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益陽雙撓龍舟創造人

益陽雙撓龍舟創造人

發布時間:2021-08-23 16:52:01

⑴ 一條賽龍舟上坐幾個人

不同大小的船人數會有不同,30-50不等。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中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

漢族的賽龍舟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1)益陽雙撓龍舟創造人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自宋以來,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到五月三十日,東莞人們劃龍舟,洗龍舟水,趁龍舟景,吃龍舟餅,食龍船飯,唱龍舟歌,沿襲至今,稱為龍舟月。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萬江舉行大型龍舟錦標賽,被譽為「東莞龍舟第一景」,有詩歌雲「五月初一龍抬頭,萬江河上賽龍舟」。

「東莞龍舟第一景」之後,各地互相約定,定出自已的龍舟景日子如五月初四「汾溪景」、五月初十「新城景」、五月十四「新村景」,萬江區內各村舉辦龍舟競渡,各具特色、全民參與,直至月底,萬江人民即以「東莞龍舟第一景」為榮,保持至今,定為傳統日。

⑵ 益陽賽龍舟哪看

皇家湖 就是福中福的那個老闆,倪福林的另一個度假勝地。可以考慮下

⑶ 桂林龍舟翻船活動組織者抓了沒

4月21日,廣西桂林秀峰區村民在桃花江劃龍舟。13時40分許,2艘龍舟發生側翻,57人落水。22時30分許,重案組37號從桂林市政府,此次翻船救援結束,經統計該事件致17人死亡。

事發水壩水深約四五米,水流較急。他們嘗試沖過去,但未果,下面正好又是漩渦,最終導致側翻。另一支龍舟上的人前往營救,但走近後,「水裡的人求生欲太強,把過來的那支龍舟也趴翻了。」

文字內容來源於新京報

⑷ 劃32人龍舟有哪些技巧

(一)劃龍舟的技術分析
我們都知道船要前進,必須通過槳對水作用產生反作用力,推動船向前運動。由於賽龍舟是特殊的運動項目,技術上既要符合人體結構的合理性,又要在劃槳時不要產生有礙前進的分力,盡可能發揮肌肉的力量,因此劃龍舟技術是縱向與橫向結合的合理技術。
當前的技術發展實際是動作實效,這要從動力效果和動力消耗兩方面分析,即劃水的角度、路線、距離、速度,以及移槳所產生的支撐力和船前進時受阻程度之間的對比。一切技術的改進,都將以維持合理身體姿勢為條件的,因此合理的劃龍舟技術必須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1)只有技術符合人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體的機能,獲得最大實效。
(2)要符合流體力學的某些原理,充分利用水的特殊性創造動力。
(3)合理技術必須以整體實效為前提條件,並考慮局部技術和得失,結合個人條件發揮個性技術。
(4)合理技術必須符合競賽規則的要求,並能利用規則條文的有利部分改進技術。
(二)劃龍舟的技術動作方法
1.動作名稱
從劃龍舟運動員的職能來劃分,可分為劃手、鼓手、鑼手、舵手。
劃手的身體姿勢大概可以分為坐姿、站姿、單腳跪姿。從力學角度講,坐姿較為合理,站姿、單腳跪姿多在民間的比賽中出現。合理的身體姿勢可以減少劃水的阻力,有利於兩臂的活動,使得動作配合更協調、更有力,但其他姿勢在民間比賽過程中出現可以增加比賽的趣味性和氣氛。
鼓手的姿勢可分為站立打鼓、坐打鼓、單腳跪姿打鼓。鼓點、鼓法各有不同,與當地傳統有很大關系。
鑼手的姿勢可分為站立打鑼、坐著打鑼。民間比賽中鑼手常男扮女裝。但正式比賽鑼手要和運動員統一著裝,不許做多餘的動作。
舵手的姿勢有站立把固定舵、站立把活動舵、坐著把活動舵。民間比賽的舵長短不一,舵手還可以參加劃水,但正式比賽的舵有統一規格,舵手不能參加劃水。
2.動作方法
劃手動作方法由坐姿、握槳、入水、拉手、御水空中移槳和集體配合、節奏等技術組成。
(1)握槳。右排的劃手左手先放在槳把的上端,四指從外向內並攏,掌心緊貼槳把上端,大拇指從內向外包住槳把。右手在槳的下端(槳葉與槳把的交界處),四指從外向內並攏,大拇指從內向外包住槳把(圖3-6-1)。劃行時要自然放鬆,不能握得太緊,以免手心起泡。左排坐姿的握槳要領與右排一樣,只要左、右手換位就行了。
(2)坐姿。右排劃手的身體保持坐姿,右大腿外側緊靠船邊,右腿彎曲,腳掌後自己座位下的隔板,左腿半屈,腳掌前撐前排隔板(左、右腿也可互換)。左排劃手的坐姿與右排相反。(圖3—6—1)
[動作關鍵] 合理利用兩腿前蹬後撐的力量,穩定身體重心。利用身體前俯,軀干扭轉,充分做伸肩動作。拉水時腳要前蹬,移槳時腳要後撐。
(3)入水。左排劃手劃水時,身體前傾,轉動軀干,右肩前伸。背部、肩部發力傳給左臂,左肘關節微屈,抬肘,形成高肘動作。在槳入水瞬間,左臂用力向下壓槳至拉水完畢。槳入水時右臂向前伸直,槳入水的角度為80『—90*比較合理,槳入水後,右臂後拉,肘關節不能向外伸,整個動作類似火車輪的傳動臂(圖3—6-2)。
[動作關鍵] 槳入水的角度一定在80°—90°之間。槳入水時,左臂下壓,右臂後拉。
(4)拉水。槳入水後劃手馬上要拉水,拉水時右臂後拉,左臂向下壓槳,右腿(或左腿)前蹬隔板,軀干有後移動作,拉水距離為1~1.2m,拉水時槳要垂直水面。
[動作關鍵] 拉水距離要盡量長,拉水時間盡可能短而快。
(5)槳出水。在槳拉水結束後的出水動作。出水時,左臂放鬆,上抬提槳。右腕內扣,上抬提槳,使槳葉御水。
[動作關鍵] 左、右臂放鬆上抬提槳,槳不能提得太高,剛過水面就可以了。
(6)前推移槳。比較常用的有以下兩種方法:
①左手下壓,使槳幾乎與水面平行,接著右臂往前推槳,然後入水。這種方法適合風浪較大的比賽場地,運動員身體不高,但手臂力量大。
②左、右臂上抬前推。前推過程中槳葉不能碰著水面,以免產生阻力。也不能提得太高,影響向前伸展手臂、入水時間以及劃行的速度。
[動作關鍵] 移槳過程中左、右臂一定要放鬆,為拉水過程作準備。
(三)劃龍舟動作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1.劃龍舟動作教學方法與建議劃
龍舟教學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既有體育的性質也有教育的性質,因此劃龍舟教學過程必須以教育學和體育理論作指導,深入研究龍舟教學的特點、過程、原則、方法,掌握教學規律,不斷提高劃龍舟的教學質量。
(1)龍舟教學的特點。龍舟與其他體育項目比較,在教學環境和運動生理方面有如下幾個不同因素:
①教學環境。劃龍舟教學大部分時間在船上進行。由於船在水面上下、左右搖晃使得初學者坐立不穩,易產生怕水心理。並且船搖晃不定使初學者不易掌握平衡,增加了初學者的學習難度。
②運動的動力來源。龍船的前進力是人體利用槳作用於水而獲得的,它是通過第三者的傳遞後才能獲得動力的一種運動,因此增加了運動員對理解技術理論的難度。
由於上述幾種因素,形成了劃龍舟教學所特有的特點:確保安全是劃龍舟教學首先考慮的問題,因此在選擇場地、組織教學、教學方法的選擇及安排方面,都要從保證安全、防止事故發生等方面來考慮。對於初學者,首先不是教動作,而是先熟悉船在水中的環境,使學生逐漸適應環境,克服怕水心理,然後再進行動作教學。
(2)劃龍舟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劃龍舟教學的目的主要使學生掌握龍舟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劃龍舟教學中必須以練習方法為主,輔以語言和直觀的方法。
劃龍舟的教學一般採用分解教學法,即把一個完整龍舟劃手動作周期合理地分成人水、拉水、御水、空中移槳四個部分,然後逐步地進行教學,最後達到全部掌握。
2.龍舟動作技術練習方法
(1)劃手動作技術的學習與練習方法。根據直觀性、循序漸進、鞏固性的教學原則要求,龍舟劃手動作技術的教學順序是:完整動作技術的介紹一分解成幾個動作教學一入水一拉水一御水—空中移槳——連貫完整動作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講解,進行完整動作示範,再進行分解動作示範,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點,然後在陸上做模仿練習。模仿分徒手練習、持槳劃水練習。經過多次的模仿持槳練習後,再經完整連貫配合練習,達到掌握劃水動作節奏的目的。由鼓手打鼓指揮,節奏由慢逐漸加快,然後練習慢節奏劃水(60槳/min)、中等節奏劃水(90—100槳/min)和快節奏劃水(120槳以上/min)三種節奏劃水,最後練習起動劃水技術,由於船是在靜止中起動,故起動劃水技術和途中劃水技術不一樣。起動劃水一般採用深插後拉技術,具有槳葉吃水深,拉水時,兩腿前蹬後撐,拉水距離長的特點。起動槳一般用8—10槳即可以進入途中槳。
(2)鼓手動作技術練習方法。鼓手通常站在船頭,是全隊運動員的指揮中心,鼓手指揮的好壞直接影響比賽成績。鼓手要求個子較小、體輕、靈活、節奏感強,因此在選人方面要求較高。鼓手練習順序是:單手打鼓一雙手打鼓。鼓點練習順序是:40槳/min一60槳/min一80槳/rain一90槳/min一120槳/min,力求練習到鼓點誤差不超過2槳/min。
[常見錯誤] 鼓點聲音時大時小,前臂發力過硬,抬手打鼓時高時低,腕力控制不好。
[動作關鍵] 打鼓時思想集中,鼓點心中有數,控制腕力,落鼓快,鼓聲不拖泥帶水,聲音清脆。
(3)鑼手動作技術練習方法。鑼手在整個比賽中,起著傳遞鼓手與舵手之間的信息以及平衡船的作用。打鑼有三種方法:一種是配合鼓手。鼓聲響說明運動員槳入水,當御水提槳時,鑼聲即起,形成一個劃水周期一鼓一鑼的聲音。一種是鼓手和鑼手同時打,形成雙音節奏。但鑼聲不要太大,運動員以聽鼓聲為主。最後一種是以2—3個劃水周期打一次鑼。這一種適合經過鑼手訓練的替補隊員打鑼。鼓手、鑼手之間的默契程度,表明該隊訓練素質的高低。
(4)舵手。舵手是龍船前進、調度的指揮中心,舵手的素質好壞影響全隊的比賽情緒。對舵手的要求是:身材適中、靈活,頭腦清醒,注意力集中,有臨危不懼的性格。目前全國比賽的舵有固定舵、靈活舵。
[練習方法] 不管是固定舵還是靈活舵,鑼手均要學習向左偏、向右偏、向左彎、向右彎、向左後轉、向右後轉、直線行進。
舵手撐舵時,眼看前方,注意鼓手、鑼手的反應。身體稍彎腰前俯,兩腿前後開立成弓步。當運動員拉水時,兩腿用力向前蹬船。
3.錯誤動作的糾正方法
糾正錯誤動作,首先要觀察動作是否正確。賽龍舟所需人數較多,觀察錯誤動作的方法可採用分類觀察法。教師將學生在練習中所產生的錯誤動作分成幾種類型,先糾正普遍存在的錯誤動作,再糾正個別的錯誤動作。在糾正錯誤動作時,老師要反復講明動作要領,耐心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正確的動作,並與自己的動作進行比較,讓學生知道自己動作錯誤的原因,並抓住主要矛盾進行改進,才能收到效果。總之,在教學初期老師應注意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否則糾正一個錯誤動作,往往比學習一個新動作還困難,而且有時糾正過的動作,如果不注意鞏固,錯誤動作仍有可能重新出現,因此老師應要求學生對已改正的動作進行反復練習,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4.龍舟動作教學的組織與要求
劃龍舟教學和其他體育運動技術的教學一樣,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來實現的。龍舟多數是在江、河、湖、海上進行比賽和訓練的,因此風浪大,水急,有漩渦,容易翻船。龍舟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高度的安全觀念,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安全措施,並在上課時認真落實,從而徹底避免事故發生。
關於龍舟教學的安全工作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對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如果有心臟病、高血壓、傳染病、癲癇病等疾病的學生一律不能上船。教學過程中要經常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
(2)要提前勘察上課場地的水情、地形,並准備好救護工具。
(3)對水性好的同學進行必要的水上救護知識及技術訓練。
(4)如果訓練中遇到風浪,要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要站起來。
5.賽龍舟的訓練方法
運動成績是訓練效果的集中體現,它反映了人們對訓練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訓練方法使用的有效程度。龍舟運動是一項高強度、大運動量的水上運動,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近年來,全國比賽的要求統一,各省隊技、戰術差距不大,各隊整體的身體素質成為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平時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兩點:運動員的一般訓練應該包括全面身體素質的發展與專項身體素質(力量、爆發力、耐力、靈敏和柔韌性)的訓練;運動員一般訓練必須反映專項化的特點。
根據龍舟運動的特點,必須以水上訓練為主,但不可忽視陸上訓練對龍舟專項水平的提高和全面素質的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只有將陸為水用、水陸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實踐證明,陸上訓練是賽龍舟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教學訓練中必須高度重視陸上練習。

6.劃龍舟基礎力量鍛煉

雖然團結 配合是一方面,但是基礎力量對賽龍舟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平時龍舟對員最好加強一下上肢力量,背部力量的鍛煉。肌肉網提供的「力量訓練寶典」中的相關部位動作,大家平時也多多加強。一周鍛煉2-3次,一個月力量就會得到較大的提升。

⑸ 益陽市的龍舟食府

「郵儲銀行杯」2010中國內江·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活動日程表 活動名稱時 間地 點創新川菜大賽6月9日飄香園林飯店綵船游江6月10日-16日甜城湖大千美食節6月10日-16日 興盛路、蟠龍路北段(大千美食街)大千美食風味宴展示6月10日大千國際酒店二樓風。

⑹ 龍舟可以坐多少人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lOO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麗。
普通龍舟參賽隊員為25人、每隊登舟比賽隊員為23人,包括: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後補2人。

⑺ 創造與魔法龍舟可以給別人嗎

不行,朦朧中是不可以給別人的,因為男人都會幫助你的魔法會泄露秘密的

⑻ 龍舟節的傳說是什麼

龍舟節是苗家村寨舉行的一項節日活動。每個村寨都專門製作了一兩只龍船,停放於蓋瓦的長廊形船棚內,等到節期下水劃賽。

苗族人民的龍舟節歷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間徐家干著的《苗疆聞見錄》記載說:「苗民好鬥龍舟,歲以五月二十日為端節,競渡於清水江江寬水深處。其舟以大整木刳成五六丈,前安龍頭,後置鳳尾,中能容20多人。短撓激水,行走如飛。」

關於龍舟節,苗族人民傳說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在遙遠的過去。江河邊住著一個名叫保的苗家漁民,他有一獨子名叫九保。一天,他帶著獨子下河打魚,突然陰霾遮天,狂風大作,江河巨浪拍天,從深潭中躍出一條惡龍把九保拖進龍洞,保悲痛萬分,於是潛水人洞尋找。見龍已把他兒子殺死,並把屍體當作枕頭酣然入睡了。保憤怒已極,決心為兒子報仇。他上岸拿了火鐮、火草再次潛入龍洞,趁惡龍酣睡時放火將龍燒死。龍洞的煙霧彌漫整個地區。此時,大雨滂沱,一連九天九夜,天昏地暗,大家很是發愁。當時有一個婦女帶著孩子摸黑到江邊濯衣。天真的孩子將她媽媽的捶衣棒在水裡劃上劃下地嬉戲著,嘴裡念叨著:」『咚咚多!咚咚多!」誰知他這一喊,天上頓時雲消霧散,東方萬道霞光,一輪鮮紅的太陽高高地升起來了,大家高興得歡呼雀躍。隨後,人們看到被燒死的惡龍飄浮在水面,便先後趕到江邊分龍肉。勝秉寨最早發現,分得龍頭(也有說龍頭先分給不畏龍威、殺死惡龍的保);施洞去晚一步,分到了龍尾;楊家寨也去得較晚,只分得龍腸子。(因此,楊家寨的龍舟均塗以深綠色,算是青龍。)當人們把龍肉分走之後,那惡龍便托夢對大家說:「我喪了老人的獨子、我已賠了生命。但願你們老少行好,用杉樹仿照我身軀,在清水江、小江河一帶劃上幾天,就像我活著時一樣在江河嬉遊,我就能興雲作雨,保你們五穀豐登。」這個夢傳開後,人們議論紛紛,都說龍被降服了,仿它製作來劃,能得雨水,保住豐收,二者兼得,有何不可?起初,他們做幾只船試劃,果然遇有大雨,於是各寨都做起龍船來了。人們商定在農歷五月初五初六……這時正值農事大忙季節,妨礙生產,於是各寨又互相協商,除勝平、平挑按五月初五劃船外,平寨改為農歷五月二十四日,塘龍二十五,榕山十六,施洞定為「分龍」的二十六日。後來,龍舟節活動便按這樣次序流傳於今。

⑼ 端午節賽龍舟一般有幾隊人啊

賽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等。

1、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船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

2、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

3、湖南汨羅縣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

4、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

閱讀全文

與益陽雙撓龍舟創造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