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代成功企業家,為什麼不像以前的發明家一樣。自己當發明者。自己不做貢獻
術業有專攻,發明有發明家,企業家有企業家,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在所有行業做得都很出色,他只能在某一個行業做得比較出色,當然也有特例。
② 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家有那些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矽谷狂人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男,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③ 中國有哪些發明家,企業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發明家有:張衡,畢升,蔡倫,杜詩。
1、公元132年(陽嘉元年),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動之機。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2、畢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3、蔡倫,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4、杜詩,河南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光武帝時,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製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他還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內富庶起來。有"杜母"之稱。南陽人稱贊說:"前有召父(召信臣),後有杜母"。
④ 史蒂夫·喬布斯是企業家還是發明家,為什麼
這兩項並不沖突,但我覺得他首先是個企業家,他很擅長把領導別人,讓手內下都很努力的工作,而且他的那些容產品設計主要是他的團隊設計出來的,我認為喬布斯是給他的團隊一個理念,然後底下設計,他在一次一次的讓修改,最後得出他滿意的作品。。這樣他肯定也算發明家吧。
不過肯定的是,那些產品沒有喬布斯應該是出不來的。
⑤ 世界前十位創業家是誰中國前五位呢要有介紹!謝了大神們幫幫忙
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史蒂夫·沃茲(STEVEWOZNIAK)蘋果電腦公司(AppleInc.)讓電腦走進普通人家。 沃茲在始創於1976年的蘋果電腦公司里設計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傳奇機器的內部裝置,喬布斯則是營銷大師。喬布斯同時也改造了計算的概念,首先是AppleI,然後是Macintosh及其圖形界面,之後創立了突破範例的動畫製作室Pixar,用iPod和iTunes引領了數字音樂主流。現在喬布斯的酷玩是iPhone。 菲爾?耐特(PHILKNIGHT)Nike將運動裝備變成時尚的優秀品牌 還在斯坦福商業繫上學時,耐特就制訂了創立鞋業公司的商業計劃。幾年之後,他和一位合夥人開始研發自己的鞋。運動明星的簽名認可,再加上企業不斷進行運動鞋外觀和性能上的革新,Nike很快成了業界頂尖的品牌。2004年耐特辭去了CEO的職位,但是繼續留任總裁。他最近的計劃是什麼?答案是電影製作室,並即將發行其第一部長篇兒童影片。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SCHULTZ)星巴克(Starbucks) 將一種平凡的商品變成了一種必備的身份象徵 舒爾茨最初任職於布魯克林一家公司,銷售施樂(Xerox)復印機,後來辭職結束了自己的公司生涯,繼而加入了一家西雅圖咖啡連鎖公司,當時該公司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店面。1978年他收購了該公司,今天,這家全球連鎖機構有著超過12000家連鎖店,以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一流的質量控制、以及5美元一杯的咖啡價格著稱於世。接下來他將要做的是:銷售數字音樂下載以及低脂肪牛奶咖啡。 瑪莎·斯圖爾特(MARTHASTEWART)Omnimedia對家庭烹飪和招待的變革 斯圖爾特曾擔任過數年專業模特,也曾贏得紐約巴納德大學獎學金,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她又開發了自己的第三個才能——在烹飪、園藝和室內裝飾方面准確的鑒賞力,1976年創立了Omnimedia,公司上市,她成為億萬富翁。她的下一步計劃是和一位家庭裝修商合作,裝飾所有分支部門。 弗雷德里克·W·史密斯(FREDERICKW.SMITH)聯邦快遞(FedEx) 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隔夜交貨的快遞服務 史密斯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購買了兩架噴氣式飛機,他發誓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隔夜交貨的快遞服務。剛開始幾乎沒有人理睬他,但是1977年撤銷空運貨物規定之後,他的業務開始有了起色,獨特的包裹分類技術則推動了他的成功。現在,聯邦快遞每天在全球范圍內遞送包裹600萬件,收購Kinko's之後,史密斯也開始了復印列印業務。 為黑人電視觀眾創立第一家有線電視網路 約翰遜是第一位黑人億萬富翁、紐約證券交易所第一家黑人控股公司的創始人、大型球隊的第一位黑人老闆,這么多「第一」的頭銜正說明了約翰遜的與眾不同之處。1979年,約翰遜投資15,000美元創立了黑人娛樂電視網,1999年以2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售出,目前他經營著RLJ公司,興趣范圍遍及體育、銀行、音樂、以及其他眾多領域 史蒂夫·凱斯(STEVECASE)美國在線服務公司(AOL)讓互聯網不再昂貴並且便於使用。 1985年凱斯創立了一家很小的在線服務公司,經過不懈的努力,打敗了CompuServe和Prodigy等競爭對手,讓AOL成了業界無可爭議的帶頭人。2000年公司再創佳績,凱斯以價值1650億美元的AOL股份收購了時代華納(TimeWarner)。這時候公司年度虧損額達到了歷史最高,但是AOL憑借著自己的創新,包括郵寄數以百萬的免費軟體以及提供統一收費價格,自此徹底改變了上網的概念。目前凱斯正將目光放在其他產業,包括一種名為GratisCard的新型付費系統,該系統正努力抗衡Visa和MasterCard 拉里·佩奇(LARRYPAGE) 謝爾蓋·布林(SERGEYBRIN) Google網路搜索界變革 這兩位計算機科學博士1998年離開了斯坦福大學並創建了Google,Google採用了一種創新的、復雜的技術,能夠將網路上搜索到的信息排列成頁。直到現在,Google還保持著自己獨有的搜索頁面,成為業界大亨。據傳聞,現在Google正開發自己的「Google操作系統」,以挑戰微軟 皮埃爾·奧米迪亞(PIERREOMIDYAR)eBay用網路拍賣引發了電子商務變革 1995年奧米迪亞萌發出了網上拍賣的念頭,從此孵化了世界最大的市場以及世界最成功的在線公司之一。eBay讓奧米迪亞成了億萬富翁,但是比這更加重要的是,它使得無數創業者通過在eBay的網上銷售成就了自己的事業。目前,奧米迪亞在為推動社會變革的組織和企業積極投資。 比爾·蓋茨(BILLGATES)保羅·艾倫(PAULALLEN)微軟(Microsoft)支配全球個人電腦軟體。 1981年與IBM簽署的一份偶然的合同,讓幾乎所有IBM生產的PC都要向微軟支付費用。蓋茨在微軟的巨額股份讓他成為了世界首富,雖然艾倫由於健康原因在IBM那單業務之後不久就離開了公司,但他在微軟的股份也讓他能夠涉獵自己鍾愛的職業運動、太空旅行以及其他風險事業。蓋茨通過自己的個人基金,正漸漸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家,目前他集中關注全球健康以及教育問題。 補充: 魯冠球:作為江浙一帶民營企業的領軍人物,魯冠球的入選當是無可厚非。1945年出生的魯冠球素有商界常青樹的美譽,作為中國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業領袖之一,魯冠球見證了萬向集團從一個小工廠發展稱國內最大名營企業之一的全過程,只有初中文化的魯冠球向世人展示了一個農民的傳奇故事。 文革期間為數不多的個體戶出身的魯冠球深嘗人間百味,對新老朋友多加呵護。最新的新聞是:當金義集團董事長陳金義深陷困境時,魯曾專門向陳金義發出傳真,內容是:「陳金義同志:我心痛!事至此,先了結。要多少?來人拿!」收到傳真後,陳金義隨即前往萬向集團。 孫大午:「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可以肯定,大午先生的財富會是整個榜單里最少的,但卻大午先生的個人氣節卻無愧於「最受尊敬」的稱號。 讓我們看看《南方周末》為他寫的卷首語:「他本是一個億萬富翁,卻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當了董事長還幫工人掏糞。他本該以追逐利潤為第一要務,卻辦免費的農民技校、賠錢的中學,賠多少都不在乎。他深知商場官場潛規則,手中毫無政治資源可依仗,卻不肯和光同塵,梗直倔強。他在事業頂峰時曾評論自己:「看似可喜可賀,其實是可悲可嘆的人物。」幾乎一語成讖。」 去年有名的「鞋套風波」?被大午先生認為是儒家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抗爭,在此不贅述。 吳仁寶:「天下第一村」村長的美譽足以讓吳仁寶當選為最受尊敬的創業家。吳仁寶的財富觀極朴實:「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 從來不會說普通話,每次外出要帶上孫女最翻譯,吳仁寶卻心憂天下:「我們富了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幫帶左鄰右舍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民。在寧夏和黑龍江建立了兩個「省外華西村」,還為中西部地區培訓1萬多名各類技術人員。」 帶領大家打出「天下第一村,」而自己依舊住村裡最破的房子,1928年出生、年近80的吳仁寶無疑值得尊敬。 劉長樂:鳳凰十年至今,香港「太平紳士」劉長樂居功至偉。有人這樣評價劉長樂:他創造了一個神話,把一個香港人看起來不像香港電視台、台灣人看起來不像台灣電視台、大陸人看起來更不像大陸電視台的鳳凰衛視,打造成了華人媒體的知名品牌。 除了胡適,李敖很少有佩服的人,但他卻很欣賞劉長樂:"劉老闆確實有過人之處。他是一個有眼光、有胸襟、非常敬業的人。我很欽佩他。" 東奔西突,外圓內方,八方才俊,盡在轂中。在艱苦的環境下,創業10年,打造出華語世界的最強音,鳳凰衛視不負盛名,劉長樂不負長城。 任正非:如同電影頒獎典禮,最最受尊敬的應該留在最後。 「誰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家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這個問題放在5年前,還需要很多人掂量,但現在已經完全沒有懸念。「中國的華為、世界的華為」正成為世界通訊業的領先者。 任正非不是沒有冬天,從「北國之春」到高徒李一男出走,花甲之年的任正非也有精疲力竭的時候。但是,不喜見媒體的任正非卻總有力挽狂瀾之力。 「中華有為」,從2、4萬元到年銷售額82億美元,任正非和他的華為同事們正在朝他們的偉大理想一路狂奔。 「華為尚未成功」,任正非這么勉勵自己。任正非不受尊敬,誰受尊敬?
⑥ 中國現代著名的創業家有那些 做什麼的
現在中國最興的是電子商務:
有馬雲的阿里巴巴和淘寶、陳一舟的 人人網、程炳浩的開心網 ,還有顧備春的麥考林針對都市白領女性,俞渝的當當網 網上書店。
傳行業的 被很多雜志評選為2011創業家的是 季琦 他創辦的三個公司都上市了,包括:攜程網、如家快捷酒店、漢庭快捷酒店。
食品行業的如 真功夫 包天下
教育行業的 如俞敏洪 的 新東方 ,還有學而思
⑦ 發明家就是企業家嗎
電腦史中的一個趣聞是,年,在羅伯特.諾伊斯的帶領下,8位青年——後來被稱為「8個天才『叛逆』」一起離開肖克萊「叛逃」,決心自己創辦公司。
肖克萊的企業成了純學術和純科研機構,而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商業實體。沒過幾年,助手們逐漸意見紛紛,一個個離他而去。企業不但沒有新的發明,反而老本虧損,一天天入不敷出,最終難以支撐,結果被另一家公司收購。
「知識就是金錢」,但知識不會自動搖身一變——成金錢,而通常要經過知識→技術→產品設計→實驗試制→申請專利→中試→小批生產→試銷→改進→大批生產→進入市場的復雜階段。
在今天,也有一個「神州版」的肖克萊一王全傑。這位當今中國皮革界的科研頂尖人物,取得了一系列皮革方面的創新成果,並憑借這些成果去「半下海」——兼當了一家皮革企業的總經理和董事長。雖然起初企業還紅極一時,但結果卻發現自己並不是搞管理的料一一例如不忍心懲罰發出兩只空箱子到紐約的「麾下」,接著就是效益下滑和虧損。加上「下海」和科研(兼帶研究生)的時間沖突等原因,最終收回了伸進「海」里的那一隻腳——先後辭去總經理和董事長職務。回到皮革科研領域。在2005年11月10日夜,中央電視台第2套節目對此做了詳細報道。
肖克萊「下海」失敗揭示的哲理是,他沒有在自己最擅長的理論研究領域大顯身手;相反,卻在一個並不熟悉的領域——商業和企業領域去另起爐灶。他當時並不明白,自己雖有傑出的科研才能和一定的領導才能,卻沒有優秀的經營才能。科學家和發明家並不等於企業家和成功的商人,因為各是各的「學問」。因此,每個人都應找准自己在社會中的坐標,才能有所作為;用人者也應根據這一原則才能使下屬「各顯其能」。如果要牛頓去做生意,未必能有世人共知的輝煌。
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有的擅長理論研究,有的擅長實驗製作;有的擅長科學活動,有的擅長生產經營或社會活動,等等。因此,設計自己,抉擇職業時應揚長避短,以免發生肖克萊那種失敗。在這方面,愛因斯坦拒當總統的故事,能給我們以啟迪。愛因斯坦的終身好友、以色列第一任(1848~1952)總統魏茨曼(1874~1952),在生前就曾表示,願意把總統職位讓給愛因斯坦。但愛因斯坦婉言謝絕了:「我整個一生都在研究客觀事物……缺少與人民和諧相處、行使官方工作的經驗……我不適合在那麼高的職位上任職……」
梅雷迪思說:「生活是不會在我們前頭設置路標的。」所以,有時抉擇是否正確並不是末卜先知的,只有在失敗後才會發現原來抉擇的失誤,這時就應及時改弦易轍,當好「事後諸葛亮」,以避免再次失誤。
磨亮梭鏢(學好「打天下」的本領)、找准坐標(擺正在社會中的位置)、定好目標(確定奮斗方向)和修正航標(調整前進的航向),是人生的四件大事,人人都要好好把握。
⑧ 世界上著名的企業家都有哪些
一、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
比爾·蓋茨1995-2007年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連續20年成為《福布斯》美國富翁榜首富 。
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微軟公司創始人蓋茨憑借760億美元凈資產,連續第22年高居榜首。
2016年10月,《福布斯》發布「美國400富豪榜」,比爾·蓋茨以資產810億美元,第23年蟬聯榜首。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發布,比爾·蓋茨以900億美元排名第二。
2019年1月,入選美國雜志評選出「過去十年影響世界最深的十位思想家」。 2019年3月,以965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位。
二、史蒂夫·喬布斯
史蒂夫·喬布斯,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美國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
1976年4月1日,喬布斯簽署了一份合同,決定成立一家電腦公司。1977年4月,喬布斯在美國第一次計算機展覽會展示了蘋果Ⅱ號樣機。1997年蘋果推出iMac,創新的外殼顏色透明設計使得產品大賣,並讓蘋果度過財政危機。 2011年8月24日,史蒂夫·喬布斯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
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
三、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
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1984年5月14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白原市,社交網站Facebook(臉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被人們冠以「第二蓋茨」的美譽。
扎克伯格2002年畢業於艾克塞特學校;2004年創辦社交網站Facebook;2017年5月獲哈佛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2017年美國《福布斯》發布2017年度全球富豪榜,扎克伯格以560億美元排名第五;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馬克·扎克伯格以凈資產667億美元排名第六;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過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三大富豪。
2019年3月,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以62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
2019年4月18日,上榜美國《時代》雜志(Time)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富豪榜第8位。 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四、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沃倫·巴菲特排第9名。2016年10月,在《福布斯》雜志發布的年度「美國400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3名。 2016年12月14日,榮獲「2016年最具影響力CEO」榮譽。
2017年3月21日,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2名。 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沃倫·巴菲特以凈資產734億美元排名第四。
2018年2月28日,《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87歲的沃倫·巴菲特保持第二位,財富增長31%,成為越過1000億美元大關的第二人。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發布,840億美元的沃倫·巴菲特跌至第三位。 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過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三大富豪。2019年3月5日,福布斯發布第33期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沃倫·巴菲特身家凈值降至825億美元,排名第3位。
五、馬雲
2014年8月28日,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馬雲已經擁有218億美元凈資產,成為中國首富。
2014年12月11日,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馬雲身家反超李嘉誠3億美元,成為亞洲首富。
2015年8月28日,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馬雲憑借298億美元凈財富,以3億美元微弱優勢擊敗王健林,重奪大陸首富寶座。
2015年12月,彭博富豪榜顯示,馬雲身家總數為299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分別名列21位,在亞洲位列季軍,是世界富豪排名中第三的華人。
2016年2月2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馬雲家族以1400億財富位列大陸第二,全球第36位,比去年下降2位。
2016年5月4日,《新財富500富人榜》出爐,馬雲以財富是1256.6億元,排名第三。
2017年3月24日,美國財富雜志在其官網對外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領袖人物榜單,馬雲名列榜單第二位。
2018年10月10日,《2018年胡潤百富榜》出爐,馬雲家族以2700億元躋身中國首富。[126]
2018年10月25日,福布斯發布了最新的2018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馬雲自2014年以來首次回歸榜首。
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
(8)發明創業家擴展閱讀:
比爾蓋茨的社會活動:
2004年,美國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宣布,將給他的慈善基金會捐款33.5億美元。此時,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有資產270億美元,加上這筆33億美元捐款,基金會的總資產將超過300億美元,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會。
2005年,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英國倫敦慶祝自己50歲生日時宣布,自己不會從政,數百億美元巨額財富將捐獻給社會,不會作為遺產留給子孫。
同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周三在英國白金漢宮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榮譽爵士勛章,此勛章主要用於表彰蓋茨與妻子梅琳達為消除英聯邦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狀況、提高當地百姓的健康水平所作出的努力。
2006年,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將向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及其妻子名下的慈善基金會捐款價值三百億美元的股票。巴菲特已經決定大部分捐款交給蓋茨夫婦的慈善基金會。
2008年,微軟(Microsoft)創辦人蓋茨接受英國BBC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將把自己580億美元(4,524億港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子女。
2010年1月,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在達沃斯論壇媒體發布會上表示,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將在未來十年之內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提供疫苗研究、開發與應用支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爾蓋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蒂夫喬布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扎克伯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沃倫·巴菲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雲
⑨ 創業家的介紹
雜志於2008年8月創辦,其創始人牛文文是國內資深財經媒體領導人,著名的媒體評論家,企業觀察家,記者,曾連續兩屆獲得三項中國新聞獎。
⑩ 世界十大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的經歷
白手起家的人的人太多了,據統計有86%的富翁都是白手起家的。例如:比爾·蓋茨,李嘉誠,黃光裕,李書福,饒穎,李陽,白寶山,俞敏洪,張子強........
美國11位白手起家億萬富翁發家史
http://www.fwen.cn/money/f/200606/27420.htm
非常不錯的一個網站 財富連線
http://home.banzhu.com/p/plotter/prog/ShowMore.asp?colid=22
http://..com/question/16122651.html?fr=qrl3
http://..com/question/12661226.html?fr=qrl3
http://..com/question/18342768.html?si=3
美國《企業家》雜志最近刊登了23名青年百萬富翁如何開創自己商業帝國的成功故事。這些富翁年齡都不超過40歲,沒有一個來自商業世家,事業的起點也不高,其致富方式可大致歸為三類。
勤勤懇懇型
雖然也有一些百萬富翁的成功之路充滿傳奇色彩,但更多的還是靠勤勞的雙手和多年的苦幹。比利·斯達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93年, 23歲的比利出於對冬季運動的熱愛開了一個不足20平米的滑雪板小店,此後,比利和妻子一道將經營范圍從滑雪設備一步步擴展到少女時裝、運動器材,誰知 「9·11」給他們帶來了沉重打擊,公司連續三年虧損,險些破產。他們歷盡艱辛重振旗鼓,去年終於迎來了600萬美元的贏利。
為等待機會,老練的企業家都需要卧薪嘗膽,白手起家的年輕人更不例外。亞美·凱茲和德納·斯拉維特在紐約的各種行業里
摸爬滾打多年,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商機。一個偶然的機會,微軟公司向他們訂購一批禮品包裝袋,這使他們瞄準了跨國公司禮品市場。在各個跨國公司之間周旋多年後,2004年他們與法國專營包裝的行業大王達成合作協議,這次機會使他們去年的銷售額達到了900萬美元。
另闢蹊徑型
有人喜歡埋頭苦幹,有人卻喜歡尋找別人不曾注意的市場盲點。但能夠另闢蹊徑干成一番事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得克薩斯州36歲的維耐·巴阿特的賺錢思路很與眾不同。美國各行業的競爭都很殘酷,讓維耐很不適應,為躲避競爭,他把注意力轉向了那些非營利組織:專為不善經營的非營利組織提供管理服務,幫助他們改善與商業客戶的關系。如今,他的公司為幾千家非營利組織服務,僅去年就贏得了2000萬美元的豐厚利潤。
利人利己型
有些人創業之初就立志建功立業,但有些人的成功卻是無心插柳。1983年,年幼的約瑟夫·薩姆皮維夫患上了糖尿病,不能吃含糖過多的冰淇淋。為了解饞,他為自己做了個不含糖的冰淇淋。15歲時,他已經研製出好幾種不含糖的甜點。
在美國,胖人很多,這種低糖食品非常受歡迎,約瑟夫嘗試著把自己研製的甜點拿去賣,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這位34歲的企業家已開發了40多種無糖食品,暢銷全美,僅去年的銷售額已超過1億美元。 說起利人利己,33歲的安德魯·福克斯做得也不差。福克斯年輕時最熱衷的就是出入紐約高檔俱樂部,為省錢,他想方設法去蹭票。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問自己:為什麼不直接與俱樂部老闆協商,給那些熱衷於過夜生活又想省錢的消費者優惠待遇呢?沒想到這一簡單的主意給他帶來了巨額財富。現在通過他的網站不僅可以享受到美國各大俱樂部的優惠服務,還能找到各地的旅遊信息,去年的營業額已達到2200萬美元。
百萬富翁有諸多特徵,絕大多數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都是出身貧窮的人,積累金錢對於那些一貧如洗的人有著不可抗拒的力量。
這些男人是很有冒險精神的,他們敢於冒那些腳踏實地、像苦工似地掙錢的男人所不敢涉足的風險。他們是精明強乾的,他們很有遠見卓識;他們的天才在於能知道如何利用別人的主意來賺錢。這是賺錢的真正秘訣——利用別人創造性的思想,並且把它們運用到實際中去。
這樣的男人很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他們很有洞察力,他們會觀察別人,知道如何通過與別人打交道來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也知道別人對他們的反應如何。追求財富的人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孤獨感,但他們並不因此而去追求政治上的名望和成就。賺錢是他們絕對全神貫注的追求。這給他們勝於一切的最大滿足和快樂。
1、讓金錢成為你的情人。
別在性愛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你會發現,從長遠來看,賺錢比性愛更讓人興奮,這可不是空頭支票。尋求需求,滿足需求。追求財富者的最大天分是瞄準時機,預測所需。大眾牌小汽車,美國快餐食品都是滿足人們需要的例子。
2、謹防從眾心理。
群眾心理弊病多,即使它是正確的,追隨它一般也沒有什麼利潤。在一般情況下,摘取經濟精華的都是帶頭人而不是追隨者。
3、當僱主而不是雇員。
那些滿足於僱主付給他們高薪的男人並不是真正追求財富的人,他們的目標僅僅是成就感或權力欲。你最好去當老闆,即使雇員只有你一個,賺的錢也會比任何一個公司付給你的多。
4、發展你的支配技巧。
大多數人認為,支配別人,讓他們去做你想讓他們乾的事情非常惡劣。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時時都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支配著別人。
5、追求財富的人常常是直覺地支配著別人,而且是個行家裡手。創業,白手起家需要些什麼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很早就應該考慮的一項人生目標。
把握升浪起點現在機構底部建倉名單
外匯市場直通車行情、分析,一個也不能少所謂白手起家,是創業者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自發性地利用市場機遇,所面對的一場硬碰硬的戰爭與我們的父輩相比,我們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中國過去20年的經濟發展走過了西方50年甚至100年所經歷的工業化進程,也為許多人創造了不少創業的機會。曾幾何時,不論一尺布還是一斤肉,都還要限量供應,一轉眼,便從一個生活物資極其貧乏的國家逐漸轉變成產品供應過剩、市場競爭充分的新生市常一些人很好地抓住了市場機遇,從無到有,通過自身努力開創了自己的企業領地。中國一時成為有志之士白手起家的樂園。
評估市場機遇
企業成功發展的第一大前提是市場擁有企業發展的足夠機遇,所以成功的第一步是要對市場機遇進行客觀評估和准確判斷。這包括收集以下這些資料:(1)市場規模數據;(2)成長潛力;(3)驅動因素;(4)毛利狀況;(5)可持續性;(6)競爭對手分析等。企業如果想以超乎常規的速度成長,首先要選擇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選取一個生命周期處在高速成長階段的行業,並以超越市場發展的速度做好准備。
世人艷羨的成功企業家們,實際上大都備嘗艱辛。他們的創業史有著一定的共性,其經驗教訓對擬創業者有很大的指導價值。要白手起家創造一份能夠持續成功的常青基業,大致需要以下一些元素:創業者需要擁有產業理想、激情和領導才華,要具有使團隊創造出比獨立個體之和更高價值的能力;創業者需要為企業設立一個具有挑戰性但又可行的遠景目標;他必須能凝聚和激勵一群傑出的、承擔主要責任的團隊;他應該給予團隊足夠的空間去發揮才能;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必須滿足市場和社會的某種特定需求,並成功地在客戶心目中形成物超所值的印象;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相互協同,必須足以使產品和服務明顯地優於客戶可以選擇的其他產品和服務。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創造一家成功而卓越的企業絕對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系統工程。本文所提及的一些觀點是基於以建立一個傑出的企業為假設前題的。
避開意識誤區
目前許多人對於創業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的誤區:誤區一:創業的目標是一夜致富一夜發家致富的故事不斷地流傳,書店中也充斥著成功企業家如何一朝抓住機會成功緻富的案例分析,以及教人如何短時間致富的書。但許多人卻不知道現在的成功人士在沒有成功以前經歷了多少艱辛和波折,更不知道導致他們成功的關鍵點是什麼。
所謂成功企業和成功企業家對自己的經驗總結與現實往往是兩回事,自傳中充斥著炒作和宣傳的成分,回憶錄中往往省去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關鍵點。所以照單全收的讀者往往會被誤導。事實上因為存在很大的風險,創業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選擇的道路。
創業是一個艱辛的歷程,初創階段的企業所面對的困難往往令創業者的個人和家庭生活都受到影響,財政上承受著巨大壓力,萬一創業失敗還要承擔失敗所帶來的一系列後遺症。所以事實上,所謂白手起家,是創業者運用自己有限的資源,自發性地利用市場機遇發展事業所面對的一場硬碰硬的戰爭。這場硬仗打贏了固然可以帶來財富,但創業者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許多隨之而來的東西,包括心理的壓力、焦慮、挫折、喜悅、無助、成功的滿足感、付出代價時的痛苦等,酸、甜、苦、辣是每個創業人所必經的歷程,所以有些人事後才發現,他們寧可追求更平凡、更安穩的生活。
誤區二:創業家是喜歡賭一把的人
誤區三:資本是創業惟一需要的資源
資金並非惟一需要的資源,對於有些行業而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資源,市場上充斥著缺乏出路的資金,所缺的是懂得有效運用他們的公司和企業領導人。白手起家的人往往缺乏資源的支持,資金只是這種資源的組成部分,其他還包括以下的一系列資源:客戶基礎;供應商支持;有能力的員工和團隊支撐;品牌和聲譽;技術和服務支持體系;生產工藝流程等。
創業者應該在創業前就學會如何在非常有限的資源下作戰,提早進行充足的准備和積累。其中一個好辦法是在沒有正式下海之前盡量在目前的工作中模擬,使自己適應將來需要面對的相似環境,以上資源的積累需要一個過程,企業家的成熟需要付出代價;每個人的成長都要交學費,初創的企業由於資源有限註定了難以承受大的失誤,沒有多少資源可供浪費。
誤區四:錢是創業者的惟一目標
白
手起家的人是擁有某種類型價值觀的人,首先他們都具有企業家的價值觀,他們既是理想主義者又是現實主義者。創業者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是通過發現市場的一特定機遇,然後去建立一個組織去實現,並通過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社會或市場的特定需求。他們都是一群不甘於平凡、願意為追求理想而付出代價的人,這個理想並不是錢本身,但由於創業者所從事的是商業活動,錢是他們的成績單和里程碑。錢不是企業存在的惟一目標,單純追求利潤的企業是難以長久的。
誤區五:追求短期成功的快錢
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及足夠的運氣。不要小看運氣,如果時運不佳,再出色的企業家也得在困難中掙扎。創業之路就像走一條漆黑的隧道,在看到曙光前都將會是一片黑暗。看到光明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實現理想的執著,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真實的創業故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你必須在創業前積累足夠的資源,令你能撐到成功的那一天。事實上在買車買房時,你就應該考慮對以後造成的影響,創業是很早就應該考慮的一項人生目標,其他的家庭決策都要與之相配,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