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相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相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22 11:23:28

1. 照相機是誰發明

普遍認為是達蓋爾,但是法國人尼埃普斯的「日光畫」是最早使用照相機拍攝的照片。
1826年的一個夏天,他把合金板塞在暗箱中,然後將它掛在閣樓頂上的窗戶前,俯視著屋頂、一個梨樹和鴿子窩。暗箱曬了8小時後,他用薰衣草油成功除去合金板上由於日曬不夠而沒有變硬的瀝青。最終的圖像清晰可變。尼埃普斯製造的是一個正像,沒有底片的照片,他取名日光膠版術,或「日光畫」。

2. 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西元前三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記述了在黑暗房舍的小洞,光線射入時呈到影專情形。1516年義大利人屬達文西(leonard da vince)有研究映像暗箱的記載。1611年德國人克普勒(johnnec kepler)發明凹凸兩片透鏡黏合成一片的「黏合透鏡」。1666年牛頓(isaac newton)以三稜鏡做實驗,發現了光線的「七彩色散現象」。人類這些偉大的發現,促成了歐洲繪畫暗箱的發明,這種以光線經過透鏡而形成影像來作素描的繪畫暗箱,就是照相機最早的雛形。但這都僅止於影像的形成,對於如何保留影像,還未發展到成熟階段。 1837年法國的舞台藝術家達凱爾(l.j.m. daguerre)以化學葯品「銀鹽」受光照射會產生變化,而發明了能保留影像的攝影術,稱為「銀版攝影術」。達凱爾這項創舉,法國政府在1839年8月買下了他的發明權而公諸於世。銀版攝影術在幾年之間就很快的風靡了歐洲各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多數人也因此公認該年代為攝影術誕生的年代
求採納

3. 照相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4. 熱眼照相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熱感應相機其實就是熱成像照相機,因其對物體的溫度很敏感,可以記錄下拍攝對象的熱量散發效果。

5. 照相機是如何發明的

人類進入一個精確的時代

——1830年照相機的發明很少能找出一種發明像照相術這樣有著如此多的用途,除了日常生活,它還被廣泛應用於教育、科研、醫學、信息、傳媒等各個領域,讓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產生無盡的遐想。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紀念品放在一起,就會發現,照片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19世紀30年代,路易斯·達蓋爾成功地發明了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技術——照相術。關於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曲折的經歷呢。

達蓋爾1787年生於法國北部的康布雷城,青年時代他是個藝術家。在30多歲時,他設計了「西洋鏡」,這是用特殊的燈光效果展示的全景圖畫。當他從事這項工作時,他開始產生興趣想發展一種不用刷子和油漆就能自動重現世界上的景象的機器。從此,他開始了研製照相機的嘗試。

最初,他設計一架有實用價值的照相機的努力沒有取得成功。1827年時他遇見了尼埃普斯,有可能那時尼埃普斯也在努力發明一架照相機(到那時多少已經取得了一點成功)。兩年後他們變成了合作夥伴。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達蓋爾獨自繼續堅持這一努力。到1837年時,他成功地發明出一種可以實用的照相系統,這被稱為達蓋爾照相術。

1839年,達蓋爾將他的照相過程向公眾公布,但沒有申請專利。作為回報,法國政府授予尼埃普斯的兒子和達蓋爾終身年金。達蓋爾發明的公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成了當時的英雄人物,並接受了眾多的榮譽。與此同時,達蓋爾照相術也迅速得到普遍的應用。達蓋爾很快就退休了,於1851年在距巴黎不遠的鄉村住宅中去世。

沒有什麼發明是完全歸功於一個人的工作的。確實,在達蓋爾之前,許多其他的工作為達蓋爾的成功做了准備。暗箱(一種類似於小孔成像相機的裝置,但沒有底片)至少比達蓋爾早800年就發明出來了。16世紀時,卡爾達諾在如何將透鏡安裝在暗箱的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拉開了現代照相機的令人興奮的序幕。但是由於它產生的圖像根本不能保存,幾乎不能認為它就是照相機。另一項重要的准備性發現是1727年由舒爾茨完成的,他發現銀鹽對光敏感。盡管他用這個發現製造出一些暫時存在的圖像,但舒爾茨沒有真正對這一現象深入研究。

最接近於達蓋爾成就的先行者是尼埃普斯,他後來成了這蓋爾的合夥人。大約在1820年時,尼埃普斯發現產於朱迪亞(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的瀝青對光敏感。通過這種光敏材料與暗箱結合,尼埃普斯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他於1826年製造的一架照相機現仍被保存著)。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一些人認為尼埃普斯才是照相機的發明者,但是尼埃普斯的照相方法完全不實用,它要求有8個小時的曝光時間,即使是這樣,得到的仍然是一幅相當模糊的圖像。

用達蓋爾的方法,圖像被記錄在一張塗有碘化銀的平板上,15到20分鍾的曝光時間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這一方法盡管還很麻煩,但卻可供實用了。在達蓋爾將他的方法公之於眾後的兩年時間內,其他人對這一方法提出了一些小改進:在用做光敏材料的碘化銀中加入溴化銀。這一微小的變化對於大大減少必需的曝光時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用照相術產生圖像變得實用。

1839年,在達蓋爾公布他的發明之後不久,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宣布他發展了一種不同的照相方法。像我們使用的方法一樣,它使用負片。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記錄表明,塔爾博特實際上在1835年就已經製作出了他的第一張照片,這比達蓋爾照相術提前了兩年。塔爾博特由於同時還在從事其他幾項研究工作,而沒能迅速將他的照相實驗進行到底。

達蓋爾去世了,達蓋爾非常大眾化的發明對以後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人們對照相機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英國人塔爾博特在銀板照相機發明的同時,創造了「塔爾博特攝影法」,使一張底片可以得到多張照片。又是幾十年過去了,美國人也趕了上來。美國的喬治·伊斯曼發明了卷式軟片,為照相降低成本、走進千家萬戶做了准備。1891年,照相機的價格讓不少人能夠承受,成了家庭中簡單而普及的娛樂工具。

後來,人們開始對原來的黑白照片不再感到滿足,他們需要更高水平的攝影技術,希望照片這種東西能全面地展現生活的全部色彩。彩色攝影技術就這樣應運而生了。除了用於家庭娛樂,它還逐步被推廣到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和工業、軍事、醫學、商業等諸多方面,從而推動了這些行業的發展。

6. 照相機是根據什麼原理發明的

小孔成像
照相機是通過凸透鏡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發明的(物體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是呈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在底片上的像比較小)。

7. 照相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照相機成機的時間是1839年。

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7)相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擴展閱讀:

照相機發展歷史: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8. 照相機是怎麼發明的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1930年製成彩色膠卷;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 ;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閱讀全文

與相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