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原因使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要把自然資源改造成為社會財富,勞動者必須掌握適當的工具,進行艱苦的勞動。勞動群眾不斷地積累經驗,改進工具,提高生產力水平,從而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在社會財富的創造中,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切物質財富歸根到底都是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共同產物。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腦力勞動在創造物質成果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從而使知識分子的作用越來越大。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任何人要從事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和一定的物質手段,這些都是勞動人民通過生產實踐創造的;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在生產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構成了人類精神財富的原料或半成品,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對其進行概括和總結、整理和加工或由此產生靈感並形成精神財富;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了精神財富,勞動群眾創造的物質成果總會凝結著人們的某種智慧,因此這種物質成果也是一種精神財富,勞動群眾在實踐中還創造了許多雕刻、繪畫作品,它們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而一切社會矛盾都是人與人的矛盾,社會矛盾只能通過人的活動去解決。歷史上一切社會矛盾的地解決,實質上都是人民群眾起來推翻舊的社會制度的斗爭。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突出地表現 在社會變革時期。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以後,人民群眾作為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它們所起的作用是通過改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來實現的。
❷ 馬克思主義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基本主張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基本主張是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因為,內人民群眾創造歷史處在一容定社會關系中的特殊個體對社會歷史的影響。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參與歷史的形成,但代表先進階級的傑出人物(包括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等)或代表腐朽階級的反動人物,對歷史發展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因此,馬克思主義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基本主張是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2)在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歷史唯物擴展閱讀: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這個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以此確立起科學的群眾史觀,真正揭開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本來面目。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而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又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全部歷史發展的基礎。
❸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誰是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社會歷史觀都是歷史唯心主義,他們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觀點出發,認為歷史是由少數英雄豪傑創造的。英雄史觀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宿(SU)命論的觀點,認為決定社會歷史發展的是某種神秘的力量(天命、上帝或宇宙精神。傑出人物是上帝意志的體現者。我國歷代王朝,都把自己的祖先偽造成不同於凡人的異種。周王朝的統治者說自己的老祖母踩了天神的腳印,生下了不平凡的子孫。從此歷代帝王都被稱為「天子」。漢高祖劉邦為了證明,他原本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卻能成為大漢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也製造散布謊言,他的母親和神龍結合才生下了他,並說他的臉和龍臉相似。從此後歷代帝王就被稱為「龍種」,皇族子孫也被稱為「龍子龍孫」。
一種是唯意志論的觀點,認為個別偉大人物的意志和行為決定歷史的進程。兩千多年前,齊國的宰相管仲(
ZHONG)就說過治國就是「牧民」。俄國的「民粹派」認為,人民群眾是一連串的「零」,而大人物才是起決定意義的實數。沒有傑出人物,「零」再多也沒有意義。近代學者胡適說:「日本一個小國,那麼貧瘠的土地,那麼少的人口,只因為倚滕博文、大久保通、西鄉隆盛等幾十個人的努力,居然在半個世紀之內一越而成為世界五大強國。」蔣介石經常鼓吹:「不知不覺」的人要絕對服從所謂「先知先覺、大才大智」的人。他把這種極端反動的歷史觀作為維護反革命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
馬克思主義反對英雄決定歷史的觀點,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是人民群眾。
❹ 馬哲辨析: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表現在是否承認英雄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
該觀點抄是片面的。首先不論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都承認英雄人物的歷史作用的。其次,其根本對立在於: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地位,唯物主義人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體,而唯心主義則認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❺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單選題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於是否承認()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一個集體概念。d選項中的剝削階級代表人物,也是指個人,和a選項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實質是一樣的。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中最高級,最復雜的存在 形式,從自然界的演化到人類社會的形成是自然史上的一次巨大飛躍。這個飛躍的關鍵就在於勞動,人民群眾就是勞動者,是歷史發展的創造者,即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❻ 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於是否承認
絕對是D,唯物者物質決定意識,違心著意識決定物質,他們之間根本對立是到底是自然的生產力來決定還是人的意識來決定
❼ 3.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於( )。 4.社會革命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
唯物史觀認為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唯心史觀認為是英雄人物創造歷史,忽略了人民群眾的作用,所以第3題選C
革命對社會是有積極作用的,所以可以排除DE,第4題選ABC
❽ 在誰是歷史創造者的問題上,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學歷考試題庫
在誰是歷史創造者的問題上,歷史唯物主義認為(A)
A.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B.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C.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共同創造歷史
D.上帝才是真正的歷史創造者
❾ 簡述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在誰是歷史創造者問題上,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存在著根本分歧。歷史唯心主義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否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抹煞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這樣的觀點被稱為英雄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的基本原理出發,主張"全部歷史本來是由個人活動構成,而社會科學的任務在於解釋這些活動"。人是現實的社會中的人,要說明歷史創造者問題,必須全面、具體、歷史地考察和分析人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認為人類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勞動群眾的歷史,於是得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結論。
(9)在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歷史唯物擴展閱讀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區別:
1、含義不同。歷史唯物主義是指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心主義則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2、對歷史的主張不同。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的物質條件決定了歷史的發展,它是一種歷史決定論的觀點;歷史唯心主義,認為一個強有力的「心」(表現為一個偉人或者英雄),可以決定歷史的發展。
3、主觀和客觀的區別。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客觀的、可見的都是有人類實踐活動來推動社會發展;而唯心主義者認為社會的發展主要是靠人們的想法來推動的。
4、發展歷史不同。唯心主義者理論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時期;而唯物主義則是近代馬克思提出來的革命理論。
❿ 什麼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其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的原因:
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