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蘇聯有哪些軍事黑科技
這個吧,首先要明白蘇聯不是靠科技而是廉價重工業贏得戰爭(說白了,就是坦克雖然不先進,但架不住數量大啊)。
想了很久,有兩個,算是黑色幽默:
犬炸彈。
蘇聯紅軍訓練大型犬,讓它們往坦克履帶底下鑽,在戰斗中,履帶碾壓到狗後,通過一個杠桿觸發炸彈背心。德軍曾在撤退本土防禦階段時,以防止流感為由殺死所有看到的狗,其實就是怕蘇軍將狗拿去訓練。
「球」型坦克
這個生產的少,據說拐彎極易側翻,但速度快,且體型小,適合城市戰。但並未創造什麼佳績。畢竟還是實驗性更大的。
2. 世界「腦洞大開」的軍事發明有哪些
說到軍事發明,會讓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當中,就發明研製出了很多的新型武器。在二戰當中有三大發明,它們分別是青黴素、原子彈、雷達。這些發明都是比較偉大的發明,但這個世界上其實也並不缺乏“腦洞大開”的軍事發明,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款。
第一種發明是螺旋推進車,這種推進車最讓人無奈的就是它居然真的就只是用兩根龐大的螺旋組成。當然還有其它的裝置,這種螺旋推進車一旦進入到戰場上,就基本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它的腳步。而且不管是在雪地還是在沼澤地,甚至是在山丘上它都能夠如履平地一樣的走過。
因為該戰車連石頭、樹干都能夠碾碎,更不要說其他了。可正是因為這種螺旋推進車的體型實在是太大了,耗油量也更加多,速度又慢,因此就被蘇聯給淘汰了。
其實這些“腦洞大開”的武器,都是因為人類想要進一步的探索更先進的武器而打造的,初衷點也還是非常的好。但是有一些軍發明研究出來的武器裝備簡直也是讓人覺得哭笑不得,比如說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就是一種很“雞肋”的武器,因為每次發射完48顆炮彈之後,這個炮管都會完全損壞。
3. 蘇聯發明核武器的背景
背景就是美國成功研製了原子彈,並試圖以此為砝碼對蘇聯進行核訛詐
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要求,不惜一切代價,研發蘇聯的核武器
於是蘇聯馬上組建相關設計局,克格勃也大顯神威,利用原子彈間諜網搞到了相關情報
4. 蘇聯軍事理論經歷的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刺刀永遠比子彈有用階段,主要是蘇沃洛夫提出的,原本是為了彰顯士兵的主動性,但被俄國一直應用到一次大戰。被重機槍為主的現代陣地戰徹底擊破。
第二,以騎兵,裝甲兵,炮兵,步兵分散組成的合成集團軍的大兵團作戰理論。從一戰中期應用到蘇德戰爭初期。由於裝甲和炮兵部隊分散使用,而在德軍面前潰敗。
第三,仿效德國並大大強化的機械化突擊戰,即在戰術關鍵點最大限度的集中最優秀的部隊和最精良的技術裝備進行決定性的突擊,並將戰術突破擴大為戰略突破。
第四,飽和打擊理念,即一旦發生軍事沖突,即對對方的戰略關鍵地帶實施海陸空等全方位最大限度的快速集中打擊,在對方反擊前即摧毀對方的大量有生力量,並摧垮對方的士氣。
5. 為什麼蘇聯涌現出那麼多科學發明
斯大林創造一個尊重科學技術的氛圍,甚至提出了科學技術決定一切的口內號。在蘇聯,容每二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科學家。科學家在蘇聯受到極大的尊重。蘇聯的科學技術完全是自己研發的。 認為蘇聯的科學技術是依靠外力的,完全是輕薄的,膚淺。
6. 前蘇聯3大發明
1、履帶和履帶式推進器
1837年,俄國陸軍上尉德米特里·扎格里亞日斯基(Dmitry Zagryazhsky)設計出了履帶式推進器的圖紙,並向沙俄政府財政部提出《帶機械履帶的車輛》專利申請。雖然他獲得了專利,但該發明當時並未引起企業主的興趣,兩年後專利被注銷。直到1877年,俄羅斯自學成才的農民發明家費奧多爾·布利諾夫(Fyodor Blinov)才完成了扎格里亞日斯基開始的事業,製造出履帶式廂式車輛。這一發明為拖拉機和坦克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2、錄像機
俄羅斯航空之父尼古拉·茹科夫斯基(Nikolay Zhukovsky)的學生、工程師亞歷山大·波尼亞托夫(Aleksandr Ponyatov)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就職於其本人創立的美國Ampex公司,解決了紀錄視頻信號的問題。半個世紀中,該公司在專業磁帶記錄和影像領域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世界大型電子公司生產日用錄像設備時不得不使用波尼亞托夫的專利。
3、無線電通訊
俄羅斯物理教師亞歷山大·波波夫(Aleksandr Popov)1895年4月在聖彼得堡大學的一次講座中首次公布了其發明的無線通訊系統,並在課堂上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接收機。但他由於供職於軍事部門而未能公開發表自己的發明。與此同時,義大利人古格里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進行了與波波夫相同的研究並於1897年發表了相關文章。與俄羅斯工程師不同的是,義大利人的發明很快實現了商業化。因此,西方至今對誰首先發明了無線電存在爭議。
7. 除了傻大粗,蘇聯還發明過哪些足以改變未來戰爭的顛覆
~以下內容轉自搜狐~
當今美國在世界上獨領風騷數十年,俄羅斯也早已日薄西山,可能偶爾還會想起蘇聯時期的輝煌吧。在那個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時代,蘇聯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可謂是特立獨行,以獨有的簡單粗暴方式,催生了一大堆經典武器。譬如震驚西方的三倍音速米格25,竟然是全不銹鋼制的。
其實「裏海怪物」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地效飛行器。早在1957年,蘇聯「阿列克謝耶夫」水翼艇中央設計局就開始了地效飛行器的研製工作,可謂是走在世界的前列。1966年首架試驗地效飛行器原型機研製成功。80年代末期,由於經濟原因,蘇聯政府下令停止該項目的研究,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該項目再也未重啟過,然而其前沿的設計思路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鑒。
原文傳送門
8. 蘇聯核武器發明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之後,斯大林立即做出了強烈反應。1945年8月20日,斯大林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防委員會第9887號決議,成立了一個享有特別權力的專門委員會,由貝利亞任主席,專門委員會成員包括蘇共中央書記馬林可夫、物理學家庫爾恰托夫院士、皮卡察院士等,同時全民動員,調集全部力量,甚至允許科學家們停止政治學習,全面介入和領導原子彈的研製。
德國一被佔領,蘇聯就將德國的250-300噸鈾化合物和7噸金屬鈾運回國內,此外還將一批德國科學家帶回蘇聯從事相關研究。其後,由於獲得了美國原子彈研製的詳細情報,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最終採用了與美國鈈彈「胖子」相同的效果更好的內爆式構造方式。
1949年8月28日,核裝料最後組裝完畢。1949年8月29日當地時間早7時,在哈薩克的「謝米巴拉金斯克-21」以西的荒漠上,蘇聯第一顆原子彈RDS-1試爆成功。1949年9月25日,蘇聯塔斯社授權發表公告,宣布蘇聯已掌握了核技術,擁有了核武器。
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過程中,除了蘇聯科學家的自身努力外,蘇聯科學家還從戰敗後德國科學家和潛伏在美國曼哈頓工程中的間諜那裡得到了大量幫助。
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基本是美國原子彈的復製品。
9. 揭秘:蘇聯第一顆原子彈是如何研製成功的
1949年8月29日,蘇聯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俄羅斯核物理專家葉·韋利霍夫接受記者采訪,介紹了當時研製原子彈的經過。
應當考慮到那些年代的特殊背景。美國人在日本使用原子彈向蘇聯敲響了警鍾:這意味著,明天我們也可能遭到襲擊,盡管蘇聯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對許多人來說,研製原子彈是戰爭的繼續。誰也不知道,自己將派往何處,也不知道什麼是輻射,誰也不能拒絕。
尤里·梅德韋傑夫:難道人們真的以為美國人會向前不久的盟友投擲原子彈嗎?
葉·韋利霍夫:不少院士對此確信無疑。
10. 前蘇聯軍工怎樣
前蘇聯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軍功是世界最強國家之一,軍事力量可媲美美國,冷戰時期,前蘇聯的經濟全部用在軍事力量和科技研發中,前蘇聯的坦克和飛機,擁有世界最強之稱,即使蘇聯解體以後,海軍力量被烏克蘭傳承,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原型遼寧艦,就是烏克蘭賣給中國的,俄羅斯得到前蘇聯空軍的力量延續,目前俄羅斯擁有和美國一個級別的戰斗機力量,陸軍更不用說,AK47這種流氓武器都是前蘇聯發明的。如果蘇聯當時經濟實力強的話,也不至於解體,冷戰也不會失敗,即使熱戰,也能媲美美國,即使解體了,俄羅斯仍舊擁有和美國相抗衡的軍事力量,你說前蘇聯強不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