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報紙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發明了報紙 報紙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信息傳媒之一。很多人養成了看報專的習慣,讀報已屬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了。 和紙的發明一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報紙的國家,中國的邸報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種報紙,它出現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 西漢王朝實行郡縣制,各郡在長安設立辦事處,稱為邸。邸傳送的奏章起到了傳遞信息的作用,是萌芽中的報紙。唐朝時駐邸官員通稱為邸吏,中國原始報紙的雛形就在邸吏向藩鎮傳抄消息的過程中應運而生了,邸吏是最早的新聞報道者。 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的一份中國唐朝時的邸報,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它產生於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距今已1100年了。這份邸報長97厘米,寬28.5厘米,由手工抄寫在質地堅韌的白色宣紙上。這份報紙是通過傳抄官方文書的形式來傳播新聞消息。唐朝已有了傳遞官方文書的龐大交通網,報紙通過郵驛發送到全國各地,這和現在的報紙發行網很相似,傳送速度也較快。
❷ 世界上最早的報紙發明人是誰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國就出現過類似的文書抄本。它是當時的官府用以抄發皇帝諭旨內和臣僚奏議等文件及有容關政治情況的刊物,稱為《邸報》。它具有報刊的某些特點。可認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報」。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進奏院狀》,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報,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術印報大約出現在1450年的歐洲。報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經歷的報紙出現在1493年,是羅馬當時印製的第一份報紙。當時的報紙並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時才臨時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國出版了《艾維蘇事務報》,每周出版一次,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報紙。不久,報紙便在歐洲流行起來,消息報道的來源一般都依賴於聯系廣泛的商人。
日報首次發行於1650年,是德國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雖然只發行了3個月左右,但卻是世界上第一份日報。
❸ 在世界上,誰先發明了報紙
報紙
報紙(newspaper)
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歷史與發展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國就出現過類似於文書抄本。它是當時的官府用以抄發皇帝諭旨和臣僚奏議等文件及有關政治情況的刊物,稱為 《邸報》。它具有報刊的某些特點。可認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報」。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進奏院狀》,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報,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術印報大約出現在1450年的歐洲。報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經歷的報紙出現在1493年,是羅馬當時印製的第一份報紙。當時的報紙並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時才臨時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國出版了《艾維蘇事務報》,每周出版一次,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報紙。不久,報紙便在歐洲流行起來。,消息報道的來源一般都依賴於聯系廣泛的商人。
日報首次發行於1650年,是德國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雖然只發行了3個月左右,但卻是世界上第一份日報。
以刊載新聞和新聞評論為主,通常散頁印刷,不裝訂、沒有封面的紙質出版物。有固定名稱,面向公眾,定期、連續發行。現在多數報紙每日出版一次或數次,也有每周出版幾次或每周出版一次的。這種意義上的報紙只出現在現代社會,古代社會的「報紙」或不是紙質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連續發行,一定意義上也不是面向公眾的。
現代報紙的直接起源是德國15世紀開始出現的印刷新聞紙(單張單條的新聞傳單)。一般把1615年創刊的《法蘭克福新聞》視為第一張「真正的」報紙,因為該報有固定名稱、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張紙上印有數條而不是單條新聞(但是該報是單面印刷)。「報紙」的英文一詞(Newspaper)最早出現於1665年英國第一家報紙《牛津公報》上。1650年在德國萊比錫出現最早的日報《新到新聞》,但是日報成為報紙的主角,是在18世紀以後。日報的普及,標志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新聞業得以成熟,因為日報的連續出版,對信息的採集和發送、印刷技術、新聞人員的素質和管理人員的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初期的報紙和雜志是混同的,有新聞,也有各種雜文和文學作品,簡單地裝訂成冊。對於這個時期的報紙和雜志,通常籠統地稱「報刊」,英國、法國、中國早期的「報刊」概念,便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英國和法國從18世紀起,報紙與雜志開始明顯地分離,中國在本土出現現代「報刊」後約二十年,報紙和雜志的分野得到明確。
報紙可以作為商品,也可以作為政治斗爭的宣傳品。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報紙大多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官報時期、黨報時期和商業報紙時期。在官報時期,報紙對於封建王權來說,主要是政治斗爭的宣傳品,但對於特許經營報紙的出版商來說,它是一種通過出售而獲利的商品。黨報時期,相當多的報紙從屬於各個政黨或派別,為各自的利益作宣傳,但也存在較大的有明顯政治傾向的商業性報紙。19世紀中葉,美國、英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多數報紙,每份報紙的價格便宜到只是本國貨幣的最小單位(美分、便士)。當報紙面向下層公眾之時,它們開始最大限度地爭取公眾,以贏利為主要目的。於是,黨報時期結束,進入了商業報紙時期。
為了最大限度地擴大發行量,報紙除了刊登新聞和強化新聞的平民化外,越來越多地增加了娛樂方面的內容。在與電子媒介的競爭中,報紙新聞的深度報道得到更大的重視。
大眾化報紙逐漸在報紙總體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但是,以中上層公眾為讀者對象的所謂「高級報紙」也逐漸穩定下來,於是形成大眾化報紙、「高級報紙」各自的生存空間。前者發行量巨大,獲利較多,後者發行量有限,但在影響輿論和贏得聲譽方面占據主導地位。這種情形較為明顯的國家,例如英國、德國;而另一些國家,這種分野並不很清晰,例如美國、法國、日本。
報紙的職能
關於報紙的職能,從不同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看法,例如從政黨機關報的角度,報紙的職能如毛澤東所說:「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法國新聞學者貝爾納.瓦耶納關於報紙職能的概括,可以被各方面接受:主要的報道職能,隨之而來的辯論職能(即傳播觀點的職能),附帶的娛樂職能。
報紙的構成
報紙不論大小,都由報頭、報眼、版位、欄目組成。
報頭總是放在最顯著地位,大都放在一版左上角,也有的放在一版頂上面的中間。報頭上最主要的是報名,一般由名人書法題寫,也有的作黑體字。報頭下面常常用小字註明編輯出版部門、出版登記號、總期號、出版日期等。出版登記號說明這家報社已向國家新聞出版管理機構登記,未經登記的報刊不管內容如何,都不能公開發行。
報頭旁邊的一小塊版面,通稱「報眼」。對「報眼」的內容安排沒有定規,有的用來登內容提要、日歷和氣象預報,有的用來登重要新聞或圖片,有的用來登廣告。由於「報眼」位置顯著廣告費特別高。
報紙的版面位置叫版位。對一份報紙來說,第一版是要聞版,排在這一版上的新聞比其他版重要。在橫排報紙的版面上,左上角要比右上角重要。報紙新聞標題所用的字型大小大小也能顯示它是否重要。標題是報紙刊登的新聞和文章的題目,用來概括和提示這些新聞和文章的內容,幫助讀者了解它們的意義和實質。因此,讀者可以從版位情況以及標題大小上了解報紙的立場、觀點和態度,引起更大的讀報興趣。
欄目是報紙定期刊登同類文章的園地,經常在報紙上看到的有「科技天地」、「國際瞭望」、「讀者來信」等。除欄目外,還有一些不定期的專版,范圍比專欄更大一些。比如慶祝什麼節日,組織一批徵文專版;什麼問題引起讀者廣泛的興趣,組織一些討論專版。這些專版有一定的時間性,不像定期專欄那樣固定。
廣告是當代報紙常用的一種宣傳手段,這里主要是商業廣告,還有一些通告、通知、啟事以及文化娛樂廣告等。報紙收取一定的廣告費,用於報社的基本建設。
❹ 報紙的發展歷史
報紙從誕生到今天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公元前60年,古羅馬政治家愷撒把羅馬市以及國家發生的事件書寫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漢代的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
1450年,歐洲的德國人谷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技術,於是印刷的報紙開始發行。1493年,羅馬發行的報紙上刊登了哥倫布航海的消息。當時的報紙只是在發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時才發行。
1609年,德國率先發行定期報紙,雖是周報,但很快波及整個歐洲。世界上第一張日報在1650年發行於德國。法國1631年才出現報紙,而英國由於當時發生了政治事件,報紙才得以發行。美國的第一張報紙是獨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頓郵局局長發行的《波士頓通訊》。歷史發展到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報紙已在歐洲各國相繼發行,並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和接受。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報紙實現了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經歷了一次較大的「飛躍」。這一時期,報紙的發行量直線上升,由過去的幾萬份增加到十幾萬份,幾十萬份乃至上百萬份:讀者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由過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層人士到中下層人士。這種由量的積累而產生的質的飛躍,宣告了一個時代——大眾傳播時代的來臨。這一次「飛躍」標志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頂峰。
❺ 報紙的起源是什麼
報紙從誕生到今天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公元前60年,古羅馬政治家愷撒把羅馬市以及國家
新青年發生的時間書
寫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中國在2世紀,西漢的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
1450年,歐洲的德國人谷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技術,於是印刷的報紙開始發行。1493年,羅馬發行的報紙上刊登了哥倫布航海的消息。當時的報紙只是在發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時才發行。
1609年,德國率先發行定期報紙,雖是周報,但很快波及整個歐洲。世界上第一張日報在1660年發行於德國,法國1631年才出現報紙,而英國由於當時發生了政治事件,報紙才得以發行。美國的第一張報紙是獨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頓郵局局長發行的《波士頓通訊》。歷史發展到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報紙已在歐洲各國相繼發行,並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和接受。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報紙實現了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經歷了一次較大的「飛躍」。這一時期,報紙的發行量直線上升,由過去的幾萬份增加到十幾萬份,幾十萬份乃至上百萬份:讀者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由過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層人士到中下層人士。這種由量的積累而產生的質的飛躍,宣告了一個時代——大眾傳播時代的來臨。這一次「飛躍」標志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頂峰。
相對於封建社會的「小眾化」(貴族化)而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報刊已經具有了「大眾化」的傾向。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從而將資產階級報業帶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以普通民眾為讀者對象的「廉價報紙」(亦即「大眾化」報紙)時期。這一時期,由於報紙日漸迎合下層民眾的口味,且售價低廉,讀者范圍不斷擴大。然而,這一時期的「大眾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態,其發展也十分不穩定,與後來的大眾化報紙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這次飛躍促進了資產階級民主的進步。19世紀大眾化的廉價報紙出現以後,尤其是19世紀末報紙的「大眾化」過程完成之後,報紙不再接受黨派津貼而轉為自由出版,獨立經營。報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聞檢查而享有了較為充分的出版權,采訪權和發布權。在內容方面,報紙以各類信息為主,盡可能的向讀者提供有關各項事務的信息,並給包括各界人士在內的廣大讀者以充分的言論表達自由。在此過程中,報紙作為「社會公器」起到了輿論監督的作用,使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倡導的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得以貫徹。與此同時,經過自身的實踐,報界對資產階級言論自由的原則進行了補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由此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的發展。
再次,它還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意義上的報紙產生於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之時,他以19世紀「大眾化」報紙的出現為起點,實行企業化經營,以降低售價,刊登廣告,擴大發行作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為自負盈虧的獨立的經濟實體。世紀之交(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競爭日趨激烈,買方市場逐漸形成。為了在競爭中勝出,商家採取各種手段推介產品,擴大銷售。在此過程中,作為大眾信息載體的報紙愈發受到他們的青睞。於是,發行量大的報紙就獲得了大量的廣告,而廣告又刺激報紙降低售價,擴大發行,贏得更多的讀者。這樣又能吸引更多的廣告,其結果是數額巨大的廣告費源源而來,成為報紙的一項主要收入。20世紀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生產,資本集中過程的加劇,報紙上的廣告越來越多,廣告收入在報社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以美國著名的報紙《紐約時報》為例,報紙大量刊登廣告,大小廣告共占報紙總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總收入中,30%來自報紙的發行,70%來自廣告。廣告「養活」了報紙,成為它的經濟命脈;同時,通過刊登廣告,推銷產品,報紙又反過來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推動力量。它啟動消費,平衡供需,促進市場的繁榮,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最後,報紙業的飛躍推動了新聞媒體的產業化。工業革命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報紙的商品屬性日漸突出,報業也由小生產的經營方式逐漸過渡到企業化管理,並日益成為一種有利可圖且利潤豐厚的資本主義行業。19世紀末,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報業資本迅速集中,出現了報業壟斷組織「報團」,由此形成了媒介產業化的格局。到了20世紀末,這些報業集團更是滾動發展成為財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國經營的媒介產業集團。例如,全球最大的傳媒公司時代華納公司在報刊,圖書出版,音樂,電影和有線電視等領域全面出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來自網路
❻ 報紙是什麼時候發明使用的
唐《開元雜報》復中國印製世界第一份報紙——天寶四年(公元745年)
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進奏院狀》,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報,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報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經歷的報紙出現在1493年,是羅馬當時印製的第一份報紙。
當時的報紙並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時才臨時刊印。
日報首次發行於1650年,是德國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雖然只發行了3個月左右,但卻是世界上第一份日報。
歐洲第一份報紙是1358年在挪威問世。
1907年,英國的《每日鏡報》首次刊登了照片,取代了圖畫。
❼ 報紙發展史
早期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國就出現過類似的文書抄本。它是當時的官府用以抄發皇帝諭旨和臣僚奏議等文件及有關政治情況的刊物,稱為《邸報》。它具有報刊的某些特點。可認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報」。
唐代
唐《開元雜報》是開元年間發行的邸報,該報系雕版印刷,質量不是很高。本身原無報名,因其發行時的年號是在開元年間,後人便稱其為《開元雜報》。
宋代
宋代的報紙稱謂很多,有「邸報」、「朝報」、「邸抄」、「進奏院狀」、「狀報」等,「邸報」是其中最通用的稱呼。「邸報」的內容主要地皇帝的詔書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報,官吏任名賞罰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報。
清代
「邸報」普遍採用活字版印刷。因為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質量不佳,有的字體歪斜、墨色漫漶,校對也不夠精確,錯字較多。
(7)報紙發明擴展閱讀:
報紙的優點:
1、可隨時閱讀,不受時間限制,不會如電視或電台節目般錯過指定時間報導的訊息;
2、互相傳閱,讀者人數可以是印刷數的幾倍;
3、即使閱讀或理解能力較低的人,亦可相應多耗時間, 吸收報章的訊息;
4、網際網路崛起,網上版報紙的傳閱力較傳統印刷品報章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報紙
❽ 報紙的發展史是什麼
我國最早的報紙是「邸報」,創始於西漢初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
西漢的行政劃分實行郡縣制,全國設若干郡,郡下設縣。各郡在京都長安分別駐有代表,其駐地稱為「邸」,各郡代表的主要任務是做好皇帝和各郡長之間的聯絡工作,這樣便產生了「邸報」。造紙術的發明,使「邸報」的發行進一步擴大。到了唐代,邸報的發行已擴展到全國,各地的朝野官吏是其主要讀者,而且唐朝的「邸報」內容也較以前大為豐富,除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動、詔令、會議外,還登載奏章、敘任、賞罰、辭令、朝覲、通報等內容。
國外報紙的出現,可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期。古羅馬帝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愷撒大帝為了便於管理國家和進行征戰,出版過一種「每日記聞」,藉以頒布各項政令和戰報,報道貴族院里的選舉情況,刊登貴族議會記錄,另外還發布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等消息。
❾ 報紙是誰發明的
報紙的發明要上溯到16世紀……
《威尼斯公報》
是現代報紙的鼻祖
16世紀中葉,是人類歷史上航海大發現的時代。地中海是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義大利作為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基礎,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頗為流行的威尼斯小報(Venice Gazette)在報紙的發展里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義大利威尼斯城當時居地中海貿易中心,與地中海沿岸諸港及德國商業都市聯絡頻繁,成為集中世界各地新聞的都市。在這所城市裡有個叫 Manant的組織者,收集有關法庭、城市動態以及貿易信息等新聞,專為王公貴族以及商人服務,這就是 Venice Gazette。後來Venice Gazette 改手抄為印刷,加大了發行力度,被後人稱為《威尼斯公報》。
Gazette(格塞塔)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幣,一個Gazette 買一份小報,所以人們就稱威尼斯小報為Venice Gazette,以至於這個詞後來成為西歐「報紙」的代名詞。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具備現代印刷三大性質的報紙。同時,由於威尼斯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海港之一,來往於此的四方過客眾多,Venice Gazette 隨著這些往來的商賈、水手、遊客、教士被更大面積的在歐亞非進行傳播,影響了各個地方報紙業的發展。
發行這個 Gazette 的手抄新聞,在當時非常流行,從某中意義上說:Venice Gazette 是現代報紙的鼻祖。
中國的《邸報》
是世界最古老的報紙
自德國人谷登堡使用熔化的混合金屬鑄造鉛字,隨後他又發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機,實現了印刷術的機械化。報紙的發展也隨之迎來了春天。報紙的發展:自義大利,沿歐洲西海岸北上:北非、利比利亞、英法、神聖羅馬、維京……很短的時間內,報紙在歐洲取得了流行。並且在其後的幾百年時間里,伴隨著殖民者的軍艦游弋了世界。
中國的《邸報》是世界最古老的報紙。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報紙卻是舶來品。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諸多機構出於方便傳教的目的,在中國建立報館,發行報印貿通商情。但當時的報紙多為宗教性質的,並無太多新聞性質。直到19世紀末,中國官辦、民辦的報紙才逐漸多了起來。1895年,即光緒二十一年,著名的維新變法派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創辦強學會,並出版報紙《中外紀聞》(又名《萬國公報》),這是早期的中國人所辦報紙中影響力較大的。當時僅北京就已經有幾十種各類報紙,銷售量過千。
20世紀一二十年代
僅北京就有報館上百家
1900年後,隨著報紙的陸續創辦, 北京出現了六大報房,字型大小是:聚興,聚恆,合成,信義,集文等。這些報房控制著京城各報業的發行權, 這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報房。各報房都雇有報夫,一律穿藍布長衫,肩上搭一條藍布長袋,內裝日報,健步如飛,分送各衙門、官員府第、大商號、錢庄等訂戶。1911年北京各報社在琉璃廠南柳巷永興寺,聯合開辦了一個報刊發行處,負責各類報紙的銷售發行,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一個民間報刊發行及物流機構。
由於聯合報刊發行處的建立,在北洋時期,北京的報業中心也隨發行處而集中在了南城菜市口附近,《民國報》、《覺報》、《晨鍾報》、《中國公報》等百餘種報紙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規模產業。
20世紀一二十年代,是中國報業的鼎盛時期,僅北京就有報館一百多家,發行報紙三百多種。那時正處於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時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過大大小小的報紙被人們深入理解,漸入人心。共產主義的思想也在這一時期得以傳播,其中報紙功不可沒。《新青年》、《國民》、《每周評論》、《京報》、《新生活》等報刊為中國的革命點燃了最初的星火。《晨報》每期的發行量更是創記錄的達到了一萬份。
❿ 報紙是怎樣發明的
報紙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信息傳媒之一。和紙的發明一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報紙內的國家,中國容的邸報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種報紙,它出現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
西漢王朝實行郡縣制,各郡在長安設立辦事處,稱為邸。邸傳送的奏章起到了傳遞信息的作用,是報紙的萌芽。駐邸官員通稱為邸吏,報紙的原始雛形就在邸吏向藩鎮傳抄消息的過程中應運而生了,邸吏可以說是最早的新聞報道者。
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的一份中國唐朝時的邸報,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這份報紙是通過傳抄官方文書的形式來傳播新聞消息的。唐朝已有了傳遞官方文書的龐大交通網,報紙通過郵驛發送到全國各地,這和現在的報紙發行網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