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造生命意義的途徑有哪些
1、創造,以實現內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價值
2、體驗,藉愛情、友誼版、沉思、對權大自然和藝術的欣賞等美好經歷獲得心靈的愉悅。那麼,倘若一個人落入了某種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積極創造和正面體驗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是靠希望活著的,即相信或至少說服自己相信厄運終將過去,然後又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
3、肯定苦難本身在人生中的意義。一切宗教都很重視苦難的價值,但認為這種價值僅在於引人出世,通過受苦,人得以救贖原罪,進入天國(基督教),或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佛教)。
即使處在最惡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選擇承受苦難的方式。一個人不放棄他的這種「最後的內在自由」,以尊嚴的方式承受苦難,這種方式本身就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內在成就」。
因為它所顯示的不只是一種個人品質,而且是整個人性的高貴和尊嚴,證明了這種尊嚴比任何苦難更有力,是世間任何力量不能將它剝奪的。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受難者如同偉大的創造者一樣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說出了這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只擔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難。」
2. 人對意義的尋求有哪些主要內容
《人對意義的尋求》內容精要:弗蘭克以一個普通俘虜的身份,闡述在集中營中反復身受的痛苦經驗和體認。弗蘭克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或觀點)來解釋營中俘虜們的經歷和所做所為。
弗蘭克認為俘虜對集中營生活的心理反應,可分為三個階段:入營之後的階段,囚於集中營例行生活的階段,釋放且重獲自由之後的階段。第一階段的症狀是震驚。弗蘭克以他自己入營時的情況為例,當火車到達奧斯維辛時,每個人的血液都降到冰點。接著便是幻想逐一破滅。意外的是,大多數人心頭漸漸滋生出一股頑強的幽默感和好奇心。盡管有那麼多的震驚,但冷靜的好奇心使得理智能超越環境,進而能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集中營中的俘虜很快就適應了營中生活。最初的反應經過幾天後便有了變化,當事人由第一階段轉入第二階段——冷漠,無動於衷的階段。此時,他達到了一種情緒死亡的境地,目睹慘狀,已不再把眼光移開。這種心智異常客觀的情形,可以說是正常且典型的反應。幾個星期的集中營生活,已使之看慣了痛苦死亡和垂死掙扎,再也引不起任何感覺了。每當斑疹傷寒患者死去,眾俘虜便來搶死者的外衣、木鞋、一根真正的繩子或死者吃剩的馬鈴薯泥。俘虜們為搶到東西而高興。弗蘭克總會冷眼看過這一幕後,才叫「看護」來移開屍體。營養不良使人神往於食物,很可能也是性沖動的原因所在。即使在夢里,對「性」彷彿也興趣缺乏。近乎原始的生活,僅僅為了自保就得使出渾身解數的生存環境,使得俘虜完全漠視於自保無益的其他事物。這是普遍缺乏感情的原因所在。在集中營里,普遍存在一種「文化冬眠」現象,但對政治和宗教則是兩個例外。營中處處有人毫不間斷地談論政治。宗教信仰的深度和活力令人難以想像,最典型的要算即興的祈禱或彌撒了。集中營中甚至還舉行過「招魂會」。弗蘭克認為,生活在集中營里,精神生活還是有可能往深處發展,使人能無視於周遭恐怖,潛入豐富且無掛無礙的內在生活當中。惟有此才能解釋令人困惑的現象:看來弱不禁風的俘虜,反而比健碩粗壯的漢子還耐得住集中營的煎熬。為了讓讀者易於理解,弗蘭克用自己的親身經驗進行了說明。在那艱難的歲月里,弗蘭克一直想念著他的妻子,與妻子進行精神晤談,即使弗蘭克根本不知道他妻子是生或死。
弗蘭克認為,強化內心生活,使營中人遁入過去,把前塵往事一一加以美化,使得人滿心渴望再度身臨其中,內心生活的活絡使俘虜對自然和藝術的美也會有前所未有的體驗。在美感的影響下,有時連自身的可怕遭遇都會忘得一干二凈。弗蘭克與難友們就曾一起欣賞過大自然的美景,甚至大家一起跑到集合場地去看夕陽,並為之心醉情痴。集中營里不時舉行一些業余節目。節目中有歌唱、誦詩、講笑話等,有的還暗暗諷刺營中的人和事。這一切,全是刻意要幫人們忘憂——也確實有所幫助。有些俘虜就因為這種節目很有消愁破悶之效,才不惜拖著疲憊的身子或冒著分不到當日口糧的危險而爭先往觀。不過集中營里的藝術活動通常有些怪異。為求自保,幽默感是另一項精神武器。弗蘭克曾實地訓練一位與他並肩做工的友人的幽默感,建議他倆每天至少要想出一則與獲釋後可能遭遇到的情況有關的趣聞。別的難友有時也會假想一些與未來有關的趣事。在集中營中,一件極其瑣碎的小事,也有可能引發莫大的喜悅。弗蘭克舉了好幾個例子來證明這一點。就連只在寢前有時間捉身上的虱子,俘虜們也高興得很。集中營生活中的貧弱的歡娛,為大夥提供了消極的快樂。
弗蘭克認為,集中營中的生活經驗表明,人的確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面對環境別無選擇。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不可能被剝奪的。營中俘虜變成什麼樣的人,實在是他內心抉擇的結果。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目標,是人在處境極其艱難時的一線生機。弗蘭克深有體會,當他把思路轉向另一主題,弗蘭克彷彿看到自己在講台上,面對全場來賓進行演說,演說的題目則是關於集中營的心理學。這樣一來,自己及自己所受的苦難全變成一項有趣的心理研究題目了。弗蘭克就是用這種辦法讓自己超越困境的。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的俘虜,必然難逃劫數。
弗蘭克闡述集中營俘虜心理反應第三階段——獲釋後的心理。當營區當局終於宣告投降時,營中俘虜的心境隨即由極度緊張轉為全然鬆懈,當他們走出營區時,卻無法領略自由的真正含義,大家沒有感受到快樂。這獲釋後的反應,按心理學觀點,便是所謂「人格解體」所致。獲釋後有一種「非說不可」的感覺,說話的慾望不可抗拒,當心頭的重荷宣洩夠了後,才真心感到輕鬆起來。弗蘭克在獲釋幾天後的某一天,曾在鄉野廣闊的大地上跪了許久,當時在他的心裡多次重復著一句話:我從窄小的牢獄里向天主呼號,而它在廣袤的蒼穹間答復了我。弗蘭克談到,從那一刻起他的新生命開始形成,直到重又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營中的人們一旦突然解除精神壓力,精神健康也一定面臨考驗。有一種人一旦獲釋就自以為可以隨心所欲,且毫不容情地使用自由,極易導致道德畸形。同時有的人在回復正常生活時易產生憤恨和幻滅,這也有可能破壞獲釋者的人格。當獲釋的日子終於來臨,每樣事物看起來都像一場美夢。也終有一天,一切集中營的經驗在他看來,也將不過是一場惡夢。
弗蘭克把自己創建的學說,稱為「意義治療學」,弗蘭克認為,人有尋求生命存在意義的慾望,這便是求意義的意志。它是人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而不是由「本能驅策力」造成的「繼發性的合理化作用」,這個意義是惟一且獨特的,當它在人的實踐中被發現獲得時,人求意義的意志就得到滿足。一個人求意義的意志遭受挫折即「存在的挫折」。存在的挫折能導致神經症,弗蘭克稱之為「心靈性神經症」。心靈性神經症不是由「驅策力」與「本能」之間的沖突引起,而是由於不同的價值沖突引起,即來自道德的沖突。患者有一種「存在性失望」。意義治療的任務在於協助患者找出他生命中的意義。除非人體認識到他的生命有一種意義,否則沒有什麼東西能幫助人在最壞的情況中還能活下去。他引用尼採的名言:「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這種緊張是人類生命中固有的一種屬性,為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心靈動力在緊張的兩極之中,一極代表需實現的「意義」,另一極代表必須實現此意義的「人」。
弗蘭克認為,存在的空虛主要的表現是無聊厭煩。從內在而言就是感到生命無意義。弗蘭克認為,不是人去問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麼,而是「他」才是被問的人。每一個人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是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是具體現實而獨特的,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必須讓病人自己體會到他的責任,讓他自己抉擇為了什麼,對什麼人或什麼事負責。必須讓他自己負責實現他的潛在的生命意義。生命的意義必須在世界中去找尋,而不是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找尋。人無法在所謂「自我實現」上找到人類存在的真正目標,人類存在的本質是要「自我超越」。人能以三種不同的途徑去發現這個意義:(1)創造,工作;(2)體認價值;(3)受苦。由此去實現「自我超越」。愛是進入另一個最深人格核心之內的惟一方法,它可以使所愛者真地去實現那些潛能,使他理解到自己能夠成為什麼,應該成為什麼,從而使他原有的潛能發揮出來。弗蘭克認為一個人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時,他就等於得到一個最後機會,去實現最高的價值與最深的意義,即苦難的意義。這時最重要的是:他對苦難採取什麼態度?用怎樣的態度來承擔他的痛苦?弗蘭克認為,人主要關心的並不在於獲得快樂或逃避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中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人在某些情況下,寧願受苦,只要他確定自己的苦難具有意義即可。當然痛苦必須是絕對必須,否則它就沒有意義。
弗蘭克認為人所要求的並不是要忍受生命的無意義,而是要忍受自身沒有能力以理性抓住生命的絕對意義。弗蘭克在此允許有超越並凌駕於人類之上的另一個層次的存在。認為如果患者具有堅定的宗教信仰,就應該藉助他的宗教信念及精神力量來發揮醫療上的效果。生命中惟一真正短暫無常的部分是它的潛力,這些潛力一旦成為事實,立刻就變成過去,過去將永恆存在,因而它們就從短暫性中被保存起來。事物的短暫性構成了我們的責任感,人必須不斷抉擇,人要決定什麼樣的事物,成為他存在的里程碑。意義治療發展出一種「矛盾取向法」的技術,這種方法使病人的態度顛倒。
弗蘭克認為「泛決定論」比「泛性主義」更錯誤更危險。「泛決定論」忽略了人面對任何情況時有採取自己立場的能力。人並非完全被決定。人不是僅僅活著,且總是要決定他的存在到底應成為什麼樣子,下一刻他到底要變成什麼。一個無法治療的心理疾病患者很可能失去了他的「有用性」,但是仍然保有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即使是神經症或精神病患者,也都保有殘余的自由。如果病人再也沒有人性的尊嚴,那麼精神醫學就無意義了。弗蘭克認為人不是事物,「人」最終是自我決定的。他要成為什麼——在天賦資質與環境的限制之下——他就成為什麼。正如在集中營這個生活實驗室與考驗場中,有些難友像個惡棍,有些卻宛如聖人。人在他自身內有兩種可能,去實現哪一種是由他自己所抉擇的,而不是由情境所決定的。
3. 近代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對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有什麼創造性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三大條件是:
A.社會歷史條件: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學前提: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C.思想理論來源: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具體地說:
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當時社會發展的產物.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相繼在西歐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占據統治地位,社會歷史發展的唯物辯證性質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這為科學地提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奠定了社會歷史前提.與此同時,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各種社會矛盾特別是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和階級對抗越來越尖銳起來.無產階級要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迫切需要以科學的世界觀為指導,馬克思主義正是適應無產階級政治斗爭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
⑵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進入19世紀後,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以及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等三大科學發現,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徹底克服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自然觀,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辯證的性質,提供了自然科學的前提和條件.
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對人類思想史上一切優秀成果的創造性繼承,是人類文明特別是歐洲近代文明合乎邏輯的發展成就.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
4. 創造生命意義的途徑有哪些
生命的是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永遠沒有答案,或者說這個答案是需要你去尋找的。生命的回意義本身是沒有的,答你賦予了它什麼意義,你的生命的意義就在哪裡。
你所需要的創造生命的意義是需要你自己去摸索、探求的,因為沒有誰能給你一個標準的答案。且行且思……
5. 提高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今天就考試了啊 騷年!
6. 創造性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
1、知識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
任何創造都離不開知識,知識豐富有利於更多更好地提出設想,對設想進行科學的分析、鑒別與簡化、調整、修正;並有利於創造方案的實施與檢驗;而且有利於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這是創造力的重要內容。
2、智力: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6)發現意義的途徑包括創造性價值擴展閱讀:
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發明是製造新事物,例如瓦特發明蒸汽機,魯班發明鋸子。發現是找出本來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規律,如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規律等。
理解創造力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幾點:
①創造力是一種有別於智力的能力,創造力測驗的內容是智力測驗內容上沒有的,是智力測驗測不出來的能力;
②創造力指在各種創造性活動中的能力,既有科學創造活動,又有技術創造和藝術創造活動,還有其他方面的創造活動;
③新穎獨特是指前所未有、與眾不同,這是創造力的根本特徵;④創造產品(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有社會或個人價值。
創造力與人格特徵也有密切關系,綜合多人研究的結果表明,高創造力者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徵:興趣廣泛,語言流暢,具有幽默感,反應敏捷,思辨嚴密,善於記憶,工作效率高,從眾行為少,好獨立行事,自信,喜歡研究抽象問題,生活范圍較大,社交能力強,抱負水平高,態度直率、坦白,感情開放,不拘小節,給人以浪漫印象。
7. 單選題 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是
c,樹立人生觀、選擇人生目標並不能實現人生價值,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挺好,但不一定有多大價值,提高自我素質才是根本,如此方能有夢想並能實踐。
8. 實現創造性思維的基本途徑
「和田創造十二技法」包括十二個「一」,即: 「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組合等; 「減一減」——減輕、減少、省略等; 「擴一擴」——放大、擴大、提高功效等; 「變一變」——改變形狀、顏色、氣味、音響、次序等; 「改一改」——改掉缺點、缺憾,改變不便或不足之處; 「縮一縮」——壓縮、縮小、微型化; 「聯一聯」——原因和結果有何聯系,把某些似乎不相乾的東西聯系起來; 「學一學」——模仿形狀、結構、方法,學習先進; 「代一代」——用別的材料代替,用別的方法代替; 「搬一搬」——換個地區換個行業換個領域,移作他用; 「反一反」——能否把次序、步驟、層次顛倒一下; 「定一定」——定個界限、標准,能提高工作效率。
9. 智慧樹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答案誰有謝謝…發我一份
【第一章】 1 【單選題】(5分) 創造的基礎是(C) A. 智能因素 B. 非智能因素 C. 知識 D. 精神人格 2 【單選題】(5分) 創造是指人們首創或改進某種思想、理論、方法、技術和產品的活動。我們可以將人類的創造分為第一創造性和第二創造性,下列屬於第二創造性的是(C)。 A.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B. 勾股定理 C. LED顯示屏 D. 四大發明 3 【單選題】(5分) 人類社會在我們的不斷創造中快速發展,那麼我們不斷實現各種突破性的創造的根本動因是(B)。 A. 創造性動機 B. 創造性需求 C. 創造性行為 D. 創造性目標 4 【單選題】(5分) 創新方法的三階段不包括(D )。 A. 嘗試法 B. 試錯法 C. 頭腦風暴法 D. 疑問法 5 【多選題】(5分) 赫曼全腦模型包括(ABCD)思維類型。 A. 邏輯型 B. 空想型 C. 表現型 D. 紀律型 【第二章】 1 【單選題】(5分)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經說過: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之間的差別,並不在於知識和經驗,而在於 (B)。 A. 人脈 B. 思維方式 C. 個人素質 D. 能力 2 【單選題】(5分) 愛迪生確定魚雷形狀時,既未作任何調查也未經任何計算,當即提出一種別人意想不到的辦法,這突出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D)特徵。 A. 內容上的綜合性 B. 視角上的靈活性 C. 對傳統的突破性 D. 程序上的非邏輯性 3 【單選題】(5分) 在學習時,雖然也遇到過稍微復雜的數學問題、物理問題,但多數情況下是把類似的問題拿來照搬,也因為這樣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導致解題失誤。這屬於(C)思維定式。 A. 權威型 B. 習慣型 C. 直線型 D. 從眾型 4 【單選題】(5分) 有的人喜歡跟別人唱對台戲,人家說東,他偏往西,好賭氣,費了好大力氣,走了許多彎路還不願回頭。這屬於(C)思維定勢。 A. 從眾型 B. 習慣型 C. 偏執型 D. 局限型 5 【多選題】(5分) 創新思維的特徵主要有(ABCDE)。 A. 對傳統的突破性 B. 程序上的非邏輯性 C. 思路上的新穎性 D. 視角上的靈活性 E. 內容上的綜合性 【第三章】 1 【單選題】(5分) 「紐西蘭動物園遊客進籠「示眾」獅群好奇圍觀。」運用的是(C)思維。 A. 橫向 B. 發散 C. 逆向 D. 縱向 2 【單選題】(5分) 狐狸用了很多辦法,說了很多好話,只為吃到烏鴉嘴裡的肉。運用的是(B)思維。 A. 橫向 B. 收斂 C. 發散 D. 縱向 3 【單選題】(5分) 作為兩種思維方式,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有顯著的區別,在作用上,(B)更有利於人們思維的廣闊性、開放性。 A. 收斂思維 B. 發散思維 4 【單選題】(5分) 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發現過程中,人們按照常規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利用已知的理論對實測數據進行分析,並大膽地推測出了新行星的存在。這種推測利用的是(C)思維。 A. 逆向 B. 橫向 C. 正向 D. 縱向 5 【單選題】(5分) 田忌賽馬中「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之上駟,取君之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終使田忌三局兩勝,得金五千。此妙招利用的是(A)。 A. 橫向思維 B. 縱向思維 C. 正向思維 D. 逆向思維 【第四章】 1 【單選題】(5分) 做夢、走神等屬於(A)想像。 A. 無意 B. 有意 C. 創造性 D. 幻想 2 【單選題】(5分) 由給定事物聯想到經常與之同時出現或在某個方面有內在聯系的事物的思維活動是(C)聯想。 A. 相似 B. 對稱 C. 相關 D. 類比 3 【單選題】(5分) 18世紀著名科幻作家凡爾納寫出了104部科幻小說,書中寫到的直升機、導彈、電視台等在20世紀都已實現。凡爾納幻想的事物70%如今已成為現實,這足以證明(B)是科學創造的前導。 A. 形象思維 B. 想像思維 C. 聯想思維 D. 靈感思維 4 【單選題】(5分) (B)是定義靈感思維的必要特徵。 A. 突發性 B. 獨創性 C. 跳躍性 5 【單選題】(5分) 在文學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創造,畫家繪畫,建築師設計規劃建築藍圖等是(A)的結果。 A. 形象思維 B. 想像思維 C. 靈感思維 【第五章】 1 【單選題】(5分) 在使用頭腦風暴法時,以下哪些行為違反了延遲批判這一原則。(D) A. 反對 B. 支持 C. 質疑 D. 以上全部違反 2 【單選題】(5分) 讓與會者的心情像是獨自外出散步時一樣,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體現了頭腦風暴法的(B)規則。 A. 鼓勵巧妙地利用並改善他人的設想 B. 歡迎各種離奇的假想 C. 追求設想的數量 D. 不做任何有關缺點的評價 3 【單選題】(5分) 頭腦風暴法是由美國創造學家(B)於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發表的一種激發思維的方法。 A. 托蘭斯 B. 奧斯本 C. 克勞福德 D. 阿奇舒勒 4 【單選題】(5分) 越多越好!——重數量而非質量,指的是頭腦風暴法基本規則中的(B)。 A. 延遲判斷 B. 數量產生質量 C. 鼓勵巧妙地利用並改善他人的設想 D. 歡迎各種離奇的假想 5 【多選題】(5分) 頭腦風暴法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則包括(ABCD)。 A. 不做任何有關缺點的評價 B. 歡迎各種離奇的假想 C. 追求設想的數量 D. 鼓勵巧妙地利用並改善他人的設想 【第六章】 1 【單選題】(5分) 下面哪些不是問題與創新之間的關系(A)。 A. 問題對創新毫無作用 B. 創造始於問題 C. 問題是創新之母 X D. 問題導致創新的機會 X 2 【單選題】(5分) 受石油工業中用小機器人來探測管道漏洞做法的啟發,製造出各種內窺鏡用於醫療工作,如:胃鏡、腸鏡等。這屬於奧斯本檢核表中的(A)方面。 A. 能否借用 B. 能否替換 C. 能否變大 D. 能否縮小 3 【單選題】(5分) 亨利·丁根將軸承的滾柱改成圓球,發明了滾珠軸承,這一形狀的改變,大大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這屬於奧斯本檢核表中的(A)方面。 A. 能否改變 B. 能否縮小 C. 能否變大 D. 能否借用 4 【單選題】(5分) 在解決某一問題,改進某一物品時,能否先有一個約定的標准,大家都能接受的規定,能使工作效率更高、更方便、更准確。這是和田十二表法中的(B)。 A. 改一改 B. 定一定 C. 搬一搬 D. 反一反 5 【單選題】(5分) 江南春在電梯即將封閉時看到電梯門口舒淇的海報,聯想到電梯門口安電視,造就分眾傳媒,帶來億萬財富。這是和田十二表法中的(C)。 A. 改一改 B. 搬一搬 C. 聯一聯 D. 定一定 本答案由Eric Zhao整理,僅供學習參考。轉載或引用時請保留版權信息。 【第七章】 1 【單選題】(5分) 列舉型創新方法是一種具體運用(C)來克服思維定勢的創新方法。 A. 組合創新 B. 批判思維 C. 發散思維 D. 形象思維 2 【單選題】(5分) 床和沙發組合成的沙發床、鏡子和櫃子組合成的帶穿衣鏡的櫃子、床和箱子組合成的床底可兼做儲物櫃的組合床等,這些發明創造使用了(D)的方法。 A. 希望點舉例法 B. 屬性舉例法 C. 缺點舉例法 D. 成對舉例法 3 【多選題】(5分) 按照所列舉對象的不同,列舉法可以分為(ABCDE)。 A. 屬性列舉法 B. 缺點列舉法 C. 希望點列舉法 D. 成對列舉法 E. 綜合列舉法 4 【多選題】(5分) 屬性列舉法主要從(ABCD)方面進行。 A. 名詞屬性 B. 形容詞屬性 C. 動詞屬性 D. 量詞屬性 5 【多選題】(5分) 列舉法的引申方法包括(ABCD)。 A. 缺點列舉法 B. 希望點列舉法 C. 成對列舉法 D. 綜合列舉法 【第八章】 1 【單選題】(5分) 通過插畫、圖形、圖表、表格、關鍵詞等把信息傳達出來,將我們的想法畫出來,幫助我們有效地分析和理解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指的是(B)。 A. 六頂思考帽 B. 思維導圖 C. 奧斯本檢核表 D. 列舉法 2 【單選題】(5分) 一幅合格的思維導圖不需要具備的特點是(D)。 A. 具有個人風格 B. 突出重點 C. 清晰明白 D. 文字繁多 3 【多選題】(5分) 思維導圖是通過帶順序標號的樹狀的結構來呈現一個思維過程,要想畫出一幅合格的思維導圖要避免(ABC)等誤區。 A. 文字繁多 B. 圖片過多 C. 節點過多 D. 思路清晰 4 【單選題】(5分) 思維導圖繪制的第一步是(B)。 A. 關注關鍵詞 B. 寫下中心主題 C. 連線 D. 增加顏色 5 【單選題】(5分) 思維導圖的理論原理是科學研究認為人類的思維特徵是呈(B)的,進入大腦的每一條信息、每一種感覺、記憶或思想都可作為一個思維分支表現出來。 A. 周期性 B. 放射性 C. 反復性 D. 單一性 【第九章】 1 【單選題】(5分) (C)是以系統分析和綜合為基礎,用集合理論對研究對象相關形態要素的分解排列和重新組合,得出所有可能的總體方案,最後通過評價進行選擇。 A. 主體附加法 B. 信息交合法 C. 形態分析法 D. 分解法 2 【單選題】(5分) (A)就是將整個創造系統內部的要素分解、重組和創造系統之間要素的組合,從而產生新的功能和最優的結果的方法。 A. 組合法 B. 分解法 C. 信息交合法 D. 主體附加法 3 【單選題】(5分) 以下(B)不屬於組合法的類型。 A. 同類組合 X B. 強制組合 C. 異類組合 X D. 元件組合 X 4 【單選題】(5分) 美國戴維德等人把超聲波和靜電場方法結合,設計出一種硬水軟化裝置。屬於(C) A. 材料組合 B. 元件組合 C. 方法組合 D. 異類組合 5 【單選題】(5分) 信息交合法具體實施步驟的第一步是(A)。 A. 定中心 B. 化標線 C. 注標點 D. 相交合 【第十章】 1 【單選題】(5分) 六頂思考帽法運用的思維方式是(C)。 A. 立體思維 B. 平面思維 C. 平行思維 D. 多面思維 2 【單選題】(5分) 在六頂思考帽法中,運用(B)思考帽時人可以表現自己的情緒,還可以表達直覺、感受、預感等方面的看法。 A. 白色 B. 紅色 C. 黃色 D. 綠色 3 【單選題】(5分) 在六頂思考帽法中,(C)思考帽代表思維過程的控制與組織,它可以控制其他思考帽的使用。 A. 白色 B. 紅色 C. 藍色 D. 綠色 4 【單選題】(5分) 他的英語講得真好,這非常有用。使用的是(C)色思考帽。 A. 黑 B. 白 C. 黃 D. 紅 5 【單選題】(5分) 使用安全輸液工具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使用的是(C)色思考帽。 A. 白 B. 藍 C. 黑 D. 黃 6 【單選題】(5分) 學校食堂的用餐價格上漲了20%,使用的是(B)色思考帽。 A. 黑 B. 白 C. 紅 D. 藍 【第十一章】 1 【單選題】(5分) 無論是從詞源的涵義、還是作為一種推理思維的方法、還是作為一種創新方法,類比始終強調的一點是(C)。 A. 事物之間的差異性的比較 B. 事物同屬一類 C. 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比較 D. 事物分屬不同類 2 【單選題】(5分) 下列哪個是不屬於原型啟發法的特點(A)。 A. 原型是有意識被尋找到的 B. 啟發物與發明物之間不一定有嚴格的相似關系 C. 最終的發明物和啟發物之間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D. 原型啟發法中的原型是對創造起墊腳石作用的中介物 3 【單選題】(5分) 芝加哥西爾斯大廈的結構採用的是樹木細胞蜂窩狀的,其中運用到的類比類型是(A)。 A. 直接類比 B. 親身類比 C. 符號類比 D. 幻想類比 4 【單選題】(5分) 挖土機可以用模擬人體手臂的動作來進行設計,它的主臂如同人的上下臂,可以左右上下彎曲,挖斗似人的手掌,可以插入土中,將土抓起。運用的是(D)。 A. 直接類比 B. 相似類比 C. 聯想類比 D. 擬人類比 5 【單選題】(5分) 萬物生長靠太陽,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有農藝家在對「陽光農業」的思考中悟出了「月光農業」的創意。運用的是(B)。 A. 相關類比 B. 對稱類比 C. 相似類比 D. 聯想類比 【第十二章】 1 【單選題】(5分) (A)是指一個技術系統中的同一個參數的矛盾,也就是自相矛盾。 A. 物理矛盾 B. 技術矛盾 C. 相對矛盾 D. 相關矛盾 2 【單選題】(5分) (B)是指當系統中的某一子系統(參數)得到改善時,可能導致另一子系統(參數)發生惡化。 A. 物理矛盾 B. 技術矛盾 C. 相對矛盾 D. 相關矛盾 3 【單選題】(5分) 根據TRIZ理論中關於專利登記的劃分,半導體的發現屬於(D)級別。 A. 一(簡單的解) B. 二(少量的改進) C. 三(根本性的改進) D. 四(全新的概念) 4 【單選題】(5分) 電話子母機的發明運用的使物理矛盾中的(A)原理。 A. 整體與部分分離 B. 條件分離 C. 空間分離 D. 時間分離 5 【單選題】(5分) 根據TRIZ理論中關於專利登記的劃分,可折疊式自行車的發明屬於第(B)級別。 A. 一(簡單的解) B. 二(少量的改進) C. 三(根本性的改進) D. 四(全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