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魔方是誰發明的
魔方(英語:Rubik's Cube)是匈牙利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於1974年發明的機械益智玩具。
厄爾諾·魯比克魯比克 先生厄爾諾·魯比克(Ern?? Rubik ),出生於1944年7月13日,是匈牙利籍的發明家、雕刻家和建築學教授。他為世界所知是因為發明了魔方系列玩具。
厄爾諾·魯比克於1974年發明了機械益智玩具-魔方(英語:Rubik's Cube)。
魯比克教授發明魔方並不是為了投入生產和娛樂:因為他是建築學和雕塑學教授,所以他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幫助學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構。在他完成第一個作品以後,轉動了幾下,發現原本齊整的魔方竟然很難恢復,於是他意識到這個新的發明會很不簡單。作為魔方的發明人,魯比克教授擁有匈牙利專利號#170062,卻沒有申請國際專利。(他認為別人不大願意生產這種玩具,但實際上克隆產品幾乎馬上就出現了。)
根據估計,自發明來,魔方在全世界已經售出了約1億多隻。
魔方廣為大家喜愛是在80年代。從1980年到1982年總共售出了將近200萬只魔方。1981年,一個來自英國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寫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夠復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書(志原所譯的中文譯本為《怎樣玩魔方》,書號:R13056·142),總共售出了將近150萬本。由於魔方的巨大商機,魯比克教授和他的合夥人一同開發了二階和四階魔方,這兩個產品同樣取得了成功。
據魯比克的公司統計,這種由不同顏色方塊組成的可旋轉玩具在1980年至1982年間掀起了第一次熱潮,共售出了1億多個,而現在的魔方銷量比當時還要好。雖然魔方再度風靡但魯比克還是不喜歡拋頭露面拒絕了一切采訪請求,這位現年64歲的匈牙利工程師生活和工作在布達佩斯,經營著擁有魔方商標的魯比克工作室。
魯比克工作室坐落在一幢現代化辦公大樓的後面,靠銷售魯比克旗下發明家設計的游戲為生。公司現在並不公布銷售數據。
魯比克是一位詩人和一位滑翔機設計師的兒子,他在布達佩斯理工大學攻讀了建築學,並在布達佩斯一所實用藝術學院學習了雕刻室內設計。
魯比克仍在從事房屋設計工作,他的公司參與了布達佩斯的西門子股份有限公司駐匈牙利總部和人民公園汽車站的設計。
魯比克當年經過苦苦思索,終於找到一種方法,能夠讓不同顏色的方塊沿兩條垂直軸線旋轉而不會散架,他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用魯比克網上的話說,魔方的誕生源自他對「空間轉換」的興趣。
1977年,魔方首次出現在布達佩斯的玩具商店裡,與伯羅圓珠筆、安全火柴一起成為匈牙利的幾大發明。
匈牙利文化基金會負責人加博爾·康奇說,魔方的復興要歸功於它的簡單易玩,「我可以把它放在口袋,在任何時間地點拿出來玩,它能夠緩解一個人站在人群中的孤獨感。」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1月31日報道,匈牙利發明家魯比克2009年發明了新智力玩具「魯比克360」。
「魯比克360」是3個相互包裹的透明塑料球,從里到外分出3個不同空間。球內裝有6個帶顏色的小球。
游戲規則很簡單,玩起來卻非常困難。玩家需晃動大球,使小球穿過僅有兩個孔的中層,從最內層進入最外層的空位上。
「魯比克360」將在定於2月5日開幕的一個德國玩具博覽會上正式揭開神秘的面紗。
Ⅱ 鑽頭可以鑽方孔嗎
可以鑽方孔的,目前電鑽鑽方孔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加工木製品榫頭(陽榫)的木工機床。開榫機的原理是一把正方形的刀圍著一個鑽頭,用於方孔和方槽的鑽孔。但是開榫機是不能用於銑槽的,只能手動開槽。木工方孔鑽在於存在一個沖擊體,採用這種工作原理用於鑽鋼、鐵,材料,對刀具強度要有很高的要求。
具體原理如下:方孔鑽頭,屬於一種五金工具,主要由內旋轉沖擊體和外沖擊體組成。現有的各種鑽頭,只能加工圓形孔,不能加工方形孔,若要加工方孔,必須用圓孔鑽頭或切割機加工出粗孔後,再由人工手鑿而成。
(2)轉方孔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方孔鑽主要是用於木工方面。其原因在於存在一個沖擊體,採用這種工作原理用於鑽鋼、鐵,材料,對刀具強度要有很高的要求。具體原理如下:方孔鑽頭,屬於一種五金工具,主要由內旋轉沖擊體和外沖擊體組成。現有的各種鑽頭,只能加工圓形孔,不能加工方形孔,若要加工方孔,必須用圓孔鑽頭或切割機加工出粗孔後,再由人工手鑿而成。
木工方孔鑽在用內旋轉體鑽出圓孔的同時,利用電錘傳遞給外沖擊體的沖擊力,破碎圓孔與方頭壁之間的材料,一次性加工成方孔,且碎塵能從出渣管排出。利用不同規格的方孔鑽頭,選配適當功率的方孔機,就可打出符合要求的方孔。可減輕施工員的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適合建築施工、安裝、裝修、裝飾行業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鑽頭(工具)
Ⅲ 郵票打孔機是誰發明的
郵票打孔機是英國發明家享利·阿切爾發明的。
郵票打孔機是一種針對郵票邊緣最受歡迎的加工方法,這種方法也成就了郵票這種獨一無二的外形樣式。郵票邊緣的齒其實是郵票打孔的摩登樣式。開始的時候郵票的邊緣不會怎麼被加工。沒有齒,使用者需要用剪刀方能從郵票方格分離出來。
阿切爾(Archer,1813~1858)是英國發明家,因受啟發而發明郵票打孔機。英國郵政部門看了樣機後,立即採用了。打孔郵票用起來十 分方便,深受郵政人員及寄信人的歡迎。
(3)轉方孔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郵票齒孔是為了方便郵票的撕開,在整張郵票的各枚之間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後,單枚郵票邊緣凹進的半圓形部分稱孔,凸出的部分稱齒,合稱為齒孔。 英國黑便士郵票問世時沒有齒孔,使用起來十分不方便,必須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開。 直到1854年英國才出現打齒孔的郵票。
齒孔是郵票外觀的一個重要特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沒有齒孔,到1854年在英國首先出現有齒孔的郵票。早期郵票的齒孔基本可分為線齒和孔齒兩類。線齒又細分為占線、弧線、蛇形、矩形幾種孔齒則有圓形、菱形等區別。
根據打孔設備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線式、梳式、整式三種。線式打孔在撕後,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圓,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面通天。
梳式打孔在分撕後四角為四分之一圓,四方連的中心絕大多數為完整的圓孔,邊紙有一邊通天,整式,即棋盤式打孔,整版郵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後的四角皆為四分之一圓,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連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圓孔,邊紙四邊不通天,我國郵票多為此種打孔。
Ⅳ 什麼是方孔鑽頭,能加工方孔嗎
方孔鑽頭,屬於一種五金工具,主要由內旋轉沖擊體和外沖擊體組成。
方孔鑽主要是用於木工方面,木工方孔鑽在用內旋轉體鑽出圓孔的同時,利用電錘傳遞給外沖擊體的沖擊力,破碎圓孔與方頭壁之間的材料,一次性加工成方孔,且碎塵能從出渣管排出。
木工方孔鑽是用在方榫機上的 專用開方孔,鎖孔鑽頭,如果沒有方榫機器,在台鑽,電鑽上先用鑽芯多開幾個孔,再用方孔鑽的外套敲擊,敲擊的時候要慢。
木工方孔鑽在用內旋轉體鑽出圓孔的同時,利用電錘傳遞給外沖擊體的沖擊力,破碎圓孔與方頭壁之間的材料,一次性加工成方孔,且碎塵能從出渣管排出。
利用不同規格的方孔鑽頭,選配適當功率的方孔機,就可打出符合要求的方孔。可減輕施工員的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適合建築施工、安裝、裝修、裝飾行業使用。
(4)轉方孔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方孔鑽主要是用於木工方面。其原因在於存在一個沖擊體,採用這種工作原理用於鑽鋼、鐵,材料,對刀具強度要有很高的要求。
具體原理如下:方孔鑽頭,屬於一種五金工具,主要由內旋轉沖擊體和外沖擊體組成。現有的各種鑽頭,只能加工圓形孔,不能加工方形孔,若要加工方孔,必須用圓孔鑽頭或切割機加工出粗孔後,再由人工手鑿而成。
Ⅳ 轉筆刀是誰發明的
法國人是鉛筆的再生父母(是的,沒有他們的話,也許全世界都內在用毛筆了):容1795年,Nicolas-Jacques Conté發明了黏土石墨混合材料製作工藝。1828年,Bernard Lassimone發明了轉筆刀(或,卷筆刀)。1847年,Therry des Estwaux發明了機械卷筆關於鉛筆還有很多內容, http://jandan.net/2008/03/01/20_unkown_fact_of_pencil.html
Ⅵ 鑽頭是誰發明的
沖擊鑽從復原理上講,沖擊制鑽的工作時在鑽頭夾頭處有調節旋鈕,可調普通手電筒鑽和沖擊鑽兩種方式.但是沖擊鑽是利用內軸上的齒輪相互跳動來實現沖擊效果,但是沖擊力遠遠不及電錘.它不適合鑽鋼筋混泥土,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沖擊鑽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用來作電鑽使用的:
一是因為沖擊鑽在使用時方向不易把握,容易出現誤操作,開孔偏大;
二是鑽頭不鋒利,使所開的孔不工整,出現毛刺或裂紋;
三即使上面有轉換開關,也盡量不用來鑽孔,除非你使用專用的鑽木的鑽頭,但是由於電鑽的轉速很快,很容易使開孔處發黑並使鑽頭發熱,從而影響鑽頭的使用壽命。
Ⅶ 圓形方方孔錢發明與哪個朝代
秦
Ⅷ 麻花鑽頭誰發明的
1953年發明了三尖七刃麻花鑽頭,被稱為"倪志福鑽頭"。1959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 1964年獲國家科委頒發的"倪志福鑽頭"發明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