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七國象棋誰發明的

七國象棋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27 00:18:06

1. 中國象棋是誰發明的,在哪個年代

中國象棋復並沒有具體的發明者,制應是中華文明非物質文化經典產物,大約有兩千年的歷史。

中國自古講究用兵之法,手握重權的貴族們,通過棋盤上的鬥智斗勇,可以模擬和重現戰爭場面,不僅僅獲得游戲的樂趣,對兵法的發展變化起也起到一定的領悟作用。事實上,象棋的演變一直和軍事密切相關。比如唐朝,由於軍隊普遍使用火器,因此象棋棋子中出現了「炮」。

(1)七國象棋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象棋相傳在三皇五帝時代,舜帝親手制棋,以此開導其弟。因其弟名「象」,故名「象棋」。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由於歷史文獻的缺乏,現在已經很難考證出象棋具體的起源時間。

漢劉向《說苑·善說》也記載了戰國孟嘗君下象棋的事:「雍門周調孟嘗君,足下燕則斗象棋,亦戰斗之事乎,」戰國時的作品《楚辭·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句子。說明在戰國時代「象棋」已經成為一項經常的活動了。

另外,這一時期象棋的諸多方面也與現今的象棋有著許多不同。一套棋具是由棋、箸、局組成。棋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箸,相當於骰子,在下棋之前先要投箸;局,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

2. 象棋的起源的是哪兒又是誰發明的象棋迄今為止有多少年了

關於象棋源於何時的問題,由於史書記載不夠詳細,而且其中混雜了回許多神話和傳答說,所以學術界至今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象棋的發明者歷史也沒明確記載。
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Xiangqi),漢族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此外,高材質的象棋也具有收藏價值,如:高檔木材、玉石等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為象棋譜寫了詩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種文化色彩。

3. 象棋是誰發明的,『炮』怎樣解釋

我聽過一種說法,是韓信。

4. 象棋是誰發明的人的名字

我國象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但究其源頭,眾說紛壇,尚難斷論。戰國時期宋玉所著《楚辭》招魂篇里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說法,提到了象棋。從那時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但當時的"象棋"指的是象牙做的六博棋,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六博棋由兩人對弈,每方六子,有梟、盧、雉、犢、塞五種棋子,前四種棋子雙方各一枚,最後一種棋子"塞"各兩枚。梟為首,即主帥。《說苑》載有" 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燕居則斗象棋而舞鄭女"。可見那時在達官權貴和士大夫中已流行下象棋,甚至影響到門客了。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曾制《象經》,並集合百官在朝廷進行講解。文學家庾信曾作《象棋經賦》及《進象棋經賦》。那時期,"象戲"在宮廷和文人中很盛行,但也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將、車、馬、卒四個乒種,唐代以後,火器開始用於軍事。據《唐書》記載,以機發石為攻城,號將軍炮。所以那時的炮字還是"石" 為偏旁的。軍事上火器的發展給模仿戰斗場面的象棋帶來了新的發展,使象棋逐漸改革成為擁有將、車、馬、炮、士、象、卒七個兵種,這就和現代象棋的兵種基本相似了。唐《續藏經》載:"昔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牛僧儒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由此可見,唐牛僧儒的時代以前,象棋沒有炮,加炮以後,才成現代象棋的雛型。但牛僧儒《玄怪錄》中岑順夢幻所見和挖掘古墓所發現的象棋,只有王、上將(象)、軍師(士)、輜車、天馬、六甲(步卒)等六個兵種,還沒有炮。其時為唐代宗寶應元年,故後人稱之為"寶應象棋"。

宋晁無咎(公元1053-1110年)的"廣象棋",棋子32個,與現制象棋的棋子總數相同,棋盤縱橫各11路,比現制象棋盤大一點。廣象棋把兩炮放在車的外側,棋子名稱和著法與現制象棋相同,但沒有說明棋盤中間有無河界。有河界的象棋盤見於北宋末。北宋末女詞家李清照的《打馬圖經序》中刊有打馬戲和象棋兩用的局戲圖,它所表示的象棋盤圖形與現在的完全一樣。另外宋顥關於象棋詩詞中有"河外尖斜步卒輕"的描述。由此可見,北宋前的象棋盤沒有河界,棋盤有河界的象棋是在北宋末定型的。

象棋子現在是平面字形的,但早先曾是立體象形的。《玄怪錄》中所述的出土古墓,前有金床戲局,列馬滿枰,皆金銅成形,說明唐朝"寶應象棋"的棋子是銅質象形立體子。後來,北宋古墓出土的象棋文物中,見有圓形銅質的平面棋子,直徑大小不等。正面有車、馬、炮、將、士、象、卒字樣;反面則是各種不同形狀的圖文。將是坐著的將軍,腰懸長劍;士是女將,上著戎裝,下穿裙子;象是一隻大象;車是帶有飛輪的輜車;馬是飛躍的馬;炮是飛石;卒是手執長矛的士兵。以後,圖枰的棋子逐步為字形棋子代替。宋徽宗趙佶的《宮詞》有"白檀象戲小棋枰,牙子金書字更明",說的就是白色的檀木棋盤和象牙制的金書字形棋子。

第一個以比較完整的篇章來描述象棋著法的是南宋詩人劉克庄。他的長達240字的五言古詩《象弈》中,有"小藝雖難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桔中戲,妙不出局外。屹然兩國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俱變態。……遠炮勿虛發,冗卒要精汰。……昆陽以象奔,陳濤以車敗。匹馬郭令來,一士汲黯在。……" 等句,形象地描寫了象棋的棋盤、棋子和著法。和劉克庄同時代但稍晚些的著名學者陳元靚,在他晚年所編的日用網路全書《事林廣記》中,輯集了一些棋勢和兩個全局著法,這是見於記載的最古棋局。

北宋司馬光的《七國象棋圖》、南宋洪邁的《棋經論》是現代象棋最早的理論著作。其後問世的象棋書譜,有明代的《夢人神機》、《適情雅趣》、《桔中秘》,清代的《梅花譜》、《韜略元機》、《心武殘編》、《竹香齋象戲譜》、《百局象棋譜》等等。而最有名氣、最有代表性的則是桔、梅兩譜,它們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揭示了象棋的基本規律,探討了各種開局的戰略戰術。

象棋的形成與秦朝末年的「楚漢相爭」有著密切的關系。象棋棋子分紅、黑兩種顏色,帥方 紅色,將方為黑色,俗稱「紅帥黑將」。這也有其出處。

在象棋最早形成的時候,人們一般把紅帥代表劉邦,黑將代表項羽,即紅方代表劉邦的軍隊, 黑色代表項的軍隊。 自從斬殺白蛇後,劉邦便自稱是赤帝的兒子,也就特別喜歡紅色,連軍中的大旗都改為紅色。

而項羽則喜歡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掛皆為黑色,就連騎的鳥騅戰馬也都是黑色的。 「紅帥黑將」大概由此而來。 從象棋的形成和發展來看,是古代戰爭在棋盤上的再現。而棋盤上 的「楚河漢」,是是根據楚漢相爭而命名的。

5. 象棋是誰發明的

應該是在劉邦以後才發明的。而且不會是一個平常人。
採納哦

6. 七國象棋的發明者是誰呢

七國象棋是一種古代象棋, 據說是北宋學者司馬光發明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小時候就智慧過 人,所以發明象棋是可能的。七國象棋是根據戰國時七國爭雄的形勢設計的。

七國象戲,是司馬光(101-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採用十九路圍棋局,將「唯可容二人」流行的大象戲擴大為七人對弈的「七國象戲」。明沈津《欣賞編》辛集《古局象棋圖》對「七國象戲」有全面介紹:

七國象戲,用百有二十,周一,七圖各十有七。周黃、秦白、楚赤、齊青、燕黑、韓丹、魏綠、趙紫,周居中央不動,諸候王得犯,秦居西方,韓、楚居南方,魏、齊居東方,燕、趙居北方。七國各有將(直、斜行無遠近)、一偏(直行無遠近)、一裨(斜行無遠近。雖名象戲,而無象及車者,車即將及編、裨所乘,象不可用於中國故也),一行人(直、斜行無遠近,不能役敵,敵亦不能役),一炮(直行無遠近,前隔一棋乃可市物,前無所隔及隔兩棋以上則不可擊)、一弓(直、斜行四路),一弩(直、斜行五路)、二刀(斜行一路)、四劍(直行一路)、四騎(曲行四路,謂直一斜三)。」(附「七圖象戲」圖)

司馬光在「一裨」下注「雖名象戲,而無象及車者,車即將及偏、裨所乘,象不可用於中國故也。」司馬光為什麼惟獨在一裨後要 作這樣的注釋?因為宋時流行的象棋有車和象兩個兵種,他既然在改制的 「七國象戲」中淘汰車和象,當然總得有一些 理由,但這個理由近於迂腐。司馬光「象不可用於中國」原委並非「象不產於我國」,而是至北宋時,中國中原地帶已無象,在象戲中設置象已失去了現實意義。司馬光還在「七國家戲」中說: 「凡欲戲者,所得之國則相之,在坐七人,則各相一國…………其所與之國,惟相所擇」,此「相」指下棋的人,代棋子出謀的指揮者,由此可得出北宋時期的流行象棋根本無「相」這個兵種。在象棋中以「相」代替一方「象」至元代時才出現。

「七國象戲」有「將」各一枚,分署戰國時七國名秦、楚、齊、燕、韓、趙、魏,亦屬象戲賽制的需要。「行人」一枚,不能吃子,也不能被敵方子吃,只起到阻塞敵子的作用,與北宋時傳入日本經改制定型的「將棋」的「仲人」類似。「炮」的著法與現行象棋完全一致,「七國象戲」對當時流行象棋的「炮」未進行任何改制。「騎」即流行象棋的「馬」,著法與現制象棋「馬」相同;但「騎」每萬四枚比流行象棋每方 「馬」多兩枚。「刀」和 「劍」的著法:「刀」斜行一格,「劍」直行一格,正好是北來時期流行象棋中「卒」著法的綜合。實際「刀」和「劍」就是「卒」的裂變。新增加的「弓」和 「弩」實力大於「刀」和「劍」,可按流行「卒」的著法,「弓」直斜行四格,「弩」直斜行五格。

「七國象戲」在中國歷史上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史籍也未留下這種棋的記載,司馬光死後即煙消雲出,幾乎湮沒。七國家戲手稿是司馬光死後二十五年被黃長睿在其孫家 中發現,可見其影響的程度之小。但畢竟「七國家戲」作為一部史料,從一個側面間接地為我們提供了流行象棋的形 制,功不可沒。

7. 七國象棋是誰發明的

七國象棋,是司馬光(101-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採用十九路圍棋局,將「唯可容二人」流行的大象戲擴大為七人對弈的「七國象棋」。明沈津《欣賞編》辛集《古局象棋圖》對「七國象棋」有全面介紹:

8. 七國象棋是誰發明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七國象棋,是司馬光(101-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涑水鄉人,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採用十九路圍棋局,將「唯可容二人」流行的大象戲擴大為七人對弈的「七國象棋」。明沈津《欣賞編》辛集《古局象棋圖》對「七國象棋」有全面介紹:
希望採納

9. 象棋是誰發明的

1中國象棋 有一個傳說,說發明者是錫蘭的一位王後,這傳 說雖然沒有充分根據,但象棋源於印度,不論中國、西歐或蘇聯的學者們,在文獻 和古物的研究上都已得到了確證。 2國際象棋 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性體育競賽項目,它的起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正因為如此,對於究竟是誰發明了國際象棋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很權威的定論,但現在一般人都認為,它起源於古印度,發明人是生活在印度西北部的一個叫西薩的印度人,時間大約在公元 5 世紀末葉。據說因為當時的印度國王對流行的 15 人游戲已感到厭倦,所以西薩為國王發明了一種新的棋類游戲——國際象棋

10. 象棋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象棋肯定是中國發明的,就看那些兵種特點,看那條河,再看看九宮,除了中國有哪國還有這么符合中國歷史特徵、特點和經歷的文化。

閱讀全文

與七國象棋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