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視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明者:
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電視機,用電傳輸了圖像。
美國RCA193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 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 1954 年推出 RCA 彩色電視機。
由於射頻信號在空中傳輸的過程中要混入一些干擾信號並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大而衰減,電視機從有線或天線(RF-IN)接收到微弱的射頻電視信號後,首先要通過調諧器對它進行解調,經過放大、混頻和檢波,濾掉高頻載波分量,得到PAL、NTSC或SECAM制式的復合全電視信號。
從全電視信號中分離伴音信號和視頻信號。音頻信號經音頻電路處理後送揚聲器輸出。
視頻信號經視頻放大,並把亮度、色度信號分離開,得到YC分量信號。最後,把YC分量信號轉換成YUV、進而轉換成RGB分量信號並送顯象管顯示。
在全電視信號中,由於色度信號佔用了2.6MHz的帶寬,電視機的電子電路在亮度、色度信號分離處理時有的直接截取亮度低端約3MHz的信號。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電視機的熒光屏可以達到水平約500線的分解率,實際從天線輸入的電視信號其水平分解率只有約260線。另外,不同頻道的信號強弱不同,最終反映到熒光屏上的圖像分解率也不同。
從目前國內彩電市場流行趨勢來看,以高清晰度、大屏幕和高畫質為主要特點的彩電新品已成為下一代彩電發展的主流。而其中,尤以等離子和液晶獨領風騷,二者成為爭奪下一代電視機市場霸主地位的最有力對手。那麼,兩者各自有何優劣呢? 消費者如何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明智的選擇呢?
從外觀看來,等離子電視機身輕薄、屏幕寬大、畫面清晰。「薄」是等離子電視一大特點。一台60-70英寸的電視厚度僅有六七厘米;另外,它視角廣(達180度);其次,從技術上說,等離子電視採用數字顯示模式,有利於提高成像的清晰度。目前的等離子電視可以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而且它的驅動電壓比以往電視更具優越性,可收看電視、VCD、DVD影碟,也可用於收看數碼電視、上網接收衛星電視,成為家庭影院的首選。此外,等離子電視具有豐富易用的介面,可以連接個人電腦、電子游戲機等多媒體信號源。
但目前等離子電視機技術尚不完善,在某些方面仍有缺陷。如耗電量大,通常高達300W以上,是家電中耗電大戶;在面板畫質的解析度、對比度、解析度方面不具競爭優勢;散熱問題尚難解決。而在目前技術水平下,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相比具有一定優勢。
液晶電視以其超薄、清晰、環保、節能的特點成為彩電高端市場的又一主力產品。
液晶電視無閃爍、無輻射,減輕人們的視覺疲勞;它介面豐富,可接駁電腦、DVD等音視頻設備,能夠很好地滿足未來的數字電視廣播需要。
液晶電視色彩比等離子豐富,功耗只有等離子電視的1/3;一般液晶電視的壽命為6萬小時左右,是等離子的2倍;新一代液晶電視的高亮度、高對比度的特點也優於等離子。一款優秀的液晶彩電一定在亮度、對比度、解析度及可視角度四方面表現相當出色。
液晶電視與等離子彩電一樣圖像無閃爍、厚度薄、重量輕,但在大屏幕化方面不及等離子。在大屏幕高端電視市場,等離子在技術和價格上具有先天優勢,因此曾有「等離子做大、液晶做小」之說。30英寸曾經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液晶和等離子體電視機的分界線。
由於液晶(LCD)是一種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按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關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依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液晶電視即用此原理製成,因此液晶電視在工藝上較難做大。然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液晶電視也開始向大屏幕方向發展。全球最大的46英寸液晶電視在推出後不久,最近美國展出的50英寸的液晶電視再度刷新紀錄。
在價格方面,兩者誰更勝出呢?
一般來說,在同等規格、型號條件下,大屏幕液晶一般要比等離子價格高,而小屏幕方面則低。而在流行的30至34英寸電視中,液晶顯示屏的價格要比等離子顯示屏的價格下降得快。
在西方,液晶電視已向許多家庭的廚房、起居室和浴室滲透,使液晶電視的超薄、壁掛、平面、省電的優點充分顯示出來。
據蘇寧電器深圳賣場客戶服務部人員介紹,液晶電視由於其屏幕通常較小,適合於近距離觀看和一般房間范圍不大的家庭使用;而等離子由於其屏幕較大,通常擺放在空間比較大的地方,適合遠距離觀看。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② 電視是什麼時候發明和普及呢
英國電器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1930年至1940年,是電視成型的時版代。
電視信號權從點到面順序取樣、傳送和復現是靠掃描來完成。各國的電視掃描制式不盡相同,在中國是每秒25幀,每幀625行。
每行從左到右掃描,每幀按隔行從上到下分奇數行、偶數行兩場掃完,用以減少閃爍感覺。掃描過程中傳送圖像信息,當掃描電子束從上一行正程結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點前的行逆程回掃線,以及每場從上到下掃完,回到上面的場逆程回掃線均應予以消隱。在行場消隱期間傳送行場同步信號,使收、發的掃描同步,以准確地重現原始圖像。
(2)電視什麼時間發明的擴展閱讀:
高頻放大器作用是選擇並放大由接高額調諧器接收到的高頻電視節目信號,經過混頻處理得到圖像中額信號和伴音中頻信號。
中頻(第一中頻)信號聲表面的作用是形成圖像中放的幅頻特性。
預中放的作用:放小信號(20 dB放小量),補償聲表面濾波器對信號的損耗。表面濾波器實現高額調諧器與圖像中放之間的阻抗匹配。
ACC(自動增益控制)電路:通過控制中放和高放電路的增益,從而保持檢波器輸出AGC和ANC的視頻信號電壓幅度基本穩定;
③ 電視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1924年,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台電視機在英國面世它的發明者是貝爾德.
④ 什麼時候發明的電視
1904年,英國人貝爾威爾和德國人柯隆發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 19世紀回末,少數先驅者開始研答究設計傳送圖像的技術。 1924年,英國和德國科學家幾乎同時運用機械掃描方式成功地傳出了靜止圖像。 1925年,英國科學家研製成功黑白電視機 1928年,美國紐約31家廣播電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電視廣播試驗,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 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 1958年,中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在天津誕生
⑤ 電視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 電視機,用電傳輸了圖像。
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
發明者:約翰·貝爾德
1929年的一天,當英國人第一次看到電視圖像時,無不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們中間的電 視發明者貝爾德(1888—1946),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⑥ 電視機是誰發明的什麼時間
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電視機,用電傳輸了圖像。
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機。
發明者:約翰·貝爾德
1929年的一天,當英國人第一次看到電視圖像時,無不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們中間的電
視發明者貝爾德(1888—1946),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電視機的誕生
上世紀初期,無線電技術廣泛運用於通訊和廣播以後。人們希望有一種能夠傳播「現場實況」的電視機。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都在著手研究。
1906年,18歲的英國青年貝爾德雄心勃勃,開始研究電視機。貝爾德家境貧寒,沒錢購置研究器材,只得就地取材,把一隻盥洗盆與從舊貨攤覓來的茶葉箱相連,作為實驗的基礎設備。箱子上安放著一台舊馬達,用它來轉動「掃描圓盤」。這掃描圓盤是用馬糞紙做成的,四周戳著一個個小孔,可以把場景分成許多明暗程度不同的小光點發射出去。這樣,一台最原始的、只值幾英鎊的電視機便問世了。
經過18年夜以繼日的努力,他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1924年春天,他把一朵「十字花」發射到3米遠的屏幕上,雖然圖像忽隱忽現、十分不穩定,但是,它卻是世界上第一套電視發射機和接收器。
接著,他想到應該把圖像發射得遠一點、清晰一點。他把幾百節干電池串聯起來,使電壓達到了兩千伏,這樣,馬達就會轉動得更快,使「掃描」圖像的速度加快,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可是,他在操作時太大意了,不當心左手觸到了一根裸露的電線上。他只覺得渾身一麻,就被彈了出去,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幸虧被人及時發現,對他進行了搶救,貝爾德才大難不死。
第二天,倫敦《每日快報》用「發明家觸電倒地」的大標題報道了他觸電的新聞,也介紹了他不懈努力研究的情況。
在這之後,貝爾德的實驗毫無進展,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更無錢付房租,他只得把設備上的一些零件賣掉,換錢糊口。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探索並在親友的資助下,1925年10月2日,貝爾德的實驗有了突破,他將一個人的圖像發射到了屏幕上,而且十分逼真,眼睛、嘴巴甚至眉毛和頭發都清晰可見。一架有實用意義的電視機宣告誕生了。
1941年,貝爾德又研究成功了彩色電視機,可是,當英國廣播公司1946年6月第一次播送彩色電視節目時,他沒能看到,不久,他便與世長辭了。
貝爾德(1888-1946),電視機的發明者。他的發明成功後,申請在英國開創電視廣播事業,英國廣播公司不願意,後經議會決定才獲准。1936年秋天,英國廣播公司開始在倫敦播放電視節目。
他發明的第一架電視機,現被陳列在英國南肯辛頓科學博物館中。
⑦ 電視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英國電器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1930年至1940年,是電視成型內的時代。除了轉播工容程技術方面有顯著改進外,電視已開始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對電視的研究發展受到極大影響,幾乎中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電視事業才開始在美國及其他國家蓬勃興起。
1940年,美國古爾馬研製出機電式彩色電視系統。1949年12月17日,開通使用第一條設在英國倫敦與蘇登·可爾菲爾特之間的電視電纜。1951年,美國H·洛發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斯發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46年美國第一次播出全電子掃描電視,從此,電視進入電子掃描時代。戰時,美國只有商業電視台六家,民間使用的電視機的總數也不過一萬台。戰後,美國新設的電視台如雨後春筍。至1948年底,電視台增加到41家,電視接收機的產量也達到100萬台。到了1964年,美國的彩電更是暢銷,當年銷售了124萬台,幾乎是過去十年的總和,使彩電的總數,一下子高達286萬台之多。至1966年,全美彩色電視機超過了1000萬台,USA的彩電普及運動就此完成。
⑧ 電視機是哪個國家什麼時候發明的
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
電視機是指根據人眼的視覺暫留特性和視覺心理,版利用電子權技術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的設備,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機的基本系統由攝像、傳輸和顯像3部分組成。
電視機最早由英國工程師約翰·洛吉·貝爾德在1925年發明,電視系統工作過程是發送端把景物的各個微細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轉換為電信號後,順序傳送。在接收端按相應幾何位置顯現各微細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來重現整幅原始圖像。
(8)電視什麼時間發明的擴展閱讀:
第一台電視機面世於1925年,由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台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 ,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1929年貝爾德的公司生產出貝爾德c型電視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量產電視機。
⑨ 電視什麼時候誕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