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創造性
題主所言的創造力,更多的是一種設計思維,是看待事物的獨特角度,是在素材積累到位的基礎上充分發散的思維邏輯。這種創造力對於設計專業的學生和從業者來說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培養的。而怎麼培養自己的創造力,總結來說就是多看多想多感受。保持對世界的敏感度,了解最新的行業發展狀況,留意生活中的細節和亮點,用設計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產品。只要你善於觀察、思考,不需要任何相關基礎,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變為你手中的素材。
康石石就以服裝設計專業為例,為大傢具體列舉幾項收集素材、鍛煉思維的途徑,其他的設計專業之間也有很多相通的部分,大家可以參考:
1. 時尚雜志
很多主流的時尚雜志:Vogue、Elle、Marie Clarie、Bazaar、ID等等,每期雜志里匯總的時尚信息都是可以讓大家充分了解到最近最新的時尚圈潮流信息。
2. 互聯網資源
各時尚品牌、雜志總編、超模、時尚博主都又開設公眾號、微博、twitter、Instagram,全方位關注他們,可以無時無刻得到最前沿的一手資訊。
3. 時尚書籍
時尚類書籍的分類有:某個品牌的自傳類型的(比如,香奈兒、紀梵希就有出書講述他們品牌的成立與發展)、綜合時尚簡史類型的(服裝的羅曼史、150年以來引領潮流的時裝設計師和品牌、服裝和時尚簡史等)
4. 時尚電影
很多全球著名的時尚設計師和品牌都拍攝了自傳類的電影(Coco Chanel、Yves Saint Laurent 、Dior&I、Jeremy Scott:The People's Designer等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google找相關資源觀看。
5. 多去逛街
商場、精品店、買手店都是匯聚時尚品牌的好地方,多去這些地方逛逛,可以培養自己的時尚意識,對提升品位也是很有幫助。對於其他設計專業而言即是多觀察主流產品,優點是什麼,是如何實現的,思考有什麼問題存在,能否改進。
② 如何培養創造性的人才
創造性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發明一種產品是創造,比如研發一種新葯品,或者發明一種新手機。讓現有的產品變得更加高效的工藝創新,也是創造。比如說,讓手機的功能更豐富、葯品的葯效更高。創造在藝術方面的表現,則可以是創作,如音樂、建築等,還可以表現為對一些物品的設計,比如時裝、連衣裙、傢具。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創造,表現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我們在數學方面做出一些新的發現。
生活細節方面的創新,我們也應該加以重視。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創新,和那些重大的發明或者藝術創作一樣,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人們在自己的院子里進行一些創造性的園藝活動,又或者開發一些食材烹制出鮮美可口的食物。
創造讓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創造力的培養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我們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才能夠使自己更具有創造力。有沒有一種教育方面的靈丹妙葯,能夠幫助所有人變得具有創造力,解決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問題呢?我們認為,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確實有許多經驗和教訓值得人們去深究。有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作家,他的名字叫傑瑞德·戴蒙德,在他的很多書里不止一次提到他的一次經歷。他曾經在澳大利亞以北的新幾內亞島,接觸過一些土著人,一幫我們認為沒有受過教育的原住民。在當地的一些村莊里,沒有學校,人們沒有接受過一般意義上的正規教育,而且跟外部世界也沒有多少聯系。但是,傑瑞德教授卻發現,這些土著人實際上很有創造力,表現之一是,教授隨身帶了一些現代化的物品,土著人總能夠發現這些物品的一些創新性的使用方法。
③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進行幼兒創造性的教育培養
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的培養,平時就可以多去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樂高或者積木類的玩具,去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慢慢的在創造力上得到提高。
④ 如何培養創造力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1,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2,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3,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對於人來說,創造力不僅是天賦和才能,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創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決一個困難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來,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閱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影響創造力的因素:
1,知識,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
2,智力,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創造力-網路
⑤ 創造性及其培養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激烈競爭的現代信息社會,一個民族能否創新,涉及到民族的存亡,當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將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在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造能力的形成中,創造性思維作為創造力和創造性的具體運作方式,可以說是抓手和橋梁」。
創造性思維區別於「再生性思維」。它是從某些事實中尋求新關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維過程,是用新方式處理某一問題的思維過程,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等三個主要特徵。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的科學。它是人們參加社會生活、從事生產勞動、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數學可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數學教育,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提高全民族的數學素養,培養跨世紀的建設人才,迎接新技術發展的到來都是十分必要的。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作為一個新課題,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的重視。特別結合數學學科特有的思維特點,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如何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很值得每位數學教師去研究和探討。在此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以知識為基礎。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主要是藉助於知識(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同時人們所獲得的知識要經過思維的「過濾」。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構築知識結構,掌握基本技能,學會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為處理具體問題時思路的暢通、貫通及變換打好基礎。可見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傳授知識,並不是局限於大量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簡單的累積,而關鍵是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這樣的知識才可以作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二、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重視對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
「科學思維主要採用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兩種形式」,創造性思維,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它是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過去傳統的教學中只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智能的發展。直覺思維能力是科學創造的觸媒,是人的聰明才智的重要標志,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推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因而在數學教學中,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注重對學生的科學推測能力及對抽象內容作形象比喻能力的培養。這些思維能力的形成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特別要加強學生的數學美感教育,由於學生的數學修養有限,不能夠自覺地將數學作為審美對象,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就要自覺地揭示數學美,做好審美示範,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美,促進學生形成數學美感。教師還可以通過刻意求美來引導探求方程的化簡,為學生作出審美示範,讓學生感受數學美。其次,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提高審美意識。 還要鼓勵學生從數學美的角度出發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調動學生審美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強烈的審美意識,增強數學美感。
高科技在飛速發展,只有模仿、跟隨、術而不作不行,當今世界的經濟正在迅速走向知識經濟,創造性的活動正在逐步取代重復性的,模仿性的,非創造性的活動。當今的時代是用未來設計現代的時代,只憑過去的經驗辦事,是以自然經濟為特點的小生產的思維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知識經濟的需要,必須換以創造為最突出特點的現代化的、科學化的思維方式。
三、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
「自學能力是學生通過自己獨立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能力,它包括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獨立觀察、獨立實驗等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對學好數學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學生的素質也起很大作用。國外一研究機構曾調查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成長道路。發現他們的知識20%是在學校獲得的,80%的知識則是在離開學校後經過自學獲得的。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 ,「如果一個人掌握了它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學會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自己的道路。」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緊緊圍繞「學思結合」的自學途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己看書,而必須讓學生有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觀察提出問題,把實際發生的現象轉化為個人的思維任務。經過反復思考琢磨,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通過自己查找資料或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去探索答案。讓學生通過自己學習的過程,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和了解探索真理的途徑。同時通過學生自己實踐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索新穎問題的能力,及創造出超出已掌握知識范圍的新思維成果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不畏艱難、勇敢堅強的品質和冒
⑥ 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
如何培抄養學生的創造襲性,其實現在大部分學生都需缺少這種動手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主要是現在的應試教育讓孩子已經沒有這么太多的時間去學習一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所以說營銷培養這種還是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的。
⑦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應以發散性思維為先導。中國有句古話叫「敢想敢做。」可見,「想」也就是思維,於人於事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必須以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為先導。
創造性思維應以學生創新精神為宗旨。首先要鼓勵學生多疑多問。有些學生愛提鑽牛角類的問題,甚至是課文以外的怪問題。對這類現象教師應聯系實際,做好合理的答復,不要訓斥、應付、搪塞或輕易否定。因為,學生的思考大都來源於生活,學起源於思,思源於疑。古往今來,多少實例都可以證明科學發明與創造正是從有疑問而問開始的。因此,教師上課時要盡量提出有針對性的疑難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和探討。例如:在講自然第九冊《熱空氣》時,我先讓同學們把課文看一遍,並沒有給大家說出本課的結論,只是問道:「人們做的天燈為什麼能上天?這是運用了什麼原理?」這時,大家都沉默了,大約兩分鍾過後,同學們開始發言了。有的說,可能是火把燈送上去的,有的說可能是風把燈吹上去的,……總之,說法不一。這時,我就鼓勵大家結合課文內容冷靜思考。過了一會兒,有不少同學都紛紛發言,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運用熱空氣輕,會上升」的原理製作的。我對大家的回答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大家去做一做,同學們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這件事對我的感觸很深,只有啟發學生多思,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提供思考的機會,千萬不能扼殺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其次,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於想像,想像並不是幻想,而是依據客觀實事,藉助科學的力量去實現某種願望或達到某種目的。
再次,還應鼓勵學生開放合作,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見,群眾的智慧是無法抵擋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討論和分析的機會,使他們在知識上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相互借鑒,從而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⑧ 如何培養和開發自己的創造性
【壹】被你誤解和低估了的直覺
提到直覺,給人感覺是不靠譜,譬如女人就是迷戀於直覺的生物。太多藝術家也是如此,所以,有人說女人就是天生的藝術家,她們的精神境界遠遠高於男人。
但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大名鼎鼎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是具有極強的直覺能力的人,他迷戀於獲得的直接經驗,這些經驗讓他形成了相對論的體系。
原來直覺也是一種思維能力,所以,有時候雖然直覺看起來沒那麼靠得住,但很多時候又是可信的。可見,我們的直覺常常被自己浪費和低估了,白白浪費掉了而沒有好好利用。
想像區的開發其實決定著創造力的強弱。愛因斯坦說過: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當然,可能偉人的一句名言並不足以說明問題,但現實生活和工作中,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何不切身感受到過想像力的重要性。
而制約想像力的天敵則是我們的慣性思維,顧名思義,慣性思維就是我們長年累月形成的定勢思維模式和固有解決問題的思路。這種慣性思維就像一堵看不見,卻無比強大、堅硬的牆,看似無形,卻堅不可摧。
⑨ 如何進行幼兒創造性的教育培養
給幼兒准備一些材料,讓幼兒自我去玩,並引導幼兒去自己創造一些事情,來培養自己的創造性。
⑩ 創造性思維的如何培養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
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4)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這三性是建築在廣泛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所謂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的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試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5)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 時,在情感上燃燒起來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因此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青年人的求知慾最強,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識地轉移地發展智力,追求到科學上去,就會自然萎縮。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只有在探索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不枯不竭,永為活水。一個人,只有當他對學習的心理狀態,總處於「躍躍欲試」階段的時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上下求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不僅能獲得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發現未掌握的新知識,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