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書畫的尺寸怎麼算的
書畫的尺寸計算:
(1) 小品 33*33cm 1平方尺
(2) 小品 45*33cm 1.4平方尺
(3) 四尺三開 68*45cm 2.8平方尺
(4) 四尺四開 68*68cm 4平方尺
(5) 四尺對開斗方 68*68cm 4平方尺
(6) 四尺對開長條 34*136cm 4平方尺
(7) 四尺整紙 68*136cm 8平方尺
(8) 五尺整紙 81*155cm 11.5平方尺
(9) 六尺整紙 96*178cm 15.6平方尺
(10) 八尺整紙 122*244cm 27平方尺
(11) 丈二整紙 144*366cm 48平方尺
(12) 丈六整紙 200*498cm 92平方尺
1、長*寬*9=平方尺(例:四尺整紙 1.36m*0.68m*9=8.32平方尺。依據:1平方米等於9平方尺,以米為計算單位。)
2、長*寬/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紙 1.36m*0.68m/0.1089=8.4平方尺。以厘米為計算單位,依據:33cm*33cm=1089平方厘米)
(1)角尺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宣紙一般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數種,現在還有特殊制式。書畫計算中的尺與現在計量的尺有區別,它是指我國木匠鼻祖魯班發明的俗稱的魯班尺。以四尺宣為例,其尺幅為68x137厘米,對開或三裁就是對裁或均裁三份,一般來講四尺整張就是八平尺,對開就是四平尺,每平尺就是大約33x33厘米。
立軸為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最常見形制。一般以直幅畫心為主,畫心如為4尺3開或4尺6開,一律按3平方尺或1平方尺半計價,超過此兩種規格者,按實際面積計價。
而條幅的方尺則以其長度來定,寬度不足1尺仍按1尺計算,超過1尺則按實際面積計算,如長3尺、寬8寸,按3平方尺計算;長4尺、寬1尺半,按6平方尺計算。
『貳』 魯班尺的發明介紹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發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魯班尺。又如墨斗、傘、鋸子、刨子、鑽子等,傳說均是魯班發明的。
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這裡面都包含著原始的物理科學知識。
魯班還是一個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機關設在裡面,外面不露痕跡,必須藉助配合好的鑰匙才能打開。
《墨子》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就是說魯班製作的木鳥,能乘風力飛上高空,三天不降落。這可不可以認為,是原始航空科學的先頭兵。
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車馬。這種木車馬由木人駕御,裝有機關,能夠自動行走。
後世不少科技發明家,如三國時期的馬鈞、晉朝的區純、北齊的靈昭、唐朝的馬待封等,都受這個傳說的影響,相繼朝這個方向發展過。
在兵器製造方面,魯班曾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器械,在戰爭發揮過巨大作用。後來在墨子的影響下,不再製作這類戰爭工具,專門從事生產和生活上的創造發明,以造福於勞動人民。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工匠。木工行業供奉魯班為祖師。
當木匠在製作供桌神案、門窗傢具時會使用一種長一尺四寸四分的尺子,尺子上不僅有尺寸,還標明有避凶取吉的文字,人們就叫它魯班尺,又叫文公尺。
相傳魯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但魯班總是技高一籌,令文公非常嫉妒。
一次,兩人奉命各自率眾修建宮殿。文公趁人不注意,將魯班用來丈量長度的尺子鋸短,一尺半變成一尺四寸一分。當魯班的徒弟們用這把尺子將木料裁切完畢後,才發現長度不對。時間緊迫,材料用盡,魯班急中生智,把不足的長度用石墩代替,結果更加堅固、美觀。國王十分滿意。當人問他怎麼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時,魯班笑答,全靠文公送的尺子啊!從此文公心服口服。這把尺子也就一直流傳至今。
即木工用尺,又稱「角尺」,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後的板、枋材以及結構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1魯班尺=0.8市尺
魯班尺產生不久即融合了丁蘭尺,後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矯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建造房屋和製作傢具時,從整體到每一部位的高低、寬窄、長短,都要用此尺量一下,求得與吉利有關的刻度吻合,避開與災凶有關的刻度,以適應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從所標文詞的內容看,顯然與舊時的星相學相聯系。
魯班尺,亦作「魯般尺」,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它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其分別是傳統的寸、魯班尺、丁蘭尺、厘米四種標尺。魯班尺長約42.0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個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其八個字分別是:「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小字,來區分吉凶意義。其八個字及附帶的小標格分別代表的吉凶含義如下:
1、財:吉,指錢財、才能。
A、財德:指在財、德善、功德方面有表現。
B、寶庫:比喻可得或儲藏珍貴物品。
C、六合:合和美滿。六合為天地四方。
D、迎福:迎接福。福為幸福、利益。
2、病:代表凶。指傷災病患 及不利等。
A、退財:損財、破財之意。
B、公事:多指因公家的事如貪污受賄及案件官司等。
C、牢執:指牢獄之災。
D、孤寡:指有孤獨寡居的行為。
3、離:代表凶,指六親離散分開。
A、長庫:古有監獄之說。
B、劫財:破耗及耗損財。
C、官鬼:指有官煞引起之事。
D、失脫:物品失落、人離散之意。
4、義:代表吉。指符合正義及道德規范,或有募捐行善等行為。
A、添丁:古時生男孩叫添丁。
B、益利:增加了財資利祿。
C、貴子:日後能顯貴的子嗣。
D、大吉:吉祥吉利。
5、官:代表吉,指有官運。
A、順科:順利通過考試而獲中。
B、橫財:意外之財。
C、進益:收益進益。
D、富貴:有財有勢。
6、劫:代表凶,意指遭搶奪、脅迫。
A、死別:即永別。
B、退口:指有孝服之事。
C、離鄉:背井離鄉。
D、財失:財物損失或丟失。
7、害:代表凶,禍患之意。
A、災至:災殃禍患到。
B、死絕:死得乾乾凈凈。
C、病臨:疾病來臨。
D、口舌:爭執爭吵。
8、本:代表吉,事物的本位或本體。
A、財至:即財到。
B、登科:考試被錄取。
C、進寶:招財進寶。
D、興旺:興盛旺盛。 為時下風水師必備之工具。主要用於建造墳墓或奉置祖先牌位及神位時,據以測量,並定吉凶。尺長39厘米,分十格,每一格又分四小格;其十格,各印有代表吉凶之文字,分別是
「丁」:福星 及第 財旺 登科
「害」:口舌 病臨 死絕 災至
「旺」:天德 喜事 進寶 納福
「苦」:失脫 官鬼 劫財 無嗣
「義」:大吉 財旺 益利 天庫
「官」:富貴 進寶 橫財 順科
「死」:離鄉 死別 退丁 失財
「興」:登科 貴子 添丁 興旺
「失」:孤寡 牢執 公事 退財
「財」:迎福 六合 進寶 財德。
以上十字及其小格的字義不難理解,這里就從略了。2011年,中國風水家協會把魯班尺定為風水勘察必要工具。
『叄』 什麼是魯班尺 魯班尺品牌推薦
魯班尺,全稱「魯班營造尺」,亦作「魯班尺」,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魯班尺長約46.08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又稱「角尺」,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後的板、枋材以及結構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1市尺=0.8魯班尺。魯班尺產生不久即融合了丁蘭尺,後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矯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發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魯班尺。又如墨斗、傘、鋸子、刨子、鑽子等,傳說均是魯班發明的。
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這裡面都包含著原始的物理科學知識。
魯班還是一個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機關設在裡面,外面不露痕跡,必須藉助配合好的鑰匙才能打開。
《墨子》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就是說魯班製作的木鳥,能乘風力飛上高空,三天不降落。這不可不認為,魯班是原始航空科學的先頭兵。
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車馬。這種木車馬由木人駕御,裝有機關,能夠自動行走。
後世不少科技發明家,如三國時期的馬鈞、晉朝的區純、北齊的靈昭、唐朝的馬待封等,都受這個傳說的影響,相繼朝這個方向發展過。
在兵器製造方面,魯班曾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器械,在戰爭發揮過巨大作用。後來在墨子的影響下,不再製作這類戰爭工具,專門從事生產和生活上的創造發明,以造福於勞動人民。
由來
魯班是春秋時代魯國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工匠。木工行業供奉魯班為祖師。
當木匠在製作供桌神案、門窗傢具時會使用一種長一尺四寸四分的尺子,尺子上不僅有尺寸,還標明有避凶取吉的文字,人們就叫它魯班尺,又叫文公尺。
相傳魯班和文公都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但魯班總是技高一籌,令文公非常嫉妒。
一次,兩人奉命各自率眾修建宮殿。文公趁人不注意,將魯班用來丈量長度的尺子鋸短,一尺半變成一尺四寸一分。當魯班的徒弟們用這把尺子將木料裁切完畢後,才發現長度不對。時間緊迫,材料用盡,魯班急中生智,把不足的長度用石墩代替,結果更加堅固、美觀。國王十分滿意。當人問他怎麼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時,魯班笑答,全靠文公送的尺子啊!從此文公心服口服。這把尺子也就一直流傳至今。
即木工用尺,又稱「角尺」,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後的板、枋材以及結構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
魯班尺產生不久即融合了丁蘭尺,後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矯正的重要工具。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建造房屋和製作傢具時,從整體到每一部位的高低、寬窄、長短,都要用此尺量一下,求得與吉利有關的刻度吻合,避開與災凶有關的刻度,以適應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從所標文詞的內容看,顯然與舊時的星相學相聯系。
魯班尺,亦作「魯般尺」,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它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其分別是傳統的寸、魯班尺、丁蘭尺、厘米四種標尺。魯班尺長約42.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個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其八個字分別是:「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小字,來區分吉凶意義。其八個字及附帶的小標格分別代表的吉凶含義如下:
1、財:吉,指錢財、才能。
A、財德:指在財、德善、功德方面有表現。
B、寶庫:比喻可得或儲藏珍貴物品。
C、六合:合和美滿。六合為天地四方。
D、迎福:迎接福。福為幸福、利益。
2、病:代表凶。指傷災病患 及不利等。
A、退財:損財、破財之意。
B、公事:多指因公家的事如貪污受賄及案件官司等。
C、牢執:指牢獄之災。
D、孤寡:指有孤獨寡居的行為。
3、離:代表凶,指六親離散分開。
A、長庫:古有監獄之說。
B、劫財:破耗及耗損財。
C、官鬼:指有官煞引起之事。
D、失脫:物品失落、人離散之意。
4、義:代表吉。指符合正義及道德規范,或有募捐行善等行為。
A、添丁:古時生男孩叫添丁。
B、益利:增加了財資利祿。
C、貴子:日後能顯貴的子嗣。
D、大吉:吉祥吉利。
5、官:代表吉,指有官運。
A、順科:順利通過考試而獲中。
B、橫財:意外之財。
C、進益:收益進益。
D、富貴:有財有勢。
6、劫:代表凶,意指遭搶奪、脅迫。
A、死別:即永別。
B、退口:指有孝服之事。
C、離鄉:背井離鄉。
D、財失:財物損失或丟失。
7、害:代表凶,禍患之意。
A、災至:災殃禍患到。
B、死絕:死得乾乾凈凈。
C、病臨:疾病來臨。
D、口舌:爭執爭吵。
8、本:代表吉,事物的本位或本體。
A、財至:即財到。
B、登科:考試被錄取。
C、進寶:招財進寶。
D、興旺:興盛旺盛
『肆』 木工工具及其用法
木工基本工具及其使用
木工工具一般都有較鋒利的刃口,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各種工具的正確使用姿勢和方法,例如鋸割、刨削、斧劈時,都要注意身體的位置和手、腳的姿勢正確。在操作木工機械時,尤其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木工刀具需要經常修磨,尤其是刨刀、鑿刀,要隨時磨得鋒利,才能在使用時既省力,又保證質量,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過理。木工用的鋸也要經常修整,要用銼刀將鋸齒銼鋒利,還要修整「鋸路」。鋸路是鋸齒向鋸條左右兩側有規律地傾斜而形成的。
使用完畢應將工具整理、收拾好。長期不使用時,應在工具的刃口上油,以防銹蝕。
一、量具及其使用
1、鋼捲尺
用於下料和度量部件,攜帶方便,使用靈活。常選用2m或3m的規格。
2、鋼直尺
一般用不銹鋼製作,精度高而且耐磨損。用於榫線、起線、槽線等方面的劃線。常選用150—500mm的
3、角尺
木工用的角尺為90°直角,古時人們把角尺(或叫方尺)和圓規稱作規矩。俗語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規,圓規。圓的規范,軌跡靠的是圓規;矩,矩形。矩形的方正靠的是角尺。有圓規和角尺可以完善方形與圓形的傢具造型。
角尺可用於下料劃線時的垂直劃線;用於結構榫眼、榫肩的平行劃線;用於製作產品角度衡量的是否正確與垂直,還用於加工面板是否平整等等。
角尺有木製的、有鋼制的、有鋁制的。角尺是木工劃線的主要工具,其規格是以尺柄與尺翼的長短比例而確定的。
如:小角尺200:300mm;中角尺250:410mm;大角尺400:630mm。
角尺的直角精度一定要保護好,不得亂扔或丟放,更不能隨意拿角尺敲打物件,造成尺柄和尺翼結合處松動,使角尺的垂直度發生變化不能使用。
4、三角尺:用於劃45°角。
5、活動角尺:用於劃任意度角。
6、墨斗
墨斗的原理是由墨線繞在活動的輪子上墨線經過墨斗輪子纏繞後,端頭的線拴在一個定針上。使用時,拉住定針,在活動輪的轉動下,抽出的墨線經過墨斗沾墨,拉直墨線在木材上彈出需要加工的線。
墨斗多用於木材下料,從事傢具製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較小些,從事建築木結構製作木工可做的大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圓木鋸材的彈線,或調直木板邊棱的彈線,還可以用於選材拼板的打號彈線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號或彈線中,墨斗有時還用作吊垂線,衡量放線是否垂直與平整。
墨斗彈線的方法:左手拿墨斗,用少量的清水把線輪澆濕,用墨汁把墨盒內的棉花染黑。使用時左手拇指按鉛筆壓住墨盒中的棉花團,拇指掌還要靠住線輪或是放開線輪來控制輪子的轉動或是停止。右手先把墨斗的定針固定在木料的一端點。這時左手放鬆輪子拉出沾墨的細線,拉緊靠在木料的面上,右手在中間捏墨線向上垂直於木面提起,即時一丟,便可彈出明顯而筆直的墨線。
墨斗使用中,彈線一定要注意,右手在中間捏墨線提起彈線,保證垂直,不能忽左忽右,避免彈出的墨線不直,形成彎線或是弧線的形式,造成下料的板材出現彎度。
7、劃子
劃子是配合墨斗用於壓墨拉線和劃線的工具。取材於水牛角,鋸削成刻刀樣形狀。把劃線部分的薄刃在磨石上磨薄磨光即可使用。
好的水牛角劃子蘸墨均勻,劃線清晰。只要使用方法正確,立正劃子劃線,劃子劃的線誤差比鉛筆劃線要小得多。只是後來人們逐漸使用鉛筆,也有的用竹片製作劃子,但誤差較大,效果不是太好。
8、劃線要領
下料劃線有傳承的工藝規范,又是「三分劃線七分做」的部分內容。選擇材料;搭配材料和加工餘量等方面可由下料劃線得到正確體現。
劃線是傢具製作的前提或是基礎條件。下料劃線是傢具形狀、結構和材料運用設計的第一前提。因為,下料劃線是保證製作傢具的形狀,首先決定用什麼材料,材料的好劣、大小、質量是否能夠滿足傢具製作要求,怎麼製作和製作什麼的大問題。下料劃線要整體設計構思。
劃線工藝是木工行內的規范,作為一種技術語言,是通用的。是一人劃線,多人鋸割、刨削、鑿刻、鋸卯、組裝製作的交流語言,是傳統工藝最早的一種製作的生產流動線。
劃線與選材下料相聯系,與各種加工製作的工序相聯系,和傢具式樣的藝術美相聯系。所以,劃線是傢具製作特別重要的前提和保證。民間工藝中又有人把傢具劃線稱作:「量體裁衣,省工省料」。按照製作的要求,傢具樣式好,結構牢,還要省工省料,意指衡量設計傢具的「體」,裁製木材的「衣」,達到合理用料。
(1)劃線應了解木工的量具和劃線工具,結合木結構的劃線工藝夯實劃線的基礎和達到必須的要求。
(2)劃線的准確度,主要靠量具的正確運用。一是劃線的工具,如尺子的規范,角尺和斜尺的角度正確。二是用筆的誤差。即鉛筆誤差一般在0.25—0.3mm左右,傳統技法一般講究用前面下料劃線中講的劃子。現在有的用劃線刀,劃線刀在一些角度結合時劃線還是較為准確的。
劃線的准確度,還要靠劃線的規范。正確的線形是工藝的前提,按線形加工的准確度,常常有工藝的規范要求。如刨料、鋸料粗加工時,多為留線;鋸料粗加工時可鋸線或留線。又如刨料、鑿榫眼和鋸料細加工時,要根據結合部位的大小尺度講究吃線和留線。
(3)正確運用吃線和留線的方法,是加工時去掉線合適還是留下線合適,這就是一線之差。一線之差可以保證傢具結構的牢實,一線之差又可以造成傢具結構的松動,質量不能保證。工匠在鋸刨鑿的加工中,運用吃線和留線的一線之差,來保證加工質量的准確度。
二、手工鋸及其鋸割
手工鋸的鋸割工藝,是傳統傢具的製作加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鋸齒與鋸路
鋸,可以把木材鋸割成各種形狀,或達到木構件需要的尺寸。鋸割的目的就是把木材縱向鋸開或者橫向截斷。鋸子進行鋸割時,就是鋸條在直線形式或在曲線形式的輕壓和推進的運動中,對木材進行快速切割的一個工作過程。鋸子在這個過程中切削木材,由於鋸條的鋸齒不斷的發生作用,木材對鋸齒也產生較大的磨擦或擠壓力。由此,鋸條必須具備抵抗擠壓力強度,具備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耐熱性,使鋸條的齒刃不會變鈍。
選擇鋸條時,既要選擇鋸條剛性好的,又要選擇鋸條韌性好的,達到鋸條容易進行銼磨,又耐使用。一般,手工鋸條是常用碳素工具鋼製成的,其剛性和熱處理都比較好;機械圓鋸片選用的是合金工具鋼製成的,能符合圓鋸片工作的特性;帶鋸條選用的是鉻鎢錳合金鋼製成的,其剛性和硬度比較適中。所以,選擇鋸條還需要在實踐中真正認識鋸條的優劣狀況。
木工工匠們在製作的實踐中,伴隨著傢具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製作工藝的改進和發展,發明了眾多的適應加工需要的鋸割工具,有的已經淘汰,有的繼續使用。但從現階段傳統工匠製作的工藝特點來看,一是傳統工藝生產狀態還需要手工工具;二是機械化生產的刃磨、修理和維護技術,都和手工工具的維護技術原理相聯系相發展。因此,了解眾多鋸的傳統種類,熟悉手工鋸的性能,並且善於正確使用,有益於提高傳統工藝的製作水平。
木工用鋸的核心是鋸齒,不同鋸割目的的鋸子,其齒形和鋸路的設計也各不相同。齒刃形狀與鋸齒的角度有關,一般情況下,順鋸齒形稍微傾斜,約在90°—95°之間,截鋸和彎鋸則在80°—85°之間。使用時,鋸齒角度和鋸條齒根線所形成的角度越大,鋸割力越弱,鋸末易排出,反之,角度越小,鋸割力越強,鋸末不易排出。木料材質的軟硬及燥濕程度也決定著鋸齒角度,如硬質或乾燥的木料在鋸割時,鋸齒的角度要小一些,而軟質或潮濕的木料鋸割時,鋸齒角度盡量大一些。新製作的鋸子或使用刃鈍後的鋸子,都要用銼刀進行銼齒。銼齒時,應注意齒形的齒背不高於齒刃,齒喉角刃部平直不凸出,齒距遠近一致,齒室大小統一,齒喉角應稍作彎曲,齒尖鋒利光亮。鋸子由於鋸割目的的不同還要對鋸齒進行不同形式的分岔處理,從而形成齒刃左右分開呈或寬或窄的「鋸路」。鋸路多用特製的「撥料器」輔助完成,撥鋸齒時,要注意鋸路均勻,大小角度一致,鋸路平直,無凸出、凹進或扭曲齒存在,否則在使用時會出現鋸子跳動或「跑路走線」的現象而影響正常的鋸割。鋸路大,宜鋸割軟質或潮濕木材,而鋸路小則適於鋸割硬質或乾燥木材。
(二)傳統手工鋸的種類
1、框鋸。又名架鋸,是由工字形木框架、絞繩與絞片、鋸條等組成。鋸條兩端用旋鈕固定在框架上,並可用它調整鋸條的角度。絞繩絞緊後,鋸條被綳緊,即可使用。框鋸按鋸條長度及齒距不同可分為粗、中、細三種。粗鋸鋸條長650—750mm,齒距4—5mm,粗鋸主要用於鋸割較厚的木料;中鋸鋸條長550—650mm,齒距3—4mm,中鋸主要用於鋸割薄木料或開榫頭;細鋸鋸條長450—500mm,齒距2—3mm,細鋸主要用於鋸割較細的的木材和開榫拉肩。
2、刀鋸。刀鋸主要由鋸刃和鋸把兩部分組成,可分為單面、雙面、夾背刀鋸等。單面刀鋸鋸長350mm,一邊有齒刃,根據齒刃功能不同,可分縱割和橫割兩種;雙面刀鋸鋸長300mm,兩邊有齒刃,兩邊的齒刃一般是一邊為縱割鋸,另一邊為橫割鋸。夾背刀鋸鋸板長250—300mm,夾背刀鋸的鋸背上用鋼條夾直,鋸齒較細,有縱割和橫割鋸之分。
3、槽鋸。槽鋸由手把和鋸條組成,鋸條約長200mm。槽鋸主要用於在木料上開槽。
4、板鋸。又稱手鋸。由手把和鋸條組成,鋸條長約250—750mm,齒距3—4mm,板鋸主要用於較寬木板的鋸割。
5狹手鋸。鋸條窄而長,前端呈尖形,長度約300—400mm。 狹手鋸主要用於鋸割狹小的孔槽。
6、曲線鋸。又名繞鋸,它的構造與框鋸相同,但鋸條較窄(10mm左右),主要是用來鋸割圓弧、曲線等部分。
7、鋼絲鋸。又名弓鋸,它是用竹片彎成弓形,兩端綳裝鋼絲而成,鋼絲上剁出鋸齒形的飛棱,利用飛棱的銳刃來鋸割。鋼絲長約200—600mm,鋸弓長800—900mm。鋼絲鋸主要用於鋸割復雜的曲線和開孔。
(三)框鋸的使用
在使用框鋸前,先用旋鈕將鋸條角度調整好,並用絞片將絞繩絞緊使鋸條平直。框鋸的使用方法有縱割和橫割兩種。
1、縱割法
鋸割時,將木料放在板凳上,右腳踏住木料,並與鋸割線成直角,左腳站直,與鋸割線成60°角,右手與右膝蓋成垂直,人身與鋸割線約成45°角為適宜,上身微俯略為活動,但不要左仰右撲。鋸割時,右手持鋸,左手大拇指靠著鋸片以定位,右手持鋸輕輕拉推幾下(先拉後推),開出鋸路,左手即離開鋸邊,當鋸齒切入木料5mm左右時,左手幫助右手提送框鋸。提鋸時要輕,並可稍微抬高鋸手,送鋸時要重,手腕、肘肩與身腰同時用力,有節奏地進行。這樣才能使鋸條沿著鋸割線前進。否則,縱割後的木材邊緣會彎曲不直,或者鋸口斷面上下不一。
2、橫割法
鋸割時,將木料放在板凳上,人站在木料的左後方,左手按住木料,右手持鋸,左腳踏住木料,拉鋸方法與縱割法相同。
使用框鋸鋸割時,鋸條的下端應向前傾斜。縱鋸鋸條上端向後傾斜約75°—90°角(與木料面夾角),橫鋸鋸條向後傾斜約30°—45°角。時時要注意使鋸條沿著線前進,不可偏移。鋸口要直,勿使鋸條左右搖擺而產生偏斜現象。木料快被鋸斷時,應將左手扶穩斷料,鋸割速度放慢,一直把木料全部鋸斷,切勿留下一點,任其折斷或用手去扳斷,這樣容易損壞鋸條,木料也會沿著木紋撕裂,影響質量。
(四)鋸的選用與使用注意事項
寬厚木板常用大鋸;窄薄木料常用小鋸;橫截下料常用粗鋸;榫頭榫肩常用細鋸;硬木和濕木要用料路大的鋸子,軟木和乾燥的木材要用料路小的鋸子。
使用時,必須要注意各類鋸的安全操作方法:
1、框鋸在使用前先用旋鈕把鋸條角度調整好,習慣上應與木架的平面成45°,用鉸片將綳繩絞緊,使鋸條綳直拉緊;開鋸路時,右手緊握鋸把,左手按在起始處,輕輕推拉幾下。用力不要過大;鋸割時不要左右歪扭,送鋸時要重,提鋸時要輕,推拉的節奏要均勻;快割鋸完時應將被鋸下的部分用手拿穩。用後要放鬆鋸條,並掛在牢固的位置上。
2、使用橫鋸時,兩只手的用力要均衡,防止向用力大的一側跑鋸;糾正偏口時,應緩慢糾偏,防止卡鋸條或將鋸條折斷。
3、使用鋼絲鋸時,用力不可太猛,拉鋸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將鋼絲綳斷。拉鋸時,作業者的頭部不許位於弓架上端,以免鋼絲折斷時彈傷面部。
4、應隨時檢查鋸條的鋒利程度和鋸架、鋸把柄的牢固程度;對鋸齒變鈍、斜度不均的鋸條要及時修理,對繩索、螺母、旋鈕、把柄及木架的損壞也應及時修整、恢復後才可繼續使用。
三、傳統木工刨及其使用
傢具製作的合縫,各種線形製作的大氣和規矩與否,都表現在木工刨子的製作和正確使用方面。手工刨種類多,作用於木料的粗刨、細刨、凈料、凈光、起線、刨槽、刨圓等方面的製作工藝。
(一)手工刨的組成
手工刨是傳統古傢具製作的一種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兩部分構成。刨刃是金屬鍛制而成的,刨床是木製的。
手工刨刨削的過程,就是刨刃在刨床的向前運動中不斷地切削木材的過程。把木材表面刨光或加工方正叫刨料。木料畫線、鑿榫、鋸榫後再進行刨削叫凈料。傢具結構組合後,全面刨削平整叫凈光。
刨刃在不斷地切削木料的過程中,木料產生較大的摩擦會反作用於刨刃切削的刃口部,這使刨刃口發熱變鈍。如果木質越硬,刨刃口的變鈍越快。如果木料表面的雜物多,也能使刨刃口的鋒利變鈍。所以選擇刨刃,要挑選剛性好和熱處理好的刃片。事實上,刨刃鍛造時,刃身是用普通碳素鋼(含鐵量大),刃部鍛制薄薄的一層工具鋼淬火粘合,經過機械磨平裁齊,再經熱處理後刃部就會軟硬適中,即可使用。如果熱處理後淬火太硬,刨刃剛性硬,而且不易磨礪,遇到硬物容易破損崩口。熱處理後淬火太軟,刨刃軟容易卷口,而且不能耐久使用,刃口很快會變鈍。所以,刨刃的優劣最好以磨礪刨刃後觀察。好的刨刃,刃口鍛製成薄薄的貼鋼,出現的是薄勻發亮的現象,刃身的底鐵是發暗灰色,刃身和刃口淬火的粘合顯得很是堅實。注意的是:劣質刃口的底鐵和刃口鋼—個樣子的發暗顏色,或是全部發亮,這兩種情況的刨刃都不易磨礪。
(二)手工刨的種類
手工刨包括常用刨和專用刨。常用刨分為中粗刨、細長刨、細短刨等。專用刨是為製作特殊工藝要求所使用的刨子,專用刨包括軸刨、線刨等。軸刨又包括鐵柄刨、圓底軸刨、雙重軸刨、內圓刨、外圓刨等。線刨又包括拆口刨、槽刨、凹線刨、圓線刨、單線刨等多種。
1、中長刨:用於一般加工,粗加工表面,工藝要求一般的工件。
2、細長刨:用於精細加工,拼縫及工藝要求高的面板凈光。
3、粗短刨:常用於刨削木材粗糙的表面。
4、細短刨:常用於刨削工藝要求較高的木材表面
(三)手工刨的使用
1、刨刃的調整
安裝刨刃時,先將刨刃與蓋鐵配合好,控制好兩者刃口間距離,然後將它插入刨身中。刃口接近刨底,加上楔木,稍往下壓,左手捏在刨底的左側稜角中,大拇指質量捏住楔木、蓋鐵和刨刃,用錘校正刃口,使刃口露出刨屑槽。刃口露出多少是與刨削量成正比的,粗刨多一些,細刨少一些。檢查刨刃的露出量,可用左手拿起刨來,底面向上,用單眼向後看去,就可以察覺。如果露出部分不適當,可以輕敲刨刃上端。如果露出太多,需要回進一些,就輕敲刨身尾部。如果刃口一角突出,只須輕敲刨刃同角的上端側面即可。
2、推刨要點
推刨時,左右手的食指伸出向前壓住刨身,拇指壓住刨刃的後部,其餘各指及手掌緊捏手柄。刨身要放平,兩手用力均勻。向前推刨時,兩手大拇指需加大力量,兩個食指略加壓力,推至前端時,壓力逐漸減小,至不用壓力為止。退回時用手將刨身後部略微提起,以免刃口在木料面上拖磨,容易遲鈍。刨長料時,應該是左腳在前,然後右腳跟上。
在刨長料前,要先看一下所刨的面是里材還是外材,一般情況里材較外材潔凈,紋理清楚。如果是里材,應順著樹根到樹梢的方向刨削,外材則應順著樹梢到樹根的方向刨削。這樣順著木材紋理的方向,刨削比較省力。否則,容易「嗆槎」,既粗糙不平,又非常費力。
下刨時,刨底應該緊貼在木料表面上,開始不要把刨頭翹起,刨到端頭時,不要使刨頭低下(俗稱磕頭)。否則,刨出來的木料表面,其中間部分就會凸出不平,這是初學者的通病,必須注意糾正。
3、刨的修理
(1)刨刃的研磨:刨刃用久了,尤其是刨削硬質木料和有節疤的木料以後,很容易變鈍或者缺口,因此需要研磨。
研磨刨刃時,用右手緊捏刨刃上端,左手的食指和中指緊壓刨刃,使刨刃斜面與磨石密貼,在磨石中前後推動。磨時要勤澆水,及時沖去磨石上的泥漿;也不要總在一處磨,以保持磨石平整。刨刃與磨石間的夾角不要變動,以保證刨刃斜面平正。磨好後的刃鋒,看起來是一條極細微的黑線(不應該是白線),刃口處發烏青色。刨刃斜面磨好後,將刨刃的兩角在磨石上略磨幾下,再將刨刃翻過來,平放在磨石上推磨二、三下,以便磨去刃部的卷口。
對於缺陷較多的刨刃,可先用粗磨石磨,後在細磨石上磨。一般的刨刃,僅用細磨石或中細磨石研磨即可。
(2)刨的維護:敲刨身時要敲尾部,不能亂敲,打楔木也不能打得太緊,以免損壞刨身。刨子用完以後,應將底面朝上,不要亂丟。如果長期不用,應將刨刃退出。在使用時不能用手指去摸刃口或隨便去試其鋒利與否。要經常檢查刨身是否平直,底面是否光滑,如果有問題,要及時修理。
四、木銼刀及其使用
合理選用銼刀,對保證加工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長銼刀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粗齒木銼刀:粗銼刀的齒距大,齒深,不易堵塞,適宜於粗加工(即加工餘量大、精度等級和表面質量要求低)及較松軟木料的銼削,以提高效率;細齒木銼刀:適宜對材質較硬的材料進行加工,在細加工時也常選用,以保證加工件的准確度。
銼刀銼削方向應與木紋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由於銼刀的齒是向前排列的,即向前推銼時處於銼削(工作)狀態,回銼時處於不銼削(非工作)狀態,所以推銼時用力向下壓,以完成銼削,但要避免上下搖晃,回銼時不用力,以免齒磨鈍。
正確握持銼刀有助於提高銼削質量,木銼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著銼刀木柄的端頭,大拇指放在銼刀木柄的上面,其餘四指彎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銼刀木柄,左手則根據銼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輕重,可有多種姿勢。
使用注意事項:
木銼刀不能用來銼金屬材料,不能作橇棒或敲擊工件;放置木銼刀時,不要使其露出工作檯面,以防銼刀跌落傷腳;也不能把銼刀與銼刀疊放或銼刀與量具疊放。
五、手工鑿及其使用
手工鑿是傳統木工工藝中木結構結合的主要工具,用於鑿眼、挖空、剔槽、鏟削的製作方面。
(一)鑿的種類
鑿一般有以下幾種:
1、平鑿:又稱板鑿,鑿刃平整,用來鑿方孔。規格有多種。
2、圓鑿:有內圓鑿和外圓鑿兩種,鑿刃呈圓弧形,用來鑿圓孔或圓弧形狀,規格有多種。
3、斜刃鑿:鑿刃是傾斜的,用來倒棱或剔槽。
鑿褲,是裝鑿柄的孔,要選鍛造扎實整齊光滑無裂紋的。這樣可以保證鑿子的使用壽命。刃身部分要選齊整厚實的,剛性好和熱處理好的,和刨刃的要求一個樣。鑿囿的鐵圈要圓滑,略窄不易太寬,鑿柄也需圓潤光滑。
新購置的鑿子,需要安裝鑿柄和鑿囿。鑿柄用硬木製成,一般長度為130mm,其粗細比鑿褲略粗或是相同即可。
安裝時,把長150mm的方形木料,先對著鑿褲的孔,用斧砍削出斜度,用鐵柄刨刨圓修理光滑,嚴實地和底部頂實裝入。反轉另一端,按著鑿囿的鐵圈,砍削或是用鐵柄刨修理圓滑,注意要略帶一定的斜度裝上鑿囿,松緊合適。鑿囿必須緊緊套好,套好後長出的木材端頭,可用手工鋸鋸割齊平,然後用錘子擊打鉚緊。
鑿囿,傳統工藝中早時使用的是牛筋或是麻繩纏圈製作的。後來以鐵匠煅打的鐵圈作為鑿囿使用,現在,可用一般為φ20mm左右的鐵管,用鋼鋸鋸出4mm厚的圓圈,再用鋼銼銼磨齊整光滑,然後套在鑿柄上使用。
(二)鑿的使用
打眼(又稱鑿孔、鑿眼)前應先劃好眼的墨線,木料放在墊木或工作凳上,打眼的面向上,人可坐在木料上面,如果木料短小,可以用腳踏牢。打眼時,左手緊握鑿柄,將鑿刃放在靠近身邊的橫線附近(約離橫線3—5mm),鑿刃斜面向外。鑿要拿垂直,用斧或錘著力地敲擊鑿頂,使鑿刃垂直進入木料內,這時木料纖維被切斷,再拔出鑿子,把鑿子移前一些斜向打一下,將木屑從孔中剔出。以後就如此反復打鑿及剔出木屑,當鑿到另一條線附近時,要把鑿子反轉過來,鑿子垂直打下,剔出木屑。當孔深鑿到木料厚度一半時,再修鑿前後壁,但兩根橫線應留在木料上不要鑿去。打全眼時(鑿透孔),應先鑿背面,到一半深,將木料翻身,從正面打鑿,這樣眼的四周不會產生撕裂現象。
(三)鑿的修理
鑿子的磨礪和刨刃的磨礪方法基本——致,但因鑿子的鑿柄長,磨刃時要特別注意平行往復前後推拉,用力均勻,姿勢正確。千萬不能一上一下,使刃面形成弧形。磨好的刃,刃部鋒利,刃背平直,刃面齊整明亮,不得有凸棱和凸圓出現的狀況。
六、錘子及其使用
木工通常使用羊角錘作敲擊工具,羊角錘又可用來拔釘。通常用釘沖將釘子沖入木料中。
七、木砂紙及其使用
砂紙。可分紙干砂紙、水砂紙和砂布等。干砂紙用於磨光木件,水砂紙用地沾水打磨物件, 砂布多用於打磨金屬件,也可用於木結構。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砂紙目數是有工藝要求的。
為了得到光潔平整的加工面,可將砂紙包在平整的木塊(或其他平面)上,並順著紋路進行砂磨,用力要均勻先重後輕,並選擇合適的砂紙進行打磨。通常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當砂紙受潮變軟時,可在火上烤一下再用。
『伍』 規、矩等早期的測量工具的發明對推動我國測量技術的發展有怎樣的影響
規、矩、准、繩的發明,有一個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過程。這些作圖工具的產生,有力地推動了與此相關的生產的發展,也極大地充實和發展了人們的圖形觀念和幾何知識。
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很好的技術平面圖。在一些漆器上所畫的船隻、兵器、建築等圖形,其畫法符合正投影原理。在河北省出土的戰國時中山國古墓中的一塊銅片上有一幅建築平面圖,表現出很高的制圖技巧和幾何水平。
規、矩等早期的測量工具的發明,對推動我國測量技術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
秦漢時期,測量工具漸趨專門和精細。為量長度,發明了丈桿和測繩,前者用於測量短距離,後者則用於測量長距離。還有用竹篾製成的軟尺,全長和捲尺相仿。矩也從無刻度的發展成有刻度的直角尺。
另外,還發明了水準儀、水準尺以及定方向的羅盤。測量的方法自然也更趨高明,不僅能測量可以到達的目標,還可以測量不可到達的目標。
秦漢以後測量方法的高明帶來了測量後計算的高超,從而豐富了我國數學的內容。據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的《周髀算經》記載,西周開國時期周公與商高討論用矩測量的方法,其中商高所說的用矩之道,包括了豐富的數學內容。
商高說:「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復矩以測深,卧矩以知遠……」商高說的大意是將曲尺置於不同的位置可以測目標物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商高所說用矩之道,實際就是現在所謂的勾股測量。勾股測量涉及勾股定理,因此,《周髀算經》中特別舉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例子。
『陸』 3角尺的各個角度數是多少
一副≡角尺中.有一個三角尺的各角度數分別是(90°)(45°)(45°).另一個三角尺的各角度數分
(90°)(60°)(30°)
『柒』 活動直角怎麼做
首先,徵求你准備為那個人做活動角的人意見,問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活動角。然後根據他的意見,用一些硬紙板貼上彩色的卡紙,在牆角邊上圍大一點,找些他喜歡的東西放在活動角那裡。如果他是小孩的話,可以根據年齡來設計一些玩具和其他物品。
『捌』 中國古代是怎樣測量角度的
我們的先輩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實踐中,最早通過觀察太陽、月亮的變化,認識的幾何圖形是「圓、方、矩、角」———圓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角至圓及圓至角的演化,發現了它們圍繞著「角」這一可計量的量,並且具有相互導出的科學關系。
「准、繩、規、矩」是古代使用的測量工具。 「准」是古代用的水準器。這在《漢書》上就有記載。「繩」是一種測量距離、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長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禹治水時,「左准繩」就是用「准」和「繩」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比較地勢之間高低的差別。
「規」是校正圓形的用具。「矩」是古代畫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古人總結了「矩」的多種測繪功能,既可以定水平、測高、測深、測遠,還可以畫圓畫方。一個結構簡單的「矩」,由於使用時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測定物體的高低遠近及大小,它的廣泛用途,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無窮智慧。
(8)角尺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不用「度」表示的角
很多史料表明,中國古人不用「度」表示「角」。歸納例舉在漢語語匯中表示「角」的字詞有:
1、「隅」(yú):角也、方角。物之方者皆有四隅。
2、「方」:與「圓」相對。四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或六面都是直角的四邊形的立體。
3、「觚」(gū),其解:為古代酒器。或為稜角。「觚」為正六邊形的內角。同時,此術還是中華古代數學科學最早發明使用「割圓術」的典型實例。
通過「六觚為一握」將圓周長分割為六等份,即通過算籌圖形證實了「徑一周三」圓周率源於中國最古老的「割圓術」。另有《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為削》:「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
4、「桷」(jué),方形的椽子。也指平直的樹枝。
5、「楞」,四方的木塊。
6、「矩」,古代畫方的工具,亦稱之為「曲尺」,就是現代列入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直角尺」。
『玖』 是誰發明的墨汁
墨是用來書寫或繪畫的黑色顏料。我國使用墨的歷史也很悠久,早在甲骨文中我們就發現了墨書。正式的墨出現在西周時期,《述古書法纂》記載,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先是用漆和木炭或石墨,後來人們用松煙代替石墨。自漢魏之後,制墨技術日臻發達,墨如黑漆,其色黝亮,其香不衰。此後,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制墨家。
最早見於記載的制墨家是三國魏的書法家韋誕(字仲將),世稱「仲將之墨,一點如漆」。到了唐代,奚超和奚廷圭父子總結前人經驗,改進前人方法,創造了搗松和膠等技術,造出的墨「豐肌膩理」』「光澤如漆」。到了宋代又有著名的墨工張遇、潘衡、葉茂實等。
明代的制墨業多集中在皖南地區,形成兩大派系、其中一派以程君房、方於魯為代表,程君房創造了「漆煙」制墨法,方於魯創造了前無古人的「九玄三極墨」。另一派以汪仲山、邵松之為代表,汪仲山是「集錦墨」的創始人,使墨除了實用外,還成了有高度欣賞價值的工藝品。清代制墨有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奄、胡開文四大家。
墨的種類頗多,名稱繁雜,以製作原料為名的有「油煙經、松煙墨、油松墨、硃砂墨、選煙墨、特煙墨等,最有代表性的是「松煙」、「油煙」兩種。松煙製作歷史悠久,油煙後來居上。
松煙墨是以松枝燒煙配製,烏黑而無亮光,膠輕質松,滲化力強。我國古代多用此墨作書畫。松煙取材易,價格較油煙便宜。
油煙墨是用油燒煙(主要是桐油、並和以麻油、豬油等)再加入膠料、麝香、冰片等製成。油煙墨質地優良、堅實細膩,特別是烏黑發光。因桐油燒煙成本高,煙細而重,價格較松煙貴。
墨以膠水為上,膠重則窒筆。質量上乘的墨分量重,膠輕煙細,烏黑而透紫光、上硯無聲,磨過的端面平光如鏡,無孔點。
使用墨錠時,在研墨方面應注意研墨的力量、墨身和磨行的方向、注水量三項內容。即研磨用力要均勻,輕移慢行;墨身與硯面保持垂直,磨行成圓形.或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注水宜少,隨研隨添,以濃度適宜為止。墨錠研完後,應擦乾保存。如長期立在硯上或泡在墨汁中,會導致墨與硯粘連,而傷硯毀墨。
現在書畫墨汁生產進步,市場上多有銷售,取用方便。北京「一得閣」出品的中華墨汁、一得閣墨汁,質地優良,墨汁細濃而有光澤,氣味清香,耐水性強,適於拓裱.宜於書畫。
如果使用瓶裝墨汁,要注意在使用時輕輕搖動,使瓶內墨汁上下濃淡均勻。
不管使用墨錠或瓶裝墨汁,均忌偏濃偏淡,太濃則容易滯筆,筆毫不能揮灑自如;太淡則容易漫漶,字無神采。
『拾』 魯班尺如何使用才算正確
魯班尺共分四排,從上到下分別為傳統的尺、寸,量家宅、傢具之用的魯班尺,量陰宅、祖先牌位之用的丁蘭尺、厘米,這四種標尺相結合,對傢具進行測量,提前把握風水,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魯班尺吉凶選擇原則,是以「財義官本」為吉,但即使是吉度尺寸,坊間也有區別用法,如義門主要用在學校,官門主要用在官衙及官宦人家,一般老百姓常用的是吉(本)、財二字。
也有規定八個字使用范圍的:
1.財字門,用於一般民戶人家;
2.病字門,用於醫療、葯堂行當;
3.離字門,用於一些流動行當;
4.義字門,用於學堂和一些民戶;
5.官字門,用於官府衙門;
6.劫字門,多用於牲畜圈門,也用於司獄;
7.害字門,與劫字門相同;
8.吉(本)字門,用於店鋪。
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特色的度量工具,如今漸漸被忽視,然而,對於非常講究風水的消費者而言,選購紅木傢具不得不了解魯班尺。
魯班尺,亦作「魯般尺」,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它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其分別是傳統的寸、魯班尺、丁蘭尺、厘米四種標尺。
魯班尺長約42.0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個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
其八個字分別是:「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在每一個字底下,又區分為四小字,來區分吉凶意義。
(10)角尺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魯班尺,全稱「魯班營造尺」 ,為建造房宅時所用的測量工具,類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魯班尺長約42.9厘米,相傳為春秋魯國公輸班所作,後經風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並呼之為「門公尺」。
又稱「角尺」,主要用來校驗刨削後的板、枋材以及結構之間是否垂直和邊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
後來魯班尺經過改進,添加的刻度單位,與尺、寸長度結合。使用魯班尺進行尺寸控制,使得傢具、宅居正好避開次生波共振頻段,從而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由於其特殊的功能,在風水文化、建築文化中表現最為廣泛。
演進使用魯班尺進行尺寸控制,使得傢具、宅居正好避開次生波共振頻段,從而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參考資料:網路-魯班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