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攝影術是誰發明的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達蓋爾首次成功地發明了實用專攝影術。
路易·雅克·曼德·達屬蓋爾(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1787年11月18日出生於法國瓦勒德瓦茲省Cormeilles-en-Parisis,1851年7月10日逝世於巴黎附近)是一名法國發明家、藝術家和化學家。他原為舞台背景畫家,後發明達蓋爾銀版法,又稱達蓋爾攝影法。
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購買了其攝影法專利,並公布與世,宣告攝影的誕生。
(1)攝影發明擴展閱讀:
重要意義:
沒有幾項發明象達蓋爾照相有那麼多的用途,實際上它被廣泛地運用於每一個科研領域,在工業和軍事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應用。它對一些人來說是一種嚴肅的藝術形式,對更多的數以百萬計的人來說是一種快樂的愛好。
照片能夠傳遞教育、新聞和廣告等方面的真實信息(或錯誤信息),由於照片能栩栩如生地再現過去,因此它成為最常見的珍藏品和紀念物。當然電影攝影術是一項補充發明,除作為一種主要的娛樂手段外,實際上也和一般攝影術的用途一樣多。
❷ 攝影的起源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達蓋爾首次成功地發明了實用攝影術。
1887年達蓋爾出生在法國北方的科梅伊鎮,年青時是位藝術家,他約在三十五歲時設計出西洋鏡,用特殊的光效應展示全景畫。在從事這項工作的同時,他對一種不用畫筆和顏料自動再現世界的景色裝置──換句話說就是照相機──發生了興趣。
先前達蓋爾為發明可使用的照相機作出了努力,但沒能獲得成功。1827年他遇見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他也一直在努力發明照像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獲得了成功。兩年後他們成為合作人。1833年涅普斯逝世,但是達蓋爾仍在繼續努力。1837年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實用的攝影術,叫做達蓋爾攝影術(銀版攝影術)。
1839年,達蓋爾把他的技術公布於世,但未獲得專利權,然而法國政府為達蓋爾和涅普斯的兒子提供終生恩給金作為酬謝。達蓋爾發明的宣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達蓋爾成了一代英雄,享盡了榮華富貴,與此同時達蓋爾攝影術迅即得以廣泛的使用。達蓋爾本人不久就隱退了,1851年他在巴黎附近的家鄉去逝。
與達蓋爾成就接近的前輩是涅普斯,他後來成為達蓋爾的合作人。約在1820年涅普斯發現朱迪亞瀝青感光。通過把這種感光物質和投象器結合使用,涅普斯成功地制出世界上第一批照片(他1826年攝的一張仍然存在)。由於這個原因,有些人認為涅普斯理應是攝影術的發明者。但是涅普斯攝影術根本就不實用,因為它大約需要八個小時的曝光時間,而且在當時產生的圖像也相當模糊。使用達蓋爾方法,圖像就被記錄在鍍有碘化銀的平板上。曝光時間需要十五分鍾,這種方法雖然麻煩,但是卻具有實用價值。在達蓋爾把他的方法公布於世不到兩年的時間,有人就建議要稍稍加以修正:在用作感光物質的碘化銀里加入溴化銀。這個小小的修正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大地減少了所需的曝光時間,使攝影術照像廣為實用。
❸ 攝影的起源
建議您到網路的攝影裡面看看很多相關資料肯定能對您寫論壇有幫助的
http://ke..com/view/7378.htm
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 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相機進行攝影。 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
英文攝影 Photography 一詞是源於希臘語 φω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ς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η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一般簡稱的攝影,即是用照相機,映像在底片,沖印底片成為單一相片,一張張作永久保存。但相片的影像是不動、無聲,僅供人觀賞其人物、意境,進而體會其涵義。
今天世界上仍存留最早的一張照片可以追溯至1827年,出自法國人約瑟夫‧尼埃普之手。
❹ 攝影是誰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一部電影攝影機是由法國生理學家居勒.馬萊伊在1880年10月發明的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幾種電影攝影機
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攝影機。他將感光膠片卷繞在帶齒的供片盤上,在一個鍾擺機構的控制下,供片盤在圓形供片盒內做間歇供片運動,同時鍾擺機構帶動快門旋轉,每當膠片停下時,快門開啟曝光。讓桑將這種相機與一架望遠鏡相接,能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拍下行星運動的一組照片。讓桑將其命名為攝影槍,這就是現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
1882年,法國的朱爾·馬雷發明了一種攝影機,用它可以拍攝飛鳥的連貫動作,由此誕生了攝影技術。這種攝影裝置形狀像槍,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一樣的圓盒,前面裝上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裝有表面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碟。拍攝時,感光碟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碟同軸,且不停地轉動,遮斷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整個機器由一根發條驅動。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攝影。馬雷於1888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代替了固定感光碟,當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色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後來,馬雷又用感光膠片代替了感光紙帶。馬雷的攝影機不斷改進,最終可以在9厘米寬的膠片上以每秒60張的頻率拍攝。
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牙輪來帶動19毫米寬的未打孔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式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活動攝影機。攝影機中有一個十字輪機構控制膠片做間歇運動,另有一個齒輪帶動膠片向前移動。攝影機使用帶片孔的35毫米膠片。1891年,愛迪生獲得了這種活動攝影機的專利。
馬雷製造的人類第一架電影攝影機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觀賞機,內部可裝16米長的膠片,每次供一人觀賞
1879年,麥布里奇設計出這種活動放映機,用它可以放映活動的畫面
愛迪生發明的第一台電影放影機,膠片卷在圓筒上,要從目鏡觀看
❺ 攝影是如何發明的
人類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夢想:記錄和固定人類所看到的事物和景象。這也一直成為許多畫家所追求的一個目標。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著作中對小孔成像的原理進行了描述。達·芬奇也曾應用小孔成像描繪景物。1793年,法國一名石版印刷工人尼埃普斯,嘗試著創造一種將線條畫轉印到石板上的自動轉印法。1826年,他把瀝青液塗在金屬版上並放在暗箱里,將鏡頭對准工作室的窗外,經過8小時曝光,終於得到了一張影像粗糙的圖像。尼埃普斯稱這個方法為「日光攝影法」。盡管他始終沒有找到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攝影方法,但這畢竟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保留下來的經感光而成的影像。這幅圖像現保存於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曾經發明「西洋鏡」的法國舞台美術家達蓋爾,對如何能留住暗箱中的影像產生濃厚興趣,他與尼埃普斯簽約,共同研究能更好地記錄並保留影像的工藝。但直到尼埃普斯於1833年逝世時,也未能取得明顯的新成果。1837年,達蓋爾在尼埃普斯的日光蝕刻法基礎上,用感光過的鍍銀銅板,浸泡在加熱的鹽水中獲得定影成功。這張首次定影成功的金屬鍍銀板攝影作品,現珍藏在法國攝影家協會。達蓋爾的攝影作品《靜物》,其影像精緻細膩,層次豐富,細節清晰,充滿了古典繪畫的藝術氣息。這種「銀板法」攝影工藝,至今看來仍然具有很美的視覺效果。1838年達蓋爾將他的「銀板法」和尼埃普斯的日光蝕刻法,以20萬法郎拋售,因無人問津而轉求法國政府。經法國議員、著名科學家阿拉戈的努力,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院和法國美術學會聯合集會,宣布一項重大發明在法國巴黎誕生,正式將達蓋爾的攝影技術推向全人類。
❻ 攝影術是何時發明的
科技發展到今天,攝影已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喜愛的娛樂活動。每逢節假日,或全家老小,或要好伴,帶著照相機一同外出,選那美的景和開心的笑容,輕輕一按快門,便留下了人生美好的回憶。
可是你知道嗎?這一切對於上個世紀的人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想像的。那時的人們要想留下一個固定的影像,就只有靠畫師的筆了。
人類從認識光影的作用,到能夠記錄並復制再現它們,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我國古代,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是領先於別國的。作為現代攝影技術形成、發展的理論基礎之一的小孔成像原理,早在2400年前我國戰國時期的著作《墨經》中就有所記載了。在公元1661~1721年間,我國就已能製造裝有成像鏡頭的繪畫或觀景的暗箱。清代陳文述對此做過形象的描述:「千里鏡於方匣布鏡器上,就日中照之,能攝數里之外景,平列其上,歷歷如畫。」同時期,國外也有人發明了一種暗箱,非常接近今天的照相機。可見光學機械的發展在17世紀中葉已有了相當水平,只是礙於感光化學的落後,才使攝影術的發展暫時停滯。
到了18世紀,人們偶然地發現了銀鹽的感光特性,只是未能將其與攝影術聯系起來,而且用實驗印出的影像不能保留,很快就會消失。
直到1826年,人類才第一次將暗箱與化學感光材料結合起來,真正發明了攝影術。這就是攝影史的真正開端。
❼ 發明攝影的創始人是誰
攝影術是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並由法國法蘭西科學藝術學院於1839年8月授予其發明專利。因此,人們把達蓋爾稱為現代銀鹽攝影的創始人。
❽ 攝影藝術的發明
應該是先有了攝影的技術才有的照相機...關於攝影藝術的發明LZ可以找下世界回攝答影史,..很多..說不清楚 ...
世界攝影史-顧錚
一、攝影的曙光 /l
l.攝影術前史/2
2.攝影術的發明者/3
3.一系列的新進展/5
4.攝影與繪畫/6
5.彩色攝影的探索/9
二、在美與真之間/11
l.都市真相/12
2.「他者」的人類學觀察/13
3.戰爭與災難的影像/14
4.來自「東方」的影像/16
5.地理空間的攝影確認/18
6.刻畫人性的肖像攝影/19
7.藝術美的表述/20
8.運動中的身體/23
三、畫意的鄉愁與攝影的大眾化/25
l.畫意攝影的興起/26
2.鄉愁的藝術/27
3.向現代主義傾斜/31
4.畫意攝影在日本/32
5.柯達與攝影的大眾化/33
四、現代主義攝影的實驗光譜/35
l.現代攝影在美國的確立/36
2.兩次大戰間的歐洲實驗攝影/37
3.莫霍利一納吉與包豪斯的攝影實驗/40
4.達達與超現實主義攝影/41
5.蘇聯的先鋒攝影與日本的新興攝影/45
五、紀實的眼光/47
l.紀實的濫觴/48
❾ 照相技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照相技術的發明時間具有爭議,有人認為法國人J.N.涅普斯在1826年首先成功地照了相,但又有人回認為另一答法國人L.J.M.達蓋爾在1839年的成就才是照相術的發明年代,因為他的鹵化銀方法是以後發展的基礎。
在歐洲,15、16世紀出現了以透鏡代替針孔的暗室,而對成像的解釋卻到17世紀J.開普勒才完成。這種成像裝置僅供人們觀察或描繪外物之用,是一間房間;其後向小型化、自動化方面發展而成為現代的照相機。
實際上外文的照相機一詞就是從暗室演變而來的。另外,配合各種專業要求,還發展成種種專用照相機,如天文、航空、製版、顯微等,那些照相機的形式可能與日常的照相機很不相同。
(9)攝影發明擴展閱讀
照相機的類型:
照相機方盒式是最簡單價廉的,配備風景物鏡,時間與f數皆固定,亦不調焦,拍攝時只在適當時機按動快門而已。稍後是折疊式,暗箱是可折疊的,拍攝時張開,調焦,選擇恰當的f數和時間進行曝光。折疊時雖小巧,放開總需時間,往往來不及搶拍。
現在最流行的是前述雙鏡頭或單鏡頭反射式以及使用36毫米或更小膠卷的小型照相機,鏡頭伸縮方便。近來更輔以種種自動化設施,乃至內裝閃光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