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o商人如何製造鐵
鐵製造(Iron tempering) ..
.
[最大等級] Lv.5
[習得條件] 基本技能
可以製造鐵。技能等級提升,製造時的成功率也會增加。製造時需消耗1個攜帶用熔礦爐道具。
.
Level 成功率
1 45%
2 50%
3 55%
4 60%
5 65%
鋼製造(Steel tempering) ..
.
[最大等級] Lv.5
[習得條件] 鐵匠的鐵製造Lv1
可以製造鋼鐵。技能等級提升,製造時的成功率也會增加。製造時需消耗1個攜帶用熔礦爐道具。
.
Level 成功率
1 35%
2 40%
3 45%
4 50%
5 55%
.
.
.
.
.. 屬性石製造(Enchanted stone craft) ..
.
[最大等級] Lv.5
[習得條件] 鐵匠的鐵製造Lv1
可以製造屬性石。技能等級提升,製造時的成功率也會增加。製造時需消耗1個攜帶用熔礦爐道具。
.
Level 成功率
1 15%
2 20%
3 25%
4 30%
5 35%
.
.
.
2. 古代如何製造鐵
把鐵礦石拿去火爐上燒,用錘打擊,使其雜質被淬煉出,再放入水中冷卻。反復多次,重復的越多鐵就越精純。
3. minecraft如何製造鐵
minecraft的中文名字叫我的世界
其中鐵是由鐵礦石熔煉獲得的,鐵礦石需要在地下開採得到,如下為鐵礦石
4. 鐵是怎樣煉成的
將金屬鐵從含鐵礦物(主要為鐵的氧化物)中提煉出來的工藝過程叫做煉鐵,主要有高爐法,直接還原法,熔融還原法,等離子法。工廠常用高爐煉鐵!
高爐煉鐵是指把鐵礦石和焦炭,一氧化碳,氫氣等燃料及熔劑(從理論上說把活動性比鐵的金屬和礦石混合後高溫也可煉出鐵來)裝入高爐中冶煉,去掉雜質而得到金屬鐵(生鐵)。
其反應式為:
Fe2O3+3CO==2Fe+3CO2(高溫)
Fe3O4+2CO==3Fe+2CO2(高溫)
C+O2==CO2(高溫)
C+CO2==2CO(高溫)
5. 如何製造鐵質模型
先製作出一個木型,再去鑄造鐵型,再去加工。
6. 鋼鐵是怎麼製造成的(需要什麼原料 什麼過程
現代煉鐵絕大部分採用高爐煉鐵,個別採用直接還原煉鐵法和電爐煉鐵法。
煉鋼主要是以高爐煉成的生鐵和直接還原煉鐵法煉成的海綿鐵以及廢鋼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煉成鋼。其基本生產過程是在煉鐵爐內把鐵礦石煉成生鐵,再用不同方法煉成鋼,最後才鑄成鋼錠或連鑄坯。
(6)如何創造鐵擴展閱讀:
鐵冶煉:
現代煉鐵絕大部分採用高爐煉鐵,個別採用直接還原煉鐵法和電爐煉鐵法。高爐煉鐵是將鐵礦石在高爐中還原,熔化煉成生鐵,此法操作簡便,能耗低,成本低廉,可大量生產。生鐵除部分用於鑄件外,大部分用作煉鋼原料。
由於適應高爐冶煉的優質焦炭煤日益短缺,相繼出現了不用焦炭而用其他能源的非高爐煉鐵法。直接還原煉鐵法,是將礦石在固態下用氣體或固體還原劑還原,在低於礦石熔化溫度下,煉成含有少量雜質元素的固體或半熔融狀態的海綿鐵、金屬化球團或粒鐵,作為煉鋼原料
(也可作高爐煉鐵或鑄造的原料)。電爐煉鐵法,多採用無爐身的還原電爐,可用強度較差的焦炭(或煤、木炭)作還原劑。電爐煉鐵的電加熱代替部分焦炭,並可用低級焦炭,但耗電量大,只能在電力充足、電價低廉的條件下使用。
鋼冶煉:
煉鋼主要是以高爐煉成的生鐵和直接還原煉鐵法煉成的海綿鐵以及廢鋼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煉成鋼。主要的煉鋼方法有轉爐煉鋼法、平爐煉鋼法、電弧爐煉鋼法3類(見鋼,轉爐,平爐,電弧爐)。
以上3種煉鋼工藝可滿足一般用戶對鋼質量的要求。為了滿足更高質量、更多品種的高級鋼,便出現了多種鋼水爐外處理(又稱爐外精煉)的方法。如吹氬處理、真空脫氣、爐外脫硫等,對轉爐、平爐、電弧爐煉出的鋼水進行附加處理之後,都可以生產高級的鋼種。
對某些特殊用途,要求特高質量的鋼,用爐外處理仍達不到要求,則要用特殊煉鋼法煉制。如電渣重熔,是把轉爐、平爐、電弧爐等冶煉的鋼,鑄造或鍛壓成為電極,通過熔渣電阻熱進行二次重熔的精煉工藝;
真空冶金,即在低於1個大氣壓直至超高真空條件下進行的冶金過程,包括金屬及合金的冶煉、提純、精煉、成型和處理。
鋼液在煉鋼爐中冶煉完成之後,必須經盛鋼桶(鋼包)注入鑄模,凝固成一定形狀的鋼錠或鋼坯才能進行再加工。鋼錠澆鑄可分為上鑄法和下鑄法。上鑄鋼錠一般內部結構較好,夾雜物較少,操作費用低;下鑄鋼錠表面質量良好,但因通過中注管和湯道,使鋼中夾雜物增多。
在鑄錠方面出現了連續鑄鋼、壓力澆鑄和真空澆鑄等新技術。
7. 鐵是怎麼製造的
答:輸料系統把燒結礦(由燒結廠燒成的)、焦碳、石灰石等原料輸入到高爐頂的布料系統,由布料系統均勻的按一定比例布入爐內。熱風系統將風吹進高爐,焦碳燃燒形成一定的高溫(1150--1200度)化學氣氛,燒結礦中鐵的氧化物在這種溫度和環境下發生還原反應。礦石中的氧一部分形成二氧化碳,一部分變成一氧化碳,還有一些雜質氣體被高溫排走,進入除塵凈化系統和高爐燃氣回收系統,無用的二氧化碳被排走,一氧化碳被回收再利用。礦石中的鐵被還原後在高溫下行成液態鐵水。鐵水又叫生鐵。生鐵可分三類:一類是供煉鋼用的鋼鐵(硅SI含量小於1.25%);一類是供澆鑄機件和工具的鑄造鐵(硅含量大於1.25%);還有一類是鐵合金(主要是錳鐵和硅鐵)。
鋼鐵的冶煉過程:
自然界中鐵的蘊藏量極為豐富,佔地殼元素含量的5%,居地球物質中的第四位。煉鐵過程實質上就是將從自然形態--礦石等含鐵化合物還原出來的過程。煉鐵生產設備是高爐。高爐生產所得的冶煉產品是生鐵,副產品是爐渣、煤氣和爐塵。
8.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怎樣創作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朋友對他的文學創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幫助他謄寫一頁頁書稿。1931年10月,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第一部封筆,並於1932年付梓。第二部於1933年5月殺青,1934年出版。
奧斯特洛夫斯基剛剛開始小說創作時,並未配備助手。他的妻子賴莎·波爾菲里葉夫娜·奧斯特洛夫斯卡婭早出晚歸,忙於工作。盡管疼痛難忍、軀體幾乎不能動彈,但奧斯特洛夫斯基還是藉助刻字板,獨立完成了小說的開篇。1931年初,他的母親與妹妹前往莫斯科與他團聚,他才改為口述著書。每天,他需要克服常人難以想見的困難。他不僅需要記住作品的總體脈絡,將構思形象化、細節化,還不能遺忘所寫的句子及所用的詞語。他通常在深夜裡文思泉湧,成功的人物形象和優美的文字噴薄而出,為了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他只能整宿不眠,反復吟詠腦海中的珍貴片段。小說中的每個句子都經過了他的精心錘煉。[1]
時代背景
中文版封面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這一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袖,塑造蘇維埃新人的光輝形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根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創造出一個絕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物並把他描繪得真實可信。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的號召開始撰寫《鋼鐵》,保爾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和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線所需要的。[3]
個人背景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但他把小說寫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評價了這部小說,可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但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完成。故事取材於他的親身經歷。[3]
9. 怎樣創造鐵的紅軍
創造鐵的紅軍是目前黨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務之一。鐵的紅軍必須具備以下六個基本條件。 一、確定紅軍的階級性。 紅軍是工農的軍隊,也可以說是一切勞苦群眾的軍隊。紅軍的歷史任務是奪取政權,建立和鞏固工農自己的蘇維埃政權(1),使無產階級及一切勞苦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完全得到解放。為要達到這一歷史任務,紅軍的組織成分必須有充分的階級性,就是工農勞苦群眾才有資格來當紅軍。 中國紅軍是在土地革命發展和深入的過程中生長和壯大起來的。它的主要的組織成分是得到土地革命利益的雇農、貧農及中農。它的軍事幹部特別是政治領導幹部,應該把先進的城市無產階級出身的放在第一列。鄉村中的雇農工會、貧農團,尤其是城市總工會,應該按期調動自己政治上堅定的分子來充實和擴大紅軍的隊伍。把游擊隊、赤衛隊中有斗爭歷史的積極分子抽調來當紅軍,更有必要,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的事實,都可以證明。 二、無條件地在共產黨領導之下。 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工農紅軍只有在共產黨正確領導之下才能夠完成它的歷史的偉大任務。中國紅軍產生的前一時期的游擊戰爭,即是共產黨在領導。共產黨正確地決定實行土地革命、爭取群眾的策略,逐漸把游擊隊轉成為紅軍,逐漸擴大和加強紅軍的力量,開始組織大規模的革命戰爭,去消滅軍閥混戰,擴大蘇維埃運動,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建立中央政府。這些偉大的繁難的任務,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之下,才能正確地配合全國的革命力量,了解全世界革命運動進展的程度與中國革命的關系,定出完全有利於革命的策略,堅決地去執行和完成。 取消派(2)認為土地革命的發展,是農民領導了無產階級,鄉村領導了城市,甚至於說紅軍是「土匪流氓的烏合之眾」,不久便要消滅。取消派根本否認紅軍是直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根本否認紅軍的壯大是在土地革命深入,得到鄉村中廣大的貧苦群眾的擁護以後。國民黨和帝國主義者已經認識清楚紅軍是在共產黨直接領導之下形成的偉大的革命武力,我們自己更應該從階級立場上明確這一點。紅軍中的軍事指揮特別是政治委員制度和政治訓練的實施,必須完全由共產黨領導執行。 無產階級先鋒隊(共產黨)經過紅軍中的政治委員與政治機關(政治部及政治處)實行它的領導作用。在政治委員直接指導下的政治機關,是蘇維埃政權的一部分,是黨在紅軍中政治路線及紀律的執行者,紅軍中的黨部應在政治委員及政治機關指導之下進行工作。中國共產黨中央給紅軍的第一號命令中很明顯地指出:政治委員是紅軍中中央蘇維埃政權和黨的代表者,對於部隊中的紀律、政治覺悟和戰鬥力的加強等,他和指揮員負同樣的責任。黨與團的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紅色戰斗員和群眾的政治覺悟,鞏固部隊的戰鬥力與紀律。政治委員對於部隊的情狀負完全責任,自然對黨的組織的情狀也要負責。 只有照著上述指示,才能建立紅軍中堅強的政治委員制,才能使黨在紅軍中的領導很正確地實行。同時黨必須十分注意政治委員的選擇,各級政治委員,要由最忠實、最勇敢、最堅決、最有階級覺悟的共產黨員來充當,要盡量提拔和培養最好的工人幹部做政治委員。只有這樣,才能鞏固紅軍中無產階級的正確領導,紅軍才能成為鐵的紅軍。 三、政治訓練的重要。 紅軍的政治訓練與資產階級的軍隊的政治訓練根本不同之點,就是紅軍完全反對資產階級把政治訓練變成為蒙蔽階級意識的欺騙工具,變成超階級的、完全不兌現的花言巧語。紅軍的政治訓練是啟發和提高指揮員戰斗員的無產階級的覺悟,使他們認清本階級的利益,努力於本階級的政治任務,與敵人作決死的斗爭,去達到消滅敵人、解放本階級的目的。要造成鐵的紅軍,必須使紅軍全體指揮員戰斗員首先完全信仰共產黨的領導;了解共產黨有指導工農聯合的責任;了解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領導作用;了解革命戰爭的階級性質是為全中國的工農及勞苦群眾謀解放;了解自己在戰爭中積極完成其一部分任務就是為了爭取戰爭的全部勝利;了解群眾力量的偉大,紅軍必須與群眾密切地聯合起來;了解目前中國革命必須有紅軍的發展、工人暴動、農民暴動、士兵暴動四種革命斗爭力量的配合,才能得到完全的勝利。尤其要了解中國革命現在的階段和前途,全中國及全世界革命日益高漲的現狀;深刻地認識整個敵人營壘中經濟政治恐慌高度的緊張都有利於中國革命,充分地相信紅軍在共產黨領導之下,一定可以戰勝到了末日的反革命的國民黨和帝國主義。 在政治上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就是把握著不可抵抗的無形的武器,在精神上建立了鐵的紅軍的基礎,自然可以戰勝革命過程中的任何困難,經得住任何劇烈的斗爭,愈斗愈奮去取得最後的勝利。 四、軍事技術的提高。 技術日益進步的現代,不僅在戰爭中特別加強了技術的作用,使用技術的知識訓練也復雜了,並且由於技術的進步變更了戰術的原則。 技術落後的中國,在戰爭中逐漸採用進步的技術已有半個世紀以上,採用日本德國的戰術也將近半個世紀。固然現在中國軍閥所採用的技術和戰術,還遠不及帝國主義,但因有帝國主義在後面經常地供給和幫助,使中國的戰爭日益近代化。中國的新式武器來自各國,類型也日益復雜化。因此,紅軍在戰術方面必須超過敵人,在技術方面必須努力學習使用新式武器的知識,以便我們從敵人中間得到新式武器時,一到手就知道如何使用。 中國紅軍的戰術從長時間的游擊戰爭中得到不少新的經驗,特別是在南方的山地戰中有許多新的收獲,並且養成了紅軍旺盛的攻擊精神。但現在革命戰爭的規模日益擴大,單憑紅軍的英勇沖鋒固然不夠,單憑紅軍已有的戰爭的經驗也不能滿足客觀的需要,必須特別加速戰術方面的進步,預備在全國的范圍內作戰,並且要預備直接與帝國主義作戰。事實上紅軍在龍州、長沙及長江中部已經多次同帝國主義的大炮飛機接戰(3)。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紅軍編制的改變,在組織上加強了作戰的力量。紅軍新教範的編訂,廢除一切形式主義,注重野戰攻城的實用,就是適應革命開展時期的新的需要,初步預備鐵的紅軍的技術和戰術。 五、自覺地遵守鐵的紀律。 紅軍的紀律是根據整個的階級利益、革命利益和革命斗爭的必需而制定的。紅軍的紀律,指揮員與戰斗員都是一樣地遵守,與白軍的紀律專為壓迫士兵而設,絕不相同。紅軍的紀律絕不依靠打罵來維持,而是建築在無產階級的團結上面,用自我批評的精神、教育的精神,互相督促和勉勵,達到自覺遵守紀律。紅軍在與敵人戰斗中,不僅有一致的行動,並且有一致的意志;不僅不妨害階級的和革命的利益,並且要能為階級的革命的利益而奮斗以至於犧牲。 自覺地遵守紀律的精神的養成和提高,就是使各個指揮員戰斗員的忠實勇敢,服從紀律,匯合成為全軍的忠實勇敢,服從紀律。有了這樣自覺地遵守紀律的紅軍,就是鐵的紅軍。 六、要有集中的指揮和統一的訓練。 紅軍是蘇維埃政權中的特殊組織,它不僅要完成中國工農民主革命的任務,而且要成為創造並保衛社會主義的柱石。紅軍不僅要與國內軍閥的軍隊作戰,它還要與武器最進步、組織更完備的帝國主義的軍隊作戰。因此紅軍本身的編制,必須力求進步,以適應於新的作戰環境。要有統一的訓練,集中的指揮。要使紅軍的行動,在任何情況之下,有最大限度的集中性,去消滅它的階級敵人的武裝。但在這里,我必須重復說明,紅軍的戰鬥力,不僅是靠軍事技術的條件來決定,最主要的是靠紅軍的階級政治覺悟、政治影響,發動廣大工農群眾,瓦解敵人的軍隊。 最後我要說的是,鐵的紅軍的創造,要在斗爭的過程中進行。我們現在比任何時期更加需要來搜集並整理過去紅軍斗爭的經驗,切實依照上述的條件,創造並擴大鐵的紅軍,來完成紅軍的偉大歷史任務。 注釋:*【本文曾在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機關報《戰斗》一九三一年七月第二期、第三期上連載,收入本書時略有刪節。】 (1)【蘇維埃是俄文Совет的音譯,意即會議或代表會議,是俄國十月革命後國家權力機關的名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各地建立的革命政權也稱蘇維埃政權,它所管轄的地區稱蘇維埃區域,簡稱蘇區。――第1、8、14、17、21、33、398頁。】 (2)【取消派――指托陳取消派。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後,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一小部分投降主義者,採取了托洛茨基主義立場,認為中國資產階級對於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已經取得了勝利,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完結,中國無產階級只有待到將來再去舉行「社會主義革命」,在當時就只能進行所謂以「國民會議」為中心口號的合法運動,從而取消革命運動。因此他們被稱為托陳取消派。――第2頁。】 (3)【指一九三〇年紅軍在龍州、長沙及長江中部同法、英、日、美等帝國主義武裝干涉者的三次直接交戰。這年二月廣西龍州起義後,法帝國主義曾派飛機侵擾,遭到紅軍第八軍的還擊;七、八月間紅軍第三軍團攻佔湖南長沙時,停泊在湘江的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的軍艦炮轟長沙,紅軍當即開炮還擊,迫使它們向下游逃竄;七月紅三軍團佔領湖南嶽州(今岳陽市)後,長江中的英、美、日軍艦炮轟城岸,紅軍開炮擊中敵艦,迫使它們不敢靠岸射擊。――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