看中,升級為皇家建築總工程師。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圓明園按照工筆畫的建築圖紙,先用泥和木頭等材料製作了一個模型。在模型的製作過程中,他們每完成一個場景都會呈給雍正審核,經過他的指正和修改後,完成整個圓明園的建築模型,而其真實的建築,就是以這些模型為原型,同比例擴大後完成的。
圓明園西洋建築部分是乾隆時代設計建造的,它的總設計師是乾隆,總建築師和主設計是當時的御用畫師----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他根據自己年輕時對歐式建築的記憶,設計了圓明園西洋建築群,並且承擔著工程總指導的任務。
在西洋建築群尚未完工之時,乾隆就將它賜給了他最為寵愛的妃子:香妃。旁白說:一個擁有世界上1/3財富的帝王,能夠以他任何想要表達愛意的方式給他所愛的女人。
經歷了150多年,歷經6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是全世界建造時間最長,投入最多的規模最大的就是我們的圓明園那。
『柒』 建造圓明園的人是誰
圓明園
圓明園原是康熙皇帝(1662--1723在位)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一處花園,據考始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當時規模較小。到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園主首題"園景十二詠"時,主要景觀除在後湖四岸外,北至耕織軒,東達福海西岸深柳讀書堂。後經雍正朝(1723年--1735年)大規模拓建及乾隆初年增建,至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分景題詩成"圓明園四十景"。此後二三十年間,園內又相繼有過多處增建和改建。共有園林風景群近50處、掛匾的殿堂亭閣約600座。其中不少景觀仿自我國各地尤其是江南的名園勝景,諸如杭州西湖十景、海寧安瀾園、無錫寄暢園等等。
圓明園是清帝"以恆蒞政"之處,園林建築兼備理政、園居雙重功能。大宮門外分列部院旗營值房,門內即是舉行朝會的正衙、日常理政的殿堂,再內方為帝後寢宮區,以及祖祠、佛樓和眾多的遊憩景觀。
本園佔地210公頃,水域約4/10。東部為園內最大水面福海,外圍環列10個小島,構成一處大型園林景區,共有10座園中園和建築風景群。福海略呈方形,東西皆寬五六百米,水面開闊。盛時每逢陰歷五月五日端午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先後在此舉行龍舟競渡和放河燈等民俗活動。
圓明園1860年罹劫又經百年風雨,福海已成為稻田和葦塘。開發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的首期工程就是整修福海景區。挖湖補山,修橋鋪路,清整遺址,綠化環境,歷時7個月,於1985年6月29日蓄水放船,向遊人開放。
『捌』 圓明園的設計者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雍正,其建設圖紙全部是由中國工筆手法畫成的工筆畫,這在現在看來無論如何也不能作為建築圖紙來用。但在當時的中國有一個雷姓家族,是非常著名的一個建築家庭,其家族首領雷金玉曾經因為故宮遭火災後,以其驚人的記憶力原貌恢復了被燒的宮殿,被雍正看中,升級為皇家建築總工程師。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圓明園按照工筆畫的建築圖紙,先用泥和木頭等材料製作了一個模型。在模型的製作過程中,他們每完成一個場景都會呈給雍正審核,經過他的指正和修改後,完成整個圓明園的建築模型,而其真實的建築,就是以這些模型為原型,同比例擴大後完成的。圓明園西洋建築部分是乾隆時代設計建造的,它的總設計師是乾隆,總建築師和主設計是當時的御用畫師----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他根據自己年輕時對歐式建築的記憶,設計了圓明園西洋建築群,並且承擔著工程總指導的任務。
『玖』 圓明園是誰建的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最初是康熙批准建的,最初是康熙給皇四子(即雍正)的賜園。雍正即位後,在園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親賢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乾隆在位60年,他除了對圓明園繼續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東側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綺春園。
乾隆三十五年(1770)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時又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擴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
(9)圓明園的創造者是誰擴展閱讀
圓明園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是清朝五代皇帝歷時150餘年,集中無數能工巧匠傾心經營的大型皇家宮苑。圓明園這一名稱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殿的門上方。
乾隆帝繼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清朝中期在園內相繼又有多處增建和改建。、
『拾』 圓明園是誰建的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圓明園是中國古典建築工藝的最高峰,有哪些有關於它的故事?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