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陶行知創造教育論文

陶行知創造教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8-26 07:07:10

Ⅰ 陶行知文集有《創造的教育》這篇文章嗎

《陶行知論創造教育》是2010年4月1日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文嶺。《創造的教育》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去看看這本書的目錄就知道了,或者是上網路哪裡找一下。

Ⅱ 論創造的幼稚教育陶行知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我這次的演講題目是——論創新教育,作文 論創新教育。
現如今,望子成龍的概念在人們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為了迎接眾多的應試教育,而馬不停蹄的為孩子尋找各類的文化課輔導班,有些也為了高考加分而強迫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愛的興趣班。漸漸地開始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愛好,埋沒了孩子自己的興趣,使孩子的思想束縛於特定的框架之中,沒有想像的空間,形成了眾多孩子千篇一律的思想,導致了孩子的創新意識被磨滅,想像力被束縛的性質,初中二年級作文《作文 論創新教育》。
所以,我覺得,在當今社會,創新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不要讓孩子一成不變的成長。善於啟發孩子的逆向思維,給孩子以充足的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其中,創新教育就是功不可沒的了。
那麼,如何做到對孩子實行創新教育就成了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了。要對孩子的愛好給予鼓勵和發展,做到不強迫孩子去上一些孩子不喜歡的興趣班,而培養孩子擅長的那一面,使孩子的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敢於讓孩子以不同的觀點辨析問題,擁有強烈的逆向思維。敢於想像和實踐,敢於挑戰自己。
運用創新教育,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逆向思維。眾所周知,現在社會科技發展迅速,靠的是什麼?就是創新和敢於想像!培養孩子的這方面意識,可以使孩子在當今迅速發展的社會中不被淘汰,也能使孩子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擁有充足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所以創新教育的應用可以為孩子留有大量的發展空間,使孩子得以身心全面發展。
所以,我大力提倡創新教育,我希望這會給大家帶來啟發!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Ⅲ 教育學畢業論文範文:陶行知教學思想管窺

陶行知教學思想——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訓,我們學校的基礎就是立在這五個字上,再也沒有一件事比明了這五個字還重要了。說來倒很奇怪,我 在本校從來沒有演講過這個題目,同志們也從沒有一個人對這五個字發生過疑問,大家都好像覺得這是我們曉庄的家常便飯,用不著多嘴饒舌了。可是我近來遇了兩件事,使我覺得同志中實在還有不明了了校訓的意義的。一是看見一位指導員的教學做草案裡面把活動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學的方面,做的方面。這是教學做分家,不是教學做合一。二是看見一位同學在《鄉教叢刊》上發表一篇關於曉庄小學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他說:「曉庄小學的課外作業就是農事教學做。」在教學做合一的學校的辭典里並沒有「課外作業」。課外作業是生活與課程離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學做離婚的宣言。今年春天洪深先生創辦電影演員養成所,招生廣告上有採用「教」「學」「做」辦法字樣,當時我一見這張廣告,就覺得洪先生沒有十分了解教學做合一。倘使他真正了解,他必定要寫「教學做」辦法,決不會寫作「教」「學」「做」辦法。他的誤解和我上述的兩個誤解是相類的。我接受了兩次刺激,覺得非徹底的、原原本本的和大家討論明白,怕要鬧出絕大的誤解。思想上發生誤解則實行上必定要引起矛盾。所以把這個題目來演講一次是萬不可少的。我自回國以後,看見國內學校里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認定有改革之必要。這種情形以大學為最壞。導師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稱教授為榮。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識來賑濟人的。我當時主張以教學法來代替教授法,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務會議席上辯論二小時,不能通過,我也因此不接受教育專修科主任為名義。八年,應《時報·教育新思潮》主幹蔣夢麟先生之徵,撰《教學做合一》一文,主張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此時蘇州師范學校首先贊成採用教學法。繼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師范同事無暇堅持,我就把全部課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為教學法。這是實現教學合一的起源,後來新學制頒布,我進一步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但是教學做做合一之名尚未出現。前年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我仍用教學做合一之題,張伯苓行政管理擬改為學做合一。我於是豁然費通,直稱為教學做合一。去年我撰《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時,即將教學做合一之原理作有系統之敘述。我現在要把最近的思想組織起來作進一步之敘述。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從廣義的教育觀點看,先生與學生並沒有嚴格的分別。實際上,如果破除成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象。因此教學做是合一的。因為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比如種田這件事是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裡做的事,便須在水裡學,在水裡教。再進一步說,關於種稻的講解,不是為講解而講解,乃是為種稻而講解;關於種稻而看書,不是為看書而看書,乃是為種稻而看書;想把種稻教得好,要講什麼話就講什麼話,要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我們不能說種稻是做,看書是學,講解是教。為種稻而講解,講解敢是做,為種稻而看書,看書也是做。這是種稻的教學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學做都要如此,方為一貫。否則教自教,學自學,連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學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寶山縣立師范學校竟把教學做合一改為做學教合一,這是格外有意思的。

創新教育需要「教學做合一」的方法論。「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身體力行予以倡導的新的教學法,他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教學做合一」正確地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其基本精神是手腦並用,學用結合。只有「在用腦的時候,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候,同時用腦去想」,即「勞力上勞心」,才有可能進行創造和發明
這就啟示我們教師在創新教學過程中應做到:(1)把發展學生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變嚴格守紀的課堂氣氛為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氣氛,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法;(2)鼓勵創造性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人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學習中發掘自己內在的潛力,不斷提高創造能力;(3)重視學法指導,加強學生學習自控能力的培養;(4)重視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Ⅳ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具體理念: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4)陶行知創造教育論文擴展閱讀:

陶行知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於教學生學,而教師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來。不僅教師要教學同時也應該學習。也就是說教師教的與學生學的是聯系的,相關連的。同樣的,教師所教與自己所學的也要聯系在一起。如果教師做好了,教育的關鍵所在也就解決了。在當時所處的時代里,陶行知勇於實踐和探索,將自己的理論真正應用到教育實踐中。

他發表了許多著名論文和講話,比如《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教學做合一》、《在勞力上勞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認了王陽明所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論,並在其基礎上認為應該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將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國教育事業中,為中國現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Ⅳ 論述陶行知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啟示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具體看參考資料

Ⅵ 學習陶行知愛國精神的論文(1000字以上)

且看此文,另外您若覺得長了,可自行將文章分為2個部分,或者2章
教人求真學做真人

陶行知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他指出「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認為,培養人才不看形式而要看實際的真本領。他稱「教人求真」的教師,才是第一流的教育家,這需要具備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二,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②教師教人求真,首先就應當教人奮不顧身地追求真理,不做「偽君子」,偽君子為名利所動,會丟掉人生最寶貴的人格,「演出千百之偽狀」,而真人則求真知識,說真話,實事求是地辦事,就可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學生學習就是要追求真理做真人,不追求虛名,而要學習為國家為社會工作的真本領。1940年底,陶行知之子陶曉光到成都一個無線電廠工作,廠方要資格證明書,陶曉光因沒有正規學歷,便向熟人要了一張曉庄學校的畢業證明書。陶行知聞訊後,認為不妥,即電告曉光將證明書寄回,並寫信對曉光說:「我們必須堅持『寧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之主張進行。倘使這樣真實的證明不合用,寧可自己出錢,不拿薪水,幫助國家工作,……總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絲毫妥協。……你記得這七個字,終身受用無窮,望你必須努力朝這方面修養,方是真學問。」「③陶行知認為「才」與「不才」,在於其知識、學識是否「真」。真學問的標准在於是否真是經過自己刻苦學習和實踐求得,而不是由什麼「證書」之類所決定。

陶行知認為在學問上忠於真理,則在政治上必忠於革命。他說:「學問與革命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學問不論新舊,只要是追求真理,便與革命之精神符合,若以學問作買賣,則無論新舊,都有作漢奸之可能,……一個人在學問上能追求真理,則在革命上能殺身成仁。」④陶行知要求真人需是「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他說有人誤以為我們要在這里造就一些人出來陞官發財,跨在他人之上,這是不對的,我們的孩子們都從老百姓中來,他們還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們所學得的東西貢獻給老百姓,為老百姓造福利;他們都是受著國家民族的教養,要以他們學得的東西貢獻給整個國家民族,為整個國家民族謀幸福;他們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們學得的東西幫助改造世界,為整個人類謀利益。」

他認為這種立志為老百姓造福、為整個人類謀利益的人,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做人中人」最根本的道理到40年代,陶行知的的人才教育觀,又進一步發展為「親民」的思想)他在辦社會大學時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於人民之幸福,」所謂「親民」就是「要親近老百姓」.「要鑽進老百姓的隊伍里去和老百姓親近,變成老百姓的親人,並且要做到老百姓承認我們的確是他們的親人,」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所要培養的人才已經和共產主義思想指導下的人才觀相一致。不僅區別於封建時代,「學而優則仕」的士大夫,也不同於資產階級追求個人發展個人奮斗的人。

陶行知還認為,要引導新一代「學做真人」就要實行全面培養這其中包含三種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我們可以在物質的環境里站個穩固。諸君,要做一個八十歲的青年,可以擔負很重要的責任,別做一個十八歲的老翁。

(二)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獨立的職業要有獨立的職業,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會的報酬,⑦這三個要素,實際涉及了德、智、體三方面的教育。在知識教育上,不僅要有書本知識,而且要有靈活的思想方法和實際本領,他強調為學的方法不在讀死書,而「全要研究」,無論准備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會手腦並用,「學農的人要有科學的腦筋和農夫的手;學工的人,也要有科學的腦筋和工人的手。這樣他才可以學得好。」⑧才可以有獨立的職業,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二)
在塑造「真人」的道路上,他認為只有在人類的全部生活實踐中才能實現。

他提出教學做合一、智仁勇合一、知情意合一、教育與訓育合一的人才培養觀,陶行知說:「在感情之調節與啟發中使兒童了解其意義與方法,便同時是知的教育:使養成追求真理的感情並能努力與奉行,便同時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發揚個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養合乎社會及歷史發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養和正確的知識教育不能分開。」③陶行知主張實行智仁勇合一的教育,認為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在當代社會仍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的指標,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應智仁勇兼修,他說:「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頭之仁。」⑩對於智仁勇三者的涵義,他也作了新的解釋,即「要求每一個學生個性上滋潤著智慧的心,了解社會與大眾的熱誠,服務社會與大眾自我犧牲的精神」。

陶行知在培養人才上,注重整體教育,還表現在很多方面,如他針對當時學校教育把訓與育分割的傾向,批評說:「在現代中國學校里教與訓分家是普遍的現象。教育好像是教人讀書,訓育好像是訓練人做人或是做事;教育好像是培養知識,訓育好像是訓練品行;教育又好像是指所謂之課內活動,訓育則好像是指所謂課外活動。」這是「橫的割裂」的教育,是將本來就是「整個的教育」硬分裂成幾塊,這是一種與生活教育相沖突的傳統思想。「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對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不得分割的,」智識與品行分不開,思想與行為分不開,課內與課外分不開.做人做事與讀書分不開,即教育與訓育分不開」。

(三)
在德育的方法上,陶行知主張從小事做起,實行嚴格要求的人才教育方法。

陶行知本人就是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他也將教育青年樹立遠大理想、信念放在育人的首位。但他認為任何美好的理想和信念都是「從近處著手」的,塑造真人,必須從小事做起,堅持嚴格要求,教育青少年從小就要學會迎接和克服困難,他曾給一個叫吳立邦的小孩子寫信。題目就是《預備鋼頭碰鐵釘》,告訴孩子「我們在社會上做事就要預備碰釘子」,「假使釘子是鐵做的,我們的頭皮就要硬到鋼一樣,叫鐵釘一碰到鋼做的頭皮上就彎了起來」。

陶行知對學生的訓練包括各個方面,他曾為育才學校擬定辦學旨趣「十字訣」,即:「一個大腦。二隻壯手。三圈連環。四把鎖匙。五路探討。六組學習。七 (集)體創造。八位顧問。九九難關。十(誓)必克服。」其中要求學生會動腦動手;要進行德性的修養;知識積累;要學有方法,善於思考;要有唐僧克服八 十一難的精神,為使學生進德修業日日長進,他提出「每日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為了便於學生身體力行,他制定了很多具體的行為規范,僅以育才學校就有《育才學校之禮節與公約》、《育才學生教育二 十九事》、《怎樣培養十六常能》、《育才十二要》、《育才衛生教育二十九事》、《育才二十三常能》、《育才十二要》等,這些行為規范的訓練,把遠大的目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保證了學生健康地成長。

Ⅶ 如何培養學前兒童創造性教育論文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二十一世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創新精神的培養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越來越受到社會、教師和家長的普遍重視,因而,在幼兒這一關鍵期,挖掘孩子的潛力,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已是刻不容緩。要對兒童進行創新教育,就要明白兒童創新思維的發展特點和兒童創新活動的特點,在兒童創新活動過程中的幾個關鍵因素,以及家長和教師怎麼做才能促進兒童創新思維的發展。
一、兒童創新思維發展的特點和兒童創新活動的特點:
到目前為止,有關創造力的定義多達百餘種,比較一致的說法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對於兒童的創造力我們即不可低估,也不可盲目的拔高,更不能將幼兒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與成人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混為一談。幼兒的創造力和創造活動有其獨特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幼兒的創造力屬於表達式創造力,主要是指以自由和興致為基礎,因情景而產生,隨興致而感發,但是卻具有某種創造性的行為表現,如:幼兒在看圖講述時對畫面的不同理解,故事表演中添加的各種動作和情節;音樂活動中的創編歌詞與動作;美術活動中對主題畫面的構思和布局等等,都是幼兒創造性的表現。雖然說這種創造是一種比較低級的創造活動,不能給社會帶來什麼價值,但是我們卻不能就此否定兒童創造力的潛在價值。因為創造力是一個由低到高的連續發展過程,它為高層次和高水平的創造力和活動打下了基礎。
幼兒的創造活動開始於原始的模仿,對於兒童來說,第一次模仿實際上也就是創造,因為無論是模仿的方式還是內容,對他來說都具有新穎性和獨特性,同時,在模仿的過程中,兒童獲得了關於動作、事物間聯系的知識經驗,為下一步的創造活動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從這個方面來說,幼兒的模仿和創造是密不可分的,與成人的模仿截然不同。此外,兒童的創造力和創造思維還具有自發性強、表現范圍十分廣泛的特點。
二、影響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幾個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影響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因素多種多樣,有生理、遺傳因素,也有環境因素,還有個體主觀因素,其中動機、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兒童自身心理因素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比較活躍的兒童往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打破沙鍋問到底、情感豐富、具有幽默感、勇敢、堅持不懈、自信、勤奮、進取心強、自我意識發展迅速、做事情耐心、很仔細。而膽怯、害怕失敗、懶惰的孩子往往都是創造力不太好的幼兒。外部環境對兒童創造力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們所說的外部環境,主要包含三個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家庭生活環境和大的社會環境三個方面。
兒童創造力培養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我們也認識到了兒童創造力的重要性和制約兒童創造力的內外部因素,那麼我們該如何來開發兒童的創造力呢?根據我的研究,發現以下幾點:
( 一)創設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性的環境1.寬松、童趣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活動室牆上的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畫面蘊藏了一個個好聽、有趣的童話故事:「小白鵝哥倆的水路歷險記」,孩子們可以盡情想像它們一路上的經歷,最後是怎樣乘著西瓜船順利回到家鄉的;「小動物和它們的南瓜車」這幅畫更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創造、想像力,南瓜車可以用花朵做車輪,還可以利用其他的什麼東西?誰來駕車恰當呢,為什麼?就這樣,環境中隱含了許多鼓勵幼兒幻想、創造的因素,激發幼兒創造的慾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2.營造鼓勵幼兒創造的心理氛圍。
我在上面提到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微弱的、稚嫩的,存在著很大的可變性,極易被外界所影響,所以我們要營造一種鼓勵幼兒發展創造性的心理氛圍。首先我們老師要加強學習,轉變不利於兒童創新思維的觀念,要認識到創造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結果更重要。應該對每個孩子保持積極、鼓勵、贊許的態度,充分尊重他們,做他們的朋友,使他們敢於大膽地想像、創造,能極大地發揮潛能。教師是有組織的計劃者,但又不過分拘泥於此而失去靈活性,給予孩子創造的天地,知道每個孩子創造性的表現都是獨特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善於評價和改進,使教育適合自己又適合每個獨特的孩子。如:幼兒好奇心強,想像大膽,在他們充滿童真與稚嫩的想法中,都隱藏著創造性的火花。在看到氫氣球能帶人上天後,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想法:為什麼不能發明一種氫氣球飛行器,可以由小朋友控制方向和速度,每天帶小朋友上幼兒園呢?多有趣、多可愛的設想呀!雖然他們的想法也會超越現實,甚至很荒誕,我們也不以成人的標准去衡量,而是敏銳地捕捉其創新思維的「閃光點」,並加以有效地引導,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大膽想像,主動選擇,從而表現出其獨創性、特異性。
3.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培養幼兒創造性有著重要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重視和參與,可使培養幼兒創造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必須爭取家長的支持,讓家長了解發展幼兒創造性的重要性。我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於忽視孩子創造性的培養。很多家長重視的是孩子認識了幾個漢字,學會了幾首詩歌,會講多少個故事……卻沒有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有一次,我到一個小朋友家裡去家訪,老師的到來讓孩子欣喜若狂,他拿出最心愛的電動玩具演示各種玩法給我看,最後還把電動玩具拆散重新安裝,孩子的奶奶見孩子把東西拆了一地十分生氣,一邊訓斥一邊把玩具收起給孩子裝好,然後堅持讓不情願的孩子背唐詩給我聽。這里我不是說讓孩子背唐詩不好,當然背唐詩和復述故事都能發展幼兒的記憶力,但是孩子喜歡拆裝些電動玩具是其創造性開始發展的表現,因此,家長應該認識到這種動手動腦的習慣對發展幼兒創造性的作用,從而轉變觀念,為幼兒創造力的形成和發揮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
( 二)設計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創造1.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主要從以下五大領域來實施:健康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語言領域、藝術領域。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就要重視對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各種教育活動中所要培養的一般智力因素,因此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思維力是教育活動中要重視和加強的方面。教師在教學中,傳授給幼兒一定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教給幼兒學習和求異的思維方法更重要。
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音樂活動可以通過感知音樂、創編歌詞、創編舞蹈動作等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如在熟悉一首歌曲後提出創編歌詞的要求,啟發幼兒根據歌曲的內容、節奏性進行創編。舞蹈和歌表演則可以引導幼兒感受音樂風格,根據歌詞創編相應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別人不同的動作。老師在適當的時候應幫孩子一把,作一些示範,激起孩子創編的慾望。並考慮自己班級孩子的實際水平,幫助他們打開思路,並給予具體的指導。
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讓幼兒以幾何圖形為原形作畫,圓形可添畫成太陽、鬧鍾、西瓜等,橢圓形可以添畫成小老鼠、小雞等,長方形、三角形可組成房子、松樹。在繪畫活動中幼兒可以大膽想像,創造,而且不要求幼兒一定要按范畫臨摹,而是鼓勵幼兒敢於想像,添畫新的內容。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不是片面地看畫得像不像,而是重視作品的創造性意識,鼓勵幼兒自由創造。
在文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幼兒在文學活動中展開了想像的翅膀,海闊天空,自由翱翔。看圖講述、創編詩歌、續編故事等活動都很好地培養和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如:有一次學習童話故事《七色花》時,我問孩子們,假如他們擁有一朵能實現願望的七色花時,想要實現什麼願望?沒想到孩子們竟能想到數十種答案。請聽他們的美好的遐想:「我要讓七色花變出很多玩具,送給世界上沒有玩具的小朋友」「我要讓七色花變出很多很多的書,上面什麼知識都有,這樣我就能變成最聰明的人了。」「我要讓七色花變出一艘飛船,這樣我就可以到月亮上去旅行啦!」……不難看出,孩子的創造性因為求知、求異,因為不同的思想、情感而表現得多麼出色,令人興奮不已。老師在此類活動中培養了幼兒敢於求異、敢於創造的能力,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三)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游戲是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模仿社會生活的活動,也是幼兒以自己的條件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
游戲是幼兒期的主要活動,游戲有利於幼兒創造性的發展。在游戲中,教師不輕易干預幼兒的活動,而是引導、鼓勵幼兒獨立地、創新地開展游戲。如:我們利用角落游戲、角色游戲、結構游戲等激發幼兒的創造意識,老師可以經常向幼兒提一些啟發性、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你在一個只有一面大鏡子沒有門的房間里怎麼出去?美味點心店裡沒有顧客想要的食物怎麼辦?月亮上有外星人嗎?就這樣,允許孩子通過自己想像和思考來解決問題,允許孩子有標新立異的獨創見解。經常有意地激發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激發幼兒自主參與創造活動的積極性。又如:區域游戲的生活區學習「編辮子」,教師利用吃完的半圓形冷飲盒子,在兩端鑽好洞,再准備漂亮的綢帶、粗繩,讓幼兒看著老師畫的圖示繫上繩子,並自己動手編辮子、打蝴蝶結。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既要讓幼兒細心觀察圖示,又給幼兒留下了創造的餘地,讓他們創造出自己的成果。在幼兒手腦並用的過程中,培養其創造力。
教師要創設機會,引導幼兒樂於合作,善於創造。 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地存在著教育「契機」。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應滲透於日常環節的點點滴滴中,教師要抓住發生在幼兒身邊的每個能激起他們思考、想像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內在的創造沖動充分釋放。例如:有一天早上,幾個小朋友正在觀察自然角,突然,有位孩子大聲叫:「李老師,你看,這蘿卜像個老爺爺!」我走過去一看,原來自然角里的一個有點像人形的蘿卜上長了一些根須,很像長著長胡須的老爺爺。於是,我靈機一動,對其他幼兒說:「小朋友們,我們看一看,其他的幾個蘿卜像什麼?」於是,孩子們就仔細觀察著,嘰嘰喳喳地叫了起來:「老師你看,那個像老鼠!」「老師,紅蘿卜像燈籠。」「老師,我看見一個長頭發的白蘿卜娃娃。」孩子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在自由想像的廣闊空間里,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連平時不喜歡出聲的孩子此刻也驚喜地叫起來。我笑著說:「你們知道為什麼蘿卜會有不同的顏色、形狀嗎?」「是不同的蘿卜媽媽生的」「喝的水多就長得大」,孩子們七嘴八舌,奇思妙想。孩子們的好奇心給了我啟發,於是我組織了以「蘿卜」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如:認知活動《有趣的蘿卜一家》、講講做做《醬蘿卜和甜蘿卜絲》、語言活動《蘿卜回來了》、美術活動《蘿卜變身》等。由於是源於幼兒興趣的問題,整個系列的活動孩子們都充滿興致,十分投入,在各個活動中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創造。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創造源於生活,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為「創造」的源泉。
(四)啟發家長重視對幼兒創造性的培養其實幼兒的許多創造性在家庭中有廣泛的表現,只不過這種發展的萌芽有時沒有受到家長的重視而被忽視了。因此,我們應該經常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理論,介紹幼兒教育發展方面的知識和方法,讓他們知道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創造力的形成和發揮有著很大的關系,應該鼓勵孩子創造性的學習、探索,對大膽質疑和創新應該表示贊同、肯定,使幼兒所萌發出來的創造性能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富於好奇心是幼兒的一大心理特點,他們往往對周圍的新鮮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好追究,喜探索。而強烈的探究精神與行為正是創造力的先導,家長要保護和支持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行為。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廣西某畫家為國慶展覽作畫時,因接待來訪的客人離開了畫室,孩子出於好奇和表現,用畫筆在父親即將完成的畫稿上塗了幾筆,使一幅優秀作品遭到了破壞,而這位父親並沒有責罰孩子,而是從孩子的表現中看到了幼兒創造的萌芽,於是他便為幼兒提供了學習和創造的條件,這位孩子終於在美術方面有了驚人的發展,其作品《百猴圖》不僅受到國內專家的好評,而且被國外美術大師稱為驚世作品。而大發明家愛迪生有1000多項發明創造,在愛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時期,他的母親保護和支持他的探究活動與他後來的成就有很大關系。所以,家長能否重視幼兒創造性的培養是特別重要的。
創造性的發展也需要豐富的知識作為基礎。家長要注意向孩子提供優秀的兒童讀物和各種視聽材料,特別是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去發現、觀察、探索,從而豐富孩子的知識,萌發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培養創造性。我們還可以向家長推薦《親子創意游戲》、《創造教育365例》等好書籍,為家長在家庭實施創造性教育提供參考資料和具體的操作內容。
經過近一年的不斷實踐,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已初見成效。班上的孩子們變得好奇好問、思維活躍,對於老師給予的有些知識也不是全盤接受,有時會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對於科學活動,幼兒更是積極主動地探索,而在文學活動和繪畫活動中的創造性表現尤為突出,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雖然孩子們的創造力只能說是「小荷初露尖尖角」,但我相信,只要培養得當,幼兒創造性的潛力是無窮的。

Ⅷ 陶行知創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個理論,三大原理,四種精神,五大主張。

1、一個理論即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稱。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3、四種精神是:

「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張是:行是知之始、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學思想,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都是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勞力上勞心,即主張手腦並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張教學相長;即知即傳,則是主張隨學隨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為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原則。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眼睛、時間和空間,還兒童以自由,從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8)陶行知創造教育論文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

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2]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參考資料:網路-《陶行知教育名篇》

Ⅸ 找一些關於著名教育專家陶行知的一些文章

中國有三種人,書獃子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工人、農人、苦力、伙計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少爺、小姐、太太、老爺是享死福,死享福,享福死。

二、三帖葯,書獃子要動動手,把那呆頭呆腦的樣子改過來,你們要吃一帖「手化腦」才會好。我勸你們少讀一點書,否則在腦里要長「痞塊」咧。工人、農人、苦力、伙計要多讀一點書,吃一帖「腦化手",否則是一輩子要「勞而不獲」。少爺、小姐、太太、老爺,你們是快樂死了。好,願意死就快快的死掉吧。我代你們挖墳墓。倘使不願意死,就得把手套解掉,把高跟鞋脫掉,把那享現成福的念頭打斷,把手兒、頭腦兒拿出來服侍大眾並為大眾打算。葯在你們自己的身上,我開不出別的葯方來。

與讀書聯成一氣的有「讀書人」一個名詞,假使書是應該讀的,便應使人人有書讀,決不能單使一部分的人有書讀叫做讀書人,又一部分的人無書讀叫做不讀書人。比如飯是必須吃的,便應使人人有飯吃,決不能使一部分的人有飯吃叫做吃飯人,又一部分的人無飯吃叫做不吃飯人。從另一面看,只知道吃飯,不成為飯桶了嗎?只知道讀書,別的事一點也不會做,不成為一個活書架了嗎?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在書里沒有上過大當的人,決不能說出這一句話來。連字典有時也不可以太相信。第五十一期的《論語》的《半月要聞》內有這樣一條:據二卷十二期的《圖書評論》載《王雲五大辭典》將湯玉麟之承德歸入察哈爾,張家口「收回」入河北,瀛台移入「故宮太液池」,雨花台移入南京「城內」,大明湖移出「歷城縣西北」。 我叫小孩子們查一查《王雲五大辭典》,究竟是不是這樣,小孩子們的報告是,《王雲五大辭典》真的弄錯了。只有一條不能斷定,南京有內城、外城,雨花台是在內城之外,但是否在外城之內,因家中無志書,回答不出。總之,書不可盡信,連字典也不可盡信。

閱讀全文

與陶行知創造教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