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維生素是誰發明的
維生素是艾克曼在1906年發明的。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
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爾·馮克鑒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布類似,且多數為輔酶。有的供給量須彼此平衡,如維生素B1,B2和PP,否則可影響生理作用。
維生素B復合體包括:泛酸、煙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吡哆醇和氰鈷胺。將膽鹼、肌醇、對氨基苯酸、肉毒鹼、硫辛酸包括在B復合體內。
維生素的作用
維生素A:與皮膚正常角化關系密切。缺乏時則皮膚乾燥、角層增厚、毛孔為小角栓堵塞,嚴重時影響皮脂分泌。所以,皮膚乾燥、粗糙、無光澤、脫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維生素A 有好處。
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關系甚密,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為細胞生長所必需,對脂肪代謝亦有影響,與皮脂分泌緊密相關,因而,頭皮脂溢、多屑時常用它。
維生素C:被稱為皮膚最密切的夥伴,它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是構成皮膚細胞間質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膚組織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維持和色素代謝的平衡都離不開它。
維生素E:公認有抗衰老功效,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和肉芽組織生長,使毛發皮膚光潤,並使皺紋展平。維生素K1:是一種油溶性維生素,可改善因疲勞而引起的黑眼圈。臨床發現將維生素A與維生素K。復配後使用對黑眼圈有明顯改善。
『貳』 艾克曼因為哪項發明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96年,荷蘭醫生艾克曼買來了一批雞做試驗。幾個月後,這群雞患了病,小雞走路不穩,慢慢地呼吸困難,有的甚至昏迷死亡,其症狀非常像人患的腳氣病。
過了一些日子,小雞又掙扎著站了起來。奇怪的是,這群小雞沒有經過任何治療,病竟全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呀?」艾克曼簡直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啦!
忽然,他想起來了:他換過一個養雞人,難道是這裡面有文章?
於是,他就找來那兩個養雞人進行了調查。原來是第一個人把買雞飼料的錢扣下了,直接用精米喂雞:第二個人專門買了米糠喂雞。
「哎,這說明米糠里含有治療腳氣病的物質。」艾克曼試著用米糠來喂有這樣病的小雞,果然小雞的病就好了。
接著,他又用米糠燒水讓有腳氣病的人喝,乖乖,病人也好了。艾克曼也因為這一發現於192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來,人們發現米糠里含有維生素B1,正是維生素B1治好了腳氣病。
『叄』 維生素是誰發明的
艾克曼和西米爾來·馮克發現源了維生素。維生素的發現是19世紀的偉大發現之一。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
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爾·馮克鑒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布類似,且多數為輔酶。
維生素分布:
維生素A:動物肝臟、蛋類、乳製品、胡蘿卜、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綠葉蔬菜中。
維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豬肉、谷類、野生食用菌黃滑松茸中。
維生素B2:肉類、谷類、蔬菜和堅果中。
維生素B12:豬牛羊肉、魚、禽、貝殼類、蛋類中。
維生素C:檸檬、橘子、蘋果、酸棗、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維生素D:魚肝油、雞蛋、人造黃油、牛奶、金槍魚中。
維生素E:穀物胚胎、植物油、綠葉。
維生素K:綠葉蔬菜中。
『肆』 二十世紀以微生物作為研究對象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及成就有哪些
1、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
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也作艾摩·阿道夫·比瑞格,德文為Emil Adolf von Behring)德國醫學家,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療法而獲得1901年首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亞歷山大·弗萊明
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英國細菌學家,生物化學家,微生物學家。
亞歷山大·弗萊明於1923年發現溶菌酶,1928年首先發現了青黴素。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弗萊明名列第45位。
『伍』 維生素是誰發明的。
維生素是艾克曼在1906年發明的。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
1906年證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水以外的「輔助因素」,其量很小,但為動物生長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爾·馮克鑒定出在糙米中能對抗腳氣病的物質是胺類,性質和在食品中的分布類似,且多數為輔酶。有的供給量須彼此平衡,如維生素B1,B2和PP,否則可影響生理作用。
維生素B復合體包括:泛酸、煙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吡哆醇和氰鈷胺。將膽鹼、肌醇、對氨基苯酸、肉毒鹼、硫辛酸包括在B復合體內。
(5)艾克曼發明擴展閱讀
維生素的作用
維生素A:與皮膚正常角化關系密切。缺乏時則皮膚乾燥、角層增厚、毛孔為小角栓堵塞,嚴重時影響皮脂分泌。所以,皮膚乾燥、粗糙、無光澤、脫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維生素A 有好處。
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關系甚密,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為細胞生長所必需,對脂肪代謝亦有影響,與皮脂分泌緊密相關,因而,頭皮脂溢、多屑時常用它。
維生素C:被稱為皮膚最密切的夥伴,它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是構成皮膚細胞間質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膚組織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維持和色素代謝的平衡都離不開它。
維生素E:公認有抗衰老功效,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和肉芽組織生長,使毛發皮膚光潤,並使皺紋展平。維生素K1:是一種油溶性維生素,可改善因疲勞而引起的黑眼圈。臨床發現將維生素A與維生素K。復配後使用對黑眼圈有明顯改善。
『陸』 維生素是如何發明的
在一百多年前,腳氣病是一種可怕的頑疾。得了這種病的人全身浮腫,肌肉疼痛,四肢無力,吃不下,睡不著,走路艱難,醫生對腳氣病沒有什麼辦法。
在當時,日本海軍中腳氣病患者很多。1882年,日本軍艦從東京駛向紐西蘭,在272天的航海中,有169人患了腳氣病,25人死亡。為此,日本軍醫高木兼寬著手調查,他發現腳氣病的發生與吃精白米有關。1884年,又有一艘軍艦走這一條航線。高木兼寬改變了船員的食譜,增加了麵粉、牛乳和蔬菜等,結果在287天航行中,只有14名船員患腳氣病,沒有人死亡,由此,高木兼寬找到了一個有效地預防腳氣病的辦法。
但是,高木兼寬並沒有進一步研究腳氣病的產生原因。因此,腳氣病的病因仍是醫學界的一個未解之謎。
幾乎在高木兼寬開始研究腳氣病的同時,荷蘭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艾克曼的軍醫也加入了研究腳氣病的隊伍。
那時,在「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爆發了腳氣病,每年死於腳氣病的人多達數萬人。為此,荷蘭政府在1886年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腳氣病的委員會。28歲的艾克曼自靠奮勇,加入了這個委員會。
委員會經過兩年的調查、研究,似乎取得了較大的成果:確認腳氣病是一種多發性的神經炎;從腳氣病病人血液中分離出一種球菌,確認它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的元兇。委員會絕大多數人員班師回國了。可是,艾克曼總覺得對於腳氣病還沒有徹底弄清楚,比如:它會不會傳染?要如何防治?等等,艾克曼決定獨自留在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把這些問題弄個水落石出。
1890年,艾克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雞群中突然爆發了一種病,許多小雞精神委頓,步態不穩,嚴重的甚至死去。經病理解剖,艾克曼確認這些雞也得了腳氣病。可是,實驗室換了一個喂雞的雇員後,病雞慢慢地恢復了健康,雞的腳氣病不治而愈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腳氣病是病菌引起的,為什麼並沒有進一步傳染呢?」艾克曼陷入了沉思之中。
為了證實腳氣病是否具有傳染性,艾克曼把從雞胃中取得的食物,喂給正常的雞吃。照理說,如果腳氣病的病原是細菌的話,那麼被喂的雞一定也會得腳氣病,可實驗結果並不是如此。顯然,腳氣病的病原是細菌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那又是什麼原因引起腳氣病的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偶然經過實驗室附近的一個軍醫院的病房,聽見幾個「老病號」在那兒閑聊:
「那個實驗室喂雞的雇員好久沒來了。」
「是啊!白花花的精米飯的剩飯倒掉真可惜。」
「喂雞?」艾克曼一下子警覺起來,他連忙上前打聽這件事的始末。「老病號」告訴艾克曼:以前那個雇員每天都要到醫院來揀剩的精米飯。艾克曼想,這也許與腳氣病還有關。他不想放過任何一條與實驗室里的雞有關的線索。
艾克曼找到原來的那個雇員,詢問他原來飼喂雞的食物是什麼。那個雇員以為自己剋扣實驗室里的雞糧,用醫院剩精白飯喂雞的事已暴露,只好低頭承認。
接著,艾克曼又找到新雇員,憨厚的新雇員告訴他:「我都是用實驗室里發的飼料喂雞。」
「莫非雞腳氣病與飼料有關?」艾克曼想起了幾年前日本軍醫高木兼寬關於預防腳氣病的報道。艾克曼決定就這一問題做深入研究:
他跑了許多監獄,調查結果表明,吃糙米的囚犯中每1萬名只有1名腳氣病患者。
他將小雞分成兩組,一組飼喂精白米飯,另一組飼喂糙米,結果三四周後,前者得了腳氣病,後者卻安然無恙。
他用糙米飼喂患有腳氣病的小雞,結果過一段時間,小雞恢復了健康。
他讓患有腳氣病的人吃糙米、喝米糠水,結果病人很快就康復了。
經過這一番的研究,艾克曼斷定糙米的米皮里含有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防治腳氣病。
這種物質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艾克曼著手這種物質的提取工作,但以失敗告終。
1911年,波蘭生化學家芬克,在艾克曼等人的實驗基礎上,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提取方法,從米糠中成功地提出取到一種晶體物質。這種物質含氮,為鹼性,屬於胺類。因此,芬克把它稱為「生命胺」。這就是艾克曼所說的可以防治腳氣的物質,現在我們稱它為維生素「B1」。
後來,科學家還發現了許多種維生素。
1929年,艾克曼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柒』 艾克曼發現維生素的故事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維生素c的故事》,故事記敘的是維生素發現的過程。文中寫哥倫布帶領的船隊在大西洋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被留在荒島上的重傷員靠吃野果子存活了下來,由野果子人們發現了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維生素c。
讀了文章後,我對維生素c有了很大的興趣,於是去查資料發現:維生素c又稱壞血酸。一種能防治壞血病的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存在於新鮮水果和蔬菜中。水果中以獼猴桃的含量最多;蔬菜以辣椒的含量最豐富,野生植物以刺梨中的含量最豐富,每100克中含2800毫升,有維生素c王之稱。這些水果蔬菜里居然有這么多的維生素c,難怪我長得這么瘦,因為我以前挑食,不吃青菜和蘿卜,現在我找到了長胖的妙法,那就是以後一定多吃蔬菜,注意葷蔬搭配。
小朋友們你可知道:維生素c有一定的治療和保健作用。缺乏時,可能引起很多種疾病。以後看見有人牙齦發炎時,就得勸他多吃水果和蔬菜,因為牙齦發炎就是壞血病的症狀呀!但也得記住了:維生素c並不是多多益善,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還會誘發尿路結石,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此外過量維生素c不但不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反而會使其受到削弱,是呀,任何東西都不能過量,不然會適得其反。
文中的哥倫布讓我佩服,如果不是他細心觀察、研究,多問幾個為什麼,也許維生素c至今還沒被發現呢!他啟發了我:任何新發現都是生活中經過細心觀察、反復研究才獲得的。真是留心處處皆學問。
以後我也一定會在生活實踐中注意觀察和思考,相信也會有新發現的。我從小開始就愛科學,學科學,或許將來也能成為一個發明家呢!
『捌』 維生素是怎樣發明的
在一百多年前,腳氣病是一種可怕的頑疾。得了這種病的人全身浮腫,肌肉疼痛,四肢無力,吃不下,睡不著,走路艱難,醫生對腳氣病沒有什麼辦法。
在當時,日本海軍中腳氣病患者很多。1882年,日本軍艦從東京駛向紐西蘭,在272天的航海中,有169人患了腳氣病,25人死亡。為此,日本軍醫高木兼寬著手調查,他發現腳氣病的發生與吃精白米有關。1884年,又有一艘軍艦走這一條航線。高木兼寬改變了船員的食譜,增加了麵粉、牛乳和蔬菜等,結果在287天航行中,只有14名船員患腳氣病,沒有人死亡,由此,高木兼寬找到了一個有效地預防腳氣病的辦法。
但是,高木兼寬並沒有進一步研究腳氣病的產生原因。因此,腳氣病的病因仍是醫學界的一個未解之謎。
幾乎在高木兼寬開始研究腳氣病的同時,荷蘭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艾克曼的軍醫也加入了研究腳氣病的隊伍。
那時,在「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爆發了腳氣病,每年死於腳氣病的人多達數萬人。為此,荷蘭政府在1886年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腳氣病的委員會。28歲的艾克曼自靠奮勇,加入了這個委員會。
委員會經過兩年的調查、研究,似乎取得了較大的成果:確認腳氣病是一種多發性的神經炎;從腳氣病病人血液中分離出一種球菌,確認它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的元兇。委員會絕大多數人員班師回國了。可是,艾克曼總覺得對於腳氣病還沒有徹底弄清楚,比如:它會不會傳染?要如何防治?等等,艾克曼決定獨自留在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把這些問題弄個水落石出。
1890年,艾克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雞群中突然爆發了一種病,許多小雞精神委頓,步態不穩,嚴重的甚至死去。經病理解剖,艾克曼確認這些雞也得了腳氣病。可是,實驗室換了一個喂雞的雇員後,病雞慢慢地恢復了健康,雞的腳氣病不治而愈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腳氣病是病菌引起的,為什麼並沒有進一步傳染呢?」艾克曼陷入了沉思之中。
為了證實腳氣病是否具有傳染性,艾克曼把從雞胃中取得的食物,喂給正常的雞吃。照理說,如果腳氣病的病原是細菌的話,那麼被喂的雞一定也會得腳氣病,可實驗結果並不是如此。顯然,腳氣病的病原是細菌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那又是什麼原因引起腳氣病的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偶然經過實驗室附近的一個軍醫院的病房,聽見幾個「老病號」在那兒閑聊:
「那個實驗室喂雞的雇員好久沒來了。」
「是啊!白花花的精米飯的剩飯倒掉真可惜。」
「喂雞?」艾克曼一下子警覺起來,他連忙上前打聽這件事的始末。「老病號」告訴艾克曼:以前那個雇員每天都要到醫院來揀剩的精米飯。艾克曼想,這也許與腳氣病還有關。他不想放過任何一條與實驗室里的雞有關的線索。
艾克曼找到原來的那個雇員,詢問他原來飼喂雞的食物是什麼。那個雇員以為自己剋扣實驗室里的雞糧,用醫院剩精白飯喂雞的事已暴露,只好低頭承認。
接著,艾克曼又找到新雇員,憨厚的新雇員告訴他:「我都是用實驗室里發的飼料喂雞。」
「莫非雞腳氣病與飼料有關?」艾克曼想起了幾年前日本軍醫高木兼寬關於預防腳氣病的報道。艾克曼決定就這一問題做深入研究:
他跑了許多監獄,調查結果表明,吃糙米的囚犯中每1萬名只有1名腳氣病患者。
他將小雞分成兩組,一組飼喂精白米飯,另一組飼喂糙米,結果三四周後,前者得了腳氣病,後者卻安然無恙。
他用糙米飼喂患有腳氣病的小雞,結果過一段時間,小雞恢復了健康。
他讓患有腳氣病的人吃糙米、喝米糠水,結果病人很快就康復了。
經過這一番的研究,艾克曼斷定糙米的米皮里含有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防治腳氣病。
這種物質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艾克曼著手這種物質的提取工作,但以失敗告終。
1911年,波蘭生化學家芬克,在艾克曼等人的實驗基礎上,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提取方法,從米糠中成功地提出取到一種晶體物質。這種物質含氮,為鹼性,屬於胺類。因此,芬克把它稱為「生命胺」。這就是艾克曼所說的可以防治腳氣的物質,現在我們稱它為維生素「B1」。
後來,科學家還發現了許多種維生素。
1929年,艾克曼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玖』 維生素是誰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維生素的發明者是尼克曼,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為「水溶性B「。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
維生素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在體內既不能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來源,而是一類調節物質,在物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各種維生素的作用:
維生素A:與皮膚正常角化關系密切。缺乏時則皮膚乾燥、角層增厚、毛孔為小角栓堵塞,嚴重時影響皮脂分泌。所以,皮膚乾燥、粗糙、無光澤、脫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維生素A 有好處。
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關系甚密,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為細胞生長所必需,對脂肪代謝亦有影響,與皮脂分泌緊密相關,因而,頭皮脂溢、多屑時常用它。
維生素C:被稱為皮膚最密切的夥伴,它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是構成皮膚細胞間質的必需成分。
『拾』 維生素誰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維生素不是誰發明的,而是因為敗血症的發現而逐漸發現其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