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漢字是誰最先發明出來的
倉頡最先發明的。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起源的說法歷來各家有不同主張,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契說、倉頡造字說、刻劃說和圖畫說。
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 。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1)漢字那個年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跡》,
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跡》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1626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匯。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
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是以「官話讀書音」為標准設計的,適於拼寫北京語音。但是,在兩三百年間,利瑪竇和金尼閣的方案只是在外國傳教士中使用,沒有在中國人當中廣為傳播。
② 請問漢字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漢字起源問題,是學術界兩千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兩千多年來,學術界不能科學定位原始漢字產生的時間、地點,不知道發明人是誰,不知道發明漢字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技術背景、地理氣候生物環境,更不知道原始漢字的品質。
長期以來,西方學者認為文字的形式與創造文字的民族的思想品質相對應,拼音文字對應優秀民族,圖畫文字象形文字對應原始民族「野蠻民族」。如果漢字是象形文字,中華民族就是「劣等民族」。這種觀點是偏見的,是錯誤的,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不接受歸不接受,如果我們長期弄不明白漢字起源問題,我們在思想上、精神上就會很被動,在世界各民族面前就缺乏底氣。漢字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中華民族有責任有能力弄明白漢字起源問題。
以往的古文字專家錯誤地認為原始漢字是象形字,是圖畫文字。在研究活動中,凡是遇到古文字,必在象形上動腦筋,必在圖畫上「猜謎語」。謎語猜了兩千多年,不但沒有解決漢字的起源問題,還落入了西方學者「劣等民族」的圈套。此路不通啊!此路不通就走新路,我們不能一條道走到黑。新路就是理論創新。作者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創立了漢字起源學新理論,解決了漢字產生的時間、地點、氣候條件、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技術背景,找到了發明人,基本弄清了漢字的品質、內容、數量等問題。
這個新理論就是「漢字發明說」,基本論點是:漢字起源於生殖崇拜文化,發明於陰爻陽爻編碼的太極文化,創造於繪畫、結繩、契刻、編貝等。漢字啟動了人類文明。
③ 中國最早的漢字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公元1300年的喪。三國時期。
④ 中國文字是哪個朝代才發明的
一、目前中國所知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因此,我國到殷商後期,真正意義上的文字才被發明出來。
二、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但大部分還沒有被釋讀出來。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
百餘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約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殷商君王在處理大小事務之前,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祈問鬼神,常命巫師在龜甲獸骨上鑽洞燒灼,形成裂痕。巫師根據裂痕分辨神諭,事後將所問之事契刻於甲骨上。
商亡之後,占卜在周代逐漸絕跡,其文字也逐漸不為人知。甲骨文最早出土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一帶,自北宋以來就不斷發現商代銅器,當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歷代學者都沒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4)漢字那個年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甲骨文的發現經過
光緒二十五年(899年)年過半百的王懿榮身患瘧疾,一位著名的老中醫開了「龍骨」這味葯,職業的敏感性讓他覺得這些大小不一的「龍骨」上的非常有規律的符號,十分像古代文字。
為了一探究竟,他大量收購「龍骨」。王懿榮對"龍骨〃進行了反復推敲、對比、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讓他很快了解到這些「龍骨」是龜甲和獸骨,而上面的符號是用刀刻上去的,裂紋則是高溫灼燒所致。最後王懿榮確定這些刻在甲骨上的符號是一種文字,而且早於金文和篆書。
並且王懿榮進一步追根溯源,最終發現這些甲骨大都產自河南章德府安陽縣小商屯,進而發現了「殷墟」。
⑤ 中國漢字到底是誰發明的
中國漢字的起源說法較多,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
《呂氏春秋》和《世本》等古籍中都有倉頡造字的記載,倉頡是皇帝的史官,因而中國文字應當起源於黃帝之時。但是歷史學家認為,倉頡只是傳說中的人物,現知最早的漢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新石器時代半坡等地發現的圖畫符號,與甲骨文中的寫法近似或者相同。
(5)漢字那個年代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中國漢字流行使用數千年,最早的文字、符號可以追溯到結繩時代。早期的文字有許多是簡化字,而繁體字中又有許多不適合於文字使用流傳規律的文字,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漢字的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甲骨文是用寫或刻的方式留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來占卜,也有的是用來記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為這個時候的文字多是從圖畫文字中演變過來的。
商代後期,和西周時期人們把字鑄刻在青銅器上,這就形成了金文。因為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和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又叫鍾鼎文。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更形象生動逼真。
⑥ 漢字是誰發明的哪個朝代的
漢
字
起
源
種
種
傳
說
古
書
都
說
文
字
倉
頡
創
造
說
倉
頡
看
見
名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像
幅
繪
文
字
畫
倉
頡
便
描
摹
形
象
創
造
文
字
古
書
說
倉
頡
創
造
文
字
由
於
泄
漏
機
落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種
傳
說
說
倉
頡
觀
察
鳥
獸
印
泥
土
腳
跡
啟
發
發
明
文
字
靈
種
種
傳
說
都
靠
住
文
字
廣
勞
民
根
據
實
際
需
要
經
期
社
實
踐
才
慢
慢
豐
富
發
展
起
⑦ 漢字在什麼時候問世,是誰發明的,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 字 的 起 源 有 種 種 傳 說, 中 國 古 書 里 都 說 文 字 是 倉 頡 創 造 的。 說 倉 頡 看 見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長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繪 有 文 字 的 畫, 倉 頡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創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書 說, 倉 頡 創 造 出 文 字 後, 由 於 泄 漏 了 天 機,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還 有 一 種 傳 說, 說 倉 頡 觀 察 了 鳥 獸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腳 跡, 啟 發 了 他 發 明 文 字 的 靈 感。 這 種 種 傳 說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廣 大 勞 動 人 民 根 據 實 際 生 活 的 需 要, 經 過 長 期 的 社 會 實 踐 才 慢 慢 地 豐 富 和 發 展 起 來 的。 從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 中 國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發 掘 了 半 坡 遺 址(今 西 安 市 東 郊 半 坡 村 北), 發 現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長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產 實 踐 中, 創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質 的 劾 劃 符 號 和 繪 畫、 雕 塑、 裝 飾 品 等 藝 術 作 品。 半 坡 人 的 刻 劃 符 號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 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國 文 字。 近 年 來, 中 國 在 山 東 莒 縣 陵 陽 河 大 汶 口 文 化 晚 期 的 一 處 遺 址 里 發 現 了 一 批 墓 葬 (距 今 已 有 4500 多 年), 出 土 了 大 量 的 文 物。 在 一 些 陶 尊 上 各 刻 有 一 個 圖 象 文 字, 共 發 現 了 10 多 個 單 字。 這 些 文 字 是 按 照 實 物 的 形 狀 描 繪 出 來 的, 所 以 稱 為 「象 形 字」。 字 體 的 結 構 與 甲 骨 文 上 的 象 形 字 十 分 相 似, 但 比 甲 骨 文 要 早 1000 多 年。 因 此, 「象 形 字」 是 中 國 最 早 的 文 字, 它 已 具 有 了 文 字 的 特 征。 參考: http://www.chinavista.com/experience/hanzi/chhan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