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

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

發布時間:2021-08-23 23:24:38

⑴ 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的起因是什麼

1.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是中國傳說中開天闢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歷紀》[1] :

誕生之初的地球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2.其後,南朝蕭梁的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3.明董斯張在《廣博物志》中條引《五運歷年紀》雲:「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

4.《述異記》卷上記載:「今南海有盤古墓,亘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據考證盤古墓位於廣西來賓市。5.新生代第四紀的重點在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早期約在距今三百萬年——一百五十萬年之間,此時已經出現完全形成的人,中國的元謀人誕生。更新世中期約在距今一百五十萬年——一百萬年之間,中國出現了藍田人和北京人。更新世晚期約在距今五十萬年——十萬年之間,中國出現了馬壩人和大荔人。
我們的遠古歷史就從更新世的早期講起,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創世紀始祖盤古就是在這一時期所誕生。我們中國人則認為世界是由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女媧創造了人類。
大約在三百二十六萬七千年以前,太陽系的地球上。而這時地球上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混沌一片,即分不清上下左右,也辨不出東西南北,整個世界就像一個中間有核的渾圓體。6.人類的祖先盤古便在渾圓體的核心中孕育而成。
盤古經過了一萬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當他有了知覺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睜開了眼睛。可是周圍一片黑暗,他什麼都看不見。急切間,他拔下自己的一顆牙齒,把它變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
渾圓體破裂了,沉浮成兩部分:一部分輕而清,一部分重而濁。輕而清者不斷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者不斷下降,變成了地。盤古就這樣頭頂天腳踏地的誕生於天地之間。
盤古在天地間不斷長大,他的頭在天為神,他的腳在地為聖。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每日生長兩丈。如此一日九變,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盤古的身體也變得極長。盤古就這樣與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萬年。
盤古想用自己的身體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於是他微笑著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剎那間,他的左眼飛上天空變成了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飛上天空變成了月亮,兩眼中的液體撒向天空,變成夜裡的萬點繁星。他的陽根化為伏羲,他的雙乳化為女媧,他的汗珠變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他的毛發變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氣體變成了清風和雲霧;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
盤古倒下時,他的頭化作了東岳泰山(在山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在陝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嶽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嶽恆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在河南)。從此人世間有了陽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萬物滋生,人類開始繁衍。
盤古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創造世界的聖祖,在南海為他修建了盤古氏之墓,方圓三百餘里。傳說墓中仙居著盤古氏之魂,如今廣西桂林還存有盤古祠,每年都有許多人到廟里去祝祀。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顯然是古人對人類始祖的神化,他體現出中華民族嚮往光明,為造福人類社會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是誰創造了人類社會,是勞動人民自己,勞動者在勞動中不斷進化,他們用群體的智慧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也為後人留下來許多美好的傳說。[3]
那麼,史書上說的盤古時期究竟如何呢?
讓我們來看一看現代科學的考證。
據現代科學考證:在古史三百萬年以前,地質年代屬於新生代第三紀的上新世。考古年代為使用天然木石時代。人類族源屬於南方古猿。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群。婚姻方式為隨意雜交。由此可見,盤古時期人類的先祖(猿人)已經存在了,開天闢地只是古人對天地起源的一種大膽猜想。
不過,古人所推斷的時間竟然大體上與科學考證相吻合,這實在讓人感到吃驚。
盤古時期的世界考古已經有了重大發現:
1965年,中國地質工作者在雲南省元謀盆地的大那烏發現了兩枚170萬年前早期直立人的鏟形門齒化石。
1968年,在肯亞的特卡那湖東部的庫彼弗拉,考古界發現了距今261萬年前的礫石打制的石器。1972年又在其地層下35.5米處發現27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被考古界稱為,頭骨化石的腦容量為700多毫升,肢骨和現代人相似,說明此時人類已經能夠直立行走。
1986年歲尾,中國地質科學工作者在雲南元謀盆地發掘出七枚人齒化石,經專家科學檢測,確定為距今270萬年以前的人齒化石。

⑵ 《盤古開天地》這則童話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去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⑶ 盤古開天闢地是什麼的神話故事

1、盤古開天闢地是中國民間神話。
2、神話與傳說的關系
定義
神話:①虛幻和虛構的.②以神為主.③產生的時間早.④人與自然的爭斗
傳說:①有歷史的影子.②以人為主.③產生的時間晚.④帶有階級爭斗性(人與人之間的)
兩者區別
一. 神話的產生要比傳說早;
二. 神話是傳說的故事原型,傳說是神話的社會歷史化;
三. 神話具有明顯的非理性的神異色彩,而傳說則內含著人間的行為原則。
3、簡介
盤古開天的主角是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歷紀》。在太古的時侯,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像是一個雞蛋。就在那巨星的內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己從圍困中解救出來。經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後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為大地,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盤古也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
4、盤古開天闢地還有一層意思:盤是盤問、盤詰的意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可以理解為早以存在的「道」。整句話意思就是:不斷追溯早已存在的「道」,可以開辟天地。
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是中國傳說中開天闢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歷紀》。

⑷ 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坐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厚,盤古極長。」

------《三五歷記》

⑸ 盤古開天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盤古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發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

盤古創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了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盤古成為了最偉大的神。

盤古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創造世界的聖祖,在南海為他修建了盤古氏之墓,方圓三百餘里。傳說墓中仙居著盤古氏之魂,如今廣西桂林還存有盤古祠,每年都有許多人到廟里去祝祀。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顯然是古人對人類始祖的神化,他體現出中華民族嚮往光明,為造福人類社會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是誰創造了人類社會,是勞動人民自己,勞動者在勞動中不斷進化,他們用群體的智慧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也為後人留下來許多美好的傳說。

(5)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後世紀念——文化源地

2005年河南省桐柏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盤古之鄉」。當地的「盤古廟會」被確定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桐柏還啟動了「盤古創世神話傳說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

2005年3月,桐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盤古文化之鄉」。2006年10月30日,桐柏舉辦了「全球華人首次祭祀盤古大典」,並將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定為祭祀盤古日。

2007年,花都區傳統民間文化活動「盤古王誕」入選廣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2009年1月,花都獅嶺鎮被廣東省文聯和省民協授予了「廣東省盤古文化之鄉」稱號。

2012年起,花都盤古王誕祈福活動從民間組織舉辦提升到市區層面來舉辦,不僅活動的規格和規模更上一層樓,對盤古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進一步得到提升。上年,盤古王誕被列入了第六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首次升格為中國(獅嶺)盤古王民俗文化節。

泌陽盤古山,位於河南省泌陽縣南三十里。2005年12月4日正式命名泌陽縣為「中國盤古聖地」。盤古神話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項目。

更因有盤古廟及盤古山廟會而聞名四方。盤古開天闢地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說之一,盤古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泌陽縣城南15公里處的盤古山,是傳說中盤古開天闢地、造化萬物的地方。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的盤古山廟會,都有數萬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祭拜盤古。

⑹ 盤古開天地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盤古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發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

盤古創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獻給了天地,讓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盤古成為了最偉大的神。

(6)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在昆侖山開天闢地,盤古神話敘事見於《三五歷紀》、《五運歷年記》、《述異記》等。 盤古的開天闢地一說最早出在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最早形象見於《廣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說》為龍首蛇身、人面蛇身。

一部分學者認為也認為盤古也姓方氏,因後來人們以天圓地方為大,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產生很古老,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直到三國時才由吳國文人徐整記錄下來。

但1986年饒宗頤先生發表的《盤古圖考》,指出漢末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饒先生的這一成果,不僅將盤古出現的時間上推到公元二世紀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啟迪:神話與宗教是一個事物的兩面體,語言與神像聯系在一起,兩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證。廣東花都是古時「南海盤古國」的所在地。

盤古神話表現了一種人本主義思想。一切以人為本,宇宙由人開辟,由盤古頂天立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而盤古日長一丈,如此一萬八千年,盤古巨人長得多麼高大,說他「神於天,聖於地」,表現了人類是自然的主人這一人本主義的寶貴思想。這是很有意義的。

這是一種生命意識,人的生命不息,勞動不息,就可以創造一切,這正是盤古神話所顯示出的思想光輝。

人的本質在勞動,正是勞動使人類高於一切動物,區別於一切動物,盤古神話實質上正是對人類勞動贊美的一曲最壯麗的凱歌。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萬物,正是盤古神話最深刻的思想內涵。

⑺ 盤古開天地講述了盤古什麼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忽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7)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是中國傳說中開天闢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盤古開天的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歷紀》: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其後,南朝蕭梁的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及《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明董斯張在《廣博物志》中條引《五運歷年紀》雲:「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

《述異記》卷上記載:「今南海有盤古墓,亘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據考證盤古墓位於廣西來賓市。

參考資料

網路-盤古開天

⑻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簡介50字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

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8)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擴展閱讀:

有關盤古的神話,最早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民間廣泛流傳。苗族,瑤族向來崇奉盤古(也有作瓠),把盤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壯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也盛傳盤古,把盤古看作開天闢地的人類始祖。

「今南海有盤古氏亘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遠在魏晉南北朝時代,在有壯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帶,就有追葬盤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別是當時作為壯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東南)競立有盤古氏的廟宇,。

閱讀全文

與盤古開天創造了什麼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