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神都是誰
混沌天神編輯本段 --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闢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於盤古而生。 創世神編輯本段 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編輯本段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三皇五帝編輯本段 ,通常是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與女媧和黃帝 、顓頊(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檮杌,孫: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帝俊(妻羲和、常羲)、堯、舜。 1、盤古:開天闢地之神,最早出現在東漢神話書《三五歷年記》中。他不僅開天闢地,而且垂死化身,成就了萬物。從他的原始風貌上看,盤古處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位置上,既無祖輩親人,又無後輩子孫,更無妻妾。後來,變成盤古真人以後,造神者才為他配備了家屬和兒孫。 2、伏羲和女媧:伏羲據說是中國的太陽神,是雷神之子,即後來的東王公。按理說,作為東王公,其夫人應是西王母,但最早伏羲是個單身漢,有教人織網捕魚、製作樂器及成就婚姻的神跡。後來,又被說成是與黃帝一起出現的五方帝之一的東方帝太昊。漢代以後,造神者逐漸地把他與女媧配為一對。女媧,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性大神。有補天、造人、化神、製作樂器、搭配婚姻等神功,漢代以後,被造神者嫁作伏羲婦。 3、神農、炎帝:炎帝,又稱為神農氏。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女兒女娃(後化身精衛鳥),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神農大約是農耕時代出現的主神。其神功有焚山造田、播種穀物以及嘗百葯、鞭百草以確定葯性,後來被視為與炎帝合二為一的神,炎帝為名,神龍為號。在炎帝的名義下,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領袖。與黃帝有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血緣關系。作為南方天帝,成為以黃帝為核心的五方帝集團的成員之一。後來率領部署蚩尤等與黃帝打了一場名垂青史的神間大戰。 4、黃帝及其五方帝集團:黃帝可算是中國遠古神國第一代領導核心。原來是一位雷神。因為是五帝戰爭中的勝利者,一躍成為五方帝集團中的中央之帝,也就有第一領導之意。華夏民族的又一位精神領袖。據說,皇帝後來登龍成仙了。五方帝成員,除了東方帝太昊和南方帝炎帝外,還有西方帝少昊、北方帝顓頊。其中少昊本是東方之國的主神,後來可能是被信奉黃帝的民族打敗,也可能是編制五方帝的需要,被移到了西方,並且被說成是黃帝之子,成為西方之帝。顓頊是北方之帝。有古籍說他是黃帝的曾孫,又有古籍說他是黃帝的孫子,但是,不管是曾孫也好還是孫子也好,顓頊與黃帝之間有血緣關系。黃帝時代的諸神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蚩尤、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後、應龍、魃、誇父、大力神誇娥氏、大庭氏、五龍氏 。 5、後稷:又名棄。其母踐大人跡感孕而生之,後來屢次將他拋到荒郊野外,屢次被神靈保護,表現出非凡的神格。後稷是一位農神,攜種子下世,教百民播種,因此有人把他說成是「烈山氏」之子,而這個烈山氏就是神農炎帝;換言之,後稷被說成是神農炎帝的兒子。然而,在《史記》中,太史公又為他安排了另一位父親。司馬遷一方面說,其母姜嫄感大人跡而生他,另一方面又說,姜嫄是帝嚳的元妃,可見,帝嚳就是後稷的父親。帝嚳又是黃帝的曾孫,這樣一來,後稷就與黃帝掛上了鉤。 6、堯:黃帝的玄孫,帝嚳的又一子,又名放勛, 妻女皇。根據考證,堯的名號及禪讓制的美談出自春秋戰國墨家之手,在此之前沒有堯神。據《史記》「記載」,在堯臨終之時,面臨著將帝位傳給外人還是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的選擇,堯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把權力傳給了舜,從而成為實施禪讓制的第一代聖王。 7、舜:黃帝的七世孫,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在舜出生之前,黃帝的這一支族早已淪為庶民了。由於舜的賢德,特別是他對待後母和同父異母的弟弟象的賢良,使得帝堯不僅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而且最後將帝位傳給了他。舜又將帝位傳讓給賢德而非子孫的禹,成為實施禪讓制的第二代聖王。 8、禹:黃帝的玄孫,父鯀,妻女嬌,又名塗山氏,系九尾白狐精。按輩分,禹比舜大,但是,禹卻是舜手下的大臣。受舜之命,子承父業,布山治水,終於完成了父親鯀的未竟事業。禹發揚先帝的光榮傳統,傳賢而不傳親,成為實施禪讓制的第三代聖王。 9、龜蛇二將: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10、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 11、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12、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13、蓬萊三仙(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壽星南極仙翁 註:女壽星麻姑 14、四大天王: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15、四值功曹: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 16、四大天師:張道陵、許遜、邱弘濟、葛洪 17、四方神: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18、四瀆龍神:黃河、長江、淮河、濟水河神 19、北極四聖:天蓬元帥(豬八戒)[手下天罡大聖、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帥、翊聖元帥、玄武元帥(真武大帝) 20、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21、五炁真君:東方歲星木德真君、南方熒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鎮星土德真君。 22、五嶽:東岳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 23、五方五老: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24、五斗星君:東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25、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雲,治羅酆山;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26、五大神龍: 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井海王 27、六丁六甲:六丁為陰神玉女、丁卯神司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張文通、丁丑神趙子玉,六甲為陽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28、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神(天空戰神、大地戰神、人中戰神、北極戰神和南極戰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祉 30、羅酆六天: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31、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天樞)、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天璣)、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權)、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北斗第七天關破軍星君(搖光)。註: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 32、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33、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陶,其全名為劉俊、荀雷吉、龐煜、畢宗遠;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34、九曜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羅睺(蝕星)、計都星、紫炁星、月孛星 35、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2. 旱神,發明無故和醫葯的神,發明房屋的神,發明火的神,給人類帶來光明的神,越多越好
旱神 中國神話:女魃 凱爾特神話:穆圖 埃及神話:賽特 印度神話:布利陀羅穀神 中國神話:稷 希臘神話:得墨忒耳 埃及神話:奧西里斯 蘇美爾神話: 寧利爾醫神 希臘神話:阿波羅 埃及神話:伊安荷特普 中國神話:俞附房屋神 中國神話;有巢火神 希臘神話:赫菲斯托斯 中國神話:祝融 北歐神話:洛基 波斯神話:阿脫爾 印度神話:阿耆尼 印加神話:奧托光明神 巴比倫神話:安努 希臘神話:埃忒爾
3. 嗯熊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房屋的神是誰
有巢氏復
【生活年代】:制距今約20萬——5萬年前。
【出生地】:蒼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
【立都】:石樓山(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
【年號】:巢皇。
【簡介】: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巢居的英雄。也稱「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
【原始巢居的發明】:有巢氏神話傳說中人物,漢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發明者。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獸眾,為防禦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莊子》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時代。因居巢得名與有巢氏發明巢居有關,而被視為巢湖人。它與同時出現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一樣,雖均出自後人虛擬,但也表明了漢族先民堅持生存斗爭的光榮歷史進程。
4. 古代房屋要供奉的神仙
首先要供奉灶君,祈求他「上天言好事」全家平安
房樑上供奉的是姜子牙,「姜太公在此,諸神迴避」這個是鎮宅的神仙
5. 是誰發明了房屋的建造
到了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了簡單的人工土穴或窩棚了。那麼,是誰發明了房屋的建造,遠古人類總是將原始藝術的創始人歸結於神,《易經》將其歸結為「聖人」,而其他的文獻則將建築的發明歸結為「有巢氏」。
6.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房屋的神是什麼氏
有巢氏
【生活年代】:距今約20萬——5萬年前。
【出生地】:蒼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
【立都】:石樓山(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
【年號】:巢皇。
【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巢居的英雄。也稱「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
【原始巢居的發明】:
有巢氏神話傳說中人物,漢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發明者。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獸眾,為防禦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莊子》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時代。因居巢得名與有巢氏發明巢居有關,而被視為巢湖人。它與同時出現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一樣,雖均出自後人虛擬,但也表明了漢族先民堅持生存斗爭的光榮歷史進程。
【有巢氏的傳說記載】:
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莊周說:「古者禽獸 多而入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莊子·盜跖》)韓非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本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韓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傳說遠古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遁甲開山圖》說: 「石樓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藝文類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東諸城縣,所謂有巢氏治於此,實不足為信。項峻《始學編》說:「上古皆穴處,有聖人出,教之巢 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處,古之遺跡也。」(《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認為巢居開始於南方。《林邑記》也說:「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為 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引)周去 非說; 「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蓋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歟!」(《嶺外代答》卷四)這都說明巢居可能起源於南方。
7.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房屋的神是
有巢氏
【生活年代】:距今約20萬——5萬年前。
【出生地】:蒼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
【立都】:石樓山(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
【年號】:巢皇。
【簡介】: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巢居的英雄。也稱「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
【原始巢居的發明】:
有巢氏神話傳說中人物,漢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發明者。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獸眾,為防禦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莊子》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時代。因居巢得名與有巢氏發明巢居有關,而被視為巢湖人。它與同時出現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一樣,雖均出自後人虛擬,但也表明了漢族先民堅持生存斗爭的光榮歷史進程。
【有巢氏的傳說記載】:
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莊周說:「古者禽獸 多而入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莊子·盜跖》)韓非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本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韓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傳說遠古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遁甲開山圖》說: 「石樓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藝文類聚》卷十一引)琅玡山在山東諸城縣,所謂有巢氏治於此,實不足為信。項峻《始學編》說:「上古皆穴處,有聖人出,教之巢 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處,古之遺跡也。」(《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認為巢居開始於南方。《林邑記》也說:「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為 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引)周去 非說; 「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 其所以然者,蓋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歟!」(《嶺外代答》卷四)這都說明巢居可能起源於南方
8.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火的是遂人氏,發明織衣和建房子的分別是誰
建造房子:有巢氏
第一個教授人們養蠶織衣的:黃帝的正妃嫘祖
相傳有一個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園養蠶時,碰到黃帝。黃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著一件金色綵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地面上堆著一堆蠶繭。黃帝就問少女身上穿的是什麼,少女就說了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道理。黃帝聽後,想起人們還在過著夏披樹葉、冬穿獸皮,一年四季衣不蔽體的生活,感覺到這是一項大的發明,能讓人民穿衣禦寒。他就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讓她向百官和百姓傳授育桑養蠶的技術。這位少女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當時黃帝也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
9. 房屋建造是誰發明的呢
到了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了簡單的人工土穴或窩棚了。那麼,是誰發明了房屋的建造,遠古人類總是將原始藝術的創始人歸結於神,《易經》將其歸結為「聖人」,而其他的文獻則將建築的發明歸結為「有巢氏」。文獻表明原始建築存在著「構木為巢」的「巢居」和「穴而處」的「穴居」兩種主要構築方式。對於這兩種原始構築方式,既有「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的記載,即在地勢低而潮濕的地區作巢居,在地勢高而乾燥的地區作穴居,反映出居住地段高低、干濕對於原始建築方式的制約;也有「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木曾巢」的記載。反映出不同季節的氣溫、氣候對原始建築方式的制約。有了「營窟」和「木曾巢」,而後才「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禮記,禮運》)這里所說的「營窟」就是「穴居」。埃利希·諾伊曼說道,人類的建築都是「洞穴的延伸,如住宅、帳篷、房屋、儲藏室和聖殿。」而這些都是和女性或者說女神相聯系,在利西亞和小亞細亞,房屋是「在這個古代母權國度的廢墟上發現的墳墓和聖殿的精確副本」,「不只是聖殿、墳墓和房屋,支撐房屋構架的支柱也是大母神的一種象徵。」最古老的房屋,例如在美索不達米亞,是由用數根柱子支撐著的草席造成的,甚至「門、圍牆和畜欄,以及村莊和城市等聚居之地,都是女性的象徵。」我們當然可以將這些描述當做是母權制時期建築的一種體現,但是這種體現具有原型的意義,而這些由洞穴延伸出來的建築,埃利希·諾伊曼稱之為「神聖的洞穴」和「神聖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