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患雙向情感障礙的中國名人
一、雙向情感障礙是什麼病?
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是躁狂和抑鬱症狀集於一身的結合體。但是雙相障礙是非常復雜的一種疾病,遠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甚至在臨床上也非常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A、雙相情感障礙有何表現?
雙相障礙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雙相I型障礙和雙相II型障礙。
雙相I型障礙的診斷標准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必須符合躁狂發作的特徵,在躁狂發作前後可以有輕躁狂或抑鬱發作。
雙相I型障礙的症狀表現
在至少1周的時間內,幾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有明顯異常的、持續性的情緒高漲,睡眠減少、精力旺盛,熱衷於各種活動。還有可能出現自尊心膨脹,思維飄忽不定,花錢大手大腳,嚴重時可能會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為。
雙相II型障礙的診斷標准為存在輕躁狂和重性抑鬱發作兩種症狀。注意區別II與I型的差別在於躁狂症狀較輕,而且有嚴重的抑鬱症狀。重性抑鬱發作的表現為在持續的2周時間內,幾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對任何活動都沒有興趣,也無法產生愉悅感,體重突然減輕或增加,睡眠出現問題,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過低,反復出現自殺的念頭等。
恩恩醫生提醒大家,如果重性抑鬱發作前後出現輕躁狂症狀,便可診斷為雙相II型,但如果輕躁狂症狀轉變為躁狂,就是雙相I型障礙。如果從未出現過輕躁狂或躁狂症狀,就可能只是單純的抑鬱症。
二.雙相情感障礙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不僅大眾對雙相障礙的理解比較模糊,臨床上,雙相障礙被誤診為抑鬱症的幾率也特別高。國外曾有一項指出,有30%-40%表現為抑鬱的病人,經過5-10年的回訪發現其實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為什麼雙相情感障礙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雙相障礙易被誤診為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在於,很多患者首次發病時都表現為抑鬱,表現為躁狂或輕躁狂的患者極少。而且在首次發病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患者可能都處於抑鬱狀態。而當他們真的出現躁狂或輕躁狂症狀時,患者或家人反而會覺得情緒變好了,以為是症狀出現了好轉,患者自身也會感覺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所以一般不會選擇在這個階段就診。這種情況下,醫生比較難了解到患者有躁狂發作的信息,因此容易誤診。
三、雙向情感障礙,怎麼治療?
恩恩醫生app精神科專家李憲偉介紹,相比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更為復雜,治療更棘手,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㈡ 什麼是雙向情感障礙症有什麼危害和雙重性格有什麼區別
一、什麼事雙向情感障礙:
雙向情感障礙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情緒的蹺蹺板」,病發時有狂躁和抑鬱兩種情感輪流替換。
躁狂症的特徵是興奮的、激動的、樂觀的、情感高張,抑鬱型恰恰是另一極端、其特點是憂郁的、悲觀的、沉靜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發病,故該病又稱循環性精神病。
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為主,有的以憂郁型為著,一個階段化悲為喜,一個階段又轉喜為憂。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為三大特徵,並呈躁狂、抑鬱交替發病。
二、雙向情感障礙症的危害:
1、偏頭痛:躁狂抑鬱症患者得偏頭痛的機率顯著高於普通人群,尤其對於低收入人群,並以女性和躁狂抑鬱症型更為多見。
2、多發性硬化:作為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事實表明至少10%的多發性硬化患者被確定同時患有燥狂性抑鬱症。並且醫學表明,躁狂抑鬱症的產生與多發性硬化所致的神經損傷有關。
3、哮喘:據有關資料統計,終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較普通人群患躁狂鬱症的危險多出5倍。相應地,躁狂抑鬱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顯著高於普通人群。
4、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抑鬱症患者較無病患者發生多種致死性心臟事件的相對危險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壓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5、行為失控:有的狂躁抑鬱症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緒為主,尤其當有人指責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實際的想法時大發雷霆,嚴重聽不得一點反對意見;還可出現破壞或攻擊行為,從而行為失控,事後後悔不已。
6、自殺:自殺行為在自殺患者中,大部分抑鬱症患者有自殺觀念,15%的抑鬱症病人最終是自殺死亡的。狂躁型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類型,仍然有自殺的行為出現。
三、雙向情感障礙症和雙重性格的區別
雙重性格是指正常人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其中,各種思維的運轉和決策不受其他思維方式的干擾和影響,完全獨立運行
1、本質不同
雙向情感障礙症病發時有狂躁和抑鬱兩種情感輪流替換。
雙重性格是在同一時刻存在兩個不同的思維方式。
2.病因不同
雙向情感障礙症病因未明,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其發病過程
雙重性格由不良的外環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
(2)雙相情感障礙創造力擴展閱讀
1、隨訪研究發現,經葯物治療已康復的患者在停葯後的1年內復發率較高,且雙相障礙的復發率明顯高於單相抑鬱障礙,分別為40%和30%。服用鋰鹽預防性治療,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鬱的復發。
2、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對預防本病復發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盡可能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提高患者應對能力,並積極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防復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雙向障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雙重性格
㈢ 雙相情感障礙的名人
15
雖然雙相情感障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但事實上,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病率高達2%,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自殺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0倍。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比如著名的畫家梵高、畢加索,著名的作曲家舒曼、詩人拜倫、丘吉爾等等。那麼,雙向情感障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抑鬱症?怎麼治療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雙相情感障礙!
一、雙向情感障礙是什麼病?
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是躁狂和抑鬱症狀集於一身的結合體。但是雙相障礙是非常復雜的一種疾病,遠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甚至在臨床上也非常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A、雙相情感障礙有何表現?
雙相障礙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雙相I型障礙和雙相II型障礙。
雙相I型障礙的診斷標准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必須符合躁狂發作的特徵,在躁狂發作前後可以有輕躁狂或抑鬱發作。
雙相I型障礙的症狀表現
在至少1周的時間內,幾乎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有明顯異常的、持續性的情緒高漲,睡眠減少、精力旺盛,熱衷於各種活動。還有可能出現自尊心膨脹,思維飄忽不定,花錢大手大腳,嚴重時可能會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行為。
雙相I型障礙的症狀表現
雙相II型障礙的診斷標准為存在輕躁狂和重性抑鬱發作兩種症狀。注意區別II與I型的差別在於躁狂症狀較輕,而且有嚴重的抑鬱症狀。重性抑鬱發作的表現為在持續的2周時間內,幾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對任何活動都沒有興趣,也無法產生愉悅感,體重突然減輕或增加,睡眠出現問題,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過低,反復出現自殺的念頭等。
小編提醒大家,如果重性抑鬱發作前後出現輕躁狂症狀,便可診斷為雙相II型,但如果輕躁狂症狀轉變為躁狂,就是雙相I型障礙。如果從未出現過輕躁狂或躁狂症狀,就可能只是單純的抑鬱症。
二.雙相情感障礙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不僅大眾對雙相障礙的理解比較模糊,臨床上,雙相障礙被誤診為抑鬱症的幾率也特別高。國外曾有一項指出,有30%-40%表現為抑鬱的病人,經過5-10年的回訪發現其實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為什麼雙相情感障礙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雙相障礙易被誤診為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在於,很多患者首次發病時都表現為抑鬱,表現為躁狂或輕躁狂的患者極少。而且在首次發病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患者可能都處於抑鬱狀態。而當他們真的出現躁狂或輕躁狂症狀時,患者或家人反而會覺得情緒變好了,以為是症狀出現了好轉,患者自身也會感覺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所以一般不會選擇在這個階段就診。這種情況下,醫生比較難了解到患者有躁狂發作的信息,因此容易誤診。
三、雙向情感障礙,怎麼治療?
相比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更為復雜,治療更棘手,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而言,一生中可能長期處於極端情緒的劇烈波動中,正因如此,疾病帶來的情緒反復、身心俱疲和社會壓力等,都使自殺的陰霾始終籠罩在患者上空。
雙相障礙常常是伴隨一生的,不過,慶幸的是,我們現在有很多治療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過葯物治療或物理治療調節生理的異常,再輔之以心理治療,只要患者積極配合,完全能夠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且由於其思維比較活躍,往往能有不凡的成就。
㈣ 雙向情感障礙,人格障礙是什麼和情感障礙有什麼區別
另一個名字是狂躁抑鬱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種,病發時有狂躁和抑鬱兩種情感輪流替換. 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鬱性精神病為情感障礙性精神病。早期先兆為雙向性性格變異,多呈循環特點,情感變化經常不明原因地「兩極分化」……如發展為進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兩極分化,則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經徐徐拉開……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憂郁的反復發作和交替發作為特徵的精神病,主要特徵為情感障礙,故又稱情感性精神病。發作可呈雙向性,亦可呈單向性,躁狂症的特徵是興奮的、激動的、樂觀的、情感高張,抑鬱型恰恰是另一極端、其特點是憂郁的、悲觀的、沉靜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發病,故該病又稱循環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為主,有的以憂郁型為著,一個階段化悲為喜,一個階段又轉喜為憂。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為三大特徵,並呈躁狂、抑鬱交替發病。 二、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先兆的臨床意義 (一)躁狂型先兆 病情性格多呈循環特點,即興奮性病前性格與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頭痛、煩躁、易興奮激動、話多,以及無原因的、持續性的、高漲的興奮激動為先兆。 阻截治則 以平肝解郁、養心滌痰為原則,方宜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龍膽草、山梔、黃芩、柴胡、生地、車前子、木通、澤瀉、茯苓、法半夏、枳實、竹茹、膽南星、生薑、菖蒲。 2.典型徵兆 以無原因的、持續的興奮躁動、活躍樂觀為典型徵兆。即「情感高張、思維奔逸、意志增強」為三主征,無幻覺、妄想,本能亢進(食慾、性慾)。 3.處理 以平肝瀉心、豁痰開竅為原則,凡邪壅上焦的以瓜蒂散或萊菔子涌吐痰涎。服法:瓜蒂(炒黃)、赤小豆各等分,研細為末和勻,每服0.6~3克,不吐者,以翎毛探喉,但只能用於實證。湖北省沙市精神病院,用萊菔子30~50克,為末溫水調服,比瓜蒂散平穩。邪阻下焦皆可酌情選用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控涎丹、龍膽瀉心湯、防風通聖散、滌痰湯、溫膽湯、礞石滾痰丸、白金丸、硃砂白金丸。發作後、休止期又須以養心陰、益心氣、舒肝解郁為輔。 (二)抑鬱型先兆 1.早期先兆 無重大原因的進行性憂抑、悲傷、孤癖、消極遲頓,為該病早期先兆症狀。 阻截治則 宜舒郁豁痰、化瘀開竅,方予逍遙散: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白術、薄荷、生薑、甘草或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殼、陳皮、甘草,酌加化瘀開竅滌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鬱金、竹瀝、牙皂(一次量,半克)。女性患者伴有經閉者,可用桃仁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化瘀通經開郁。屬陽虛者,可酌用壯陽刺激法,方用起抑飲羊藿、仙茅、仙靈脾、甘草。 2.典型徵兆 從憂郁、悲傷,發展至悲觀失望,消極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殺或木僵,即所謂「情感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減退」三主症。 3.處理 以滌痰疏郁、化瘀開竅、壯陽興奮的原則,方宜滌痰湯加味:茯苓、法半夏、橘紅、枳實、竹茹、膽南星、菖蒲、鬱金、遠志、牙皂、細辛、蘇合香丸、三聖散:瓜蒂、防風、藜蘆、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陽氣虛的用壯陽刺激法,予起抑飲化裁:附子、乾薑、細辛、牙皂、菖蒲、鬱金、仙茅、仙靈脾、鹿角霜、壯陽湯:巴戟天、淫羊藿、陳皮、黃芪、附子、肉桂、乾薑、黨參、熟地、仙茅、龜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參、桃仁、三棱、莪術等。 第五節 神經官能症先兆 神經官能症為大腦非器質性疾患,主要病理為興奮與抑制失調。由於患者的自知力較強,願意積極就醫,因此客觀上對本病的早期診治有利。體質預報,所謂神經質,具有超早期先兆意義,本病主要特點為軀體症狀大於精神症狀,故先兆信號首先來自軀體方面的不適…… 神經官能症是一種大腦功能暫時失調的疾病,雖仍屬於精神方面的疾患,但無精神錯亂,尤其是對疾病的自知力較強,而不像真正的精神病人否認自己有精神病。該病共分為八型: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官能症,癔病,強迫性神經官能症、恐怖性神經官能症、抑鬱性神經官能症、疑病性神經官能症、人格解體性神經官能症,本文僅擇其發病率較高的三種類型進行敘述: (一)神經衰弱症先兆 神經衰弱症是一種長期大腦超負荷(包括工作過度緊張和心理矛盾)之後,出現的大腦衰弱。主要為興奮與抑制的失調,易於興奮亦易於抑制,並且軀體症狀較為明顯,如乏力、失眠、頭痛、食慾不振等。 神經衰弱症發病率很高,且精神症狀與軀體症狀常互為惡性循環,對生產力影響很大,因此早期發現及早期阻截治療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早期先兆 患神經衰弱症的人常早期即有神經質的素質,弱型、強而不均衡型皆易得此症。易罹素質約為兩類,一類為纖弱質傾向,怯弱、敏感、多疑、自卑;一類為不均衡質傾向,即易於激惹,自製力弱,易發脾氣,主觀,任性,易「冷熱病」,一段時間熱情,一段時間消極。 先兆症的類型在上述兩種易罹質的基礎上表現為興奮型先兆及衰弱型先兆,前者以焦慮、敏感、易激動為特徵,後者則以沮喪、萎靡、暗疑為徵兆,二者都有植物神經功能症狀。如出汗,食慾不振,睡眠不好,性功能減弱以及頭部的神經衰弱三主症:頭昏、頭重、頭痛。發病前早期信號集中表現在睡眠障礙方面,以失眠,尤其入睡困難為特徵(包括早醒、醒後不能入睡),其次為不易抑制,情緒不穩定,焦慮急躁為信號。 2.神經衰弱與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先兆鑒別 由於精神病也有類神經衰弱症,因此二者必須進行鑒別,神經衰弱多有心理矛盾史,情緒焦慮,憂心忡忡,但生活興趣濃厚,對疾病有自知力,積極治病。精神分裂症則精神創傷不明顯,情感冷漠,對生活無興趣,不承認自己有病。此外,某些患有慢性軀體疾患的人也可能出現癥候性神經衰弱,其他,腦力勞動過度同樣也可出現一時性神經衰弱。 3.阻截治則 (1)興奮型 先兆阻截治療 宜柔肝益心舒郁,方用一貫煎加減:柴胡、白芍、杞子、川楝子、沙參、生地、茯神、遠志、炒棗仁、寸冬、龍齒、辰砂。 典型徵兆 發病為易虛性興奮、激動,緊張焦慮,旋即倦怠萎靡,神經過敏,多疑,注意力不集中,頑固性失眠,頭昏頭痛頭重,食慾不振,即精神症狀與軀體症狀之間形成了惡性循環。 處理 必須打破精神症狀與軀體症狀之間的惡性循環,以突破失眠大關為第一要義。主要立法為交通心腎,佐以化瘀通竅,方宜百合飲子肉、丹皮、菖蒲、遠志、黃連、肉桂。 (2)衰弱型 先兆阻截治療 宜益氣養心、安神解郁,方予天王補心丹加味:人參、丹參、玄參、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當歸、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菖蒲、鬱金,另服硃砂安神丸。 典型徵兆 憂郁寡歡,乏力自汗,失眠食慾不振,在軀體症狀與精神症狀的相互作用下,逐漸由神經衰弱導致軀體衰弱。 處理 關鍵在於阻止向軀體衰弱的發展,立法為補腎扶陽,其中,屬腎陽虛者,用壯陽興奮法,方予起抑飲附子、乾薑、細辛、牙皂、菖蒲、鬱金、仙茅、鹿角霜。久郁多挾瘀,則當服雞血藤飲:雞血藤、丹參、黨參、麥冬、五味子。 (二)癔病先兆 癔病即歇斯底里,多發生於青年女子,包括精神,神經、軀體三方面的病症,中醫稱為臟躁、梅核氣、奔豚、暴癱、暴瘖、暴盲、暴聾等,如《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篇》曰:「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其病機認為繫心血虛肝鬱,神魂無所依所致。臨床特點為情感性強烈(包括富於幻想),易接受暗示,高度自我中心,症狀千恣百態,變幻萬端等。 癔病病機的最大特點為心理性,心理因素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心理治療及暗示治療作用,比葯物治療有效。 1.早期先兆 癔病大多出現於弱型神經類型兼有藝術型的人。早期多感情豐富、脆弱、敏感、多疑、自尊心強,且軀體症狀較明顯。其中,尤以植物神經失調為明顯,如惡心、食慾不振等。 阻截治療 以滋潤五臟之陰為主,用甘麥大棗湯合地黃湯:甘草、小麥、大棗、百合、生地。 2.典型症狀 癔病症狀的特點為突然性、暫時性和可恢復性。如突然喪失某種感覺,包括失嗅、失聽、失明;突然喪失某種運動能力,如單癱、偏癱、截癱;突然出現震顫、驚厥;突然精神出現障礙,如意識喪失,痴呆,精神錯亂等,以及突然出現軀體內臟功能紊亂,如忽然出現氣喘、厭食、咽堵、抽搐、仆倒、吐白沫等,但都可經心理暗示或葯物暗示而得以緩解。 3.處理 除加強心理治療之外,應根據不同臨床表現進行辨證立法。 (1)症狀表現為抑制性的:如突然失聽、失明、失語的以豁痰開竅為治則,而突然喪失運動能力的以解郁通絡為治則,突然意識喪失的以疏肝開心竅為原則。 (2)症狀表現為興奮性的:如突然痙攣抽搐或哭笑奔走,怒恚叫罵或腹如豚奔,又當以平肝瀉火、養心斂神為治。在發作間歇階段則須側重養陰解郁、豁痰逐瘀的原則,防止復發。臨床可酌情選用甘麥大棗湯、溫膽湯、滌痰湯、天王補心丹、龍膽瀉肝湯和礞石滾痰丸、硃砂安神丸等。 (三)強迫性神經官能症先兆 主要症狀是存在強迫觀念、強迫動作,和精神病的區別在於,對病有自知力,但無法擺脫,在疲勞、靜止、疾病後加重。此類疾病,其病機主要為肝膽虛,肝主藏魂,膽主決斷,肝膽虛則逐漸膽怯多疑,不能決斷而成病。 1.早期先兆 患者多為內向型,但過於謹細認真,發病前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多疑善慮,伴猶豫不決進行性加重。 阻截治則 此型多呈肝膽虛先兆,治療當補益肝膽,方宜滋肝益膽湯龍眼肉、菖蒲、遠志、鬱金、大棗、小麥、甘草。 2.典型徵兆 強迫性神經官能症的特點是強迫觀念,即被迫思維、強迫心理,主要為驚恐綜合征以及強迫行為,如做一些無聊的動作。和精神分裂症的區別為,前者為對疾病的不知性,本病為可知性,但不能自製,前者淡漠,不願治病,本病則疑病,願意治病。 處理 宜滋肝益膽、養心寧神,方予滋肝益膽湯3.生脈飲加味:當歸、白芍、柴胡、棗仁、百合、合歡皮、龍眼肉、菖蒲、遠志、鬱金、黨參、麥冬、五味子、龍齒、辰砂。 四 、 雙向情感障礙的病因 ①遺傳因素:父母中有人患雙相情感障礙時,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高於其他人。 ②生化因素:無論是躁狂還是抑鬱,都是與大腦生物化學方面發生紊亂有關,可以通過葯物來糾正這種紊亂。 ③應激事件:應激事件容易誘發躁狂症的發作。 ④季節:躁狂症好發於春季,抑鬱症好發於初冬時節。
㈤ 什麼叫「雙向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P)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病因並不完全明確,與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有關。臨床表現按照發作特點可以分為抑鬱發作、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
作為三甲醫院的心理醫生,起初會有很多經驗不足的年輕醫生並不能很好辨別是抑鬱症還是雙向的抑鬱發作。因為雙向的躁狂相發作時很多患者不會選擇來看醫生,因為他們那時候的症狀表現是我的抑鬱症康復了,我特別有力量,干勁十足,對原來提不起興趣的事物現在很感興趣。所以,如果經驗少的醫生不多問幾句,很容易看到符合抑鬱症的診斷,就直接按照抑鬱給治了,那樣很容易激發出來躁狂相。
然而,聽起來雙向情感障礙名字比抑鬱症名字聽起來似乎更「好聽」一點,但是雙向的治療比抑鬱症麻煩多了。如果有時而抑鬱,時而情緒特別好,建議把這些告訴你的就診醫生,並且盡快接受正規治療!
㈥ 患有雙向情感障礙思維和正常人的思維有什麼不同
和正常思維相比較,雙相在思維上帶有一定的偏激性,由此帶動心態上的不穩定性,比如一些事情目前無法實現,但理念強加自己一定要完成,不但完成不了且倍感痛苦,還有就是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些簡單,實際事情,會認為浪費人才,不屑去行動。
雙向情感障礙,有躁狂和抑鬱兩種情緒傾向,一會兒心情緒很高漲,一會兒情緒很低落,兩種性格交替平衡的狀態很少。
平時應該調整好作息時間,不熬夜,撇除不良嗜好,同時加強鍛煉,放鬆心情,將不良緒定期釋放,晚上上床後聽聽緩和的音樂,音樂有很好的緩解壓力的作用,全身做放鬆,最好睡前不要吃能引起興奮的食物,喝點牛奶能有助睡眠。
㈦ 雙向情感障礙1型、2型、混合型的介紹和區別
雙相障礙分一型、二型和混合型。
1)雙相I型基本診斷特徵:至少有1次躁狂發作,躁狂發作與葯物、物質使用或疾病無關,提示:診斷BP-I型不需要抑鬱發作。
2)雙相II型基本診斷特徵:至少有1次輕躁狂發作;至少有1次重度抑鬱發作;無論是輕躁狂還是抑鬱發作都與葯物、物質使用或疾病無關。
3)混合型障礙基本診斷特徵:輕躁狂和抑鬱症狀≥2年;不符合輕躁狂和重度抑鬱的診斷標准;2年期間無症狀期持續不到8周。
區別:
1、躁狂與抑鬱症的程度不同。一類是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兩者都非常嚴重;2型為典型的輕躁型重度抑鬱,即躁狂較輕,程度顯著低於抑鬱程度;混合型是輕度躁狂、狂躁和抑鬱症狀的短發作(在幾小時內)迅速混合或交替出現。
2、病情嚴重程度不同。1型患者有嚴重的抑鬱,2型患者有較輕的抑鬱。混合型通常是多年的抑鬱症。
3、發病年齡不同。1型主要開始於青少年,傾向於在更年輕的年齡,大約18歲左右首次發作,通常是輕度躁狂發作,也可以是抑鬱發作或混合發作。雙向型2的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抑鬱或輕度躁狂,伴有頻繁的抑鬱發作。
4、不同的治療效果。雙相情感障礙2型的治療是明顯的,它的特點是躁狂症狀較輕,如沉默寡言、生氣時容易摔東西、砸東西、發脾氣等。2型患者有時頭腦清醒,在做錯事後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後會反思。
(7)雙相情感障礙創造力擴展閱讀:
雙向障礙簡介: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情緒障礙(BP),也被稱為雙相情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是以躁狂和抑鬱發作為特徵的一種障礙。研究發現,躁狂發作通常是在輕度和短暫的抑鬱發作之前,所以大多數學者認為躁狂發作是雙相情感障礙,只有抑鬱發作是單相的。
DSM-IV將雙相情感障礙分為兩種亞型,I型雙相情感障礙伴躁狂或混合發作和重郁發作,II型雙相情感障礙伴輕躁狂和重郁發作而無躁狂發作。
因為未知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環境因素參與疾病過程在很多方面,當前強調遺傳和環境壓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交互點在雙相情感障礙的出現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臨床表現,按照攻擊特徵可分為抑鬱,躁狂或混合發作。
發病和過程:
BP-I和BP-II的發病高峰期在12-30歲之間,雙相情感障礙的症狀是持續的,特別是抑鬱症狀。雙相障礙患者較一般人群的死亡時間要早8-20年,這種風險一部分可歸因於自殺,雙相患者的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14倍;還有一部分患者死於肥胖、心血管或代謝疾病的共病。
結局:
雙相障礙即使在治療時仍具有不利的臨床、社會和經濟影響。只有約四分之一的雙相障礙患者會從急性抑鬱發作中全面康復,盡管治療依從性良好,但疾病復發率和致殘率仍然很高。
㈧ 什麼是雙向情感障礙
編輯本段
基本內容
一
雙向情感障礙
雙向情感障礙,在以前被稱為躁狂抑鬱症,這種疾病的特徵是:情感在兩個極端(兩個相)之間大幅度搖擺。這種疾病的患者有反復情緒高漲(躁狂)和情緒低落(抑鬱)。
當然,也有的患者只出現了反復發作的躁狂相,而沒有出現繼躁狂發作後快速轉換成抑鬱相的表現。
二
雙向情感障礙症狀
躁狂的常見症狀
①情緒高漲。患者感到自己正處於極度的「情緒高峰」,快樂,充滿精力。他們描述這種感覺猶如站在世界的頂峰,無所不能。
②精力增加,活動過度
③睡眠需要量減少
④激惹性增強。當別人不贊成或者不執行輕躁狂、躁狂患者脫離現實的計劃或想法時,他們會感到氣憤、煩躁。
⑤思維、言語速度加快。思維速度比平時加快,內容從一個主題挑到另一個主題。
⑥缺乏自我約束力。這可能與患者對自己行為後果的預見能力降低有關。
⑦誇大的計劃和信仰。這種症狀在輕躁狂、躁狂患者中相當常見。患者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能力,或者相信自己是天才、明星等。
⑧缺乏內省力。輕躁狂、躁狂患者發作期可能會指出他人的不適當、輕率或者非理性的行為。但是由於缺乏內省力,他們卻認識不到自己行為的不適當性。
抑鬱的常見症狀
患者對以前所喜歡的活動喪失興趣,他們可能變得退縮不前,迴避朋友和其他社交活動,甚至不能完成象購物這樣簡單的事情。深深的悲哀籠罩著患者,以至於他們食而無味,體重下降,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還出現了與自罪或絕望有關的感覺,感到生活已經失去意義,企圖自殺。
抑鬱發作時,由於不與外界接觸,可能會聽到自己幻想出來的聲音,還可能會產生被害或其他錯誤信息。多發於中年,尤其多見於女性。
三、雙向情感障礙的病因
①遺傳因素:父母中有人患雙相情感障礙時,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高於其他人。
②生化因素:無論是躁狂還是抑鬱,都是與大腦生物化學方面發生紊亂有關,可以通過葯物來糾正這種紊亂。
③應激事件:應激事件容易誘發躁狂症的發作。
④季節:躁狂症好發於春季,抑鬱症好發於初冬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