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滑翔傘發明人

滑翔傘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8-23 22:18:39

❶ 滑翔傘是誰發明

據傳是魯班的妻子雲氏發明的。傘是我國首創,據傳是魯班的妻子雲氏發明的。《孔子家語》中說:「孔子之郯,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這里的「蓋」就是指「傘」。《史記·五帝紀》記有與傘同類的雨具,可見傘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歷史了。最早稱傘為「華蓋」,唐朝李延壽寫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為傘定名。古時的傘,是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徵物,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上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官位、職務不同,「羅傘」的大小、顏色都嚴格區分,這一慣例一直傳到明朝。紙傘是漢朝以後出 現的,唐朝時傳入日本,16世紀才傳入歐洲。義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受傘的啟發,設計了第一個降落傘。18世紀發明的傘齒輪,也是仿照傘的截面形狀設計的。1957年,北京師范大學老焱若教授從人體肘關節能曲能伸受到啟發,想到若能根據這個原理,製造一種像人的肘關節一樣伸曲靈活的折疊傘,人們攜帶起來就方便多了,於是,他對現行傘進行改進,設計出了圖紙,並親手制定出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最後與北京一家機械加工廠——中孚工廠達成協儀,由該廠承製並銷售。折疊傘因其攜帶方便而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沒過多久,便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

❷ 滑翔機是怎樣發明的

德國滑翔機專家奧托·利連撒爾是一位土木工程師,早期他與兄弟合作開始研究鳥類的撲翼飛行,並進行撲翼機的試驗。他曾經說過:「每一隻鳥都是一名奇特表演師」「誰要飛行,誰就得模仿鳥。」果真利連撒爾給自己安上了兩只大翅膀,於1891年首次滑翔成功,同年俄國人茹科夫斯基發表了《鳥的翱翔》一書,從理論上闡述了製造滑翔機的原理。

利連撒爾在以後的5年不斷改進滑翔機,在空中飛行了2000多次,其中一次飛行的最長距離就達350米。不幸的是,1896年8月9日,他在德國斯圖倫附近的山坡上駕駛自己設計的滑翔機,用雙腿狂跑起飛,一陣狂風使他從15米高度摔了下來,受了重傷,次日便身亡,享年48歲。他是從重於空氣的航空器上失事犧牲的第一個人。

在利連撒爾發明滑翔之前,已有人研製和試飛了滑翔機。如1799~1811年英國人D·凱里就製造和試飛了風箏式滑翔機,1868年法國人勒布里埃也研究和試飛了用馬牽引的滑翔機,但都未達到利連撒爾研製的滑翔機這樣盡善盡美的程度。滑翔機是利用機翼在氣流中產生升力的一種飛行器,本身沒有動力裝置,不能自行起飛,在高處向下滑翔時,遇有上升氣流還能升高。最初的滑翔機主翼是用柳條和竹子做成骨架,中間交叉起來,隨後蒙上布塗飾而成,飛行時操縱者下半身子懸吊在主翼下面。

滑翔機

華盛頓航空宇宙博物館里珍藏的那架單葉標准型滑翔機,是美國新聞大王威廉·倫道夫·哈斯特在1896年春直接向利連撤爾購得的,主翼面積13平方米。像這樣的滑翔機,他至少造了8架,都先後出讓給了飛行愛好者,其後,這架滑翔機曾公開進行飛行表演,最高高度是15米,最遠飛行距離是116米,該機1906年存於斯密森協會,於1906年先後進行過兩次小修,1967年完全修復,現在所見的水平尾翼,不是原型。從1891年製造了第一架滑翔機起至1896年,利連撒爾設計製造了五種單翼滑翔機和兩種雙翼滑翔機,他的單翼滑翔機很輕,不載人時僅重20千克,滑翔機飛行時可載駕駛員1人。為了進行滑翔飛行試驗,利連撒爾在柏森附近堆起一座人造小土山,高約15米,他把滑翔機捆綁在雙肩上,沿著小山的斜坡往下跑,使滑翔機起飛,並在田野上空滑翔一段距離。在他早期的滑翔機上,尾翼面固定,不起操縱作用,在飛行中靠前後移動身體來使滑翔機保持穩定。利連撤爾試飛滑翔機,是用雙臂撐在滑翔機上來支持身體的,在他快速跑步從山坡上滑下來而起飛時,臂部和雙腿懸掛在滑翔機下面。這樣就可向任何需要的方向擺動,來對滑翔機進行操縱,這同現代懸掛式滑翔機飛行的情況相似。

❸ 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機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

威爾伯.萊特生於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奧維爾.萊特生於1871年8月19日,他們從小就對機械裝配和飛行懷有濃厚的興趣,從事自行車修理和製造行業。

奧托.李林塔爾試飛滑翔機成功的消息使他們立志飛行。1896年李林塔爾試飛失事,促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飛機的平衡操縱上面。他們特別研究了鳥的飛行,並深入鑽研了當時幾乎所有關於航空理論方面的書籍。這個時期,航空事業連連受挫,飛行技師皮爾機毀人亡,重機槍發明人馬克沁試飛失敗,航空學家蘭利連飛機帶人摔入水中,等等,這使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

萊特兄弟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從1900年至1902年期間,他們除了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之外,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修正了李林塔爾的一些錯誤的飛行數據,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他們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這架飛機的翼展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後,兩副兩葉推進螺旋槳由鏈條傳動,著陸裝置為滑橇式,裝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為8.8千瓦的四缸發動機。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現在陳列在美國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飛行者」l號進行第4次試飛,地點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基蒂霍克的一片沙丘上。第一次試飛由奧維爾.萊特駕駛,共飛行了36米,留空12秒。第四次由威爾伯.萊特駕駛,共飛行了260米,留空59秒。1906年,他們的飛機在美國獲得專利發明權。

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威爾伯.萊特於1912年5月29日逝世,年僅45歲。此後,奧維爾.萊特奮斗30年,使萊特飛機公司成為世界著名飛機製造商,資金高達百億美元。奧維爾.萊特於1948年1月3日逝世。

❹ 滑翔傘起源

滑翔傘起源於1984年,是由法國一批熱愛跳傘、滑翔翼的飛行人員發明的一種飛行運動,目前在歐美和日本等國非常流行,在台灣也掀起了一股旋風。滑翔傘與傳統的降落傘不同,它是一種飛行器。
很久以前,人類為尋找一雙翅膀作過無數次的思考和探索。在古
[滑翔傘]

滑翔傘
老的中國大地上,留下了像「駕車遨遊太空」「嫦娥奔月」等許多關於人類嘗試飛行的美好傳說。今天,滑翔傘的誕生,為人類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人們自由地翱翔於天空,享受著「脫離」地球引力的寧靜與美妙。
滑翔傘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歐洲,當時,一些登山者從山上乘降落傘滑翔而下,體驗到了一種美好的感覺和樂趣,從而創立了一個新興的航空體育項目。最初的滑翔傘是借鑒於飛機跳傘使用的翼型方傘,它主要以下降為主,下降速度快,安全性能好。通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演變。現在的滑翔傘最長飛行14小時以上,最遠飛行距離超過300公里,它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的交流,備受崇沿自然者的喜愛。
近幾年,西方國家的這項運動發展很快,像瑞士、奧地利、德國、西班牙等發達國家都擁有眾多的飛行高手。人們駕著滑翔傘,在山坡奔跑起飛,在空中遨遊;與山野對話,與白雲握手,身心融入大自然,盡情揮灑著人類的勇敢與堅強。
在亞洲,日本、韓國、中國的台灣省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滑翔傘運動十分普及,愛好者達十多萬人。20世紀80年代末,滑翔傘運動傳入我國並迅速發展, 現注冊的航空俱樂部有50多個,正式會員1400多人經常從事滑翔傘飛行者達數千人。

❺ 真正成熟的滑翔機是誰發明的如何發明的

世界航空界的業內人士有一個共識,人類有史以來真正的成熟的滑翔機,是由德國的李林塔爾兄弟發明的。

李林塔爾兄弟出生在德國北部麥倫堡省的一個紡織品商人的家庭里,他們從小就對鳥兒的飛行感興趣,幻想著有一天能真的飛上天去。早在中學時代,他們就對凱利設計的滑翔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長期的思考,他們認為人要想在空中飛行,像鳥兒一樣拍打著翅膀那是行不通的,而像鳥兒那樣停止拍打翅膀靜靜滑翔,也許是可行的。

這是1861年夏天的一個漆黑無月的夜晚,李林塔爾兄弟偷偷地從家中跑出來,站在一個閱兵台上,用勁振動縛在雙臂上的用薄板做的翅膀,並拚命奔跑,想要飛起來。原來,他們兄弟倆害怕同學們嘲笑,這才趁天黑出來練習飛行。

這一年,他們倆分別只有13歲和12歲,但是他們倆已經製作出了許多小的飛行器模型,還自製過一架滑翔機,在自家房屋後面的土坡上進行實際操作。最遠的一次,哥哥奧圖飛過了100米的距離。

奧圖長大後,成為柏林市一位有名的機械工程師,他設計過蒸汽鍋爐、採煤機和採石機,多次獲得政府的獎勵。盡管這樣,他的最大興趣仍然是飛行,為了能像鳥兒那樣飛行,他幾乎耗去了全部工余時間和節余的金錢。他經常和弟弟研究多種不同鳥類的翅膀結構和飛翔方法,特別注意其翼展面積和對升力的影響。他們特別注意海鷗的飛翔,集中精力研究鷗翼,並深信人類的飛行必須以撲翼動作來維持。他和弟弟古斯塔夫的滑翔飛行練習從來沒有中斷過。

1889年,奧圖發表了人類航空史上的經典著作《作為航空基礎的鳥類飛行》。兩年後,他們又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採用固定翼的滑翔飛機,全部重量約20千克,兩個翅膀的長度為7米,用竹子和藤做成骨架,在骨架上縫著布,人的頭部和雙肩可以從兩翅之間進入。後部還裝有尾翼,看起來很像蝙蝠展開的雙翼。奧圖把自己吊在這副翅膀上,從15米高的山岡上跳起,滑翔機在風力作用下輕輕地飄在空中,在300米外安全降落。從此,他有了「蝙蝠飛行家」的雅稱。

從1893年到1896年間,李林塔爾兄弟在一座名叫里諾韋的小山上先後進行了2000多次滑翔飛行,距離最長的一次達到了350米,高度最高曾經達到了30多米。他們在多次飛行中研究了升力和風速、傾角的關系,積累了許多數據,同時還建立起了空氣動力試驗室,摸索飛行的規律,使得他們製作的滑翔機性能越來越好。起初,他們製作的是單翼機,後來採用雙翼機,以獲得更大的升空力。李林塔爾兄弟倆在這期間共同造出了8種型號的滑翔機,大多採用撲翼機械,以柳木作支架,用竹片或藤條支起布匹,蒙在滑翔機上。

李林塔爾兄弟在試驗中認識到,應該進行三項改進:第一是在飛行中使機身平穩不搖擺;第二是為了改變方向,需要安裝舵;第三是要安裝動力,即使沒有迎面風也能飛行。為了保持飛行時機身的穩定,他們採用了各種力學知識,獲得了相當良好的效果。在動力方面,由於那時已發明出了內燃機,他們在滑翔機上安裝了2.5馬力的發動機。至於舵的問題,他們決定在製成帶發動機的飛機以前,先在滑翔機上裝上舵,搞一下試驗。

1896年8月9日這天,風比任何一次試驗時都要大,年已48歲的奧圖又一次登上里諾韋山。這一次他要對裝了舵的滑翔機進行試驗。他像往常一樣,抓住滑翔機向山坡下奔去,然後騰空而起。漸漸地,他隨著一股上升氣流飛到離地面20多米的空中。奧圖沉著冷靜地順風使舵,突然感到滑翔機翅膀扭動了一下,「不好,有旋渦氣流!」還沒有等他將滑翔機調整好,又一陣狂風從側面吹來,滑翔機失去了控制,轉眼之間翅膀折斷,結果連人帶機摔了下來。第二天,躺在柏林一所醫院里的奧圖對泣不成聲的弟弟留下了這樣的遺言:「如果沒有犧牲,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說完他就離開了人世。奧圖犧牲的消息震動了世界。固然有人因此而畏懼、悲觀,但是也有人因此而受到激勵,他們繼續奮不顧身地進行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直至發明出帶有動力的飛機。

❻ 滑翔機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滑翔機的發明者是英國業余飛行學家——喬治.雷克。

1804年,31歲的英國業余飛行學家喬治·克雷致力於研究風箏的飛行能力,他了解風箏翅膀與風所成角度的重要性,在一根5尺長的竿上綁上風箏的翼,使翼與水平面夾角成6°,以保持端部朝上。並加上一個自動調節的尾巴作為尾舵與升降舵,還有一個可移重物,以調節重心。他的飛行試驗成功了!

1809年,克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機,但在試驗中損毀了。

1849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克雷設計製造成一架大型的滑翔機,兩次把一名10歲的男孩子帶上天空。一次是從山坡上往下滑翔,另一次是用繩子拖曳升空。4年之後,由人操縱的滑翔機第一次脫離拖曳裝置,飛行成功。克雷的馬車夫成為第一個離地自由飛翔的人,飛行了約500米。

克雷認為:飛行所需的不僅是上升力,還需有兩項要素:推力(克服空氣阻力的前推力量)和控制(操縱升降及轉向)。此外,克雷還認識到流線型機身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至於控制方面,克雷的滑翔機尾部都裝有方向舵和升降舵組合。後來,他又設計了一種鋼絲輻輪,為滑翔機裝上輕便的起落架。克雷吸收了當時能獲得的一切知識,創立實用飛行科學。

❼ 世界滑翔運動的創始人是那國的什麼年代拜託各位了 3Q

滑翔機 glider 滑翔機是一種沒有動力裝置、重於空氣的固定翼航空器。人類最早的比空氣重的航空是風箏,相傳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公輸班(即魯班)或墨翟發明的。公元前200多年前,漢軍大將韓信曾使用風箏測量敵營的距離。古時還把風箏作為聯絡信號。現代懸掛滑翔機在形式上和原理上與風箏都很近似。歐洲第一隻公認的風箏是1326年或1327年才出現的。 人類很早就憧憬象鳥一樣在空中飛翔。15世紀的偉大藝術家、發明家達·芬奇曾設計過一種撲翼機,設想人趴在上面,用手腳帶動 一對翅膀飛起來。古代的中國人,希臘人、巴比倫人和印度人也作過類似的嘗試。但人沒有類似鳥的肌肉和骨骼,所以他們的理想無法實現。 1801年,英國的喬治·凱利爵士研究了風箏和鳥的飛行原理,於1809年試制了一架滑翔機。他記述說:滑翔機不斷地把他帶起,並把他帶到幾米外的地方。但在後來的試驗中,這架滑翔機被撞毀了。1847年,已是76歲的凱利製作了一架大型滑翔機,兩次把一名10歲的男孩子帶上天空。 一次是從山坡上滑下,一次是用繩索拖曳升空,飛行高度為2—3米。4年後,由人操縱的滑翔機第一次脫離拖曳裝置飛行成功,凱利的馬車夫遲為第一個離地自由飛翔的人,飛行了約500米遠。 凱利對飛行原理、空氣升力及機翼的角度、機身的形狀、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等都進行了科學的研究和試驗,他首次把飛行從冒險的嘗試上升為科學的探索。 德國土木工程師李連塔爾所設計的滑翔機把無動力載人飛行試驗推向高潮。從1871年起,他就熱衷於研究和製造滑翔機,他利用所有餘暇研究空氣動力學、試制飛機和駕機試飛。他所著《鳥類飛行是航空的基礎》一書被後來的飛行探索者奉為經典之作。他於1891年製作了第一架固定翼滑翔機,兩機翼長7米,用竹和藤作骨架,骨架上縫著布,人的頭和肩可從兩機翼間鑽入,機上裝有尾翼,全機重量約2公斤,很象展開雙翼的蝙蝠。他把自己懸掛在機翼上,從15米高的山崗上躍起,用身體的移動來控制飛行。滑翔機的在氣流作用下,輕盈地滑翔,在90米外安全降落。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懸掛滑翔機。1891—1896年間,李連塔爾共製作了5種單翼滑翔機和2種雙翼滑翔機,先後進行了2000多次飛行試驗。1896年8月9日,他駕駛滑翔機在里諾韋山遭遇強風而墜落,次日死去。他留給後人的最後一句話是:必須作出犧牲。 李連塔爾雖然死了,但他給後人留下的遺產是巨大的。後來的飛行探索者,包括第一架動力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都從李連塔爾的研究試驗成果和勇敢探索精神中吸取了寶貴的營養。 1914年德國人哈斯研製出第一架現代滑翔機,它不僅能水平滑翔,還能藉助上升的暖氣作爬高飛行,並且其操縱性能更加完善。從此,滑翔機進入了實用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滑翔機曾用來空降武裝人員人員和運送物資。今天它主要用於體育航空運動。

❽ 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機是誰發明的

20世紀德國滑翔機專家奧托·利連撒爾曾經說過:「誰要想飛行,誰就得模仿鳥。」利連撒爾給自己安上了兩只大翅膀,於1891年首次滑翔成功。在以後的五年中,他又不斷地改進滑翔機,在空中飛行了2000多次,其中有一次飛行的最長距離為350米。
滑翔機是利用機翼在氣流中產生升力的一種飛行器。它本身沒有動力裝置,能自行起飛,在高處向下滑翔時,遇到上升氣流還能升高。最初的滑翔機主翼是用六條竹子做成骨架,中間交叉起來,隨後蒙上布圖飾成,後面裝有尾翼,沒有舵。乘坐者固定在主翼中部,上半身在主翼上面,下半身懸吊在主翼下面。操縱起來十分困難。

❾ 滑翔機發明者是誰

氣球、飛艇等飛行器都不具有鳥類飛翔的特點。因此,在飛艇研究和出現的時代,飛機的研究也在進行。第一個寫出

飛機空氣動力學論文的人是英國人喬治·凱利。這篇論文的貢獻不亞於達·芬奇在航空方面的貢獻,它為以後的固定翼飛機和旋翼機奠定了理論基礎。凱利還從飛行機械原理,重力、推力、動力和阻力之間關系進行研究,從而開創了現代航空的新紀元。

在19世紀末葉,德國人奧托·李林達爾先後製成了18架仿鳥式載人滑翔機,共做了2000多次懸掛滑翔飛行試驗,還完成180°轉彎動作。他的實踐和理論對後來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有很深影響。他對鳥類飛行原理的研究也是舉世聞名的,並寫有《鳥類飛行——航空的基礎》一書。這是一部航空經典之作。1896年8月10日,他在試飛中遇難,年僅48歲。為紀念他,柏林為他建了紀念碑。

根據凱利和李林達爾的理論,後來的英國人亨森繪出了飛機草圖;法國人阿代爾造出了蝙蝠式飛機。此後,俄國人、德國人、美國人等都相繼研究不同型號和形式的飛機(有螺旋槳式的、有撲翼式的、有翅膀式的),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飛機研究熱潮。最終人們弄清楚,在空中獲得推力的最佳裝置是螺旋槳而不是蒸氣發動機。

知識點

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1608年,荷蘭眼鏡商人漢斯·里帕席為海軍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幫助政府擊退來犯的西班牙侵略者。次年,也就是1609年,近代自然科學的開創者伽利略製造了一架6倍望遠鏡。接著,他又將自製的20倍望遠鏡的物鏡對准夜空。就這樣,伽利略成為天文望遠鏡的發明者,1609年也成為近代天文學的起點。

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因此,天文望遠鏡被人們稱為人類的「太空之眼」。隨著望遠鏡在各方面性能的改進和提高,天文學也正經歷著巨大的飛躍,迅速推進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❿ 第一架滑翔機是誰發明的

1914年德國人哈斯研製出第一架現代滑翔機

至於補充的兩個人的解釋如下:
1849年,已屆75歲高齡的凱利造了一架三冀滑翔機,一個10歲不知名的男孩乘坐著,從上至下飛行了幾碼的距離,這無疑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載人滑翔機飛行。

可以看出,哈斯更早一點。

至於魯班……呃……假的。
那東西不算滑翔機

閱讀全文

與滑翔傘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