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如何飼養蠶

創造如何飼養蠶

發布時間:2021-08-23 06:30:25

『壹』 蠶怎麼養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蠶在一天內出生或是更短的時間:不可能,至少要一兩天。蠶在出生後不餵食多少時間會死:蠶是餓不死的,只有生病它才會死。養蠶的技巧和心得:不要用手摸蠶;給它喂的桑葉要洗干凈,但洗後一定要把水擦乾,不能讓蠶碰到水,不然它會死。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里,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

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採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幾張,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里保鮮。采來的葉子會有一定的灰塵,可以洗凈後涼干,一定要涼干,不然小蠶或大蠶吃了會拉肚子的,說不定還會翹辮子。

養蠶技術
一、 噴桑葉用於添食養蠶:一市斤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10市斤桑葉添食,每天一次。蠶愛吃、糞便不臭,生長快,蠶繭厚,質量好,可增產10%左右。

二、 二、 噴蠶體降溫解暑:夏天氣溫高,蠶容易生病,室溫過高蠶還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溫天氣,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於蠶體,每天中,下午各噴一次。

三、 三、 噴桑葉保鮮:夏天氣溫高,採回的桑葉堆放久了會發黃變質,秋天氣候乾燥,採回的桑葉,留久了會乾枯變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用來將桑葉噴濕,然後將桑葉裝入編織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蓋好,保存24小時仍然鮮綠如初。

四、 四、 噴桑葉促生長:按一斤水加1—2毫升發酵液,噴灑桑田的桑葉,一個月噴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噴到桑葉全濕不滴水為宜。桑葉生長快,葉油綠肥厚,可增產20—25%。還可減少病蟲害。

注意:在使用活力99生酵劑發酵液前後6小時不能使用抗菌素,發酵液不論保存多久,只要還有甜醇曲香氣味,就可以使用,如果發臭則就不能使用。

夏秋養蠶應注意什麼?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蠶室附近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氯農葯,其熏蒸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養蠶節桑有什麼竅門?

正常情況下養蠶,每生產1公斤蠶繭需15公斤桑葉。採取節約用桑措施後,每張蠶種可節約用桑50公斤左右,而蠶繭產、質量可絲毫不受影響。其節約用桑措施是:

1、桑葉要合理采、運、貯。盡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採回的桑葉抖松後放入貯桑池或貯桑室內,合理貯藏,防止風吹或堆積發熱變質,造成桑葉浪費。

2、防止桑葉萎凋。稚蠶期採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蓋育,以利保溫保濕,使桑葉保持新鮮。大蠶期喂蠶後適當關閉門窗,待蠶食去桑葉70%左右,再開門窗通氣,能有效地防止桑葉萎凋。

3、確保蠶室溫度。大、小蠶適宜溫度分別為24℃、25℃,在適溫范圍內,蠶食慾旺盛,減少殘次桑葉,而且提高葉絲轉化率。

4、推廣少回育、條桑育。小蠶平面立體一日一回育、全齡二回育、大蠶條桑育等省力化養蠶技術,不僅提高養蠶工效,且有利蠶兒食桑,比普通育節省桑葉5%左右。

5、計劃用桑和定量給桑。按不同蠶期逐齡、逐日、逐回制定標准用桑量,做到「蠶兒飽食不浪費,節約用桑不餓蠶」。每齡蠶初、末期,蠶食桑量減少,這時喂葉要適量。5齡蠶盛食期要讓蠶兒充分飽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內。

6、添食蛻皮激素。蠶兒見熟5%左右,每張種使用1支蛻皮激素,兌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葉,一次給蠶吃完,能促使蠶兒一齊老熟,每張種可節省桑葉10公斤左右。

如何抓好眠起處理的幾個關鍵技術環節?

眠起處理是一項十分重要養蠶技術,處理得好與不好,關繫到蠶兒的健康狀況和發病率,以及產繭的多少。因此應著重抓好如下技術環節:

1、適時眠除。小蠶發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網宜提早;四齡蠶催眠期長,下網宜偏遲些。在高溫多濕宜早,低溫乾燥宜遲,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遲。眠除時見蠶座有少量(2-3條)眠蠶時,撒上糠灰或鮮石灰粉(使蠶迅速上爬)再加眠網,給桑(桑葉適熟稍偏嫩),蠶全部爬上後即可進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網,應第二天早給一次桑葉後眠除。

2、提青分批。眠除後喂兩口桑,蠶兒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極少數弱小遲眠蠶用手執出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蠶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蠶眠一半,再加眠網一次和均勻給桑,使蠶兒爬上網後移至加一窩飼養就眠。如果蠶兒生長發育參差不齊,就用提中心分二頭的方法,把處於眠中狀態的大批蠶分出來,將早眠與遲眠蠶在起蠶餉食時並窩飼養。

3、眠中管理。蠶兒入眠後,要保持安靜,通風換氣,防止陽光直射。高溫多濕天氣,要在蠶座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濕,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蠶食殘桑造成發育不齊。

4、適時餉食:應貫徹遲餉食,即是在見蠶基本蛻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蠶頭部為淡褐色時進行餉食。遇高溫悶熱或白撞雨時,宜提早餉食。一般見起後5-7個小時餉食。各齡餉食前要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而後下網給桑,用桑要新鮮偏嫩。

5、控制日眠。控制日眠,應以三、四眠為重點。一般來說,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眠,大眠也會踏夜眠。日眠蠶兒,熟蠶就在中午,上簇也就方便了。

蠶種如何進行催青與收蟻?

蠶種要放在通風的竹籠或線架上裝好,切忌用塑料膜、布料或報紙等物包裝,以防悶壞蠶種。領種後立即放到已消毒好的蠶室進行催青保護。在第1-4天室內保持22℃,第5天起至孵化期,保持25℃。如果春季室內溫度低,則加火盆升溫及保溫(用火炭,忌用柴燒),火盆離蠶種1米以上,以免烘死蠶種,加火升溫時要記得加水補濕。催青至第8天,蠶卵的一端有小黑點,叫點青。當一張蠶種內有20%卵粒點青,用報紙將蠶種包好,把著卵粒面朝下,進行遮光制黑,使蠶卵發育一致。從點青日起,第二天轉青(卵面呈灰色),第三天蟻蠶出殼。在出蟻當天早上5時,除去遮光物,開燈感光,促使孵化整齊一致。若有遲孵化的蠶種要繼續遮光制黑,第二天早晨5時再進行感光收蟻。最後進行收蟻,春季氣溫低,在上午10時左右,夏、秋季在上午8時左右收蟻。收蟻用桑要在當天上午採摘,桑葉選用適熟稍偏嫩,用桑量是收蟻量的4-5倍。收蟻方法:將切好的桑葉直接撒在蠶種紙上,經10-15分鍾後蠶蟻爬到桑葉上,然後把蟻蠶連同桑葉倒在蠶座紙上,用鵝毛把蟻蠶疏密攤勻。收蟻後在給第二次桑葉要進行蟻體清毒,用「防病一號」(蟻蠶體消毒專用葯,小蠶用含甲醛1.25%,大蠶用含甲醛2.5%)用紗布袋裝葯粉均勻地撒落在蠶體上,撒葯量象一層薄霜即可。經5分鍾後,再撒一層焦糠(谷殼燒成黑色)隔開葯粉,而後再給第二回桑葉。

蠶兒發生農葯中毒後應採取什麼急救措施?

1、迅速打開門窗或把蠶端到通風處,撒隔沙材料,及加網除沙,給新鮮桑葉。

2、迅速查明毒源,切斷毒源,避免再中毒。

3、解毒處理:小蠶用清水噴體,大蠶用清水淘洗兩分鍾後撈出陰干,有的可復甦,給鮮葉喂養;凡有毒的一切用具用鹼水洗後曝曬。有機磷中毒後還能吃葉的可適當添食阿托品。

4、對輕中毒蠶和復甦蠶應加強營養,給與適熟偏嫩葉,採取少量多回育。還可添食少量糖液

『貳』 蠶的養殖方法

家蠶(Bombyx mori)是一種很好的實驗動物和模式昆蟲,在國內外經常用作中小學生物教學材料。人工飼料養蠶是養蠶技術的重大革新,也為廣大師生充分利用家蠶學習生物科學知識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同時,人工飼料養蠶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特別是對於初次接觸的同志,更是重大的挑戰。為提高人工飼料養蠶的成功率,特將有關技術要點概括如下。

一、蠶種催青

蠶種催青是指把已經活化的蠶種保護在合理的環境條件下,促使胚胎順利發育,直至孵化。由於蠶種在孵化前一日卵色變青,因此叫做催青。(蠶種在5-7℃冰箱保存3個月後解除休眠而成為活化卵。)

一般可以採用溫度25℃、相對濕度75-80%的條件催青,大約在10日後孵化,有條件的學校最好採用自動控溫溫箱進行催青。

1、催青器具消毒:用直?/span>9厘米左右的二重皿或其它透明盒狀塑料器皿,在充分洗滌之後,用75%酒精細心抹拭後晾乾備用。

2、蠶種消毒:自冰箱中取出適量蠶種,置於醫用紗布上,再紮成小袋狀,浸泡在75%酒精中5分鍾,取出並輕輕擠干紗布上的酒精,再浸泡於95%或無水酒精中1分鍾,取出輕輕擠干紗布上的酒精。將蠶種倒入已消毒的催青容器中,薄薄攤平,用干凈的濾紙吸干殘余的酒精,待酒精蒸發完畢後,蓋上容器的上蓋,並用少許膠帶紙固定容器的底部與上蓋。

3、催青管理:將已消毒的蠶種放入已經調試好溫度(25℃)的溫箱進行保護。由於蠶種分發後各地保護措施難以一致,蠶種在冰箱冷藏期間,胚胎有一定程度的發育,會導致孵化不齊。因此,應在加溫後的第7-8天開始,加強觀察,如發現有少量(1/3左右)蠶卵顏色開始變青,應用黑色的棉布或黑紙將催青容器包裹遮光,實行黑暗保護2日左右,可以抑制發育快的蠶卵的孵化,待收蟻當日再打開見光,促使蠶卵一齊孵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5-10月期間進行蠶種催青時,一般自然濕度可以基本滿足蠶卵發育的要求。

二、飼料製作

1、混合裝袋:適量稱取配發的粉狀家蠶人工飼料,按1:2.3(1-3齡)或1:2.1(4-5齡)的重量比例加水,攪拌混合均勻。稱取相當於50克(1-3齡)或150-170克(4-5齡)粉狀飼料量的混合好的飼料裝入食品用塑料袋內,用手或棍狀物體將飼料壓平至飼育容器(22×16×5厘米)內徑的相應面積,並將袋內空氣盡可能排除干凈,將袋口多餘部分折疊2道以上使袋內外空氣隔絕,用膠帶紙適當固定折疊部分。將已裝袋的飼料用白紙或報紙等簡易包裹後(可2-3袋1包)蒸煮消毒。

根據各地飼育容器的底面積及形狀的不同,飼料裝袋量及飼養蠶數量可相應調整。

一般1頭蠶1-5齡期需取食5克飼料干物,考慮到飼料殘余損失等因素,1頭蠶應准備6-7克飼料。

2、蒸煮消毒:用家用普通鍋子或高壓鍋消毒均可,但應注意,由於袋口未封口,飼料只可隔水用蒸架或籠屜蒸,不可投入水中煮。要千萬注意裝料不宜過多,而且由於飼料蒸煮後會膨脹,袋內殘余空氣膨脹更嚴重,要嚴防因此將高壓鍋的出氣口堵塞造成事故。蒸煮消毒時間:普通鍋子水開後繼續蒸45分鍾,高壓鍋水開後繼續蒸25-30分鍾。待冷卻後連報紙一起取出,放入塑料袋內後置5-7℃冰箱保存備用(可貯存10日)。

三、收蟻飼養

因剛孵化的蠶全身密生剛毛,體色黝黑,形如螞蟻,故俗稱蟻蠶。將孵化的蟻蠶集中,開始給食飼養稱做收蟻。

1、用具准備:筆毛較柔軟的油畫筆1支;刀片或小刀1把;按照飼育容器的形狀和大小,剪取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網(網孔0.5-1厘米左右),每個飼育容器准備1片。飼育容器以上蓋透明的塑料盒為最適,便於觀察,高度以4-6厘米左右為宜,過矮易造成缺氧,上蓋與下底應有較好的密合性,以免飼料水分散失,但不能完全密閉。收蟻前以上用具、操作台及飼育容器均須用酒精進行嚴格消毒(75%酒精浸泡5分鍾,或細心擦拭,用干凈濾紙吸干殘余酒精,晾乾備用)。

2、收蟻操作:將黑暗保護中的催青容器的黑布解開,置於天然漫射光線或電燈光線中,25℃左右的溫度下感光約1小時,已經充分完成胚胎發育的個體將咬破卵殼孵化出殼。蟻蠶孵化後2-3小時為收蟻適期。在感光期間,自冰箱中取出消毒好的飼料,用75%酒精仔細擦拭雙手及飼料袋後,將飼料袋攤平放入飼育容器,用刀片沿容器四周將飼料袋劃破,去除上側塑料紙,將塑料網平放於飼料上。將催青容器表面用酒精細心擦拭消毒後打開,用油畫筆將蟻蠶50-60頭輕輕撣落在飼料表面(約每頭5-6平方厘米),蓋上飼育容器蓋子,用膠帶紙適當固定,放入飼育箱開始飼養。盡量不要使卵殼落於飼料表面。

3、飼育管理要點

(1)飼育環境

飼育適溫:1-3齡 29.5-29℃;4齡 27-26℃;5齡 25-24℃。小蠶期(1-3齡)不得低於25℃,大蠶期(4-5齡)不得低於20℃,否則取食和生長發育將受明顯影響。飼養中溫度頻繁變動,將導致飼育容器內側形成大量凝結水,落於飼料表面,易造成小蠶溺斃。

由於是在塑料盒中飼養,飼育濕度較大,易造成氧氣缺乏,大蠶期要注意適當換氣排濕,尤其5齡後期盒蓋要留一條小縫隙。除觀察期間以外,一般應避免光線照射飼育盒。

(2)飼料更換

收蟻後在29℃飼養12天後,大部分的蠶已經完成1-3齡期,進入4齡,此時可以更換新飼料並分盒。先將新鮮飼料及蠶網放入新的飼育盒(操作同上),准備1雙尖頭筷用酒精消毒,再取舊飼育盒,表面用酒精消毒後打開,取20-25頭轉移入新飼育盒,加蓋,置27℃飼養。約5-7日後,蠶進入5齡,即可分發給學生飼養。

(3)5齡蠶飼養

由於每個學生只飼養3頭左右,容器可以就地取材,原則是要有蓋,防止飼料水分過快散失和受到污染。盒中可鋪墊一層干凈白紙,將飼料切成塊狀給食,飼料覆蓋總面積50%左右為宜,以使蠶兒有落腳的地方。如果是平板狀飼料,同樣也要有蠶網。給食以每2-3日給料1次為宜。要教育學生盡可能少打開飼育盒,減少污染機會,需仔細觀察蠶體形態構造時,盡可能安排在5齡後期。

(4)上蔟結繭

25℃條件下飼養7-8日後,蠶體開始縮小,蠶糞逐漸變稀軟,體色逐漸變成半透明,此即熟蠶。此時,可將熟蠶放入其它紙盒中,熟蠶將會自己尋找適當位置吐絲結繭。如要讓學生觀察結繭過程,可將熟蠶放入墊有白紙的高度為4-5厘米的透明盒中。

四、蛹、蛾期管理

在25℃左右溫度下,約經2-3日蠶兒吐絲結束,再經3日左右蛻皮化蛹,經15日左右蠶蛹蛻皮羽化為成蟲(蛾),吐出胃液溶解繭絲,鑽出繭殼,交配產卵,蠶蛾壽命約5-7日。可在吐絲終了後用鋒利的美工刀削開繭殼,取出蠶蛹進行觀察。

五、注意事項

1、人工飼料養蠶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衛生管理。高營養、高含水率、高溫、多濕、長時間飼養等因素,導致飼料很容易發生腐敗變質。因此,蠶卵、飼料、用具、雙手的消毒及飼養環境的整潔,對確保成功至關重要。飼養過程中,盡可能少地接觸蠶和飼料。

2、溫度決定蠶兒的取食和生長發育狀況。由於學生飼養5齡期時一般只能採用自然溫度飼養,設計飼養時間時,要求5齡期時最低氣溫在20℃左右方才可行。各地老師請向當地氣象部門咨詢。

3、塑料網是用於蠶兒就眠、蛻皮時固定自身用的,不可缺少。如難以找到,也可在飼料上放置少量以75%酒精抹拭消毒過的塑料包紮帶等代替,但應防止殘余酒精過多造成中毒。

『叄』 蠶如何飼養

要是自己在家養就要新鮮的桑葉,小的時候蠶寶寶吃不多的,喂一點點就可以了,撐不死的,但也別喂太多。裝蠶寶寶的盒子要留幾個小孔透氣。經常保持清潔。

要是正規的:
夏秋蠶飼養成敗的關鍵因素首先是葉質、氣候和病蟲害,其次是蠶品種,養蠶技術及設備條件等。因此,要養好秋蠶,必須認真分析影響夏秋蠶生產的因素,抓住關鍵,掌握時候,創造條件,確保夏秋蠶穩產高產。

一、嚴格消毒防病。蠶期間隔時間短、病原新鮮、量大易感染,應對蠶室、蠶具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消毒。採取先噴葯消毒,再打掃拆洗干凈的方法,噴葯劑量要足,面面噴到。嚴格貫徹「蠶前徹底消,蠶中繼續消,蠶後立即消」的「三消方針」,把消毒防病貫穿整個養蠶始終。

夏秋蠶施用農葯要與采葉戶互通情報,施用農葯區的桑葉必須在殘效期後,先試采試喂,證明無毒後才采葉飼養。夏秋蠶飼養應防蠅,防鼠,避免造成損失。

二、調節養蠶室溫。根據夏、秋季不同的氣候特點,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節,改善養蠶環境。小蠶期採用塑料薄膜覆蓋育,能保溫保濕,有利於蠶兒健康發育。大蠶期要選擇高大寬敞,通風良好的房屋飼養,防止悶熱,蠶房周圍要栽植樹木、搭涼棚,減少輻射。高溫悶熱,要加強通風換氣,高溫乾燥時要降溫補濕。

三、強化桑葉管理。加強桑樹施肥殺蟲,促使桑樹生長,是夏秋蠶豐收的保證。小蠶期(1-3齡),采適熟葉以顏色正綠、手感軟為標准。特別是收蟻用桑應選擇適熟偏嫩的桑葉。忌用日照不足葉、老葉、萎凋葉、病蟲葉及農葯污染的桑葉。夏秋蠶采葉宜在早晨露水未乾前或傍晚時採摘,絕對不能在日中采葉(陰雨天除外),採下的桑葉要速采速運,防止桑葉水分散發萎凋。

四、加強飼養管理。

一是蠶種領運時注意蠶種不能堆積、積壓,盡量避免接觸高溫,領運種應在早晚進行,領回後及時攤開防止堆積發熱燒種。蠶種發放時盡量在早晚進行。蠶種不能接觸農葯及一切有害氣體,防止蠶種中毒。

二是小蠶期飼育採取塑料薄膜覆蓋育,蠶兒生長發育快,要提前擴大蠶座面積,防止擁擠受餓。每日用有效氯2%的防僵粉或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眠起時用蠶病一隻靈、滅菌靈、克菌興500倍液進行添食,小蠶用葉用有效氯0.3%養蠶歡水浸漬或噴灑消毒脫水晾乾後喂蠶。

三是大蠶期要做到三稀:即蠶房內的蠶架接得稀,蠶架上的蠶箔放得稀,蠶箔內的蠶頭放得稀,這樣有利於通風換氣,降低溫度,且能達到充分飽食。大蠶期尤其是高溫多濕,要勤除蠶沙,保持蠶座干凈乾燥。大蠶期應推行省力化蠶台飼育。大蠶期用滅蠅片300倍液噴撒蠶體、500倍液添食,防止蠅蛆危害。

四是加強上簇管理。大力推行自動化上簇技術。具體方法是:蠶兒發育整齊,見蠶中有5-10%熟蠶時,按每張蠶種用川脫4-6支兌冷開水均勻拌桑葉20-30斤(4-6支兌水1-1.5斤),在晚上10-12時喂蠶,以後不再給桑,次日上午10-12時在蠶座上撒些稻草或鋪蠶網,將塑料簇或方格簇等簇具放至蠶座上面,讓熟蠶自動上簇結繭。上簇後加強簇室通風排濕(有條件的用電風扇排濕),做到簇室、簇具、環境乾燥,提高蠶繭產量與質量,確保夏秋蠶穩產高產。

『肆』 蠶的飼養方法

大蠶飼養以提高產繭量和繭質為目標。
大蠶期食桑量多(佔全齡用桑量的95%左右),勞力、蠶室和蠶具佔全齡的70%左右。因此,在力求飽食條件下,要注意防疫管理。一般採用蠶匾蠶台育,即用竹製蠶匾,插在竹木搭成的蠶架上,或將蘆簾、竹簾、編織塑料布平鋪在蠶架上。這種飼育形式可以分層飼育,充分利用空間。也有地坑育、地蠶育,即在室外挖地坑或室內地面,預先撒石灰,上鋪短稻草,用芽葉或條桑喂飼。這種形式飼養量少,佔用蠶室多,但是給桑方便,不需要除沙,節約勞力和蠶具。飼育的適宜溫度為22~25℃。如遇20℃以下的低溫,則齡期延長、繭重減輕,有損於體質。為了避免4齡低溫,春蠶和晚秋蠶低溫時應採取加溫措施。5齡期食桑量多,排泄量增加,蠶室空氣容易混濁,要勤換氣。夏秋期高溫時要注意通風。飼育濕度一般保持在70%~80%,5齡既要飽食,也要節約用桑。如遇乾旱,桑葉上可以噴水喂飼。給桑後適當覆蓋有孔塑料膜或編織布。蠶座不能太密。為保持蠶座清潔,要注意除沙。

『伍』 家裡要養蠶,如何養

1.溫、濕度調節:1~3齡稱為小蠶,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1~2齡適宜溫度26~27℃,相對濕度90%;因此1~2齡蠶採用全防干育,即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即只蓋不墊塑料膜,保持溫度在26~27度,相對濕度85%。
2.小蠶的用葉:1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1公斤;2齡用自頂芽數下第4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3公斤;3齡用自頂芽數下第5~6葉,葉色嫩綠色,有光澤,一張蠶用葉10~12公斤;一、二齡蠶將桑葉切成蠶體長1.5倍的小方塊,三齡蠶桑葉粗切成三角形餵食,每次的給桑量應掌握在下次給桑前蠶座上略留少量殘桑為適度。
3.喂桑次數及時間: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
4.眠前處理:(1)眠前除沙:小蠶體色轉為白色,身體縮短,體表緊張發亮,一齡蠶部分蠶體粘附蠶糞,二、三齡蠶有蠶馱蠶現象時,即可加網給桑進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現一部分蠶已睡眠,一部分未眠,應再次加網給桑,把未眠蠶引上來,移到另一簸箕中繼續飼養至眠定。
5.眠中保護:眠中前期蠶座要干,應在蠶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對濕度80%;見有起蠶時,室內宜濕,保持相對濕度85%;如濕度不夠可在地面撒水補濕。
6.眠起餉食:當95%以上的眠蠶已脫皮,頭部由灰白色轉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幼蠶爬動尋食,這時可餉食,餉食的桑葉應稍偏嫩,給桑量宜偏少。

『陸』 蠶要怎麼喂養要注意些什麼請詳細說明。

養蠶在每個時間段喂養的桑葉也不同,要特別注意,為了保證初期的發育,前期的桑葉一定要是比較鮮嫩的。

蠶喂養時是不需要水的,它的水分來源全部來自於桑葉,所以每次喂養的盡量是新鮮的桑葉,且要把葉片水分出去干凈。

飼養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一次性將桑葉全部投喂,至少要分成早晚兩次進行投喂,喂養時間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左右,中間喂養4到5次,桑葉一定要蓋在蠶身上,這樣利於進食,厚度在3-4層桑葉。

(6)創造如何飼養蠶擴展閱讀:

蠶對光線和溫度比較敏感,初期的幼蠶一般要避免光線的照射,在有光的情況下孵化較慢,溫度控制在25-30℃左右。

孵化後初期保持在30-33℃左右,此時對光線的把控可以稍微松一點,但是還是要盡量避免持續的明亮光線。中後期的話溫度控制在25℃左右就差不多,這時可以偶爾保持明亮的環境,但是還是以昏暗為主。

其次就是糞便的清理,為了避免清理時蠶收到的傷害,建議清理次數不要太多,一般當蠶糞積累過深在清理。

『柒』 怎麼飼養蠶寶寶

要不就找棵桑樹自己摘一點葉子,不然就去買.有了葉子就放在一個盒子里,(大小根據蠶的數量來選)把蠶寶寶放到盒子里去.過幾天就去把蠶和葉子一起放到另一個盒子里去,把原來盒子里的蠶屎倒掉,再把蠶放回來.桑葉少了要往裡加新的哦.過1個月左右就會結繭了.

『捌』 創造與魔法怎麼養蠶 養蠶技巧講解

1.絲綢 絲綢是做絲綢衣服必備的物品 5個蠶絲合成一個絲綢 2.絲線 絲線是做很多衣服都需要的物品 3個蠶絲合成一個絲線 3.蠶最重要的合成物---蠶絲 沒有蠶絲是做不成衣服的,想要蠶絲,要先做一個蠶架 蠶架所需材料少但是作用可是很大的 我們點開蠶架,點擊飼養 把蠶放上去,添加燃料,燃料是樹葉 一片樹葉只能使用一分鍾
這樣蠶絲就可以出來了 (樹葉是和蠶一起獲得的) 我們再說說這些個衣服需要多少蠶吧 1.喜氣洋洋上裝和喜氣洋洋下裝 一件需要50絲線,也就是150蠶 衣服褲子就需要300蠶 2.夾克/連衣裙3種顏色,以及下裝
一件20蠶絲,也就是20蠶 3件衣服+褲子就是80蠶 3.絲綢帽,絲綢衣,絲綢褲 一件8個絲綢,也就是40蠶 帽子衣服褲子,就是120蠶 4.聖誕衣,聖誕帽,聖誕褲 一件20絲線,也就是60蠶 衣服帽子褲子就是180蠶 5.襯衫,無下裝 一件20絲線,也就是60蠶 只需60蠶 6.煉金術士/風鈴衣,以及下裝 一件100絲線,也就是300蠶 上裝下裝合起來就是600蠶 如果你想全套做: 那麼300+80+120+180+60+600=1340 需要1340個蠶才可以做全套,可以說是很累了
那麼蠶如何獲得呢? 首先要有一把好斧子 最好是附魔222帶樹傷斧子 這里告訴你們兩個方向,絕對穩賺不虧 推薦一: 蘋果樹 推薦指數:三顆星 弊端:蠶掉率沒有推薦二高。 蘋果樹密集地: 推薦二:橡膠樹 推薦指數:四星半 原因:掉落造車必備材料橡膠,獲取木材較多,並且蠶、樹葉掉率非常高。 弊端:樹木血量太高 橡膠樹密集地:白金海灣 另外,有一個地方,蘋果樹和橡膠樹都有,但是不多,不密集,也發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玖』 蠶怎麼養

出生的蠶寶寶是很脆弱的,桑葉要選擇新鮮的嫩桑葉,還要剪碎或剪成條狀以便它們食用。
桑葉的選取除了鮮嫩外還要注意不要有腐葉、霉葉,最關鍵的是不要有病蟲葉,否則它們會被桑葉上的小蟲子咬死的,另外採摘桑葉時也要注意桑葉是否被打過農葯,這也是很關鍵的。
剛出生的蠶寶寶你要為它們找一舒適的家,大面積的養殖就需要專業養蠶籮筐了,如何是家庭養蠶用紙盒就可以,放在陰涼處,室溫保持在28攝氏度就可以,可以蓋上蓋子這樣防止桑葉水分蒸發,但必須在蓋子上留氣孔,過幾個小時打開一會通氣,也可以不蓋,盡量不要移動蠶盒。
桑葉幹了就要換了,我們可以把新鮮的桑葉鋪在舊桑葉上,過一兩個小時精力旺盛的蠶寶寶就會自己爬到新鮮桑葉上,然後把新鮮桑葉取出,用毛筆把干桑葉上的蠶寶寶移到新桑葉上,清理蠶盒後放回。清理蠶盒可以兩天一次,不必每次餵食都清理。
剛出生的蠶寶寶是不能接觸水的,如果採摘的桑葉上有露珠要用毛巾擦乾。

『拾』 創造與魔法怎麼養蠶

在遠古時期,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鹽亭縣境內)嫘村山一戶人家。姑娘長大後每天都要外出採集野果來奉養體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處的野果採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遠處去採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遠處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來奉養二老呢?生活的艱難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樹下傷心地哭起來,哭聲是那樣哀婉、凄涼,使遠近的飛禽走獸都感動地流下了淚水。這哭聲震動了天廷。玉皇大帝撥開雲霧向下一看,見一個十四五歲的孝女哭得死去活來,便發了善心,把罪仙;馬頭娘;打下凡間,變成吃桑葉吐絲的天蟲。馬頭娘看見姑娘悲傷的樣子,便將桑果落在她的嘴邊,姑娘舔舔嘴邊又酸又甜。便吃了一點,覺得沒什麼異樣,就采了許多帶回家給二老吃,老人吃後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姑娘發現樹上的天蟲不斷地吐著絲,做繭子,在陽光下產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麗,出於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裡,用手把絲拉出來,這絲又有韌性。她索性像天蟲那樣,編成一塊塊小綢子,連成一大塊給父母披在身上,熱天涼爽、冬天溫暖,於是為天蟲取名為蠶,捉回家喂養。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蠶的生產規律和繅絲織綢技藝,並將這些毫無保留地教給當地的人們。從此人們結束了;茹毛飲血,衣其羽毛;原始衣著,進入了錦衣綉服的文明社會。
據史書記載,嫘祖為黃帝正妃,她首先馴養家蠶、創造蠶絲業而被人們奉為「先蠶娘娘」。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長和西蜀聰明首領時,發展農桑、經貿,安邦治國有方而深受人民愛戴,嫁黃帝為正妃後,「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聯合炎帝,戰勝蚩尤,統一華夏,從此被人們尊為「萬邦之母」、「民族之母」、「人文女祖」。
嫘祖隨黃帝南巡死於衡山,遵其遺囑葬於故鄉鹽亭縣青龍山上。
嫘祖被後人推崇為我國養蠶取絲的創始人。據《隋書?禮儀志》記載,北周時尊她為先蠶。北宋的《通鑒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路史》將嫘祖發明的養蠶取絲系統化,說西陵氏勸養蠶、育蠶種、親自採桑制絲,開創了絲織事業,從此,嫘祖被當作是上古時勞動婦女養蠶取絲的始祖,被古代黃帝供奉為蠶神。以後,每到植桑養蠶時間,人們紛紜設祭壇祭祀先蠶,以求風調雨順,桑壯蠶肥。同時也用來祭奠嫘祖這一偉大的發明創造。
陝西省黃陵縣境內的橋山,在祭奠黃帝陵的盛大典禮中,有祭祀嫘祖的紀念活動。
四川省鹽亭縣有嫘祖陵,當地人每年正月初八過蠶年,以二月初十為嫘祖生日。

閱讀全文

與創造如何飼養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