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上杉家

創造上杉家

發布時間:2021-08-23 17:41:13

㈠ 日本戰國,第五次川中島合戰之後,上杉家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不要叫我去看百科全書。

一、首先說明的是:上杉家從未滅亡,一直存續到日本幕府後期;
二、詳解:
1、簡介上杉家族:
上杉氏是古代日本一個名門氏族。原為公家,受命統治關東。在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家族擁有一定地位。上杉氏出自勸修寺流藤原氏。第一代是上杉重房,名字取自於京都上杉。後來與足利氏進行婚姻增加影響力。
2、詳解上杉家族史:
1552年,北條氏康攻陷山內上杉家的居城平井城,上杉憲政長子龍若丸被北條氏康逮捕並遭處刑。上杉憲政投奔越後的長尾景虎。1561年,上杉憲政將上杉姓氏及關東管領一職讓與長尾景虎,並將名字中的「政」字賜與他,長尾景虎因此改名上杉政虎(後改稱上杉謙信)。之後上杉憲政隱居於越後的御館。在這期間,上杉氏的臣屬紛紛倒戈,唯獨長野業正依然支持上杉憲政,並且與上杉謙信交好。此時,武田和北條都意識到上杉謙信有進入關東的意圖,便率先攻打長野業正的居城-箕輪城,此時日本戰國最老成的名將時年57歲的長野業正出場,面對強敵據守9年之久,直到1561年病逝。其子業盛子代父職,在上泉氏等「長野十六槍」的全力協助下,誓死鎮守箕輪。然而局勢已無可避免地倒向了武田氏。永祿4年11月,長野氏最大的助力小幡氏歸降武田信玄,以箕輪城為中心的一揆一角被撕破。永祿7年,倉賀野城、安中、松井田三城相續陷落,武田大軍逼近幾成孤城的箕輪。永祿8年,箕輪城周邊総社· 白井兩城破。翌年(永祿8(1566)年)9月,武田軍以二萬兵力對箕輪城發起總攻勢,在勇將藤井友忠等戰死後,已有覺悟長野業盛大開城門,果敢殺出,突入武田名將馬場信房之陣,斬敵十八騎而回。世人震撼,謂之「虎父無犬子也」!最末,自知不敵的業盛在城破時留下辭世之句「春風一度,梅櫻飄落,吾之奈何;今昔身滅,空留殘名,箕輪永伴」後自害。享年19歲。上州長野氏,滅亡。
1578年,上杉謙信暴斃之後,上杉氏出現後繼者之爭。養子上杉景勝(長尾政景之子)和上杉景虎(北條氏康第七子)爭奪上杉氏家督一職。上杉憲政支持上杉景虎,其居館御館成為景虎的據點,因此稱為御館之亂。上杉憲政與景虎的長子北條道滿丸前往與上杉景勝交涉途中被刺客暗殺而亡。享年五十六歲。
御館之亂最終以上杉景勝的勝利告終。關原會戰以後,上杉家被轉封到米澤藩,上杉景勝成為米澤藩第一任藩主,直至幕府末期。
日本更注重姓氏的延續,只有家族姓氏不斷有人繼承,即使毫無血緣也是可以的。所以說上杉憲政的死不算上杉家滅亡。

㈡ 上杉氏的介紹

上杉氏是古代日本一個名門氏族。原為公家,受命統治關東。在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家族擁有一定地位。上杉氏出自勸修寺流藤原氏。第一代是上杉重房,名字取自於京都上杉。後來與足利氏進行婚姻增加影響力。

㈢ 究竟長尾家跟上杉家什麼關系,上杉謙信究竟是誰的種謙信如果繼續了上杉家,那麼長尾家去哪裡了

上杉謙信原名叫長尾景虎,幼名虎千代,謙信是他的法號。(跟武田信玄差不多,武田信玄原名武田晴信,信玄是他的法號。)ps:他的名字有很多不過在戰國並不稀奇。他的父親是長尾為景原來是越後守護上杉家的家臣經過了下克上之後驅逐了原來的越後守護,自立為越後守護代。他取代他多病無能的哥哥後,關東便發生了一場大戰「河越夜戰」相模的北條氏康以弱勝強擊潰了當時的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的8萬聯軍(不同於上面的上杉家)。後來上杉家逐漸被強大的北條家吞並,上杉憲政便逃到了越後請求長尾的庇護,後來為了使長尾景虎師出有名也是作為報仇的交換(上杉憲政的嫡長子被北條殺害其餘的兩個兒子一死一失蹤估計也掛了上杉家絕了後)便將長尾景虎收為養子改姓上杉,令他繼承關東管領一職。(從此上杉謙信便有了攻打關東任何一個大名的借口——倒霉的主要是武田信玄)。日本戰國時姓氏名字的隨意改變對中國人而言可能難以接受(上杉謙信改名改姓相比猴子——豐臣秀吉、烏龜——德川家康的更改姓名還算是事出有因)因為在戰國時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有姓,而戰國又是一個下克上的時代無數的人通過陰謀詭計來殺掉舊主成為大名。他們沒出名之前大多都是平民沒有姓氏,成名之後才自己取姓改名,所以姓名對他們不過一個符號罷了想用就用,想改就改所以長尾家究竟怎樣你也別去糾結了。

㈣ 上杉家(長尾家)第二個戰國傳宥和政策怎麼觸發

  1. 包圍葛尾城

  2. 2. 包圍木曾福島城 1. 武田家大名不是武田晴信

  3. 2. 山本勘助不屬於武田家

  4. 3. 村上家大名不是村上義清

  5. 4. 戰國傳發生後經過2年

  6. 5. 武田家支配4座本城 1. 發生歷史事件

  7. 2. 村上家滅亡,村上義清歸屬越後長尾家

  8. 3. 武田晴信習得【能吏】

  9. 4. 可觸發【甲相駿三國同盟】 很容易,只要派出部隊包圍兩座城池即可

  10. 甲相駿三國同盟 1551年家督繼承 1. 和今川家達成姻親

  11. 2. 和北條家達成姻親 1. 武田、今川、北條任意一家更換大名

  12. 2. 武田義信或黃梅院已經結婚,或不再屬於武田家

  13. 3. 北條氏政或藏春院已經結婚或不再屬於北條家

  14. 4. 今川氏真或嶺松院已經結婚或不再屬於今川家

  15. 5. 太原雪齋死亡或不再屬於今川家 1. 發生歷史事件

  16. 2. 武田晴信習得【外交術】

  17. 3. 武田義信與嶺松院結婚

  18. 4. 甲相駿三國互相達成姻親狀態 先今川後北條的順序,工作至關系100即可

  19. 真正的武人 1551年家督繼承 1560年桶狹間合戰 1. 武田信玄是武田家大名

  20. 2. 武田信繁屬於武田家

  21. 3. 武田信豐已出世 1. 武田家大名不是武田晴信

  22. 2. 武田信繁不屬於武田家 1. 武田信繁習得【副將】

  23. 2. 可觸發【晴信出家】 歷史事件

  24. 晴信出家 1551年家督繼承 1. 武田晴信是武田家大名 1. 武田晴信不是武田家大名 1. 武田晴信改名武田信玄

  25. 2. 可觸發【川中島之戰】 歷史事件

  26. 川中島合戰 1551年家督繼承 1560年桶狹間合戰 1. 長尾景虎就認關東管領,改名上杉政虎

  27. 2. 海津城存在,並屬於武田家

  28. 3. 上杉政虎在妻女山布陣

  29. 4. 武田信玄在川中島布陣

  30. 5. 馬場信春、高坂昌信攻擊妻女山

  31. 6. 馬場信春、高坂昌信抵達川中島

  32. 7. 擊破上杉政虎 1. 武田家大名不是武田信

  33. 2. 上杉家大名不是上杉政

  34. 3. 沒有或實行不了啄木鳥

  35. 4. 在上杉政虎布陣於妻女山前對其攻擊

  36. 5. 上杉政虎布陣於妻女山後經過太長時間 1. 發生歷史事件

  37. 2. 武田信繁、山本勘助戰死

  38. 3. 武田信玄習得【風林火山】

  39. 4. 武田信玄習得【慧眼】

  40. 5. 可觸發【駿河侵攻】 實現並不太難,但是很糾結的是武田信繁與山本勘助必然戰死,但是又似乎是信玄習得獨門秘籍【風林火山】的必要條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看玩家如何取捨了

  41. 駿河侵攻 1551年家督繼承 1560年桶狹間合戰 1. 流放武田信義

  42. 2. 攻下駿府城

  43. 3. 山縣昌景擊破北條氏政 1. 武田家大名不是武田信玄

  44. 2. 武田義信、飯富虎昌#92;昌景不屬於武田

  45. 3. 撕毀與今川及北條的同盟

  46. 4. 北條氏康或氏政不屬於北條

  47. 5. 丟失駿府城 1. 發生歷史事件

  48. 2. 武田義信、飯富虎昌死亡

  49. 3. 與今川家結束同盟關系

  50. 4. 飯富昌景習得【赤備】(如果已經習得赤備,則習得【早驅】),並改名山縣昌景

  51. 5. 可觸發【西上作戰】 會損失武田義信與飯富虎昌,攻擊駿府沒有壓力,此時的今川家已經被德川打的很弱。消滅今川家後,北條氏政會帶兵直逼駿府城,讓山縣昌景對其攻擊即可觸發劇情,擊破後任務達成

  52. 西上作戰 1551年家督繼承 1560年桶狹間合戰 1570年信長包圍網 1. 武田信玄進入三方原

  53. 2. 武田信玄擊潰德川家康

  54. 3. 佔領二條御所 1. 武田家大名不是武田信玄

  55. 2. 山縣昌景、馬場信春不屬於武田

  56. 3. 德川家康被擊潰前攻擊濱松城 1. 發生歷史事件

  57. 2. 武田信玄習得【野戰名人】

  58. 3. 武田信玄習得【封殺】 如果之前消滅今川家時佔領的地盤不夠多,需要先進攻濱松城前的城池,然後信玄移動到三方原,家康出陣,用信玄攻擊之則劇情擊破。之後就是實打實的依靠實力上洛了,很可能需要耗費數年,用盡全力攻陷二條御所,任務達成。

㈤ 米澤藩經歷了什麼,為何後來米澤藩上杉氏已經不是關東管領上杉血統了

哎,這個就是德川幕府最喜歡、也是最擅長的事情了。德川幕府對付這種實力強大的大名,就是一句話-----「折騰死你」。
最早米澤藩是伊達政宗家的領地,後來在豐臣秀吉的要求下給了上杉家的直江兼續(豐臣秀吉的目的是加強上杉家的實力,以此來制約伊達政宗)。
上杉家拿到米澤藩以後,實力一躍成為了百萬石的大大名,堪稱關東最強。

但是豐臣秀吉死了以後發生了關原之戰,關原之戰時上杉家屬於西軍對抗德川家康的東軍,關原之戰失敗後,上杉家的實力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損失,仍然是百萬石的大大名,這對於德川家康來說無疑是眼中釘。
後來德川家康想了個辦法,把上杉家削藩了,由100萬石減少到了30多萬,而且趕到了米澤藩去。而當時上杉家家主上杉景勝也沒說什麼,畢竟自己是失敗的一方,而且米澤藩好歹也算是上杉家的領地,至少面子上能接受的了。

沒想到這才僅僅是個開始,若干年後,德川幕府找了個借口,說上杉家的人沒有後代,於是把自己的一個親信換了個姓名,派到了米澤藩成為了米澤藩的藩主。
後面又多次使用這種手段,不斷的派自己的親信到米澤藩當藩主(僅僅只換個名字而已,比如原名叫田中XX,繼承藩主就就叫上杉XX)。
等到幕府末年的時候,米澤藩已經完全對德川幕府言聽計從了。
明治維新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德川幕府都投降了,而米澤藩等地照樣不投降、繼續與明治ZF玩命的事情。

㈥ 長尾氏 上杉氏 伊達氏有什麼關系

室町幕府時期,上杉氏是越後國的世襲守護,即領主。和其他許多地方的守護一樣,由於上杉氏的統領還兼有朝廷的工作,常年會留在京都,越後國的管理就交給重臣長尾氏,稱為守護代。時間一長,上杉氏的權力便慢慢被長尾氏篡奪,連一門統領的選定都要由長尾氏決定。這種情況在戰國時期非常常見。到最後長尾景虎通過過繼給上杉憲實,名正言順地接收了上杉氏的守護職銜。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杉謙信。

伊達氏本是陸奧國伊達郡的小大名,傳到時大肆通過利用政治婚姻,將過繼出去的兒子繼承家督吞並了附近的不少家族(此公生了11子6女),再利用巨額政治獻金成為了陸奧國的守護。

伊達稙宗三子時宗丸本來過繼給上杉家,並取得了家督繼承權,但是嗣子晴宗怕三弟繼承上杉這個大族後威脅自己統治,而拉起了反旗對抗父親。與此同時,越後的長尾氏也因是否讓伊達時宗丸繼承上杉氏而分裂。
伊達、長尾兩個家族各自內戰的結果是如下:伊達稙宗被迫隱居,晴宗繼任家督;另一邊廂長尾景虎統一了長尾氏,並繼承了上杉氏。

至於家紋的問題,戰國時期很多大名的家紋都會與其宗家相似,以示忠誠,所以長尾氏的家紋與宗家上杉氏相似並不不奇怪。而伊達氏作為較弱的勢力,經常需要依附於其他勢力大的大名,伊達的家紋是其依附於上杉氏時,由上杉定實賜給伊達稙宗的,所以會與上杉相似。

㈦ 日本姓『上杉』是名門之姓嗎

上杉氏是古代日本一個名門氏族。原為公家,受命統治關東。在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及江戶時代家族擁有一定地位。上杉氏出自勸修寺流藤原氏。第一代是上杉重房,名字取自於京都上杉。後來與足利氏進行婚姻增加影響力。最有名的是關東的山內上杉家以及扇谷上杉家。戰國時代以上杉謙信(輝虎),出任上杉家家督及關東管領,養子上杉景勝成為豐臣秀吉政權時期的五大老。江戶時代為米澤藩30萬石大名。

源、平、藤原、橘,還有五攝家的近衛、九條,鷹司、二條、一條,在古代都是名門之姓。
日本現在大概已經沒有什麼名門之姓啦,藤原。佐藤。鈴木這種古代貴族的姓現在都很普遍了。

就像現在的中國,沒有哪個姓可以算是名門之姓。

㈧ 上杉氏的系譜

上杉氏分為山內上杉氏、扇谷上杉氏、托間上杉氏、犬懸上杉氏四大支。其中又以山內上杉氏、扇谷上杉氏的勢力最為強大。 上杉氏原本是屬於勸修寺流藤原氏一族的。藤原清房在後鳥羽上皇時擔任過院司這一職位,後來跟隨在因承久之亂而被流放到隱岐國的上皇左右侍奉著。他的兒子藤原重房後來也出任過式乾門院利子這一職位,宗尊親王到鐮倉接任第六代將軍時,重房就被命令隨同侍奉。後來重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足利賴氏作為小妾並生下了足利家時,重房的兒子上杉賴重則是受到賴氏的偏愛而賜以一個「賴」字因而取名賴重。賴重作為足利氏家領的奉行而出任了丹波國上杉庄的領主,來協助管理這里,因此人們世稱上杉氏。到了賴重這一代時,賴重一樣把自己的女兒清子嫁給了足利貞氏,並且生下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兄弟。
上杉賴重膝下有重顯、賴成、憲房這幾個兒子。但據說,特別是上杉憲房在元弘動亂時一直和足利尊氏一起行動,尊氏就是因為聽了憲房的勸說而舉起反抗幕府的旗幟。上杉憲房並在建武政權中代表足利氏加入雜訴決斷所的執行者行列,也跟隨著借中先代之亂而反抗建武政權的足利尊氏一起上洛,在京都四條河原地區和北畠顯家以及新田義貞的軍隊作戰,甚至代替尊氏在戰斗中犧牲了。憲房的長子上杉憲藤後來在鐮倉地區尊氏的兒子足利義詮處任職執事,可是建武五年討伐攝津國時不幸戰死。而代替他的地位的則是弟弟上杉憲顯和高師冬一起同時作為義詮兩個執事,而憲顯也繼承了上野守護的職責。義詮代任幕府將軍後弟弟足利基氏也就成為了鐮倉公方。觀應五年,憲顯與師冬開始対立並爭奪權力,高師冬被憲顯打敗後,在逃往甲斐國途中戰死。 就從這個時候的鐮倉幕府開始,上杉氏的霸權得以確立。
在觀應之亂中上杉一族一直是堅持正義的,雖然上杉憲顯是一時失足,但在平一揆等勢力的努力幫助之下,足利尊氏的弟弟基氏又起用了憲顯作了關東管領。基氏死後由於其子足利氏滿年幼,憲顯也就擔任起了輔佐幼主的重擔。憲顯死後,他的兒子上杉能憲以及上杉朝房分別作為兩家上杉而間隔式地擔任關東管領,也就是說每隔一任關東管領由一家出任,每一家不能連任。能憲之後,其弟弟上杉憲春擔任關東管領的時候,因為氏滿抱有徵伐將軍足利義滿的野心,可惜因為勢力的懸殊氏滿不可能戰勝足利義滿,所以憲春為苦勸氏滿而自殺。
後來由憲春的兄長上杉憲方代替他成為關東管領,起初憲方是居住在鐮倉山內建的居館,之後創建明月院作為上杉家族的氏寺,以後此流就被稱為山內上杉氏。在憲方之後雖然由其子憲孝來子承父業,但在他父親憲方病死後不久憲孝就辭職了,最終是犬懸上杉氏的朝宗成了新的關東管領。
憲孝辭任以後,山內上杉氏的當主是由憲孝的弟弟憲定來繼承的,據說將軍足利義滿比起作為關東管領的犬懸上杉氏的上杉朝宗來說,他應該更信任憲定。果然在朝宗辭任後很快憲定就被任命成為新的關東管領。可是不久後憲定也因病而辭去了關東管領的職位,於是義滿不得不讓朝宗的兒子上杉氏憲(禪秀)來繼任管領。但是誰也想不到,應永二十二年(1415),氏憲借某個事件為借口與公方家足利持氏公開對立,也就順勢辭去了管領的職位。取而代之的則是憲方的兒子上杉憲基。二十三年,禪秀與足利滿隆商議討伐足利持氏,並和持氏的弟弟足利持仲共同舉兵出戰。而這邊關東管領憲基匯合同族的上杉氏定以及上杉憲長一起向禪秀開戰了,第二年平定了戰亂。
在憲基之後的是越後國守護上杉房方的兒子憲實繼任關東管領。在上杉憲實之後雖是上杉憲忠以及上杉房顯相繼出任管領的職位,但此時關東發生了大動亂,憲忠被足利成氏所誘殺,房顯也在武藏五十子陣中病死。接著越後上杉房定的兒子顯定繼承了山內上杉氏的家業,和扇谷上杉氏的上杉定正進行抗衡,而是後來於永正七年逃往越後。最後顯定是在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的信濃國高梨政盛的征討戰中死去的。
到了顯定以後上杉氏就處於日漸衰落之際了,天文十四年(1545)到了上杉憲政的時候,在與北條氏康的河越地區的河越合戰中敗北,憲政逃往上野國的平井。可是不久後,天文二十一年時上野平井城也被北條氏康所攻打,因為支撐不下去了, 憲政就拜託長尾景虎(上杉謙信)而逃到了越後國府中的別館中。永祿四年,上杉憲政把關東管領一職讓給了長尾景虎,之後景虎一流就承襲了上杉氏的名號,最後在江戶時代作為米澤藩的藩主迎接明治維新的到來。 上杉氏在朝廷中一直都是實務官僚的傳統主持者,勸修寺流藤原氏出身。上杉氏祖先藤原重房當初跟隨宗尊親王前往鐮倉就任第六代將軍,並且一直都是鐮倉將軍家的侍從。重房的女兒也嫁給了足利賴氏為小妾,而重房的兒子上杉賴重的這個「賴」字就是因為得到賴氏的寵愛而接受了賴氏的偏諱所以得名的。甚至到了賴重這一代他也把自己的女兒清子嫁給了足利貞氏,清子後來所生下的就是有名的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兩兄弟。
元弘動亂時期(1333),賴重的兒子上杉重顯一直都侍奉著足利氏,並且跟隨著足利尊氏和直義兩兄弟,也得到了足利氏的信任和器重。到了重顯的後期,他指定了繼承人就是上杉朝定,而重顯自己則以室町幕府的領頭人的身份活動在京都地區,朝定的嫡子上杉朝顯則居住在京都八條,並且朝顯也在幕府中出任職位,所以人們習慣把他們的子孫稱為八條上杉氏。但是朝定他的養子上杉顯定,卻是在鐮倉扇谷居住並侍奉鐮倉公方,也就是扇谷上杉氏的祖先。
顯定之的兒子上杉氏定在上杉禪秀之亂中支持公方足利持氏,可是不久後在相模國藤澤道場中被斬殺,後來叛亂平定以後,氏定的兒子上杉持定就負責清理禪秀的余黨,不久也病死。
永亨之亂時期,持定的弟弟上杉持朝一直都跟隨著關東管領上杉憲實,並在鐮倉永安寺公開表示了討伐公方足利持氏。後來持氏的遺子為了報仇,籠絡了結城城的結城氏朝起兵,因而雙方進行了結城合戰,其中山內上杉氏的上杉清方卻跟隨持氏遺子作戰,並且表現活躍。同期,扇谷家持朝的執事太田道真、道灌父子在武藏國修築起了江戶、川越、岩規三城。
持朝退位以後,他指定的繼承人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孫子上杉政真,可是政真卻不幸在與古河公方的戰斗中敗死。這樣持朝之子定正又成為扇谷上杉氏的當主。定正的家宰太田道灌一直輔佐定正,並在武藏、相模兩國表現活躍,也把這兩國治理得非常好。後來由於太田氏在扇谷上杉氏中權力日益增大,並且有著功高壓主的事態,文明18年(1486年),太田道灌費盡心血,謀求了扇谷上杉家和山內上杉家兩家的安泰與武藏以及關東地方的和平與穩定。但是道灌天才一般的軍略引起了山內上杉家的恐慌。山內上杉氏的顯定恐怕扇谷上杉家會在道灌的協助下奪取關東霸權。於是就巧言欺騙扇谷上杉說「道灌一死,兩家和睦」。由此之後定正便將道灌引至位於相模國糟屋的定正館,將其謀殺。此時道灌55歲,這一天是文明18年7月26日。道灌臨死時候大呼「當方滅亡」。
隨後,上杉定正與上杉顯定開始為爭斗地位與權勢而對立了,這也就代表扇谷上杉氏與山內上杉氏的正式交鋒。之後定正不幸在武藏國高見原與顯定的對陣中病死。其侄上杉朝良成為了扇谷上杉氏的繼承人,並且在得到古河公方的支援下繼續與顯定戰斗。此時,北條氏的勢力開始擴張,相模國小田原城城主大森藤賴很快遭到了北條早雲的進攻,小田原城被北條氏所奪。
因為古河公方支持扇谷上杉氏,而上杉顯定則因為與上杉朝良的對立,所以他把北條氏的北條早雲列為自己的戰略夥伴了。不久後兩家又在永正元年(1504)武藏國的立河原交戰。以後,扇谷、山內兩上杉氏開始慢慢和解了。而古河公方與山內上杉氏又發生了糾紛,由朝良負責調解。利用這個空隙,北條早雲開始進攻相模國岡崎城的三浦道寸,並攻陷了與扇谷上杉氏同國的真田城和大庭城,很快又進攻與之同國的三浦郡新井城,而新井城則是三浦道寸被攻陷岡崎城後的最後據點,很快新井城陷落,三浦一族滅亡。
後來早雲的兒子北條氏綱逐漸將勢力擴張到了武藏國。大永四年(1524),氏綱在太扇谷上杉氏家中太田資高兄弟的內應下,很快攻佔了江戶城,這個時候的扇谷上杉氏家主上杉朝興不得不放棄江戶城而逃往河越城。
上杉朝興病死後,上杉朝定、朝成又在武藏國三木原與北條氏綱對陣,結果戰敗。導致上杉朝成被抓,而朝定慌忙扔下河越城逃往松山城。天文十四年(1545)朝定聯合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兵圍北條綱成把守的河越城,可惜結果是綱成與救援的北條氏康軍里應外合,在河越合戰中以夜襲戰擊敗了上杉氏,朝定被斬殺。永祿四年上杉謙信攻破松山城,將上杉朝寧之子上杉憲勝送入。不久北條綱成攻破此城,憲勝投降。 一、序章—傳說中的密謀
慶長三年(1598)八月十八日,豐臣秀吉充滿傳奇性的人生,在上演了六十二年後最後落下了帷幕。而另一個人的陰謀卻相反地是剛剛開場。
他就是德川家康,翌年正月,家康的六男忠輝迎娶了伊達政宗的女兒;家康的養女嫁給了福島正則的兒子正之;另一個養女許配給蜂須賀家政之子豐雄。家康這一系列舉動都違反了秀吉生前定下「大名之間不得隨意通婚」的命令,立刻遭到前田利家、石田三成等人的責問。對家康的野心早有忌憚的三成此時想依靠利家的名望和號召力通過這次事件來打垮家康,可惜結局是以「和解」形式告終,不久後前田利家也與世長辭了。
利家的逝世更放寬了家康的心,相反三成卻倍加擔憂了。要打垮家康無非要聚集比家康更多更強的力量,這當然自然包括與德川同為五大老之一的上杉氏,這就引出了傳說中三成與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續二人之間的密謀。
豐臣政權下,上杉氏和秀吉一方的很多交涉,幾乎都是在兼續和三成之間進行的。天正十一年(1583)秀吉對柴田勝家之戰依靠上杉軍隊在柴田軍後方騷擾,會同上杉軍一起進攻柴田軍;天正十三年的墜水之會;天正十四年上杉景勝上洛,三成趕到金沢城迎接;天正十五年景勝討伐新發田重家的叛亂,三成為了激勵兼續,向兼續贈給了鐵炮三丁。可見三成和兼續之間的關系是非比尋常的,於是密謀打垮家康的三成找兼續商量也並不奇怪了。
首先,在伏見城內三成的居所和上杉居所是很近的,從兼續陪同景勝上洛到慶長四年八月歸國共住了十個月,而三成直到四年三月被迫隱居之前在伏見也住了五個月,以居所的遠近、時間的長短以兩人的關系,沒來往是不可能的。而看透了家康野心的三成想要聯絡其它大名打倒德川家,擁有一百二十萬領地的上杉理所當然成為其首批目標。因為受福島正則等七將襲擊而被迫蟄居回自己居城佐和山的三成在臨走前曾對兼續說「從內府(家康)的諸般舉動,可見其不久即將不利於秀賴殿下。現內府聲望日隆,如不早作打算,唯恐將來難以收拾。大納言殿下(利家)已故,余亦被迫隱居,將來能夠支撐豐臣氏天下的唯有上杉氏。足下當進言黃門(中納言的唐稱,即景勝)速歸會津,整頓軍備,待余舉兵。到時,東西呼應,共討內府。內府倒,則天下定。大丈夫成就功名,在此一舉。」[以上石田三成所言摘至皆元未央所作《陰影之下的名將上杉景勝》]隨後在天正五年六月二十日三成給兼續的一封信里也提及「同時進行拉攏,願天降福,我們不能在存任何一點的馬虎了」,從這些也可以看出事先曾有過約定的痕跡。
然而當時上杉家正在致力於新領地的鞏固、建設和開發,無論在時間上、資金上似乎都不大可能去主動挑釁大敵。而且景勝上洛的那段時期,相對於上杉家來說,對家康的敵對感以及打垮家康的想法似乎也不可能很強烈。但從另一方面,秀吉逝世後家康所做的一切,景勝和兼續盡收眼底,倘若說覺察不到家康的野心也是不可能的。設想家康取代豐臣政權後首要的事情肯定是削弱原豐臣政權下的強力大名,上杉家勢必難逃減封的命運,盡管面對實力僅次於天下人的德川家,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戰。兼續其一為了避免主家上杉向德川稱臣,其二欲藉此機會再興主家上杉,從而迎合三成打垮家康的想法,也不是不無道理的。
結合這種種資料以及景勝和兼續在歸國後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很難讓人相信兼續與三成之間不存在某些絲絲縷縷的聯系,不過既然是密謀,那麼在有些地方也是不太可能完全准確的證實的。

㈨ 扇谷上杉家在誰的帶領下,走向人生中的巔峰,得到了哪幾國

扇谷上杉家以武藏國為據點。享德3年(1454年)開始的享德之亂時,上杉持朝命令家宰太田道真築起河越城、江戶城、岩槻城,並把據點移到河越,扇谷上杉氏達到頂峰。

㈩ 上杉氏的簡介

最有名的是關東的山內上杉家以及扇谷上杉家。戰國時代以上杉謙信(輝虎),出任上杉家家督及關東管領,養子上杉景勝成為豐臣秀吉政權時期的五大老。江戶時代為米澤藩30萬石大名。上杉氏的家紋為「上杉笹」(或稱竹與雀),「毘字旗」則是上杉謙信的軍旗。

閱讀全文

與創造上杉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