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用新型在發生侵權案件時,是否與發明專利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件實用新型專利竟然創造了4600萬賠償金額記錄,這個結果打破了很多人對專於實用新型的認知,畢竟屬多數人認為實用新型專利的商業價值不高。今天要為實用新型專利「正名」,且從下述四個方面的分析:
用新型「被埋沒的價值」,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主要是實用新型不用實審,所以感覺好像沒發明厲害,只要你這個專利確實是獨一無二的,那麼不管是申請哪個專利都可以有價值,一般說實用新型沒發明好的都是專利代理商,畢竟發明比新型申請費高,所以代理商們希望你們申請發明他們就賺得多
㈡ 同樣的東西申請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哪個在法律上更占優
1.發明專利的法律保護期限長,發明專利保護期限20年,實用新型專利保護期限10年。
2.發明專利授權之後,在法律上具有明顯的創造性、新穎性。
3.發明專利所包含的范圍大於實用新型專利,實用新型的范圍僅僅限於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組合有關的創新設計。
4.實用新型專利權更穩定、不易被宣告無效
如果某一項目如果申請的是發明,授權後被無效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為可引用的對比文件的領域更寬、數量更多;如果申請的是實用新型,則對比文件的領域較窄、數量較少,所以其授權後被宣告無效的可能性反而更小。
另一方面,相同項目同時申請發明及實用新型時,其中的發明申請可能被引用三、四篇對比文件而駁回;針對已授權的實用新型,由於通常不能引用三、四篇對比文件,所以不能將其宣告無效。這里也體現出了實用新型更穩定的特徵。
5.實用新型審查過程保密、不會被第三人干擾
發明申請由於有初審公告程序,在授權之前就可被普通公眾檢索查看到;而實用新型的審查過程是保密的,公眾無法檢索查看,只有在授權公告之後才可被查看。
針對發明申請,在其初審公告之後,任何人如認為其不符合專利法規定,均可向專利局提出的意見,也即公眾意見;也就是說,如果競爭對手看到某一項專利申 請可能對其不利,則可提前作全面的檢索,找到可影響新穎性或創造性的文件,並提交到專利局,後續審查過程中審查員可能直接引用這些文件而駁回專利。
針對實用新型,由於審查過程是保密的,所以沒有接收公眾意見這一程序。這里也體現出了實用新型更容易獲得授權的特徵。
6.實用新型維權所得賠償通常低於發明專利:一旦認定侵權,被告需「停止侵權」這一點對發明與實用新型都是一樣的;但在賠償方面如果是適用法定賠償原則,實用新型的賠償額通常低於發明專利,但差別不會太大
㈢ 實用新型專利都授法律保護那些
實用新型和發明
都只保護
專利申請文件中
權利要求書
記載的范圍。
1樓講的都是授權的條件
實用
只
保護
產品。
發明
可以
保護
產品,也可以保護
製造產品的方法
㈣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保護上的不同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保護上的不同主要是分為保護的期限不同,還有保護的范圍不同。
保護期限不同:發明專利保護期20年,實用新型保護期10年。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所以發明專利不止保護產品還保護方法。
㈤ 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區別的法律意義是什麼
專利法中對這兩種專利的定義為: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保護期限短,只局限產品的形狀結構方面的的技術方案(如一種可拆卸的自行車)
而發明保護期限長,不僅可以保護實用新型的內容,還可保護一些方法發明,例如一種網路通信方法!
它們的保護效能差不多(如都有新穎性或創造性的話),只是審查程度不同(發明知識產權局會審查新穎性和創造性之後授權,授權後不易無效,實用新型不審查新穎性和創造性,授權後容易被無效)
㈥ 請問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授法律保護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實用新型只保護申請書中的裝置,而發明既可以保護裝置,也可以保護如何實現裝置的方法。另外,實用新型專利法律保護10年,發明專利法律保護20年。均從申請日開始計算。
㈦ 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保護力度有什麼不同
兩者定義不同。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兩者保護的對象不同。
根據定義,發明保護的對象可以是產品、方法或改進的技術方案,而實用新型保護的對象只能是結構(形狀、構造及其結合)。
申請時提交的材料相同。
需要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審查形式不同。
發明專利的審查流程為受理——初審——公開——實審——公告授權;實用新型的審查流程為受理——初審——公告授權。
保護期限不同。
發明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保護期限為10年。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條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第三十四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第三十九條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條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二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㈧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區別
發明與新型專利的區別在於:
■保護客體:發明保護產品和方法,實用專新型只保護產屬品的形狀、構造
■審查制度:發明實質審查;實用新型初步審查,創造性標准相對發明的要求略低 法22條
■保護期限:發明二十年,實用新型十年
■費用不同:實用新型的費用低
㈨ 專利: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保護力度上有區別嗎
發明專利保護1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保護的時間更長,這算區別嗎?
㈩ 請詳述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區別的法律意義是什麼
實用新型和發明的區別的法律意義,可歸納為以下的幾點:
一、實用新型專利的創造性要低於發明專利:
專利法對申請發明專利的要求是,同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對實用新型的要求是,與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對發明強調了「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而對實用新型只提「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因此,在審查的過程中,對發明專利的創造性程度比實用新型專利更高,對與實用新型來說可以取得專利權的技術,在發明審查中很可能會被界定為「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技術,最終不能得到發明專利權。
二、實用新型專利所包含的范圍小於發明專利
發明能夠保護的內容可以是產品發明,又可以是方法發明,還可以是改進發明。除專利法有特別規定以外,任何發明都可以依法獲得專利權。
實用新型能夠保護的內容通常僅限於產品的形狀、構成或者其組合所提出的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這樣,各種製造方法就不能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同時,與形狀、構造或其組合無關的產品也不可能有實用新型產生。
因此,實用新型的范圍比發明狹窄得多,僅僅限於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組合有關的創新設計。
三、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期短於發明專利
我國專利法規定,對於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期為10年,自申請日起計算。而發明專利的保護期規定為20年。
四、實用新型專利的審批過程比發明專利簡單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局收到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要求的,不再進行實質審查,即可公告,並通知申請人,發給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發明專利,必須在經過初步審查合格公告後,再經過實質審查,無論是審查的手續和時間都要比實用新型專利復雜得多,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