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發明家發明坦克的三個過程分別想到了什麼
坦克的發明是運動中防禦同運動中進攻的結合,是矛盾的最有利的結合,最好地防禦是進攻,最好地進攻是實力充分保障地防禦。提示:解決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化解矛盾的原則沖突,更好地合理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
⑵ 用自己的話說說發明家食怎樣發明坦克的,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1、發明坦克給我們的啟示。
發明家正是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中到坦克身上,讓它既能(攻擊)又能(防禦),兼有二者之所長,而摒棄二者所短。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把兩個物品的長處,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具有兩者之所長的物品。
2、其他二合一的發明(兩種東西合在一起,能發明一種新東西武器),例如:
艦船和飛機組合在一起,發明了航母。
手榴彈和步槍加在一起,發明了自動榴彈發射器。
桌子和椅子組合在一起,發明了一體化桌椅。
列印機、掃描儀、傳真機、復印機組合在一起,發明了一體化列印機。
水龍頭與汽車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消防車。
電跟吉他組合在一起,發明了電吉他。
飛機跟船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水上飛機。
迫擊炮和榴彈炮組合在一起,發明了迫榴炮。
榴彈炮和加農炮組合在一起,發明了加榴炮。
坦克和噴火器組合在一起,發明了噴火坦克。
火車和大炮組合在一起,發明了列車炮。
大炮和汽車組合在一起,發明了自行火炮。
深水炸彈和火箭的長處合二為一,發明了反潛火箭深彈
滑翔機和炸彈的長處合二為一,發明了滑翔制導炸彈
手機和電腦的長處合二為一,發明了平板電腦
木門和鐵板組合在一起,發明了防盜門
電腦和鎖組合在一起,發明了電子鎖
電腦和吸塵器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掃地機器人
說句題外話:坦克並非發明家發明的,坦克是由英國的斯溫頓中校提出,由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親自領導研製的。
發明坦克的原因:
1、戰爭需要。一戰陷入僵局,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僵局,所以有了坦克的構想。
2、科技達到。一戰時期,科技上已經有了用汽車、拖拉機、槍炮、冶金技術、傳動等相關技術,研發坦克是水到渠成的事。
3、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金錢的支持)。
像坦克、航母這樣的大型發明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強力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不可能由某一個發明家來發明。坦克正是有了時任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全力支持,才被發明了出來。
⑶ 《矛和盾的集合》中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矛能攻擊,盾能防禦,看著德國人的機槍 陣地和密集的碉堡,英國人就在苦苦思索 ,怎麼才能突破呢?把碉堡和機槍結合起 來就可以了,但怎麼結合呢?據說某一天 ,英國人看見了箭豬——箭豬碰見獅子時 把刺豎起來前進,就可以嚇退獅子。於是 英國人就把鋼板,戰車,機槍結合在了一 起,這就是第一輛坦克的雛形。
⑷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發明家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
⑸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簡而言之,就是需要有一種裝備可以突破障礙,而本身又要能有非常強大的攻擊能力。坦克是機動、火力與防護的完美結合。
⑹ 水陸兩棲坦克是怎麼發明的
1944年6月7日,海空灰濛蒙的。狂風呼嘯,浪花撲岸,發出一片「嘩啦、嘩啦」的轟響。又是一個壞天氣!守護在諾曼底海岸的德軍炮兵們,慢悠悠的抽起煙來。這種天氣,魔鬼都不願意出窩,放心休息吧!
「轟!」決不是海浪聲,而是炮聲!德軍防線上的幾門炮四分五裂,幾個士兵的腦袋被炸到半空。炮兵趕緊躲進戰壕。
前方的海灘上,仍是驚濤拍岸,可在波浪之間,冒出了無數「烏龜殼」——坦克。
最初的一剎那是最可怕的,嚇呆的士兵顯得那麼可憐:「不可能!海里怎麼會冒出坦克來?」
然而,不但可能,而且已擺在眼前。
兩天之前,就是6月5日,英美聯合艦隊就集中5000艘船和2萬輛軍車,從英格蘭南岸啟航,48小時之內,要在諾曼底登陸,攻擊德軍。現在,盟軍的步兵擁在坦克的後面,已經黑壓壓的向岸上沖來。
德軍急忙用密集的排炮向登岸部隊還擊。晚了,鑽出海面的坦克如疾風,一邊炮擊一邊爬上灘來。部分海岸防線眨眼間被突破了。
在這場登陸戰中,盟軍使用的是坦克大家庭中一位特殊的成員——兩棲坦克,或者叫水陸坦克。
兩棲坦克之所以能涉水,因為車體是密封的,並用較薄的鋼板製成,以增加其浮力。當這種「水中蛟龍」入水之後,尾部的推進裝置就開始工作。
推進裝置有不同種類,有的像船那樣裝有螺旋槳,有的裝有噴水式推進器,有的就依靠特製的履帶劃水前進。
兩棲坦克的運動方式與一般坦克也不同,有的採用半潛式推進,有的乾脆在水底爬行,還有的在水裡行駛,就像魚一樣。現在,有些先進的坦克,在水裡1小時能走11公里,一旦登陸,時速可提高四倍,有很強的戰鬥力。
當然,兩棲坦克不是盟軍發明的,其老祖宗是在22年前問世的。一位名叫克里斯蒂的工程師首先想到:阻礙坦克前進的有鐵絲網、彈坑、溝壕、掩體……但是,最大的障礙物是河流和湖泊。要是在急速的進攻途中,遇到了大江小河,難道立刻造橋嗎?難道立刻填河嗎?
克里斯蒂終於試製成第一輛水上坦克。他親自駕著他的寶貝去試航,誰知剛剛下水就碰上了風浪,坦克一陣搖晃,便沉入水底。工程師差一點以身殉職。
出色的發明家們很少泄氣。
第二年,克里斯蒂製造出第二輛水上坦克。它沒有再被大水吞沒。工程師親自駕著它在水上游盪,時速確實很低,只有6公里,但誰都不能否認,這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
克里斯蒂工程師整天想搞新的設計,他沒有時間來驕傲自大,這位了不起的工程師認為,真正了不起的是比他大一千多歲的俄國公爵奧列格。
公元906年,奧列格公爵帶上他的許多士兵,乘上無數單桅木船,順著聶泊河順流而下,要到黑海去。船隊浩浩盪盪,一路上好不熱鬧,好不神氣。
這舉動引起希臘人的注意,他們又忌恨又羨慕,為了阻止奧列格公爵的水上之行,他們用大鐵索把海灣的入口封鎖起來。
這消息很快被奧列格公爵探得,他當即命令,船隊停止前進,靠岸,把單桅木船統統扛上岸去。
士兵們扛著,拉著,推著,心裡無不莫名其妙,船上岸不就成了廢物?
夜幕漸漸籠罩了大地,河岸點起了熊熊篝火。奧列格公爵又下了第二道命令:給所有的帆船裝上車輪。又是不倫不類的活兒。
整整一夜的苦幹,當太陽剛剛露臉,奧列格公爵的船隊已經變成一支奇怪的陸地戰車,前呼後擁的向查理格勒沖去,升起的白帆鼓滿了風。
希臘人遙遙望著水中的大鐵索,還在暗自得意呢,奧列格公爵率領著士兵從他們後面沖殺過來。希臘人措手不及,鳥驚獸駭。
奧列格把盾牌掛到希臘人的城門上,那是在驕傲地宣稱:我勝利了!
克里斯蒂工程師認為:「奧列格公爵把戰斗機械從水裡引到陸地,才使他產生了逆向思維:為什麼不能把陸地上的坦克嫁接到船上去呢?這促使他研製出坦克的新品種——兩棲坦克。
⑺ 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坦克的炮相當於矛,裝甲相當於盾,提升矛的攻擊的同時不斷提升裝甲的防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