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九州征討創造

九州征討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21 17:25:20

『壹』 九州征伐的經過

1586年9月,黑田孝高率領著以 毛利軍 為主力的討伐軍渡海進駐 豐前藩國, 毛利氏 的首腦毛利輝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全部隨軍出征, 總兵力2萬5000。 大軍所到之處, 豐前 的 山田, 廣津, 仲蜂屋, 時枝, 宮城, 豐後 的 馬岳城皆望風歸降, 唯有小宮城與宇留津城 還在負隅頑抗。但在豐臣軍絕對優勢的前, 這兩個小城就如汪洋中的兩條小船罷了。 10月4日, 小宮城 陷落。 11月7日, 宇留津城也跟著淪陷, 城主與其親屬1300多人被全部處決。 12月初, 黑田孝高就掃平了整個豐前國。 此時傳來了戶次川之戰失利的消息, 黑田孝高便停止進軍, 等待豐臣秀吉的援軍。
不幸的是, 名將吉川元春在出征途中, 於11月15日因癌症過世, 享年56歲。 吉川元春 是 毛利家中的主戰派, 對暫時屈從於豐臣家一直耿耿於懷。 此次出征之前, 吉川元春已經患病不起, 就更不願意為豐臣家 賣命了。 都是小早川隆景和毛利輝元以家族利益「曉以大義」, 死拉硬拽, 吉川元春才不得不拖著病體隨軍的。 在攻陷 小倉城 後,終於病體不支, 吉川元春帶著未能逐鹿天下的無盡遺恨撒手人寰。 還有傳說黑田孝高明知 吉川元春 的病吃不得鮭魚, 但偏偏趁其病重期間, 進獻以鮭魚做的飯菜, 毒死了吉川元春, 為豐臣家 除一大患。
1587年3月, 豐臣秀吉、豐臣秀長兄弟共率20萬大軍正式進駐九州島, 分兩路由北往南, 欲掃平各路豪傑。 黑田孝高和其部屬都被編入了豐臣秀長的東路軍, 共15萬餘人,從豐前至豐後到日向,兵鋒直指島津氏的巢。 而豐臣秀吉則率剩下的5萬大軍, 路經築前築後肥後三國,從西路直逼相同目標。
在來勢洶洶的豐臣軍面前,島津氏 不禁一陣慌亂。島津四兄弟聚在一起討論是戰是和, 但除了三弟島津歲久主張和談以外,島津義久,島津義弘和島津家久 都主張迎擊。 對抗的政策就這么定了。但是, 除了薩摩,大隅 和 日向三國以外, 其餘九州諸國都為島津氏新得,領內民心不穩。為了對抗 豐臣軍,島津軍決定全面後撤到了舊有的三國, 倚靠熟悉的地利人和, 險中求勝!
單說豐臣秀長 一路並無遇到多大阻力, 直至殺入日向國高城城下。 9年前,島津氏 就在此處大敗大友氏。 島津義久於高城 布陣,大概是想借這塊風水寶地, 再現當年的輝煌吧。 但是,島津義久可曾想過,如今的 豐臣軍是大友軍可比肩的嗎? 4月6日, 8萬豐臣軍 團團包圍了高城, 參戰的各路大名包括毛利氏,吉川氏 (吉川元春之子吉川元長繼承家督之位,戴孝出征)小早川氏,宇喜多氏,蜂須賀氏,大友氏 等等。豐臣軍仗著兵多,不但把高城圍得水泄不通, 還派出 長宗我部氏的水軍攻擊 高城 之南的 財部城, 切斷了高城 的補給線。島津 想再翻身, 難!
為了救援高城,島津義久親率精兵2萬趕赴日向 戰場。 可是島津軍剛到離高城不遠的根白坂, 就遭到了豐臣軍宮部繼潤的迎擊。 為了防備島津軍再耍「釣野伏」的把戲, 宮部繼潤命令部下搭起柵欄,只派鐵炮手躲在柵欄後面射擊, 任島津軍百般挑釁就是堅守不出。 戰況膠著,島津義久心急如焚。 如果援軍不能抵達,高城 陷落只在旦夕之間。 氣急敗壞的 島津軍 最後向豐臣軍發起沖鋒, 但終因寡不敵眾而敗退, 島津歲久的養子 島津忠燐也戰死沙場。 高城守將山田有信見援軍無望,只得派出自己的兒子為人質, 向豐臣軍 投降。高城 一失, 島津再也無險可守。
面對聲勢浩大的 豐臣軍, 島津氏終於明白了自己的斤兩。 5月8日, 島津義久退下家督之位, 並剃發出家, 起法名 龍伯, 向 豐臣軍謝罪請降。 二弟 島津義弘繼任家督。
豐臣秀吉 的西路軍也捷報連連。 4月1日, 築前藩國 的 秋月種實 在 豐臣軍 的猛攻下投降。 4月10日, 龍造寺氏 在 鍋島直茂 的主持下歸順了 豐臣氏。 4月13日, 有馬氏 也向 豐臣軍 遣質投降。 待得 豐臣秀吉 正躊躇滿志, 要挑戰 島津氏 的時候, 島津義久 已經非常識趣地去當和尚了。 自 豐臣秀吉 發出九州征伐令, 短短半年時間, 遼闊的 九州島 就已被 豐臣氏 囊括手中。

『貳』 九州征伐的結局

論功行賞,豐臣秀吉 與其部下們重新瓜分了九州島。 大友義統 和 龍造寺政家 各領本國 豐後 和 肥前 兩藩國不變, 各路地方豪族如 有馬氏,大村氏, 松浦氏, 相良氏 都維持原來領地。 伊東氏 恢復了部分在 日向藩國 的領地。 豐臣秀吉 還找來了賦閑在家的 佐佐成政, 讓他統領 肥後藩國, 佐佐氏 復興。 九州征伐中居功至偉的 黑田孝高 也被封 豐前藩國, 正式成為一方大名。 小早川隆景 也因出兵有功, 分得 築前藩國, 養子小早川秀包 則分得築後國。 但是, 同為 毛利氏 「兩川」 之一的 吉川氏 彷彿什麼好處也沒撈到。 6月15日,剛當上家督不久的吉川元長 也在日向國 病死, 緊追其父而去, 年僅40。 其弟吉川廣家繼任家督。
九州征伐 的「罪魁禍首」 島津氏 卻並未得到太大懲罰。 除了被締奪 日向藩國 的部分領地外, 島津氏 仍舊維持 薩摩 和 大隅 兩國的統治權不變。
但是, 勇悍不羈的 薩摩 武士是豐臣秀吉的一塊心病。 島津家在九州征伐 之戰中並未受到多大損害, 眾多家臣對新主人豐臣家敵意極深, 仍舊妄想著變天。 6月5日, 島津家久在與豐臣秀長會面, 討論和談事宜後返國, 猝死於佐土原城, 年僅40歲。 這更引發了島津家騷動的不安情緒。島津家久是島津四兄弟中最傑出的戰術指揮官, 在 沖田畷 和 戶次川 等諸多戰役中用兵如神, 是 島津氏 力圖統一 九州島 的最大功臣。其英年早逝, 且死得不明不白, 導致世人的種種猜測。 最流行的說法就是豐臣秀長在招待 島津家久的酒菜里下毒。 待得 島津家久 回城, 終於毒發身亡。 但是豐臣秀長以寬厚仁義著稱當時, 且不是一個笨人, 又怎會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害死 島津氏 最重要的首腦人物呢? 這對 豐臣軍 統一 九州島 並無太大好處啊。 據後人考證, 島津家久本人體弱多病, 在 九州征伐 的時候已經患病不起, 終於死在和 豐臣秀長 會面之後。 所謂的陰謀,大概只是一個巧合吧。
只是,豐臣秀吉 為什麼要留下這一隨時處於臨界狀態的炸葯桶呢? 不但不幹脆連根拔除勢單力孤的 島津氏, 反而還將其領地基本維持不變? 種種跡象表明, 豐臣秀吉 是想利用這日本最南端又最強大的大名, 要實現其一個驚天動地的野心!而這龐大的野心即為征伐朝鮮。

『叄』 日本古代為何會分那麼多國家真田幸村那個時代,和中國的戰國七雄有什麼區別最後誰統一

日本古代的」國「並不是國家,而是一種地方行政區劃。這和中國的戰國時不一樣的。

日本戰國時代(1467年—1600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年和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北陸道——越後、越中、越前、能登、加賀、若狹、佐渡

山陰道——丹波、丹後、因幡、但馬、出雲、石見、伯耆、隱岐

山陽道——長門、周防、安藝、備後、備中、備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贊岐、伊予、土佐、淡路、紀伊

西海道——薩摩、大隅、日向、肥後、肥前、築後、築前、豐後、豐前、對馬、壹岐

近畿以東為東國;近畿以西為西國

具體按石高來算:

(1)近畿300萬石

丹波國、丹後國、山城國、近江國、河內國、伊賀國、紀伊國、和泉國、攝津國、大和國。

(2)九州240萬石

薩摩國、大隅國、日向國、肥後國、肥前國、豐後國、豐前國、築後國、築前國。

(3)四國86萬石

伊予國、土佐國、阿波國、贊岐國。

(4)東海180萬石。

美濃國、尾張國、伊勢國、三河國、遠江國、駿河國。

(5)北陸180萬石。

越後國、越中國、越前國、加賀國、能登國。

(6)中國240萬石。

長門國、周防國、安藝國、出雲國、石見國、備後國、備中國、備前國、因幡國、但馬國、伯耆國、美作國、播磨國、隱岐國。

(7)甲信68萬石。

飛驒國、信濃國、甲斐國。

(8)關東320萬石。

上野國、下野國、常陸國、武藏國、伊豆國、相模國、上總國、下總國、安房國。

(9)東北地區200萬石。

陸奧國、出羽國

『肆』 戰國無雙3過場動畫的翻譯(只翻譯稻姬、甲斐姬,立花宗茂,女忍,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北條氏康,真田幸村

按照您的要求,全部翻譯奉上,望採納。

稻姬:
開場

字幕:元龜三年,甲斐的武田信玄決心上洛,向德川領土進軍。德川軍在一言坂之地迎擊,但是軍隊在有著戰國最強之稱武田騎馬隊前一蹶不起。

士兵一:不要退縮。死也要貫穿三河武士的驕傲!

本多忠勝:無謀。活下去。活著才能保護殿下,保護同伴,保護百姓。才能保護自己的驕傲。

稻姬:為此,傷害他人才會被原諒呢,父上。

本多忠勝:戰爭結束後才去看結果才叫有自知之明。必須喚醒被戰爭造至荒蕪的大地。

稻姬:是,父上!

本多忠勝:稻。看清這片寬闊的戰場。不要毫無目的的去傷害別人!

島左近:真能幹呢……

稻姬:堵上武士的尊嚴,一定會將今天的一切歸還給你!

島左近:哼。超越家康的人,也存在著嗎。

劇情一

真田幸村:這是撫子花。

稻姬:呵呵。還記得嗎?為了保護這撫子花,父親斬飛了戰馬的事情。如果是為了幸村的話,父親一定也會……

劇情二

本多忠勝:關於沒有取真田幸村性命的事情,請原諒。

黑田官兵衛:為了什麼?

本多忠勝:為了能與殿下共戰一場。

黑田官兵衛:哼。你會原諒幸村的吧,為了天下蒼生。直到名為豐臣的火種還未消散,幸村都會站在他自己的位置上。還是你想說,幸村沒有那種氣概和器量?

本多忠勝:幸村是那種為了將自己存在過的證明深深的刻下來才去戰斗的武士。他是為了超越我們這種膚淺的想法,才揮舞著槍的吧。正是非常可惜的事啊……

劇情三

稻姬:所以,無論如何,活下去,幸村。

真田幸村:義姐很強。簡直就是一直只觀望著前方。

稻姬:怎麼會……我是為了戰勝才盡力的。因為自己是個武士。在亂世之中確實,確實只是因為那樣。

真田幸村:我也認為那才是最重要的。

結局

稻姬:殘留在戰場上的,只有你的槍呢。你,活在什麼地方,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會活下去,保護整個真田家。等你回來的時候,我會笑著迎接你的。

[Fin.]

甲斐姬:
開場
北條氏康:成田家的丫頭嗎?長大了啊。

甲斐姬:是「女兒」!真是的,主公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嘛,不過沒有比我可靠的男人在倒是事實。我也...!啊...就沒有一點好事嗎~?

北條氏康:你還差得遠呢。很小的。(雙關語:指甲斐姬的胸部與思想= =)

甲斐姬:啊!

北條氏康:但是,你能成為好女人的。

甲斐姬:過分!
我才不會輸!

劇情一
真田幸村:你的武力,很好。甲斐殿下也是,很好的活躍在戰場上呢。

女忍:真~的~很厲害的活躍著呢~就是同為女人的我不覺得~

甲斐姬:咦?就因為我被幸村大人誇獎了一句你就這么不甘心啊~

女忍:呵~你搞錯了~就是因為你一直沒有被人誇過才會這么想的。

甲斐姬:哈!?有誇獎過的。我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才獲勝的!

女忍:哎~真的呢~

甲斐姬&女忍:過分!

北條氏康:很小的,小白痴。

甲斐姬:但是是她嘛!

北條氏康:今天已經全部結束了么?還沒結束對吧。以後的這段長長的時間里,可是會死的哦。不管戰鬥了幾次,都不能一直像笨蛋一樣,直到這亂世結束。所以說現在你們就像白痴一樣吵吵鬧鬧的怎麼行?前進到亂世之前讓我看看吧。

劇情二
甲斐姬:好,要上了哦!

群眾演員:哦!

劇情三
女忍:幸村......

甲斐姬:說出來不就好了嗎——「不可以死」。

女忍:我不會說的哦。因為我是幸村大人的忍者。

甲斐姬:這樣好嗎?很小的。這樣下去的話,就不能像現在一樣跟在幸村大人身後了。你是忍者吧?這樣不行的吧!

女忍:不行呢。

甲斐姬:既然這樣,就去吧。
我要贏!

結局
甲斐姬:吶,這件呢這件呢?

女忍:不好,那件比較好吧~

甲斐姬:哈!?

女忍:吶,這件比較適合我吧~?

甲斐姬:你們,干什麼笑啊?

女一:呀!等等!好棒!(於是同學你花痴了)

甲斐姬:是哪位大人?是哪位大人?

女一:那個,我記得是......

群尖叫

女二:啊~好棒!

甲斐姬:但是有對手來了哦~

女二:騙人~!

立花誾千代:你...你們這群傢伙!

甲斐姬:(果然我還是覺得那樣比較好。)

女忍:果然這件還是不適合你嘛~

甲斐姬:啰嗦!(但是現在我非常的快樂。)那,來勝負吧勝負!

女忍:就是說啊!

甲斐姬:等等...這是什麼啊!

女忍:哇!好可怕!

甲斐姬:主公,我是不是稍稍變成好女人了呢?

[Fin.]

立花宗茂:
立花宗茂

● 全戰役
第一章、九州征伐
第二章、小田原討伐
第三章、大津城之戰
第四章、關原之戰
終 章、三方原決戰

● CG對話
1、鬼與餓鬼(*九州征伐前出現)
【島津】:你曾經很敬愛父親吧?
【島津】:要投降嗎?大少爺。
【宗茂】:滿口胡言。
【島津】:很好。那便來超越鬼試試吧,餓鬼們。

2、約定(*大津城之戰前出現)
(字幕):慶長三年,天下人·豐臣秀吉病歿,天下再度陷入戰亂。立花家加入三成為首的西軍在各處征戰,宗茂和闇千代亦奔赴不同的戰場。
【宗茂】:時勢變了。
【立花】:說不定會死。
【宗茂】:害怕嗎?死亡。
【立花】:求之不得。只要能將立花的榮耀發揚光大。
【宗茂】:你真是個餓鬼。不要誇耀死亡,給我活著。我不會死。
【立花】:不,會死。你總是走在我前面。
【宗茂】:呵,誰知道呢。我總是立於你上方。
【立花】:……再會。
【宗茂】:嗯。

3、隨性而生(*關原之戰前出現)
【島津】:你那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大少爺。不管你怎麼對著天空感慨,什麼都不會變。在這亂世,人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往前看,然後殺敵。否則,就只有死。
【宗茂】:哼,真是個餓鬼。在亂世可沒有這種秩序。一切由人定,天下的命運也好、人的命運也好,都是無限的。
【島津】:因此,亂世才有趣……嗎。

4、關原·宗茂(*關原之戰中點燃第一個大松明後出現)
(沒有台詞……)

5、風(三方原決戰後出現)
【立花】:宗茂,等等!你隨隨便便跑出城到底想干什麼。
【宗茂】:干什麼……旅行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立花】:開什麼玩笑!你要丟下國家不管嗎!
【宗茂】:怎麼會,我早晚會回來的。
【家臣1】:宗茂大人——!
【家臣2】:闇千代大人——!
【家臣1】: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家臣2】:請快回城!
【立花】:就到這里吧。
【宗茂】:交給你了。
【家臣】:請留步——!
【立花】:宗茂!你這小子,等等!

女忍:
開場

くのいち:呵呵呵呵,什麼啊那個~

真田幸村:在查探情況嗎?

くのいち:是的,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真田幸村:是這樣啊。抱歉。

這樣的戰爭,你也覺得很辛苦吧。不要太勉強自己。

くのいち:是,幸村大人。

那也是我的任務吧……那麼,要好好工作了呢!

劇情一

真田幸村:你的武力,很漂亮。甲斐殿下也是,很好的活躍在戰場上呢。

くのいち:真~的~很厲害的活躍著呢~就是同為女人的我不覺得~
甲斐姬:咦?就因為我被幸村大人誇獎了一句你就這么不甘心啊~
くのいち:呵~你搞錯了~就是因為你一直沒有被人誇過才會這么想的。
甲斐姬:哈!?有誇獎過的。我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才獲勝的!
くのいち:哎~真的呢~
甲斐姬&くのいち:過分!
北條氏康:很小的,小白痴。
甲斐姬&くのいち:但是是她嘛!
北條氏康:今天已經全部結束了么?還沒結束對吧。以後的這段長長的時間里,可是會死的 哦。不管戰鬥了幾次,都不能一直像笨蛋一樣,直到這亂世結束。所以說現在你們就像白痴一樣吵吵鬧鬧的怎麼行?前進到亂世之前讓我看看吧。

劇情二

くのいち:幸村…….
甲斐姬:說出來不就好了嗎——「不可以死」。
くのいち:我不會說的哦。因為我是幸村大人的忍者。
甲斐姬:這樣好嗎?很小的。這樣下去的話,就不能像現在一樣跟在幸村大人身後了。你是忍者吧?這樣不行的吧!
くのいち:不行呢。
甲斐姬:既然這樣,就去吧。
我要贏!

結局

甲斐姬:那個人不錯呢~

くのいち:啊?沒有耶。品位真差~

甲斐姬:哈!?

真田幸村:我由衷地感謝你。到現在為止,到未來為止,像這樣,一直向前。

くのいち:幸村大人,我也……也想試試看像現在這樣向前。

真田幸村:是嗎,太好了。

くのいち:我守護好了呢……

[Fin.]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

● CG對話
1、關東三國志
【氏康】:想必這是最後一次拜見你那張可疑的臉了,遺言准備好了嗎?
【信玄】:您的關心我可受之不起。遺言我會好好向閣下參考的。
【氏康】:差不多,可以開始了吧。
【信玄】:請。
【謙信】:這一戰,謙信多謝款待。

2、
【信玄】:真讓人期待吶,謙信。
【左近】:別動隊即刻可向謙信公陣地所在的妻女山進發。
【信玄】:稍稍啄對方一口便輕松突圍吧。
【左近】:然後信玄公率領的本隊將在此阻斷敵軍退路,實乃妙計。
【信玄】:哪裡哪裡,不過是個游戲罷了。
(妻女山)
【左近】:上!
【武田士兵】:不見了……
【左近】:軍神的軍略……信玄公危矣。
【信玄】:哈哈哈哈,果然沒讓我失望。
【謙信】:游戲到此結束。

3、三國志的終幕
【氏康】:上洛的事,我就不奉陪了。你自己能把這亂世給平復了嗎?
【信玄】:普天之下皆布王道即可。
【氏康】:哼,天下?王道?聽著就虛偽,也不適合我。我的人民就在這里,我能扔下他們一走了之嗎。不過,那玩意兒虛偽是虛偽,和你倒挺配的。去吧,信玄。若有人偷襲虎的背後,就由獅子將它吞噬。若有人阻擋虎的去路……
【信玄】:龍也會破雲而出嗎。哈哈哈哈,那,我便動身了。
【氏康】:快去吧!天下,已近在咫尺。

4、
【信玄】:信玄能奪得天下,多虧有閣下鼎力相助。請!
【氏康】:即使天下太平,可疑的傢伙還是讓人吃不消吶。
【謙信】:斗爭!
【氏康】:獃子,你也還是老樣子啊。

上杉謙信:
● CG對話
1、敵中突破
【上杉武將】:不要放棄!只要有謙信公在,北條大軍便不足為懼!謙信公必將帶我等脫離險境!
【綾御前】:事到如今,落城怕是難以避免了。
【謙信】:勝負並非問題。
(謙信沖進敵陣,用苦瓜臉哇唬一下嚇倒大眾臉一名,隨後輕松的進了城)
【謙信】:吾將替天行道。
【氏康】:……於是你就夾著尾巴逃回來了?因為盡是些兩三下就被嚇呆的獃子吶。
【北條武將】:是!
【氏康】:啊,你也是一路貨色。上杉……謙信嗎。

2、
【信玄】:真讓人期待吶,謙信。
【左近】:別動隊即刻可向謙信公陣地所在的妻女山進發。
【信玄】:稍稍啄對方一口便輕松突圍吧。
【左近】:然後信玄公率領的本隊將在此阻斷敵軍退路,實乃妙計。
【信玄】:哪裡哪裡,不過是個游戲罷了。
(妻女山)
【左近】:上!
【武田士兵】:不見了……
【左近】:軍神的軍略……信玄公危矣。
【信玄】:哈哈哈哈,果然沒讓我失望。
【謙信】:游戲到此結束。

3、
【氏康】:獃子。
【信玄】:像個獃子有何不可,呵呵。
【氏康】:很像我們的風格吶。
【謙信】:邪惡已破,日本已重歸正途,姐姐大人。
【綾御前】:讓你久等了,謙信。
(PS:姐姐說的久等了,說高尚點是指天下太平,說囧點其實是……指那碗酒吧……)

北條氏康:
● 全戰役
第一章、河越夜戰
第二章、駿相之戰
第三章、關東出兵
第四章、三增嶺之戰
終 章、關東防衛戰

● CG對話
1、河越夜戰(*河越夜戰前出現)
(旁白):天文十四年,上杉聯合軍率兵八萬將北條家河越城團團包圍,處於劣勢的北條家當主氏康數度派遣使者請求停戰。
【敵將】:哼,又是那個相模的大傻瓜派來的嗎!
【使者】:若您能放無辜將兵們一條生路的話,我等立即將河越城獻上!無論如何,望您解除對河越城的包圍!
【敵將】:你回去告訴氏康,北條早雲可是會在地下哀嘆他這個孫子不爭氣吶。
【氏康】:於是你就哭著鼻子回來了?……做得好。
(鏡頭轉向北條陣地)
【氏康】:那幫以為北條無心戀戰的獃子們,現在正在夢里和家中的女人親熱吧。把盔甲給我脫了。夜襲敵營。

2、河越·氏康(*河越夜戰中出現)
【氏康】:給我吼吧!
【敵軍】:有、有敵來襲!

3、關東三國志(*駿相之戰前出現)
【氏康】:想必這是最後一次拜見你那張可疑的臉了,遺言准備好了嗎?
【信玄】:您的關心我可受之不起。遺言我會好好向閣下參考的。
【氏康】:差不多,可以開始了吧。
【信玄】:請。
【謙信】:這一戰,謙信多謝款待。

4、敵中突破(*關東出兵前出現)
【上杉武將】:不要放棄!只要有謙信公在,北條大軍便不足為懼!謙信公必將帶我等脫離險境!
【綾御前】:事到如今,落城怕是難以避免了。
【謙信】:勝負並非問題。
(謙信沖進敵陣,用苦瓜臉哇唬一下嚇倒大眾臉一名,隨後輕松的進了城)
【謙信】:吾將替天行道。
【氏康】:……於是你就夾著尾巴逃回來了?因為盡是些兩三下就被嚇呆的獃子吶。
【北條武將】:是!
【氏康】:啊,你也是一路貨色。上杉……謙信嗎。

5、三國志的終幕(*三增嶺之戰後出現)
【氏康】:上洛的事,我就不奉陪了。你自己能把這亂世給平復了嗎?
【信玄】:普天之下皆布王道即可。
【氏康】:哼,天下?王道?聽著就虛偽,也不適合我。我的人民就在這里,我能扔下他們一走了之嗎。不過,那玩意兒虛偽是虛偽,和你倒挺配的。去吧,信玄。若有人偷襲虎的背後,就由獅子將它吞噬。若有人阻擋虎的去路……
【信玄】:龍也會破雲而出嗎。哈哈哈哈,那,我便動身了。
【氏康】:快去吧!天下,已近在咫尺。

6、吉報(*關東防衛戰後出現)
【甲斐姬】:啊啊啊啊啊啊啊!人家想受歡迎啊!!!
【女忍】:你吼叫得那麼威猛會受歡迎才怪了,傻子!
【甲斐姬】:你不是跟信玄公上洛去了嗎?
【女忍】:出大事啦!御館大人他、御館大人他……!
【甲斐姬】:太假了。
【女忍】:北條的旦那在哪兒呢?
【甲斐姬】:突然生病了在睡覺。
【女忍】:那我去他睡房找他。
【甲斐姬】:不在睡房,在海邊。
【女忍】:你……!終於把氏康公給……!?
【甲斐姬】:你夠了哦!
【女忍】:啊,突然生病就是突然裝病的意思啊。
【甲斐姬】:你明明一開始就知道……
【女忍】:人家什麼都沒有說哦~
【氏康】:煩死了你們!托你們的福,老子從大清早到現在什麼都沒釣上來。
【女忍】:人家明明才剛來……御館大人給您的。
【氏康】:總算來了嗎!
【甲斐姬】:真是的!
【氏康】:普天之下皆布王道……那個滿嘴大道理的傢伙成功了嗎。

真田幸村:
● 全戰役
第一章、三方原之戰
第二章、上田城之戰
第三章、忍城攻城戰
第四章、沼田城之戰
終 章、大坂之陣

● CG對話
1、 一言坂(*三方原之戰前出現)
(字幕):元龜三年,甲斐武田信玄決意上洛,遂向德川領地進軍。德川軍於一言坂遭遇有戰國最強之稱的武田騎兵隊,潰不成軍。
【左近】:幸村。武士不能創造出任何東西。那你說,武士究竟為何而生?
【幸村】:為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生存之道。
【左近】:沒錯。支撐人的並非物力,而是靈魂。
【忠勝】:速速離去。
【左近】:真可怕。所謂人間與常世的界線,一定就是那種模樣了。上吧,跨越它……!
(大家紛紛被高達揍了)
【左近】:能讓手下兵士發揮出如此戰力的男人,此人的主公·德川家康……不想和他一較高下嗎?
【幸村】:是!

2、上田城的五人(*上田城之戰前出現)
(字幕):開槍。向父親開槍。然後,握住天下。
【伊達】:父親!
【慶次】:讓兩位久候了。
【慶次】:最糟的狀況,敵人是離天下人寶座最近的德川家康。然後,這位是此城城主之子真田幸村,是個有膽與未來的天下人一戰的好漢。
【幸村】:多謝二位在生死邊緣拔刀相助。
【伊達】:能有場激戰可打,正是我求之不得之事!
【直江】:我最不喜戰爭。
【伊達】:!
【直江】:但是,在戰場就必須戰斗!
【孫市】:有趣的傢伙。
【慶次】:這位是直江兼續,從上杉家興致勃勃的跑來這場絕望的戰斗當援軍,是個有趣的人呢。
【幸村】:二位是?
【孫市】:我叫雜賀孫市,是有困難的傢伙和女性的朋友。這位因為有點原因,身份不便說明,就叫他政宗吧。
【直江】:會到此地之人,雖說愚笨但絕非懦弱之輩。
【伊達】:說誰愚笨呢,蠢貨!
【慶次】:哈哈哈!我乃好戰人·前田慶次,比打架可不會輸給你們這些笨蛋。來吧,把這悶悶不樂的空氣全給吹散!正合適不是么?這場無謀的戰斗就讓咱們五個笨蛋來顛覆吧!

3、分別(*沼田城之戰後出現)
【幸村】:這是撫子花……
【稻姬】:還記得嗎?當年父親為了保護撫子花,把你從馬上打飛的事情。父親一定會救你的……
(鏡頭轉向家康軍營,忠勝在給幸村求情)
【忠勝】:還望主公放真田幸村一條生路。
【官兵衛】:若是不可呢?
【忠勝】:屬下認為他也是不得已才與主公一戰。
【官兵衛】:哼。為了天下,自然應當寬恕幸村。我們遲早需讓豐臣的火種熄滅,幸村會成為我們的助力。還是說他連這點氣魄與器量也沒有?
【忠勝】:幸村是為將自己的生存之道銘刻於人世而生的武士。他定不會為我等淺薄的意圖所縛,只會為自己的信念揮舞長槍。
【家康】: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鏡頭轉回幸村和嫂子)
【稻姬】:……因此,一定好好的活下去,幸村。
【幸村】:義姐您很強,能夠筆直的只看向前方。
【稻姬】:哪有……我不過是拼盡全力戰斗罷了。身為武者……在亂世中實實在在可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幸村】:我認為最重要的正是這些。

4、日本第一兵(*大坂之陣後出現)
【稻姬】:幸村!
【幸村】:來阻攔我的是義姐大人您,真是太好了。
【稻姬】:天下定會稱你為日本第一兵。你已將武士的生存之道展示於世了,所以……請不要去送死!
【幸村】:義姐大人,保重。
(旁白):之後,德川幕府一統天下,戰國亂世落幕。

織田信長:

● 全戰役
第一章、桶狹間之戰
第二章、金崎撤退戰
第三章、長筱之戰
第四章、木津川口之戰
終 章、本能寺之變

● CG對話
1、桶狹間(*桶狹間之戰前出現)
(旁白):永祿三年五月,駿河大名今川義元號令天下,率大軍上洛。上洛途徑織田家領地。此刻,織田家兵力尚不足今川軍的兩成,滅亡幾乎是難以扭轉的命運。
【士兵1】:織田沒戲了嗎。
【士兵2】:咱們的主公正在那邊不慌不忙的跳舞呢。
【秀吉】:信長大人能看見與我們不同的事物。看!他已經第一個動身了!

2、光芒射入(*桶狹間之戰後出現)——說明一下,原題目是「光差す」,光芒射入是直譯。由於鄙人語文不大好實在想不出一個很文藝又合適的詞= =||||如果有好的意見請務必施捨……
【家康】:擺脫今川的統治,取回三河之地的夙願今日終於得償。
【信長】:像這般俯首在地,繼續忍受任人踐踏的日子,便是你的夙願嗎?那麼你只能位居人後。桶狹間不過是個開始,信長將以武平天下,一統日本。不要再與地面對視,若你有看向更前方的覺悟……便來追隨信長。
【家康】:那前方所有之物是……

3、氣沖雲霄(*長筱之戰前出現)
【信長】:辛苦了。
【光秀】:為了信長大人的天下,在下死不足惜。
【信長】:你能看見信長的天下嗎?
【光秀】:一清二楚!
【信長】:那這個天下信長就不要了。開一槍讓我看看。
【信長】:未來只需一瞬即成過去,人也好物也好思想也好,最終都難逃變成過去之物。我從不覺得惋惜,相反,我樂於見到這樣的事。讓這個天下、這個時代不斷前行,信長正是為此才要以武治天下。為了推動時代,就要時常思考,行動,絕不可原地踏步。

4、託付天下(*本能寺之變後出現)
【信長】:哈哈哈哈哈——
【光秀】:這種狀況為何你還笑得出!即將取得天下,將一切收入囊中的時候,卻要在烈火中走向滅亡。這也無所謂嗎……
【信長】:有何不可?信長一人所成的微小之世,即便擁有亦毫無價值。世間之所以美麗,是因千萬種思想織成綾羅將之構築。你我若在此處消亡,這一切就會消失嗎?——不會。
【光秀】:為何……?
【信長】:世間萬物皆有價值。用心去感覺,此刻,時代變遷的氣息。未來之事遠比第六天來得讓人期待。光秀。
【光秀】:是!
【信長】:隨我來。
【光秀】:是!

竹中半兵衛:

● 全戰役
第一章、稻葉山城之戰
第二章、姐川之戰
第三章、長筱之戰
第四章、木津川口之戰
終 章、進軍中國

● CG對話
1、奪取稻葉山城(*稻葉山城之戰前出現)
(字幕):永祿四年,美濃齋藤家遭到織田信長的攻擊,但國主齋藤龍興耽於酒色不理政事,美濃國面臨著空前的危機。
【雜役】:龍興大人。
【龍興】:何事?
【雜役】:有人求見。
【龍興】:如果又是找我嘮叨打仗的事就讓他滾。
【雜役】:是位女子。
【龍興】:哦!呵呵。你有何事?
【女子】:小女子誠惶誠恐,還望大人聽聽我的請求。
【龍興】:好說,好說!呵呵,你是哪家的公主?
【半兵衛】:叫我公主什麼的可是太失禮了哦。
【龍興】:什麼!半、半、半兵衛!
【半兵衛】:兵不厭詐。這可是兵法的基礎哦。好了,既然您也差不多冷靜下來了,如剛才所說,可以聽聽我的請求嗎?
【龍興】:可、可惡……你、你這個一臉蠢相的廢物!——快抓住他!
【半兵衛】:這么說別人未免太有失禮數了。勿為表象所惑,無論是兵法,還是為人都是基本所在吧?這樣日復一日的您不煩嗎?龍興大人。所以,請把這座城讓給我。讓我來改變現狀吧。

2、軍師二人(*長筱之戰前出現)
【官兵衛】:快起來,半兵衛。
【半兵衛】:幹嘛來打擾我睡午覺啊。
【官兵衛】:軍風散漫乃兵家大忌。
【半兵衛】: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兵乏馬困可是會吃敗仗的,官兵衛大人。
【官兵衛】:三支一組的鐵炮將組成密不透風的彈雨,讓蜂擁而上的武田騎兵隊全軍覆沒。
【半兵衛】:何必做得那麼絕呢。
【官兵衛】:這世間英雄太多。除了可問鼎天下的一人外,其他不過是禍亂太平的火種。若要國泰民安,便需讓這些火種全部消失。
【半兵衛】:名軍師的發言就是不一樣。但不是有更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3、長筱·半兵衛(*長筱之戰中出現)
【半兵衛】:猜個正著!接下來拜託啦。

4、最強的軍略(*進軍中國後出現)
【半兵衛】:官兵衛大人~
【官兵衛】:摘下元就的首級了嗎?
【半兵衛】:怎麼會。
【官兵衛】:那就還沒結束。火種應完全撲滅。
【半兵衛】:我不是都說過了嘛,還有更兩全其美的辦法。告訴你吧,我最強的軍略。
(鏡頭轉向元就的大宅中)
【半兵衛】:您還不肯接受啊?
【元就】:就算現在接受了和談,信長公指不定什麼時候還會來攻打毛利家吧。結果噩夢還是會源源不斷。
【半兵衛】:是啊,的確很有可能。只要有人想打仗,亂世就不可能終結。因此,讓人們一個一個的相信、一個一個的保證就好了,不再挑起戰爭,不再允許戰爭。
【元就】:原來如此,也就是說,只能選擇相信了。
【半兵衛】:是啊。好!那我們發誓吧!我和半兵衛大人還有元就公,一起去創造大家笑著睡大覺的世界吧。
【官兵衛】:那是什麼東西。
【半兵衛】:從現在開始,我們三個天才就是好夥伴啦。絕對沒人能贏過我們。怎樣,這樣就最強了吧。

『伍』 日本歷史的時代排序

時代順序:

早期神話——彌生時代——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幕府執政——明治維新——大正時代——昭和時代——平成時代

1、在日本神話中,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

2、伴隨著渡來人的移入,日本在彌生時代初期出現了陶器、鐵、銅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漸成為一個農業社會。

3、古墳時代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從8世紀初開始,火葬流行,古墳逐漸式微,並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

4、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587年,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

5、奈良時代即以奈良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

6、平安時代即以平安京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鐮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

7、源賴朝平定平氏後,建立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於1185年鐮倉幕府成立,終於1333年幕府滅亡,歷經149年。

8、明治年間(1868年―1912年)稱為明治時代。

9、大正年間(1912年―1926年)稱為大正時代。明治天皇於1912年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

10、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皇太子裕仁繼位,是為昭和時代。

11、昭和天皇於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9年至今)。

(5)九州征討創造擴展閱讀:

古墳時代分為前期、中期、後期。從8世紀初開始,火葬流行,古墳逐漸式微,並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

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

幕府末年被歐美各國逼迫開國,經由馬修·培里來航而簽下了日美神奈川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使得鎖國崩裂。隨著開國與尊王攘夷思想強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與薩英戰爭都令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最終德川慶喜先後把政權與領地交還朝廷,史稱「大政奉還」。

『陸』 我想了解更多關於日本的消息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視輕工業,19世紀90年代,生絲和棉花紡織業已經為典型工業。生絲全國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紗代替了茶葉,出口量僅次於生絲。漸漸地,日本成了生絲和棉的出口大國。但與此相對照的是,日本的重工業在此時期發展緩慢。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不久後侵佔中國滿洲。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地理信息】 1、地理位置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端,是一個四面臨海的島國,自東北向西南呈弧狀延伸。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2、面積和地區劃分 根據1998年的最新測量,包括北方四島(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群島)在內,日本國土總面積377880平方公里,約相當於俄羅斯的1/45,中國和美國的1/25。 日本的國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4個大島和6848個小島組成,東西寬300公里,南北長3500公里。 日本的國土習慣上自北向南分為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等8個地區,不是行政上的劃分。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 3、地形、地勢 日本境內多山,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 日本位於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活動頻繁,給當地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麻煩。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在火山分布地區,景色優美,溫泉資源豐富,成為著名的觀光療養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山地,向東西兩側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於日本東西狹窄,加之山勢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風季節,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為此,日本修築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庫,用於防洪。河水廣泛用於生活用水、農業和工業用水、水力發電。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關東平原、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 5、海岸線和海洋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 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近年,導致海水升溫的厄爾尼諾現象也對日本產生影響,主要是梅雨持續時間延長,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柒』 【戰國無雙2】風魔第五關卡---九州征伐

你還玩PS2啊,寧愛= =
餓...不講廢話....你別打太快,和服部一起去就好,打幾次後就本體識破了
去玩吧. = =

『捌』 反抗玄朝的天道軍領袖是誰

雖然室町幕府自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後便紛擾不斷:政治上,除了關東的古河公方與幕府之間的對抗外,層出不窮的政治謀殺以及各地諸侯的反抗或私戰破壞了各地的政治生態。
社會上,各地爆發的一揆暴動如同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傷害。可是室町幕府從未放棄穩定全國局勢的決心,直到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場意外引發的全國混戰而化為烏有…。
戰國時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應仁之亂為主,但結束時間則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說法:
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進入京都)成功。
1573年織田信長攻陷二條御所,室町幕府滅亡。
1590年豐臣秀吉消滅關東地方的後北條氏,降伏東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統一。
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江戶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坂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
故在此採用最後一種說法,以完整表述這段歷史。
應仁之亂,戰國登場
四職之一、身兼三國守護的赤松滿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殺幕府將軍足利義教(嘉吉之亂)而遭到亦為四職之一、身兼五國守護的山名宗全率領之部隊討伐並平定。戰後幕府以山名氏平亂有功將赤松氏所屬之三國守護授與山名氏。勢力成長到八國守護的山名氏一躍成為西國的一大勢力。
此時三管領之一,身兼八國守護和和泉半國統治權的細川氏面對山名氏的崛起,決定採取聯合山名對抗同為三管領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隨著田山氏的衰退,兩家之間的沖突也浮現出來,尤其在三管領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兩家陸續發生繼承問題後,雙方對立更加嚴重。
一直到將軍足利義政長子足利義尚誕生引發繼承風波後,在應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應仁之亂爆發,各守護分別選邊支持,形成東軍細川聯軍與西軍山名聯軍的大混戰。
戰事一開始,由於東軍爭取到天皇與幕府將軍支持,且聚集了相對優勢的兵力,因此開戰頭幾個月可說是占盡優勢。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國地方四國守護大內政弘率領萬余援助西軍後,整個戰況頓時改觀。加上西軍決定擁立將軍足利義政之弟足利義視與京都當局相抗衡,讓整個戰局陷入膠著,日後更擴大為全日本的大混戰。
隨著兩軍領袖相繼去世和幕府將軍繼承糾紛解決後,兩方決定和解,應仁之亂正式宣告結束。雖然應仁之亂後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後幾任將軍仍試圖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應之變爆發的前刻。
明應之變,關東大亂
雖說應仁之亂後幕府的影響力大幅喪失,可是歷任幕府將軍仍試圖改變整個局面。不但多次討伐鄰近的細川氏、六角氏等大名,還屢屢頒布爭討令令諸國大名對抗各地方對京都當局具影響力的國主。畢竟這已經不是將軍強勢的時代了:將軍的詔令除了作為大名奪權的工具外,幾乎無人願意服從。
到了1493年,將軍足利義材親自討伐細川氏,反而遭到細川氏策動京都當局罷免其將軍職位。此事史稱明應之變。自此以後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喪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進入京都)後操控政局的傀儡罷了。
除了近畿動亂不安外,關東的局勢也不甚安穩。當初足利尊氏開創幕府的時候,為了對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設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關東,尊氏分封自己的兒子於鐮倉,是為鐮倉公方。而以關東管領為輔佐。由於鐮倉公方府與室町幕府的體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稱。鐮倉公方的勢力可以與幕府對抗,結果在室町時代中葉,第六代將軍義教時,爆發永享之亂而被幕府平定。鐮倉公方足利持氏自殺。後來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擁立為鐮倉公方。
後來鐮倉公方足利成氏不滿關東管領上杉憲忠,進而將其暗殺。此舉引發關東管領和公方的長期對抗,導致幕府派遣駿河守護今川氏前去討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總古河,成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亂)戰後關東出現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關東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對抗了近三十年。日後因山內上杉氏重臣長尾景春叛亂,使扇谷上杉氏趁機擴張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內上杉氏選擇和古河公方和解來對抗扇谷上杉氏。
而扇谷上杉氏為了對抗山內上杉氏,和伊勢長氏結盟,使兩方又陷入拉鋸戰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發生內亂而被伊勢長氏消滅,伊勢長氏(即北條早雲)的後北條氏因而實力大增。不久後上杉定正猝死導致扇谷上杉氏轉衰,後北條氏轉而攻擊扇谷上杉氏,並消滅相模三浦氏且佔領小田原城,促成兩上杉聯合對抗後北條氏的新局面。後北條氏二代家督氏綱更入侵武藏國,取代舊有的足利、兩上杉氏,成為關東地方最強的大名。
以下克上,將軍被弒
除了伊勢長氏崛起於關東地方,成為新時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開始出現以下克上,甚至成為一方之雄的新強權。在中國方面,出雲守護代尼子氏篡奪守護京極氏實權,日後其大名尼子經久更取代京極氏,成為出雲守護。在尼子經久生前,尼子氏擴張成與大內氏家督,因海外貿易而興盛的大內義興並駕齊驅,勢力達十一國的中國雙雄。
在雙雄爭霸過程中,安藝國人毛利元就採取牆頭草的態度,逐漸吸收尼子、大內的力量,日後乘大內氏內亂,在嚴島會戰中擊倒大內氏權臣陶晴賢,成為中國新霸主。
此外,美濃守護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長井規秀的驅逐而衰敗,長井規秀日後繼承齋藤氏,改名為齋藤秀龍,法號「道三」,也就是織田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
在東海,尾張守護斯波氏亦大權旁落,由守護代岩倉與清洲兩織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織田氏旗下重臣織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後取得實權,在織田信長繼承家業後,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倉織田氏與清洲織田氏,成為尾張一國之主。
在日本戰國時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興勢力,和舊有豪門間的對立從未停歇,但最慘烈的莫過於是將軍足利義輝被弒一事。
明應之變中被管領細川氏罷黜將軍一職之足利義材,日後得到中國大名大內義興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將軍足利義澄後,改名足利義稙並復職為將軍。因足利義稙無子,故認養前將軍義澄次子足利義維為養子。
1518年,大內義興返回所屬領國,失去庇佑的足利義稙不敵管領細川氏,而辭去將軍一職,由前將軍義澄長子足利義晴接任。而義晴因與管領細川晴元長期失和,在1546年辭退將軍一職,由長子足利義輝接任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立志重振幕府聲威,不但多次積極調停諸大名之間的紛爭,更邀請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大名上洛謁見幕府將軍。
此時管領細川氏遭到權臣三好長慶奪權,把幕府當作傀儡而掌握實權,成為當時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長慶死後,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眾決定要罷黜將軍足利義輝,1565年,三好三人眾及松永久秀的叛軍包圍義輝所在之二條御所,雖然足利義輝因為得到名劍客上泉信綱與冢原卜傳等人傳授劍術,而有劍豪將軍美名,但依舊寡不敵眾而被弒,他們擁立足利義維之子義榮為第14代將軍。足利義輝死後,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實權,也失去中興的機會,直到幕府滅亡。
霸王崛起,幕府滅亡
織田信長為尾張國(今愛知縣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張一國的戰力,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名將今川義元(桶狹間之戰)而崛起。戰後他選擇和鄰國三河的德川家康結盟,把擴張領土的目標放在大名齋藤龍興統治之美濃國上。
初期織田信長攻略美濃進度相當遲緩,直到織田信長靠著成功促成齋藤氏重臣美濃三人眾的倒戈,局勢才開始有了轉變。1567年9月,信長攻陷美濃稻葉山城,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城,並製作天下布武朱印,展開統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擁立第15代將軍足利義昭,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標。
1570年將軍足利義昭,不滿織田信長無視幕府的態度,暗中與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與朝倉義景等諸大名聯盟,形成所謂的「信長包圍網」,打算聯合對抗並消滅信長。
1571年,織田信長以比睿山延歷寺包庇與其敵對之淺井、朝倉兩大名,殺入山中將比睿山延暦寺焚毀,此舉引來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評,是信長生前引來較大爭議的事件之一。
1572年,武田信玄發動軍隊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據地遠江國、三河國,以圖進京,並在三方原擊敗德川、織田聯軍(三方原會戰)。隔年5月,武田信玄於信濃國駒場病故,死前決定繼承人是其孫武田信勝,並由信勝之父武田勝賴擔任陣代一職。
1573年,織田信長與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信長強攻幕府所在二條御所,並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戰國時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時代在此劃下句點,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安土桃山,二攻朝鮮
幕府滅亡後,信長消滅淺井、朝倉兩家,逼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之子北畠具豊,並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勢力。不久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象徵。
1575年,武田勝賴率軍攻擊三河長筱城,與織田、德川聯軍在三河設樂原展開交戰(長筱之戰),戰敗的武田氏折損諸多重臣,衰亡於1582年。
武田氏衰退後,信長以近畿為核心,向四周快速擴張,卻在1582年6月2日,遭遇本能寺之變,即重臣明智光秀的率軍背叛,和嫡長子織田信忠先後戰死。
信長重臣羽柴秀吉在得知光秀叛變後立即返回近畿,聯合其他重臣擊敗明智光秀(山崎天王山合戰),並在決定織田氏繼承人之清洲會議上支持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位。日後秀吉擊敗反對他的織田舊臣,至此以後織田信長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之後,秀吉在小牧長久手合戰後和德川家康談和,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大坂城。日後於1585年任關白,1586年受賜姓豐臣氏並就任太政大臣,奠定豐臣政權。
在歷經紀州、四國和九州征伐使長宗我部家、島津家降服後,並於1590年包圍小田原城擊敗後北條氏,使東北大名降服,完成統一日本的壯舉。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合,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
至於以後的豐臣秀吉討伐朝鮮被擊敗等就是後話了。

推薦一本書 書 名: 日本戰國史 作 者:陳傑 出版社: 陝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2-1 ISBN: 9787224091113 開本: 16開 定價: 29.00元
至於其他人物傳記你可以網上就看到,無須賣書啥的。比如織田信長 上杉謙信 武田信玄 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等等。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最給力.

『玖』 誰能給一個關於日本戰國時期所有戰爭概述的鏈接我是爪機黨,不方便自己找。

無意搶分,補充幾個關鍵的!
稻葉山城之戰 織田信長VS齋藤龍興,信長勝,並吞美濃,實力倍增,為奪取日本奠定基礎。
三方原之戰 德川家康VS武田信玄,武田勝。家康糞便順馬背而下,真正體驗到屁滾尿流的感覺,次戰後,促成了德川與織田信長的聯盟鞏固。
小牧 長久手之戰 德川家康VS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家康勝,確立了無可撼動的地位。
大阪冬之役
大阪夏之役 德川家康VS豐臣秀賴.真田幸村.大野治長. 家康勝,滅豐臣一族。
文祿慶長之役 豐臣秀吉兩次侵略朝鮮,覬覦大明。歷時十四年,被明軍及朝鮮水軍趕回日本,死 傷及其慘重,秀吉嚴重抑鬱,未及撤軍即死。
九州征伐 豐臣秀吉VS島津義久,秀吉勝, 徹底平定九州,統一日本。
戰國時期的征戰實在太多了,各藩之間戰爭不斷,樓上提出的戰役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大戰役,我在補充幾個重要的,最後再提一個,我感覺很重要,露梁海殲滅戰。
1598年12月,明將陳麟、鄧子龍與朝水軍李舜臣在露梁海窄道設伏,基本全殲島津義弘、立花宗茂1萬餘人,焚船400餘條。將水路肅清,為後期全部圍剿最後在朝鮮的日軍小西行長部創造了條件。
具體鏈接http://zh.wikipedia.org/wiki/Category:%E5%AE%89%E5%9C%9F%E6%A1%83%E5%B1%B1%E6%99%82%E4%BB%A3%E6%88%B0%E5%BD%B9

『拾』 九州征伐的介紹

九州征伐,又稱九州之役,是1586-1587年豐臣秀吉率領日本國內諸大名征伐九州島津氏的一場戰役,以秀吉的勝利、島津義久的投降而告終。

閱讀全文

與九州征討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海信濮塘 瀏覽:376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報告制度 瀏覽:747
現在電影版權誰最多 瀏覽:566
邵陽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553
馬鞍山德偉 瀏覽:231
創造豐盛傳銷2016 瀏覽:787
公共衛生服務年度工作報告 瀏覽:921
石獅城管投訴電話 瀏覽:538
武漢環保局投訴電話 瀏覽:87
伊成果個人資料 瀏覽:25
軟體著作權可以賺錢嗎 瀏覽:481
作業誰發明的名字 瀏覽:633
獅山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542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