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只得發明課文

只得發明課文

發布時間:2021-08-27 12:54:55

⑴ 部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10.紙的發明》課文原文

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創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

⑵ 紙的發明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造紙術是我們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沒有紙的時候,我們把文字刻在龜甲、竹片、帛等物品上。後來人們還發現了用蠶繭和麻可以造紙。最終是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傳承下來傳播到全世界。

⑶ 《他發明了什麼 》課文原文

《小學教材完全解讀:5年級語文上(新課標·北師)(金版)》

第6單元,第14課《他發明了什麼》課文原文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貝爾發明了電話,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但是有一個人發明的「東西」,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話還得從二百年前說起。

18世紀以前,毛瑟槍算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機械裝置,每一支毛瑟槍都是鐵匠師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裝的。每一個零件的大小尺寸並不完全一樣,如果哪一個零件壞了,只能請鐵匠師傅再按原來零件的大小打制一個。

1797年,美國獨立不久,為了扞衛主權,要與外國作戰,政府需要定製4萬多支毛瑟槍。按那時的製造工藝,「4萬支槍」可是個不小的數字。時間緊迫,到哪裡去找那麼多鐵匠呢?

有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說他可以製造出來。許多人都說惠特尼是個不知深淺的騙子,沒有人相信他有這個能力。情急之下,惠特尼決定向人們展示他的辦法。

惠特尼請大家到他的工石參觀,傑斐遜總統也去了。

廠房裡擺了幾堆零件。惠特尼請總統和隨從們按順序從每堆零件里取出一個零件。接著他指導大家,把取出的零件組裝起來。一時間,廠房裡展開了組裝毛瑟槍的競賽。不一會兒,所有人都組裝好了一支毛瑟槍。

原來,惠特尼事先讓工人分別製造了毛瑟槍的每一種零件,每種零件形狀大小都相同。這樣做有三個好處:零件製造起來簡便,可以批量生產;組裝簡便,可以從各種零件中隨便抽取,不存在兩種零件不能配合的情況;修理簡便,某個零件壞了,從那堆零件中隨便拿一個換上就行了,不用別外打制。

(3)只得發明課文擴展閱讀:

《他發明了什麼》出自《小學教材完全解讀:5年級語文上(新課標·北師)(金版)》內容全面、重點突出的筆記式總結,能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以利於及時鞏固、查缺補漏。在做練習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又快又准,節省50%的時間。

此書內容全,將教材、教參、練習冊融為一體,並且內容含量多出40%;《小學教材完全解讀:5年級語文上(新課標·北師)(金版)》功能全,從自主預習、重點講解、課後總結、習題訓練、考前強化五個方面給學生全程的輔導,一書在手,學考無憂。

《小學教材完全解讀:5年級語文上(新課標·北師)(金版)》知識全面翔實、答案詳解詳析,既能讓家長在課後對學生進行輔導,還能幫助家長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家長與學生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作者:楊鳳媛 於田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10單元,第23課《只有—個地球》

據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宇廟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但是,地球又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廟海洋中,就像一葉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了。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其實,人類生活的范圍是很小的。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地下埋藏的煤、鐵、金、銀、銅、錫、鉛、石油和天然氣,它們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這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必將越來越少,最多再開采二三百年就沒有了。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無節制地濫用自然資源、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它們再生的速度和數量趕不上使用的速度和數量,生態平衡已經失去。如果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就會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有人會說,宇廟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裡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修建移民基地。但是,這還只是設想,要實現起來很難很難,這些設想即使實現了,也是遙遠的事情。再說,到了那個時候,能去火星和月球居住的人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人怎麼辦呢?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吧!

資料來源:網路—小學教材完全解讀:5年級語文上

⑷ 紙的發明課文自然段各是什麼意思

《紙的發明》這篇課文介紹了紙的發明經過。全文共 5 個自然段。
第一段:總說造紙專術的意義;
第二段:早在幾屬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
第三段:西漢時代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
第四段:東漢時代蔡倫改進造紙術;
第五段:造紙術傳到全世界,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

⑸ 紙的發明的課文中的作者是誰

紙是來我國古代勞動人源民在生活中發明的。但以前的製造方法不規范,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紙張逐漸普及使用。紙的主要功績是承載信息,促進知識的普及和發展,蔡倫的改進使紙成為廣泛的用品,從這個意義上說,紙是蔡倫發明的。至於早期已有紙,但沒有廣泛製造和使用,就好像玻璃,自然界早就存在,我們從來沒有認為是大自然發明了玻璃。

⑹ 關於發明的文章

The ice cream con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ods in the world.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people in the world have been enjoying ice cream in cones.

Many people think Ernest A. Hamwi made the first ice cream cone at the 1904 St. Louis World』 Fair in America. Hamwi sold pastry next to an ice cream seller. Because the ice cream was very popular, the seller quickly ran out of wrappers for the ice cream. Hamwi rolled one of his waffles into the shape of a cone and gave it to the ice cream seller. The cone became cool quickly and the seller put some ice cream in it. This was the first ice cream cone. But some people think Italo Marciony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make the ice cream cone. Marciony said he had been making ice cream cones in New York City since 1896.

But the ice cream con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since the 1904 St. Louis World』s Fair. And now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like eating ice cream cones.

⑺ 寫關於發明和創造的文章200個字左右

發明創造金點子

每天早上來到班級,第一眼看到的總是那塊又大又干凈的黑板。昨天放學時,專黑板上還全是粉筆印,屬值日生卻認認真真的把黑板擦洗得一塵不染。但是我發現值日生在擦黑板的高出時,總要跳起來,許多落下的粉筆灰還會嗆著同學,害得同學直咳嗽。

我想發明一種多功能的黑板擦。這種黑板擦十分神奇,它有幾個按鈕,紅色的是用來擦黑板高處的。紅色按鈕輕輕一按,黑板擦下方會出現一個折疊式的教棒,這樣會讓個子矮一些的同學擦黑板的時候不用又蹦又跳的了。如果不用折疊教棒了,只需要再按一下紅色的按鈕,就可以收起來了。一個綠色的按鈕,是用來洗黑板的。按這個綠色的按鈕要稍稍用力一些,因為如果按得很輕,同學在擦黑板的時候會不小心按到它,黑板擦的表面會滲出水來,這樣就不能擦黑板了。但是按到它也沒有關系,只要走到桶邊,再按一下白色按鈕,就能把黑板擦布上的水快速擠壓幹了。還有一個黃色的按鈕。是用來吸取粉筆灰,就如一個吸塵器。同學在擦黑板的時候,就不會被粉筆灰嗆著了。最後是一個藍色的按鈕,可以把黑板擦裡面的吸取的粉筆灰里的收納盒拿出來,再把收納盒裡的粉筆灰倒入垃圾桶。

這就是我的「金點子」,一個神奇的黑板擦。

⑻ 閱讀:《第一個發明麻醉的人》的答案

12,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著名的大夫華佗為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讓我們了解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而為我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第一節簡單介紹了華佗是一個醫術高超的大夫,2-7小節具體描寫了從醫過程中兩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這兩件事引發了華佗的思考,最後發明了麻醉劑.體現了華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思想感情.其間又抓住了華佗前後二次手術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文章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本課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敘事方法結構與單元中其他課文相似,都是通過具體事例來描寫人物,感受人物精神或品質.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是繼續培養在默讀時邊讀邊思邊問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圍繞課題,抓句中關鍵詞提問.因而如何培養啟思激疑,教會學生學會提問是教學中的一個立足點.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繼續培養在默讀時邊讀邊思邊問的良好習慣,掌握一定的方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發現學生具有初步的質疑提問能力,但只局限於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生能做到邊讀邊思考,但提問怎麼提,從什麼角度,抓住什麼來提,概念不是很清晰,因而所提的問題比較零散,缺少一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時會把顯而易見的,在預習中就能解決的問題也提出來問,出現了無疑而問的情況.學生的質疑提問能力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與提高.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讀准"強,折,扎"等多音字的字音,理解"著名,高超,撕心裂肺,亂蹦亂跳,沉思"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抓住課題,重點詞語提出問題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4,了解華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跡,感受他處處為病人著想的良好醫德,激發為我國古代先進醫學技術感到驕傲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華佗發明麻醉劑的原因及過程.抓住句中關鍵詞語提出合理問題,理解感悟句子的含義.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預習:
1,給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組詞.
華( )( ) 強( )( )掙( )( ) 大( )( )
( )( ) ( )( ) ( )( ) ( )( )
行( )( ) 折( )( )
( )( ) ( )( )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我用 方法理解了"著名",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高超",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沉思",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勉強",它的意思是 .
我用 方法理解了"湊巧",它的意思是 .
3,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
痛得( ) ( )地入睡 ( )的大夫
痛得( ) ( )地蘇醒 ( )的醫術
4,讀讀文章,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華佗在給小孩動手術時,看到 ,聽到 ,想到 .在給喝醉酒的漢子動手術時,看到 ,聽到 ,想到 .5,讀了課文,你有什麼疑問 請寫在書上.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圍繞課題提問,初步質疑.
1,師:看老師板書個詞:華佗 誰來正確地讀一遍 (生讀)
師:(加點華)它用作姓時讀"華",誰正確響亮地再讀一遍 (生讀)
師:華佗的名字家喻戶曉,沈老師想請你結合課內外的資料,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他,行嗎 (生介紹)
2,師過渡:同學們講得真好.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與他有關.
(1)揭示課題.
(2)生個別讀課題,師隨機點評.
3,師過渡:從剛才你們讀課題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課題的不同理解.是呀,每當學習一篇新課,我們首先接觸的就是課題.抓住課題質疑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1)生質疑,師板書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組學習形式初讀課文.
師過渡:你們提的問題也是沈老師想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懂了,就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
出示小組學習要求(1)每人輪讀一節,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認真傾聽別人朗讀,隨時指出,糾正錯誤.
(3)讀完交流下列詞語意思.
2,讀准文中的多音字.
師過渡: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但老師聽到有幾個字的讀音讀得還不是很准確.請一個同學帶大家一起讀一讀下列詞語.
出示多音字詞語
大夫 只得 勉強 折了腿 掙扎
師小結:這幾個字都是( ).(生答)
三,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一)學習2-4小節,交流華佗為什麼會發明麻醉劑.
師過渡:從剛才的交流中,我們知道華佗醫術很高超,然而在行醫中(出示:然而,有一件事卻使他深感不安.)
1,復習學習方法.
師: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這節課我們繼續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提問"的方法來學習.還記得上堂課我們的學習方法嗎 (隨機出示學法)
(1)讀讀關鍵句子.
(2)找找重點詞語.
(3)提提合理問題.
2,運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
(1)生讀句子.(個別讀,自讀)
(2)師:你認為可以抓住句中哪個關鍵詞語提問 (生交流)板書:深感不安
(3)師:圍繞"深感不安"你有什麼問題呢
預設:(出示問題)
①什麼是"深感不安"的意思
②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 (華佗為什麼深感不安 )
③"深感不安"說明了什麼
(4)指導學生解決所提問題.
①你知道"深感不安"是什麼意思嗎 在文中它寫出了華佗怎樣的心情
②什麼事使華佗深感不安
默讀有關內容,並用一,二句話把這件事講完整.
A,做手術時,病人痛得怎麼樣
B,品句:
*那時候沒有麻醉葯,動手術的病人常常痛得連聲慘叫.(朗讀指導)
*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a讀句.
b理解 "亂蹦亂跳" "撕心裂肺" "慘叫"
c朗讀指導.
*師引讀:(出示句子)小孩痛得是如此的疼痛,但華佗還是得給他動手術,因為肉已經開始腐爛,無奈之下,華佗只得叫來幾個大漢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繩子捆起來,才勉強把手術做完.
a讀句.
b理解"只得,死死地,捆起來,勉強"體會小孩的痛,動手術的不易.
c朗讀指導.
③師過渡:看到小孩這么痛,華佗想 (出示句子: 看著痛得死去活來的孩子,華佗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動手術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 )
A讀句.
B師:你讀出華佗在想誰 想什麼了嗎 (生交流)
師:(引讀)是呀.華佗在一心想著病人,看到小孩動手術時痛得 ,發出 ,手術時只得 ,又用 ,才 .他心裡想著一種能讓病人 .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出,為此,他常常 .
B師:從中你覺得華佗是一個怎樣的人 (板書: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二)學習5-7小節,交流華佗受什麼事啟發而發明麻醉劑.
1,師過渡:正當華佗深感不安時,他又遇上了一件事.他給一位喝醉酒而跌折了腿的漢子動手術時,看到了與之前給小孩動手術時截然不同的情景.於是引起了他的沉思.
出示句子: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2,運用學習方法理解句子.
(1)師過渡:我們用剛才的方法學習這句子.請你仔細讀一讀,找一找可以抓住哪個重點詞來提問
①生個別交流.(板書:沉思)
②也找到這個詞的同學舉舉手
(2)師過渡:接下來我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抓住重點詞"沉思"提提問題.
①小組學習,教師巡視.
②組長遞交提出的問題,教師匯總.
(3)師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圍繞所提的問題,找找答案.
隨機提示學習方法:(出示:讀讀句子——想想為何——說說理由——讀讀句子)
①小組學習,教師巡視.
②小組交流,教師指導.
A交流問題一:哪一小組來說說"沉思"是什麼意思
B交流問題二:哪一小組來說說什麼事使華佗"沉思"
a,默讀有關內容,並用一,二句話把這件事講完整.
b,品句:華佗給他動手術,那漢子不僅沒有掙扎,呻吟,反而軟綿綿的,任人擺布.手術順利地做完,他還在發出昏睡的鼾聲,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什麼痛苦.
*讀讀句子,你從中讀出了這時的醉漢是怎樣的呢
*請你再來讀讀小孩動手術時的情形.
出示小孩動手術時的情景:有一次,一個小孩胳膊上長了毒瘡,需要割去腐爛的肉.華佗給他動手術,那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師過渡:兩種情形完全不同.那醉漢不僅沒有像小孩那樣痛得 ,發出 ,而且也不需要叫人把他 或 ,手術順利完成了.此時,如果你在場,你會覺得 ,華佗也覺得很 ,就去問抬漢子來的人,他們之間會出現怎樣的對話呢 請每個小組派兩個同學來說一說.一個做華佗,一個做抬漢子的人.
(小組練習,大組交流)
*師過渡:聽了抬漢子人的話,看著眼前的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生讀句子)
師過渡:書上用的是反問句,把他內心想要有這種葯的強烈的願望表達了出來,更讓我們體會到了先前他無法可想而深感不安,如今似乎有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時的興奮與激動.如果換一種形式這樣說,和原文中的句子作用有何不同
出示句子: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就沒有痛苦了.
看著這醉漢,華佗沉思起來:如果有一種葯,讓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樣,動手術不就沒有痛苦了嗎
C交流問題三:此時,你覺得華佗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四,小結.
1,師:學到這里,華佗"為什麼要發明麻醉劑" 又是受什麼事啟發而發明麻醉劑的 同學們都明白了嗎
2,師:今天我們更近的走進了華佗,認識了一個"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華佗.從今天的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也很善於動腦,善於思考,這種學習態度真好,希望能保持下去.最後送你們一句名言——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點成就,都是從勤學,勤思,勤問中得來的.——夏衍
板書: 12.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
華佗
深感不安 沉思
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學習方法:
(1)讀讀關鍵句子.
(2)找找重點詞語.
(3)提提合理問題.讀讀句子
想想為何
說說理由
讀讀句子
作業布置:
基礎題:(必做)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詞語.
2,積累詞語.
(1)表示痛苦的詞語.
(2)表示態度認真的詞語.
(3)描寫心理活動的成語.
3,把句子寫具體寫完整.
(1)那小孩痛得( ).
(2)那個折了腿的漢子睡得( ).
(3)聞著噴香的蛋糕,我饞得( ).
提高題:(選做)
1,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說給父母聽.
2,小練筆:華佗爺爺,我想對你說……
3,搜集華佗的其他介紹資料或其他名人小故事.

⑼ 紙的發明這篇課文寫出了什麼表明了什麼

《紙的發明》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主要講了紙的發展歷程,揭開了只有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的原因,並從中感受到造紙術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

⑽ 只的發明課文裡面有沒有阿這個字

沒有。

「阿」這個詞本音讀作ē。指「凹曲處」。指曲從;迎合;偏袒。

「阿」這個詞讀ā時,加在稱呼上的詞頭。拉近關系,表示親近,如阿姨,是母親的姐妹,也用來稱呼和母親輩分相同,年紀差不多的無親屬關系的女性。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閱讀全文

與只得發明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